第一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建立良好的数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和理解计数单位、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
1、感受10000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学校升旗的画面,你们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吗?再看看这样一个体育场,请你估计一下,这一侧大约坐了多少人„„
2、感受更大的数。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数量很大,可以说大数无处不在,你感觉哪些事物的数量会超过10000?
3、感受亿有多大
师:请学生拿出准备的10000粒大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的。
师: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多少?我们继续往下数,如果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你会发现什么?
4、理解计数单位和十进制。
你们认为这些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5、理解数位顺序。
你能把根据你掌握的数位情况,把这些数位排排队吗? 生各自按顺序排列数位,同桌或前后座的交流讨论。
6、理解数的组成7、认识数级
师:为了读写的方便,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万”。亿位在亿级,你能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几个数分级吗?
8、探究大数的读法。
师: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师:谁能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啊?
二、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对大数的读法掌握的很好,现在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2页,这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拓展练习:
练习1:卡片游戏。
练习2:用计算器算一算。
练习3:聪明的乞丐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向的同桌说说。
四、课后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但是因为学生毕竟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如果直接出现一个大数进行教学就会非常枯燥,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且本节课是借用三年级学生来进行四年级的教学,学生在能力上有一定差异,因此本节课我对教学方式作了一定的更改。
这节是一节概念课,但我整节课的设计却是以探究为主的。大多概念课一般都是将新知先抛给学生,在让学生去理解。而我这节课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学生通过几次探究去建立新的计数单位,感受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体会分级。
这节课对教材的改动很大,因此在课后我也不停反思几个问题:(1)数豆虽然便于建立计数单位,但在感知十万的多少时有一定局限性;(2)是否有必要介入计数器,引用生活中的大数太少,没有很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这些问题我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
第二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 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 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 0 和四个 1 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第三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较小的计数单位,并且了解了相邻技术单位间的进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已经了解了这些技术单位,只要再加提及,并让学生牢记这些计数单位,这节课看似就已经完成了。的确是如此,很多的老师在教案中的设计都是体现在如何让学生熟练的记住数位顺序表,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如何让学生去经历计数单位的形成就成了我设计这堂课的重点所在了,我就在思考,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学生的困惑又在哪里。我认为学生的起点就是他们已经掌握了满十进一,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困惑应该是那些十几万的数为什么还要用一些新的数位去表示,不是直接在万位上表示出来呢?我觉得这样的困惑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如何明白学生的困惑并去解开他们的困惑,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在这节课中,我紧紧围绕着计数器这个学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计数器来学习今天的知识。我思考着,假如万位就是最高位了,我们在万位上拨珠子,从一万、二万、三万一直到九万,学生都能轻松的去拨,去读,去理解,再加一万的话,也能在万位上表示出来,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的拨下去,从十一万、十二万再到二十万,虽然也能表示出数值的大小,但是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个不足之处我就想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我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讨论与思考来理解增加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我所能理解的是如果这样拨下去,万位上需要大量的珠子,这样的话会计数器的要重新改造,要做得又高又大,这样的话才能安放更多的珠子让学生来表示更大的数字,显然这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通过增加更大的计数单位来减少珠子并达到能表示大数的效果。另外一种理解是,即使有那么多的珠子来表示大数,但是在计数器上读这个数的时候是多么的麻烦啊,不仅要看数位,而且还要数高位上有多少颗珠子,因此,也是迫不及待的需要增加更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更大的数。
在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思考讨论过程后,学生对于更大计数单位的产生已经有了心理上的接受,再加上原来对数位数学表的理解,就能很自然的掌握亿以内的技术单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理解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以及各个名称,而在练习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对数位顺序表的位置还记的不牢固。我的理解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渗透完整,让学生熟练的理解掌握整个表的顺序,而有些老师则是让学生来死记硬背。或许后一种方法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熟练,但是我觉得慢慢的逐步的记忆也不失为一种“愚笨”的方法。究竟哪种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加熟练的牢记数位顺序表呢,也烦请你多提提宝贵意见。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第四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篇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1、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停留在表面,影响了对含两级的大数读法的积极探究。
2、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教材给我们提供了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六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还附有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反复考虑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见识,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但时间肯定要被占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看图你得到哪些信息时?”首先说到了人口数,我也骑驴顺坡走,没有再延伸。为了让两课时的过度自然,我和学生们借助数位表上讨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的组成并试读后,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数据,试读并讨论读法。把第一课时后面的做一做删掉了,学生没有去感受“你知道吗?”中的大数。这些隐形的`知识效果肯定是短时显示不出来的,但学生的知识拓宽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课时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3、缺乏练习巩固知识的时间两个平行班上完后,都只完成对读法的讨论。缺乏必要的训练。而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不高。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我的设计思路是错误的,我可能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去弥补我的过失了。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今天领着孩子们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法。
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与经验,我在本节课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上。
一、调动已有的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首先我利用课本提供的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为素材导入新课,初步让孩子感受万以外的数有多大。孩子们领会的很快,立刻发现“万以内的数最多的是5位数,这些数字有的是7位数,有的是8位数。”这位进入新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三、自主探究,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而是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读法,学得很扎实,印象也很深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遗憾。
1、教具不够充分,学校没有定制大数的计数器。在认识大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得进率是多少,我们只能借用手指来数数,感受是10进率的。
2、第4页的做一做,我不能带领孩子们一起拨珠子数数,还有个别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计数器上,课堂上不时的出现拨珠子的声音。
3、在读大数时,个别孩子分不清数级,不懂数级的用途,导致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分不清楚如何读。
措施:在今后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读数指导。特别强调:
1、含有两级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读上个“万”字。如:24967845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五。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看似简单,但大数对学生来说也很抽象,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呢?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了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1、引导学生在生活背景中进行学习,通过情境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20xx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新授探究之前,让学生尝试读这些以“万、亿”为单位的数据,一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二是让学生进入探究的状态。而对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并不是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发现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我让学生看书上的计数器,并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将数学课堂向课外延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和运用过程,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4、学以致用,不断延伸。 学习完亿以内数的认识后,课后让学生动手制出数位顺序表,从而系统地巩固了自己得出的知识,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并且感受了一亿有多大,用学生人数、一张张纸叠起来、一层层的楼房等确实体会感受到亿以内的数的实际大小。 总之,让我觉得这一单元的教学必须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供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
课始,我大胆的出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让学生来试读这个数。想以此来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能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每个环节,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如: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和万以内数的读法有相似之处吗?等等)这类问题独立思考,并通过同位合作交流(如:讨论、试读)等数学活动寻找方法,让学生自吾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习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我在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六张图片,分别是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城市的人口数量。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许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都感到很困难。然后我说:“同学们想不想很快地读出这些数呢?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些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读和写。”学生都想知道怎么才能很快读出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课本,小组汇报知识点。
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第3页5分钟,然后小组交流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打破枯燥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在学生自学和交流完以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和强化学习的知识,并在练习中发现学生掌握不足之处,教师再强调知识点,并强化。
总之,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掌握新知。
第五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王晶
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与经验,我在本节课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上。
一、调动已有的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首先我利用课本提供的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为素材导入新课,初步让孩子感受万以外的数有多大。孩子们领会的很快,立刻发现“万以内的数最多的是5位数,这些数字有的是7位数,有的是8位数。”这位进入新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三、自主探究,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而是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读法,学得很扎实,印象也很深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遗憾。
1、教具不够充分,学校没有定制大数的计数器。在认识大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得进率是多少,我们只能借用手指来数数,感受是10进率的。
2、第4页的做一做,我不能带领孩子们一起拨珠子数数,还有个别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计数器上,课堂上不时的出现拨珠子的声音。
3、在读大数时,个别孩子分不清数级,不懂数级的用途,导致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分不清楚如何读。
措施:在今后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读数指导。特别强调:
1、含有两级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读上个“万”字。如:24967845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五。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