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3: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组 长 负责协调关系及撰写报告)组 员 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

车富来 09109040301(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

负责总结材料)负责总结材料)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2年 7月 16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0.07.01-2010.07.15

调查地点: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和西苑校区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暑期在校的本校大学生和部分其他院校的同学。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电子邮件、深入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学专业以及来自于其他大学的各专业同学。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包括纸质的和电子邮件两种)

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内容结果及分析

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

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67.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

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54.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27.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自身面临的最大劣势是实践能力差,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没有概念。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在优势方面,我们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掘。并且在择业单位的选择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毕业生选择的热门企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选择哪种企业,都要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三、对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对于我们大学生自己,我们应该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是自己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首先,我认为,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更好的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并且,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

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政府有必要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为我们大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绿色通道

首先我相信,我中国快速高效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调查资料显示: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3、各大企业单位应该使招聘录用的程序更正规更光明更公平

我认为,用人单位不仅该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要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同时,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再者,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4、对于中国的各大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也应加快步伐

不知何时,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我想,高校应该努力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三,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3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我想,这些创新办校理念应该理性的大胆尝试,以寻求新天地。

四、总 结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河南科技大学,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

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全球经济依旧处于缓慢复苏期之中,在加之美国受失业率

居高不下和美元贬值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非常显著的。许多求职、转行、准备进入

社会的青年对就业形势的期望都不是很乐观。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

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近年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

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

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

在“1000—1500”(45.6%)和“1500—2000”(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

底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3、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

不均”现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

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

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

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

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

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

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

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

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

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

率大大提高。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

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

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

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

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

员一族从大范围来看,今年全国各地有77.5万人涌向国家公务员考场,争夺1.35

万个职位;全国有124.6万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试考场。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加剧。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综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全盘进入国

际分工体系。因为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过高。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情况相对趋紧。

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跨国公司业务萎缩,国内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能源工业。我国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岗位锐减。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另外,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岗人员,招聘岗位也是逐年递减,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⑴过分看重经验。⑵过分关注文凭。⑶存在性别歧视。⑷生源地域歧视。

4、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

5、学生自身求职的差距。

就学生个体而言,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就业能力不强。这里所说的就业能力包括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社会实践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求职技巧等。在调查中,60.3%的大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视为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⑵人际关系不畅。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但是,有家庭关系背景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不注重人脉关系的拓展,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⑶求职途径单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优势推销自己,没有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⑷职业规划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以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⑸家庭压力影响。现在大学生上学的成本很高。许多父母将毕生积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点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条件如果不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龄人,不但在经济上大学生及其家人难以承受,在感情上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在没有适合的工作时,部分学生宁愿选择在家待业。

三、大学生就业方向探讨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如何顺利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理性思考、明确抉择的问题。:

1、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人力资本更多地从制造业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2、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条件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大学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干,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3、从大中城市向城乡基层转移

近几年来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因此,国家积极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就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而且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可见,乡村就业、基层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4、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大多倾向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把自己定位于“白领”阶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也不再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社会精英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身价,把自己定位于蓝领,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

尽管我们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但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要充分了解社会就业现状,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步一个脚印的学好,做好,准备好。只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3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3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3年与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字,2013年是699万人,2014年将达到727万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另外,还有一个就业观念问题。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3年,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3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3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3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3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13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3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2013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13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就业存在的问题,我对我们学校的一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进行了一次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经过这一次的调查,我对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大部分同学还在为即将得离校了但工作还没有着落的事情而烦恼担忧着,只有少数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但在这少数人当中又有些同学找到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专业对口。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针对“您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很多同学表示,他们看重的是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其次是认为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他们认为兴趣是工作的热情,所以,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他们宁愿继续找也不想去。而当被问到“您在就业当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时,大部分同学纷纷表示是“实践经验的缺乏”。当然,表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岗位信息不足”的也不少。很多师兄师姐们表示,在能力方面他们并不比其他学校的差,但实际经验方面、求职的技巧和获取就业信息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于“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是什么?”这一问题,极少数同学表示非常乐观,有多个意向职位供自己选择,自信能找到好工作。大部分同学不太乐观,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合适的岗位。少数同学表示就业困难,形势堪忧,很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经过这一次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同学感觉到就业有压力,表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社会里,找到工作有难度,而找到一份自己意向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少数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着自信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其中包括很多的因素,比如:有些同学只一味地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认为比较低级的工作,他们宁愿继续寻找也不愿去任职。还有就是虽然能力不差,但实践方面却远远比不上他人,沟通技巧欠缺,获取信息源不足„„对于就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好好地去思索一下,在考虑客观因素的同时也要多想想主观因素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给自己多寻找一些出路,不要一味地抓住一条路不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好好地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发展我们的事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状况情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目前,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为70%。

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

以日本《劳动白皮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例: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降到65%,如今大致维持在60%~70%。

记者23日从国家人事部获悉,“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将于2003年12月1日至7日举办,届时将有280万应届毕业生以参会和上网的形式进入人才市场。

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在介绍情况时透露:据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估计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300万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介绍,大学生就业形势形成两个“增长”:一是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去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2%,到2004年将增长到280万,2005年将达340万。二是待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去年毕业生离校时有50万未能就业,今年则有70万未能就业。

新华社消息:截至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已达70%,教育部直属院校达91%,基本与去年持平。记者从18日召开的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高峰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国高校毕业生从去年的145万人猛增到212万人,非典疫情又使毕业生择业雪上加霜,因此实现七成的毕业生就业率实属不易。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专家表示,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2004年预计为70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2002年11月23日,北京,寒冷,当50000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们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时候,可以想见他们肯定充满了忧虑。此次,他们将要面对的是7000个职位的竞争。

据了解:今年(03年),从数量上看,随着中国高校首次扩招大学生的毕业,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第一个高校毕业高峰年。据统计,到那时全国的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

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字,到2005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百万左右。此外,从学校方面传来的另一个不好消息是,截至目前(11月),一般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还不足50%。

从资料显示,2003年,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任何一年都显得更为突出。扩招前,大学生中女生比较少,只占20%左右,扩招后直升至40%,这个数字意味着2003年的212万毕业生中有85万左右的女大学生,(相关资料见武汉晨报)还不包括女研究生。而从2003年的整个社会就业岗位来看,整个社会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基本处于不变,这显然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而这些女生在和男生的竞争中,因为相当数量的公司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追求利益,以女生的生理为限制,拒绝求职的女生,造成女生求职难上加难。

2004年9月22日

下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状况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摘要: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随之产生了,近几年,大 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每一个问题,你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 1.你......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 非常感请您接受本次调查,您的回答对我们有很重要意义,请您认真如实地填写,谢谢! 调查时间:2011/11/10--------2011/11/20 1.您对现在......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一组数据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一味的降低求职的标准和工资待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积累企业要求的职业经验是一个有效的......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论文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 班级 学号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寒假,我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在某县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总结

    由于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形势,在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从300万人增加到559万人。.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公司纷纷倒闭,下岗人员普遍增多,市场人才供......

    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一) 为准确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及时了解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浙江省统计局分别于2009年5月和6月组织了面向大学生和面......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五篇模版)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同学: 首先,对您能拨冗回答我们的问题表达诚挚的谢意,我们是菏泽学院社科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其可行性对策研究组的成员,我们向您承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