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3: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辉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创新状况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氛围比较浮躁,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大学生,学术造假、学术抄袭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不断发生,使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其次,随着网络的推广普及,各种论文、数据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如今,小到作业抄袭,大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抄袭,部分大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逐渐淡化消失,只是一味的模仿改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经过我们小组分析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发现并保护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会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尽管大学生产生了灵感,但缺少横向联系,最终是昙花一现。要使这些灵感变为现实,需要一些必要的创新技能,(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了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建设服务,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能力。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和多次整理,总结分析出以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勤于实验观察,树立立体创新观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验课程。理工科的学生要做物理、化学以及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文科学生安排有各种调研实验;体育、艺术学科的学生安排有一定的设计制作或训练实验。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进行这些实验,努力发现并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乐晓东博士认为创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

化的,它不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不是只有著名数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具备的特殊才能。在谈到什么是创新人才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二)努力学习课程知识,但忌本本主义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知识是我们大学生培养创新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我们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就越能开阔视野,思路越宽广,越易于产生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

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曾说过:“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唯潮流。”但现实情况却十分严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列举了一个普遍现象:“听一个学术报告,常常有很多人提不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极差。”就连他的博士生,在最初的半年里,也让他相当头痛:“谈一个问题,他们就像傻瓜,总谈书上的东西和别人的观点,从来不怀疑和反驳我。”

(三)善始善终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各种非智力能力

创新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思想劳作,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闯”和“试”。要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坚韧不拔、善始善终的创新精神。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潜力,培养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偌贝尔奖得主青少年时的智商材料,结果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甚至中下等的智商,但这些的人格与个性与常人有很大区别。

交大知名教授李继成先生曾说:大学期间如果不参加一次建模大赛,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大学之间,我们可以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赛事,来磨砺和锻炼我们的各种非智力能力,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竞赛。

当今,国家和社会上都十分注意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或认可。尽管参加比赛会花费一些时间、经受一些苦难,但竞赛会带来很多收获,不仅是获奖证书,更重要的是顽强拼搏、善始善终的奋斗精神和经历。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善始善终地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用自身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谢谢!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贾群

关键词: 高校、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实际,从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指出从哪些方面去加强和改进,以达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的。道德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内涵,起着导向的作用,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发展完善的必然,是教育工作者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

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来,德育工作通过在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许多探索和改进。如德育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起、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加强、邓小平理论进课堂等,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从深度来看,目前在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道德评价失准。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人们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总受到多种“标准”的影响,且似乎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思想观念、道德评价的正确标准也模棱两可了,因此使人们常常陷入矛盾之中。

2、道德价值取向混乱。由于评价的失准,必然会带来人们对价值取向的混乱。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种选择都似乎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和赞扬,但同时却又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

3、良好的德育环境还未形成。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需要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但目前在高校,良好的育人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部分专业教师身上还存在着只教不育、以教代育的现象,“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的想法依然存在。

4、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差。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是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高校普遍采取了改革德育课程体系,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增强内容的时代性等多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因此而有较大的改观。

二、道德素质教育形成的原因

1、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已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在谈到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及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时,人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对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及培养,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薄弱,这种倾向在高校校园内也依然存在。

2、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学生年龄的变小,使得现在的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及思想道德等方面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 1

点,如在具有较强的自立、竞争、平等、价值、创新意识的同时,也有诸多的道德困惑,产生了许多道德误区,如用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用竞争取代协作,用物质追求取代精神追求等等。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已相对显得滞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考虑到社会对思想道德要求的层次结构,恰当地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才可能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和联系学生个体实际不够的现象。

3、德育教育的时代性不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在高科技信息革命的时代,对人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不仅应具有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道德知识,而且要有社会知识、道德规范知识;不仅具有道德思维能力、践行能力、评价能力,而且要具有人际交往技能、自我教育能力;不仅具有道德需要和动机、道德感、社会政治理想,而且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而我们的德育工作与这种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4、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有不少方面已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于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道德监督、调控失灵,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现与社会发展不符的现象。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道德素质教育工作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它的意义和作用又远远超出高等教育领域,它通过传播精神文明,培养一代代新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息息相关,并对中国未来命运和面貌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无论何时,学校德育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才能完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1、探求新思路。教育要在注重共性发展的同时,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相统一。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今天,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德育的主要任务,教育要把重视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统一起来,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是看其行为举止。在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中,行为习惯起着特别明显的作用。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必须要注重二者的统一。教育要注重使他律与学生自律统一起来。在自律和他律之间,自律是关键。为此,我们的工作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努力加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

2、拓宽新途径。建立“三线一面”的教育途径。以德育课程为主线,进行正确道德观念的灌输,实现明理;以主题讨论会和学校传统活动为主线来实现激情;以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导行;充分利用各学科、各领域的德育因素,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贯穿、渗透德育,寓德育于教学和活动中。注重培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合力,形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在内的多种教育渠道。注重道德素质教育考核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导向性。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依据培养目标自我评价,确定自己的具体目标,找到起点,促

使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和成熟。

3、营造新环境。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计划中的重要策略。加强师德的建设,师德在学生培养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言行的榜样作用。

4、建设新社区。要努力优化校园和学生园区的文化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吸取大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产品的营养,净化心灵,振奋他们的精神,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进而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不受外来腐朽文化的左右。同时,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使校园文化、学生园区的文化活动得以丰富多彩地开展。

第三篇: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大多数是独身子女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文章试图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措施,从而改善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当前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大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希望。当代大多数大学生总是以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待人生中的矛盾和困难。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信息、思潮对人们观念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运行,导致一些大学生只重经济的问题,少谈政治问题,这造成政治观念淡化,终究会引发政治信仰危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观念。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精神失落、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危机等现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1、宏观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道德失范、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出现,都将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个复杂的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在今天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活跃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环境因素中,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良性与恶性的因素总是混杂在一起,复杂的文化环境会给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不良信息和错误的价值文化,会严重影响当代大学身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

2、微观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独生子女居多,大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和祖辈的溺爱下长大的,这助长了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校以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现实社会却以成败论英雄,急功近利成为社会的通病,这往往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非主流化。智力水平、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的差异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应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1、重视家庭教育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家庭氛围的熏陶、经济状况的制约以及儿时的经历仍然是影响其思想品质塑造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关键事件的处理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如人际、就业、婚姻等方面,家庭的作用仍然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家长要特别注意日常言行、家庭成员关系要和睦、家庭氛围要温馨、家庭生活习惯良好;父母和子女要经常沟通,相互了解,父母才能根据孩子在学习工作、志趣嗜好、性格品质上的特征施加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2、重视学校教育

学校要从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使德育工作体现出亲近感和吸引力;学校要从学生的关注热点出发,提高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的时代感;学校要从关注学生的政治理想出发,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关注的问题,加强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要用和谐精神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倡导高尚的道德观,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

3、重视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宏观方面,我们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还要有效控制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在微观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区环境建设,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建设,努力发挥它们的积极影响。

4、加强心里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等。大学要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只有高校、社会、家庭保持一致性,齐抓共管,使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效应”,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学习出版社,北京:200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6日第1期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的宗教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国是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近年来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不断上升,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他们的宗教信仰状况和对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民族以及宗教与教育等关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注大学生宗教信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宗教观与宗教信仰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不同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宗教观 宗教信仰 大学生

不难发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宗教的踪影,例如十字架项链、圣诞节贺卡、观音护身符、教堂赞美诗、开光纪念品、命运占卜签、庙会文化节、圣地旅游热„„,不知不觉中,大学生跟随着社会生活的节拍也渐渐走进宗教文化的殿堂之中,他们或因欣赏而追随或因困顿而疏离,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信仰宗教已然成为身边不争的事实。与一般宗教人士不同的是,作为大学生宗教徒,多年来一直接受着学校的唯物论和理性主义教育,头脑中的固有观念同宗教观念截然对立。所以,在他们的宗教观中往往蕴涵着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经验与判断复杂对立的因素。正因为此,他们的信仰一般显现得更内在,更深沉。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宗教在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调查昆明理工大学等各高校都开设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专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尚属空白,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明显不足,与宗教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很容易产生思想迷失和信仰危机, 也更容易被宗教所吸引。境外某些团体、组织和个人正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性,在超出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外,打着文化交流、项目合作等借口,在高校中散发宗教宣传品、传播宗教教义教规、拉学生入教,甚至向学生宣传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宗教在高校中渗透趋势日益明显。

有的同学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迷信行为,是对虚幻神灵的盲目崇拜,认为这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精神寄托。然而我们认为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文明,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是一种获得精神力量和支持的源泉。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迷信活动是不同的,是一种高尚的信仰。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过去,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的反认识逻辑性、危害性和主观性,很少认识到它的价值逻辑性、有益性和客观性。在人类的早期宗教孕育和哺育着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的母亲。我们可以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来间接地让他们对宗教的实质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是他们对宗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做这个调查的目的之一。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中宗教占有较大的比重。对于西方人来说,宗教信仰可以说是贯穿着他们整个日常生活、整个国家和民族之中的。一个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对他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国,当初也是基于一些欧洲人渴望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而建立的,可见在西方文化中宗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总所周知,我们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里宗教有着相当重的分量。做关于宗教的调查,对我们学习、理解中西方历史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们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提出问题,以便对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念有所了解。

通过各种途径是大学生明白到底宗教是什么,信仰宗教又是什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具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于宗教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某些途径片面得知关于某些宗教的信息后就选择盲目信仰。或者仅仅是出于好奇的原因而选择某种宗教信仰。这样对宗教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做出的选择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备一定的宗教知识,知道信奉宗教到底是什么之后又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除了正统的宗教外,也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的幌子招摇撞骗,甚至成立邪教,危害广大人民的生活。作为大学生,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分辨林林总总的宗教,避免受到邪教伤害。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挫折之后选择信奉某种宗教来麻痹自己,逃避问题。这不是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直面现实,不逃避问题,勇敢向前。尽管高校普遍

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在同学们中间知者寥寥无几,且大多数同学不认同心理咨询,认为很丢脸,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转向宗教求安慰。

六、我们得出的结论

1、当代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绝不信奉宗教的主要原因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小生活的环境,家庭教育以及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

2、院校对宗教知识的教育力度不够,这使得学生对宗教的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各种文化不够了解,也会造成大学生对宗教的误解和扭曲。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涉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学校应该关注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必须承认宗教信仰在道德方面对现代社会有着不可小视的规范作用,许多政教分离的西方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宗教的社会管理能效,并将之喻为“社会管理的第三只手”。宗教信仰中包含的诚信、向善等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被视为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底线。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正确导向,使其成为建设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宗教,帮助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信仰.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宗教观以及宗教信仰有了新的了解,也关注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学习到实践调查、数据分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宗教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重视宗教文化知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积极开设有关热点问题讲座,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认为,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

度本身。邝泽倩教授说:“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可能干违法的事情。”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实行更多的放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商品供应增加了,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渠道也出现了。照理说,行贿受贿现象应该减少才对。可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腐败案件反而大大增加了。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邝泽倩说:“在一个授予官员很大权力的官僚机构中,腐败的机会总是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把很大权力集中在国家官员手中,这些人控制着很多别人想要的稀有商品,因此这就为他们的腐败提供了机会。”

在一九七八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相对要轻一些,当时露富是会受到谴责的。那些年代官员的腐败行为往往都属于灰色地带,例如使用公款建造职工住宅、扩建办公室或者用公款请客等。而在改革时期,中国政府官员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官方的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致富光荣,赚钱受到鼓励,政府允许私人拥有资产。

中国政府鼓励人们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新机会发家致富。成功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通过不道德的手段发财的人在内,被誉为英雄模范。这些发展鼓励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因而为腐败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而,有了动机之后,还必须有机会才行。邝泽倩教授说,当时政府是用摸石头过河这种摸索的方式引进市场改革的。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改革方式却为腐败创造了机会。以生产钢材为例,政府向国营钢厂投入了资金,这些钢厂则需把生产出来的钢材按一定的定额上交给国家。为了鼓励提高生产率,政府允许国营钢厂把定额之外的钢材拿到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厂家可以保留这些利润。虽然有些工厂把这些钱用于工人和工厂条件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工厂经理则把这些利润中饱私囊

所以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是要予以肯定,对不同的宗教要保持着包容的态度,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彭尚源戴志秦明旺

摘要:本文作者采取座谈、个别谈话和走访等方式,结合平时的观察、思考,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以全面、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把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做好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对策

一、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在校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方位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方面表现出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向上的,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社会和高校发生深刻变革带来了许多复杂情况和矛盾冲突,大学生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在思想和道德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迷茫、困惑、混乱与沦丧,一些可能是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一、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从表面上看,现代大学生似乎缺少以往的政治热情,但我们坚决不能用“政治淡漠”来简单加以概括,如果说学生已经由盲目的冲动变为勤于理性思考,逐步趋于成熟则更为客观准确。他们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观察和处理问题,更多地表现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改革开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

(一)政治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对祖国的热爱会变成大学生一种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动机,继而 产生巨大的热情,为追求真理不辞辛劳的攀登,从而形成无畏的创业精神。集体主义使大学生将自己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紧密相联,继而形成一种促进自己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动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和实践能力。

高校学生是比较关心政治的,他们了解时事、了解政策的愿望比较强烈,对于一些国内外大事,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关注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在与一位马哲教师交流中,得知该位老师对同学们了解时事、了解政策的迫切心情颇有体会。这个情况同时通过我校开设的马克思哲学课上同学们对于老师所分析的政治国际形式的强烈兴趣也可以看出:

1、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多数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理论,能够主动学习并迅速接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掌握科学的思辨能力,不断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积极在思想上和组织上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2、不断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要求入党人数逐渐增多,对加入党组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是大学生政治上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有关报道,我国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已超过70万名,占学生总数的8%。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16%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7%左右。从我校来看,每当大学新生刚入校时,通过军政训练和入学教育引导,90%以上的新生都不约而同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根据调查结果,我校近几年在思想上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比例约为85%,而毕业生年级中的学生党员平均人数为30%。这正是我校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具体表现,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立场上比较坚定。

3、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遍认同。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给予了热情关注。近年来,大学生的改革开放意识明显增强,对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自豪。在与同学谈话中进一步了解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政府作出的英明战略决策,将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一)人生观。总体上看,大学生人生追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勤学善思、注重能力、全面提高、立志成才是其人生观的基本特点。

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明显增强。现实社会需要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只有文凭没有水平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学们一致认为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我校,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除了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上自习外,就是进图书馆、听音室、网络学习室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同学们表示“现在还是想多学些有用的东西,将来才能有点作为”。

(三)价值观。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在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日趋多样化,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也同样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同时,由于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较理想化,加之外界的多种诱惑,不良现象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既不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倡的大公无私、无私奉献,也不是惟利是图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而是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兼顾,奉献与索取的统一。

价值目标多样化,带有明显的务实倾向。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裂变在大学校园里的反映强烈,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变革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一样,带有明显的普遍性、同一性和同步性,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并向获取实惠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多样性和务实性的价值取向同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形式和多元利益主体等体制的出现是相吻合的。

(四)道德观。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和思考,校园的大学生群体大体上完成了东、西方道德标准的否定与肯定,一贯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与西方文化中积极因素逐步融合,形成当代大学生的新型道德观念。应当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调查中,多数同学认为“无私奉献精神非常崇高”,“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应该兼顾”等。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忠、孝、仁、义、礼、信、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仍有保留的必要,并且对“忠、孝”的选择率最高。

1、传统道德意识的回归。前些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西方文化和道德观念汹涌而来,大学生从茫然无措到兼收并蓄,进而发展到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全盘否定,甚至连大学生自己也感觉到道德的伦丧,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淡漠。但是,受到5000年文明熏陶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完全醉倒,长期积淀在他们身上的优良传统教育成果唤醒了他们,使他们在扬弃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了中华文明与传统美德,并且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接受和发扬了这种传统美德,表现在有的同学主动开始研究代表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等。调查中,多数同学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待人要真诚;在他们看来,增长才干固然重要,但自身修养和做人的基本素质也同样重要!

2、崇尚理想人格。调查中发现,在大学生的课外读物中,领袖著作、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有逐步增多趋势,他们为领袖人物的历史功绩而赞叹,为他们伟大的人格力量所倾倒。大家普遍认为“雷锋精神依然体现时代特征,应继续发扬”,表明当代大学生们崇尚理想人格,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

3、追求平等。人人平等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大学生在这方面一直是身体力行的。在调查过程当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学们要求平等的意识非常强烈。其中大多数同学对考试作弊等个别现象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他们渴望相互理解,渴望被人尊重,把

这些当作追求平等的最高待遇;他们愿意参加有报酬的社会活动,对所得的劳动报酬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和承认。

二、目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的前提下,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依然存在不容乐观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智育,轻德育。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使自己有所发展,必须依靠真才实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所以大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论学习中,实践则少之又少。个别同学忽视德育、不注重全面提高素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这些直接导致他们意识淡化。甚至极个别学生政治责任感不强,不愿上政治理论课,不愿意担任社会工作,政治上不求进步,公益性活动不愿参加,甚至是厌倦和反感。特别是有的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做出损害他人利益和集体荣誉的行为,道德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二)注重实惠,缺乏理想。“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评论是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的现实写真。过去对宏大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对更加现实、更加具体、更能体现个性的目标选择,这样虽有增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减轻心理压力等积极的一面,但其生活缺少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掉以轻心。一部分大学生参加活动不是以锻炼能力为目的,仅仅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理论功底不强,不明白人生的真谛,一部分同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觉得“学习无动力、生活无目的、无聊苦闷”;甚至有的学生不明白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

(三)贪图享乐,怯于奉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同学中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据调查,把金钱看作是人生首要目的同学的比例在近年来有所升高。在采访同学过程中,有不少同学认为金钱的地位十分重要,而赚钱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个人私欲得到更好的满足,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意识较为薄弱。

(四)强调自我,忽视他人。一些大学生曲解个性化教育的真正含义,以为提倡个性就是自我中心、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把个人同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割裂开来,有的竟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在大学生的演讲稿和话语中运用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实现自我”。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对国家集体利益漠然置之;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同学关系紧张;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同学出现偷盗、借财物不还等损害他人利益;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同学考试作弊、弄虚作假;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同学畸形消费。自我意识的膨胀使个别学生相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意义就在于“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歪曲化。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 人的 回报呢?

二、对策思考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程度普遍较高,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也会对国家、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倡导积极思想,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意识走向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二是学校,三是家庭。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舆论报道等都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影响,这其中有好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此时,学校导向就成为了决定学生意识走向的重要因素。那么学校改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呢? 新的历史条件和德育对象变化的新特点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的不仅仅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更重要的是思考新形势下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建立一种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抓好“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对“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理解不够,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改革及改革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造成的。因此,学校一是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精神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主义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甄别力。二要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每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加强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大问题,虽然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小部分思想道德与政治意识薄弱的学生,而大学生处于血气方刚、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很容易就会受到不良思想的误导,有的甚至被图谋不轨的坏人所利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行为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的中国,均有重

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把加强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全面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完善其人格和个性,全面提高素质无庸置疑应该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做到“德育为首,教育为本”。适时恰当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理念,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党的可靠接班人。

下载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反映。通过分析当代大......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学生和老师正是纷繁角色中特殊的两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师生......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选修课)结课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文超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们读高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习,是为了上大学!对,我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上大 学。那么,我们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找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立......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1.恋爱动机的多样化。 据调查统计,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大学生只占30%,更多的是以“丰富生活”、“摆脱孤独寂寞”为目的,也有为追求金钱、名誉和......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基础教育学作业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对国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属三足鼎立。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

    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口语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因素,文化背景以及课堂规模设置都有着密切关系。并讨论了在口语练习和考试中相应的应试......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杨小丰杨国兵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襄樊441053﹚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