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关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内容提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起着调节和导向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缓解,就必须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青年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据教育部的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114万人,而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是2001年的3倍。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大学毕业生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我国就业市场有限,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不大,加之我国每年尚有部分历届大学毕业生待业,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由此带来了今后较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如何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即是对青年综合劳动能力的培养、促进、改进与作用发挥的过程,具体方式包括教育、培训和发展等,是生理控制、心理培养、人事结合与管理的整体发展。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人力资源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特长,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
1.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掌握择业技巧,为就业做好准备,以利于在人才竞争和自立创业中取得成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和法规的指导、求职面试的指导、职业规划的指导、择业素质的指导、就业心理的指导等,这些内容都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组合,使已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配置效率;二是着力于青年人力资源质量、品位的提高,这是一种内涵型的开发。社会发展要求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以内涵型开发为主,内涵型开发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在于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这项不仅仅面对毕业班,而是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加以指导,大一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大二阶段以观念教育为主;大三阶段以能力教育为主;大四阶段以实践教育为主。
2.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学校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最主要的方式,而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作用更大。由此可以说,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就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强调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大学生通过在高校的几年学习,不仅掌握了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择业素质、就业心理素质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就业市场,并且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全面融合。
3.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四个层面,即自我开发、培养性开发、使用性开发和政策性开发。自我开发为第一层次,它强调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青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性开发为第二层次,即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使用性开发是第三层次,即青年在岗位上的锻炼;政策性开发是第四层次,强调政策对青年的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通过这四个层面来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第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调节器。通过对大学生的自我开发,使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能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从而调节自己的言行和职业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职业兴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风向标。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及政策法规的讲解和宣传,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就业的发展与变化,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和制度,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等,以指导大学生就业。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树立学习的榜样,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学生,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要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提高就业能力。
1.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保证大学生实现合理就业,并使其在未来岗位上发挥自身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由于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及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供给短缺和国家统一分配制度的影响,加之大学生人力资源本身成本较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期望要求也较高,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青睐待遇高或条件好的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愿意下基层,造成大学生结构性的就业困难。而当前就业市场已是“买方市场”,如果大学生不转变就业观念,就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而难于找到合适。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和从业观,使其认识到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因此,大学教育仅仅是一种素质教育,并不必然带来好职业和高收入。大学生要尽快调整就业的期望值,降低就业标准,端正就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的选择职业,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2.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近期是指一个人利用所学,寻找社会职业角色的定位,远期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的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它是由个体的自我概念、职业兴趣和爱好、职业意向、职业角色、职业行为、专业和的匹配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职业生涯分为探索、创立、维持和衰退四个阶段,大学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他们职业的选择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他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避免就业目标定位过高或理想化,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自我配置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及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3.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竞争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择业能力、应聘能力及创业能力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和获得职业以后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力资源仍然是“半成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实践锻炼,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相关机构进行挂职实习等,增加社会阅历,积累经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心理和认识上的准备,使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成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要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谋求了出路,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篇:浅谈关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内容提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起着调节和导向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缓解,就必须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青年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大学毕业生的规模急剧扩大,据教育部的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114万人,而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是2001年的3倍。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大学毕业生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我国就业市场有限,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不大,加之我国每年尚有部分历届大学毕业生待业,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由此带来了今后较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如何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即是对青年综合劳动能力的培养、促进、改进与作用发挥的过程,具体方式包括教育、培训和发展等,是生理控制、心理培养、人事结合与管理的整体发展。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人力资源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特长,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
1.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掌握择业技巧,为就业做好准备,以利于在人才竞争和自立创业中取得成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和法规的指导、求职面试的指导、职业规划的指导、择业素质的指导、就业心理的指导等,这些内容都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组合,使已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配置效率;二是着力于青年人力资源质量、品位的提高,这是一种内涵型的开发。社会发展要求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以内涵型开发为主,内涵型开发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在于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这项工作不仅仅面对毕业班,而是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加以指导,大一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大二阶段以观念教育为主;大三阶段以能力教育为主;大四阶段以实践教育为主。
2.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学校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最主要的方式,而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作用更大。由此可以说,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就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强调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大学生通过在高校的几年学习,不仅掌握了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择业素质、就业心理素质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就业市场,并且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全面融合。
3.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四个层面,即自我开发、培养性开发、使用性开发和政策性开发。自我开发为第一层次,它强调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青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性开发为第二层次,即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使用性开发是第三层次,即青年在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政策性开发是第四层次,强调政策对青年的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篇:浅议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浅析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兴旺发达,事业长久。但是,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时刻都会面临各种变化、压力和风险。而许多风险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人才这一核心的部位。人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有效开发,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根本途径。青年是企业最具能量活力、最具开发潜力的人力资源,加快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意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毛泽东同志曾生动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邓小平同志也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1.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作后盾,而这一强有力后盾的坚强基石主要来自于青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青年是生成人力资源的最佳时期,是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的最佳阶段,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方面,人力资源表现为要素和效率两在功能;在技术进步 方面,则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源泉。因此,人力资源是决定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指标。青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有希望的群体。把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好,就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当前,洪荆处正处在一个积蓄力量、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的青年成为建设新洪荆的主力军,需要我们积极推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2.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是青年自身潜能激发的需要。青年中蕴含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首先表现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应当使他们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跨世纪一代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较快地掌握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技能,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青年的这些潜能,通过企业有组织的开发,将形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有生力量。
3.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我们做好青年人才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旨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人共享、普通受益。重视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激发青年成才创业的热情,推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二、青年人力资源的特点和需求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经济资源,具体到企业的人力资源,则是由企业支配并加以开发的、依附于企业员工个体的,对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具有能动性、可变性、组合性三种特性。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以“提高素质,挖掘潜力,合理配臵、使用青年人力资源”为基本内容,通过大力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帮助青年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态度和社会文化观念,高效率地培育和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把青年中蕴含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青年人力资源的特点
企业青年职工都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有着创业精神和务实进取的精神;是受新科技新技术的冲击,是有着勤于学习和善于创新的特点。同时,他们生长在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繁荣的时代,因而青年中的绝大多数人及青年群体表现出良好的优势。
一是青年人力资源的个体优势明显。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生机勃发期,具有很强的年龄优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有安于现状的宿命思想;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创造,最少保守思想的束缚,敢于冲破陈旧思维定势,勇于开拓;他们整体文化水平较高,记忆力好,具有打破条条框框、追求自我超越、不断进行创新的内在品质。这些特点为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内在优势。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群体优势凸现。首先,是引领时代新风。企业青年职工活跃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在多元化浪潮的影响下,正逐步成为代表不同思想文化的先锋力量,青年人总其思想、观念、行为能最快捷地体现、反映时代生活的变化。其次,是富于创新精神。企业青年有激情、有活力、不怕失败,没有旧的观念束缚,敢于创新。青年活跃在各个技术岗位,为企业的增产增值、效益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善于合作共事。企业青年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与企业中有知识、懂业务的内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推进企业发展。
三是青年是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的最佳阶段。青年迫切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他们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创造热情;他们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更容易接受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开发。人力资源理论认为,30岁左右的从业人员,正是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的最佳阶段。从对1901年至1960年全世界21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统计看,有所成就的最佳年龄是30岁至45岁,峰值年龄为39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25岁至45岁做出贡献的可能性最大。这些优势为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了重要条件。
2.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需求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在青年时期达到顶峰,此一时期的青年人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热情向上,勤奋好学。由于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较少,他们敢想敢说敢干,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他们创新意识强烈,敢于标新立异,思维活 跃,极富创造性。他们比任何阶段都渴望着成才,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
通过我们经常与青年的交流沟通,通过开展青年人生观大讨论,开展青年职工需求调查得知:青年职工对于企业能否为职工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实践的机会,能否提供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能否提供职业发展导引体系,能否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等等问题非常关心、十分看重。求知、创新、成才成为大多数青年职工心中最为渴望的事,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求知这个方法和途径,通过不断创新这个实践的过程,来达到成才的目的和结果。
在企业的发展中,青年职工的这种需求最难能可贵,这种高级需求势必引出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顾客,没有满意的顾客就没有企业的发展进步”,如何为青年职工的需求服务,是企业开发和利用青年人力资源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一切有利于人们成才、一切有利于人尽其才的办法和举措,都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很多,包括拓展实践空间、完善工作机制、聚集网络优势等等,都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以时代的需要为基本目标,加快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突出培养青年人才,实现人尽其才,必须积极探索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激活现有青年人才,充分利用好青年人才资源。激活现有青年人才是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要加大举荐青年人才的力度,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多创造机会。
一是建立完善青年人才的工作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制度、程序就是管理者的“利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体制、机制一活,满盘皆活”。企业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重德惜才,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抱负、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坚持人才使用的专业化、人才开发科学化、人才管理制度化、人才培养职业化,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大力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企业环境优势。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工作机制,是青年人才工作实现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逐步建立以业绩考评为重点,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用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还要建立完善表彰体系,形成有效激励和积极导向,营造各方面支持青年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氛围。
二是集聚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库。要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构建聚才、用才的一条便捷、快速的办事路径,形成一个各相关单位联合互动、相互嫁接资源、共同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网络。通过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等途径,切实加强青年人才的管理,推动工作不断向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采取成立各类青年兴趣小组或者协会,通过开展系列 活动促进青年人才加速成长,以充分挖掘青年人才,利用好青年人才资源库。
三是加大典型选树,营造青年成长成才良好环境。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一个社会中,树立什么样的人做榜样,鼓励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关系到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建设。通过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开展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典型选树和先进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和树立一大批青年先进典型,在青年中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环境,激发广大青年努力拼搏,使青年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带动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促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2.加大培训力度,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没有一支数量庞大、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就不能做出一流的业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通过企业岗位培训和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加大理论学习力度。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场挑战的实质就是知识的挑战,人才的挑战。要引导青年将工作闲暇时间和业余时间用于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更加有用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学习各种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
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要从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实际要求出发,对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要在青年中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增强他们把科学技术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要立足已有的各类培训基地,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帮助青年掌握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开设“青工课堂”,以输油生产技术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特长为主要培训内容,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加大青工的培训力度,力争更多的青工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三是加大参与力度。要积极组织青年参与考察、交流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拓宽青年视野、拓展青年的专长。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沟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青工自身素质。
四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充分利用QC小组等技术协会组织形式,大力组织青工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QC科技攻关活动,改进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同时,积极推进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逐步实现“青年岗位能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明星制”向“群星制”转变。企业要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搭建舞台。组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青年职工的全面发展,为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激发青年对工作的热爱之情,激发青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鼓励青年职工岗位创新,推动青工创造性劳动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要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努力为青年人才的事业发展、个人成长铺平道路、扫清障 碍,营造一片有利于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晴空;二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不断丰富凝聚青年人才的方式和手段,坚持以服务打动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留住人的工作指导方针,扎扎实实、细致入微地为青年成才做好各种服务,尽力满足青年人才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求;三是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和保障,确保组织青年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和研究;四是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将青年的思想和兴趣引导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起一座成功的平台。
我们相信,只要企业不断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必将拥有极具价值与潜力丰富的青年人力资源。
第四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标准答案: b
A.认知B.态度
C.智慧D.谦虚
2、()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标准答案: c
A.工作成就 B.工作绩效
C.工作满意度 D.工作态度
3、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标准答案: d
A.科特 B.梅耶
C.阿伦 D.贝克尔
4、()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标准答案: b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5、()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标准答案: b
A.个体知觉 B.社会知觉
C.归因 D.群体知觉
6、()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标准答案: c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7、()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标准答案: a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8、领导情景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标准答案: a
A.心理成熟度 B.心理承受度
C.精神成熟度 D.精神承受度
9、()不属于人性的内容。标准答案: d
A.自然属性 B.生物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假说。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11、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弗洛姆 B.爱德华•桑代克
C.莱文泽尔 D.班杜拉
标准答案: d12、()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A.绩效 B.成员满意度
C.团队学习D.外人满意度
标准答案: c13、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
A.团队任务职能 B.团队维护职能
C.团队沟通职能 D.团队决策
标准答案: a
二、多选题
1、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平的报酬
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融洽的人际关系
E.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标准答案: a, b, c, d, e2、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有()。
A.感情承诺 B.书面承诺
C.规范承诺 D.口头承诺
E.继续承诺
标准答案: a, c, e3、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
E.刻板效应
标准答案: a, b, c, d, e4、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有()
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
C.互动公平D.法律公平
E.组织公平
标准答案: a, b, c5、桑代克的效果论中强调的行为法则有()。
A.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映,将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B.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将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强化原则”
C.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D.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惩罚原则”E.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在若干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消退原则
标准答案: a, b, c, d, e6、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有()。
A.要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
B.惩罚原则
C.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
D.功能性分析
E.干预行为
标准答案: a, c, d, e7、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
A.绩效B.成员满意度
C.团队学习D.外人的满意度
E.薪酬
标准答案: a, b, c, d8、个体的沟通风格包括的类型有()。
A.自我克制型 B.自我保护性
C.自我暴露型 D.自我实现型
E.自我实践型
标准答案: a, b, c, d9、亨利•明茨伯格曾对五位高层经理进行了认真观察和精心研究,他用()高度相关的角色来说明管理者。
A.工作计划类 B.人际关系类
C.信息类 D.任务处理类
E.决策类
标准答案: b, c, e10、领导者与众不同的特质有()。
A.自信心 B.创造性
C.内驱力 D.领导动机
E.随机应变的能力
标准答案: a, b, c, d, e
三、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以下七个特点:不可剥夺性、时代性、时效性、生物性、能动性、再生性以及增值性。
2.绩效辅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持续沟通和信息收集。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阶段主要通过沟通完成两方面的工作:计划跟进与调整、过程辅导与激励;信息收集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绩效考核积累信息,主要的收集方面有观察法、工作记录法、关键事件法、相关人员反馈法。
3.薪酬调查:就是某些权威机构通过抽样的办法,针对某个地区或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查,以提供关于某个职位的薪酬数据。
4.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编写成供学员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5.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简答题
1、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
答: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与自然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不可剥夺性。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
(2)时代性。人力资源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他们只能在时代为他们提供的条件前提下,努力发挥其作用。
(3)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受到时间的制约和限制。与自然资源不同,由于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要用当其时。
(4)生物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
(5)能动性。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人力资源则不同,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可能性、自身的条件和愿望,有目的地确定活动的方向,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6)再生性。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大部分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之后,还能够再生产出来。
(7)增值性。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的特点,而且其再生过程也是一种增值的过程。
2、简述一个良好的绩效计划的内容。
答:通常,一个良好的绩效计划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1)员工在本次考核期间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
(2)达到目标的结果是怎样的?期限有何安排?
(3)如何评价这些结果是好是坏?
(4)如何收集员工工作结果的信息?
3、简述绩效信息的收集方法。
答:绩效信息在绩效考核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息收集是一项细致、系统的工作,收集方法包括:
(1)观察法:即管理人员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形成记录。
(2)工作记录法:员工在完成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员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3)关键事件法:就是对员工在工作中的特别突出或异常失误的情况进行记录。关键事件的记录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下属的突出业绩进行及时的激励,对下属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4)相关人员反馈法:管理人员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观察留意收集信息,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当多的时间是和其他的相关人员接触,因此要注意让相关人员提供信息,比如客户、项目小组成员、相关部门的主管和员工等。
需要注意,所有的数据记录和收集都一定要以绩效为核心。
4、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效地进行工作分析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2)进行工作分析,使组织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员工,避免员工使用过程中的盲目性。
(3)进行工作分析,使组织中每个人职责分明,分工明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题: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通达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目前公司有员工1000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有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
绩效考评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在原有的考评制度基础上制定了《中层干部考评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考评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评方案,以使考评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评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员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员工征求意见(访谈)、考评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经理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评的内容主要包含3个方面:被考评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评者的德、能、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评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评完成之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评的方案中明确说考评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员工的考评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评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评,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至于被考评人员来说,很难从主管处获得对自己业绩有列评估的反馈,只是到了奖金分配时,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次简单排序。
试分析: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何作用?这些作用在通达公司是否有所体现?
(2)通达公司的绩效考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答:分析要点: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如下作用: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务调整提供依据;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为上级和员工之间提供一个正式沟通的机会;能帮助和促进员工自我成长;为企业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些作用在该案例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
(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①考评目的不够明确,也太狭窄,仅仅为了奖金,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考评目的。②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太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加以量化。③考评人员单一。考评小组要由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人组成。④考评过程不完整。要进行考评反馈,要面谈。
第五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 人力资料开发与管理概要
1、四种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的定义:所谓人力资源,就是能推动组织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3、人力资源的6个特征:形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囊括了企业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予以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合理比例,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能和活动:(1)获取职能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挑选与使用。(2)保持职能活动有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3)发展职能包括职工培训、职业发展管理。(4)评价职能工作评价、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5)调整职能包括调配系统、晋升系统。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1)为满足企业任务需要和发展要求。(2)吸引潜在合格的应聘者。(3)留住符合需要的员工。(4)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5)保证员工健康和安全。(6)提高员工素质、知识和技能。(7)发掘员工的潜能。(8)使员工得到个人成长空间。
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1)提高生产率,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2)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感觉。(3)提高经济效益,即获得更多的盈利。(4)符合法律条款,即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及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开发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2)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3)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将发生变化。(4)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5)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化。(6)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7)更加注重情商的开发。(8)需要具有时代性的高素质人才。(9)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10)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业务将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2、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1)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具备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职能。(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地位的显著提高。(4)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5)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柔性化、扁平化和复杂化。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系统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概要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的内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经营目标或经济规划,在人员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调整、绩效考核和工资福利、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制定并以此实施的全局性、长期性的思路和谋划。
2、特征:全局性、长远性、阶段性、稳定性、应变性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
1、理念基础:人性假设,经济人、自我实现的人、社会人和复杂人。
第三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针
1、基本方针与主要政策:人本思想、招聘、新老融合与沟通、用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管理、举贤荐能、考核、潜能开发、激励、救济与抚恤、文化认同、思想工作、解聘
第四节 工作分析
1、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某特定工作岗位做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
2、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实践法、关键事件法、标准问卷法
第五节 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系统的评价人力资源需求,确保必要时可以获得所需要数量且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需求预测就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现状预测法、经验预测法、微观集成法、德尔菲法、描述法、计算机模拟法、外推预测法、劳动生产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人员比例法。
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确定企业是否能够保证员工具有必要的能力以及员工来自何处的过程称为供给预测。来源:内部来源、外部来源。
第三章 员工招聘与挑选系统
第一节 员工招聘与挑选的原则
1、定义:员工招聘与挑选是企业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企业任职,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2、员工招聘与挑选的原则:保证被录用人员达到规定要求;公开原则;平等原则;考核竞争原则;全面原则;择优原则;量才原则;效率原则;确保重点原则。
第二节 员工招聘与挑选的程序
1、一般程序:制定招聘计划;落实招聘组织;寻找、吸引求职者;挑选录用员工;检查、评估与反馈。
2、内部招聘程序:发布招聘信息;应聘者报名;测试;确定聘用人员。
外部招聘程序:初选;面试;人力资源测评软件测试;笔试;其他测试;审核录用。
第三节 员工招聘的策略与方法
1、内部调整:管理人才和技能的储备、内部竞争上岗公告和自我推荐,包括的内容内部招聘、考核、加大培训力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员工招聘的外部来源:学校学生、其他公司的员工、失业者、老年人、军人、个体劳动者。外部招聘的方法:通过“熟人”介绍;从专业机构推荐;通过广告招聘;合作伙伴之间推荐;其他渠道
3、外部招聘的内容:(1)招聘渠道:学校招聘、人才市场招聘、网上招聘、广告招聘、推荐(2)招聘条件:基础素质、综合素质(3)广告和宣传
第四节 员工挑选的策略和方法
1、员工挑选的过程和方法:初步面试、评价申请表和简历、选择测试、面试、个人证明材料检查和背景调查、选择决策、体检、录用求职者
2、测试种类:认知能力测试、运动神经能力测试、业务知识及经验测试、工作样本测试、职业兴趣测试、个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