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课题结题需要的材料
县级课题结题需要的材料
1、《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独立装订,一式三份)。
2、向鉴定小组提供的其他鉴定材料应包括:
(1)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教学研究课题申请表复印件;
(3)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4)成果主件(专著或研究总报告);
(5)成果附件(已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复印件);
(6)相关证明(与课题有关的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7)重要变更的申请及获准批复证明等。
注:结题材料要装订成册(含封面和目录),一式三份。
第二篇:课题结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结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结题材料包括①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②《课题结题验收表》;③课题研究报告;④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论文、著作等);⑤相关附件或佐
证材料。
1.成果要求
⑴研究报告
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字数在2万字左右.内容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③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④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⑤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
⑵课题研究的其他成果
著作类科研成果:要突出实践\实验分析,突出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论文类科研成果:要有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若干篇论文(只有一篇论文不能
作为课题研究成果);
教材类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现创新部分,突出学生学法教
育和能力培养;
多媒体课件及软件开发类成果:具体说明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
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
2.课题结题时间和成果所有权
⑴课题结题时间以省规划办颁发的结题证书时间为准;
⑵课题负责人或成员如有变动,需由原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变更说明,经所
在单位同意后交省规划办备案,成果所有权以结题时课题组成员为准。
株洲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一五”规划已到了最后时期,大量的省市、国家级课题即将进入结题鉴定阶段。为做好课题结题鉴定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市规划办特提出课题结题鉴定的基本规范。这些操作规范适应于省市、国家级课题,各课题组、课题单位及县区教研室认真学习,根据课题类别和研究实际,规范做好课题的后期研究工
作,以更好地完成结题鉴定工作。
一、课题研究到什么程度才能结题
按课题计划完成了课题研究内容、基本实现预期研究目标、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写出研究报告、整理好佐证材料(过程性材料和终结性材料),包括主件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完这些工作后,课题主持人
就可以项课题主管部门提出结题申请。
二、结题鉴定的操作程序及基本形式
(一)基本操作程序: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主持人要按课题管理单位结题鉴定要求,提交一套完整的材料,经课题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初审,报课题管理单位审核,双方约聘专家,确定时间,举
行结题鉴定。
1.课题主持人提出申请;
2.准备材料;
材料包括:结题鉴定申请书、主件、附件(省规划办还需要成果公报、电子文档等)
3.组织结题鉴定。
(二)结题鉴定的基本形式
以省规划办为案例(网址:http:///)
1.会议结题鉴定(结题鉴定的最主要形式)
(1)主要程序
①课题管理人员介绍领导专家,并提出鉴定要求;
②鉴定专家组组长主持鉴定会;
③课题主持人陈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④专家组审阅材料和相关成果、讨论交流、质疑点评;
⑤专家组综合点评意见,形成书面鉴定意见;
⑥专家组长宣布鉴定结果;
⑦课题主持人或领导表态;
⑧结题鉴定后,课题组将修改好的研究报告、成果公报、佐证材料等报送课题管理部门存档备案;
⑨课题管理部门颁发课题结题证书好课题成果鉴定书。
(2)主持人陈述的基本内容
①本课题研究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他人研究的成果、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等。
②本课题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选择了哪几个理论依据、确定了什么样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具体
步骤和措施。
③得出了什么结论?你做什么分析?(陈述的重点,也是研究报告 中的难点)
实践中找到了哪些策略、教育教学中发现了哪些规律、理论上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④研究成果的影响。
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论文专著发表、研究报告或建议被教育行政部门采纳、各种媒体报道、社会及
家长的认可等。
⑤值得讨论和后续深入研究的系列问题。
没研究的问题、没能力研究的问题、研究不透的问题、研究中生成的问题、与同行商榷的问题等。
(3)专家鉴定的重点
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效益性、规范性
“三看一建议”:
一看研究内容、最终成果是否按原设计完成,研究目标是否基本实现;
二看研究结论是否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大小;
三看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具体操作与课题管理是否规范。
一建议: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通讯结题鉴定
首先提交完整的结题鉴定材料3—5份,经课题管理单位审核,符合通讯结题鉴定要求,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管理单位约聘3—5名鉴定专家,每位专家都必须签署意见,最后由鉴定组长签定综合意见。
(三)免于鉴定
免于鉴定,不等于不结题,而是课题成果十分突出,已经被相关单位认可了成果,省规划办规定凡获国家、省部级评奖二等奖以上;成果被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明确采纳;最终成果主体内容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教育研究》发表或转载,或有两篇以上主题论文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
转载的。可申请米娜与鉴定。但结题材料必须交课题管理单位,其他手续仍须办理。
详见省规划办易志勇著《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规划管理》P108—113。
三、各课题管理单位对结题鉴定的基本要求
(一)操作上的基本要求
各课题管理单位的要求基本一致,结题鉴定必须经过课题管理单位的同意,自行组织结题不予认可,但也有一些差别。
1.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委托省教育学会督促管理,结题形式以会议结题为主,最后必须把相关材料
上交中国教育学会。
2.省规划课题全部由省规划办自己管理,市州规划办协助管理,重点课题必须经过会议结题;一般课题多为会议结题,部分可以通讯结题;成果十分提出的可申请免于鉴定,但结题材料及相关手续不可缺少。
3.省教育学会课题,重点课题由省教育学会组织结题,一般课题交由市州教育学会组织结题,具体结题报送审定时间:第一批为2009年12月,第二批为2010年6月,第三批为2010年12月。
4.市规划课题,县(市)区教研(科)室(中心)是一级课题管理单位,所辖学校课题必须接受其管理,结题首先必须报告县(市)区教研(科)室(中心),材料由他们初审,合格后再报市规划办,同一
个县区可以相当集中结题,便于组织,节约时间和经费;市直单位,则由市规划办直接管理。
(二)文本要求(五级符号系统)
现在出版社规定的有五种序码,各课题组在撰写文本时,一定要按要求规范“五级符号系统”。
一级符号是一、二、三…;
二级符号是
(一)(二)
(三)…;
三级符号是⒈⒉⒊…;
四级符号是⑴⑵⑶…;
五级符号是①②③…。
同一级符号的字体要一致,下一级标题的字体不能比上一级标题的字体大。
第三篇:课题结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结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结题材料包括
①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 ②《课题结题验收表》; ③课题研究报告;
④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论文、著作等); ⑤相关附件或佐证材料。
成果要求 ⑴研究报告
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字数在5000字以上.内容包括: ①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④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
⑤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 ⑥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等。⑦附录(参考文献等)⑵课题研究的其他成果
著作类科研成果:要突出实践\实验分析,突出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
论文类科研成果:要有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若干篇论文(只有一篇论文不能作为课题研究成果);
教材类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现创新部分,突出学生学法教育和能力培养;
多媒体课件及软件开发类成果:具体说明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
研究报告的实质内容必须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从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及应用价值等方面加以说明,注意研究报告的学术性。
科学性:课题意义和价值的重要性,研究问题的真实性,研究前提的可靠性;研究方法的适当程度;论证分析的严密充分度;结论合理可信度。
创新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某种重要的教育理论或学说,引领学术发展;成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事实;形成了新的教育成果。
规范性:研究体系的完整、系统性;研究设计与实施的规范、严格性;论述的全面性,概念是否明确,逻辑的严密性;资料的可靠性、系统化,引证的规范性。实用性:成果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对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 成果对解决重大的教育决策问题有重要作用;对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创新性的指导意义,有广泛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课题结题材料的准备
一、成果性材料
1.主体:结题报告、阶段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著作、教 案、案例、教例等
2.附件:声像、图片、照片、光盘、学生作品集、教师课件等 3.成果效益、影响材料
①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及社会反响 ②与课题相关的教师、学生的荣誉 ③公开教学活动材料
二、原始材料
1.研究过程中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表等 2.研究中的有关原始数据、表格 3.课题论证记录、研讨活动记录 4.公开教学活动及教师上课反馈意见等
三、工作性材料 1..立项申报书 2.方案 3.批复
4.课题计划、总结(每学期或每年一次)5.中期成果评估意见 6.研究情况总结报告 附结题程序:
一、本课题研究情况介绍
二、研究报告宣读及解说
三、观摩活动
四、质疑答辩座谈会
五、查阅有关资料
六、鉴定组讨论并形成鉴定意见
七、鉴定组宣读鉴定结论
第四篇:课题结题需要填写
课题结题需要填写《泰安市教学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一份,独立装订)。
向鉴定小组提供的其他鉴定材料还包括:
(1)泰安市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泰安市教学研究课题申请表复印件。
(3)主件(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4)附件(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专著、论文复印件)。
(5)相关证明(与课题有关的获奖证书等复印件)。结题材料要装订成册。
第五篇:市属级课题结题报告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式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中职国际商务、商务外语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扬弃强调概念、定义、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将课堂教育与现实的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大大地活跃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而且也鼓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与创业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类似国际贸易实务这样理论性较强课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对具体问题做出更形象生动的解释,将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同时能更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生产实践,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对于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其他操作性课程(如外贸单证、外贸跟单等)的基础,也是今后工作的理论指导。运用案例式教学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挖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实践中发生的真实事例,经过组合加工,以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实践进行了密切的结合,尤其适用于综合性强、不便于组合实践教学的专业或学科内容,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国际贸易实务这一门课程,它的综合性极强,教学内容涉及进出口业务中货物、船舶、外汇、单证等多种对象,包括交易磋商、包装、运输、检验、报关、保险、结算、索赔和仲裁等多个业务环节,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度、难度大、变化快等特点。在传统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是以理论为中心,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而忽略了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际操作课程的连续性,这容易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更不知道如何将各个业务环节联系起来。这种常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师生的交互,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讲授各个理论知识点后再设计出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业务的真实流程和全貌,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将各个知识点运用到案例分析和操作中,这样既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又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借鉴了当事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现实生活中的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教学,就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而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2.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教与学之间是双边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辩论,是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学生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大量地占有与案例有关的材料,形成自己对个案的认识,初步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某一问题与他人展开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受众变为教学中的主体,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能从可以承受的错误中学习。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与探索知识,学到的是活的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则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其着眼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行动,培养敏锐地发现问题、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果断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4.可以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案例教学法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教师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是角色指导者和推动者,课前要吸收各学科之精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教学所需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争辩,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发生的问题。案例讨论完毕,教师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整个过程中,虽说学生的活动是处于主要地位,但教师却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探讨研究问题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而教师的引导则是为学生的研究服务。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确实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具有独到的作用,是一种应该重视和运用的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建成一套完整的针对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案例集;
2.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并逐步积累经验; 3.通过案例式教学,使学生能初步具备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4.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岗位实际工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收集国内外最新的经典国际贸易案例,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案例集。
2.将整理出的案例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际中,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式教学进行实践及探讨。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职业学校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传授给学生理论,或是只传授给学生如何具体操作一项国际贸易业务环节的方法,而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什么这样操作,国际惯例和规则正在或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面临远比课程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将无法适应。案例教学由于通过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大量案例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比较中开展研究
本课题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在比较中研究,边研究边实践。比较研究是把所收集到的丰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比较、研究、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把整理出有针对性的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分析、评判阶段(2009年3月—4月)1.课题组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评判
(1)由课题组统一设计一张学习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要求课题组老师认 真指导学生进行填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从而可以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现状,进而展开切合实际的评判;
(2)由课题组老师结合自己近几年授课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 个公正合理的评判,谈谈自己授课的经历,从而获得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评判。
2.课题组老师根据近三年学生国际贸易实务期中期末考试情况进行分析评 判
课题组负责人从学校档案室借阅了三年学生国际贸易实务期中期末考试分析表,并和课题组其他老师一起对分析表进行了比较分析评判。
3.邀请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前几届学生谈谈实际工作运用和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的联系和意见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已经毕业的学生如杜晓孟(现在绍兴国际物流中心工作)等来谈谈现在的外贸工作实际与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联系和意义,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改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毕业生得到一些教学案例。
通过以上三块的调查分析,课题组成员对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现状评判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觉得贸易理论知识枯燥乏味,甚至有些概念很抽象难理解; 2.上课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较少;
3.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觉得学习没有什么意义,常常半途而废; 4.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不强;
5.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存在很大差距,需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来缩小差距,如:采用外贸工作的实际案例结合理论知识来进行授课等。
(二)确定案例覆盖的知识点范围阶段(2008年4月—5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进出口业务中货物、船舶、外汇、单证等多种对象,包括交易磋商、包装、报价、运输、检验、报关、保险、结算、索赔和仲裁等多个业务环节,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学习现状,确定了适合我们中职学生学习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点,并确定案例覆盖的知识点范围。
具体的案例覆盖知识点范围表现在: 1.品名条款
2.品质条款(品质表示方法、品质机动幅度条款、品质公差条款)3.数量条款(溢短装条款)
4.包装条款(唛头、中性包装条款)
5.贸易术语条款(FOB、CFR、CIF、佣金条款)
6.运输相关条款(班轮运输、集装箱、分批转运和转船条款)7.保险相关条款(风险、损失、CIC条款)8.国际货款结算工具条款(汇票)
9.国际货款结算方式条款(汇付、托收、信用证)10.检验检疫条款 11.异议与索赔条款 12.不可抗力条款 13.仲裁条款
14.交易磋商条款(发盘、接受)15.合同条款
(三)结合知识点进行案例收集、比较、拟定阶段(2008年5月—11月)在确定适合我们中职学生学习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点,并确定案例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后,课题组成员结合知识点范围开始着手分阶段的进行收集典型的或最新的国际贸易案例,并进行比较、拟定案例。在收集和拟定的同时,探究案例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使用的可行性。案例收集、比较、拟定需较大的工作量,案例使用是否可行有待于最后再一次分析和探究。
(四)拟定的案例最后分析探究阶段(2009年11月—12月)
案例的拟定已基本成型,课题组成员围绕知识点范围最后分析探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案例教学使用的可行性。
(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阶段(2009年1月)整理案例,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1.为配合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撰写《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一篇,发表于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9年第三期。
2.整理成一套完整的针对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案例集。3.整理出的案例根据知识点范围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际中去。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案例更新和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