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

时间:2019-05-13 13:3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1大——17大)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1大——17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召开时间:2012年11月8日

二、与会代表: 2270个

三、会议地点:北京

四、最新消息

1、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在代表中引起广泛热议。

2、党的十七大提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十八大又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要求十人以上联名。不管是党代表的任期制,还是党代表的提案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更好的发挥党员代表各级党代会当中的重要作用。

从任期制的完善来看,主要就是要明确党员代表任职期间的责任、职责、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把当党代表简单地作为一种荣誉,应该真正承担起党代表的责任,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任,为人民的利益负责任,只有有了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才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提案制来看,党代会党员代表发挥责任的大小以及影响力要有具体的途径和手段,而提案制正是为党员代表提供这样一种最好的方式。他可以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党员的诉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提案的形式反映给相关党的决策机构,为党和国家制定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献言建策,最大限度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任期制到提案制只有通过这样一种路径才能够使党内的民主政治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

3、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做报告时念道:“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务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64页、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人民”出现145次,成为关键词。

1)直接联系群众 同坐一条板凳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2)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我们党最优秀的政治品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3)创新党的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鲜明标志是服务人民群众。

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56次提及“改革”,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6、十八大报告起草参与者谈报告八大亮点

1)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八个坚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6)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8)“两个百年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对照两个“百年目标”的民生期待,现有的发展瓶颈问题必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其背后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国家的实力、执政党的意愿、人民的团结。

第三篇:历届党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

历届党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

党的一大大会议1921年上 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大会议 1922年 上 海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党的三大大会议1923年广 州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会议1925年上 海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党的五大大会议1927年武 汉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大会议1928年莫斯科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

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大会议1945年 延 安

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大会议1956年北 京

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党的九大大会议1969年北 京

1、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2、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大会议1973年北 京

十大的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大会议1977年北 京

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大会议1982年北 京

1、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大会议1987年北 京

1、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的十四大大会议1992年北 京

1、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大会议1997年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1、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大会指出: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⑵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⑷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⑸明确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大会议2002年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3、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5、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6、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大会议2007年北 京

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四篇: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最新整理)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

党的会议名称: 如中共一大、十四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大”,如中共“一大”“二大”等。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届×中全会”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大”,如中共“一大”“二大”等。这是从全党中选代表参加的会议,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 中央委员会负责召集。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 委员会。如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等等。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明确规定,但不尽相同,“二大”至“六大”期间是每年召开一次,“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每三年召开 一次,“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八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 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召开代表大会,则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一届召开一次,但党史上有“八大二次会议 ”,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二、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届×中全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该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的会 议。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随即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即“×届一中全会”,如中共八大闭幕后随即召开的是“八届一中全会”,中央委员 会全体会议一般一年一次,第二次召开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就称×届二中全会,如“八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曾召开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 全会”等重要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三、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从党的“五大”开始设计,即选举中央委员若干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组成中央政治局,并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

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有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而遵义会议、洛川会议、庐山会议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之所以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因为政治局开会讨论某一重要问题,涉及到某领域,需要某些人参加会议,但这些人并不是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本没有资格参加政治局会议,却让他们列席会议,以共同商讨和解决问题,这种会议就称为政治局扩大会议。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自中华网社区club.china.com/

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当选为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为会计。其余4名中委分派:李大钊驻北京、谭平山驻广东、项英驻湖北、朱少连驻湖南。中央局下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门,毛泽东负责组织,蔡和森、罗章龙、瞿秋白负责宣传,向警予负责妇女工作。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五人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陈延年、周恩来4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4人(后又增补李维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继续被选为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

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包括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7名正式委员和关向应、李立

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7名候补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共8人组成。向忠发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20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常委的分工。周恩来任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蔡和森任宣传部长,杨殷任军事部长,苏兆征任工委书记,李立三任农委书记,张金保任妇委书记。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八 大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邓小平,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部长,全国政协主席

朱 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 云: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增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新增加的政治局常委主要任职:

陶 铸: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陈伯达: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中央宣传部顾问

康 生: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李富春: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九 大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林彪;

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毛泽东:中央军委主席

林 彪: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

陈伯达:中央文革小组组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康 生: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十 大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按姓氏笔画为: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王洪文: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主持),国防部部长

李德生: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沈阳军区司令员;

朱 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张春桥: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 董必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3年3月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批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这样,政治局常委一增一减,仍为9人。

十一大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华国锋: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邓小平: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总参谋长

李先念: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汪东兴: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八大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陈云时隔十余年后重进政治局常委,并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增加政治局常委人数,选举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

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委主任,全国政协主席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主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1983年6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陈 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

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李 鹏: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乔 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央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免去胡启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为: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

十四大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李 鹏:国务院总理

乔 石:中央党校校长(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瑞环:(1993年3月在政协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五大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泽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 鹏: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十六大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政治局常委的任职情况:

胡锦涛,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吴邦国,全国人大委员长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曾庆红,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黄菊,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李长春,中央精神文明委主任、罗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

●查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

●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

下载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 骆驼草·小晓风? 【编辑整理】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第一届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基本情况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历史的必然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概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1中国共产党第1-17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届会议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确定党的名......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时间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时间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后转到嘉兴南湖)举行。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历届党代表大会所提出的新方案5篇

    历届党代表大会所提出的新方案 三大:《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党在现阶级“应该以国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