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4: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第一篇: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小人物的大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2011年12月15日,走进电影院看到上面在播放《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我低下头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手表,12月15日,不是广告,网络都说12月16日上映么?再次看手机,还是显示12月15日,没错,反正今天走运了,但是太火爆了,只有前两排有座位,没有办法,第二排就第二排吧。

故事发生在1937年,日本占领南京,具体情节也不用咱们具体描述了,很多网络上面描述的很清楚。战争对于我们8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来说,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从影片和电视经常目睹,对于战争最受害的就是一些小人物。

金陵十三钗也讲述了一些小人物,对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十几个国民党军人在即将走出南京城的时候为了保护一群逃亡的教堂女学生果断的扳动了枪膛,发生了激战,学生走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引来了坦克,十几个人太渺小了,但是面对敌人的坦克,他们没有很多办法,唯一的就是用人的身体带着手榴弹去近距离炸毁这个玩意,一个小编队,没有防弹衣,只有浸泡过水的被褥,一条直线,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倒下,最后一个炸破手冲击到了坦克的面前,整个场面一直有枪声在回荡,电影院一片安静。就是这几个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很多军人一样,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种大爱,军人特有的爱。

地点转移到教堂,一个安葬师,逃脱了日本人的流弹来到了教堂,刚进教堂就叫着要钱,满嘴都是贪婪,一双色迷迷的眼睛,给人一种二流子的感觉。但就是这个准备躲进柜子里面的约翰听到外面女学生的叫声而勇敢的换牧师的服装出来保护女学生,和日本兵斗争。后面帮助十三钗化妆去骗日本人,影片的结尾就是他开着自己修好的破烂汽车装着女学生走出南京城的画面。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但是在战争面前,人的本性战胜了贪婪,战胜了恐惧,获得了尊重,也获得了自我救赎。

这个故事,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那群从“秦淮河”躲出来的风尘女子,她们有自己的私心,进了教堂就找最安全的地方——地窖。她们自己也很害怕,敌人来了第一时间躲进地窖里面。她们也有爱,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取琵琶上面的弦,为的是像弟弟一样的人弹一首《淮河景》。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亲情,不管外面是战争,还是死亡,亲情战胜了一切。更值得可贵的是,这群被人们一直瞧不起的“妓女”确个个穿上女学生的衣服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兵的庆功会。她们害怕死亡,更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不知道结局,但是她们却勇敢地走上了军车,此时此刻对生命是一种震撼,她们或许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或许没有机会去实现了,她们是伟大的,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这部电影感动了观众,让观众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的是民族的精神。

爱存在整个社会,特别在危难的时候体现更加明显,爱是涓涓细流,爱是小桥流水,爱是暴风骤雨。小人物也有大爱!

第二篇: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小人物的大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慕名观看了著名大导演张艺谋的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再对电影声光电效果感到震撼的同时,心里最大的震撼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小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大爱。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具体情节也不用咱们再一一描述了,很多事儿网络上面都描述的很清楚。战争对于我们9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来说,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从影片和电视剧中经常目睹,对于战争最受害的就是一些小人物。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金陵十三钗也讲述了一些小人物,对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十几个国民党军人,在即将撤出南京城的时候为了保护一群逃亡的教堂女学生,果断的扳动了枪击,发生了激战。学生走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引来了坦克,十几个人太渺小了,但是面对敌人的坦克,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就是用人的身体带着手榴弹去近距离炸毁这个玩意,一个小编队,没有防弹衣,只有浸泡过水的被褥,一条直线,形成了强大的人身盾牌,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倒下,最后一个炸破手冲击到了坦克的面前,整个场面一直有枪声在回荡,电影院一片安静。就是这几个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很多军人一样,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种大爱,军人特有的爱。

地点转移到教堂,一个安葬师,逃脱了日本人的流弹来到了教堂,刚进教堂就叫着要钱,满嘴都是贪婪,一双色迷迷的眼睛,给人一种二流子的感觉。但就是这个准备躲进柜子里面的约翰听到外面女学生的叫声而勇敢的换上牧师的服装出来保护女学生,和日本兵斗争。后来帮助十三钗化妆去骗日本人,影片的结尾就是他开着自己修好的破烂汽车载着女学生走出南京城的画面。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但是在战争面前,人的本性战胜了贪婪,战胜了恐惧,获得了尊重,也获得了自我救赎。

这个故事,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那群从“秦淮河”躲出来的风尘女子,她们有自己的私心,进了教堂就找最安全的地方——地窖。她们自己也很害怕,敌人来了第一时间躲进地窖里面。她们也有爱,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取琵琶上面的弦,为的是像弟弟一样的人弹一首《淮河景》。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亲情,不管外面是战争,还是死亡,亲情战胜了一切。更值得可贵的是,这群被人们一直瞧不起的“妓女”,却个个穿上女学生的衣服,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兵的庆功会。她们害怕死亡,更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不知道结局,但是她们却勇敢地走上了军车,此时此刻对生命是一种震撼,她们或许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或许没有机会去实现了,但她们却是伟大的。这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这部电影感动了观众,让观众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了民族的精神,刻画了小人物的大爱。

爱存在整个社会,特别是在危难的时候体现的更加明显,爱是涓涓细流,爱是小桥流水,爱是暴风骤雨。小人物也有大爱!

第三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在一个教堂里,身份悬殊的他们聚在了一起,秦淮河女人世俗而妖娆,女学生干净稚嫩。同样是十三岁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境遇,十三岁时的她们都是美丽的,十三岁时却让她们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活着就意味着耻辱,那么还是死比较痛快吧。她们为了自己十三岁时的遗憾,拯救了她们的十三岁。

情节中充满着对比与冲突。像学生们朴素的蓝色棉袍和端庄的举止与十三钗鲜艳华丽的服饰和摇曳多姿的步态以及随性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灰色的教堂与彩色玻璃色彩上的对比,外面的枪炮声与教堂的安静的对比。打破这种对比的是日军的进入,平静没有了,带来了血腥,也带来了人性的碰撞。到最后,十三钗和米勒,包括书娟的父亲孟先生都完成了自已的救赎。也许把场景放在教堂,也有宗教意义上的含义。在这个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在战争的阴影的笼罩下,人性的善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十三钗代替女学生赴虎穴,米勒放弃自私心去营救学生们,豆蔻为了让濒死的男孩听到她的琵琶付出了生命,陈乔治男扮女妆代替女学生。

一直是烟气蒙蒙的场景,颓败而艳丽的色彩,十四个女学生、十四个秦淮河女人、一个铁血战士、一个看守教堂的小男孩、一个洋人、一个父亲、满城的日本兵······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的伟大与侵略者的可恨。

但这部电影在刻画死亡和新生时,所用到的数字很多都近乎高度精确的对应,比如:进入教堂的女学生是十四人,但有两人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就遭遇了死亡。而进入教堂的秦淮河妓女也是十四人,也有两人由于出外而遭遇日本兵不幸死亡。最后都是十二人。其中十二个女学生的存在已经为日本军队知晓,但十二个妓女的存在却并不为他们所知。日本军官来观看女学生教堂里的演唱的时候,由于妓女中的一员要救护一只小猫而出现在教堂正面,被认为是女学生,于是日本兵要求出席他们的庆功会的女学生共是十三人。这才有了教堂的伙计乔治的挺身而出,男扮女装地和妓女们一同走向了死亡的绝境。而贝尔扮演的米勒也是和十二个女生构成了十三个人,获得了生的机会。女性有十二人最后走向死亡和新生,构成十三钗的还有乔治和米勒。在这里都是一个男人和十二个女性走向死亡,也走向新生。死者和生者的数字正好对应。这里的数字其实并非偶然,十二和十三其实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存在。这里的十二其实是指向了基督周围的十二使徒,而这死亡和新生中的另一个人则是基督十二使徒之外的另一个使徒保罗。在基督教的文化之中,保罗的关键的地位在于他给予了基督教关键的传播的机会。他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内,却又是最为关键的使徒。这里的乔治和米勒的一死一生正是隐喻了保罗的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保罗,基督教的生命才得以展开。而由乔治的赴死,才换来了米勒带领女学生的脱险换来新生。数字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里的数字既指向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却又有了来自基督教的十二使徒的概念,却又通过“十三”的数字和基督教中保罗的存在建立了一种隐喻的关联。

从这种艺术效果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历史之外的数字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电影之外的艺术,此时的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去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精髓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扬,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之一,即:艺术。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在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命运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对于南京浩劫的理解有了更为丰富的展开的可能性。战争的历史已过去久远,但战争的记忆却仍然是我们不断回溯的。在当下我们时刻强调的“不要忘记”其实说明了我们对于记忆被时间湮没的不安,也喻示着我们对于新的时空中对过去的剧烈的擦抹的警觉。我们强化记忆的要求提醒我们战争的历史随着时间而变得遥远,对于从未经历战争的几代人,召唤记忆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真实的强调,而是对于鲜活记忆的召唤,对于历史的“活的意义”的召唤。我们并不试图将战争的经验变成书本中的记载,这种记载和研究的工作是不可能中断的,而我们的忧虑在于记忆会变得无足轻重,有责任担心过去被他人刻意地篡改和我们自己的下一代的遗忘。所以,纪念、伤悼和不断的提醒的意义在于把过去变成今天和明天的内在的动力。记忆的作用在于将今天的合法性置之于历史记忆之中。历史赋予了我们面对未来的丰富的可能。这里其实展开了中国所具有的价值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对于中国的蒙难历史的一种再陈述,通过这种陈述中国和世界都再次获得了对于生命的命运和价值的再度的追问和思考。

第四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往过度装修的陋习,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汀•贝尔的加盟,更让表演上了一个明显台阶,这一切,令整部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最终,故事的核心,妓女们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这个抉择,其可信度仍值得商榷——它仍然像是被作者赋予的、强加的——这是这部不可谓不成功的影片,最大的遗憾。

1、命题

1937年12月13,是南京沦陷之日。

次日,五万日军入城,废墟中的六朝古都,就此沦为这支野兽军团的肉食餐厅。从这天起,日本军人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的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就是日军入城后三天三夜发生在地狱般的南京城里,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如果不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最悲怆、最高贵的故事,那就一定是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喜欢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极端困境下的女性传奇,而向以故事短板为国人所诟病的导演张艺谋,则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嗅到了金灿灿的道德价值和商业前景。然而,任何人要想选择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今日之中国,无疑都要冒不难想象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克里斯汀•贝尔先生的一次小小的乡间旅行

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还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首先,你无法回避关于贩卖苦难的质疑,当然,即便是严谨如《辛德勒的名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这种质疑有时是比较廉价的;其次,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妓女、消费情色的嫌疑也不是完全缺乏根据,朱大可先生那篇《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即便投放时机欠妥,也不能完全看做只是空穴来风——追溯民族浩劫的恳切愿望和渲染妓女抗日的娱乐演绎,一个要求严肃、严谨,另一个却很难避免煽情,两厢之力,本身可能相互消解。张艺谋不会全无权衡,围绕在他身边的谋士们,必然也曾反复陈述当中利害,但他最后还是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故事”。那接下来,令故事可信,就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张艺谋找来国内最好的编剧之一刘恒,来为影片勾勒叙事蓝图。

一个成熟的编剧,很快会找到这个故事的支点,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其实是个类似《苏菲的选择》那样的“魔鬼交易”。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自传体小说,曾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这也许过誉了,但故事本身的确相当动人。故事主角苏菲,是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人,她的一生,完全毁于集中营里的一次痛苦的抉择:在被关押集中营期间,纳粹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作出选择,一个留下来,另一个将被送入焚尸炉,苏菲心如刀绞,在魔鬼的无理命题面前,她选择留下儿子。这个选择,没有拯救任何人,反而毁了她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备受肯定的《唐山大地震》的戏剧核心,也来自对这个典故的重组。是的,好故事,总是讲过的。

小说《金陵十三钗》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妓女和女学生,该牺牲谁?

这个故事里没有苏菲(假神父米勒实在没有资格作这样的抉择),所以在《金陵十三钗》里,纳粹和苏菲,也许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但通俗小说作者一般不会让这种无解的道德焦虑困扰自己的写作,所以,她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英雄情节”——让“十三钗”自己作出这一选择,令人物获得升华,成为拯救者、牺牲者,成为英雄。这也许是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的最大区别——通俗作品的作者乐意充当上帝之手,随意拨弄人物的行为、定夺其命运,她可能根本不爱玉墨,甚至骨子里乐于剥削她们的特殊身份,而在真正严肃深刻的作品里,作者就是苏菲,就是朗读者、就是钢琴家本人。

剧本沿用了这个手法(它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抉择既是故事的华彩,也是故事的最大陷阱和软肋。软肋在于,影片中这个高潮并非叙事的终点,而是所有叙事的起点,因为所有努力、所有功课、所有剧作技巧,都将为促成这个结果,令这个选择显得可信而做。《金陵十三钗》最终做到了可信吗?

2、人物的转变是否做到了可信?

小说家出身的编剧刘恒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剧本最让人叹服的是对白质感,他能写出一流的台词,而一流台词最大的功效,是带入感强。然而遗憾的是,在面对这个敏感题材的时候,剧本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上,却没有能够倾其全力,许多地方仍留有遗憾。有时候,这可能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命题使然。刘恒的另一个剧本《铁人》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某种原因,那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对人物(王进喜)进行更深层

挖掘,他于是只把力气花在情节、台词上,观众最终看到一个打了鸡血的王进喜,情绪饱满地过了头。《金陵十三钗》面对的问题异曲同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题不可更改,深层挖掘人物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在叙事上的终极目标,是让故事高潮、华彩乐章,妓女们做出“交换”这一选择显得动人(因为可信是做不到的),所以,之前所有叙事,统统都是精心的铺垫。

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明确表达了他的质疑,质疑主要是针对核心人物的这种转变,“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多德•麦卡锡对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美国人米勒和妓女玉墨)的转变,都表示难以认同,我个人倒认为,米勒的转变恐怕更仓促一些,而玉墨的转变倒是有迹可循、基本成立。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不少于五层的铺垫:

第一层铺垫,是日本士兵第一次冲进教堂,面对妓女们可能暴露,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们得以保全,而女学生们却因此而险遭强奸(当中一个更坠楼身亡),对玉墨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恩。

第二层铺垫,是李教官和玉墨的一次对话,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正是为了掩护这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死,对玉墨来说,这是同龄人的一个临终嘱托。这是义。

第三层铺垫,是米勒的转变,米勒这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这个局外人,为了这群孩子,都能有此义举,让玉墨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有机会幸存,这让她们的牺牲有了意义。这是价值。

第四层铺垫,是米勒向玉墨坦白寻琴弦女子的惨死,这让玉墨心悸,她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也在这个年纪,所以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受此凌辱、虐杀。这是情感基础。

第五层铺垫,就是书娟带孩子们爬上钟楼,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了她的抉择。这是迫切性。

所以,玉墨的转变和选择,是说得通的。她的选择,乃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任何一个成人在那样一个现场,为了孩子,都有可能这样做。说不通的,是其他女人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我们看不到她们身上有这种层层递进的铺垫,所以剧本巧妙地安排了次日临上车前小蚊子的恐惧、反悔情节,这是个极有必要的补丁。但补丁只是补丁。也有女性观众敏锐地觉察到,妓女们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作者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所以,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仍然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这是整个剧作,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并没有做到可信。

此外,米勒的转变,显然就更缺乏说服力了。日本兵第一次冲进教堂企图强奸女学生,米勒的挺身而出是可信的,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当他外出寻找两个妓女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南京却选择放弃的时候,情节处理就有些草率。当然,我们都记得,米勒后来在玉墨面前吐露心声,他告诉玉墨,自己的女儿如果活着,是12岁,正是和女学生们一样大的年纪。但这样就足够吗?这也是个补丁。在叙事中,补丁的特点是,不补,就露个破绽,补,则说明这里曾经有个破绽。

相比米勒由“坏”到“好”的转变,他的痛苦与纠结尤显更轻,特别是他还刚刚目睹了两个女人被虐杀的血腥场景(相信这个场景所营造的真实感会令所有观众不寒而栗),我很难接受他会简单默许“自己所爱的女人”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却无崩溃迹象——这种崩溃,想象一下如果玉墨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友,应该都是不难体会的。

多德•麦卡锡有个词用地十分恰当:不可思议。

但由于剧本整体完成地实在很顺畅,至少在电影院里呆坐的这145分钟里,我们来不及考虑这些,你只能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跑动,在恐惧和压抑中,对一切信以为真。

3、真正好的电影,不会只停留在故事层面

真正好的电影,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绝不会只停留在故事的第一层面。

十三个妓女为了救十三个女学生,慨然赴死,这是典型东方古典价值观的故事,而这命题本身是不可信的,尤其放置在背景过于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

历史画面之上。如果不能做到深沉,就绝不要露出轻佻的马脚。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已经在咬牙克制,但零星之处,毫无必要地渲染扭动的屁股、灿烂的旗袍……特别是《秦淮景》段落对于幻觉场景的处理,恶趣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局部地区爆发。

总体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通俗作品,面对这个异常严肃的题材,张艺谋很认真,却不够克制,剧本很精彩,但在许多层面远没有达到完美,而视觉呈现上,更有些不周之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仍然无法遏制自己的某些趣味,让我对张艺谋……真的很挠头。

我记得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年老的詹姆斯•瑞恩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二战阵亡将士墓地,在米勒上尉的白色墓碑前,他满含热泪,恳求妻子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个一稿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情节和台词,是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改动中最动人的一笔。而《金陵十三钗》,缺少这种醇厚的东西。书娟对“妓女姐姐们”的牺牲缺少一个明朗的态度,最后窗口的定格画面,只传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对十三岁的女学生书娟来说,这也许足够,但对电影、对这部电影的亿万观众,这并不足够。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盖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在《苏菲的选择》里,你清楚地看到、感受到母亲的灵魂之痛,而《金陵十三钗》你看不到作者的这种痛苦,更看不到这种痛苦达到了更深层次,所以,它无法和《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相提并论,就很正常了。但是,也许对于一

部“张艺谋电影”来说,它必须得到某种肯定,因为这显然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如果这是一个新起点,张艺谋就值得我们期待。

第五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定稿)

好片是经得住考验的,好导演是经得住诋毁的

来自豆瓣 :冰婷

还是想说几句,关于《金陵十三钗》。

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中国人没拿过,就能说中国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吗?我们多数时候是自己要硬往西方价值观的套子里钻。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突然间有很多问题。关于人性,关于日本人,关于战争。我拉着某人给我讲历史,为什么南京最惨,后来中国怎么赢的。好像自己白学了历史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概念淡化到竟然忘了这场战争打了 8 年。

《南京南京》上映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时间去看了,当时还是一个人去的。虽然有亮点——江一燕扮演的妓女很出色,但总体我是轻松地心情看完的。事后内心未起任何波澜。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导演在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观影时,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的纠结中,以致于把他的手都掐疼了。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当时觉得这些公然藐视她们的男人很可恶,男人重命,女人却是重情。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活着既难又屈辱的,不是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灵纯洁的孩子。电影中设计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这些被逼良为娼的女人们,13 岁的时候都是纯真烂漫的女孩,就像教堂里的女学生一样。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玉墨的表演不用多说,一代秦淮头牌的风情,全在她举手投足间。即便站立在姐妹们中间,一眼就能把气质不凡的她辨认出来。贝尔演活了一个半混混的入殓师如何转变为高尚的神父。床戏并非观众想象的那样,完全是剧情需要,感情发展到那一步,很自然的几秒钟。剧中香艳的脱衣画面也仅限于预告片中的那些,除了那几秒之外,没有更多露骨的描写。冲着香艳床戏去的观众肯定会失望了。

关于原著和电影谁更出色的问题。我觉得任何看过原著的人,公正地评价,电影比小说要出色得多,这个差距不是一点。可以印证关于改编的那句话:“三流的小说拍出一流的电影。” 在老谋子还 没买严歌苓小说版权 的时候,我就看过原著,短短的中篇,很普通,在严歌苓作品中算是中下等水平。小说除了在妓女替换女学生和书娟的视角这两个方面对电影有绝对的贡献之外,其它情节和细节设置纯粹就是编剧的匠心了。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对于我这种长期习惯看英音中字的观众很是顺耳,呵呵,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 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评分,毫不意外,虚假的低,7.6分。

我说它虚假的低,是因为豆瓣上基本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随意给一星评价的人多半是根本没看过电影的。豆瓣高分电影多数是国外电影,国内除了少数被禁或者特立独行的迎合愤青口味的,比如《让子弹飞》能拿到相对高的分数之外,优秀国产电影一般会被压低,而垃圾电影还能占据一定位置。原因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好的东西,非要说不好。生怕不能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水准。因为宣传的需要,总有一些枪手专门负责在豆瓣上攻击别人的电影,追捧自己的作品。

豆瓣的评分对于参考国外电影很有帮助,因为不涉及国内导演,也不会红了或者毁了自己人,大家都还算公正。牵涉到同类了,就特别不饶人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评论到处都是,各种奇葩。佩服众网友现在 YY的水平,一篇把大牌导演全数同性恋了一把的评论竟然能博得最多的支持和评价。不由得感慨,现在李毅吧的粉丝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早晨起来看新闻说,角逐最佳外语片的除了《金陵十三钗》之外,还有伊朗电影《分离》。《分离》是我看十三钗之前今年评价最高的电影,很朴素,但是很深刻。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不带民族偏见地看,依然觉得《金陵十三钗》胜算更高。在中国观众眼里,十三钗是不耻的,因为我们的文化还没熏陶到民众懂得尊重边缘群体的人性光辉,大家看到的多数是南京大屠杀,是佟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是大片的场面和气派。就在我那一场,两三百人几乎满座,很多男人都没有一点肯定十三钗的牺牲,反倒是频繁大声讥讽她们的身份。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棒子把人打死,妓女就是妓女,她永远不会比女学生纯洁。

可是,我想借用剧中她们抢厕所之争时说的一句话:姑奶奶倒要看看你是哪里比我干净。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己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我一直想有个导演把严歌苓的长篇《扶桑》拍成电影,那是我认为的她所有作品中最动人最深刻的一部。可惜因为题材敏感,主角是美国华人社区的中国妓女,充斥着第一波华人移民时期的暴力和色情纠纷,估计国内是不会有导演能拍的。国外导演也得要有十足的勇气,因为这个妓女扶桑,用她女性的包容和爱,让一个白人男孩爱上了她。后来有一天我认真研究中国神话渊源的时候,发现扶桑这个词初指地名,传说中天空有十个太阳,本来每天一个太阳上班,另外九个就歇息在扶桑之上。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严歌苓笔下的扶桑,是白人男人和华人男人的港湾,肉体和精神停靠的地方。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金陵十三钗》和《扶桑》,都是严歌苓对她们的赞歌。有评论说,奥斯卡大片都关注人性,关注边缘的人性光辉,老谋子是讨好奥斯卡。可是我想说,难得咱们的电影中高扬了平等和尊重的旗帜,为什么一定要觉得自家人的觉悟就是为了讨好那不看见摸不着的西方价值观呢?我们对自己为什么不能够自信点?别人拍的出来《辛德勒名单》《生死朗读》,我们为什么不会有自己的《金陵十三钗》。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后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

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PS:原本只是习惯性地,看完电影之后就随手写一下个人的想法,从来不指望有人会读,更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评论。下面的留言每一条我都认真地看了。感谢很多人中肯的批评,我写文章的时候确实很容易有失偏颇,因为只会考虑自己大脑里的想法,跟着感觉走,没有多想这样写会给读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谢谢大家的留言!(16日)

PPS:这两天亲自验证了豆瓣上的各种诋毁,本来坚持不改原文的,以为大家能宽容一点,理解我这篇文章只是一己之见,并无要左右别人观点或者强调地域差异的意思,结果还是被揪出来了不饶恕,所以我删了那句无心之失。对不起!

有人也许又会跳出来说,还不断的改贴,可见是枪手什么的。。我已经不想在意了,我只想做我自己,同样的,我还是坚信,身正不怕诋毁,因为我不是枪手,也不是什么电影学院的硕士,大家真的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学校学英语的。这篇文章首先是发在我个人QQ空间上的,然后才是放到豆瓣上。当我把豆瓣的各种留言给家人好友看时,他们大笑,你收了老谋子多少钱了?我觉得我只能华丽丽地回答:我送了老谋子两张电影票的收入。

希望大家不要再给我这篇日志留言了,大家的支持我心领了。让它被碾过去吧。从平凡中来,回到平凡中去。有批评指正可以豆邮给我。(17日)

解释几个大家评论的比较多的内容:

1.很多人说中国人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我是学英语文学的,你们说的高行健我并不是不知道。因为他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了,是法国籍才拿的,所以我没将他算做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他个人的政治遭遇大家都喜欢谈论,但是我还是认为评价作家主要看他的作品本身,建议读完至少一部代表作之后再来说他值不值得被认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中国流亡作家”,文学史上伟大的流亡作家很多,哪个国家都有,但是最终不是靠政治遭遇说话,而是靠作品本身。

2.《金陵十三钗》有很多个版本,很多人说我说它是个中篇有错,我想说明,我看的是最早的版本,当时还没有被严歌苓修改,是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的。三年前我买了严歌苓当时市面有售的所有作品,她是我一直以来最喜爱的华裔作家,不存在诋毁她的动机,但并不意味着我要认可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大家读过她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其实她很多作品都是在重复说着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评论一个作家的某一个作品在她所有作品中的地位,你没有读完这个作家,是不能随便下定论的。我是在读完了她的作品之后,才说十三钗(中篇)只是她作品中的中下等水平。我没有看过她后来修改的版本。事实上,我们很难说严歌苓的修改版没有受过其它编剧的影响,毕竟修改版是在张艺谋开始改编她的作品之后。PS:我当时说中篇是十几页,因为人在外地,手头没有书本身,是凭印象说的,确实不严谨,在此道歉。感谢某位豆瓣好友指出是90页。

3.小说和原著的比较问题。文学作品和电影本身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喜欢某一种方式,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也常常会发现,某些小说比改编的电影优秀,某些电影比改编的小说更好,这都是个人感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可非议。我想说的是,看别人的评论的时候,能不能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来看待个人发表的孰优孰劣的看法。你可以赞同或者反对我的观点,我也可以赞同反对你的观点,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4.从大家的留言中,我常常发现很多人以为我盲目追捧张艺谋。《三枪》是个好电影吗?不是。《活着》是个好电影吗?是。那么,张艺谋到底是好导演还是垃圾导演呢?我不认为作品好坏和个人优劣需要进行严格的对应。我们可以喜欢作品,不一定要喜欢创作者本人。可以喜欢他的某一部作品,但不代表这种喜欢就要喜欢他的全部作品。同样地,可以讨厌他的某些作品,但不妨碍我们喜欢他的下一部作品。就作品论事比就人论事容易的多。该骂的骂,该赞的赞,不进行人身攻击。真心不要一棒子打死人,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吧?用当前的作品来评价导演的表现,本身就是对导演的尊重。我们都在进步变化中,更何况导演也是人?他要往好

下载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初次看《金陵十三钗》是在高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看的。全班都是在一种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看完的,甚至有一些女同学在轻声啜泣。如今第二次观看,我的心情却还是低沉到......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血洗山河,天地恸哭,尸体成流,家国破碎。 时隔这么多年,鲜红的画面早已凝固,在中国的五千年大地上铺陈刺目古老的血迹。 而这部电影,如同有声的史......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商女亦知亡国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文【墨轩】因为是张艺谋执导的最新作品,又因为是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所以我一直在关注《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的最新发布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张艺谋的又一篇力作《金陵十三钗》,给这个娱乐至死时代的人们麻木而又脆弱的心上掐了一把,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人性的表现终于脱离了以往抗战片儿刻意突出中国人的无畏和勇气,而......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震撼,悲壮,深思,人性的一次又一次悲剧中的华丽绽放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关于日本的侵略战,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有太多的痛苦和噩梦。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时无刻不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一道深深的伤疤,久久的烙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