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天国
感悟天国
卫理公会颂恩堂杜留青
刚信主的时候,听牧师谈论天国,觉得那是将来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某一日心血来潮,就这个话题请教颂恩堂的黄幼莲牧师,她异常平静地对我说,她已经是天国里的人了。我闻听诧愕,想探其究竟,她告诉我说,天国不是一个地域名词,只有属基督的人才能看见并且进入到里面去。她还说她现在就生活在天国里了。我越发迷惘,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当时是崇拜后的课堂时间,她没有机会作深入教导,故之后的很长时间,彼此都没有针对这个话题再进行交流。随着信主时间的增长,通过闻听她历次的证道和阅读属灵书籍,笔者才渐渐地明白了黄牧师说她“就生活在天国里”的确切含义。根据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论述,所谓天国,顾名思义指天上的王国,它是属上帝的国度,是上帝与天使以及上帝所拣选之人的安逸处所,每个蒙恩得救的人都有份于其中。圣经中有关天国的称谓或别名很多,例如: 主的圣所——天堂(希9:24); 圣徒的国度(雅2:5);圣徒的家乡(来11:13-16);圣徒安息日之处(来4:9-11); 圣徒的城邑(来12:22)等。圣经中关于天国的精义,有三个层面的解释: 第一,指直接领受真理的人,愿意顺服上帝的旨意,将自己的心交由上帝来统治或掌管 ; 第二,指基督的教会,由耶稣的灵亲自作王作主,彰显出上帝的智慧、权能与荣耀 ; 第三,主耶稣再次降临的时候,所有蒙恩得救之人共享盛筵的地方,那是信徒们所盼望、所渴慕的永久归宿。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证明天国的存在呢?其实并不难。从古到今,基督教两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的确据:首先,主耶稣亲自证明天国的存在,祂说自己是从天上来的,知道天上的事。当祂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后,在门徒面前被接升天,回天国为门徒预备住处; 其次,主耶稣应许升天后要赐下圣灵,为得天国基业的凭据,如今圣灵已经降临,即可印证天国的存在 ; 使徒保罗、圣徒彼得和数不清的早期信徒,以他们各自的亲身经历,共同见证天国的存在;另外,历朝历代的基督徒也经常在异象、异梦中,得着圣灵的光照,清晰地目睹到美不胜收的天国景观。
天国的君王就是耶稣基督,祂是天地的主宰,独一的真神(太4:10);祂不但养育着全人类,还顾念着天上的飞禽和地上的走兽(太6:26);祂虽然掌管宇宙万物(太8:27),却又道成肉身来到世间与人类同住(太1:23);祂用自己的身体和宝血立下新约,成为万国万民的救主;当末日来临的时候,祂还要回到地上来,将子民接到自己亲手预备的国里(太25:31-34),让人们永永远远与祂同享天上的福乐。为此,祂也为天国制定了完善的律法,马太福音里的“登山宝训”,即是天国律法的集中展示;主耶稣用比喻将天国的道理表现出来,而整个道理和律法的总纲就是“爱”。主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是相仿,就是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主耶稣的这个 教导,是每一个属上帝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在马太福音13章里,主耶稣为了使门徒明白天国的真谛,就用七个通俗的比喻向他们阐释其中的道理:
1、天国就像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种子落在不同土地上,预表着主藉先知、使徒将上帝的道,撒在世人中间,有些人内心刚硬,拒绝接受;有些人虽然愿意相信,但道理没有完全明白,根基不稳、容易跌倒;只有那些听了道并且坚信,之后也结出果实,有一百倍,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2、天国就像种子撒在好田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仇敌将稗子撒在麦子里。这预表先知使徒将真道撒在人的心坎时,魔鬼撒旦也要将假道参杂到人的心中;
3、天国就像一粒芥菜种虽然很小,等到长起来却比各种菜蔬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这预表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有生命的,尽管发展迅速,但要谨慎固守纯正的本质,防备恶者侵入教会,以免变成魔鬼的巢穴;
4、天国就像面酵一样,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面都发起来。面酵预表罪恶,妇人预表教会,因罪恶的渗入,使得整个教会世俗、变质;
5、天国就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埋起来,欢欢喜喜变卖一切所有,去买下这块地;
6、天国就像人遇见重价的珠子,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下这颗珠子。重价的珠子预表真理;
7、天国就像把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的水族,并把它们拉上岸来,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全部丢弃。这预表着好人和坏人,在末日到来时要被分别开来。
圣经也告诉我们,天国的完成要经历许多的事情。比如:在末世时代会有假基督出现,有好些人冒主耶稣的名宣称:“我是基督”,还要迷惑许多人(马24-5);那时,“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 ;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 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24:7-14)。等这一切都结束了,即会出现一个新天新地,那是天国完成后的景象。上帝要与祂的子民同住,祂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这一切虽然是美好的,但是,作为基督的门徒也要作好进入天国的预备,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里,特别对我们给与三项提醒:第一,基督徒进天国要像聪明的童女一样,手里拿着灯还要预备油,意思就是要让圣灵充满,警醒预备,迎候主的莅临; 第二,天国的王按个人才干的大小托付责任,我们要努力做工,因为忠心服事的人必得赏赐,懒惰消极的人将来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三,当审判的日子,主耶稣要将万民分开两边,那照顾软弱的义人要承受天国永生的福份,那些内心刚硬,故意不体贴软弱的恶人,就要被扔在永远燃烧的火湖里。天国的美景对所有基督徒而言,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然而,天国不仅仅是属灵的,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处所;它的荣华远超世界万物,甚至无法用地上的物质去类比,所以保罗才说:“那是好得无比的地方”。根据圣经中对天国的描述,笔者对其作以简单的罗列:1.天国有好多住处,是不能朽坏,不能衰残,永远存留在天上的基业(约14:2); 2.天国是最安稳,永不震动的国度,在那里没有忧伤,痛
苦,眼泪,也没有死亡(来12:28); 3.完全圣洁,毫无罪恶之处;也不用日光照,因为有主的荣光,那是个永远都光辉灿烂的地方(启21:27); 4.圣徒都将改变成荣耀的身体,与主耶稣相似,要在天国里与祂一同作王(腓3:21); 5.充满荣耀、颂赞和喜乐的地方(诗73:24)。当然,除此以外,圣经中关于天国的情景描述还有许多,笔者不再分别赘述。
既然天国如此美好,想必那些智慧明理的人都渴望进入,那么如何才能置身其中呢?圣经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第一,.相信耶稣主耶稣对尼哥底母阐述的天国之道,就是要接受重生的洗礼和圣灵的更新 ; 第三.遵行主道 – 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因此,我们应当在真道上力求长进,要回转像个小孩子那样,纯洁、谦卑且爱慕灵粮 ;要完全遵守主的诫命,过着荣神益人的生活 ;不但要先求上帝的国、上帝的义,还要处处作盐,时时发光。所以,天国是努力就可以进入的,勤奋的人就必然能够得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天国分成两个阶段:即主耶稣再来之前与主耶稣再来之后。前者是邀请主耶稣在我们的生命中掌权,我们的灵与主的灵连结,由此进入祂的国,在基督的丰盛里享受在地若天的生活;接下来的第二步是躯体的进入,离开这个废去的世界,进入主所赐的新天新地。从此与主朝夕相处,在永恒的天堂里,享受着没有死亡、没有伤痛、没有疾病、没有仇恨、没有罪恶、没有分离、没有劳苦、总之,没有一切不好的;只有无限的、无可挑剔的、无法用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完美伴随着我们。从圣经的启示,可以印证当今的世界,末日如同傍晚的夜幕,正在一步一步的向世人逼近,我们趁着光明尚存的短暂时机,当奋勇拼搏、努力进取,以爱神爱人的行为准则,去实践自己的信仰。时刻不忘主耶稣交托给我们的大使命,把福音传遍万国、传到地极,等到末后主再来的时候,我们都无愧于自己的门徒身份。
今年是黄幼莲牧师的安息年,等再次见到她的时候,笔者也会用肯定的口气对她说:“我和您一样,现在也进入到上帝的国度了。”想必她听后肯定会非常高兴,因为,这一直是她这个上帝忠诚仆人的殷切期望!
第二篇:《天国王朝》观后感
《天国王朝》观后感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历史题材影片《天国王朝》的背景设定在十二世纪末期,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当时的耶路撒冷被基督徒军队控制已逾百年,而另一方面穆斯林也在伺机夺回耶路撒冷。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欧洲大陆的平民和贵族都向往着去他们心中的宗教圣城耶路撒冷,寻求赎罪,寻求财富,寻求和平。
影片主要讲述了铁匠巴里安由于一个素未谋面的骑士父亲的突然出现,致使他的一生发生了奇妙的转折,继而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伊斯兰领袖萨拉丁的故事。
在整个影片中,分别有两次谈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第一次是国王与萨拉丁两军对垒后的谈判,一代枭雄沙漠之王萨拉丁带给我们的是彪悍威严的感觉,但与之对比,病残之躯的国王凭借超人的意志力,在气势上没有半分的失色,他让萨拉丁撤退。看着国王面具下的眼睛,虚弱却从容淡定,即使病入膏肓,仍然高昂着优雅的头颅,是的,他赢得了萨拉丁的尊重,他无愧于国王的称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二次是城破之时,巴里安与萨拉丁的阵前谈判。谈判中,巴里安对萨拉丁说他们将不会投降,直到与萨拉丁军队同归于尽。这种做法是我能够想到的,然而,想不到的是,当萨拉丁开出条件,说只要献出耶路撒冷,他会放生城内的所有人,直到他们到达基督徒的土地时,巴里安同意献出圣地了。按理说,这当然会引起极大的不满。他是一位十字军骑士,有多少和他一样的骑士为了这座基督教的圣地而在圣战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当他回首对城内的军民说:“我交出了耶路撒冷,所有人都会安全地出海。如果这是天国王朝,那就让神的意志来支配它吧。”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欢呼,仿佛他胜利了一样。看到这里,我不禁发问,是否只有胜利才是英雄?的确,胜利,荣誉,乃至于信仰„„这些都比不上人的生命。随着战役增加,只会带来无尽的杀戮和掠夺。巴里昂在城下做出的抉择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他没有取得光辉的胜利,然而比起那些在成河的鲜血和如山的尸体中建立自己的荣誉的胜利者,又是无比地高尚。有时候,强大的并不是武力,而是我们的心灵。
“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但即使是近一千年以后的现在,和平依然没有降临在耶路撒冷。基督教和穆斯林千年的纷争还在继续。我想,这部电影传达给我们的,不是宗教间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不是征服与杀伐的道德评价,不是上帝选民与异教徒的贵贱之别,而是颂扬了在宗教与民族纷争中始终高扬的一种理想主义:以良知磨合争端、以“为民”为最高道义。
第三篇:天府就是天国美文(精选)
小四川的爱人死了,自杀。
5岁的女儿晓晓问他,妈妈去哪了?
小四川说妈妈去了天府。
晓晓说听说过天国,没听说过天府。
小四川说天国也对,天府之国简称天国。
晓晓问天府好玩儿吗?妈妈去那里做什么,要多长时间回来?
小四川说天府好玩儿,那里有山有树有河有鱼有好看的花有听话的牛。妈妈去那里看山看树看河看鱼看好看的花看听话的牛。看完就回来。
小四川继续开他的皮鞋美容店,到点骑一辆小摩托车去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
7年前,小四川从老家来到这个北方小城,来之前他对爸妈说,等挣够了钱回去娶媳妇。
他遇到她,他修鞋,她也修鞋。没活儿的时候他们俩说话。她说她在这个小城修鞋两年了。她说等弟弟大学毕业她就回老家,她想去看山看树看河看鱼看好看的花看听话的牛。一次一个痞子修鞋找她茬,他拿起钉锤说这是我姐,欺侮她我让你脑袋开花。痞子的脑袋没开花,他的脑袋被人打开了花。病房里她说他傻,他说他喜欢她。
他和她结婚了,没一个亲人参加。他和她开了一个小店,有了女儿晓晓。她说她是世界是最幸福的女人。
她修鞋昏在路边,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他她是脊髓癌晚期。他说他爱她,他要创造奇迹。她在遗嘱上说,遇到你,有了女儿是最大的奇迹,她知足了,她想回家看看,看山看树看河看鱼看好看的花看听话的牛。
第四篇:天国之秋读后感
天国之秋读后感
(一)作者:周宇
本文共2144字,阅读需五分钟。
摘要
《天国之秋》这本书重点在战争的结局而非其根源,着重研究的是太平军试图以民族要求来鼓励人心之举,而不是太平军的宗教意识形态问题,这与之前很多学者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源和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截然不同。
本书作者从内外两条线叙述太平天国运动,内部包括清政府的应对和太平天国的攻击,外部则重点阐述了英国政府对待这场运动的态度,从中立到帮助清政府进行干预。
作者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站在清政府的立场将这场运动称为“叛乱”,而他则以“内战”这个中立词汇形容这场运动。西方侧重自身对这场运动成败的影响力,而作者力图不偏不倚,兼顾内外两股力量的作用。
正文
文中的前言介绍了清帝咸丰。他沿用着过去祖辈们的管理制度,而殊不知一场运动悄然的兴起。过去满人凶猛彪悍,随着生活安逸,情况发生了改变,皇帝不像过去的皇帝那样关注世界的变化,而是把自己锁在了圆明园中,满族男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训练自己的体能。
当这场运动爆发之时,就犹如晴天霹雳,让满族官员十分的惶恐,并且没有抵抗,而是投降。
第一部分
文中的第一部分以洪仁玕为核心,沿着他的足迹从广州到香港再到南京,可以说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唯一具有现代化意识就是洪仁玕,在香港接触了西方的文明,与传教士和谐共处,同生共死,给他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虽然他带着某些现代文明的想法来到南京,然而这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太平天国统治阶级内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这时的南京已经呈现腐败的味道,洪秀全已经不理朝政,整天待在宫里研究经文。而此时天国的东王杨秀清掌管朝政,以严酷的军法来管理军队,直接威胁到了天王洪秀全的统治地位,并且与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的矛盾日益加重。
1856年爆发了“天京事变”,这场事变是太平天国首次公开分裂,洪秀全处死了杨秀清和韦昌辉,并且逼走石达开。
太平天国的领导层经历了一次大清洗,需要补充新的力量来维持统治,而此时的洪秀全急需信得过的帮手,洪仁轩不仅是其胞弟,还接触过西方文明,被洪秀全委以重任,以他为桥梁能够连接传教士,从而赢得西方列强的支持。但是从南京城内传教士的数量和后期传教士的表现,再到其被洪秀全撤销总理对外事务大权,这个作用始终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首先是曾国藩出场,曾国藩的出场反映了当时的清廷光靠自身力量是无法抵挡太平军,清廷的精锐部队是八旗,八旗是皇帝和满族官员的个人军队,负责保护清帝和满人,而此时的八旗早就没了之前强悍的战斗力,这时的八旗战力堪忧,八旗主要分布在京城地区,作为太平天国的发起点广西,并没有八旗的驻扎,而是靠绿营,绿营主要以汉人为主。
绿营人数众多,但军费却用在八旗军上,绿营的军费不足,直接影响了绿营士兵的积极性,加上军队训练的力度不足,装备落后。
绿营多次战败之后,清廷特许地方大员组建地方团练来对抗太平军,而这时的曾国藩,他组建湘军,夺下安庆,抵抗住了太平军猛烈的攻势,维护了清廷的地位,这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内敛深沉,克制隐忍,尤其是最后成功剿灭了太平天国,成为当时全中国最有权势的人,竟然没有起异心,而是仍在清廷的统治下俯首称臣全身而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开始阶段,英国对华的政策一直是恪守中立,导致英国政策倒向清政府的转折点在于美国的南北战争的爆发,美国的南北战争影响到英国的世界贸易格局。
在美国内战中,英国是支持南部联盟的,南部联盟对于英国棉花贸易至关重要,南部联盟当时是英国十分重要的棉花供应基地,但是美国内战中南部联盟战败于北方的工商业联盟,所以为了平衡美国内战中受到的损失,英国做出的判断是帮助清政府消灭叛军,恢复和平的秩序才能保证贸易收益。
此时李鸿章在占领南京后对太平军的残酷暴行传入英国,英国舆论又认为帮助清政府如此冷血的政权是个巨大的错误。按照作者的说法,英国贸易保持红利是发了战争的财,恢复和平后英国贸易反而下降。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英国支持清政府打败太平军,贸易收入稳步提高,挽回了在美国内战中受到的损失。
第三部分
第三章重点讲述了外国洋人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在后期战争中,猛攻上海,清廷军队抵抗无望,英国和法国也未保证出兵保护上海。所以上海的富商们,就花了大笔钱财组建了洋枪队,并且承诺破城之后由洋枪队洗劫。
这里有两个重要代表人物,美国人华尔和他的继任者戈登,这两个人被西方史学家誉为“拯救中国的英雄”,在作者的书中写到,戈登是有原则的人,华尔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原则的人,尤其是他们招募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总体数量不多,加上武器装备和太平军相比差距不大,所以洋枪队在这场中国内战中虽有作用,但是远没有西方史学界强调的那么大,西方史学界夸大了洋枪队在中国内战之中的作用。
结尾
纵观全书,作者从另一种视角看待太平天国运动。也就是将太平天国运动与当时的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用全球化的思维来审视这场远动,关注内外势力的互动。
有别于之前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将视角放在国内,忽视国际作用。如果脱离了西方国家全球竞争的背景,如果不把西方的干涉作为一个主要条件来考虑,我们现在所知的太平天国及晚晴的历史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这本书对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就是不要仅仅局限于某种角度进行研究,而忽视甚至认为其它角度无关紧要,裴士锋将思路打开,把太平天国运动置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很好地将太平天国这场运动和国际联系起来。
天国之秋读后感
(二)动荡之秋
文 | 蒋玉琪
摘要:《天国之秋》是以美国人的角度考察太平天国运动,相对于国内其他相关著述,裴士锋选择以“小历史”书写来演绎宏观历史发展——即以洪仁玕为主角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之秋所处的时代背景
清王朝的腐败固然已不能使大中华继续强盛下去,前期咸丰帝无视英法的入侵,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的封闭,不去进行制度与经济的变革,这个王朝仿佛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支撑不起国家的发展百姓的生活。《天国之秋》中有一处写到“广州城残酷血腥的镇压,也使外界对清廷有了新的认识,并感到心寒,就连质疑太平天国动机的外人,都无法替现行政权回应太平天国时做法的野蛮可怕辩解。”[1]
起初根据洪秀全的异梦来说,基督教在太平天国人眼里是美好的,太平天国的初衷也应该是想以看似美好的宗教来救国。笔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因为这样的清王朝注定有人会反。书中有细节描写到在清廷与英国和太平天国同时战乱时,百姓并不关心是谁掌权是谁领导,在他们眼中无论是谁,建立怎样的体制都觉得和自己无关紧要,他们只想要不受战乱的纷扰。这或许是和封建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有着必然的联系,底层百姓从不关心也没必要关心国家大事和政治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这并不足为奇。但同时期的日本却并未像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日本在美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国,但是其国由于封建束缚小于中国,且进行了明治维新,“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同时,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2]。俄国在15—17世纪相对于西欧诸国比较落后,但在17世纪末年,俄国彼得大帝“着手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实质就是在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迅速采用西方成果’,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3],就中国本身而言,明清之际也出现了许多活跃的思想家,以至于后来的“开眼看世界”,他们的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中国底层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假设按照这一些活跃的思想来发展,可能中国会是另一个景象,可能也会像当时的那样免受列强的侵略。但《天国之秋》中写到一位英国人的观点说“中国得走过**期,新秩序才有可能出现”[4]。笔者认为中国不能直接通过变革来过渡到近代化。首先,当时的领导者是守旧的,没有革新的欲望。其次,中国虽然出现了一些进步的思想,但这些思想的产生和影响是局限的。第三,中国根深蒂固的封闭统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不与外界密切接触。或许这一场**不只是在推醒清政府,也是在让全国人民觉醒。只有这场**能让人们觉醒起来,去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中国的秩序重新整合,符合时代的发展。
中国人是想要自己变革的。洪秀全起义,以及后来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抛开最终的结果和后来太平天国自身的“变质”来讲,他们是开明的中国人。可是在英国人眼里,他们还是和清廷一样,把太平天国称为叛军。或许这里的叛军的意义并不是背叛了中国的发展,而是背叛了清廷和英国人的利益罢了。
二、“洪仁玕的”太平天国运动
或许我们更多的认为太平天国的起因是洪秀全,其过程也是以洪秀全为中心的。但如果我们把视线转移到洪仁玕的身上,或许能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天国之秋》这本书第一章直接以洪仁玕入手,这位传教士的助手是后来被称为天王的洪秀全的弟弟。试想他将在太平天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太平天国刚成立时,洪仁玕确实像个信徒,他一直在外跟着传教士学习,或者也可以说是混日子。在洪仁玕的心里一直是挂念着南京的太平天国的,一直想方设法想回到南京去,这里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他是挂念国家的,他学习宗教似乎和传教士不同,他不是单纯地为了信念信仰,他想用“美好的宗教”来救国。在他跟随英国传教士的日子里大概想的也是怎样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建立太平天国。也正是在外的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传教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侵略,英国人实则已经在中国肆无忌惮了。在清廷的极力反对下,英国人的干扰下,太平天国之所以“存活”了很久,笔者认为这与洪仁玕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天国之秋中写到:“洪仁玕主张‘与外国人平起平坐地交往,(主张)引进汽船、铁路和西方其他的文明’,还说洪仁玕治理的那篇文章,比起英国人过去在中国人身上常看到的‘对基督教的看法较正确也较开明’。”[5]通过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洪仁玕这样的做法是在为太平天国赢得好感,虽然盲目的百姓不知道这些东西将给中国带来什么,但对英国人来说不可否认的是,洪仁玕想要让基督教世界认同他。()即使英国人一直对此有怀疑,但就此英国人还是没有直接去打死他们眼中的叛军,观望着中国大地,也同样对太平天国抱有着希望。加之太平军的英勇善战,就这样太平天国在动荡的时代存活了一段时间。
三、“完美的”宗教,并不完美的太平天国
“出没于乡间,犯下杀人与惊人暴行······没有正规政府或稳固地盘,十足的劫匪和海盗。”[6]与以美好的宗教为向导的太平军比起来,或许裴士锋的笔下这些内容都是当时的英国人编撰的,但这也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抛开太平天国的一切粗暴、残忍,在后来英国人为了保证自己在中国内陆贪婪的欲望表示“英国经济复苏的唯一途径乃是消灭太平天国”,与清廷签订的条约才能满足英国人的欲望时,后期的太平天国敢与英国对抗,这相对于清廷的丧权辱国而言,太平天国人是爱国的。
四、动荡年代官员是要名誉还是国家?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谪戍到伊犁,他在在致友人的信中曾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唯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7]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请友人保密,也就是说,真的林则徐不要别人知道他的本来面目。至于他后来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时,也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清朝的士大夫睡在梦中,看着国家日趋衰弱。《天国之秋》中也两次写到曾国藩在战势不利也曾有过自杀的想法,中途还有一次请辞,上折自请治罪,自言过错全在于自己,并在家书中告诉他的儿子“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8]。动荡的年代,国家衰微,他似乎所想的并不完全是怎样拯救自己的国家,似乎有点想要置之事外。最后也不过是在家书中写到“余听天由命,或皖北或江南无所不可……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恨,斯为大幸。”[9]听天由命,或许他和林则徐一样,不愿用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如若真的这样,士大夫阶层既不服输,就当然不愿意改革了。
天国之秋读后感
(三)燕浏翔
空前的内战,空前的视角
对于太平天国,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它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重点”,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终点”。我们的教科书称其为“起义”,评价它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革命史家胡绳更是将它列为近代的三次革命高潮之一。然而传统史家如钱穆,却斥其为“洪杨之乱”,是不折不扣的叛乱,就如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所说的那样,太平天国本身就站在传统儒家文明的反面,毫无益处,代表着愚昧与破坏。
那么,外国人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呢?死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太平天国究竟是怎样的政权?列强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态度又是如何?太平天国的兴衰与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关系?裴士锋的《天国之秋》告诉了我们答案。
作者在本书的叙述中,将太平天国政权置于国际关系中进行考量。因而,他一反西方史学界惯用的Taiping Rebellion,而用Taiping Civil War来描述这场战争。在作者的眼中,这是一场地位平等的两个政权间的内战,而它的胜负成败,却与英国的外交政策转变息息相关。
谁能想到,同期进行的美国南北战争竟与太平天国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美国内战对英国经济构成的威胁,英国不能轻言放弃在华贸易”,因而在太平天国时期,英国的外交政策和态度几经转变。一方面英国不愿意成为腐朽愚昧的清政府的“帮凶”,但另一方面英国也不愿意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被太平天国占领,使在华贸易陷入未知的境地。
本书的作者尽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叙述这一历史时期,甚至还抱有某种“历史的同情”。因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对比与反差,也处处能看到以往我们看不到的细节和真相。
当来自“文明世界”的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城后,他们也意外地解救了数千名太平天国的“同党”,使得这些人免于被当街开膛破肚集体处死的悲惨下场。联军随后北上,在进攻大沽炮台时却遭遇了惨败,作者写道:“大沽惨败对英国人心的震撼,超乎咸丰帝的臣子所能理解或想象。英国军方理解的,就他们所向无敌的船舰来说,亚洲只是个游乐场——遭到打破。取而代之的乃是血淋淋的羞辱,以及渴望向击败他们的“劣等民族”报仇的心态。那是一场可能让中国人受到比以往任何打击还要惨重之灾难的失败。”因而,在攻破北京城后,“文明世界”的联军犯下了种种暴行,包括对圆明园的焚毁。对火烧圆明园,作者这样引述时人的记载:“屋顶一个接一个垮下,把吞噬其支撑墙面的大火闷熄……那使我们心中浮起这古老帝国即将覆灭的不祥之兆,这个帝国内部正被内战掏空……四面受敌,求救无门,最终在弥漫的烟雾中倒下,消失于它过去荣光的灰烬中。”
本书的主角之一是曾国藩,对于这位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作者也给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材料。在湘军终于攻陷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后,“九月五日进城的湘军骇然发现,安庆的市场从未关闭。人肉的价格最后涨到每斤半两钱……夏季时曾国藩写信给弟弟,谈到安庆投降时该如何处置。他写信告诉曾国荃:’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弟意如何?’有人认为攻破安庆时,城里共幸存约一万六千人,其中即使不是全为平民,至少也大部分是平民。有关他们后来遭遇的种种记述,差异主要在曾国藩麾下军官是否先将女人挑出,再杀光剩下的人。”此外,作者这样评价曾国藩:“外在的曾国藩的确是个杰出而无情的将领,到了这场战争的末期,已拥有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但内在的曾国藩,只有他的诸弟、诸子与少数挚友知道的那个曾国藩,乃是极恭敬、淡泊、常苦于抑郁与前途茫茫之人。”
本书的另一个主角是洪仁玕,这一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不断在对“洋兄弟”的友好和内部的斗争中挣扎彷徨。早年在香港接受西式教育,并皈依基督教的洪仁玕,满怀理想不畏险阻来到南京。他力主对洋人友好,全面负责太平天国的对外事宜。然而,内部势力的反对和对外政策的失败,使得他一步步地走向绝望。“我碰过的洋人没一个是好的。”是这个干王,最后的话语。
关于英国对太平天国和战的态度和作为,作者写道:“但就在英国政府的管家和仆人挣扎于英国的作为是否对得起良心时,就在那一挣扎透过他们乱无章法且矛盾的政策体现在地球另一端时——一下子在华积极出击,一下子又收手,一下子收钱替人打仗,一下子又讲原则,一下子把清朝捧得老高,一下子又痛斥它……因此,等到英国人终于撤回上海中立的帐篷里面,在他们对中国内战的介入禁不起道德折磨而自行轰然瓦解时,中国已不再需要他们的援助。”归根结底,对英国来说,宗教情怀与理想主义在经济利益的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关于这场战争中广大的中国农民,作者写道:“如果说洋人和中国识字精英阶层对这场内战期间中国农民的心愿,有什么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农民一点也不在乎上面是谁当家;他们只希望不要打仗。他们要安定。只要打仗,不管你站在哪边,都很少得到好处。”甚至作者对太平天国还抱有些许的同情,他引述当时英国驻华领事富礼赐的话:“太平天国治下过的日子,比起那些城市被清廷收复、落入蛮族官员之手后居民的不幸遭遇,要好上太多。——如果我言之凿凿说出这些事,我会被斥为叛军,被斥为在诋毁如今正笼罩该帝国的灿烂政治黎明。”并评价道:“事实上,诚如他亲身体会的,太平天国从不是外人眼中的怪物或蝗虫,但他知道他的同胞没人想听真相。”
那么最后,这场十九世纪破坏最烈的战争,造成至少有两千万人因为战事以及它所带来的恐怖饥荒和瘟疫而丧命的灾难,这场死亡人数比同期发生的美国南北战争多达三十倍的浩劫,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因为各方势力的介入,它的“平定”也好,“失败”也罢,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
作者认为,英国协助清政府镇压的这场中国历史周期律中的必然运动,最终反而导致了清廷遭推翻时,“动荡更为暴烈,而且拖得更久,因为清廷的覆灭被延迟太久,老早就该发生。取而代之的中华民国长期陷入内战和分裂,中国国力衰弱,面对外敌的持续入侵束手无策。这个国家远远落后于同期的竞争对手,直到近年以前,要迎头赶上都似缘木求鱼。”这也正如美籍历史学家唐德刚所说的那样,中国走出“历史三峡”的进程,被大大延后。
难怪身为美国人的作者,最后不得不感叹,“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将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当时自以为掌控了中国局面的英国,反而加重了中国的灾难。
至于今天的我们,身处于中国转型历史关口的我们,对于曾经的这段历史,应产生怎样的感触?我不由得还是想起了作者在本书序言中的一段话,他说“故事中的主要中国人物,无缘像外国人那样可以一走了之。这是他们的世界,供他们打造和摧毁的世界。这是少数几个人的故事,这些人被扯离安稳的家庭生活,身不由己地扮演起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而影响历史深远的角色。”
我想,身在中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脱我们的历史宿命,也许有些事情在后世史书中,真的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故事。但在这些故事背后,却是千千万万个人的血与泪,欢与悲。今天,我们也许真的来到了文明社会,逃离了历史周期律。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不只是作为种种故事中的背景,或者至少,作为千千万万人中的一员,共同努力让我们这个国家,让我们的文明,远离这片土地上曾经无数次上演过的种种悲剧与浩劫。
《天国之秋》是二外图书馆最近好书推荐的书目之一,在二外图书馆就可以借到~
第五篇:天国的女儿诗歌
远方迷茫的思想,
被古老的旋律运往星辰。
狂暴的闪电呵斥着天地,万物汇成了一道金色的锐光,扯去了晚霞的帷幕,在冗长的音乐里闪烁。
这是黑暗与光明在天国里进行婚礼,他们的女儿漂泊人间。
不复回忆,不复存在,女孩纯真的眼眸越过坚冰,孤零零地生活在雪山之上。
她善良的灵魂每天拥抱着冰寒,光热感化成溪,仿佛酣睡的幻影,醉心于少女怀中,不曾为世间的地灵之力所撼动的被感化者,溪流成海。
大海深处是断裂无痕的乐章,变化与分离是他的旋律,太阳无法照临那遮蔽的欢喜与忧思。
女孩举起了透明的一勺水,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这杯玉液琼浆。
甜蜜与苦痛,曾经热恋的青春冲动,饱尝过夜梦的鞭打。
那尘世间的欢情乐趣,平凡如水的人生,回归到了心脏的跳动节奏。
恍如黑色的梦,在碾磨着幻象。
她想起了自己。
太阳的眼眉已经低垂,雨在寂静的上空行走。
移动的影子把时光折叠,记忆醉醺醺地活在幸福的盲目之中。
无数言语化为了信仰,智慧埋葬在最深的大地下面,长久深自缄默。
她倚靠在柔软成块的沙堆上,望着天空朵朵浮云,不留下一点痕迹和气息。
凝翠的幽谷开始鸣响起众生的万籁,天国之门敞开心扉。
永恒的天光背起了女孩,走向那个最为古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