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控猥亵、强奸女生的措施
分水乡环山中学
关于防控猥亵、强奸女生的措施
学生是祖国未来,女生又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为了使她们健康成长,防止猥亵、强奸女生的恶性事件发生。学校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一、学校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方铜根(校长、书记)
副组长:吴森华(教导主任)
成员:莫德根(工会主席)方韵(政教主任)
各班班主任
二、每周教师例会上,由日巡查教师向班子成员汇报此项工作动向;每半个月全体教职工学习一次《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防控小组全体成员包干负责:方韵同志负责六年级,莫德根同志负责七年级,方铜根同志负责八年级,吴森华同志负责九年级,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
四、在女生宿舍内、教师办公室等处张贴防控警示语。
五、严禁女生进男教师寝室。
六、男教师找女生谈话,只能在学校办公室,且至少要3人以上。
七、女生找男教师辅导等,也至少要两个学生以上。
八、男教师到女生宿舍检查,至少要有两位教师同行。
九、严禁男教师找女生做洗衣服等家务劳动。
十、学校一旦发现男教师猥亵、强奸女生的事件,必将严肃处理。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五年内年度考核不得评优,三年内不得晋级,并由本人承担一切经济损失。情节恶劣、触犯法律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十一、学校设立举报箱。
分水乡环山中学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日
第二篇:防溺水、校园欺凌、猥亵防控材料
防溺水“十个一”
1、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
2、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 次防溺水安全教育;
3、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
4、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
5、召开一次家长会;
6、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
7、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
8、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
9、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
10、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
防溺水“六不一会”
(一)“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一会”:教育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和逃生方法。
校园欺凌、猥亵防控材料
(一)“五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法制、校园欺凌防控专题教育活动;
2、开展一次校园矛盾排查活动;
3、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活动;
4、完善一批相关制度;
5、开展一次校园专项自查活动。
(二)本周完成校园监控全覆盖。
永兴学区中心学校
2018年3月19日
第三篇:甘肃乡村教师刘军红强奸猥亵8名女生终审被判死缓
甘肃乡村教师刘军红强奸猥亵8名女生终审被判死缓
2013年05月10日10:39来源:中国甘肃网
5月9日,记者从省高院获悉,备受关注的陇西乡村教师刘军红强奸猥亵女学生案近日终审终结,省高院驳回刘军红所有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核准对刘军红犯强奸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
一年多强奸猥亵8名女学生
生于1984年10月的刘军红,2010年被调到陇西县碧岩镇涉案小学任教仅两年,负责教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并担任五年级班主任。2012年5月,有学生家长获知刘军红强奸、猥亵女学生,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家女儿被班主任刘军红多次叫到办公室,以检查作业、背词语为名,强行发生关系,前后持续一年半左右。经查,在2011年9月至案发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军红先后多次以辅导作业、批改试卷为由,将涉案女学生叫至办公室实施强奸、猥亵。涉案受害学生多达8名,其中5名女学生被强奸,3名女学生遭到猥亵,年龄最小的仅10岁,年龄最大的也仅13岁。
2012年6月8日,28岁的乡村教师刘军红因涉嫌强奸、猥亵多名小学女生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
据媒体此前报道,受害学生家长称孩子被刘军红多次叫到办公室,以检查作业、背词语为名,强行发生关系。据一名受害女生的姨妈介绍,2011年以来,孩子一直说肚子疼、腿痛,大人也没有在意。后来发现孩子饭量小多了,精神恍惚,最后孩子才说了实情。
一名11岁的受害女生说,从四年级开始,每次考试结束,刘军红不发试卷,通知学生们一个一个去领。女同学们都知道每到考试结束,“老师就要干那个了”。据了解,涉案受害女学生多为留守儿童。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被免职
案发后,陇西县委对刘军红涉嫌强奸猥亵小学生案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陇西县教体局局长被免职,一名副局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同时,责令县教体局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碧岩学区校长李某和涉案小学校长任某给予行政撤职和降级处分。(记者 郭玉红 赵野)
第四篇:传染病防控措施
传染病防控措施
莱西市日庄镇院里小学
2013.9
院里小学传染病防控措施
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此项工作。
一、建立组织 明确职责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分管中层领导为副组长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形成学校领导、分管领导、教师、学生四级传染病防控管理措施,校长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制定传染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人、财、物等传染病防控保障机制,完善卫生室的功能,加强对学生饮食的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积极防控传染病。收集、汇总有关信息,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做好对疑似病人的监测处理及环境消毒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应急演练,以科学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组织学校师生学习和演练。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内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传染病监测网络、传染病预警系统、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生传染病时的应急控制措施、传染病的日常预防措施,还应包含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如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特殊重大传染病流行(如非典、甲流感),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等内容。
(二)建立学生晨检制度。
学校必须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在学校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进行进一步核实排查,必要时将患者送正规医院就诊,保证对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三)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怀疑为传染病,要及时报告给学校或兼职校医。学校接到报告后
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四)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班级(相邻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班主任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主要领导上报相关信息,为各级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打开安全通道。
2.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上述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应当以最快捷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内报告乡中心校及当地传染病防治部门。
3.疫情处理。
各班要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做好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保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响应实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司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根据董事长的指示,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加强针对疫情的措施:
一、根据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非福建籍员工如无特情况,尽量留厂过年。
二、从即日起对各厂部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每天体温筛查并记录在册,如发现体温异常或身体不适,及时送医及报告安全部;
三、各厂部每天班前会对留厂员工进行新型病毒肺炎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导;
四、强化人员流动管控
要严格请、销假制度,控制人员外出,减少集聚活动,防止交叉感染。除了上、下班时间外,原则上禁止员工外出,如确实需要外出的员工必须向部门负责人申请后,方可外出,以确保正常工作秩序和安全稳定。
五、对请假返厂人员需向人事部提前报备并提供7天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体温检查后方可进入生活区,各厂部对请假返厂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每天体温检查如发现体温异常或身体不适,及时送医及报告安全部;
六、通行管理1、2号门禁:建立外包人员专用通道,并严格执行一人一卡通行。
1号大门:对上班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来访人员必须联系被访人员,保安人员接到被访人员同意电话后,查看健康码、测温后方可登记及进入公司。
2、3号大门:对进厂车辆司机进行体温检测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4号大门:特殊时期原则上不允许接待探亲访友人员来厂(生活区),如确实有需要来厂,经公司批准,保安查看健康码后方可放行。
办公大楼:办公室在办公大楼入口处设置提示标志并配备消毒物品及由标兵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办公及生活公共区域:由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通勤车:由司机对上车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检查员工是否有佩戴口罩。
七、对所有外包工程新增加人员明确人员归属地、到厂时间、人数后,由各对口部门提出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担起社会责任,为了自己、家人以及公司全体员工的生命健康,携起手来共同防范疫情传播、全力战胜疫情,渡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疫情应对领导小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