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山义蓬镇义盛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1
杭州郊区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
——以萧山区义蓬镇义盛村为例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浪潮,失地农民的问题已日益凸显。他们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现在靠什么维持生计?获得的土地补偿又是否合理?目前被征地农民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较为强烈: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满。
关键词:失地农民 义蓬镇 养老保险 制度 意识 就业
序言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据统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5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用工制度逐步市场化,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越来越少,采取货币化安置成为各地普遍的选择。
然而现在屡屡见诸报端的失地农民生活纠纷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个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现在靠什么维持生计?获得的土地补偿又是否合理?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对萧山区义蓬镇义盛村失地农民进行的实地调查访问。
1.调查概况
1.1关注问题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目前国家对失地农民的界定标准为由国家依法征收或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而导致人均耕地不足0.3亩时依法享受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和已转户居民。随着杭州市城市的发展,失地村居也越来越多,失地村居如何发展,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土地拆迁补偿,居民安置、就业、养老、医疗保障方面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否则将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不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否则将是一句空话。恰逢义蓬建材市场进行三期建设,义蓬镇对义盛村15、16、17组进行征地,由此我们开展了对萧山区义蓬镇义盛村失地农民现状的调查,了解义盛村失地农民的现状,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仅供参考。
1.2实践时间和地点
我们小组于2010年8月29日至31日对萧山区义蓬镇义盛村15、16、17三组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萧山区各地都普遍存在征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失地农民主要集中东片地区,比如义蓬镇,新湾镇,靖江镇,还有临江工业园区和江东开发区等城乡结合部地区,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义蓬镇义盛村作为调查地点。
1.3实践方法
1.实践第一天上午,前往义盛村社区服务中心(义盛村村委会),向村委询问有关征地和失地农民补偿政策的具体情况。并采访了村委副书记施中江。经他介绍,我们了解了征地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及征地范围、征地对象、地面积,补偿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具体实施情况。还取得了部分数据和相关文件资料——《义盛村义蓬建材市场等征地安置补偿实施办法》(见附录1)
2.实践第一天下午,整理村委给予的资料和自己寻找的资料,并制定第二天的行动方案和设计调查问卷。
4.实践第二天上午,对义盛村15、16、17组失地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上门交谈,抽样询问了十户人家有关各种征地政策、补偿措施及失地农民对征地政策和补偿措施的看法,了解失地村民的生活状况。
5.实践第二天下午,前往义盛村的老年活动中心,实地查看了部分老年人在失去土地之后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并且询问了老年人对于征地政策和补偿政策的简单看法。
6.实践第三天,整理各种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解析各种数据,着手总结报告。
总的来说,我们小组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采取与村委交流以及与失地农民面对面的交流与访问,结合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各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调查方式,真实、具体地反应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与失地农民对征地及补偿政策的真实看法。
1.4资料提取
经调查,我们取得了具体征地分组情况,有表格如下:
2失地农民生存现状
2.1.谋生手段和家庭年收入状况
通过一天对于义蓬镇义盛村失地农民居住环境的观察,以及对其中十户人家的走访调查,我们得知该村一部分村民(即该村15,16,17组的村民)的耕地少于0.3亩,有些甚至已无土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当地被征收的土地数量随之增加,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当地的村民大多都外出打工或是私营业
主,不以土地为生。只有大多数老人耕种土地,用于自给自足。
我们所走访的十户人家中,其中六户人家年龄高于50的妇女都以做阳伞赚取收入,补贴家用其老伴有在当地做小工的,有耕种剩余少许土地的。其他四户有两者都外出打工和赋闲在家的。至于他们的家庭现年总收入状况,较于土地征收之前年总收入相比,有六户认为土地征收对于他们的收入影响状况较大。在土地被征收之前他们可以通过种植谷物,蔬菜,瓜果等农作物自给自足,有些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进行售卖,赚取收入。而土地被征收之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粮食,蔬菜都只能去农贸市场购买,增加了支出。虽然土地征收之后他们可以通过制作阳伞和打零工来赚取家用,但是其收入微薄一年仅有2000~3000元,生活拮据。其他四户认为土地征收对他们影响不大,因为他们土地较少且无人耕种。
2.2.土地纠纷和失地补偿
据报道,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被征地农民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较为强烈: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满。在我的实地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
然而通过调查我发现土地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2.2.1.补偿标准偏低
依据《义盛村义蓬建材市场等征地安置补偿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征地补偿办法有:1.征地青苗补偿费:原义蓬建材市场一期、二期等八区块征用土地青苗补偿费1000元/亩、建材市场三期扩建地4000元/亩已作补偿。
2.人口的补偿费:人口地被征用而未作农转非安置的以每年每亩750元计算补偿,补偿期限至土地变更或“撤村建居”时为止。被安置的农转非人员,其被征用的人口地补偿费停发。
3.实行生活补助。征地安置时16周岁及以上到离法定退休年龄2年以上人员,一次性发3000元一人生活补助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一次性发1500元一人生活补助费:残疾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女不足50周岁,男不足60周岁),凭区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一次性发6000元一人生活补助。征地安置是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再享受生活补助。4实行养老保险。16周岁以上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班里一次性交足15年养老保险手续,(政府一次性帮忙缴纳手续费为6万)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后,从次月起每月领取510元养老金。今后因物价指数上涨,其养老金的提高或为退休年龄死亡的,则按上级有关政策执行。
该征地补偿办法较能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从我们的实地调查走访来看并没有真正落实。我们走访的十户人家中其中有两户农民义愤填膺地告诉我们青苗补偿费与人口补偿费在养老保险办后就取消了。(同时在办养老保险时要每人先交6300元)这意味着他们每人每个月只能领取510元生活费,其他补偿一概没有。所以对于大部分失地农民来说无法满足他们日常所需。其次,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满,我们在走访中也有所得知。在走访中从当地一村民口中得知,当地一块被征收的土地政府已每亩数百万的价格卖出,收益颇丰。但被征地农民每人只能得到几万的补偿费(即养老保险手续费)。所以村民认为该分配方式不够公平,对此十分不满。
对于失地农民家中的年轻人来说,土地征收后只能一次性拿到3000元作为
补偿之后若能办理养老保险也需要几十年后开始才能领取保险金。而政府帮忙办理养老保险费的条件是每0.46亩被征土地可办理一个人的养老保险。所以一般的家庭只能免费办理2人。大部分青年人对此政策十分不满。
2.2.2 保障制度的不足
1.养老保险金额不多,每月每人现只能拿到510元保险金,无法满足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我们所走访的几个老人中,有老人建议保险金每月700左右较为合理。
2.医疗保险报销金额有限。医疗保险所能报销的金额只占医药费的30%-40%,而且每人需负担每年100元的医疗保险费。大多数老人都反映,如果得一场大病的话,根本无法负担得起。
2.2.3.农民的恋土情结
当我们问到村民土地征收是否自愿时,大多数人表示有强制的成分。其中有一位农民甚至说道:“有那个农民愿意失去自己的土地?”这可以看出,毕竟大部分农民在土地上生存了大半生,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内心对土地有着深深地依恋和归属感。所以他们并不大情愿自己的土地被征收。
3改善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策建议
3.1.继续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
据了解,萧山和杭州市区、余杭一样已经初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但在我们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仍发现了不少问题,调研后我们认为萧山市义蓬镇义盛村的征地补偿标准太低,养老保险的待遇偏低,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状况下,基本生活缺少长远的保障。对农民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提高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不少失地农民表示510元每月的养老保险金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建议加大补偿力度,增加到700元左右每月,此外,法律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应当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促进补偿费的多元化发展。
3.2.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
由于失地农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无技能特长的实际情况,在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养老保险待遇的同时,要大力做好促进再就业工作。具体而言,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就业能力。政府要向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制定一些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补贴。二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如在出让土地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尽量吸纳被征地单位的劳动力;又如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社区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三是消除就业障碍。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3.4重视健全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促进义盛村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调查过程中有农民反映,对于征收土地政策和补偿政策,他们都不甚了解,所以一定要提高村干部的投资管理水平,同时,要建立规范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把监督管理机制真正落实到位
3.5转变农民思想,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千方百计地促进失地农民思想观念转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失地农民户籍“农转非”后,农民发生了身份上的转化。但这一变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质的差异,失地农民需要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育要求、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转变。这个转化过程不但需要较长的磨合适应期,而且面临许多风险。这不但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而且对政府部门和广大公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因此,必须树立超前意识,用发展眼光和现代化思维来谋划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路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形势政策、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的教育,引导农民摒弃小农经济意识,破除封闭保守观念,培养城市文明意识。
4.实践心得
三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成长了很多。从不识五谷到了解农民的艰苦;从一心只读圣贤书到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从一个人奋斗的孤独到享受众人齐心协力的快乐;三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却让我刻骨铭心。还记得第一天大家一起去村委会询问副书记的情形,大伙你一言我一句以及副书记耐心诚恳的讲解,让我们大致了解失地农民的状况,也让我感受到一名政府人员的认真的工作态度。第二天的走访最令我记忆深刻。顶着炙热的太阳,我们挨家挨户的走访,当敲开每一家农民的家门时迎来的是热忱的笑容,在询问中我们彼此坦诚相待,他们向我们吐露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我明白失地农民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困难。看着他们脸上一道道干涸的皱纹,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心酸;不知道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黝黑的脸上浮现的是欣然的笑容还是挂在眼角的泪花;第三天是发表感想,总结报告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讨论着各自的想法,每个人的思维撞在一起迸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看着每个人脸上不停变化的神色以及激动地论述让我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感。这三天的实践如珠如珍,在我今后的人生中将靓丽绽放!
第二篇:义蓬街道后埠头村2011年文化工作总结
义蓬街道后埠头村2011年文化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大正确领导和重视下,按照有关部署和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件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抓好文化品牌创建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生活,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1、我村目前建有两支文体活动队伍,因地制宜开展活动。一支是象棋队伍,主要针对村老年活动室的老人开展活动;另一支是跳绳队。今年九月份,新组织成立了村排舞队,主要由村在家务农的妇女组成,大家利用晚饭后空余时间聚集在一起训练,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在10月份的街道比赛中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至今,村排舞队每天晚上都坚持在灯光球场跳排舞。
2、丰富村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定期更新阅览室的图书杂志,开展有益老人身心的活动,播放红色经典电影,提供老人娱乐、休闲的场所。
3、重视文体活动的经费投入。今年在村里组织播放电影6场,和义蓬社区合作举办了“美德力量”秋收巡回下礼文艺巡演,村民都踊跃来观看,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满足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4、广泛发动群众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做到有活动就参加,重在参与,赢在开心。
二、加强村广播工作。成立广播服务室领导小组,配齐硬件设施,健全村广播服务室功能,全天候负责广播的维护工作和通讯工作,全村广播入户率达到95%以上,村民通听率达到98%以上。村民有什么广播的问题与障碍,服务室工作人员及时下村维修,确保线路通畅。做好广播发稿工作,宣传好村“三农”工作。积极参加街道广播站组织的各类培训和会议,做好上情下达的桥梁作用。
三、加强村教育工作。
1、义务教育。村三位班子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下村做好学生假期在家和外出的安全宣传,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关注我村入学年龄孩子的读书情况,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村积极帮助其争取救助金,力所能及的发放补助金,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2、幼儿教育。积极整治村幼儿园附近环境,大型车辆、无运营证车辆等都不得入内,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成人教育。认真执行好街道党工作下达的培训指标,积极组织和召集村民参加技能培训,今年,我村组织开展了农业知识、老年人保健、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8次集中培训班,在村民中广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村民的劳动生产能力。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我村的文化工作取得了成绩,但我们也看到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下一阶段,我们将取长补短,继续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倡导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和促进村级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
义蓬街道后埠头村委会
二O一一年十二月
第三篇:义堂镇十里村创建生态村工作情况汇报
云梦县义堂镇十里村2010---2011年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十里村位于义堂镇南部,紧邻316国道、汉渝铁路,距云梦县城3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湾,总人口1105人,耕地面积1139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6528元,2009年被确定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近二年来,十里村在义堂镇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明办和镇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村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强化村风民风建设,扎实开展村文明创建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们在创建中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切实加强我村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村支书袁传洲为组长,村主任袁毛田、袁五明为副主任的创建工作专班,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根据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明确分工,每人主要负责一块,但又互相合作。建立相关工作责任制度,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镇委提出文明创建的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创建十里村文明村实施方案,严格按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二、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创建生态村群众是基础,宣传是重点。在创建期间,我们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宣传如何创建生态村,创建生态村的好处,听取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积极参入创建。我们在村宣传牌出创建专刊10期,悬挂横幅6副,让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创建知识人人知晓,形成了良
好的创建氛围。
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为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规范村民建设。2008年,我村邀请孝感学院规划专家完成了对村庄整体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的指引下,我村抓住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一契机,多方筹集资金250多万元,加快了村道路、供水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加大了环境整治建设,加大了村绿化建设。经过多方努力,我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4%,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建设下水管网3000米,做到生活污水集中排放,污水处理率72.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花坛5000米,使村绿化率达40%,安装了路灯,拆除了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建(构)筑物,基本上实现了人禽分离,家禽集中圈养,完成厕所卫生改造工程,杜绝了村民焚烧稻杆、麦杆等现象,村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居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四、以创建为契机,推动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在环境硬化建设的同时,我村把引导村民摒弃落后观念,提倡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重点常抓不懈,组织村民集中培训,提高村民环境意识。为实现环境建设的长效管理,成立了妇女保洁队,组织老年人建立环境管理督查队,形成齐抓共管的环境管理格局。
通过我村的环境整治建设和生态村的创建,村民居住环境和村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环境和社会双赢,保证农村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当然,我们在创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依法管理的力度还不
够,环境建设力度不强。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将针对不足,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群众环保思想建设,利用各利载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
(2)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环境建设力度。
(3)在创建的同时,搞好经济发展,促进全村经济向规模发展,切实提高村民收入。
第四篇:义兴镇凤台村阳光农廉工作汇报材料
义兴镇凤台村阳光农廉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义兴镇凤台村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阳光农廉网建设的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网络公开、监督、监管、服务为目标,抓好阳光农廉网创新、提高、完善、常态运行,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提供保障,真正服务农民群众。目前,我村已建立了一个阳光农廉服务室和覆盖全村基本情况的阳光农廉网络。投资1万余元建起了以农村干部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廉政教育基地“清风园”,从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和培训的主阵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机制,保障阳光农廉网正常化运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义兴镇凤台村切实把阳光农廉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镇纪委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我村阳光农廉网运行情况的监管,并将阳光农廉网工作纳入村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完善制定了阳光农廉网运行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对落实阳光农廉网建设运行措施不力,造成失误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二改进公开方式,完善公开内容。对于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要在镇、村两级阳光农廉网上公开;对于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集体资产租赁、资源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村集体经济收支、村级运转经费、村财务收支情况等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要按照收支的时间、序号、内容、金额等全镇网上实行逐项、逐笔明细公开;对于农村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公开决策过程、决策记录和决策结果;对于基层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公开工程名称、招投标结果、实施过程、资金拨付及使用等情况实行随时公开。三健全工作制度。为确保阳光农廉网规范运行,我村建立了阳光农廉网规范运行9项工作制度,即信息报送审核制度,确保上网信息准确、真实、及时、快捷;党政干部值班约谈制度,保证涉农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时、定点与群众进行网络视频约谈沟通;群众咨询反馈制度,镇阳光农廉服务中心设有公开举报电话,对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举报和提出的咨询、投诉及意见、建议,实行分类登记梳理,并将受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统计汇总梳理分析制度,综合利用网络公开信息资源,定期研究群众咨询和投诉情况,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重大事项会商制度,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收集梳理,会同镇级涉农部门和镇党委政府进行协商研究,提出意见,予以解决;自查自纠工作制度,对在资料报送、审核、入网、群众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和培训制度,提升上岗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工作行为,遵守工作守则,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服务质量;工作考核制度,对公开内容、规范运行、畅通渠道、解决问题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科学量化考核指标,确保阳光农廉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公开资料报送、审核、入网、资料归档、受理群众诉求中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四强化工作保障。今年,我村把阳光农廉网服务大厅全面落实到位,解决了工作有专人干的问题,对阳光农廉网服务大厅和镇农经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强化工作力量,落实阳光农廉网服务大厅主要负责人由村会计兼任,解决了领导机构问题。同时村级组织将阳光农廉网办公经费、运行经费全额纳入镇财政预算,确保村阳光农廉网监管中心经费保障问题,有力保障了阳光农廉网正常运转。
二、尽显网络功效,实现阳光农廉网的科学运行。
一是阳光农廉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网络公开监管,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得到了“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化解,全村的信访案件明显减少,特别是涉及财务、土地等热点问题的上访量更是明显下降,涉农上访比以往同期下降了50%。二是阳光农廉促进了惠农政策的落实。网络公开监管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拓展了群众监督空间,对涉农部门的政策法规,群众可以随时查询;对涉农单位的主要项目、资金,群众可随时查对;对身边受
益对象的真实性和补贴发放多少,群众可随时查看,这就改变了以前“村中事务群众事后知道多、事前知道少,被动告知多、主动参与少”的问题,使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得到了有效落实。三是阳光农廉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最为明显的是,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农村矛盾,增强农村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全镇上下呈现出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农民群众猜疑少了、上访少了,对干部的信任度提高了,投身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性高了。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入网公开内容时间不及时、内容不明细。表现在农村“三资”公开方面,由于农村在理财方面习惯于每月底进行一次,加之,理财组有些成员外出务工,理财不及时。再就是农廉网运行以来,入网数据的增大,网络升级换代跟不上,导致运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二是主管阳光农廉网建设及运行的农经中心人员力量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操作欠熟练,也是当前阳光农廉网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仅靠大学生村官支撑,导致了队伍的不稳定。
第五篇:义兴镇凤台村健康村2011年建设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
义兴镇凤台村健康村2011年建设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县级创建工作,提升村民健康素养,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建设健康村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健康凤台、构筑品质农村”为主题,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人民满意为原则,按照“整体建设、分步实施、逐层推进”的思路,全面启动健康农村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和系列实践活动,努力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社会,为全面建设健康县城,打造新型农村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点工作
1、整体统筹健康村建设
(1)召开建设健康村动员大会。全面动员布置,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职责分工,建立考评体系,启动健康村建设各项工作。
(2)举办全民健身节暨建设健康农村启动仪式。重点抓好一缘煤矿的百人长跑活动和村民健身节的各项子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创建小康体育村,新增健身器具百余件,为普及全村村民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3)开展健康农村基线调查。通过基线调查,准确了解广大村民和煤矿职工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健全建设举措,提升健康服务,提高健康农村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召开我村健康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县爱卫办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会议圆满顺利召开。依托会议平台,进一步学习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先进做法,推动我村健康村建设深入开展。(6)举办健康文化活动。(7)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讲活动。以各种卫生宣传日及9月1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载体,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及健康“一二一”活动,发放健康生活“五件套”,提高城乡居民素养和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
(8)实施健康教育入村活动。;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等知识;加强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和电子屏幕等宣传阵地的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宣扬健康农村理念,浓厚健康农村建设氛围。
(9)巩固新农村建设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健康主题,要与生态、文明、卫生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深化“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制。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改变垃圾房成农村二次污染源的现状。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设健康村是应对村化进程带来健康影响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全村要把建设健康村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纳入两委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指定工作联络员,在县建设健康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严密组织,有序推进。各小组组长要按照本计划明确的任务,结合本管辖区实际,细化方案,严密组织,有步骤地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本计划涉及的建设项目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3、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建设健康村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在建设健康村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征集青年、小雏鹰志愿者,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村建设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