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伦斯诺翻译译文 英译汉
你眼中的发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将头发垂坠在眼前呢?我一直想知道答案。我不喜欢任何东西挡在眼前,即使一根头发丝都不行。但我颇为欣赏那种剪得不是特别短而且看起来很蓬松的刘海。大概在1925年这种流行之风吹起,我尝试了那种剪得短短的往前梳的刘海。过去我们都用肥皂水把脸颊上的头发卷起来。
19世纪60年代,男人们和男孩们都留起“女性专用”的长发。冗长的刘海有时甚至像薄棉布一样遮住了他们大部分的眼睛。这是怎么回事?就算被称作是经过专门研究的凌乱艺术,那看起来也一点不整洁。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原因。男孩和女孩都不停地把他们的头发往后捋。有时,他们会晃晃脑袋看头发落回来没有,这样他们就可以再把头发往后捋。这个动作极为女性化。不过,它也会在你紧张不安时让你有事可做,以此来减轻压力。
在电视上,雪儿留着一头又直又柔的长发,从中间分开,沿脸颊两侧垂落下来,刘海经常遮住一半的眼睛。雪儿也总是摇晃着她的头将刘海弄到后面去,或是用手梳理刘海使它不至遮住眼睛。很明显,她觉得这样做很迷人很时尚,就算稍稍感觉滑稽可笑也无所谓。
要知道,不管是在古代还是任何时候,讲究发式一直是人性的重要表现。人们把发式当做是自己形象的代表和挑战。艺术家,音乐人,演员以及其他标新立异的群体通常都对那种不知起源的长且乱的发式情有独钟,以此显示他们的与众不同。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里的那个日本籍指挥就是其中一员。他把乱蓬蓬的头发从一边拨到另一边,只从繁厚的刘海下瞥视乐团。所有的音乐指挥人都留着狮子般的长发,但他们摆弄头发时遮眼挡脸的动作和姿势却不尽相同。
我曾经有过一次严重的流鼻血症状,并因此住进了耶鲁医院的急诊病房。一位日本女士负责照顾我,她正在接受成为医生的训练。她留着又厚又密的短发,厚重的长刘海让她几乎看不见东西。在给我做用手术刀和镜子切动脉的手术时,她只能不停地把头发从眼睛上拨开。最后,她被她的头发逼“疯”了,不得不叫另外一位医生接着她的工作。万幸的是,那个男医生没有刘海,短发整洁,眼镜也优雅有度。
20世纪70年代我在中国的时候,经常对扎起来的一捆头发感到烦扰:我用发夹把刘海整到头发后面,但总有头发掉出来,直接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完全不
能理解这件事,但还是任由头发那样长着。我清楚地记得,20世纪30年代固守旧传统的妇女露出额头,再把她们的长发放下来梳理,就像乌鸦的翅膀一样顺直。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祖母的第二任丈夫是一家大型精神病人收容所的负责人。我去过那儿一两次,而且我发现蓬蓬头是那里的主流发型,最疯的居民额头前面也留着厚厚的刘海,他们向外张望的眼神中带着类似幻想症的恐惧和敌意。事实上,昨天晚上看的《尼古拉斯·尼克比》激发了我今天的写作愿望,里面那个智力迟钝的男孩斯迈克,眼睛前面也留着蓬乱的长发。但当他那些头发剪之后,奇迹就发生了。
20世纪60年代,我有个上了年纪的朋友去拜访家住夏威夷附近的亲戚。这家的女孩们见到她时都穿着棉布裙,留着长长的直发遮住了一半的眼睛。那让她们看起来跟女巫似的。刚开始,我朋友以为那是为节日上的化装舞会做准备。当然不是她想的那样,这是那时候年轻人最看好的时尚。
几分钟前,我在唐纳休访谈节目中看到了一名女性作家。她的长刘海烫得弯弯的,其余部分正好耷拉在眼皮上。她以为自己最具吸引力,但她的头发却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第二篇:E-C海伦斯诺翻译大赛
The 4th 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Helen Snow Translation Award 2012Page 1 of 2
We embarked by ship on our journey in the halcyon days of the winter solstice.“It is the most auspicious time for new beginnings,” I told Ed.I had bought some beautiful earrings made of blue-green kingfisher feathers, and I told Ed about the charming superstition taught me by an Old China Hand sea captain: The halcyon days were the fourteen days at the time of the winter solstice when the sea was unnaturally calm, so that the halcyon, or kingfisher, could brood on its nest floating in the ocean.All nature, sun and sea, obeyed the halcyon bird in its breeding season.The world stood still on halcyon days.It was a time for the birth of Christ and for Joshua to pretend to command the sun and for King Canute to command the waves.It was time for the Word to go forth upon the living waters, a time to create new worlds.It was a time for sailors to forswear their profane oaths.It was a time for an odyssey under the Southern Cross following in the wake of Magellan.It would always be the time for the big events in my life, though I never planned it that way.I did not like living death or darkness.I struggled towards the light at the winter solstice.On that halcyon journey, those two young people were unafraid.They were claiming kinship with all of nature in all hemispheres, with all people in all countries, with all minds in all kinds of books.For reading on the ship we took G.B.Shaw‟s The Intelligent Women’s Guide to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nd H.G.Well‟s Outline of History as well as his 1932 book, The Work, Wealth, and Happiness of Mankind.Americans had not as yet started to think, but we carried along George Dorsey‟s Why We Behave Like Human Beings, which I showed to the British pukka sahib Resident in Borneo with one word inserted: Why Don’t We…
We had both read Spengler‟s The Decline of the West--I had read it in the States.In a cursory way we had studied the Age of Empire--that of Japan in Taiwan, of the British in Borneo, Hong Kong, and the China treaty ports, of the Dutch in the Celebes, Java, and Bali, of the Portuguese in Macao.And now we were visiting all these places.It was a goodly time for Americans to travel--before we poisoned our welcome and our own psychology in Korea and Indochina.In the chart room of the Canada Maru, I Studied the navigation maps.There was the island of English Split(my mother would love that);here the island of Bum-Bum(beachcombers likely).We had passed through the Sulu Sea.The Japanese captain let
The 4th 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Helen Snow Translation Award 2012Page 2 of 2
me take the wheel of the Canada Maru in the Celebes Sea.He said he would let me take the wheel again just as we crossed the equator.He liked us because we chose his ship out of all others--it was the one calling at the most unlikely places.He insisted on giving my husband and me his own cabin and private bath, and on turning over his deck to us.He borrowed our books of poetry in exchange.He treated us as if I were Amaterasu, the Sun Goddess, with Apollo in tow.The only other passengers were two or three Japanese businessmen.The warm blue-green South Seas were as clear and smooth as molten glass.Striped-sailed catamarans looked as still and unreal as painted ships.As we approached Borneo, I appeared on deck in English-tailored white jodhpurs, a white cork helmet, and my very American red-white-and-blue scarf half-mast in wilting heat.Red-painted roofs flashed against a white coral shoreline.Casuarina, mangrove, Nipa palm trees nodded a welcome.This was Borneo--not only Borneo but Tawau!Ten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
My husband looked at me without approval.He would never forgive me for bringing abroad a big black wardrobe trunk with attire for every possible occasion--from deck shorts to long evening gowns and gold slippers.“You may think yourself a born explorer,” he observed with professional scorn, “but you are no traveler.”
The English voice of an ironwood merchant put him in his place, informing me that I was practically the only white woman who had ever stopped at Tawau, except for Mrs.Martin Johnson.He hoped we were not planning to take any movies: “We had to organize a „wild‟ buffalo hunt for her in the rubber groves… All the buffalo were tame, naturally.”
“Did you hear” I swelled with pioneer pride.“Second only to Osa Johnson.” But I suggested that the place must be teeming with white men.“Not exactly.Only two of us--the British Resident and myself.We haven‟t spoken for years,” the merchant said.“It‟s very Somerset Maugham.He thinks I‟m letting down the white man‟s burden because I make canoe trip with the natives looking for rare hardwoods to sell at a profit.”
Borneo was a landmark in my life--a seamark, anyway.Borneo was all but the last outpost of the British Empire to be given up.(863 words)
第三篇: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译汉翻译技巧
王 瑛
英译汉部分要求翻译单句, 而不是段落或篇章。考生首先要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使用的固定词组、习惯用法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然后, 再正确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进行透彻的理解, 最后, 力图用简洁明了的汉语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因此, 考生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
一、翻译技巧一
一般的英译汉考题不会只是简单句。我们在做题时, 首先要从语法入手, 找寻和确定句子大的框架结构, 通过分析把句中的从句和插入部分先排除掉, 明确句子结构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一)重点分析句子结构
其实, 就英语的句子结构而言, 是有规律可循的。除去省略句、倒装句、感叹句和
一些特殊句子外, 英语句子的结构可归纳为三类: 1.to be句型: 主语 + be + 表语
Miss Jones is a manager.琼斯小姐是位经理。
2.to do句型: 主语 + do +(宾语)+(状语)He teaches English in this school.他在这所学校教英语。
3.there be句型: There be + 主语 + 状语
There are beautiful wildflowers in the hills.山中有美丽的野花。
(二)确定语法现象和惯用结构
英译汉考题中常见的重点语法有: 时态、语态、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等。考生要非常熟悉这些语法现象, 才不至于对句子产生误解。例如: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it can go with us.对这事感兴趣的人可以跟我们去。(who引导定语从句修饰主语anyone) The problem discussed at yesterday’s meeting is very important.昨天会上讨论过的那个问题非常重要。(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主语the problem) 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if you had been more careful.要是细心一点的话,你就会做得更好。(if 引导虚拟语气的条件状语从句) Hardly had I said that when she entered the room.我刚说完,她就进来了。(倒装句, 否定词hardly位于句首, 助动词had 放在主语I之前) It was not until last night that I noticed this matter.直到昨晚我才注意到这件事。(强调句: It was not until+强调成分+that句子其余成分) The books were either works on travel or detective novels.这些书要么是关于旅行的, 要么就是侦探小说。(连接词either„ or„连接两个表语)(三)熟悉固定搭配词组和习惯用法
英译汉考题中还常常会设计一个关键的考点 – 固定搭配的词组和习惯表达法, 旨在考查考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生在理解这些习惯用语时会感到很困难, 这是因为单从组成某个习惯用语的词的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其含义, 往往会出偏差, 必将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例如:
They came up with a cure for the disease at last.他们最终发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短语动词,意为“提出;发现”)
The news got around by word of mouth.这一消息通过人们的口传播开来。(介词短语,意为“口头流传”)
It’ll be cheaper in the long run to use real leather.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用真皮更便宜。(介词短语,意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I’ll tell them the truth, regardless of what they want to hear.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听, 我要告诉他们真相。(形容词短语,意为 “不管...”)
Punishment had very little effect on him.惩罚对他没有什么效果。(名词短语,意为“对„起作用”)
(四)熟练掌握过渡连接词
过渡连接词是使上下文的连接自然、紧凑的有效方法,使文章整体具有结构上的粘着性和意义上的连贯性。因此,熟练掌握过渡连接词能充分把握住原文的意图和出题思路。过渡连接词按语义划分为以下最常见的几种类型
表示增补: and , also ,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表示因果: for this reason, because of, since, as a result, thus, therefore, so, hence „
表示转折: however, still, but, otherwise, despite, nevertheless, though, in fact „
表示列举: firstly, secondly,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o begin with, then, last „
表示解释: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namely „ 表示总结: in short,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briefly, on the whole „
例如:
The railroad connects two cities, namely, New York and Chicago.这铁路联接两个城市, 即纽约和芝加哥。(表示解释) She was very tired, nevertheless, she kept on working.她虽然很疲倦, 然而她却继续工作。(表示转折) He said that he could not find it and, furthermore, that nobody would ever find it.他说他找不到它, 而且也没有人会找到它。(表示增补) He was ill,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come.(表示结果)他病了, 所以未能来。
二、翻译技巧二
每一种语言,在词意的运用,语句的铺排、句子的结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式,而每一词每一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亦各不相同。因此, 英译汉的表达方式总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直译法:
一般来说, 在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地用直译, 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和风格。例如:
o All roads lead to Roma.条条大路通罗马。
o The soldier was as brave as a lion.那个士兵像狮子一样勇敢。
o My brother is like a duck to water in the new job.我哥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
o It is he who has consistently offered fuel in snowy weather but never added flowers to embroidery.他这个人一向对人是雪中送炭,从来不是锦上添花。
(二)意译法: 为使译文得到和原文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当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有差异,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准确的信息时,就要在母语中寻找与其对应的表达方式,利用各种必要的转换手段进行意译。例如: He is down and out as if/though he lived a dog’s life.他穷困, 潦倒,好像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转译法-a dog’s life转换词义)
He behaved politely whil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s.他在回答采访者问题时, 很有礼貌。(省略法–behaved 一词不译出) He is a stranger to the company’s business.他对于该公司的经营业务是陌生的。(转换法–stranger 名词转换成形容词) All preparation must be done before you do experiments.在做试验之前, 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好。(增加法-preparation增加“工作”)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customs.各国有各国的风俗.(重复法-Each country重复使用“各国”)
第四篇:英译汉翻译心得
英译汉翻译如是说
文/章袆 来源:杭州新东方学校网站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是我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翻译》编辑部共同创办并以已故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女士命名的全国性翻译奖项,此项翻译竞赛,是目前中国翻译界组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规格最高的翻译大赛。“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是专为中国青年人设立,为中国翻译界最高奖项。章袆,华中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在读学生,上海新东方新概念部教师。在翻译方面颇有造诣,2005年11月荣获第十七届全国“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英译汉单元中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汉译英单元中的优秀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上海市各项英语竞赛奖项。我们在本期杂志中的“名人名篇”栏目中为读者献上了章袆在“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中的获奖作品节选,敬请关注。
我从正式开始学习翻译到现在,不过两年时间。作为一个年轻的翻译爱好者,我对翻译这门让人时而绝望时而又充满希望的艺术,有着自己最真实的经历与感悟。在此想借本文与所有翻译新手共勉。
关于英汉互译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各种派别观点层出不穷,让后来者眼花缭乱,却又无从选择。其实从英译汉的角度来说,究其本质,过程无非就两个步骤:
1、准确理解英文原文;
2、用地道的中文表达原文的含义。
如何准确理解英文原文
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步骤,如何准确理解英文原文——这一点说白了就是考验译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说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词组,译者尚且能够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解决的话,那么英语中繁复多样的句式往往就不是一本字典可以打发的了。尤其在阅读文学性较强的英语作品时,作者行云流水般的笔触通常都是借助丰富多变的句型来表现的。这些英语作品与我们日常教科书本中选取的文章相比,往往来得更为艰深难懂。怎么办?惟一的办法就是从头做起:
1、确保自己在学校中或是培训班上接触到的一切阅读材料都能够完全透彻地理解。
千万不要小瞧学校老师为你选择的阅读教材,或许它们所触及的话题不是非常新鲜前卫,或许它们涵盖的内容与你的兴趣爱好相悖。但是,它们却能在不经意间为你打下阅读基础的坚实栋梁。
2、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英语课外读物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对具体英语读物的选择其实还是有些讲究的。比如,有些学生对文学类作品很感兴趣,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一开始就该选择那些厚得像砖块一样的原版名著来阅读,因为这样做无异于“自杀”。究其原因,仅其中的生词就足以使阅读者信心全无。那么,那些有中英文对照的版本是否能称为上佳之选呢?答案依然为否。因为这极易激发读者的惰性,尤其对阅读量有限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
对此我的建议是,选择那些名著的缩写本,并且是配有详细注释的版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很难定位陌生的词组或表达。比如说有这样一句话:He said that I was way out of that girl’s league.初次见到这个表达的人可能以为只要查到league的中文意思问题就解决了,他们无法立刻意识到,A be out of B’s league是一个完整的词组表达式,其含义是:A君配不上B君;而句中的way一词,也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道路”或者“方式、方法”的意思,而应解释为“远远地”或是“过于”。所以,全句的正确理解应为:他说我压根儿就配不上那个女孩子。如果读者选择读物的时候能够找到有类似这样配以注释的版本,阅读起来就既不会因为生词过多而灰心,同时又能够逐渐培养定位词组的语感了。
3、将新鲜或新学的词组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连同该词组出现的句子一起写下,以供随时重温。
有时候,仅写下词组对我们的记忆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其含义。即使当初在一旁写下了中文意思,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应如何使用它了。这时如果为该词组提供背景环境,不但能够加深我们对它的记忆,也可以为日后模仿成句提供现成例子。
对英语原文的准确理解是英译汉的第一步。形象说来,这一步就像是“踩点”,一定要踩得准、踩得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转换成中文打好基础。
如何使行文变得“地道”
英译汉的第二步是用地道的中文表达原文的含义。这对译者的中文功底是一个十足的考验。这里的“地道”指的是,译文不会让人感觉到有英语原文的痕迹,就好像它原来就是一篇中文作品一样。
很多时候,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没有问题,但是要将这粗糙、原始、零碎的理解升华为通顺、精致、具整体性的另一种语言,并用符合该语言习惯用法的表达转述出来,往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当原文是以精确简约著称的英语,而目标语言是惯于华美繁复的汉语时,我们往往就得花费更多的工夫去打磨译文,才能弥合两种语言之间的沟壑。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出这种“地道”的翻译呢?
再拿前文提到过的一个句子为例:He said that I was way out of that girl’s league.句中way一词若单独解释,则可以理解为“过于”或“远远地”等含义,但是如果直接放置到句中,其译文则成为:他说我过于配不上那个女孩子;他说我远远配不上那个女孩子;与我们给出的译文“他说我压根儿就配不上那个女孩子”相比,“过于”和“远远”显然都不如“压根儿”来得地道,虽然从本质上讲,这三个词的含义都很相近。你一定想问:我怎么就想不到“压根儿”这个词呢?那是因为你没有成功进行角色的变换。
什么叫做角色的变换?
当我们做到上文所讲的第一步“准确理解英文原文的含义”后,我们的思维会在不经意间嵌入英文语言的模式。这时,只有成功脱离该模式,进入换位思考的状态,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激活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原文的含义提取出来,暂存在大脑中,想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会怎样来表达这层意思;或者回想自己有没有亲历过类似的情况,自己当时又是如何表达的呢?如此这般,较为地道的用语就能信手拈来了。
又如这么一个句子:But the same advantage would apply to all species, and yet we alone compose symphonies and crossword puzzles, carve stone into statues, map time and space.原文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若跳不出英语的思维模式、不考虑中文惯用表达、逐字翻译,其结果就是:但是同样的优势将会出现在所有的物种身上,然而惟独我们谱写出交响曲和字谜游戏,将石头刻成雕像,划分时间和空间。
这样的翻译不能说有错,但是中文的美感全无。翻译界前辈总结的“信达雅”是以信达为基础,以雅为目标的三步翻译标准,其中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这第三步“雅”的境界。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各个部分。
首先要注意的词是第一个分句中的would,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它除了在过去将来时中会出现以外,还会出现在虚拟语气里。在此我们可大致判断,第一个分句其实是一个省略虚拟句式,即省略的非真实条件句,而被省略的部分就是该非真实条件复合句中的条件部分,而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部分。所以有必要将条件部分还原为:如果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都拥有发现美的能力,那么它们都将在进化过程中称霸一方。
第二个小分句and yet we alone compose symphonies and crossword puzzles, carve stone into statues, map time and space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可不少:
(1)整个句子的结构:and yet we alone如同一个统领的标志,后面的compose„, carve„, map„分别是其下的三个并列动宾词组。如何翻译此类句子?
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类似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做法——将and yet we alone先提取出来总述,然后将后面的三个动宾词组作为分述,译文为:然而,惟独人类在演变中独占鳌头:我们谱写交响曲„„
(2)动词compose后面跟的两个宾语symphonies和crossword puzzles该如何处理?虽然原文里只用了一个动词,但是在中文里面却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动词能够同时搭配交响曲和字谜游戏,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将一个compose拆分为两个中文动词,与两个宾语分别搭配,译文为:我们谱写交响曲,创造字谜游戏;
(3)那么carve stone into statues, map time and space这两个动宾结构又该如何处理呢?在这里可以延续前面的主语“我们”: 我们谱写交响曲,创造字谜游戏,刻石头成雕像,划分时间空间,但是,这样的译本就看似平淡,没有层次感。如果我们根据意群对该分句进行二度划分,就能把划分符放在carve之前,将后两个动宾词组合为一组,与前文分开。同时,采用主宾对换的方式使得句式结构富于变换,即不再使用“我们”作为动宾结构的主语,而是让原本处于宾语地位的stone和time and space翻身作主人,这一切变换措施只需要借助一个小小的地点状语即可实现:在我们的手中,顽石诞生为雕像,时空归依为坐标。全句翻译如下:如果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都拥有发现美的能力,那么它们都将在进化过程中称霸一方。然而,惟独人类在演变中独占鳌头:我们谱写交响曲,创造字谜游戏;在我们的手中,顽石诞生为雕像,时空归依为坐标。这样一来,整句中的小结构里又透出工整对仗之意,大结构上又十分富有层次感,也不失变化;读来全无英文的痕迹,而又忠于原文,这才是令人颇为满意的好译文。
综上所述,翻译两部曲中的第二步是“成品”的关键所在。译者在此既要有跳出原文束缚的能力,又不能一蹦三丈远——完全脱离原文内容实质、凭空创造;也就是说,译者还得有将译文“靠”回原文的本领。翻译之路如此漫漫,大家还需不断“上下而求索”,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在此给大家“抛砖引玉”。
第五篇:第22届韩素音翻译大赛 英译汉 参考译文
隐藏在科技王国后的文学世界
当我还是一个“探索文学”的男孩,我曾想如果大街上每个人都熟知普鲁斯特、乔伊斯、T·E·劳伦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卡夫卡,那该多好。稍后我才明白平民大众对高雅文化有多么抵触。作为一个年轻的拓荒者,林肯读过普鲁塔克、莎士比亚和《圣经》,但是那时他是林肯。
后来,在中西部驾车、乘巴士或火车游历的时候,我经常去参观一些小城镇的图书馆。在爱阿华州基奥卡克县和密歇根州本顿港的图书馆里,我发现读者们都借阅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著作,甚至是斯威沃和安德烈·别雷的作品,D·H·劳伦斯也是他们的最爱之一。有时我会联想到上帝愿意放弃毁灭罪恶深重的索多玛城,只为了城里有十个义人。并不是说基奥卡克县和邪恶的索多玛城有任何相似之处,也不是说普鲁斯特笔下的夏吕斯男爵被引诱到密歇根本顿港定居。而是我似乎有种持久的民主的渴望——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高雅文化存在的证据。
我做小说作家已经有十几年了,而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这是个不太可取的职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芝加哥的旧邻居告诉我他写小说给通俗大众阅读。“邻居们都好奇为什么我不去找一份职业。他们看我总是到处闲逛,修剪树丛或者漆刷篱笆,而不是在工厂里工作。但我是一个作家,我的文章是卖给《商船队》小说期刊和《勇士骑兵》杂志的。”他十分愁闷地说,“他们不会认为那是一种职业。”他向我诉苦也许因为注意到我是个书呆子气的孩子,比较可能会同情他;又或者他是在告诫我不要特立独行。但那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也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被警告小说已经接近了衰落阶段,就像城壁城市或者十字弓那样都是过时的事物。没有人喜欢和历史有分歧。奥尔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是三十年代初最受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他教育世人:我们疲倦老旧的文明已经非常接近终结,年轻人们应该避开文学和艺术,去拥抱机械化并成为工程师。
为了避免被淘汰,你挑战并蔑视那些进化论历史家们。我年轻的时候对斯宾格勒是非常尊重的,但即使是那时我也无法接受他的结论——带着尊重和仰慕,我在思想上让他别来烦我。
六十年后,在最近一期《华尔街日报》上我又看到了以当代形式出现的旧斯宾格勒理论之争。泰瑞·蒂乔特,不同于斯宾格勒,并没有把大量的使人崩溃的历史理论扔到我们身上。但还是有迹象可以看出他对那些证据做出了权衡、筛选和斟酌。
他提出“分裂的文化”的理论,还说他的观点是非常有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并且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作为技术的艺术形式”的说法。他告诉我们电影很快就可以被下载——意味着可以从一部电脑转移到另一个装置的记忆储存里——并预言电影很快会像书本那样出售。他还预言科学技术那近似魔术般的力量会把我们带到新时代的起点,并总结:“一旦这发生以后,我猜想独立的电影将取代小说,成为讲述故事的最重要手段。
为了支持他的论证,蒂乔特先生还提及了书本销售量预兆性的下跌和观看电影人数的剧增:“对于30岁以下的美国人来说,电影已经取代小说成为艺术表达的首要形式。”对此,蒂乔特先生还补充,像汤姆·克兰西和史蒂芬·金这样的流行小说家“每本书达到100万册的销量最高点”,还特别提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剧《欢乐酒店》大结局那一集,相对比,有4200万的观众收看。”
在大范围上,电影是赢了。“小说塑造民族谈话的力量已经变弱”,蒂乔特先生如是说。不过我一点都不确定当年《白鲸》或《红字》是否曾经对“民族谈话”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在19世纪中期,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汤姆叔叔的小屋》。《白鲸》是一本不那么流行的小说。
20世纪的文学杰作大多数都是由脑中没有大众概念的小说家所创作。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小说都是在文化衰退期所写的,并没有打算要获得荣耀和光辉的声望。
蒂乔特先生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沿袭了那些企图发现新潮流的观察者们所走的路径。“根据一个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55%的美国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于30分钟„„甚至有可能电影已经取代了小说,不是因为美国人变笨了,而是因为小说是一种过时的艺术技术。”
“我们并不习惯把艺术形式看成是一种技术,”他说,“但是那就是它们本来的真面目,这意味着在技术的新发展下它们已经处于日趋消亡的状况。”
与技术的重要性一同吸引头脑科学的年轻人的,可以看得出还有其他优先的理由:你最好去做你大部分的同龄人正在做的事。成为百万个电影观众中的一员,总强于成为区区几千名读者里的一个。此外,读者在孤独中阅读,而观众则归属于一个庞大的群体。观众拥有人多势众的优势和机械化的力量。作为补充的还有避免技术上被淘汰的重要性,以及相比个人的思考(无论他有多么出众)科学技术能够更可靠地为我们解决问题——这种感觉非常具有吸引力。
约翰·契弗很久以前曾告诉过我,让他坚持下去的,正是他的读者们,以及全国各地写信支持他的人。他在工作的时候,总会觉得他的读者和通信者们,就藏在草坪后面的小树林里默默关注着他。他说:“如果我不在脑海中想象着他们,我就会懈怠。” 小说家莱特·莫里斯也力劝我去买一个电动打字机,并说他从不关掉他的机器。“不写字的时候,我就听电流的声音,”他说,“那让我感觉自己是有陪伴的,我们就像是在谈天。”
我很想知道蒂乔特先生会如何使他那个“作为技术的艺术形式”理论与这样的癖好相一致。也许他会争辩,这两位作家在某种程度上已将他们自己从“大众文化的影响”中孤立出来。蒂乔特先生至少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他认为自己找到了将电影这种大众文化与少数人欣赏的高雅文化结合起来的方法。然而,他却对“百万”的事物很感兴趣:百万的钞票,百万的读者,百万的观众。
看电影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蒂乔特先生如是说。他说得何其正确啊。回到20世纪,年龄在8至12岁之间的孩子在每个星期六都排长队买五分钱的电影票,为了看上周六未播完的前半段故事里那个危机如何得到解决。女主人公就在火车头撞上她的几秒之前获得了解救。然后是下一集,然后是新闻短片和《小顽童》。最后还有一部汤姆·米克斯主演的西部影片,或者是珍妮·盖诺主演的关于一位年轻新娘和她丈夫在阁楼里的幸福故事,又或者是格洛丽亚·施旺森、蒂达·巴拉、华莱士·比里、阿道夫·门吉欧和玛丽·德雷斯勒等明星的作品。当然还有卓别林的《淘金记》,而《淘金记》和杰克·伦敦笔下的故事仅差一步之遥。
那时观众和读者之间是没有冲突的。没有人来指导我们阅读,我们全靠自己。我们教育自己,让自己变得有文化。我们发现或创造富有想象的精神生活。因为我们可以阅读,我们也从中学会了写作。看电影版的《金银岛》后再去阅读小说版,并不会让我觉得混淆。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一点上,电影和小说并不存在竞争。
美国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反常之处就是我们的少数民族是如此的众多,数目庞大。说我们有百万个少数民族也不足为奇。不过倒是有一个事实,那就是百万个有修养的美国人正处于一种与其他有文化的人相分隔的状态。如果你喜欢,他们是奇弗的读者,他们是那么庞大而无法隐藏的一个群体。这个国家的文学部门没能让他们远离书本——无论是新还是旧的著作。我和我的朋友基斯·波茨弗德都强烈地认为:如果有很多读者“误入歧途”,那么这些读者中可能就存在着作家。
你只需出版一本类似《文学界》的杂志,就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细节。只要给予鼓励,过去默默无闻、没有希望的作家就会浮出水面。对于我们的报纸,一位早期读者曾经这样写过:“它的内容是如此的新颖,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动,天然真实而没有丝毫矫揉做作,让人读得全神贯注。”她注意到报纸上没有广告,问道:“这是可能的吗?可以维持吗?”她称它为“一剂消除我们萎缩的人性的良药”。在信的最后,我们这位读者还补充说:“对较老的一代人来说,我们应当想起我们原来是怎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这就是我和基斯·波茨弗德对我们的“文学小报”的期望,而且这两年来它都如我们所期待地运行着。我们就像一对乌托邦式的伙伴,觉得自己对文学有着一份责任。我希望我们不要像那些好心却帮倒忙的人——在这个路上已经没有马匹的年代,还给市政厅广场捐赠饮马的水槽。
我们无法猜测在这个国家各个遥远的角落里生活着多少个自发的文学鉴赏家和文学爱好者。但我们所掌握的少量事实可以表明,他们见到我们出版的报纸时很高兴,心怀感激。他们想得到比既得的更多,新颖的科学技术无法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