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

时间:2019-05-13 14:5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

第一篇: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

《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影评

经济与金融学院10级金融一班魏慧玲 1024311041

课上的许多影片都会让我触动,比如纪录片《南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还有最开始的默片电影,但是《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尤其令我震撼,这是一部文革青年的奋斗史,这是一部震撼东瀛的中国式爱情。

纪录片的主人公——丁尚彪,是一位在文革年代被迫下乡的知识分子,文革十年带走的不止止是他的青春,还有他的人生的梦。但在下乡时,他开始了他的另一个梦:他与他的爱人在这里相遇,在这里诞下了他们爱的结晶——丁晽。十年浩浩荡荡的文革终于结束了,他们一家回到了上海。他不甘于碌碌无为一生,一张日语学院的招生宣传单,开始改变了他的一生。背上42万日圆的债务,他远赴日本求学以求改变坎坷的命运,奔赴日本才发现不过是一个偏僻得再不能偏僻的小镇,除了拿到了一年的日本护照,42万元的学费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终于他逃跑了,他开始了他在日本的“黑户口”生涯。他改变了他来日本的初衷,他将求学和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女儿身上,他则努力赚钱来补贴家用,供女儿完成求学梦想。他的护照早已过期,在日本丁尚彪是非法停留日本,他没有办法回家,没有办法在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场合出现,他和家人的分离由此开始。。。

他的妻子在丈夫远赴日本之后,一个人支撑这个家,悉心照顾女儿,辛苦工作供孩子读书,攒钱为孩子出国做准备,丈夫寄来的钱她几乎都没有动过。与父亲分离8年的女儿——丁晽已是高三的应届毕业生了,她的目标是去美国留学当一名医生。高考结束后,丁晽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在飞去美国的航班,可以在日本停留24个小时,这是8年来父女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生疏却又亲近,多么难能可贵的重逢。父女间没有太多的言语沟通,但有的那份惺惺相惜的父女情深。虽然偶尔陷入沉默,但是哪怕沉默,此刻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是那样珍贵。24小时是短暂的,由于父亲的护照早已过期,父亲没有办法送女儿到机场——机场需要出示身份证,他只能送女儿到机场的前一站,下站后目送女儿的远去,丁尚彪湿润了眼眶,而在车里的女儿早已泣不成声,她明白父亲对他深沉的爱,她懂得父亲为她拎着沉重的行李所代表的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疼惜,她也知道身上背负的使命,她在美国奋斗,拼搏着!

女儿的离开意味着妻子的独居生活开始,一家人分隔三地,妻子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最痛苦的。她对丈夫的不离不弃,已经让他忍受了8年夫妻分离之痛,如今女儿的远去,无疑是另一种打击,她要孤独的在上海的家中等待,等待多年以后家人的团聚。一晃,女儿已在美国呆了5年,即将拿到医生博士学位,此时妻子11次申请签证无果后,终于在第12次成功申请到了美国签证,拿到了护照。她与丈夫时隔13年终于得以相见了,她的班机可以在日本停留72个小时。夫妻两欣喜若狂,丈夫在日本打扫家里,准备饭菜,重新铺好床单,还拿出结婚时用的枕头套,还拿着放大镜看报纸,准备带妻子去游玩。妻子在上海,多年来第一次做新衣裳,去做头发,化了妆,打理好一切,准备给丈夫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在走出地铁的那一霎那,丈夫和妻子是那样的激动,3天的相处是短暂,但是是幸福的,丈夫依旧不能送妻子到机场,在分离的时候,妻子简单的挥手中包含着千言万语,眼泪代表着浓浓的不舍。13年来所有的伤痛,所有的怀疑,所有的辛酸,在这3天都被化解,留下的只有深深的不舍,浓浓的爱。

2年后,女儿已经顺利完成学位了。丁尚彪开始考虑从回国的事宜,虽然律师和他说他的护照已经过期了15年,如果回国一定会坐牢,但丁尚彪还是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当他拿着那过期15年的护照到机场时,工作人员看到护照的时候,马上去把印给盖上,让他得

以回国,也许他也懂丁尚彪的回国之心。

我感动他们的爱情,也许平淡,也许分离太久,但我突然懂得,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只要爱得够深!纪录片记录的是当事人的一生,是拍片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在抒写别人的故事。我感动纪录片中当夫妻两个人分离13年再相见的慢镜头,这个镜头的慢在我的理解里是他们分离的时间漫漫,两个人在相遇的时间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慢镜头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共享重逢的喜悦。我心酸丁尚彪两次送别女儿和妻子在无奈之下的先行下车,未能送她们到机场的尴尬,每次在老丁都特别干脆的下车,但每次都在女儿和妻子挥手的瞬间泪流满面,此情此景让人不得心生感慨,人生有太多的无奈。还记得当女儿完成学业后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我的父母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来换得她的成功。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的亲情,为了子女再苦再累也会坚持。

当我看到丁尚彪被时间刻上衰老的痕迹,头发开始发白,牙齿开始脱落,皱纹开始爬上他的脸庞时,我真心地为他感到心疼。他为了他的梦,不懈的追求,付出自己的青春,努力的拼搏,我很受鼓舞,当我们90后在对未来感动茫然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老丁,他的追梦是如此艰辛却又如此坚持,我们是不是可以珍惜我们的今天,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含泪活着影评

观《含泪活着》有感

T01014029张莎 小的时候家住在大西北,到了冬天的时候每个同学轮流从家里扛去一袋煤,学校惯例是烧煤取暖的。那一天轮到我的时候和爸爸起了大早,陕北凌晨五点的天还是漆黑的。爸爸肩头扛着一袋煤,整个身体因为煤的重量压弯了,他就这么喘着大气走在我的前面,而我则在后面打着手电筒看着父亲在前面艰难前行。十几年过去了,空气中的寒冷的带有北方独特气味的寒气儿,那个寒冷的能把刚流出来的鼻涕冻成冰棍的漆黑的早晨,那个蹒跚的父亲孤独而又让人心酸的背影,还有那个冷的瑟瑟发抖呆呆的望着父亲的小小的我,这一切就像是中了魔似得刻在我这个记忆力并不太好的孩子的心里。我就是那种看片子前会讲,切,这个好假啊有什么好哭的你看看你们一个个没出息的,然后那天高老师放完片子,我却是其中哭的最惨烈的。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惨烈这个词语。《含泪活着》这部电影勾起了我太多的记忆,触发了太多的情感。感慨一家三口为了生活奔波各地长久时间不能团聚,看着老丁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远在中国的妻子、美国学医的女儿而奔波,心里总有那么些不是滋味。

不由得开始了关于理想、快乐和痛苦、家庭、责任的思考.......我们常常说理想,小时候被问及理想时我们会假装陷入沉思然后从某一篇文章又或者父母曾经的教导中脱口而出“宇航员”“科学家”“比尔盖茨”“牛顿”等如今想起来会会心一笑的词语。如今,被问及理想,我们也许会说坚持新闻理想、考上理想的研究生、还不清楚等。时间转换,理想与理想有了区别,现实和现实也有了差距,我们似乎更加接地气儿却又明摆着更加迷茫。人人都在为了寻找一份拥有超高社会地位能赚更多大钱的容身之地奋斗,似乎这个就是所谓的理想所谓的梦想,我不禁想仰头大笑深藏功与名。然而,我也是个庸俗之人不能摆脱世俗的传统的观念而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在嘲笑别人的同时,不免也要自黑一下,呵呵对,都是俗人装什么清高呢。影片中老丁在我看来是个简单而又纯粹的男人,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在日本那么多年与妻子分隔两地竟然没有找小三没有在日本偷情?!快扶一下我,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顿时就崩塌掉了。在这个充斥着暴力犯罪性丑闻道德沦丧的社会中,他竟然活的如此的“异类”,看完片子他真的成功的挤掉了我一向喜欢的钢琴家李云迪跻身我的第一号男神宝座!年轻时候的丁先

生还是很帅气的,不得不说时间在这个男人身上留下的只是秃掉的头发、松动的牙齿,他的脸依旧帅气鼻梁依旧挺拔戴着黑色的帽子依旧可以装一下三十岁大叔勾引年轻女子。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吃着简单的饭菜,做着几个人要做的工作,过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的没有家庭欢乐的生活。不仅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哪怕是一天能不能做到,一周呢,一个月呢。回答是这么的肯定,都不可以。

当初豪情壮志讲自己一定要考入某某学校的研究生,在断断续续的学习了三个月后已经松气了。想起老丁,我的理想难免有些可笑。理想到底什么,我无法像学者一样给它定义,可是我知道理想是可以让人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我想算上时差此时此刻老丁一定在美国的某个地方和老伴相伴入眠,他们也许在睡觉的时候都紧抱对方珍惜彼此珍惜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苦尽甘来才懂得珍惜。恭喜老丁祝福老丁,此时此刻的幸福是你用一生奋斗的得来的。我会带着你的精神继续出发,迈向属于我自己的道路。还没有迈出社会的我快乐是三块钱一瓶的冰镇红茶,是大夏天能躲在社团办公室里那一阵阵空调冷风,是和小男友一起翘课吃饭打水逛街亲吻拥抱的快乐。快乐对我而言得到的这么容易,让我不免担心未来的苦难提早来到我的身边。可是快乐和痛苦是相伴的毫无疑问,想想便觉得有些后怕。可是前有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后有高老师所言“人生就是一个受苦的过程”,是时间做好准备了。自从小学六年级以后我就独自一人了,孤独的行走在他乡,寂寞的前行或者后退。那时候特别害怕的一个场景就是离别,在小小的车站有两双充满了各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复杂的眼神向我传递信号。然而时间久了,离别对我来说已经不能算是痛苦了。可是离别往往能勾起我的思乡情愫,就像老丁在地铁分别和女儿还有妻子分别时那种让我动容的场景一样。

说起家庭、责任,对于一个已经22岁完全有生理基础结婚的女孩来说未免有点太重了。因为生理的成熟并不代表心里的成熟,我还不能够组建家庭,关键是我觉得自己不能够负担责任,可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嘴上讲责任重于千金而实际上却做不到的伪君子吧。责任是个山一样伟岸的词语,一个能肩负起责任的人不能说完全成熟也离成熟差不离了。无论如何老丁是正人君子,他担负起了家庭担负起了责任,他是一个合格的男人。这一点我要向老丁学习,不久的将来我也要面临生活的种种选择与磨难,我要坚强勇敢不能退后。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又拉回去重新提到老丁的爱情,老丁对妻子的忠诚是令我敬佩的。能够一辈子守护一个人的心态在这个世界几乎是要濒临灭绝了,老丁是一个,我的妈妈也是一个。他们能够信守承诺恪守道德做到自律,他们就比这个社会上的权高位重的包养小三二奶的大领导们强十倍强百倍,他们的人生才真正活的有价值有其所。当然,我不能说他们一定是比那些官员快乐,因为当官员抱着情人享受片刻欢愉的同时,老丁们却在忍受孤独寂寞。我至今搞不懂爱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我的眼里爱情是一个充满欲望、贪婪、占有、野心、痛苦、寂寞的东西,当然前期的爱情还算是比较美好的,当你得到对方的时候那种美好达到了高潮,然后渐渐的走了下坡路。我还不成熟,虽然也经历了多年的爱情,可是我觉得我的爱情观总是一种像得了感冒似得状态,鼻涕下来了就擦,要么就吸上去。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也许需要一辈子去探索真谛。我尽量做到看着老丁,可是能不能做到那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后我想说说关于自杀的问题,影片刚开始就讲到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生活所迫人们选择放弃生命。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吧。我不能说那些想死的人是低下的,因为生命本来就面临种种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继续活自然你也可以选择死,这没有什么。

其实死亡不可怕,怕的是活的苟且没有尊严。

第三篇:关于纪录片《含泪活着》

关于纪录片《含泪活着》

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太多责任。“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在这部历时10年拍摄的两个小时的纪录片里讲述了一位中国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学费在日本打工15年的动人故事。

片中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丁尚彪为求学到了日本,而又为了还债及供女儿上学在日本打工的艰辛旅程,及一家人十几年间相互分离的悲情。对于主人公丁尚彪,这是我们公认的好父亲的真实形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在异国他乡为了家庭,为了女儿忍着思乡思亲之苦拼命打工挣钱,这足以让我们震撼。在日本,人生地不熟,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亲朋好友的相助,只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在坚持,无怨无悔。这也是给我们的启示,在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父亲的我们,应该具备这最起码的责任感,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甘愿拼搏。对于我们,我们现在所体会出的是,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所付出的心血,我们现在最应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二十年来一直一直在付出,却不求回报,作为在太阳伞保护下长大的我们,要时刻想着长大后要怎么孝敬父母,现在的我们应做些什么事来让父母开心,尽可能地让父母觉得我们已经长大,父母可以放心满意地看着我们为了他们再继续拼搏奋斗。

《含泪活着》,什么是含泪?含泪就是有委屈,就是有悔,试问,如果时光倒流,他们的选择还会是这样的吗?当然,我们也还是要赞扬一下片中父母为了女儿远渡重洋,分离两地的精神,这可能是中国人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意识,只要孩子好,父母就无所谓,付出再多也甘愿。虽然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的女儿的确很出息,只是我认为他们从没有征求过女儿的意见,他们并不知道女儿在幼年,没有父爱的滋味;他们并不知道在自己百年以后,女儿对父亲的印象还有多深„„如果说时间是买不来的一颗药,那回忆就是一件卖不走的藏品,外人也许会觉得你的藏品好或不好,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幸福这东西,没谁能说得准,只希望他们团聚之后,能真正的幸福到永远。

看了《含泪活着》后,我想我可能是极少数没有哭的吧!如果说感动,这家人的经历真的是很感人,尤其是父亲送母女俩个人去机场,在同一个地方下了车;尤其是父母亲相遇时,父亲的一句“这么多年,你受苦了”,这种场景,这种话,我想有爱的人,都会为之倾倒。但在我看来,这种痛苦,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强加上的,可能我在这件事上显得有点冷漠了,但其实他们一家人本可以幸福的在一起,共度自己的一生,没有必要分隔两地,即使生活的苦一点,即使没有那么多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将会拥有的是无可代替的幸福感和永远都难以忘却的记忆。这样的生活难道就不是人人向往,人人该追求的生活了吗?

我不知道导演起《含泪活着》这个片名的初衷是什么,在我看来,这部片子中所拍摄的他们的生活,没有哪一秒是他们真正快乐的,每一分一秒,他们的泪都在泛滥,虽然他们还是有甜甜的、又或是憨憨的笑容在脸上浮现,但这也可以译为另一种坚强。

1999年,留日华人张丽玲及其创作团队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几十家电视台一经播出便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成为观众、媒体和评论者关注的对象,数年后,时任株式会社大富社长的张丽玲及其团队继续跟踪拍摄,将其中一部纪录片《家在我心中》发展完善成《含泪活着》。《含泪活着》最初在日本富士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播出,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几年后经一名日本大学生发现,推荐到电影院,一经上映便引起强烈反响,深深感动了中日两国人民。

《含泪活着》是一部震撼心灵、感人至深的纪录片,观后不禁让人思索,是什么感动了我们?影片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感动了我们?影片的题材能够吸引观众是重要原因,但是“用何种方法去处理题材非常重要”,这就是纪录片的风格,或者叫创作手法。本文将围绕影片所

体现的特点,结合纪录片的特性,分析这部影片在创作手法上所表现出的突出特点。

一、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跨越时空的记录

纪录片的“记录”功能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不太了解的真实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时光的流逝在普通的丁尚彪(老丁)一家人身上所留下的痕迹。从1996年开始,在对老丁一家人10年的记录中,我们看到了老丁夫妇逐渐衰老的面容,看到了女儿丁啉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10年的记录并不简单,跨越三个国家(日本、中国、美国)的三个城市(东京、上海、纽约)的记录更是不易。我们被老丁的故事感动着,但这份感动首先建立在影片创作者跨越10年、三地的拍摄的基础上。

《含泪活着》成为“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最好的注脚。创作者并不能事先安排这一家三口的人生轨迹,他(她)们只能依靠拍摄大量的日常生活的素材,最后将其进行精心剪辑而成。说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主要强调纪录片与虚构类剧情影片相比,它要求创作者尽可能地从拍摄的素材中去发现,去探索,尽可能地保存事实原貌,而减少主观安排;但是强调“等”,并不是指创作者要被动、消极地创作。《含泪活着》创作者在记录的过程中能够在拍摄到老丁的生活后随即到上海去拍摄他的家人,能够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跨越三地拍摄,足以说明创作者在“等待”中是一种主动的探索、一种主动的寻求。而且在长达10年的拍摄中,创作者也是有选择地进行拍摄,在人物命运的关键转折点上,他们抓住了时机,克服重重困难,捕捉到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仅仅就创作者长达10年、在三地跟踪拍摄的精神,也足以让这部影片成为令人惊叹的纪录片作品。在我们为老丁一家的命运唏嘘不已时,我们也同样对创作者给予了高度敬意。

二、纪录片故事化——人物关系的戏剧化表现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正在不断丰富,“故事化”的手法也让纪录片越来越“好看”。观《含泪活着》是在看一家三口的故事,它在讲述一个看似平淡、实则戏剧化十足的真实的故事。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讲故事的方法,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含泪活着》在叙事上最大的特点是创作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仅仅围绕老丁一家三口展开叙事,并且找到关键点,捕捉细节,达到戏剧化的效果。

该片主人公是老丁,要表现的是他在日本长达15年的辛勤、孤寂但执著的打工生涯。创作者在拍摄老丁在日本的打工生活后,很快转移到上海,对老丁在上海的家人进行拍摄,并且让老丁的妻子和女儿观看老丁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录像带,这样创作者在三人之间做了一个有效的互动,他们多年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让观众在这些情境中体味三人的不同感受。而且影片在剪辑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将老丁和家人的哂面和声音交叉剪辑的手段凸显老丁一家每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人命运的紧密联系甚至是潜在冲突。

跟踪4年的拍摄形成了《家在我心中》这部纪录片,表现出创作者始终对三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充满了好奇,并进行积极探索。这种诱惑促使他们继续跟拍三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并展现了三人之间命运轨迹的“交叉点”——即老丁分别与女儿、与妻子的两次短暂重逢与离别。如果说《家在我心中》在表现人物关系的戏剧化冲突方面还只是显示了一般特点,那么至《含泪活着》,这一特点被彰显得淋漓尽致,以致观众在看完这两场“离别”场景后感动至极。这两场女儿与父亲,妻子与丈夫在日本的短暂相会与离别让老丁与两位家人的戏剧性冲突升至高潮,在静默的离别,隐忍的泪水中,观众能深入体会三人的强烈情感,并能让人在亲情的感动中去思索。

在表现人物的命运,人物之间的冲突时,创作者并没有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更多的是充满了一种对普通个体的人文关怀。这使得影片呈现出多重主题,蕴涵丰富。老丁为了追求自己的信念,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从某种程度上也牺牲了妻子的青春;为了让女儿握上接力棒,也让女儿充满愧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也许有人会质疑老丁的追求是否值得,但是在三人的关系中,体现的是一种纠结的情感——老丁虽然是追求自己的梦想,但这种梦想又

是一心为了女儿,是自私又是无私;女儿的“出国”既是在愧疚的心理驱使下为了报答父母,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妻子在最初的猜疑到最终的淡定,也在等待中与老丁一同去追求送女儿出国的梦想。创作者没有去计较老丁的行为是否“值得”,而是将老丁置于三人的关系中,让观众去做判断,去思考。这三个人的关系也会因为人物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意蕴。如果主人公不是老丁,而是妻子,或者女儿,那么影片所表现的“英雄”,也许并不一定是老丁了。

三、纪录片的结构——叙事结构的交叉与回环

正如前文所述,影片在叙事过程中不断用交叉剪辑的方法进行叙事,表现事件的发展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影片在结构上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交叉叙事中有回环,形成一种和谐的、对称的美感。

老丁与女儿、与妻子的两次相遇可以说是一种回环。这是创作者在长期跟踪中表现出的一种敏锐的捕捉力,她(他)们把这两个片段作为关键性的场景处理,并一再渲染两个离别场景的相似性——相同的地铁站、同样的短暂的停留时间、同样的默默的流泪,让观众在这种“回环”的感伤场景中感动和慨叹,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离别,但却对观众形成不同的情感冲击和生命体验。

影片开头即交待老丁当年在日本的日语学校“飞鸟学院・阿寒校”的经历,这是整个故事的开始,也是老丁重新追寻人生的开始。在老丁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准备离开日本时,这时老丁决定去阿寒校故地重游(也许是创作者进行干预的结果)。在老丁重新回到当初的出发点,空寂的校园、破败的屋舍,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了一种浓厚的诗意,仿佛在为老丁的人生解释着什么。我们仿佛又看到当时老丁来日本时的美好憧憬与远大抱负,当一切都化为泡影时,老丁将一种无奈化为更强大的动力,虽然是将出国的梦想嫁接在女儿身上,但是他忍受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艰辛与寂寞,也将这种梦想化为对女儿无私的爱,最后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回归显得意味深长,影片将这个场景作为结束老丁日本生活的部分,在结构上显得和谐对称,对影片的意蕴来说也是一种升华。在这种回环的结构中,不仅就叙事而言,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首尾呼应的故事,一个有着圆满结局的故事,对影片的内涵而言,更像是一首抒情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意境营造得宁静而悠远。观众也在这种回环中,体会到梦想最终实现,但人们为之如此付出牺牲,以及关于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

四、纪录片的抒情——音乐与剪辑的表现力

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真实,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含泪活着》告诉我们,纪录片可以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强的抒情性。《含泪活着》在之前的《家在我心中》的基础上,不仅是时间上有延续,在影片的抒情手段上,都再进一步,突出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较之《家在我心中》,《含泪活着》将音乐的运用进一步强化,通过音乐的力量很好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情感。在母亲送女儿出国留学的机场中,母亲目送女儿检票后忍不住痛哭,旁人劝阻也无济于事,这一场景在《家在我心中》中是没有音乐的,这个场景感觉比较平实。但《含泪活着》为这个场景配上了音乐,在舒缓伤感的音乐声中。影片立即有了强烈的抒情效果,观众对母亲的伤心欲绝似乎有了更深的感受,并且觉得这一段不仅仅是客观记录。还在试图表达情感。

创作者第一次到上海访问老丁的家人,两部影片都运用了女儿播放父亲为她点歌的磁带这一情节,《牵手》的歌声在影片中响起,与一家三口的影像配合,产生强烈的抒情效果,父爱在这里借歌声得到体现。

影片并不停留在叙事层面,所以它的抒情意味很浓。整个影片通过音乐增强表现力、抒发情感的场景还有很多。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还是老丁与女儿、与妻子相聚时的场景配乐。两个场景的配乐可以说恰到好处,节奏表现得舒缓有致,尤其是影片并没有一味地在离别中滥用音乐,而是让无声的静默与有声的音乐结合,营造出浓郁的伤感离别的效果。

影片的剪辑也在抒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跟拍10年所获取的诸多素材中,创作者在剪辑上也体现出较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纪录片的风格是多样的,围绕影片的题材及所要表达的内涵,创作者在渲染和突出情感冲突上找准着力点,除了前文提及在叙述一家三口人物关系的时候运用了交叉剪辑,在两次离别场景及老丁最后离开日本等场景中,体现出的特点是:剪辑不仅是在表达事件,也是在抒发情感,营造意境。在父亲与女儿离别的场景中,陌生人有些疑惑的眼神、平静的脸,小孩子张望的眼神,这些镜头穿插在父女离别的那一刻,与父女流泪的镜头交织,造成一种看似低调,却极具感染力的抒情效果,让日常的平凡生活事件在拍摄、剪辑、配乐等各种创作手段的配合下,共同创造出一种戏剧性和诗意性。原本普通而平凡的事件,平时也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在这一刻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除了以上对《含泪活着》创作特点的解析,影片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这部影片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很多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启发。

第四篇: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

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太多责任。“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11月3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在这部历时10年拍摄的两个小时的纪录片里,讲述了一位中国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学费在日本打工15年的动人故事。

在大学第一节语文课上,我看了这部“比阿凡达更有吸引力”的纪录片。张丽玲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老丁1996年只身来到日本,怀揣梦想,家人的思念,期望。一切在梦中总是那么美好,现实却无比残酷。老丁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可是到日本后他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老丁由名知青变为日本最底层的工人,每天各种工作,住在破旧,低矮,仅仅10平的房子里。生活艰辛而残酷,家人是他唯一的寄托,女儿的学费是他工作的目标。他每天打3份工,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回家后看女儿的照片,是丁尚彪最幸福的时刻。然而,他日夜思念的家人,却是15年难以相见。

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老丁只见到了亲人人两次,不足100个小时;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老丁吃的永远是最便宜的,把收入全给了家人;15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充满辛酸,老丁依然含泪活着。生活的苦涩,老丁懂得,却无人诉说。15年,太多太多生命难以承受的辛酸苦涩,老丁一一度过。在残酷的现实前,老丁选择坚持,选择了含泪活着。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读后感 www.xiexiebang.com)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终于踏上回国的。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眼泪,饱含生活的五味,归乡的喜悦,女儿成才的骄傲,生活的无奈,辛酸,苦涩,委屈。。。。15年,稀疏了老丁的发,刻深了老丁的皱纹。老丁的15年,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老丁含了15年的眼泪,在飞机上流出,将15年的委屈,辛酸通通发泄。

这里,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更看到了难以割舍的亲情,坚持,责任,人格的崇高,伟大。活着,不单单是心跳,呼吸......更多的是责任与情感的承载,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活多么苦涩,我们都要乐观的活着,因为,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第五篇:《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1

一位个普通都家庭演绎着一个不平凡的传奇般故事。

受到到文革影响的丁尚彪,为了让自己的家庭摆脱贫穷,借了一大笔钱独自到了日本,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渡过了余载。

这个家庭经历了普通家庭所无法承受的痛苦。老丁夫妇为了女儿能到国外念书,两人分隔异地,每日都女儿的学费而奋斗着。因为女儿考上了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前往美国的途中在日本中转,使得他才有机会在八年后的一天与女儿相见时间仅仅为24小时。看到他们相见的时候我笑了,但是看到他们分别的那一刹那,我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老丁在日本一天坐着3份工作,吃不好,住不好,把省下的钱都寄回家了。和现在人相比,有哪个男的能够这样。耐不了寂寞,更别说那么艰难的活着了。

后来丁晽到了美国读医学,他们一家人就这样被分开在了不同的地方。这对父母为了女儿,为了生活付出了太多太多了。在未来我相信他们整个家庭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大翻身,为了改变家庭命运就必须有人先付出。

看完后我想到了自己,爸妈总说你别想出国留学啊,你还有哥哥,我们家负担不起,为什么呢?人家那样的环境都可以,为什么我不能呢?这里有太多问题值得深思了。尽管如此,我并不能要求父母必须给我什么,但是要想改变家庭的命运,首先就要有人付出。说实话,如果没有丁晽的付出,即使她父母赚再多的钱也是无济于事的。

有时候我在想有的人没文化,家庭情况又糟。然后他们孩子呢,未来应该很难改善他们家庭的情况吧,然后就如此循环。世世辈辈就这么贫穷!!!鸡配鸡鸭配鸭,乌龟配王八。(门当户对)有时候还是必须的!

现在家族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要打拼多少辈子才可以达到其他人家现在的现状,更何况时代在不停的前进。不进则退,有时候父辈真的无法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什么永远都那样。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太狭隘了!!

他们不能改变那就只能靠自己来改变了,那天他们在看手相。刚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后来觉得为什么看手相呢?因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命运,不是靠自己的来的东西总又一天也是会被用光的。加油那个“自己”。

《含泪活着》观后感2

一部20xx年曾在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含泪活着》,三年后被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在网络上找了出来。这个因就业而苦恼的年轻人看完之后备受感动,怀着“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的想法,他开始游说电影公司,并最终获得了三千万日元资助。20xx年11月28日,《含泪活着》在东京上映,不少观众都留言表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励,称“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流传至国内后,这部首度将镜头对准“非法滞留的中国人”的中日合拍纪录片,片中那位为了改变家人命运,在日本充当劳工供女儿美国留学的父亲,感动了中国观众,以至于字幕组在片头就贴心提醒,“敬告,请各位准备一沓纸巾。”

《含泪活着》是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完结篇,由株式会社大富社长张丽玲于20xx年推出,也是她的封山之作。全片制作历时,辗转美国、日本、中国三地,在近2个半小时的内容中,记录了中国人丁尚彪求学未果,为了改变女儿的命运,扛着“黑人”身份苦苦打拼15载的日本漂流生活。

影片大概分四次拍摄,尤以两番小聚最为感人。女儿如愿考入纽约州立大学,在东京转机时终可与八年未见的父亲碰面。可惜属于这对父女的时间只有24小时,而且由于非法滞留无法进出机场,父亲不得不在机场前一站就下车,呆立在站台目送女儿远去。

五年后,妻子前去美国探亲,这一幕再次上演。不同的是,为了赚女儿的学费,老丁每天兼三份工,他第二次站在车窗外已头发稀疏,牙齿松动,他默默啜泣,仿佛可以感觉到他牙齿在漏风,令人不忍卒看。

除了爱与温情,主人公丁尚彪的坚忍更能让人动容。他为家人献出了最珍贵的壮年,却从未怨天尤人,绝口不提一句后悔的坚忍。

离开日本前,丁尚彪故地重游,回到了最初求学的那个偏远山坳。镜头前他一脸平静,小声地对着远方念叨,“当初真是毫无选择,没办法,只能走下去”,但最后一句话却是,“人生,还是高兴的。”在自杀人数是交通意外死亡人数5倍的日本,人们时常在生活的重压下难以喘息,一个非法滞留的中国人却活了下来并心怀感激。

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观众的观后感:“人生就应咬紧牙关,含泪前行,这是为欢笑做出的准备。如此世代相传。”“深感拥有目标能够使人变得坚强。”

《含泪活着》观后感3

这部记录片与一般纪录片不同的是,它的时空跨越幅度很大,但由于制作人员紧紧抓住主人公颠沛流离的命运和一家人不能团聚,天各一方的情感主线,使得整部纪录片节奏既很紧凑,有富有感染力。对于这种将催泪效应和严肃题材完美结合的高超水平,专业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含泪活着》等张丽玲的系列纪录片关注人生命运,不仅是纪录片的精品,更是人生教科书,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很多日本人把纪录片录了下来,遇到困惑时拿出来看,从中汲取力量寻找答案。张丽玲和她的同伴用十几年心血制作的这个系列纪录片称得上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瑰宝。

评价《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含泪活着》观后感4

流着眼泪看完了《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那位父亲做人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全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最深的体会和收获有三点:

一、父母恩爱,孩子健康。

虽然老丁和他的妻女远隔千里,但是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恩爱。

离家十几年,老丁始终珍藏着妻子为他绣的枕套。而妻子在丈夫不在身边时学会了坚强,这种坚强,来自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女儿在这种爱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直到她后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很多学习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父母的关系通常很不和谐。而父母恩爱的孩子,通常拥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这一点是值得做父母的深思的。

二、目标统一,长期坚持。

老丁在异国他乡以“黑户”打工赚钱,虽然过着艰辛的生活,但他有朴实却并不平凡的坚定的生活目标,为了建设好家庭,为了女儿能上海外一流的大学,在新老交替的“接力赛”中传好自己的这一棒!作为母亲的老丁的妻子,和丈夫有着一样的奋斗目标。她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为的是能够存足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而懂事的女儿,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学习非常勤奋。他们一家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生活也就有了奋斗的力量!也才能在长期的艰苦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会在困顿无助的时候懂得坚持再坚持。

三、成功无法复制,盲从十分可悲。

看了这部影片,很多人不免会给自己孩子定下目标,也想仿效老丁教育培养女儿的方式,指望“学习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对此,我认为每个人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如出生的年代、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性格等等非常复杂。在别人身上获得成功的经验,在自己身上可能毫无用处。大部分孩子学习上的智力不够出众,大部分的父母也没有老丁夫妇那样的坚强毅力(那是我们父辈一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无法与我们的相比,而我们的成长环境又与现在孩子的有很大差异)。所以,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无法承受压力和困苦,却一味要求孩子达成如何高的目标,结果肯定是十分可悲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部影片需要我们去学习的,是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精神;是爱的奉献精神。

《含泪活着》观后感5

已经记不得朱自清的背影了,但是看这部片的时候,爸爸的背影在我脑海里若隐若现。当老丁的女儿与老丁在东京相见又分离的时候,我想到了第一次出远门上大学时的情景

因为喜欢双重喜庆、喜欢山,我跑到了重庆,两天一夜的车程很事实地告诉了我这是5000里的遥远距离。我们是报名前一天到的,我们也去了当地的一些景点,比如朝天门、比如瓷器口,第三天下午,爸爸要买回程的票了,我一人坐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显得那么无助,听着来来往往陌生的、听不懂得语言,看着跟儿女道别的家长,第一次,我觉到了孤单的可怕,于是我抱头大哭起来。过往的学姐学长还以为我出什么事了,都停下来安慰我,还特意找了山东的老乡来跟我说话

老丁送女儿只能到成田站,一路上父女眼泪相向,那一刻我才真正懂了什么是相对无语,惟有泪千行。下车的时候,女儿不敢回头看,爸爸走的时候,我不敢去火车站送,道理是一样的,我一向讨厌分离,一向不喜欢送人也不喜欢被人送,因为我始终愿意一厢情愿的以为没有告别就不曾分离。

老丁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只身国外开始了改变下一代命运的赌注。其实在国内,对于千千万万努力改变生计的父母而言,也是如此。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可以说,父辈伟岸的背影毫无例外的成为了我们向上走的垫脚石,努力赚钱供我们读书,努力给我们最好的生活。

我自认是个特别懒的人,家里的事我从来没有操心过,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因为父母已经处理的很好了。从小到大,凡是我为家里做过的活儿都是有报酬的,有时候是一瓶可乐,有时候是炸鸡、烤鸭一类好吃的。对了,我想起小时候,逢年过节有好吃的,父母都给我留着,印象里,爸爸都很喜欢吃骨头,妈妈则不喜欢吃肉,长大了才知道不是真的不喜欢而是不舍得,以至于我吃鸡肉吃到伤胃,此后很多年都不再喜欢吃。

高中的时候全日制寄宿,身体不好,每次周末回来,爸爸都会买我最爱的'全羊汤、粉皮鸡,还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其实我一直觉得爸爸很严厉,我俩没有多少感情,甚至他连我上高几、多大都不知道,按照五行的说法,我俩相克,所以小时候他在外边多,见得少,大了我从中学开始寄宿,所以见面也很少。

或许,有时候,父爱需要长大了才会明白,因为它不像母爱那么直接,一直在血液里流淌。父爱更多时候是一种担当,严厉的面孔下,掩藏的可能是一个慈祥的心,想靠近我们,却又在表面疏远我们,因为他是一家之长,他得能把我们镇住。

《含泪活着》观后感6

特别关注上面推荐了一部纪实电影,是一个日本籍的华人耗时十年完成的一部片子。名叫含泪活着,记录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打拼的事情。据说这部片子在日本引起很大轰动,很多人因此改变了对中国人的看法,觉得中国人原来可以如此了不起的努力工作,而在这以前,他们眼中的中国人是懒惰的,现在,这部片子甚至成为一部励志影片。

这是一部系列片,其中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叫丁尚彪的男人,89年借款3万,撇下妻子和上小学的女儿独自去日本学习,92年通过打工还清借款后,又产生了新的目标,就是要挣很多钱,让女儿能出国留学,去最好的学校。于是他每天打三份工,刷碗、扫地、厨师,每天晚上工作到点,没有地铁了才步行回家。深夜在一个8平米的小屋吃着最便宜的饭菜、用塑料布围起来当澡堂洗澡、没有买过新衣服、不敢乱花一分钱。他最高兴的事就是每月给家里寄钱。20xx年!他这样坚持了20xx年。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两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终于考上纽约州立大学,在日本中转停留了24小时。第二次是与妻子相聚。因为妻子要去纽约看望孩子,在日本停留72小时。这时,他已经整整20xx年没有看到妻子了。当妻子看到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20xx年后他的头发稀少,牙齿稀松。俨然一个老头。此时孩子终于学业有成,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他可以回家了,上飞机回国的那天,他的泪水才第一次畅快的流淌下来。

电影的结尾是字幕,说现在他们在上海买了新房子,和妻子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也哭了,但是心里有点不舒服。第一,老渡以为家庭奋斗,但不需要这么多年,至少后来的5年我认为没有意义。就像他女儿说的,别的孩子都是靠自己打工挣学费,为什么他要牺牲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仅仅为了帮女儿实现目标?那么。自己在哪里?这是女儿还真争气,如果女儿不争气呢?意义在哪?第二,这只是少数的中国人。我的生活圈子里,就从来没见过打两份工的人。一份工作,他们都不够尽力。尤其是年轻人,对金钱的渴望好像没有那么强烈,或许他们有父母,可以张嘴要。我和朋友说起我的感受,他们说是由于中国国情的原因,在中国,打这种底层的工累死也不可能有丰厚回报的。

《含泪活着》观后感7

刚刚看完张丽玲的记录片《含泪活着》。影片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谁知命运到了日本依然跟他开残酷的玩笑,个人的选择在命运安排下显得脆弱,到日本后他们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

老丁的人生目标由读大学转变为一心一意挣钱给女儿缴学费。在接下来的15年里,头发疏了、牙齿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着东京最底层的工作,将所有的钱寄回家,只为了女儿能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愿望。这是他认为的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二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24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与妻子相聚的72小时发生在他到东京后的整整13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他终于踏上回国的飞机。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博士在聚会时失声痛哭的场景,那是个人奋斗成功后压抑许久的情绪的迸发,而老丁,则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

当命运回过头来时,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只留下种种可能,与一个个无法预设的结果。有人评论老栋傻”,15年的孤独及家庭生活缺失,换来给女儿的学费。还好他的女儿争气,如果女儿成绩一般,无法留学成材,甚至因为缺失父母管教而过早辍学,拿着父亲血汗钱乱挥霍的话,那老丁这么做,还会有多少人感动?多少人支持?

这便是命运不确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贵的是老丁的坚持,以及他对选择的坚持、对困苦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对爱的理解的深沉。

下载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的留学生活之含泪活着(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

    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经几个好友的推荐,今天终于得空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含泪活着,泪流满面,感动的一塌糊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这个垃圾文化泛滥的时代,在这个专家学者教授校长官员瞎忽......

    含泪活着读后感

    含泪活着读后感含泪活着读后感1.刚刚看完张丽玲的记录片《含泪活着》,含泪活着读后感。影片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作为一名被大时......

    《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 父爱重如山—丁尚彪,一个要让女儿实现自己梦想的老知青,在日本熬了十五年,耗费大半青春,用这份沉重的父爱托起女儿的未来。一天打三份工,每天要到深夜十二点......

    含泪活着 观后感 两篇

    含泪活着 观后感 两篇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

    含泪活着观后感(精选5篇)

    纵然含着泪,也要活下去 “在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一个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最终章《含泪活着》中片头的一句话,而这个“顽强地含泪活着的......

    含泪活着的感想

    《含泪活着》观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叫《含泪活着》的纪录片,这是一部纪录片,我认为它比较特殊,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而且是一家人的历史。这部纪录片是一个日籍......

    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含泪活着》观后感 看了《含泪活着》,体会更多地是感动。首先讲述的是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一大部分想学习的知识份子造成的破坏,可以说是毁了一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美好前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