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天津建设纲要

时间:2019-05-13 14:1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丽天津建设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丽天津建设纲要》。

第一篇:美丽天津建设纲要

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

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民生亮点

■ 绿化工程建成7个郊野公园,改造提升外环线绿化带,建设天津动物园、植物园,规划建设西营门至柳林25公里绿色生态走廊

■ 净化工程继续实施供热改燃并网工程,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基本实现供热无燃煤化。2015年前全面供应国V车用汽、柴油,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使用燃料乙醇汽油,全部淘汰“黄标车”

■ 路网建设实现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高速铁路公交化,启动建设蓟港市域快速铁路工程。建成京秦、塘承二期、唐廊一期、蓟汕联络线、滨石、津港二期等高速公路工程,改造京津塘、津沧、津保高速公路。建成地铁5、6号线及1、2、3号延伸线

■ 公用设施实现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推进供水旧管网改造,建设海水淡化输送工程,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网覆盖率提高到90%,基本解决中心城区积水问题

■ 交通环境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趋势,适时考虑采取限购、限行等办法,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加强停车库、停车楼建设,减少和规范道路停车

到2016年

2万亿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

30%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降至50%以下,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0%

95%继续实施清水工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70万亩新增造林7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

600个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镇40个、美丽村庄600个

230公里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环放式地铁线网

4000辆新增公交车4000辆,优化公交线路164条,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

35%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35%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的重要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天津,加快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面把握建设美丽天津的总体要求

1.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为我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天津,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天津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战略抉择,是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迫切愿望。多年来,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生态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也应看到,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更加迫切。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中央精神与天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扎实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实现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具体体现在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

2.全面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调整产业结构、防治污染、保护生态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市民素质、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为重要支撑,以加强法治和创新体制机制为有力保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效益优先,民生为本、绿色发展,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3.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经过全市人民不懈奋斗,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服务业比重超过5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PM2.5年均值下降20%,林木绿化率达到25%,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同步,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美丽天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文明、科教更发达、设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美丽天津目标)

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继续深化部市、院市合作,高水平建设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建成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培养和聚集大批优秀人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5.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目标,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夯实美丽天津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绿色优质安全的现代都市型农业。高标准建设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完善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继续实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坚决不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化解和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建成国家级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和节能环保等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明显提升服务业能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促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滨海新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加快建成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中心城区加快城市主中心和两个副中心建设,促进高端化都市经济集聚发展;郊区县大力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培育更多强区强县强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深化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交流合作,借重用好首都资源,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城记”。

6.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继续实施10项重大节能工程,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抓好重点园区、行业、企业节能。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源头控制,加大结构、工程、管理减排力度。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外购电比例,扩大使用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搞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极开展主要污染物市场交易和建筑能效市场交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全面推广泰达、子牙、北疆、临港、华明等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成子牙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工业、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化工、冶金、电子、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打造20条特色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继续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对低效建设用地实施二次开发,整合乡镇工业小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扩大再生水、雨洪水、淡化海水利用量。到2016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降至50%以下,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控制在11立方米以下。

三、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7.继续实施清水工程。综合治理河道,加快推进河道清淤、水系联通、堤岸改造等工程,全市河流水系实现水清岸绿。加强河道管理,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建立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新建、扩建和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管网设施,全面实施雨污分流。高标准整治海河中游两岸生态环境。加强引滦、引黄、引江沿线水质保护,加大于桥水库等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保障市民饮水安全。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防治地下水污染。到2016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8.继续实施绿化工程。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大公路、铁路、河岸绿化带和农田林网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搞好道路、桥梁、公园、社区的绿化美化,推广立体绿化,建成区成片裸露地面实现植被全覆盖。加快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建成7个郊野公园,改造提升外环线绿化带,建设天津动物园、植物园,规划建设西营门至柳林25公里绿色生态走廊。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花卉和草木,提高育种、养护水平和成活率。到2016年,新增造林7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

9.继续实施净化工程。以防治PM 2.5污染为重点,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实施供热改燃并网工程,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基本实现供热无燃煤化。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汽车,2015年前全面供应国V车用汽、柴油,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使用燃料乙醇汽油,全部淘汰“黄标车”。加强施工工地、拆迁工地、渣土运输监管,防治各类扬尘污染。积极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协调机制,实施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

10.实施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进8个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完成陈塘庄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铬渣治理工程,启动天津化工厂、大沽化工厂、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荣程钢铁厂、蓝星化工有限公司搬迁工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划定生态红线,严格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搞好大黄堡、七里海、团泊洼、北大港等湿地及沿海滩涂、入海河口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北部山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菜篮子基地、重点污灌区、典型工矿企业废弃地等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试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陆海统筹、河海统筹,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开展受损岸线和人工化岸线的修复工作。到2016年,受保护地区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7%以上。

11.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实施农村道路联网、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加快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坑塘净化、环境美化。推进农村环境连线成片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健全卫生保洁、设施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农村绿化美化,在村庄周围、道路河岸、房前屋后广植树木,形成绿化格局。大力普及沼气池。保护特色文化村落,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继续搞好示范小城镇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导则实施,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到2016年,建成美丽乡镇40个、美丽村庄600个。

12.发挥中新生态城示范作用。全面推进生态城开发,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建成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上,到2016年,完成3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中部片区和生态岛片区,启动建设北部和东北部片区,初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和生态宜居社区。将生态城建设模式、指标体系全面在滨海新区复制,加快在全市推广,在美丽天津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高水平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3.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以“两港四路”为重点,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天津港能级,建成深水航道、高等级专业码头等工程,推进南港港区、国际邮轮码头二期建设,加强完善集疏运体系,到2016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00万标准箱。加快建设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地下交通中心工程,建成北方大型门户机场,到201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50万吨。建成京津城际延伸线、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于家堡铁路中心站、铁路地下直径线、津秦客运专线、津保铁路、大北环铁路、西南环线、南港铁路、进港三线等铁路工程,实现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高速铁路公交化,启动建设蓟港市域快速铁路工程。建成京秦、塘承二期、唐廊一期、蓟汕联络线、滨石、津港二期等高速公路工程,改造京津塘、津沧、津保高速公路。建成地铁5、6号线及1、2、3号延伸线,到2016年,累计通车里程达到23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环放式地铁线网。加快外环线改造等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快速路网体系,提升改造一批干线公路,提高道路养管水平。

14.全面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继续完善城乡水、电、气、热等设施,提高保障能力。实现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推进供水旧管网改造,建设海水淡化输送工程,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网覆盖率提高到90%,基本解决中心城区积水问题。积极发展燃气、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改造提升城市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推进燃气高压管网铺设工程,新建一批气源储备设施。继续实施供热配套管网建设,开展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计量供热。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和管理,确保各类设施运行良好。

15.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加快光纤宽带网络、新型无线城域网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推广云计算、云感知、云存储等技术,建设智慧社区、智慧管网、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一批智慧城市示范试点工程,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网络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各类资源,扩大信息共享,实现高效利用,完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安全等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五、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6.用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引导控制作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统筹城乡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细化城市设计,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塑造鲜明城市特色。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严格监察执法和考核监督,杜绝未批先建、私建滥建,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7.加强交通运输秩序和环境管理。加大机场、港口、车站等交通站点地区综合整治力度,整治站区广告,搞好卫生保洁,整顿运营秩序。加强机动车辆管理,规范公交车、出租车运营,推行标准化服务,治理违法上路机动三轮四轮车,出台城市车辆保洁规定。倡导文明出行,治理超载超速、乱停车、闯信号灯和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趋势,适时考虑采取限购、限行等办法,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加强停车库、停车楼建设,减少和规范道路停车。鼓励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分担率,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到2016年,新增公交车4000辆,优化公交线路164条,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建立城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络系统。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综合信息集成平台。重点整治高速公路两侧广告。

18.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协调工作机制,推广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继续实施便民商业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菜市场建设进街道“三进”工程。加快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行社区事务网格化管理。加强小区物业管理,重点治理乱搭乱盖、乱圈乱占、乱贴小广告、乱扔乱倒垃圾等行为。加强流动人员管理,落实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天津建设。深化法治天津建设。到2016年,建成500个美丽社区。

19.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成果,重点围绕完善提升公共设施功能开展周期性修复,围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深入落实《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制定实施细则,继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强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和监督全覆盖,做到每寸土地有人管、每个设施都管好、每个细节管到位。到2016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

六、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20.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践行“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天津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增强市民家园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21.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提升市民素质行动计划,争创更多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做好科普工作,抵制不文明行为和不良生活习俗。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养成崇尚文明、遵纪守法习惯。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实现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市民身体素质。

22.持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先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好困难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着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认真落实增加收入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到2016年,城镇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35%以上。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市区危陋房屋拆迁改造。加快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老龄产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七、切实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和法制保障

23.强化组织领导和目标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美丽天津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统筹协调、系统设计、督促检查,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级人大、政协要充分履行职能,共同促进美丽天津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制度、奖惩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责任制,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

24.健全地方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修订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促进绿色消费、实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强化环境监管,加大环境损害处罚力度,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健全生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综合运用规划、土地、财税、价格等调控手段,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资生态环保产业。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建立生态系列创建“以奖代补”财政激励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保产业扶持政策。

25.营造全社会生态文明氛围。加大“生态文明、美丽天津”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共建美丽天津、共享美好生活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大力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美丽区县、美丽街镇、美丽社区、美丽乡村、美丽校园、美丽工厂、美丽军营等创建活动,培育生态文化,强化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天津的社会氛围。

第二篇:《安全天津建设纲要》征求意见稿

安全天津建设纲要(2015-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要求和总书记对天津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沉痛教训,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建设安全天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所涉及的安全建设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而采取的预防、控制、救援措施及相关工作。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不适用本纲要。

一、全面把握总体要求

1、背景和意义。安全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开放,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天津是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建设项目多,高危行业企业分布广、稳定性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安全风险也在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安全发展理念不深入,责任落实不严格,防范监督不到位,资质和标准管理不规范,安全投入不充分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再次证明,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没有安全

一切都无从谈起,必须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把安全发展看得重而又重,抓得紧而又紧,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坚决在安全城市建设上下真功、见实效。

安全天津建设是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当前安全发展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紧迫性,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臵,以坚决态度严守安全发展红线,以铁的纪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啃硬骨头的精神解决各类突出问题,推动安全天津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安全责任体系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进依法治安、体制强安、科技兴安、文化创安,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安全能力,强化安全保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繁荣发展。

3、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市形成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政府属地责任的长效机制,事故风险防控水平和公众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

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20%以上、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35%以上、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安全型城市。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和监督企业切实做到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四个到位,筑牢安全发展的基层基础。加强主体责任体系建设,企业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负责人、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承担相关具体责任。建立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制度,每个企业都要设立专职安全工程师,每个班组都要配臵专业安全员,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岗位。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分级分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明确、运行有效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建立安全生产情况日报制度,每个企业都要设立规范的安全生产电子监控系统,并与全市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联通,按照规定格式每日上报有关情况。完善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制度,企业员工必须进行相关安全技能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培养和树立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负责安全、人人都是安全监督员的良好机制。建立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名单,并在项目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必要限制。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

改造力度,积极引进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淘汰“散弱低粗污”企业。

5、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推动综合监管、直接监管有机结合,形成分工科学、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的部门监管体系。深入落实安监部门的综合监管责任,加强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市安全监控“一张网”,实现部门、区县、企业及重要节点间互联互通,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在线全程监控。区县全部设立执法监察大队,重点街(乡镇)设立执法监察中队,形成市有总队、区(县)有大队、街(乡镇)有中队的监管队伍。实施安全监管队伍标准化建设,完善素质培训、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机制。深入落实相关部门的直接监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行业领域安全工作的监管和指导服务,做好落实安全责任、完善技术标准、排查治理隐患、开展安全培训、推广先进技术等工作,依法依规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核把关,严格安全准入,规范审批流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工艺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

6、强化政府属地责任。建立健全市、区(县)、街(乡镇)、村(社区)四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属地责任体系,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区风险点、风险源,严抓、严查、严处,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建立安全检查、整治

长效机制,全市每年一次、区县每半年一次、街乡镇每季度一次,对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大检查、大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完善明查暗访机制,建立由安监人员、专家、志愿者组成的专门队伍,有针对性地对问题企业、问题项目、问题场所等进行暗访侦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曝光、及时整治。

三、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建设

7、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以严的决心、铁的手腕,持续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力度,努力实现“安全隐患消除、企业合规合法、常态管理到位、科技手段监控、安全责任落实”的目标。制定实施《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治理规定》,严格危化品企业准入,建立被监管企业信息公示制度、轻微违法行为记分制度、行政检查标准化制度、监管企业黑名单制度等。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生产、使用、经营、储存、运输企业和港区、机场、车站、运输物流中转场所、油气罐区等存在的安全隐患。推进大型石化、化工和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在中小型化工企业实施基本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施危化品储存分区、分类、分库管理,严格新建、改建、扩建的港口危险品罐区(储罐)、库(堆)场、危险品码头和输送管线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验收,加大危化品运输车辆停放专用设施建设力度。优化企业布局,完成外环线以内及城市建成区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推进中小型企业迁至合规设立的化工园区,大型项目向南港工业区集聚。

8、实施工业重点领域安全工程。全面加强冶金、医药、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源头治本,以防范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灼烫触电、粉尘爆炸、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严格危险作业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臵各种安全防护装臵、预警报警装臵和安全标志。实施大型金属冶炼设备、液氨冷库、煤气柜等重点部位自动报警和安全连锁改造,提高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

9、实施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全面加强道路、公交、地铁、民航、铁路、水运等交通运输安全建设,切实做到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着力整治道路运输秩序,严厉打击车辆超载、超限、超速、超员和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加强交通标识、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完善道路高清监控网络,加强对“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严格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装备技术要求审查,建立营运驾驶员培训考试记录档案和信息平台、黑名单信息库。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监管,建立轨道交通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完善运营监控系统,实行安全保护区巡查制度,严格乘车安全检查。全面完成桥下空间占压治理任务,提高城市道路养护水平。深入开展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治理,严格落实道口管理安全责任,规范监护员用工制度,完善“三级”巡查机制。强化油气输送管网监管,彻底解决管线腐蚀、老化和管线交叉点无保护等隐患,全面治理管线占压和安全距离不足问题。

10、实施建筑施工安全工程。全面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强高大难深等项目重大风险源管控,努力建设平安工地、文明工地。重点强化深基坑支护、高大模架、盾构施

工、大跨度建筑、水库大坝、市政管网等关键施工环节监控,加强施工机械的安全备案、安装拆卸、检测验收、安全操作等环节管理,完善施工过程“痕迹管理”和“跟踪管理”,做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严格规范建设项目招投标,做到应招尽招。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和追溯机制,“两书一牌”制度落实率达到100%,确保建筑质量,打造百年工程。

11、实施公共场所安全工程。切实加强车站、商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完善巡逻检查、守卫防护、安全隐患和问题排查等保卫制度。推行长途汽车购票实名制管理,实现“人票证”合一乘车,实行进出站双向安检制度,在重点场站、线路的地铁、公交车配备乘务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娱乐场所法人责任制和实名制登记,强化日常管理、抽查检查和监督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动态升降、重点严控。建立旅游景点客流量监测预警机制,科学核定人流,加强流量疏导,有效避免“大客流”情况发生。加强校园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整改校舍、实验室、机房等部位的安全隐患,规范食堂、校车管理,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建立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安全分类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及监管职责,探索大型活动安保社会化新模式,科学制定安保方案和预案,严防消防、拥挤和踩踏事故。

12、实施城市公共设施安全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防汛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运营安全。加快建设引江引滦水源调配工程,全面

完成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提升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双水源保障能力。新建供水管网540公里,改造老旧管网1050公里,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完成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实现水质全部达标。加快中心城区排水设施改造,提升雨水外排能力,完成城市防洪圈西部防线达标治理,推进东部防潮堤建设,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强化供电厂网协调配合,全面提升配电网网架结构、负荷供应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开展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占压清理整治,加强高中压管线、门站、储气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全市高压输配“一张网”,每年改造燃气旧管网100公里。健全供热站点、热力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供热锅炉房实施改造、并网,更新改造供热管网500公里。合理确定加油、加气站布局,完善设计施工和运营标准规范,建立部门联合抽查制度,推动1000座加油站储油罐更新改造、100座社会加油站安全提升、10座油库搬迁重建,坚决取缔“黑油站”、“黑气站”。全面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定安全评估等地方标准,建立健全电梯维保质量抽查和维保单位量化考核制度,积极推进建立住宅电梯应急资金池,探索房屋大维资金电梯维修改造费用便捷提取的政策措施。

13、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建成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管信息平台,强化安全源头控制。继续实施放心馒头、放心肉等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和问题食品召回制度。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创建试点,达标区县超过80%。严格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餐厨废弃物规范化处理,建立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实施药品质量全程监管,建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的全过程技术监督审评管理体系。健全“智慧药监”电子监管系统,强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监管,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药品检验研究院,以及区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街镇快速检测室,扩大抽查检验覆盖面。

14、实施公共消防安全工程。完善消防网格化防控体系,筑牢以“四个能力”为重点的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加强消防站和供水、通信、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实施消防队标准化建设工程,强化装备力量,提高特种消防能力,严防消防救援次生灾害。落实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积极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建立行业系统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定期通报和告知制度,实现易燃易爆危险品信息监测网与消防部门互联互通。加强市级消防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和战勤保障工程建设,着力提升消防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四、着力完善安全建设保障体系

15、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地方安全立法,进一步完善安全市场准入、从业资格准入、重大隐患治理、职业危害防控、事故调查处理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完善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审定发布相结合的标准制定机制,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日常培训、监督、核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

实处。

16、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将安全工作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宜居的空间布局。统筹规划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注重工业区、生活区的有效防护隔离,合理控制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比重。调整优化重化产业和港区功能分布,加快石化、冶金、危化品等产业集聚。编制危险品管线专项空间规划,形成危险品管线控制廊道。加强城市防潮、除涝、抗震、应急避难、人防等领域的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安全防范水平。

17、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搭建集科技创新、检测检验、咨询认证、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安全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天津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重大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科技攻关,实施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在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卫星定位等技术,建设全市统一的安全数据库,实现空间地理、安全设施、物品存储、救援力量、处臵方案等信息的互联互通。

18、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气象、洪涝、海洋、地震等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开展24小时应急值守与动态监测,实行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健全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体制,加强应急预案编制,深入开展应急演练,规范信息发布与新闻报道程序。优化配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提高应急装备水平,设立巨灾应急储备金制度,建立全市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加快国家级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19、完善安全文化体系。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推进学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相结合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推广安全生产经验。积极推进多层次创建行动,加快建设安全区县、安全街镇、安全园区、安全社区、安全企业、安全校园、安全工地、安全交通、安全场站等。认真组织好“安全生产月”、“青年安全示范岗”、“安康杯”竞赛,建成天津市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在“8·12”事故原址建设主题公园。

20、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安全发展长效投入机制。市级设立1亿元的安全天津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事故隐患治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等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制度,积极推动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五、全力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21、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工作格局。扩大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范围,增加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为成员单位。推进监管部门与组织部门、监察部门、司法部门联动,完善专家参与技术服务、监督检查和决策咨询机制,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安评环评机构等中介组织参与安全管理。

22、实行更严格的检查考核。将安全天津建设工作纳入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终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考核权重,把考核结果作为能力评价、选拔任用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完善督查检查、定量考核和评比奖惩制度,将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较大事故控制起数、重大及以上事故起数等作为各级政府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考核指标。

23、实行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完善手机一键直通、来信、来访、电话、网络等举报监督机制,设立安全天津建设监督平台,鼓励社会公众与企业职工举报安全隐患和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问题督办、跟踪反馈、举报奖励等制度。强化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曝光揭露违法违规行为,跟踪报道热点问题,加快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监督网络。

24、实行更严厉的责任追究。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整改不到位“零容忍”、责任不落实“零容忍”,依法从严从重追究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健全和完善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经济处罚、行业禁入、刑事处罚等综合追责体系,严格落实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跟踪督办、警示通报、诫勉约谈和现场分析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25、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安全天津建设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将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细化分解,研究制定可操作、可落实、取得好效果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把安全天津建设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篇: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生态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市。开展生态市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为基础,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天津在全面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于2005年底作出了开展生态市建设的重大决策,并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列入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天津,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实现天津市“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推进生态文化四大重点,突出特色,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统筹协调;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策引导、公众参与。

(三)目标指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将天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

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年-2010年)目标: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市中心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30个环境优美乡镇、60%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同时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小区;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全面推进和基本建成阶段(2011年-2015年)目标:全市80%以上的区县建成生态区县,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趋向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生态市建设总体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类共33项指标组成。

二、优化发展布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天津市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原则,将全市划分为四类开发区域,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

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这一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在优化开发区域内,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

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这一区域包括:滨海新区除核心区以外的各产业功能区、中心城区外围地区及郊区、县政府所在地区、津滨走廊地区。在重点开发区域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

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这一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在禁止开发区域内,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这一区域包括:除去上述三类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如津西北平原、津北平原和津南平原农业生态区等。在限制开发区域内,坚持保护优先,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三、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为重点,根据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水资源保障:推进多源供水,构筑以本地水资源为主,引滦和南水北调为重要补充,海水淡化、雨洪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相结合的多水源优化配置体系;控制水资源总需求量,逐步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比例,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增加生态用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系列工程;节约水源,建设节水社会。

土地资源保障: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制度,解决乱占、滥挖土地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还湿,以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

矿产资源保障: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监管,整顿矿山开采秩序,科学合理控制矿产资源开采范围与规模,划定禁采区,搞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能源保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进一步改善一次能源结构,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节能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建设节能城市。

(二)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前提,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以水资源、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基础,以七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示范,以若干重要生态产业链为重点,形成以“两优、三源、七区、多链”为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新区现代化工业为支撑、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为纽带、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和郊县区域特色工业相互补充的新的工业体系。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的“三高两超”企业严格限制、逐步淘汰。建设七个生态产业园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港区集约型、节约型、环保型石化生态工业园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生态型高科技园区;天津港保税区国家级节能、清洁、高效的国际生态物流业产业园区;汉沽电、热、水、盐、建材联产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海河下游冶金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天津子牙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业园区。形成重点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以大型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无缝钢管和优质钢材生产为龙头的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一汽夏利和丰田汽车总装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链;以纺织工业园建设为依托的纺织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拟建北疆电厂和大港二站电厂为依托的高效燃煤发电、海水循环冷却、发电机组低端抽气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废渣制新型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等。

实施清洁生产: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中的废

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对高环境风险的重点行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三高两超”的重点企业依法推行强制审核。引导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发展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养殖业比重,加快养殖业向集约化转型。完善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及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和市场推介等,引导农民和企业在农畜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中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高新技术发展领域,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掌握汽车、电子信息、生物与现代医药等十大产业的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技术;重点解决人口与健康、城建与交通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保险业、环境友好型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

(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体系建设

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网络格局:以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河流和道路及其绿化隔离带、河口和滩涂等为依托,形成生态屏障、生态连绵带、生态防护廊道。

保护湿地资源: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和监管机制,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保护和修复七里海、青甸洼、大黄堡、黄庄洼、团泊洼和北大港六大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海洋资源:设立滩涂禁止开发区,强化海岸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实施渔船总量控制制度,实行封区禁渔制度,积极开展河口及海岸带生态修复。

保护森林资源:建立北部山区的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西部的防风治沙体系、滨海沿海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三带(海河风景林带、津西北防风固沙林带、外环线绿化带)四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区、水源涵养林区、沙化土地固沙林区、污染土地用材林区)多点(森林公园、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绿化等点状分布的森林绿地)的城市森林格局。保障生物安全及生物多样性: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和生态影响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本地物种资源保护,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建设天津植物园、蓟北原生物种基因库、滨海盐生植物园和品种库等。

2、环境污染防治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工业污染源控制: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总量控制指标,实施区域与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巩固提高污染源治理成果,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再生水回用率;完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加强景观河道综合整治,改善水质,实现水清岸洁,促进水生生态恢复;有效控制陆源污染,加强沿海周边地区协作和海陆污染控制联动,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加快燃煤设施污染防治,2010年前现有电厂完成脱硫除尘工程改造和建设,20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高效烟气脱硫;控制工艺废气排放,重点防治化工、医药、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和恶臭气体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执行国家第三阶段标准(相当于欧Ⅲ),鼓励使用清洁燃料机动车;强化建筑工地、料堆场所、交通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控制城市周边土壤风沙尘,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实施安静工程,加强环境噪声治理,严格控制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工

业噪声,提高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推动安静居住小区建设。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继续实施铬渣、电石渣、碱渣等资源化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网络体系,强化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力度,继续完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加强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全面开展电磁辐射源的申报登记,严格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药、化肥、农膜的科学合理使用,防止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以实施生态市系列创建工程为载体,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社区建设,建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态人居体系。

1、优化城市人居建设布局

合理规划居住用地:依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24个居住片区,外围组团和滨海新区各规划14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规划配置大型超市、社区文化中心、综合运动场、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宜居生态社区:围绕海河综合开发和景观河道治理,结合河流、水面周边原有居住小区的改造,建设临河、临湖的“亲水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30个大型公园绿地和天津植物园等八大风景区,新增绿地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均衡绿地布局,建设临绿地、临公园的“亲绿宜居生态社区”;围绕建设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11个新城以及中心城区外围西青、双口-青光、双街、小淀、大毕庄、津南、华明、新立、双港、大寺等外围城镇组团和中心镇及中心村,建设 “亲田园宜居生态社区”。

2、构建与保护城市景观体系

建设城市道路、河网、绿地、林地景观带,形成“蓝脉绿网”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维持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空间格局,体现城市景观多样性。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绿色公交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健全商业服务网络,创造城乡便利、信步可达的购物环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健全城市公用设施,全面提高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能力;健全城市应急系统,提高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农村集中供水、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全市60%的村庄普及清洁能源;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整治村庄河道、沟渠,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5、开展生态城市系列创建活动

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开展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生态宜居小区。

6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空气、水、垃圾等环境污染及占用绿地、湿地等生态破坏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医疗救济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完善公共治安、食品药品、生产交通、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体系。

(五)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环境友好观、培养资源节约观、发扬绿色消费观、培育创新型人才观、弘扬生态道德观为重点,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天津生态市建设的源动力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行动。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丰富城市生态文化,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加大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力度,特别是保护、弘扬、扶植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民间文化;加强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的保护。大力弘扬旅游文化,重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展示等活动设施。培育产业生态文化,引导企业的活动方式和产品功能向产品绿色化、服务人性化和环境友好化转变。倡导管理生态文化,建立以绿色GDP为主的经济核算体系和以生态市建设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生态优先的政府科学决策的长效机制。推动社区生态文化,引导居民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培育一批绿色家庭。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在党政机关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将生态市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管理干部学院的培训计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

在生态市建设启动和重点突破阶段(2006-2010年),初步规划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综合保证能力6大类170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455亿元,属于指导性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市建设的深入,有些项目还需进一步调整和充实。

五、生态市建设保障措施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协调,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规划纲要实施。

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推动工作;成立由相关领域高级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作为领导小组的咨询机构;建立生态市建设推动长效机制,将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纳入政绩考核;各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制度。

法制机制保障: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由市人大审议并批准实施《规划纲要》;围绕生态市建设,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制定有关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将生态市建设纳入市人大、市政协执法检查和监督视察工作日程。

资金政策保障: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建立生态市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运用预算内资金,将环保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城市建设、水利、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公益林补助等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倾斜,统筹安排;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科技人才保障:将生态市建设重大技术创新课题优先列入全市科研计划;积极开展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市的科技合作;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社会监督保障: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政府社会监督平台,在网站、媒体开辟专栏,建立公告、公示和奖励举报制度,不断扩大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生态市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纲要

金乡街道暗楼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纲要

暗楼村座落于金乡县县城南2公里,是我省有名的设施葡萄基地,位于市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区的中心。对暗楼村及周边片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城郊、旅游休闲农业、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打造旅游城市的需要。根据济宁市美丽乡村及示范片区绿化提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绿化规划纲要。

一、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美丽乡村提升绿化建设,因地制宜,细化村庄点、线、面的绿化,高标准绿化,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

二、绿化原则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兼顾绿化、美化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合理搭配树种,注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做到层次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及季相变化。

3、保护优先,突出村本改造特点,彰显历史文化和水乡特色。

三、绿化标准

1、行政区域内整体绿化水平较高,林木覆盖率25%以 上,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

2、所有入村道路两侧栽植1-2行乡土乔木树种并适当配置常绿灌木和花草。村内主街道栽植1行以上乡土乔木树种并适当配置常绿花灌木;小街小巷因地制宜乔灌花结合,应绿尽绿见缝插绿。新栽植苗木选用米径3公分以上的高大乡土乔木,做到规格适中、主干挺直、分支均匀、树形优美。

3、村庄内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坑塘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全部植树绿化。

4、村庄庭院及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植树绿化,村内 80%以上的农户庭院栽植乔、灌、藤、果等植物。

5、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的休闲广场1处以上,广场绿化率30%以上。

6、村庄周边利用零隙地块、河流水系、围村道路、防护林网等因地制宜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围村林带。

7、行政区域内宜林荒片荒滩绿化率80%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0%以上。

8、树木产权落实,配备专兼职管护人员,树木管护到位,树木生长良好,古树名木保护良好,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和人畜损毁林树木现象。

第五篇:“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天津”宣传材料

关于下发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港口活动学习辅导材料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室: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港口活动的有关部署,进一步组织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相关学习活动,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组织汇编了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港口学习辅导材料,主要包括天津市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天津大会精神,选取了部分在事故现场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家属安抚等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的先进事迹,摘录了部分媒体有关天津港公安局民警和消防战斗员的事迹报道,供各单位(部门)学习参考。

希望各单位(部门)按照集团活动方案确定的各项学习重点,充分利用集团公司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班组学习会、支部党课、座谈讨论等载体,加强对讲话精神和先进事迹的学习领会,引导广大员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干事创业,全面完成任务指标,推动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附件:

1.天津市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天津大会精神。

2.先进集体和典型代表事迹材料。

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2015年10月15日

附件1:

天津市弘扬烈士精神 建设美丽天津大会精神

(学习辅导材料之一)

黄兴国在弘扬烈士精神建设美丽天津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13日)

同志们:

一个月前的今天,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了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火灾发生后,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区支队、保税区支队的官兵,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的消防员,天津港公安局民警,在第一时间迅速赶到现场抢险灭火,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10人壮烈牺牲,5人失联。今天,我们召开大会,深切缅怀英烈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动员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努力建设美丽天津。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天津警备区,向在事故中牺牲的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和崇高敬意,向烈士家属表示诚挚问候,向为救援处置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兄弟省区市以及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牵挂。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汇报,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赴事故现场指导救灾救援,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汇报,作了重要讲话。张高丽副总理先后召开七次视频会议,多次作出批示,研究部署救灾救援工作。刘延东副总理来津,代表总书记、总理看望慰问受伤人员,指导伤员救治工作。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并提出明确要求。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同志率领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现场,科学组织,统筹协调,果断处置。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带队亲临一线,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承担起急难险重的任务,兄弟省区市给予了技术、装备、人员的大力支持,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鼎力相助下,我们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坚持科学决策、科学施救,救援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截至目前,没有发生次生事故,没有发生新的人员伤亡,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没有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事故现场已经清理完毕,住院伤员大部分痊愈出院,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30天,我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较好地完成了繁重复杂的救援处置任务。

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在抢险灭火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面对火光冲天的事故现场,他们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奋力灭火,在爆炸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的是从警20多年的消防老兵;有的是刚刚入伍的新战士;有的是夫妻战友,丈夫受伤,妻子牺牲;有的新婚12天就倒在了救火一线;有的三兄弟同赴火场,其中一人再也没有回来。英雄的壮举不胜枚举,感人的事迹可歌可泣。这些同志在危难时刻,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临危不惧,用生命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赞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令人敬仰的海河儿女。

下载美丽天津建设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丽天津建设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的天津作文大全

    美丽的天津作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

    工程项目建设纲要

    《工程项目建设纲要》说明:项目管理就是对建设工程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项化活动,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诚信建设纲要

    诚信建设纲要诚信是获取信任与信誉的前提。价格诚信是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与服务时作出的承诺,承诺其商品与服务质价相符,并做到诚实守信。加强价格诚信建设,是健全社会信用......

    美丽的天津作文(通用)[5篇]

    美丽的天津作文(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

    美丽的天津作文(五篇范文)

    美丽的天津作文8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

    法治湖北建设纲要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鄂发〔2009〕16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摘要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1、《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倡导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市国土局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总结过去道德建设成果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