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治湖北建设纲要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鄂发〔2009〕16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现将《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建设法治湖北,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活动,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法治湖北建设工作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创新实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阶段性工作方案,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不断提高法治湖北建设水平。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09年7月17日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法治湖北建设纲要
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稳步扎实地推进法治湖北建设,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法治湖北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普法和监督等途径,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促进湖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坚持法制统一。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体进程中,推进法治湖北建设,落实依法治理的各项措施。
——坚持科学发展。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法治湖北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治湖北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行动进程
3、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法治化。人民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权利得到全面实现和保障。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各级领导班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党组织的活动和行为符合党章和宪法、法律的规定,党的领导方式得到有效改进,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
——形成较为完善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同步配套,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体现湖北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行政决策、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健全规范,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效果得到社会公认,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本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司法机关坚持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公正司法效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公平正义的司法权威充分彰显,法律尊严得到切实维护。
——推进依法治理、创建法治社会形成共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素质普遍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明显增强。广大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广泛增强,信用体系比较健全。自主创业、公平竞争、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法治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法规规章。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护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确立,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住房、饮水、交通、通信、电力、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为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4、行动进程:第一阶段,在2010年前完成规划、动员、部署工作。将本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相关要求,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层层进行目标责任分解,提出和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第二阶段,2011-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本纲要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的法治化目标。第三阶段,2016-2020年巩固全省法治建设成果,全面提高湖北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三、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法治化
5、完善与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规章。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调节、服务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清理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消除体制性障----------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放宽市场准入,营造自主创业、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规规章,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建立增长机制。重点围绕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深化农村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6、依法监管市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法规建设,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加强对公营垄断性部门和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等违法行为。依法规范各类中介机构及其服务市场,促进社会中介组织依法运作。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
7、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与现代信用体系相关的法规规章。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信用市场和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政府要率先加强诚信建设,努力提高社会公信力,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加快开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努力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全面提高全社会信用道德水平,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8、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保障作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法制宣传,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切实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资源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完善和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依法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实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依法建立健全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加大节能降耗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依法加强对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9、为“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重点加强对武汉----------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进行科学规划的法律服务。积极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在依法运作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形成共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依法行政效能作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实现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形成扩大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两圈一带”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四、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法治化
10、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湖北建设全过程,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地方党委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健康发展。健全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依法行使好地方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等法定职权。改进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优化代表构成,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协助政府推进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依法保障----------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政协委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坚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完善保障公民权益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全面合理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依法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
11、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坚持法制统一,严格依法立法。根据湖北实际,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加强立法调研,健全和完善地方立法评估制度,实现立法项目和决策的最优化。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彰显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努力使立法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人民意愿。完善省委领导地方立法的工作制度,发挥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法规听证、审议和表决程序。加快立法工作机构法律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设高素质的立法专业骨干队伍。适应法治湖北建设的需要,制定和实施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循。
12、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法治化建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科学民主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行使行政决策权,建立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评估和集体讨论等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决策跟踪评估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限和决策责任对等统一。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科学规范执法职能,合理设置执法机构,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人员结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执法新架构。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增强行政执法效能,降低行政执法成本,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依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提高行政复议绩效。增强行政管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效能意识,大力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围绕规范公共资源配置权,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权力有效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
13、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健全完善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法工作运行机制。推进平安湖北建设,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增强防微杜渐意识,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科学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实现调处群体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有法可依,确保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罪犯教育和改造质量。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强化治安防范,扎实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监督制约机制,完----------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善司法保障制度,从体制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科学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强化司法机关惩治犯罪,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为改革发展创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完善包括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教育、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注重法律服务体系在基层的有效延伸,把基层作为法律服务主战场,加大法律服务人力和财力投入,增强法律服务的主动性和机动能力,把在人口比例中占大多数的农民作为法律服务主要对象,重视基层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努力使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每个角落。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体制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监督和经费保障,切实保障法定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14、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实效。加强对权力监督的法制化建设。使监督成为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监督实施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以强化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为重点,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创新形式、保障效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实效和合力,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注重党内监督,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依法履行监督职能。要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计划财政审计报告和其他专项工作报告,加大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力度,坚决纠正各种执法不严和严重违法的行为,切实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明确民主监督的内容,完善民主监督的形式,健全民主监督的机制,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切实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监督等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等专项监督,强化对重要部门、重大事项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实行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和绩效评估制度,确保各级行政部门依法严格履行职责。强化司法监督,着力健全司法救济功能,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保障公民诉讼权利,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有罪不究、违法办案、裁判不公等问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规范程序、确保实效。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舆论监督,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五、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法治化
1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湖北人文资源优势,弘扬湖北人文精神,提升湖北形象。
16、深化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公民民主法治观念。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结果作为任职重要依据;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和教育培训法律知识测查力度,把公务员法律培训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及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源头普法工程”建设,真正做到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探索将法律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考试内容。以青少年学习教育、就业创业、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困难救助和犯罪预防为重点,做好普法教育和权益维护,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制度、方式、载体的创新,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公益基金、法制宣传工作者协会、法制宣传社会志愿者协会组织。充分发挥我省法学----------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研究资源优势,利用法学专家巡回报告会、法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丰富和发展以宣传法治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化创作,丰富和扩大法治宣传的载体,繁荣和发展法制文艺。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治知识,形成浓厚的法治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法制节目、法制栏目的质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文化与法律知识宣传的有机融合,把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增强全体公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其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加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危害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加强妇女维权机制建设,加强妇女特殊劳动保护,依法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发展,营造全社会尊重妇女、关爱女性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妇女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17、建立完善文化法治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加快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刚性约束制度,依法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长远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我省文物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定促进我省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法规制度,促进我省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依法保护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依法保护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培育和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依法管理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事业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18、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法规规章,为互联网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适应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方式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各类网络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依法加强对网络传播行为的监管,建立制度化的网络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坚决打击互联网不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传播健康发展。针对网络传播特点和网络时代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殊性,不断推进网络传播法制的研究和建设。
六、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
19、依法促进科教事业发展。依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国战略,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差距。依法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法治的手段,依法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行政救济渠道畅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按照科学、民主、合法的要求,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水平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重点部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等各项任务,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法规规章体系,规范科技执法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依法管理,规范科技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防治科研领域不法行为,依法防治学术腐败,维护科研诚信。
20、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逐步健全我省劳动保障法规规章,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政策促就业。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加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高效----------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快捷调处劳动争议。扎实推进工会维权及劳动仲裁机制建设,依法规范集体合同及工资协商行为,推动企业依法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同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职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21、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法律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完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依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法律服务力度。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激发农民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务中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2、依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营造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形成以社会----------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儿童、重大疾病患者、受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保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大社会保障方面执法力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依法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和完善卫生法规规章,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及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供法律保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形成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依法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法治化程度。依法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药品食品安全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七、加强法治湖北建设的组织领导
23、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建设法治湖北的目标要求,统筹规划、整----------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体推进、分步实施。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部门联动机制、情况通报机制、检查督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要把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共性目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法治建设工作考评体系,将法治建设工作考评情况与其他相关工作评先创优有机结合,加强责任奖惩措施,形成协调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24、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分级部署、分工实施的法治湖北建设责任体制。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指导、管理、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依法治理办事机构根据纲要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和具体工作方案,提出区域性、阶段性及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强统筹协调、分步推进、分类指导。不断加强法治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用理论指导法治建设工作实践,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向前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并报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第二篇:论法治湖北(范文)
论“法治湖北” 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
法治既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和精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第十次党代会将“法治湖北”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充分彰显了省委与时俱进、依法治省的理性思维和行动自觉,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法治在构建战略支点中重要保障作用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必将对加快富民强省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一、建设“法治湖北”是时代的呼唤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为标志,我国的法治进程已经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牢牢把握湖北“黄金十年”的历史机遇,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必须以法治为保障。努力建设“法治湖北”,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也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大势所趋。
1、建设“法治湖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治国原则,而中国几乎同一时代的韩非子也提出了“治民无常,唯法为治”的治国论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变化,法治思想逐渐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主导思想。建设法治国家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追求文明进步的标志,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法治的一般特性所决定的: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能够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法治具有明确性、公开性,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法治具有平等性、公开性,任何人都不因地位高低、权力大小、贫富差别和种族信仰不同而受到优惠或歧视;法治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它以国家强制力量作为后盾,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行的强制效力。历史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法治”总是与国家的昌盛相连结,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坚定不移的方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取得伟大成就,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尊重法治、崇尚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我们理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加快建设“法治湖北”。
2、建设“法治湖北”是提升湖北经济实力、加快富民强省进程的重要保障。法治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市场经济在其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尤其需要法治来引导、保护和规范。当前,随着全国范围内硬环境的普遍改善,软环境日渐成为决定地方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法治环境则是“关键的关键”。法律的规范化能够保障市场的安全有序,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法律的透明化能够保障利益的预期,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公正的司法制度和高效的仲裁机制能够有效裁决经济纷争,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法治环境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国家越是富庶,其天然资源贡献度越低,无形资产贡献率越高,其中法治程度可决定一国57%的无形资本价值。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之所以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较强的竞争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透明、对称、公平、高效和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对投资企业而言,虽然低价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具有吸引力,但相比之下,企业更为看重的是这个区域内是否具有能够保障资本运营安全与效率的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面对“黄金十年”的发展机遇,湖北要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更加着力于法治环境的优化,更加重视法治对经济的重要保障和积极促进作用。
3、建设“法治湖北”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时,把民主法治作为首要特征,充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治手段和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全省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法治是以理性平和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最佳途径,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最佳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只有加强“法治湖北”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教育和引导广大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才能增强广大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调处利益纠纷、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本领,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4、建设“法治湖北”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前所未有,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直接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影响各方面的工作能否依法有效推进。“以令率人不如身先”,党只有自身率先做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才能有效约束其他组织、团体和个人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监督机关依法监督,才能引导全体人民依法行事。建设“法治湖北”,从制度上把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能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能够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同时,通过法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健全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保障机制,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惟其如此,我们的执政活动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准确把握“法治湖北”的内涵与目标
“法治湖北”体系庞大、内涵丰富。建设“法治湖北”,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有效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积极推进依法治省,使法律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则,使法治精神成为社会崇尚的普遍共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治湖北”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营造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有序法治生态。形成有序法治生态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领导方式趋于科学合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成为地方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基本手段,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基本步入法治化轨道。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法律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政府履行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规范高效、公正透明、监督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行政执法体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比较健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能力和水平被社会认可,基本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公正廉洁司法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各级司法机关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坚持公正廉洁司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和有效落实;队伍教育培训、执法管理、内外监督机制比较完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涉法涉诉信访率、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对司法执法机关的满意率稳步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社会管理领域法规规章进一步健全,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权力配置和行使进一步规范,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重点工作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形成知法、守法、敬法、畏法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持续不断的法制宣传教育,各类重点对象学法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培训率和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率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自觉性显著增强;法治文化阵地基本实现市、县、乡镇和村四级全覆盖,全社会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创建绩效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讲,全省公民既依法行使权利,又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办事、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带头依法办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自觉把依法办事作为行为准则,普遍养成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习惯,成为构建“法治湖北”的表率。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省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基本形成法治信仰、法治精神、法治风尚,法治成为全省人民的普遍思想理念、工作准则和生活方式。
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和法治不可分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设“法治湖北”,需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穿到民主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总体目标是始终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前提下,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通过加强法治来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在法治的轨道上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效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也是“法治湖北”建设的目标追求。
三、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以《法治湖北建设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标志,近年来,“法治湖北”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尚需加快,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需,也是保障改善民主、增进群众福祉之要。我们应当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战略支点建设这个中心,统筹兼顾、坚持不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快“法治湖北”建设进程。
1、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国无法不治。建设“法治湖北”的首要环节是立法。“良法利民,恶法害民,繁法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国家和地方立法已经从过去的“构建”阶段步入了“完善”阶段。当前和今后,我省地方立法应从过去的“填补空白”走向“拾遗补阙”和“日臻完善”,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以人大为主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地方立法机制,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重经济立法到经济社会立法并重转变、由管理型立法向服务型立法转变、由数量速度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由粗放型立法向精细化立法转变、由注重立新法向统筹立改废转变,不断增强法规规章的统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我省地方立法今后的任务需在结合本地实际中下功夫,突出地方特色,认真组织实施地方立法规划,着重做好自主性立法和先行性立法,建立健全与我省“十二五”规划相配套、与加快构建战略支点相适应、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衔接的地方法规体系;要紧扣我省大的战略部署来进行立法,使我省地方立法更好地服务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五个湖北”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
2、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的力量在于依法办事和严格执法。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80%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的,因此,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将政府行政行为系统纳入法治轨道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细化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指标,为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从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向全国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转变。要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合理界定执法权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减少执法层级,推进综合执法,积极构建职能集中、管理规范、上下协调、运行有效的综合执法体系。要改进和完善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体系,严格行政问责,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行政行为的公信力。
3、坚持司法为民,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法治湖北”,必须切实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特殊作用。要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清除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把公正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全过程,以公正促公信、以公信树权威。要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司法队伍。要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求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各级党委对司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最重要的“法律”往往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不断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湖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多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对提高全省人民的法律素养和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甚至信“访”不信“法”、信“网”不信“法”的现象。人民群众既是“法治湖北”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建设“法治湖北”应当突出共建共享,紧密结合“六五”普法目标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和机关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法治湖北”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各行业专业法的宣传,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普法宣传重在“普”字上下功夫,必须加强重点层面、难点群体、盲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分门别类地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普通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坚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宣传作为重中之重,从群众需要出发,为保障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制度、方式、载体的创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法治文化设施,积极创建全省公民有序参与“法治湖北”建设的载体和平台,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湖北”建设工作格局,推动“法治湖北”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法治湖北”既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保障,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从普遍意义上讲,法治湖北的建设进程与富民强省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实践,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助推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助推富民强省进程。
第三篇:法治泽州纲要
2011年—2015年
“法治泽州”建设实施纲要
为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泽州”建设进程,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法治山西”建设实施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治晋城”建议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法治泽州”建设纳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为实现“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县、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法治泽州”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乡(镇)、村、单位、企业等法治建设进程,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使我县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更加适应法治精神要求,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公正司法效果得到社会认可,社会管理手段更加适应依法治理的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深入开展宪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开展宪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公民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理念,自觉参与法治实践;突出抓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将普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党校教学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做到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改善民生、诚实守信、维护稳定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3、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推广先进典型,弘扬法治精神,繁荣法治文化,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非政府职能向社会和市场的转移,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效精干、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自觉接受监督。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2、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组织作用,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
3、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科学规范执法职能,改变多头执法和执法缺位、越位、错位的状况。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对行政执法环节、步骤进行具体规范。细化、量化执法标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行为。加强行政复议,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状况考核、绩效评估、奖惩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坚持公正司法,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完善司法程序,规范司法行为。以基层司法部门和热点岗位为重点,深入开展司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审判、检察工作规律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办案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管理和法官、检察官业绩考评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办案等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
2、建立健全司法便民利民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不断深化审判、检务、警务公开,增加司法透明度。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求助制度及其互相对接的运行机制。建立法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各类社会群体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平等获得司法保护。
3、规范和拓宽法律服务市场。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拓展法律服务领域。积极介入国有企业改制和加强管理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转变服务方式,由单一的诉讼服务向诉讼、非诉讼综合服务转变,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五、全面实施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要以“法治泽州”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区域法治建设。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法治创建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区域建设各项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地方依法治理水平,夯实“法治泽州”建设基础。
2、深入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围绕科学发展,加大对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卫生、教育、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重点部门和行业要规范执法行为,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3、广泛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抓好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健全政务、村务、企务、校务公开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及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
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动态环境下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巡防机制,形成网络化布警、全天候监控、整体联动、攻防兼备的社会巡防网络。
2、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暴力恐怖犯罪、邪教组织犯罪的严打态势,依法打击各类新型犯罪,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3、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及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例会、信息研判、情况报告、领导接访、专人包案、协调会办、督查回访、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衔接制度,积极探索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信调对接、纪调对接、援调对接等长效机制,形成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六级六步”大调解格局。
4、进一步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各乡镇要按规定配备政法综治工作人员,建立集综治、法治、司法、信访、稳定、调解、流动人口管理为一体的政法综治中心,在村建立集综治、警务、治保、调解、社区矫正等功能多位一体的综治(警务)站,完善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作用。深入开展“平安泽州”系列创建活动。
5、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劳动教养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高劳教人员、强戒人员教育挽救质量。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推进综治工作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建立完善具有“两新组织”特点的的综治工作机制。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因灾孤残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七、加强经济领域法治建设,创优经济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规范各类中介机构及其服务市场。强化政府对各类市场的有效监督,完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等监管体制,深入开展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国计民生重要产品、食品药品的专项整治活动,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推进重点领域依法治理。加大对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的专项依法治理。尤其要把安全生产提升到社会管理的重要层面,强化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联合执法、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监管等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
3、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制度,依法规范用工制度,协调劳动关系,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培育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八、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1、加强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体制机制;构建以权力机关监督为重点的全方位监督网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形成监督合力。
2、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与有关法律、法规不相抵触,加强“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和严重违法的行为。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惩治司法腐败,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
3、强化行政监督职能。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监督等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等专项监督,强化对重要部门、重大事项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维护行政法纪,确保依法行政。
4、强化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推进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保障信访、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健全舆论监督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舆论监督。
九、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对“法治泽州”建设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由县依法治县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法治泽州”建设的组织推进工作。要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目标责任制,根据创建工作的要求,把创建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法治泽州”建设以及创建“法治县”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区域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部署,明确目标要求,确保工作落实。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法治泽州”建设是一项宏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要充分发挥各依法治理领导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建立健全整体协调、分工合作、信息互通、共谋发展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强力推进的工作合力。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法治泽州”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3、突出工作重点。围绕创建“法治晋中”的重点任务,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县、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法治建设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为载体的“法治泽州”建设系列创建活动,把法治建设拓宽到各领域、延伸到基层各单位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县各个层面深入推进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通过办实事显实效,让人民群众实时共享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
4、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泽州”建设的意义、任务和工作成效,创新法制类专题栏目,扩大和提高宣传效果,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法治泽州”建设的目标任务,形成有利于推进“法治泽州”建设的社会舆论氛围。
5、认真落实保障措施。重视加强“法治泽州”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落实依法治理领导组办公室人员编制、技术装备和经费保障。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队伍的培训,充分发挥好“法治泽州”建设联络员的作用。县依法治县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指导,以创新务实精神推动工作落实,促进法治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法治泽州”建设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第四篇:湖北十二五纲要解读
未来5年,湖北将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在转型、绿色、创新、和谐中,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十二五”时期将是湖北大有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十二五”湖北镇化率达52% 300万农民实现市民梦想
·湖北“十二五”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5%
·湖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将达到100万套
·湖北十二五期间充分就业成优先目标
·湖北“十二五”着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湖北十二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跨越式发展战略机遇期
湖北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爬坡过坎的发力期和潜在优势的转化期。国际国内的发展格局深度调整,各种机遇的叠加,将进一步凸显湖北的综合优势。
◆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期
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将成为推动湖北快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城镇化加速推进期
加速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湖北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具有加速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期
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锲而不舍地推进先进制造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富有特色地发展现代农业,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期
在努力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将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期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化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深层次矛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两圈一带”舒展湖北战略宏图
从鄂东的武汉城市圈,到鄂西的生态文化旅游圈,再到肩挑东西的长江经济带,湖北现代化格局中的核心棋子,一步步落子到位,经济版图由此重塑。投资和项目是增长的基石。“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正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精心谋划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其实质,就是要激活全省经济资源,抢抓中部崛起、产业转移、国家宏观政策等重大机遇,谋划大项目,吸引大投资,撬动大市场。
湖北实施“两圈一带”战略走笔:长风破浪会有时
湖北“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正式形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空间上的全覆盖,形成了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展望间,“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泽被荆楚的胜景,目不暇接,她带给6000多万荆楚人民的,必将是“明天更美好”!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由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区)组成长江经济带:以武汉为中枢,宜昌、荆州、咸宁、黄冈、鄂州、黄石等大中城市为节点,沿江25个县(市)为依托,打造沿江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密集带。
武汉城市圈:由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构成区域经济联合体 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解读长江经济带的未来时,描绘了一幅千帆竞发充满活力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许克振告诉记者,对今后10年的湖北长江经济带,《规划》勾画出一幅美好发展蓝图:将其建成引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
现代产业密集带:“十二五”期间,湖北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13600亿元左右,年增长12%左右;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万元,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
新型城镇连绵带:城镇化率达到59%。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为支点的东部城市群,通过开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全省和中部地区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以宜昌、荆州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初步形成。带域形成2至3个100万城区人口的大城市。
生态文明示范带:主要生态环保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主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建成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格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步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基本建成能力充分、集成高效、通江达海、联通两圈、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武汉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依托港口、公路站场、铁路站场、航空港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构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辐射最广的综合枢纽,承担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货中转联运和信息服务。
展望间,“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泽被荆楚的胜景,目不暇接,她带给6000多万荆楚人民的,必将是“明天更美好”!
“两圈一带”构建湖北新支点
如今,全省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蓝图,全部纳入其中,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覆盖到全省,湖北省发展进入区域协调共进的新阶段。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
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三位一体”构成的“两圈一带”,是新时期湖北发展的“总战略”。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指导和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体系。如今,全省17个市州(区)的经济发展蓝图,全部纳入其中,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覆盖到全省,湖北省发展进入区域协调共进的新阶段。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
通过圈圈互动,圈带互动,扩大各个区域资源配置空间,创新省域空间协调发展格局,“两圈一带”战略成为今年我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力引擎,上半年,全省GDP增速达15.7%;地方财政总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出口同比增长54.5%,全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提升、物价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以来,全省东西部差距缩小。“两圈一带”战略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相继开工,鄂东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即将形成;投资400亿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6大生态工程建设开始启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实施,湖北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湖北多举措提升改善民生
翻开“十二五”规划,“民生指标”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比“十一五”时期增加一倍多。专家认为,这充分凸显了湖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民生的决心。每项指标,都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规划》还确定了居民收入、新增就业等领域的五年蓝图。
湖北“十二五”着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10%以上。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举措,也写入“十二五”蓝图,这意味着将着力提高每个居民的幸福指数
省委党校刘启明谈“十二五”民生
公共服务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层面,就是人权层面。就是说一个不管你的职业、文化、肤色、种族和你职业、学历的高低,你作为一个人,就应该享受到积极公共服务,就是人权服务,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护、基本养老等,“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将会大大提高,覆盖全社会。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GDP保持同步
“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390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湖北开放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湖北力争打造全国软环境最优区
放,又对内开放;既向境外资本开放,又向民间资本开放;既要“引进来”,”„„描绘“十二五”湖北发展蓝图,一个中部内陆省份敢开放、真开放、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创造力放的胸襟与气度令人印象深刻。是发展的生命线。《规划》特别提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设,重点建设好“五个环境”,真正把湖北打造成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最优
敢开放 真开放 先开放 全开放
内陆,发展不够加上开放不足,是省情最大的实际。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推湖北未来5年民营经济比重提高至55%
工合作的大背景下,在当前地区倾斜政策逐步退出和效应递减的新形势下,摒弃旧观念、老理念,真心实意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改《规划》特别提出,湖北要拓宽投资领域和范围,除明文禁止或限制类把一切可为我所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集湖北,让它激活、于向民间投资开放。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公开透明,不得对民间资
调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果。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
五”期间优先发展教育,湖北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动湖北由
育强省转变,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
发展大繁荣
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激活文化创造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湖北文化深化改革
时序更迭,春江水又暖。聆听湖北
文化体制改革的足音,似春天的鼓点,催人奋进。溯时探源,几年的稳步推进,取得令人欣喜的开局和阶段性成果。而
今,湖北豪迈发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强
音,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面上推开,向
纵深挺进。湖北文化产业跨上腾飞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列车向纵深开进,我省文化产业跨上腾飞之路,一大批文化企业,跃升到起跑线上,朝辽阔远方奔驰。文化产业焕发的无限活力,湖北已充分领略。回首去年,前两个季度,湖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多亿元,创历史新纪录。二五”时期湖北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惠民润泽荆品频出一位参观湖北省博物“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股求新思变的文化春潮正漫卷荆楚。一部提供了一个‘文化森林’成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传承与革新的“春在在的惠民之举。”湖北两会期间,6台剧目轮番展演,拉开了荆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春的序幕。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进文化
第五篇: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亮点解读
规范权力运行、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用法治的方式服务于民
----解读《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四大亮点
三湘大地,一场法治风暴正在持续刮起。
2011年8月2日,《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公布实施。具体应该如何建设法治湖南?《纲要》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从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等12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建设法治湖南的50条具体措施。
总计55条、1.6万余字的《纲要》是推进法治湖南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法治湖南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经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7月26日,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周强郑重地宣告。
多位法学界权威专家对《纲要》的四大亮点进行了解读:
规范党委依法执政
《纲要》选摘:改革和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 善党委决策机制;完善省委领导地方立法的制度和机制;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案例:2010年12月24日下午2时30分,湖南省宁乡县政务中心可容纳120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该县2010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政风行风测评大会如期举行。
14个行业和各阶层的代表上千人现场为52个职能部门、50个职能单位中层干部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现场测评,并当场统计,当场亮分。排名倒数一、二、三名的单位负责人,当场上台作整改表态发言。
宁乡县委书记黎石秋在测评大会现场发言表示,“经济发展环境与党风政风密不可分,经济环境出问题,根源还是党风政风出了问题。”
点评:党风所涉及到的问题正是如何规范党委依法执政。参与《纲要》起草的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屈茂辉说,这一点是《纲要》起草最难之处也是最大的亮点。这部分明确提出了改革与完善党委决策机制,不仅要科学界定各级党委的决策权,还提出了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从而将党委的权力晒在了阳光下,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度,通过推进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杜绝长官意志,防止决策的任意性。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蒋建湘认为,党的执政方式应与执政的历史条件和目标任务相适应。在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单纯地依靠政策向综合运用法律调控和政策引导转变,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而实现“两个转变”,最关键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法的方式在全社会推行。
推进问责法治化
《纲要》选摘: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逐步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推进问责法治化。
案例:2010年1月5日13时40分,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经查明,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矿井提升机在提升过程中将电缆挂断,引起电缆短路起火。事故共造成多人死亡、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达2962万元。
两个月后,省委对该次事故中负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发出问责决定书,免去张束林湘潭县委副书记职务,建议按有关程序免去其湘潭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责成湘潭县委书记陈忠红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公开道歉。这是自2009年中央颁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以来,我省第一起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的案例。
点评:湖南省法学会程序法学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认为,全面推行问责制是建设和打造法治湖南的重要制度性保障。问责制的核心环节是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体现为制度内容分为两个层面: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工作责任制是明确责任 和监督的制度,有利于清晰明确的开展工作和接受监督;责任追究制则是在工作责任制基础上对不负责任的作为或不作为,要求其承担不利后果。而所有这些又必须通过“规范工作程序”,“规范问责程序,推进问责法治化”等关键制度内容,将其体现落实。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纲要》选摘:依法落实村(居)委会民主选举制度,完善选举程序。规范村(居)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范围、程序和方式,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应由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依法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案例:2011年3月2日,常德市桃源县二里岗居委会,52岁的村干部苏汉植每天进入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桃源县“村务公开”平台上,随意浏览几乎覆盖全县各村庄的账目、党务,从“生育指标到户明细”到“低保到户明细”等近50个项目,关乎村民切身的利益。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围观模式,覆盖了桃源县40个乡镇,705个村(居)和216个站所。无疑现代技术带来了乡土秩序的革命,人人拿起鼠标就可以监督村干部。
点评:“基于此,《纲要》将规范权力运行作为法治湖南的建设主 题,将落实好、维护好公民的合法权利作为法治湖南建设的红线。”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爱民说,“《纲要》将全面强化与扩宽公民参与的渠道作为法治湖南的建设重点,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普法活动,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与法律意识。其次,切实推行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让普通民众了解国家大事,提高参与建设的水平。同时畅通各种民意表达渠道,增加民众参与法治湖南建设的效果。”
加强普通公众的法治宣传意义重大
《纲要》选摘: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省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大力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鼓励和引导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办好普法节目、专栏和法治频道,鼓励和引导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案例: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印家山村的老汉钟和然希望能恢复他对一头水牛的所有权。2年前,他与邻居唐国珍合伙花了1200元买了这头牛,约定轮流喂养半个月。由于妻子病重住院,钟和然为此在医院照顾了3个月,唐国珍以他未履行义务为由独占了水牛。
今年1月,村里开设了法治工作站,钟和然决定去“碰碰运气”。在法治工作站专业法律人士的指点下,他进城找到了司法局申请法律 援助。随后在司法局的帮助下,问题迎刃而解,他领回了780元钱,钟和然喜极而泣。
村民正在向武陵源区喻家嘴社区法治工作站站长(左一)询问遇到的法律难题
法治工作站在社区显要位置公布了服务电话,接受百姓诉求
解读: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云良教授认为,法治工作站实际上是公共服务的创新,值得提倡,尤其是对法律的宣传作用极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皆认为,湖南应不遗余力地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教育问题,莫于川举例,1996年,我国出台《行政处罚法》的时候,设置了多种程序规定,很多人不理解,“过街老鼠人人打,规定那么多,老鼠都跑完了,一个也打不上”,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要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姜明安看来,制度与理念是互动的关系,因此,对公务员进行学习培训,加强对普通公众的法治宣传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