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

时间:2019-05-13 04:2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

第一篇: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

1、(单选题)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

o o o o A.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C.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D.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 o o o o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个子系统。

A.六 B.五 C.三 D.四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 o

3、(单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o o o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4、(单选题)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实现法治建设重心战略转移的必然要求 o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以体系化视野掌舵法治建设增加成本提高执政风险的有效途径

o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骨干工程

o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治领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增添总体效应的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 o o o o

5、(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是()。

A.政治创新 B.口号创新 C.形式创新 D.观念创新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6、(单选题)要研究如何克服法律实施的阻碍和阻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程序设计、制度预防和机制阻隔,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必要把排除()对法律实施的干扰作为重点整治内容。

o o o o A.“人情”“美色”“金钱”“权力”

B.“人情”“关系”“金钱”“权力”

C.“情人”“友谊”“金钱”“权力”

D.“情人”“义气”“金钱”“权力”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7、(单选题)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特征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o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治诸要素、结构、功能、过程内在协调统一的有机综合体 o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另一种说法

o o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建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规范表达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 o o o o

8、(单选题)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个质的飞跃

B.是从一个体系到另一个体系 C.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D.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9、(单选题)有效监督和制约公权力,要在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要科学配置权力,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②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为权力的运行设定大概的范围、条件、程序和界限。③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为权力的行使设定正当目的及合理基准与要求。④要严格对权力的监督,有效规范党内、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审计、社会、舆论诸项监督,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独特作用,使违法或不正当行使权力的行为得以及时有效纠正。⑤要健全权益恢复机制,使受公共权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时赔偿或补偿。

o o o o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10、(单选题)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法治体系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众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从存在形态入手可将其从总体上分为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两大类。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不等同于法治诸要素相加之和,它必须对法治诸要素进行组织、搭配和安排,实现法治结构的科学设置,并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功能。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仅要求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而且要成为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总体。④与法律体系不同,法治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法律的制定、实施、监督、实现、发挥作用、反馈等阶段性过程的接续。

o o o o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11、(多选题)关于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遵循的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o o o o A.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坚持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有机统一

C.坚持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统一 D.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12、(多选题)以高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共同推进。

o o o o A.依法执政 B.依法行政 C.依法治国 D.依法审判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

13、(多选题)根据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作的详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o o o A.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B.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 C.体现了国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心 D.阐明了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正确答案:AB

用户选择:

14、(多选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体双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 A.法治国家是长远目标和根本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核心要求实现国家生活的全面法治化

o B.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o C.法治政府是重点任务和攻坚内容,建设法治政府,核心要求是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

o D.法治社会是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建设法治社会,核心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实现全体国民自己守法、执法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15、(多选题)法治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状态,但也有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空间和状态。以体系化的视野掌舵法治建设,()。

o A.有助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确保法治的全面性,防止将法治建设片面化

o B.有助于将法治建设简单化为一场运动,防止将实现法治的过程变得太漫长

o o C.有助于把握法治建设的整体性,防止法治建设畸形发展

D.有助于理解法治的全局性,防止将法治理解为一个自洽的封闭系统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

16、(多选题)法治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民主、科学、文明、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民主、科学、文明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o B.治理现代化需要通过法治手段进一步具体地对应到治理体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方面,需要进一步量化为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国权配置定型化、公权行使制度化、权益保护实效化、治理行为规范化、社会关系规则化、治理方式文明化六个方面

o C.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公开性、协调性等价值属性满足了国家治理对权威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o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基本要求,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17、(多选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充分的规范供给为全社会依法办事提供基本遵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o A.要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

B.建立对法律扩大或限缩解释的规则,通过法律适用过程填补法律的积极或消极的漏洞

o C.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

o D.恪守原有单一的法律渊源已无法满足法治实践的需求,有必要适当扩大法律渊源,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将司法判例、交易习惯、法律原则、国际惯例作为裁判根据,以弥补法律供给的不足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 o o o

18、(多选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B.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C.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o D.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法治形态

正确答案:ABC 用户选择:

19、(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o o o o A.既有制度层面,也有运行层面 B.既能实现依法治国,又能实现以德治国 C.既有理论层面,也有实践层面 D.既有国家层面,也有党的层面

正确答案:ACD

用户选择:

 20、(多选题)法治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如何开展法治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A.要认真研究如何使法律规范本身具有可实施性,特别注意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实施资源的配套性、法律规范本身的可接受性以及法律规范自我实现的动力与能力

o B.要认真研究法律实施所需要的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为法律实施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与养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制

o C.要研究法律实施所必需的体制以及法律设施,国家必须为法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体制、设施与物质保障

o D.要研究法律实施的环境因素,并为法律实施创造必要的执法和司法环境

正确答案:ABCD

用户选择:

21、(判断题)对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来说,法治体系建设既是其基本任务,也是其得以确立并产生效能的关键。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

22、(判断题)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确保党的领导与国家制度体系稳固的根本法律基础。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 o o

23、(判断题)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任何法治形态的基本要义。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24、(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彻底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25、(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要求而形成的法治体系,其使命是全面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26、(判断题)全民守法,要求除了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 o

27、(判断题)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

A.对 o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28、(判断题)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能使其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29、(判断题)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发展必然带来国家治理领域深刻变革。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用户选择:

 30、(判断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社会普法、全民守法” 的新十六字方针。

o o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用户选择:

第二篇: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五个体系。党的十九大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大子体系将承担新的任务。

一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在具体表述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此基础上,十九大报告又新增了依法立法这一新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前不久,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更好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依法立法是立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要依宪立法;其次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统一起来;最后要规范立法,促进立法内在协调。

二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包括加强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关于这个问题,前几年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句话,已经发展为“宪法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句话。而尤其要注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核心和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一直就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甚至被认为是依法治国的突破点。司法改革一直是国家最高层面关注的改革重点。据统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十九大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28次涉及司法体制改革议题,至少审议通过了50个司法体制改革文件。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了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可以说,司法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司法制度本身乃是一个整体,司法体制改革最终的效果要取决于各项改革之间的“综合配套”。基于此,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三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的重心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行政权力具有管理事务领域宽、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法治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于行政权力监督列举了监督种类,即“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监督的实质内涵,提出了有效的权力监督网络,即“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这样,进一步疏通了监督的制度渠道,强化了监督的实效。为了确保国家监察全覆盖落到实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国家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

四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以此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党中央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最根本的举措。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对未来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新时代在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为依据。

五是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强调“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十九大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加上十八大以来对一系列党内重要法规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的制定完善,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层面得以进一步落实。依规治党、用法治的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我们进一步坚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时代要求从党内法规的制定、备案、解释、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理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同时,对党内法规在从严治党、管党方面的效用进行评估,为修改完善党内法规提供依据。

第三篇:2017普法考试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单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正确答案:D2、(单选题)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实现法治建设重心战略转移的必然要求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法治领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增添总体效应的重要举措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以体系化视野掌舵法治建设增加成本提高执政风险的有效途径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骨干工程 正确答案:C3、(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个子系统。

A.六

B.五

C.四

D.三

正确答案:B4、(单选题)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党内法规存在()现象。

A.“公式化”

B.“碎片化”

C.“标准化”

D.“混乱化” 正确答案:B5、(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是()。

A.政治创新

B.形式创新

C.观念创新

D.口号创新

正确答案:C6、(单选题)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从一个体系到另一个体系 B.是一个质的飞跃

C.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D.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正确答案:A7、(单选题)有效监督和制约公权力,要在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要科学配置权力,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②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为权力的运行设定大概的范围、条件、程序和界限。③要防止权力的滥用,为权力的行使设定正当目的及合理基准与要求。④要严格对权力的监督,有效规范党内、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审计、社会、舆论诸项监督,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独特作用,使违法或不正当行使权力的行为得以及时有效纠正。⑤要健全权益恢复机制,使受公共权力侵害的私益得到及时赔偿或补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D8、(单选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答案:A9、(单选题)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特征的认识,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法治诸要素、结构、功能、过程内在协调统一的有机综合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规范表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另一种说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建构 正确答案:C10、(单选题)要研究如何克服法律实施的阻碍和阻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程序设计、制度预防和机制阻隔,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必要把排除()对法律实施的干扰作为重点整治内容。

A.“情人”“义气”“金钱”“权力”

B.“人情”“关系”“金钱”“权力”

C.“情人”“友谊”“金钱”“权力”

D.“人情”“美色”“金钱”“权力”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A.十八届五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届四中全会

D.十八大

正确答案:C

12、(单选题)法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治不仅要以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构架作为基础,而且其实现程度又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权力运行的规则和依据,而且是政治的规范化表达。因此,()。

A.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B.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C.要把“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D.要把“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正确答案:A

13、(单选题)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法治体系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众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从存在形态入手可将其从总体上分为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两大类。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不等同于法治诸要素相加之和,它必须对法治诸要素进行组织、搭配和安排,实现法治结构的科学设置,并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功能。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仅要求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而且要成为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总体。④与法律体系不同,法治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法律的制定、实施、监督、实现、发挥作用、反馈等阶段性过程的接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14、(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党与政府的关系

B.党与法治的关系

C.政府与法治的关系

D.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正确答案:B

15、(多选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B.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C.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D.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法治形态 正确答案:ABC

16、(多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正确答案:ABCD

17、(多选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体双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B.法治社会是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建设法治社会,核心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实现全体国民自己守法、执法

C.法治国家是长远目标和根本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核心要求实现国家生活的全面法治化

D.法治政府是重点任务和攻坚内容,建设法治政府,核心要求是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 正确答案:ACD

18、(多选题)根据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作的详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心

B.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C.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

D.阐明了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正确答案:BC

19、(多选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充分的规范供给为全社会依法办事提供基本遵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

B.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

C.建立对法律扩大或限缩解释的规则,通过法律适用过程填补法律的积极或消极的漏洞

D.恪守原有单一的法律渊源已无法满足法治实践的需求,有必要适当扩大法律渊源,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将司法判例、交易习惯、法律原则、国际惯例作为裁判根据,以弥补法律供给的不足

正确答案:ABCD

20、(多选题)以高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坚持()共同推进。

A.依法行政

B.依法执政

C.依法审判

D.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ABD21、(多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包括()。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ABD

22、(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制度层面,也有运行层面

B.既有国家层面,也有党的层面

C.既能实现依法治国,又能实现以德治国

D.既有理论层面,也有实践层面 正确答案:ABD

23、(多选题)法治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状态,但也有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空间和状态。以体系化的视野掌舵法治建设,()。

A.有助于把握法治建设的整体性,防止法治建设畸形发展

B.有助于理解法治的全局性,防止将法治理解为一个自洽的封闭系统

C.有助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确保法治的全面性,防止将法治建设片面化

D.有助于将法治建设简单化为一场运动,防止将实现法治的过程变得太漫长 正确答案:ABC

24、(多选题)法治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治理现代化需要通过法治手段进一步具体地对应到治理体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方面,需要进一步量化为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国权配置定型化、公权行使制度化、权益保护实效化、治理行为规范化、社会关系规则化、治理方式文明化六个方面

B.民主、科学、文明、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民主、科学、文明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C.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公开性、协调性等价值属性满足了国家治理对权威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基本要求,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BCD

25、(多选题)法治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关于如何开展法治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认真研究法律实施所需要的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为法律实施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与养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制

B.要认真研究如何使法律规范本身具有可实施性,特别注意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实施资源的配套性、法律规范本身的可接受性以及法律规范自我实现的动力与能力

C.要研究法律实施的环境因素,并为法律实施创造必要的执法和司法环境

D.要研究法律实施所必需的体制以及法律设施,国家必须为法律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体制、设施与物质保障

正确答案:ABCD

26、(多选题)关于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遵循的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有机统一

C.坚持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统一

D.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BCD

27、(判断题)全民守法,要求除了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8、(判断题)公共权力具有二重性,唯有法律能使其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9、(判断题)对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来说,法治体系建设既是其基本任务,也是其得以确立并产生效能的关键。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0、(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彻底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1、(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要求而形成的法治体系,其使命是全面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2、(判断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社会普法、全民守法” 的新十六字方针。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3、(判断题)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发展必然带来国家治理领域深刻变革。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4、(判断题)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5、(判断题)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任何法治形态的基本要义。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6、(判断题)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借助有效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得到有效运行,获得巩固和完善。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7、(判断题)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确保党的领导与国家制度体系稳固的根本法律基础。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四篇:加快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加快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实现良法治国的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一、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治是良法之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必须设立建设完善的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规范体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相结合,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让立法先行,让良法引领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和各项工作稳序推进。

二、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章程,加强对法律的实施,首先要加强对宪法的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坚持从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加强法律的实施。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司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依规裁判,牢牢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进全民守法,加强普法力度,让法律真正深入人心,为人民所遵守。

三、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监督必然滋生腐败,在权力的运行中,必须制定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努力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各方面建立严密的、完善的、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法治监督体系,让各方监督力量形成合力,让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

四、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首先要形成政治和组织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其次要形成人才保障,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让法治理论得到更好的贯彻。最后形成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不动摇,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适应现在国情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人民心。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党和法的关系,官和法的关系,把依法治党和依规治党有机结合,让党规党纪与法律法规相衔接、相协调,用党规党纪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从而更好地带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前进。

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项事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才能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五篇: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本节导引】

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事件回放】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主体内容】

一、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治?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法治”一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但有时并非作为一个词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知识: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法律体系、法制体系是相对静态的,而法治体系是相对动态的。法律是指载有法律规范的书面文件,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则是指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社会。

其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的“法”主要是指治官的法。

再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相对于法治体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服务的。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法律知识:

中国法兽“獬豸”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e zh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传说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后世也因此将其画像融入判官的官服之中。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信仰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原因享有特权或遭到歧视,禁止将这些因素作为法律区别对待的分类标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名言: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

——(西汉)刘安等著《淮南子》

【释义】有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少也可感化民众;无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多也会带来混乱。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法律知识:传统法律文化

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不仅包括观念形态,也包括实实在在的制定出来的礼、法,而且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作用及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其范围是广阔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是:(1)工具主义色彩浓重;(2)“德主刑辅”法律理念;(3)“重义轻利”的民商法律思想;(4)“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法律形式。

法律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虽然因为时代的特点,产生出诸多各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但是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继承性的共同特性,是可以超越时代局限而相互间产生影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承载着几千年智慧的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推动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延伸阅读1】

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2月2日

如果把建设法治中国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丰富内涵,就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奠定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三大基石”。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句话,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理论指导,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总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的最根本的东西。

二是构筑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五大支柱”。这就是形成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个“4+1”组成的五大体系,涵盖了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法治运行与保障机制、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

三是设计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施工方案”。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描绘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效果图”。法治建设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转”,也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公转”。通过法治建设,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看,就是要着眼于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延伸阅读2】

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

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应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种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选择,并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因此,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目标,切实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保证作用。

第二,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又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调党的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把依法执政看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坚持依规管党治党建党。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本质上一致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政策与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从国家立法过程来看,立法法规定了党领导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通过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等多种法定途径,把自己的正确政策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表现为具有国家强制力并要求全社会一体遵行的行为规范。这也就是说,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是党领导立法的主要成果,是成熟定型的党的政策的规范化、条文化和法律化。不仅如此,而且法律一旦形成,执政党也必须要同样遵守,同样受到法律的制约。

下载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湖北无纸化普法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标准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湖南 长沙 410011)[摘 要]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湖南 长沙 410011) [摘 要]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坚持以......

    法治湖北建设纲要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鄂发〔2009〕16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白皮书中英文对照版本

    The Socialist System of Law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ober 2011, Beijing Contents......

    五普法助法治建设

    “五普法”助推法治建设 一是办好“一个”参考,即《法治建设决策参考》。对 新出台法律、法规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为县四大班子领导依法行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 魏淑君 2012-12-18 21:28:36来源:文汇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

    如何把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方向

    如何把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参考选题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