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参考选题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经验
5、坚持共产党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6、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关系
6、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7、坚持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8、法律既是人民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9、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路径和基本经验
1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关系
1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13、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的关系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研究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3、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5、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研究:
(1)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研究(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研究(4)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研究
(5)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研究(6)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研究(7)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8)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研究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研究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健全依法行政的决策程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4、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5、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制度建设
6、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8、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9、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0、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11、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12、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4、推进严格司法与改革
5、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6、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7、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8、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责任追究制度
9、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10、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1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研究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3、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4、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5、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6、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7、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8、健全和完善依法维权制度和化解纠纷法治机制
9、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
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1、建设立法、执法、司法等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5、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6、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研究
1、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5、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6、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篇: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本节导引】
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事件回放】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主体内容】
一、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治?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法治”一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但有时并非作为一个词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知识: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法律体系、法制体系是相对静态的,而法治体系是相对动态的。法律是指载有法律规范的书面文件,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则是指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社会。
其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的“法”主要是指治官的法。
再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相对于法治体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服务的。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法律知识:
中国法兽“獬豸”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e zh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传说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后世也因此将其画像融入判官的官服之中。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信仰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原因享有特权或遭到歧视,禁止将这些因素作为法律区别对待的分类标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名言: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
——(西汉)刘安等著《淮南子》
【释义】有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少也可感化民众;无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多也会带来混乱。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法律知识:传统法律文化
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不仅包括观念形态,也包括实实在在的制定出来的礼、法,而且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作用及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其范围是广阔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是:(1)工具主义色彩浓重;(2)“德主刑辅”法律理念;(3)“重义轻利”的民商法律思想;(4)“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法律形式。
法律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虽然因为时代的特点,产生出诸多各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但是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继承性的共同特性,是可以超越时代局限而相互间产生影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承载着几千年智慧的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推动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延伸阅读1】
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2月2日
如果把建设法治中国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丰富内涵,就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奠定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三大基石”。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句话,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理论指导,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总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的最根本的东西。
二是构筑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五大支柱”。这就是形成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个“4+1”组成的五大体系,涵盖了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法治运行与保障机制、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
三是设计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施工方案”。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描绘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效果图”。法治建设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转”,也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公转”。通过法治建设,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看,就是要着眼于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延伸阅读2】
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
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应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种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选择,并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因此,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目标,切实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保证作用。
第二,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又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调党的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把依法执政看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坚持依规管党治党建党。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本质上一致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政策与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从国家立法过程来看,立法法规定了党领导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通过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等多种法定途径,把自己的正确政策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表现为具有国家强制力并要求全社会一体遵行的行为规范。这也就是说,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是党领导立法的主要成果,是成熟定型的党的政策的规范化、条文化和法律化。不仅如此,而且法律一旦形成,执政党也必须要同样遵守,同样受到法律的制约。
第三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讲稿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保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为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制保障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人民的民主参与和各种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显示出旺盛活力。同时,对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而且关系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08安全工程 王洁萱 200830060391 [摘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于新的实践,把改革开放作为新的革命推向深入,深刻把握和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
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这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9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禁锢,一场思想解放大潮,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释放出无穷活力。
社会主义是大海。近30年来,无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共同富裕道路;无论发展是硬道理,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如同一条河流,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坚定不移地奔腾向大海。
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是正确的
我们这条路已经走了30年,总的评价是这条路进行了历史性的伟大创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的、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要肯定我们这条路的方向是对的,实践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中国经济通过30年发展,总量迅速扩大,财政收入连年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1999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七,此后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现在已超过德国,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5年内有望赶上日本。如果以购买力评价来衡量,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增速,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不可忽略的力量。这次金融危机,全世界、西方发达国家都感到了中国的分量。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从2001年第六位提高到第三位,超过了英国、法国、日本。城乡居民的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福利整体有了巨大的改善。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这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论体系,它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因为我们全部的问题,过去之所以出问题,现在的路之所以对,最根本的一点是这条路是不是符合你自己的国情,是不是符合你自己的发展阶段。二是所有制理论。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就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要以实现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公有制以外的非公经济应该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公有制一定要搞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是应该保持。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然后融入社会主义的因素,整个社会福利都应该根据国情搞,给予更多的重视。四是分配理论。分配问题全社会关注,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理论上讲,我们要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原来讲初次分配体现效率、二次分配实现公平,这次十七大报告讲初次分配也要重视公平。初次分配怎么重视公平?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搞好了,初次分配就比较公平。五是对外开放理论。现在这个世界大家叫地球村了,国际资本瞬间可以在世界上极速流动,整个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工体系,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这个体系自己去搞,必须进入这个体系,必须开放。开放是双刃剑。怎么样避害趋利,是有大有文章可做的。开放中,大家应该特别注重不要放弃自主权,国家发展是要靠自己的,现代化要靠自己去实现,放弃了自主权,就是被人摆布的,只能为人家服务,中央这些年都特别强调这些问题。
总之,我们已经走了这条路,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应该说成绩巨大,世人瞩目,但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难点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恰恰是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目前都还没有比较彻底的解决,还要继续探索,但是不要放弃。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问题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中央已经高度重视了,已经在想办法解决。我们讲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了,这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看中央的宣传政策,也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上都要下工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家的消费水平绝对数值都是扩大的,消费绝对量增加了,但是和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消费力下降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应该纠正这个问题,就是要增加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讲,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是一场探索。从世界的角度讲,改革也是一个大事业,是要探索一条新路。这场变革,我们都在参与其中,都应该积极促使这场探索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一条走对的路要坚持走下去,走得有问题的地方要纠正它,都有责任认真地总结。一个不善于及时反思和总结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这样一场有着巨大历史难度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变革面前,不可能没有偏差,没有失误。有了偏差,有了失误,要及时总结,及时纠正,这是一个民族成熟和顺利前行的前提条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向全世界人民昭告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所显示的是一份自信,是一份社会主义的自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启示,一个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昭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来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意义必将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战略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又是一把尺子,衡量我们过去做的事情怎么样的尺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坚持,不符合的就要及时纠正。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是着力于照顾到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平衡性,寻找出一条既能避开资本主义不利的一面,又能发展生产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要我们像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要求的那样,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锲而不舍,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后记]通过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篇论文,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拥护我党的正确领导。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现代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两级分化比较严重,造成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需要有理论支持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当今各国都在经历金融危机,能否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站稳脚跟,持续发展,也是检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一个契机。[参考文献] 瞭望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五篇:转变经济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或道路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情况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必须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在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八个加快:①经济结构②产业结构③自主创新④文化产业⑤生态文明⑥农业发展⑦经济社会⑧对外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已经融人世界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卜,我们已不可能关起门来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而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2010’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将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因为这既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人力资源和体面劳动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