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光明讲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演讲人:黄进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 时间:2014年11月2日
黄进 《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17日 16 版)
黄进 1958年12月生于湖北利川。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曾主持和参加中外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的著作5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荷兰国际法评论》美国《杜克国际法与比较法杂志》等中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译作190多篇。学术成果曾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个人曾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1997年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从而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释放出来的最明确的信号。在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里,如何完成 社会转型的法律治理、如何实现法治自身的现代化,世界上尚无成功先例可资借鉴。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治理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方面,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党是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党的作用是最大的法治优势,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法治实践是最大的法治本土资源。党的领导地位由宪法确立,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政治保 证。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我们国家作为世界政治文明大国的最终崛起才有政治保障。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当家作主,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方向与内涵,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方式和手段。要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在立法过程中,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强化面向人民群众的立法论证、调研和评估,切实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切实尊重人民群众权利,保护人民群众合法财产;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坚决纠正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要坚持公正司法,增强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蕴含着基于当代人类法律治理经验的普遍性和基于各 国不同国情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出发,创造性地完成中国所面临的法治任务。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世界各民族文明的法治思想和法治体系成果,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自觉性,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照抄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可以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为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更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强劲动力。
首先,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同样,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法治理论也离不开这一基本国情,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认真总结和研究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且同改革开放的进程相呼应,不断深化和解决新时期遇到的各种法治建设难题。
其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推进法治理论的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因此,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法治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要求。所谓创新,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而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创新。
再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总书记多次深情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可以说,总书记的真情告白,也为我们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目标模式——即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古代蕴含了丰厚的法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从国家与法最初产生于夏朝,后经商周时期逐渐完备,再经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到秦朝时法律体系有了雏形,直至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从而最终形成了闻名于世的中华法系,代表着人类农业社会时代法律文明的最高成就,其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先从我国古代法律的传统中汲取优秀的素养。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代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落后了。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近代的百年动荡,今天的中国重新走上文明发展的追赶路程。
最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方面也不例外,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未来发展的特色之路。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必须从坚持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推进法治理论的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思路,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之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理解应当是多维度立体的概念: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应当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首要原则的法治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党在立法和制度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是以宪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法治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对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决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的实施。因此,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当属完善我国的宪法制度,包括宪法的修改、实施和监督制度。同时,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定以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都是维护宪法尊严、完善宪法制度建设、推进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应当是以法律为载体的制度建设完善,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内涵应当是全方位、多维度,适应依法治国需要的制度群概念。从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来看,在全面开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同时,应当重点推进以下基础性制度建设。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完善确保中国共产党在立法、重大事项决策中领导地位的制度,坚持“依法执 政”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首要原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可以确保党在领导、参与立法和决策工作时有法可依,带头依法办事。第二,应当完善、落实宪法实施和监督等制度,强调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如何将宪法从纸面上落实到党政机关的工作中,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则需要依靠切实可行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以及坚定不移地宪法实践。第三,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其中明确提出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明确要求,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制度化是实现依法决策的必然路径。同时,责任追究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行政决策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完善、落实同样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绝非仅仅停留在上面提出的几点之中,而是应当深入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方方面面,是在依法治国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性努力。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国今后的法治实践指明了一条由点及面,从重点推进到全面开展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意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紧密关联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传统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形成的当代中国人的法治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总书记早在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就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而法治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化共有属性的法治文化,又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殊个性特点的法治文化,必须将其放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五位一体的建设实践、“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关联中来加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法治实践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努力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落实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特别是依宪执政;应坚定不移的坚持文化自觉与创新的指导理念,务求实效地继续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法治”的本意是法的统治,而不是“使用法律手段进行统治”,它不只是一种形式、一套法律规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的精神,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人们追求的社会规范和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遵照公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遵照全体人民共同认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国家,而不是将“法治”作为管理者的工具、手段,甚至是特权。文化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浓缩;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泊依。只有当一国国民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积淀为该国国民的一定传统和生活习惯时,它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化,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特质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必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而不是几条宣言、几个命令就可以完成的。法治文化的打造,必然最终依赖、表现于法治精神在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事事处处的贯彻和体现。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就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律成为每一个普通公民的精神支柱,从而崇尚法律,懂得法律的神圣;遵守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捍卫法律,监督政府和公职部门,依法参与公共管理。
法治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形态,在追求法治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其价值目标是与时俱进的,其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高扬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那么法治国家的坚实根基必将牢固树立,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也将在润物无声中细细内化为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第二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 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 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司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从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入手,努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设,在巡回法庭建立全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 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2015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人民法院党组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明确要求,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保障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应当切实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总书记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这充分表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求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领工作、指导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切实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研究,汲取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头脑十分清醒、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加强人民法院党组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人民法院的党组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派出机构,是实现党对人民法院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制度保证。人民法院的党组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工作能否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关系到审判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人民法院必须切实加强党组建设,健全相关制度机制,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切实担负起抓工作、带队伍的责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要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各项制度,把各级法院党组建设成团结带领广大干警不断开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正确处理党组和审判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决策机制对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指导作用,从职能定位、工作机制、组织构成、监督保障等方面大力推进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确保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正确进行集中,提高审判委员会决议的质量,通过讨论决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和重大案件,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法律统一适用。
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人民法院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做到观大势、掌全局、议大事、抓大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决策水平、审判水平和指导水平,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犯罪,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开展。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妥善审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激发创新动力。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切实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高度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民生诉求,妥善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明辨是非、惩恶扬善,褒奖善行义举,遏止歪风邪气,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裁。
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坚强保障。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人民法院才能排除非法干扰,形成有利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环境;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人民法院才能彻底解决制约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坚强保障。同样,人民法院只有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才能在司法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等等,这为人民法院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坚强保障。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司法,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从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入手,努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始终坚持严格司法,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认真听取律师的辩护和代理意见,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依法复查、及时纠正机制,确保案件的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始终坚持阳光司法,继续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改进审判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司法审判大数据促进科学决策,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同时,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制度,坚决克服各种非法干扰,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惩治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
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更多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将显现出来。通过改革,卓有成效地破解这些问题,人民法院工作就能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各级人民法院要在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领导下,以自我革新的胸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认真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改革,进一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试点,加强对知识产权法院工作、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工作和深圳前海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大力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设,在巡回法庭建立全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使巡回法庭成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实施法官职务序列改革,缓解案多人少、人才流失等问题。要通过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司法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提高人民法院队伍素质
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院队伍。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法院队伍,确保审判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脚踏实地,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干警坚守法治信仰,热爱司法事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做公正为民、敢于担当的好法官、好干部。加强对下级法院领导班子的协管监督,配好配强领导班子,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法官招录、遴选机制,坚持按“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着力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法官职业素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法院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能力。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和“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使从严要求成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新常态,为坚持公正司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三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王寿林 《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2日07 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全会。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宣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植根中国社会,符合现实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和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最显著的区别。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方位和全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是否坚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也是党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的,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不同环节,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凝结着人民的意志,而人民的意志又是通过党来汇集和凝聚的,通过权力机关变成国家意志的,通过执行机关组织实施的,通过党的组织带头贯彻的,因而党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立法的政治设计者、执法的组织协调者、司法的思想引导者、守法的行动带动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才有可靠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了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构筑了法律监督和法律救济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法律常识的普及工作,从而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作为人民的一部分,是法治的主体;党作为国家政权体系的一部分,又是法治的对象。作为法治的主体,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作为法治的对象,党又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将党的政治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的方式和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将党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人选的方式和程序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党的正确主张和模范行动带领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尊法守法,这本身就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稳固载体和可靠依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是我国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的法律规范和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赖以巩固的根基,有利于确保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依法治国方略的稳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赖以发展的保障,有利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奠定平稳的发展路径、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立足中国法治建设实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在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展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总结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先后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强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要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领导人民制定、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植根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任务和政治保证,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信念更加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建设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相适应的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生性具有一股子韧劲,确立了方向就不会回头,认准了目标就不会动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一定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创造法治中国的美好明天!(作者单位:空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四中全会”
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认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下半年经济
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目标。
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昨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
■ 释疑
党的“四中全会”怎么开?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通常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即“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
深化“三中全会”部署
“一中全会”一般紧接着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聚焦“人事”,讨论、选举党的领导;“二中全会”一般在全国两会之前召开,主题也以“人事”为主,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安排;“三中全会”则以“经济与改革”为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四中全会”,一般与“三中全会”相隔一年左右,会期一般4天,会议内容通常全面落实、深化“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8个月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今年10月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会进行部分人事调整
依据党章等规定,开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要经党的全会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许运鸿问题的审查报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田凤山问题的审查报告》,分别撤销许运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二人党籍。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超过以往,此前被查的34名省部级高官中,有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中央候补委员(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春)等。
按照规定,上述人员的处理,也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追认、确认。
新京报记者 王姝
■ 纵深
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20个月前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个月前的“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个月后召开的“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习近平多次提依法治国
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其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到“依法治国”。
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是党史上的第一次。
7月8日,在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竹立家说。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为形成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相关部门数月前就已行动。今年4月,新华社调研组就来到南通,专题调研“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南通网报道称,“此次调研是根据中央领导要求,为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开展”。
“司法改革”或为切入点
受访专家认为,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应以司法改革为突破口。
司法改革是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若干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切入点,更是依法治国的保障。”竹立家说,“依法治国”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多方面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底线,只有真正实现了司法公正,才能谈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新京报记者 王姝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
时间:今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要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一中全会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成果: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 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成果:通过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中全会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成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历届“四中全会”回顾
●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4年2月6日至10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1958年5月3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议程、代表团的组成和大会主席团的组成等议题。
●十一届四中全会
时间: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二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5年9月16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讨论确定了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
●十三届四中全会
时间: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人事: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四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成果: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四中全会
时间:1999年9月19日至22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撤销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六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撤销田凤山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
●十七届四中全会
时间: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成果: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
新京报见习记者 刘素宏 陈瑶 郭永芳整理
(综合新华社)事实+ 四中全会多次晒官员查处结果
即将于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其中尤以公布高官被查处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而四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决议中多次出现过有关官员的查处结果。
例如,1994年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关于陈希同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陈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建议依照法律程序,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职务;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则撤销了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其党籍;5年后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撤销了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的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开除其党籍。(腾讯新闻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站等报道)
第五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黄钟大吕。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不少新表述、新论断和新要求,诸如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等等。这充分昭示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将进入全面推进的崭新阶段,中国法治建设将谱写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法治主题,是新形势下吹响的法治号角,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从人治走向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最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国家治理方式。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成为权威的宪法原则。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立法上,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科学立法”,突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强调人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司法上,强调“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而不是将司法改革的侧重点拘泥于工作机制改革,更加突出对深层次的司法体制的纵深改革。在普法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意味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依然是各级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统筹兼顾,切忌片面和表面,克服观念上的片面认识和实践中的表面文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不能各行其是、得过且过、浅尝辄止、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改革要与法治协调推进,在法治的轨道上和法律的框架内推进改革。改革不能偏离法治的轨道。新时期的改革不是制度的突破,而是更加注重制度的建设,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的智慧不仅仅是体现为“闯关”的能力,更是考验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要在法治的轨道上和法律的框架内推进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并且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改革的成果。十八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出位置,为改革设计了法治的路径,其深意就在于保证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并将顶层设计落实到法律层面,把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的法治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顶层设计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顶层设计只有落实到法律层面,在法治的路径上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凝聚改革的社会共识和法治共识,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从依法治国的视角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还应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不断增长的需求,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正当的权益,为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