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论文

时间:2019-05-13 14: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理论文》。

第一篇: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指南1、2、3、4、5、6、7、8、9、10、11、12、13、14、1.上述题目仅为论文方向,具体题目可在此范围内自拟。

2.学生论文上交时间:12月1号(第十一周)。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3.论文写作要求:

(1)格式:封面(自行设计).摘要.关键词及参考资料。

封面上写明课程、班级、小组成员、论文执笔人及分工。

(2)字数4000字左右(题目:黑体3号,正文宋体小4号,内容提

要,关键词及参考资料楷体小5号)。

(3)论文要求用A4纸打印 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如何看待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需稳步前进 如何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前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我校大学生人生规划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当前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 《天津市农民工权益维护情况调查报告》 《天津市进城务工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xx厂职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天津市xx区(县)医患关系调查》 《天津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xx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人权、以人为本等政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因此,我国政治生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领域;民主政治

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法治、人权等政治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往往是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政治制度,片面强调革命和专政,甚至搞“全面专政”,结果导致十年内乱。1949年后,“以人为本”也一直被当作是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十三大明确把民主政治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002年,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2006年,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提出“我也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2007年,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2004年3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2007年11月,十七大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有这些直接推动着我国政治现实的变革。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推进

谈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海内外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功,但中国政治体制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成功正是得益于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路线,反之,前苏联改革失败则是因为奉行了一种相反的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策略。我们认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政治标准,如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可以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就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也曾指出: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访美期间深刻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变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实际进展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中国封建社会各级官员一旦为官,则终身为官,世代为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曾提出不搞终身制,但事实上领导干部仍然是无任期、不退休。这种事实导致了官僚主义盛行,干部队伍老化等弊端。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下,1982年2月,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同年通过的八二宪法,还规定了国家领导人的任职期限。十六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2.党和国家开始适度分离

改革伊始,党的领导人就把“党政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自己正式宣布,党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在国家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党不再代替政府作为直接的行政管理机关。十三大政治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党政分开,党不得代替政府直接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为着手解决党政不分问题,并一度减少党政兼职3.不断完善人大制度

我们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2007年,北京海淀区有近二十个人大代表是高校选民提名直接选出的,不是党和政府提名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从1979年到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00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等等。在人大行使任免权方面,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了差额选举。另外,一些地方对少数有违法失职行为的领导干部行使了罢免权和撤职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实行了公务员制度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从1994年重点抓考录制度的建立实施、严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开始:凡进必考机制、激励机制、奖励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等逐步推开。“出口”初步畅通,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2006年1月1日,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员法》施行,我国进行了六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五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精简人员机构和提高政府服务经济职能。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等,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4.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

1989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2005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使我国多党合作越来越走向制度化。截至2006年底,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共有党员60多万人,其中17.6万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2万人担任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3名副委员长中,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6人。2008年,各省人大常委会都有非中共人士担任副主任,除新疆以外,30个省政府都配备了非中共副省长。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应该相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5.探索和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全国31个省已经制定或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选举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截至2004年底,中国农村已建立起64.4万个村民委员会,绝大多数省完成了五至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等制度。

三、比较自由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在曲折中逐步孕育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争论。对此,我们党的决策层采取了相当宽容的态度。例如,2007年年初,我国理论界发生了一场论争。这场论争源于《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2期发表的谢韬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谢韬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早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以来走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下去了。谢韬的文章发表后,一些学者、代表官方政治立场的主流媒体都作出了一系列反应:《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等各大报刊都发表了有关文章。但是,谢韬提倡“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遭到官方的打压,《炎黄春秋》杂志本身并没有因为刊登谢韬的文章而受到整顿。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并指出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由此可见,我国的民主政治环境越来越自由宽松、民主讨论的环境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1]董郁玉,史滨海.政治中国[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90-195.[2]候少文.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8.[4]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第三篇:教育学原理论文

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特征

——浅析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136223 唐顺凤

摘要: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的增长和更新,使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身需求的知识,初始教育只是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早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到如今演变为 “学习化社会”。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在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学习化社会,研究性学习,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逐渐萎缩,人们不可能在最初的工作岗位上从一而终。其次,知识的增长和更新,使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身需求的知识,初始教育只是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最后,企业或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而更加看重各种能力,甚至是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而这些能力和行为是单纯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的。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从英文和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我国也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1996年1月,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共同提出,要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现实。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其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用知识、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中的inquiry是调查、问询的意思,它体现的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当代主体教育论的倡导者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现在这已成为科学教育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课程模式,也是我国在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对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2000年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首次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面向21世纪的生物教学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对其中突出专题研究倍加关注,成了人们学习新课程方案、新大纲的热门话题。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执行起来可能很难;也有的老师对其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异议和误解。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过程运用于生物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研究性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②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③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

2.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可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不能凭空臆想。其次是可行性原则。选题要综合主观和客观条件,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创新性原则则是指导学生选题时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3.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就是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批评创造,敢于质疑,不唯书本,不唯老师,不唯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的勇气予以肯定,保护其质疑意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让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

4.发挥群体效应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等同于科学研究,又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培养“小科学家”,更不能过分强调条件不具备,师生知识和能力不够等。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校和区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物学的现实教育和实际生活中确定研究课题,倡导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认为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表达交流与评价(形成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

(1)知识发现型教学模式。指加强生物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现” 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自主分析形成结论。一般程序为: 创设问题情境阶段→问题导学阶段→分组讨论阶段→知识拓展阶段→得出结论。

(2)问题讨论型教学模式。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在问题讨论及解决过程中实施学生的主动探究。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

(3)实验探究型教学模式。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有人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研究,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认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可有三种形式:网络调查和搜集型教学模式、网络参与型教学模式、实验模拟教学模式。

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如果力争做到与时俱进,无论是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还是在高三复习课中都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不仅能将高中生物研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是在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基础上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社会形态。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强调就成为了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前提。同时,终生学习不是一种外在的被动式学习,而是从学习者自身需要出发的一种主动的自愿的学习,在此意义上,也要求充分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这种主体性特征所延伸出来的就是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中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即不同的主体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具有符合自己实际的个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由于强调一统和共性而对个性的忽视。当然,对个性化的强调也并非否认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共性的具备,事实上,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同样具有共性或整体性的特征。这种共性或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从教育角度看,整个社会的教育属于一个主体,从个人一生受教育的实践来看,人生的教育属于一种整体性行为。如果能在各个中学的课堂中正确的开展生物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研究性学习的进行中,对教师的角色、地位、能力、知识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不再是权威,在活动中只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在研究性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单靠教师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视野,跟踪热点,提高能力。但是由于现在学校以及社会的评价机制落后、片面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即使现在多所学校逐渐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只是在课堂上还是用旧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开展。所以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井新等.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与本质特征[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8-39.[2]刘吉林,王坦.走进新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人民教育,2004,(1):26-27.[3]马兰.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J].人民教育,2004,(13):26-27 [4]徐红玲.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M].上海:龙门书局,2003.[5]冯华.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及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0):46-47.[6]宋立宇.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目标与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06,(1):118.[7]陈锦章.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2007,(4):134-136.[8]赵苹.浅论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J].中学生物学,2002,(3):17-18.[9]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J].中学生物学,2006,(9):27.[10]王艳.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初探[J].青海教育,2004,(6):46.[11]叶杏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J].广西教育,2003,(7-8):35-36.[12]狄贤超.谈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学生物教学,2003,(9):11-12.[13]裴丽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第四篇:雷达原理论文

雷达原理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4年3月

雷达的隐身与反隐身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上个世纪的局部战争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美国的F-117飞机在1989年入侵巴拿马和1991年轰炸伊拉克的战争中大显神威, 这就是隐身技术应用的成功实例。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战略和战术防御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如何摧毁隐身兵器并研究反隐身技术。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应用于武器系统中的探测手段有雷达、红外、激光和声波等,而雷达在各种探测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雷达的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势在必行。

雷达基本原理

雷达发射机输出的功率馈送到天线,由天线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空间,电磁波脉冲在空间传输过程中遇到目标会产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应答等来发现目标的。但雷达的探测距离有一定范围,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特征可以用雷达方程来描述:

Rmax42PGGttr43Smin

式中:Pt为雷达发射功率,Smin 为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号,Gt为发射天线的增益,Gr为接收天线的增益,为雷达工作波长,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雷达截面积是目标对入射雷达波呈现的有效散射面积。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雷

1达最大作用距离Rmax与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的 次方成正比。因此,要减小雷达

4的最大作用距离可以通过减小目标的RCS 来实现。目前用来减小目标RCS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称之为外形隐身;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称之为材料隐身。

雷达隐身技术

雷达隐形技术是一种不让雷达观测到的技术和方法,用于对付雷达侦察。这是一种最早出现、最常用的隐形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隐形武器上²

1)雷达隐形技术原理

雷达隐形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己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达到隐形目的.所谓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就是定量表征目标散射强弱的物理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越小,雷达接收能量越小,因而使敌方侦察雷达难于对己方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隐形目的。(2)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的途径

一是采用材料隐形技术,即采用吸波材料或透波材料,使目标不反射或少反射雷达波,以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雷达吸波材料是抑制目标镜面反射最有效的方法,早在二战后期,德国潜艇的潜望镜上就涂敷了吸波材料。这就是雷达隐形的初次尝试。现在吸波材料技术种类很多,一般采用铅铁金属粉、不锈钢纤维、石墨粉、铁氧体等具有特殊电磁性能的物质来制成,它们具有吸波雷达波的特性。吸波材料按其使用方法可分为涂料型和结构型。目前广泛使用的涂料型铁氧体吸波材料可大幅度降低反射回波。

二是采用外形隐形技术,即对己方的武器装备采用特殊的形状,以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外形隐形技术历史不长,发展很快,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已成为隐形技术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技术途径。所谓外形隐形技术,就是合理地设计武器装备的外形,以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同时使目标的回波偏离侦察雷达的视向。

对飞行器而言,最重要的威胁方向通常是在鼻锥方向某一角度范围内,因此多以减小飞行器头部方向RCS为重点。由于外形技术与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直接相关,有时会影响其飞行速度和机动性等,因此二者必须进行折中处理。例如:隐形飞机F117A就是采用以外形技术为主、吸波材料为辅的隐形方案。其形状是一个前后缘不平行的复杂多面体,飞机大部分表面都后倾,与垂直方向呈大于30°角,并采用大后掠角机翼和V形双垂尾。这种奇特外形使F117A在飞行过程中,雷达上下散射,产生时隐时现的微弱回波,雷达很难探测到这些信号,这就大大降低了F117A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提高了其隐形效果。

雷达反隐身技术

反隐身技术是研究如何使隐身措施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的技术。雷达隐身是主要发展和使用的隐身技术,因此反雷达隐身也是当前重点发展的反隐身技术。

电磁隐形的核心问题在于降低RCS。因为RCS越小,雷达就越难对目标做出正确判断。削减 RCS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大体上不外乎隐身材料和外形设计这两大方向。因此 ,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研究也不外乎围绕这两大方向来开展。

1.采用长波或毫米波雷达

长波雷达可以对付隐身飞机的外形调整设计及现用的RAM(雷达吸波材料),使得隐身飞机外形设计与RAM涂层厚度有难以实现的过高要求。目前发展很快的长波雷达是OTH(超视距)雷达,其工作波长达10m~60m(频率为 5MHz~28MHz),完全在正常雷达工作波段范围之外。这种雷达靠谐振效应探测大多数目标,几乎不受现有RAM的影响。毫米波雷达是反隐身技术的有效途径。由于频率为30 GHz, 94 GHz,140GHz的毫米波在目前隐身技术所能对抗的波段之外,同时毫米波雷达具有天线波束窄、分辨率高、频带宽、抗干扰力强并对目标细节反应敏感等特点,使得目标外形图像可在雷达荧屏上直接显示出来,因而具有反隐身能力。目前对长波或毫米波雷达主要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VHF雷达(频率160MHz~180MHz、波长1.65m~1.90m)在探测低飞目标或对付人工干扰时存在严重问题;OTH雷达提供的跟踪和定位数据不够精确;毫米波雷达(频率约为 94 GHz)探测概率不高。

2.采用双/多基地雷达

双 /多基地雷达系统是将发射机和接收机分臵在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站址,其中包括地面、空中、海上或卫星等多种平台。利用远离发射机的接收机接收隐身飞机偏转的雷达波,从侧面探测隐身目标,并因无源而不会受到反辐射导弹的威胁。目前正在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论是双站还是多站雷达,接收机都必须在发射波束的作用范围之内并与发射机精确同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采用广角天线并利用GPS。

3.采用无载频超宽波段雷达

无载频超宽波段雷达被称为“反隐身雷达”,无载频脉冲可覆盖 L、S、C等波段。产生这种脉冲的小型低功率雷达已广泛用于民用。目前,正是积极探索适用于防空的无载频超宽波段雷达,以及研究解决提高无载频超宽波段雷达平均功率和在没有载频引导下保证宽波段接收机能区分出噪声与目标回波的问题。

4.采用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系统

由于隐身飞机主要是针对雷达电磁波隐身,其声、光、红外隐身效果较之雷达隐身相差很大,所以采用光学、红外、紫外探测器 ,可弥补雷达探测的缺陷。英国宇航公司曾将“轻剑” 雷达改装成光电跟踪系统,在6 km的距离上截获和跟踪了 B-2隐形轰炸机。目前正在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提高其作用距离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效能。

5.发展空基或天基平台雷达

隐身飞行器的隐身重点一般放在鼻锥方向±45°角范围内。因此,将探测系统安装在空中或卫星上进行俯视 ,可提高探测雷达截面较小目标的概率。美空军的 E-3A预警机和海军正在研制的“钻石眼”预警机以及高空预警气球,都能有效地探测隐身目标。美国还正在研制预警飞艇、预警直升机、预警卫星等。此外 ,俄罗斯、英国、印度等国都很重视发展预警机的工作。

中国在雷达反隐身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中国曾展出过一款“谐振雷达”,据称,该雷达是一种新概念雷达,利用电磁谐振现象使目标回波信号增强10-100倍,可连续观察和跟踪飞机、隐身飞机、卫星、导弹等多种飞行目标和水面目标,有目标识别能力。成为入侵目标的克星,可以提供距离量程为600-2000公里的多种规格。

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之间的竞争,最终将会使得两种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任何一方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失衡必然会导致另一方技术的奋起直追。技术上的领先和创新将是未来战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论文

关于劳教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2013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劳动教养制度迎来终结。作为一种中国特殊的行政处罚制度,其无法律依据长时间禁锢公民人身自由长期以来为人民所诟病。那么现行劳教制度的在历史上如何演变,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不良影响。同时,该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背后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关键词:劳教 弊端 废止原因 法制

一 劳教的历史发展

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发轫于1955年的政治“肃反”运动。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劳教为保障当时政权稳固,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指出劳教是“为了把游手好闲、违法乱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试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

在文革过程中,劳教制度被打倒,暂时废止。

文革结束后,社会管理趋严,重新恢复劳教制度。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将1957年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重新发布实施。此后,国务院和公安部又相继制定发布一些关于劳动教养的法规文件。其中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和1982经国务院批准转发的公安部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被作为决定是否劳教的主要依据。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同时,随着各种文件法规的颁布,劳动教养的性质从开始的政治斗争工具到带有“安置就业”和教育改造相结合,再到单纯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199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再次强调将劳教定性为行政处罚。

二 劳教的弊端

2.1被劳教人员权利被侵犯,被创收 劳教强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无相应有效的监督机构监管下,公民自身本应享有的权利甚至是生命权亦无法获得保障,而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请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形同虚设。

劳教场所及运营资金为国家财政拨款,劳教机构的人员工资低,待遇不好。为解决经费和被劳教人员的生活问题,劳动被一再强调,劳动强度一再加大。而为了免于劳教,行贿和受贿行为时时发生,滋长腐败。

2.2滥用权力的工具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权力下的劳教,必然会滋生腐败与不公。劳教沦为地方政府假以维稳之名、行打击报复之实的工具。对于反复多次上访,越级上访的公民采取劳教制度,无须经过法律程序,甚至蓄意制造冤假错案。即严重侵犯公民权利,又加深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劳教成为公安机关规避刑事诉讼,司法监督和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方面将刑事诉讼案件作劳教处理,避免司法监督,扩大自身权力。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机关有劳教的权力,乘机向嫖娼赌博等人员要求高额罚金。

2.3劳教性质扭曲以及制造冤案

劳教是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并不是刑事处分。但其处罚的严厉程度完全达到刑事处分,且其劳教时间更带有任意性。有些人为避免被长期劳教,选择制造谎报假案件来换取其他刑事处分。

三 劳教废止的原因

3.1缺乏法律依据

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和《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都只是通知,办法,没有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核通过,均不是法律。根据此通知和办法制定的各种文件法规均无任何的正式的法律效益。

3.2违宪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根据现行劳教制度规定,仅有各地劳动教养委员会审查决定,就可以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最长期限达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一年。这显然与宪法以及相关法律相抵触,属于一种违宪违法行为。

3.3劳教的弊端

劳教的弊端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所带来的作用。侵犯被劳教人员的公民权利,成为地方打击报复上访人员工具,为公安机关规避刑事诉讼司法监督提供方便等等,都证明了劳教从根本上性质和作用的被改变,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 劳教废除的思考

4.1为什么劳教制度长时间留存

4.1.1 地方阻力

劳教具有威慑力强,办事效率高的特点。根据相关劳教文件政策的延伸,劳教可以不经过必要的法律程序或者迅速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即使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之下,直接缉拿人员。在最近几年,地方与民众矛盾急剧激化,劳教便成为“维稳”的最便捷有效的工具。一旦有群众闹事,直接出动公安机关将闹事人员关进劳教所劳教,暂时制造地方稳定融洽的表面。这对于提高官员声望,政绩做出不少贡献。4.1.2法律权威的薄弱

劳教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便于宪法,刑法的明文条款相违背。违宪违法的行为不但没能制止,反而某些地方颁布了更为荒谬的变相的地方劳教法规,如深圳发布的《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这与国家根本大法相违背的法规竟能留存至今,极度凸显宪法权威的薄弱以及地方政府对法律的不尊重。4.1.3 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

虽然劳教的审批需要经过劳教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劳教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承担。同时被劳教人员向上级管理劳教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亦要通过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理,纠错。换句话说,公安机关不仅是劳教机关,还是审批,复议和纠错的机关,即公安机关的权力“一家独大”。缺乏制约与监督的机制,劳教光明正大的存留于世,成为压制民意与压抑民怨的不二法宝。

4.2劳教暴露的中国法制弊端

4.2.1 定性定量的不确定性

劳教的对象为“罪行轻微,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人员”,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必要时可以延长一年。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劳教对象的确定带有主观性,未能给出清晰的界定,让办案人员拥有权力空间。从定量的角度看,1-4年的教养期限存在很大的弹性,使得公安机关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有很强的限制性和控制力。定性定量的不确定性是中国法制存在的漏洞。存在该漏洞下的灰色权力,易造成司法不公与腐败,人民权利难以得到保障。4.2.2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劳教对象要经过公检司法三大职能部门,却最后沦为公安部一家独大,其余两部的程序流程纯粹走过场。不能各理其职,也不能互相制约与监督。

各地的职能部门都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与管辖,但政府没有实质性的受到职能部门的制约与监督。当人民闹事时,政府介入公检司法的部门,向其施压以达到自身目的。两者的权力没有制约与平衡,很难做到公平。

4.3 劳教废除的遗留问题

4.3.1 劳教所的后续问题

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共有300多家劳教所。劳教废止以后,该劳教所将何处何从,劳教所的工作人员及其相关机构该如何安排,大批的被劳教人员将如何处理。在无完整的接应机构和制度的衔接下,是否会曝出更多的遗留问题。4.3.2 正式废止时间

虽然《决定》提出废止劳教,但是废止劳教的正式文件尚未发布。但在中国,文件为先,法律为后的规则,劳教正式废止的时间为期不远。4.3.3 空白期处理

废除劳教制度以后,对于那些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空白地带”,法律该如何有效填补。在相应的政策文件未下达之前,根据相应的法律,劳动教养针对的违法行为都将变成刑法所规定的轻罪,凡是构成轻罪的都追究刑事责任。一方面,大量刑事案件的增加会加大有关部门的工作量,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增加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寻衅滋事罪是否会被滥用也成为一个着重点。4.3.4 下一个劳教会出现吗

地方与人民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劳教制度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在政府失去一个强有力的镇压工具之下,是否会变相的产生类似劳教的新制度?地方是否能通过相应的地方法规,或者变相修改法律以达成自己目的?司法地方化,行政介入的现象未能改变,那么司法处于地方政府之下未能独立,能否带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下载原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财原理论文

    暨 南 大 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也说年轻一代“基金热”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生活中......

    教育学原理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班主任工作漫谈 ——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 要】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肯定是要从事教师这门行业,会有一些人会成为班主任,我觉得要想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

    哲学对生活意义的探析 摘要:苏格拉底说:“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我们生来就一直在追寻生活的意义,而哲学让我们不断的思考去获得多彩的答案......

    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策略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交流的方式。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

    教育学原理论文

    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摘要:教师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传统教育中还是现在进行信息化教育中,都少不了教师这个角色。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的......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学习报告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0905班 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规划美丽家乡——江阴大三这学期我接触了《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

    管理学原理论文

    管理学原理论文 专业:10预防姓名:刘柳学号:2010223671 Swot分析:九阳企业 S:1,新兴的专业小家电企业,员工年轻化有活力,;2,员工大专业以上占80%,产品研发人员均为硕士以上的高级人才;3,......

    管理学原理论文

    关于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IEC财管09-2班12号李忠杰关于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重要性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