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泉小学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检查表
林泉小学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检查表
班 级:
坐 姿: 书写姿势: “三个一” 读书姿势:
日
回答问题:
期:
等次 甲乙 丙丁
姓 名
身正、臂 开、脚正
头正、身直、站直、响亮、书正 简洁
第二篇:林泉镇中小学
林泉镇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
实施方案(试行)
为规范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根据黔人劳字(2009)12号、黔县教字(2009)135号、黔县教党字(2012)2号和各级有关文件精神,总结我镇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现对《林泉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实施细则》作如下修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全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不平均发放原则。实行“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奖勤罚懒、优质优酬”的分配方式。向一线教师、班主任、毕业班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教育教学人员倾斜,与岗位、任务、业绩紧密结合,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职工进行综合考核。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就不能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全镇各中小学校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学合理,绩效工资适当拉开距离,但差距不宜过大。
4.实行动态管理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以月为单位进行考核,岗位工作量等有变动时,应按照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方式进行调整,业绩考核可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进行考核,兑现绩效工资。
三、实施范围、对象
全镇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在职教职工。
四、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一)校长津贴
1.校长津贴的资金来源:教育局拨发的校长津贴总额和上级返还的校长津贴余额的20%部分。
2.考核办法:根据《黔西县林泉镇中小学、幼儿园校长考核评分细则》(见附表1),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考核,发放校长津贴。
3.计算方式:校长绩效工资=(全镇校长绩效工资总额+上级返还校长绩效工资余额的20%部分)÷校长绩效考核得分总和×(校长个人绩效考核得分+学校类别分)。考核结果第一名的当年考核评为优秀等次,且作为来年评优的先决条件。
(二)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
1.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和上级返还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余额的40%部分。
2.考核办法:管理中心根据《黔西县林泉镇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考核评分细则》(见附表),按照教育局对相关人员的要求,结合管理中心的工作实际,对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月考核,半年或者全年综合评定。
3.计算方式为: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上级返还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余额的40%部分)÷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考核得分总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个人绩效考核得分。当年绩效考核分第一名的考核评为优秀等次,且作为来年评优选先的先决条件。
(三)学校中层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
1.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学校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和校长津贴返还余额部分40%部分。
2.考核办法: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细则),对中层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月考核,半年或者全年综合评定。
3.计算方式: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工资=(全校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校长津贴返还余额的40%部分)÷全校中层干部奖励性绩效考核得分总和×(中层干部个人绩效考核得分+学校类别分)。所负责的工作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作为当年考核和来年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的先决条件。
(四)教研组及学校各群团组织负责人的奖励性职务补助津贴
的方式进行考核计分,将考核得分与奖励性津贴挂勾。计算方式是: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全镇小学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镇小学组教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教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类别分)。【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综合分=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差分率,所有考试科目折合成100分计算。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分,优分率=优分人数÷应考人数;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及格率=及格人数÷应考人数;30分以下(含30分)为差分,差分率=差分人数÷应考人数;平均分=参考学生成绩总和÷应考人数。】
(1)小学低年级组任统考科目的以25分为基准分,同级同科综合得分高于全乡平均成绩的,每高1分加0.2分,累计加分。每降1分扣0.2分,扣完为止。
(2)小学高年级组任统考科目的以25分为基准分,同级同科综合得分高于全乡平均成绩的,每高1分加0.3分,可累计加分。每降1分扣0.3分,扣完为止。
(3)任多科统考科目的,综合得分以1个26分为基准分,按其他科目的提高或降低累计计算;既任统考科目又任非统考科目的,以统考科目计算;未任统考科目的教师,教学业绩以所任班级其他统考科目的综合得分均分的65%计算。
(4)在学校搞后勤工作、没有任课的教师,全部奖励津贴由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发放。
(5)中学组教职工的绩效考核。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每学期与全校各类人员签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责任书,奖励性绩效工作按目标的达成情况自行进行考核和发放。
4.关于小学英语学科,从2013-2014学开始,在完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将起始年级英语纳入全镇评比,其他年级参照考查科目执行。5.中小学各学科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类,初中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其余学科为考查科目,由学校自行组织考查;小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完小),其余学科为考查科目,根据《林泉镇中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由教管中心组织考查。
考核为“不合格”,考核为“不合格”等次。
3.凡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
七、绩效工资发放注意事项
1.新招录(聘)教职工从批准使用单位编制的当月起执行绩效工资。在职教职工工作单位变动的,从批准使用新单位编制的下月起列入新单位的绩效工资管理考核。
2.达到退休年龄的教职工,从办理退休的下月起不再列入执行绩效工资管理,提前退休、辞退、终止或解除聘约合同的教职工等从办理有关手续的下月起不再列入执行绩效工资管理范围。
3.镇内校际交流、支教的教师,绩效工资由现任教学校考核发放。镇外校际交流、支教的教师,绩效工资由支教学校提供考核依据,由原学校确定考核发放(或按当年教育局要求在规定的学校执行考核发放)。4.未承担任何工作的教职工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5.聘民办学校任教的人员绩效工资由民办学校执行。
6.癌症、麻风、精神病、因工伤残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7.长病人员连续病假两个月以内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连续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基础性绩效工资按80%发放,连续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基础性绩效工资按50%发放。
8.全年连续旷工超过10天或累计旷工超过15天,全年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5个月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9.与县教育局签订合同正在脱产进修人员享受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无合同的脱产进修人员不享受绩效工资;私自在外兼课、补课、办班,并收取费用的人员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10.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学校校长和相关责任人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11.原代课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严格按照其与学校签订的聘用合同执行。
12.农教专干,按学校的中层干部考核。
13.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剩余金额按方案划回各学校,学校制定可行
第三篇:林泉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林泉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这两年,根据我校德育工作计划,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两周一次,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
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
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每学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与表彰会,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一学期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促进社会、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体化。校报每两周出版一期,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文明从自己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重新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眼保健操、课间操、文明习惯、违纪情况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班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继续对各班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流
动红旗,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 这两年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1我校结合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不但在口头上能熟背于心,而且能落实到实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开启了“美化校园大家来,我们一起做起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和老师一起来到操场上,用自己的双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为花坛除杂草,2014年10月,结合国庆日和中秋节,我们训练了一支有活力的鼓号队,让学生们感受节日的快乐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且组织学生进行盛大的升旗仪式;十一月份,我校开展了秋季远东会,让学生们在阳光下奔跑,在汗水中收获胜利的喜悦;2015年3月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生活教育组织学生去烈士园扫墓,四月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老师带队让学生去农田里亲身体验农民的辛苦和种植的方法,4月,为响应全县“保护母亲河”的号召,组织学生对学校周边道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打扫,并且让学生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开办了绘画比赛和黑板
报评比。
四、其他工作
1、家校工作
在学期初和期末,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策划,通过家长会和网络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
2、环境卫生教育
这两年,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学生们更加喜爱我们的学校,学生们很少有人折花枝、树枝,不随地乱人垃圾的现象。5月份学校进行了“保护环境,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主题活动,通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绘画,演讲,板报等等,让学生更加懂得了爱护我们的校园,更加爱惜校园里的环境卫生,同时也能够关心自己身边环境的卫生。
3、安全教育
这两年,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学生能够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学校利用每周的安全知识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校车安全是所以人最为关心的事情,学校为了强化安全,每天早晨和下午有专门的人员为乘坐校车的学生进行护导和安全教育,所以本学期从未发生一件校车安全事故。
总之,这两年学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焦点问题有待解决。学生日
常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如课间上下楼梯不按秩序走、走廊和操场奔跑等问题;一些学生卫生习惯较差,因为乡村小学大多是留守儿童,学生对自身卫生及食品安全的认知不高,这也是造成学生经常生病、卫生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来期学校将对这方面进行加强管理,加强监督,争取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当中多留心注意观察他们,通过有效的引导,相信他们在今后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我校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也会再接再厉,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工作总结
枣园镇山南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工作总结
创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体验情景;提供异彩纷呈,新颖的独特的展示空间;开创主动创新,充分发展的活动天地。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社会个方的支持和协调下,近年来,我们山南小学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我们学校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个深谋远虑的发展目标,始终全面实施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核心,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现状,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体会、学会思考,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目前,我们紧紧围绕“教育在学校,巩固在家庭,实践在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以“行规中养成,体验中成长,实践中提高,环境中育人”为具体的切入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诸多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
一、行规中养成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生活化的德育,把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放在首位。使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的技能都成为一种习惯。
1、班规班训中规范
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同一句口号,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启动各个班级,针对自己的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的特点,制定班规班训。例如:低年级将班训定为“课上要专心,不叽叽喳喳,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能总拖拉,工作要负责,不要马大哈,游戏要安全,不趴扶手滑。”没有空洞的口号,具体可操作,便于落实小、近、实的行为标准。各班根据学校的养成教育要求,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建“四无”班级,“四无”即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迹、交流无脏话,安全无事故,教育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学生不做有损于班级荣誉、学校荣誉的事情。努力使本班形成“文明活泼、团结向上”的集体。
根据学生养成教育,我们从最小处落手,充分调动学生,人人争做“四好少年”。“四好”即“写好字,走好路,说好话,做好操”,四好少年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把每一次家长会都看作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会、交流会,与家长共同商议教育孩子的办法,通过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2、五项竞赛中规范
五项竞赛中包括文明、纪律、卫生、两操、活动五大项。每项有突出表现的班级可争得单项示范班荣誉称号,悬挂“流动红旗”。
3、知荣名耻中规范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结合我校实际共同商议制订了《洪上小学学生荣辱观》、《洪上小学教师荣辱观》。具体内容如下:以热爱学校为荣,以损害学校为耻;以尊敬师长为荣,以举止无礼为耻;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打架骂人为耻;以关爱父母为荣,以不理家务为耻;以诚信助人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按时上课为荣,以无故缺课为耻;以主动学习为荣,以扰人思考为耻;以学有特长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以作业工整为荣,以书写乱画为耻;以认真上课为荣,以拖拉不做为耻;以安全守纪为荣,以违规乱纪为耻;以遵守交通为荣,以乱闯红灯为耻;以健康锻炼为荣,以追逐打闹为耻;以弯腰拾废为荣,以乱丢乱扔为耻;以讲究卫生为荣,以乱丢乱画为耻;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毁花损物为耻;以爱惜粮食为荣,以浪费饭菜为耻;以节约水电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以按时就寝为荣,以扰人休息为耻;以穿戴整齐为荣,以攀比吃穿为耻;以拾金不昧为荣,以小偷小摸为耻。
4、主题班会中规范
紧紧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情况,每学期更换教育内容,并且确定每学期的学习的养成教育的重点,在洪上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周一节固定的养成教育课程落实。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紧密结合学校特有的教育重点,利用自编的养成教育教材行之有效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二.体验中成长
立足少先队员学习、生活的具体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角色”体验活动,让红领巾飘在学校、飘在家庭、飘向社会。
1、在角色中成长 灌输式的教育,能给学生一些印象,但决不会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我们洪上小学经常开展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当一天“小老师”的活动。在“上岗”之前,首先:实行“大追踪”---观察老师一天的生活;“大调研”----采访一位低年级的老师;然后进行“大实践”---准备出一节课,为小同学上一节课,组织一次课间游戏,辅导一位学习吃力的小同学;最后是“大交流”-----记录自己当老师的收获,与同学们定期地交流。六年级的一位同学在体验中说到:一天来,我被一年级小朋友真诚的热情所感染。当他们问我好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欣慰;当他们闹矛盾,我向他们讲道理但仍然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辛酸;然而我体会更多的是老师对我们真挚的爱。通过当老师的实践,学生们体验到了老师的辛苦与责任感,体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做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学校还有意识的把教育空间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让孩子们提前到社会上的岗位上去报道,提前到角色中锻炼。为此,学校开展了平安出行,做一天的小交通卫士;感恩父母,做一天的家务;爱无界限,服务孤寡老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社会体验活动。还通过开展“我看见”活动,号召同学们多留心,多观察我们的新农村,我们的环境,用孩子们的真心呼唤,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责任中成长
我校通过责任教育,让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逐步使孩子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我校的责任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分层次在低中高年级学生中分别建立了对自己负责,自立自强做好孩子,对他人负责,奉献爱心做好学生,对社会负责,放飞理想做好公民的培养目标。
责任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不谈小责任就无从谈大责任。为了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我们把“角色”分配到了班集体中的每个人的头上,大到班级管理的责任班长,小到了黑板谁擦等等。每一个少先队员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一位红领巾都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孩子们每天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看到花儿在自己的浇灌之下茁壮的成长,看到自己休整过的整齐的图书。看到课间排在自己的管理下获得了校优秀课间排,此时孩子们感觉自己有了价值,有了用武之地,责任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
3、让学生在青春世界中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人的一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学校历年来都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重点,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了“心灵沟通”信箱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心里话,同时给了学生发泄倾诉的空间,兼职的心理老师负责解答,让学生总能心理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兼职心理老师和同学们倾心交流,解答大家来信的内容,很多学生的烦恼困惑,和家人,和小朋友的矛盾,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通过“心灵沟通”信箱得到了解答。我们还经常邀请年轻的老师们利用广播教给孩子们好的学习的方法。目前,学校还正准备把心理健康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之中,争取让洪上小学的学生们都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快乐美好的童年。
三、实践中提高。
创造特殊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都所提高。
1、在课间舞中得到提高
创编课间舞的活动,让形体训练走入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歌舞的氛围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洪上小学从2008年开始,让同学们去寻找伙伴们的儿童歌曲,并且根据歌曲的内容自编舞蹈,而且每周都会教全校的同学跳一个小的舞蹈。这项活动,由于每天的坚持,而且每周更换一个新的舞蹈从而受到了师生的喜爱。大家对这项活动的评价是;舞蹈短小,孩子们爱学;活动的形式灵活,每周一歌一舞,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操场上的音乐舞蹈能使课间活动有序、不杂乱、无危险、既让学生们得到身心的双重锻炼,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2、在“快乐英语”中提高。
紧密结合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化的奋斗目标,力求在课下给学生营造直观、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和交际氛围,开阔英语活动阵地,每天利用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前20分钟,全校性参与,班主任老师深入,英语教师每周轮流编写教案、进行指挥和指导。进行多样性的操练师生互动,口语交际运用。在歌曲、舞蹈、娱乐中收获知识,熟练口语,通过每天早晨5分钟的英语熏陶和感染,学生听、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口语纯正的学生,还可以以小老师的身份,领着同学学英语,每天5分钟的积累,进一步烘托了学校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展示英语的特殊环境和空间。
3、在校园文化节中得到提高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培养健康、聪慧、友善、快乐的洪上人,我校力争使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家园。在孩子们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在学生道德养成的每个最佳时段,把握住每一个月,每一个学年为学生搭建平台,全面地展示少先队员的风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活力。我们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确定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现在我校已经确定了六个学年的系列固定的活动。
于此同时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暨“校园文化艺术节”。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收获,月月有惊喜,达到了人人参与其中,人人得到锻炼,人人有所收获。
例如:我们三月份主题演讲月,我校结合爱护红领巾、维护红领巾的教育主题,开展“六讲六做”的演讲大赛六个学生确定六个不同的主题(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好少年;讲礼貌,做言行一致的好少年;讲自立,做自强上进的好少年;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好少年;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好少年;讲正直,做是非明辨的好少年。)有效地强化了少先队员的言行,激励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争做社会好公民、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
4、让学生在问号中提高
我校推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小问号活动,每周一个版面,分类别的出示几个不同的问题,像动物类、植物类、科普类、人物类等等,学生们对此热情非常地高,纷纷通过上网查阅、翻阅书籍等很多的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在小问号活动中开阔了思维,增长了智慧。
四、环境中育人
1、在特色化的环境中育人
特色是学校文化的生命,我们在斟酌如何把校园变成孩子们的成长的乐园、神圣的学园方面着实动了很大的脑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触手可及的一些实例,我们在校园中率先实现了数学乐园,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数学天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就要建立起“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我校每天下午四十分钟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就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的举措。课间读书,饭后读书,娱乐休闲时间孩子们徜徉在了书海里,孩子们在读书中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高尚。开放式的读书,提升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品味,远离了低俗,更远离了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
2、在充满激励的环境中育人
我校在学校大院设立了两块大橱窗。一块反映班级的整体情况,一块体现我校学生风貌。我们改变了过去值周评比的面面俱到、处处优秀。把值周项目具体化、层次化、细小化。根据“四好少年”的内涵要求,确定了“四好”的具体评价标准。结合具体实际,根据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实际表现推出了星级少年机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和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评价等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评价每一位学生。在每年的“六一”艺术节、“元旦”等节日给予表彰奖励,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洪上小学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好奇心,同情心。培养“八种精神”。自立精神,乐学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实干精神,乐观精神,争先精神。训练十二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注意能力,表达能力,操做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学能力。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多年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山南小学的教师们悟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地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用积极的方式代替消极的管理才能弘扬学校的正气;用爱心做牵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工作中善于求新求变,才能使工作充满活力。中心小学的全体老师都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改进。同时虚心的向兄弟学校学习经验,以更顽强的精神,更崇高的爱业、敬业的品格,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不断延伸、拓展寻找新方法、新途径,在教育的春天里,再去播撒教育的新希望,通过辛勤的耕耘收获更丰硕的育人成果。
五、困惑与反思
在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我们进行了曲折、艰难但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多次受到督导检查指导团的肯定和赞赏。但是我校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惑,还时时制约了养成教育前进的步伐。主要表现在:
1、应试教育的因素:近几年来,虽然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提的很响,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绝大部分教师的感觉是:现在的大气候却是“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全面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统考排队,题海战术,司空见惯,学生从早到晚,宿舍、教室、饭厅,三点一线,每天八节课并不鲜见。其依据是:“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没有时间的保证,哪来的教学质量?”急功近利性的应试教育,把师生栓在了教室里,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渗透性的教育活动不可能使学生的成绩立杆见影。师生开展养成教育的积极性低,不具有主动性。
2、班主任的因素:
班主任工作量大且纷繁,班主任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农村小学,班主任除了和其他的课任老师一样分配课务外,首先要上好班会课,还要参加经常性的班主任会议,领受各类任务,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卫生扫除、宿舍值班检查等,要时刻关注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动态,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处理本班的学生违纪行为,为学校代收各类费用,期末写班主任工作总结,写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等等。工作任务繁重与待遇太低,造成了班主任的心理上的失衡,对于班级工作的软任务(如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工作等),少做或是不做,成了许多班主任的首选。
3、学生安全因素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除了课堂这一个主渠道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活动时学生的人身安全是老师最担心的事情。上级关于学生安全的文件三令五申,责任追究反复强调。于是,封闭式的管理,少搞甚至不搞活动成了管理者、老师们的首选。
4、社会环境因素
农村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在农村经常看到、听到说脏话,乱倒污水,乱倒垃圾的行为,能不耳濡目染,无意识地模仿吗?经常看到听到赌博的现象,能不产生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吗?经常偷偷去网吧的同学能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吗?网上的暴力行为,色情内容能不使某些学生偷偷地去模仿吗?
农村社会环境中的许多负面的东西,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政府某些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更是助长了某些负面的东西对学生的影响。如对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电子游戏厅、网吧,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靠学校内部的努力去达到理想的境界恐怕是不现实的,这就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可见,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说仍任重而道远。
映日荷花别样红。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五篇:韩庄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韩庄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专题讲座
学习时间:2011.2.28 学习地点:旗台前 主 讲 人:魏栓柱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因为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会成为懂得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集体的“归宿感”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有位教育家谈起他的小学老师时说道:“我个子矮,老坐在第一桌,最怕的是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呼呼“朝讲台桌吹,搞得我满脸满身都是粉笔灰,有时眼睛里也进了灰尘,不敢睁开了。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来了位中年教师,穿着虽然很普通,但是很整洁,灰色中山装的每粒扣子整整齐齐地扣着。他走进教室,看了一眼讲台,一句话也没说,只见他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块崭新的蓝白相间的大手帕,小心翼翼地抹起桌子。班上没了声音,我也第一次没有发现飘飞的粉尘,第一次打消了逃离现场的想法。从此以后,我连一张小纸片都不敢往地下扔,抽屉里多了一块小抹布,时常在别的同学冲出教室时,我轻轻地把讲台桌和自己的课堂抹干净。”如此看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领导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去年借国庆节之际我校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有的学生听了这些故事都流泪了,回到班上,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么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国旗下的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通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通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集体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持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通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有个资料上报道,青少年犯罪抽样调查发现,65%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孩子失去了母爱或父爱,无人关心。45%是家庭溺爱,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
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一定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接受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该学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以激励为主,营造良好的氛围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一个班集体里的正确舆论一经形成,就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增加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对于班级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可以让班干部写成广播稿,利用广播适时宣传表扬;也可动动笔墨,用红纸写写表扬信,张贴在学校公示栏;还可利用班级开辟的黑板报、“表扬栏”进行表扬。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充满自信,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去影响他们。对不良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利用班队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遭到扼杀。这样的班级集体是积极向上的,人人都会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特殊生并不是天生的不守纪律,有许多特殊生因为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班上打架,损坏公物,都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特殊生,以求全体进步。在班级设立“特殊生进步奖”,对特殊生的点滴进步都要有所反应,可以口头表扬;可以给所在小组加分;可以在这位同学评比表中的“品行”一栏加盖小红花。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同学们都在关注他的发展,他的自尊心也因此得到满足,逆反心理必将消失。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形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