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通州精神

时间:2019-05-13 15:0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通州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通州精神》。

第一篇:践行通州精神

践行通州精神 争做通州好人

通州好人的涌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诠释,是一座城市灵魂的高度,是市民素质的标杆、是城市文明的丰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是北斗星、是导航仪、是灯塔、是平台、是助推器、是火车头、是发动机……

法国学者布迪厄曾经提出‚文学生态场‛的概念,他说,对文学现象的解读要语境化、历史化,从空间结构、关系结构中把握和考察事物意义的生产。表达国家利益和主流价值意识,一直是现代政治国家中执政者的愿望,以及承担的一项使命和任务。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主流的价值观念则取决于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意识形态囊括了主流价值在内的一切宗教的、科学的、艺术的、哲学、制度、道德等精神形态,如何让主流价值起到主导和统领作用,成为执政者现实的考虑,因而塑造和宣扬普通人成为承载主流价值观念的必然实现手段,无论社会环境怎样变幻,那个价值理想仍可被赋予和实现。

2001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道德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出发,在加强公民教育、树立道德规范,培育公民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中央及各地纷纷以《纲要》为准则开展了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这对‚扬州好人‛的出现来说,是一个政策土壤,是个大时势,为扬州好人的大批涌现提供了肥沃的时势土壤。

眼前的一个主流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自古就有关于好人的说法,说做好人不吃亏,即使吃亏那也是福,好人自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民间还有谚语说好人好事就是:为鼠常留饭,逢蛾不点灯;《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

台湾历史学者李敖在《中国式好人》中依据古人观念把‚中国式好人‛的标准分为五类:一是道德标准。道统中的圣人就是好好人,其他的依照等级排序。二是愚忠标准。三是孝子标准。四是大臣标准。五是美女标准。李敖认为,按照古人的这些标准筛选出来的好人实际上都是坏人,伪君子,乡愿。那什么样才算是真正的中国式好人呢?李敖开除了自己的条件:必须是大智大勇大仁、狂狷、特立独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李敖这个好人标准太高了,实际上是回到儒家开初的圣人标准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这样定义过‚好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叫好人。有‚当代中国毕昇‛称呼的科学家王选对待好人问题上如是说: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个好人。我赞成季羡林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不过,我认为,这标准还可以降低一点,就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好人的候选名单,发现扬州了其中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事迹的生活性。有这么几种:扶贫帮困、无偿献血、捡还失物(现金)、见义勇为、患难与共、助学捐款、爱心捐助、免费服务、忠于岗位。生活中很平凡的事迹,每天都有可能碰上。二是群体的草根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来自于平凡的岗位,有修车师傅、有出租司机、有下岗工人、有环卫工人、有退休人员、有公司职员等。三是工作单位的组织化程度高。绝大部分来自于组织化程度比较高的单位,比如出租车公司、环卫所、石油公司、邮政局厄、学校。四是女性顶起半边天。看来,‚好人‛的标准和内涵主观性比较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模式。

第二篇:践行北京精神

践行北京精神—记我身边的北京人

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熠熠生辉,触手可及。在我们的平凡生活里“小人物”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始终深植于我们百姓心间的生机勃勃的社会道德法则。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积细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发生在我身边、淹没于茫茫人海的厚德故事其实很多很多。当一些舆论更关注聚光灯下的“大善”,更强调社会与时代的种种嬗变,更热衷于讨论世情冷暖的时候,无数普通人正在用自己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善举展现着人性的魅力、阐释着新时期的道德。他们的向善之行是如此朴素,却又是如此鲜活。正是越来越多人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小善”,积累起了一座城市的厚德。

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有点驼背的他干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星期六下午,我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你啊!你来干什么呀?”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去买点东西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环境啦?”“也不算是美化环境,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一来,北京是首都,各国各地方的朋友都会到首都来,说小了大都市北京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首都,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当儿戏。”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王爷爷焕发了我为首都作贡献的热情。

还有我们小区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是热心肠。记得有一次,我家的车窗忘记关了,车场李大姐到处找车主。后来通过车窗前那个小区的停车证找到物业,由物业找到我家电话,通过电话联系找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李大姐还安排了保安在车前,直到我们来到。将车窗关好、锁好。最好还不忘善意的提醒我们以后千万不要忘记关车窗。

甄大妈和她的“甜蜜事业”。今年50出头的甄大妈,因乐于为残疾人婚恋牵线搭桥,在我们这片地区“赫赫有名”。她经常关心地询问身边残疾人朋友的婚姻状况,遇到“门当户对”的就牵线搭桥,促成一段美好姻缘。去年,小区里的聋哑姑娘小陈的母亲找到甄大妈,感谢她为女儿找工作,顺便说起了“烦心事”。虽然小陈长相百里挑一,但附近的小伙子嫌她是个残疾人,不愿和她交往,而一般的残疾人她又看不上,眼看女儿29岁了还是孑然一身,做父母的哪能不犯愁。热心的甄大妈询问了小陈的择偶条件后,答应一定帮忙牵线。后来,她打听到丰台镇有位小伙子小马,人很能干,在一家企业做技术工人,也因为是个聋哑人,找合适的对象成了难事。大妈不辞辛劳,在两人之间跑了好几个来回,终于把两人拉到了一起。去年底,两人喜结连理,还请甄大妈做证婚人。看到残疾人享受到婚姻家庭的幸福,是她最开心的事。

在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不求名、不求利、默默无闻的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咱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是咱北京人的心灵之家,是咱北京人的精神家园,是咱北京人干事创业的发动机,是咱北京人发展创新的指南针,是咱北京人的灵魂根据地,是咱北京人的价值指向和追求,是咱北京人的心结和情怀,是咱北京人的心灵归宿;北京精神,也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根基和胎记,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时代旗帜,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品质,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脾气、特点和魅力,是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生命灵魂家园;北京精神,还是国人认识首都了解首都的窗口,甚至还给外国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视角一种方法。北京精神,是北京城市的心跳,是北京最让人怦然心动的风景。

1962年8月15日,一个22岁的普通士兵因为一场意外倒下了,在送往医院后,院长亲自主刀,但并没能挽留住大脑内出血严重的士兵。一天后,士兵所在的抚顺市通过电台广播了他的讣告,全市动容。两天后,十万抚顺市民自发追悼。五个月后,国防部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七个月后,毛泽东亲笔题词并号召全国人民向这名士兵学习。五十年来,这名士兵默默地接受全国人民的观瞻、景仰抑或是不经意的怀疑……

是的,这名士兵叫雷锋,去世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一

雷锋,原名雷正兴,祖籍湖南省望城县,父亲早亡,母亲在其七岁时不堪屈辱悬梁自尽。就是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孩子,却一步步成长为全国人民心中的道德楷模。在那个火红炽热的时代,他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及其指向的符号。雷锋精神不仅包含着千千万万个雷锋一样的共产主义者所追求的价值和目标,也印证了他们为达成这个目标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被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奉为道德圭臬。

然而,雷锋精神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却不是完全自然而然的。准确地说,它的形成既有雷锋个人独特人格魅力的因素,也有党组织和国家机构对于一个自然人的凝练和升华。雷锋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经历过残酷的民族侵略和不屈的抗日斗争;懵懂于解放战争时期,又体会到了强烈的阶级压迫。在刚刚懂事时,幸运地赶上了“翻身做主人”的新时代。这让他切身感受到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而这种巨大的反差是那个时代的人所普遍具有的回忆。

不难理解,新旧社会的巨大冲击让所有贫下中农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恩和敬畏,他们从心底由衷地感激和热爱这个使他们脱离苦海的新生政权,并愿意为之付出所有。这时他们的满腔热血就像滚滚涌动的岩浆,只缺乏一条喷薄而出的甬道。

雷锋的出现开辟了这样一条甬道。雷锋具有得天独厚的出身条件,同时他也集中表现了那个新时代所展现出来的一切昂扬向上的道德品质。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孕育了雷锋精神的胚胎。

此时的雷锋还在通过自强不息、帮助别人丰富以他自己命名的全新伦理道德的内涵,而这种新伦理道德感召了他所帮助的群众,这反过来也无意识地刺激了雷锋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最终塑造了他赤诚而纯净的心灵。他的平凡和朴实行为在其逝世后得到了充分挖掘,最终形成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语)的政治伦理和道德体系。

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身处其中满怀感恩的良善人民。彼时,雷锋参加各地的忆苦思甜报告会,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解放军战士,都会跟随雷锋的演讲啜泣痛哭或斗志昂扬。斯人逝去,他们的后辈则慢慢缺少了那种对于旧社会的感性认识和刻骨仇恨。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于雷锋精神的重新解读,他被视作革命左派的旗帜,成为“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战士,甚至于热血沸腾的红卫兵武斗都冠冕堂皇地号称“学雷锋”。这时人们所学习的“雷锋精神”的政治气息是占绝对主导的。接踵而来的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重归主旋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沉渣泛起,此时的雷锋精神则更多地被期望发挥伦理道德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

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开始,我国逐渐进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此时的雷锋精神重新被定位为政治标杆和道德风向的标杆,然而,今天的人们却对雷锋精神报之以一种相对冷淡和麻木的态度。不可否认,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五十年后的今天已经绝少有人会回忆新旧社会的反差。此外,快节奏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高新科技的异化以及信仰的缺失已然阻隔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遑论奉献和助人?

虽然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面临重重阻力,但这恰恰说明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去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以报告的形式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学习雷锋不应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运动,而应该通过具体措施引导其成为一种普遍长效的社会风尚。必须指出,如今我们所弘扬的雷锋精神是包括信仰、忠诚、助人、感恩、自强等多个方面的统一整体。卢梭曾经说过,“德行是灵魂的力量”。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高尚道德的代名词,更应该具有触动人心灵的伟大力量。繁荣文化建设需要一个精神主题,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需要一种激励效应。雷锋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内涵,树立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道德标杆,同时也顺应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势必会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

一个名字,响彻了无穷大地;一种精神,感动了亿万心灵。

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用情操、用信心、用信念点燃了青春的梦想;一个任劳任怨的青年,用道德、用行动、用自己散发着奉献的芬芳。一颗实实在在的心,忘记了自己的美丽,在平凡与默默中抒写了生命最灿烂的篇章。//

一切崇高的事物都隐匿于平凡,甘愿做绿叶的沉默与倔强。宁做高山岩石,不做河旁之柳,这是你的至理名言。滴水融入大海无声,始终怀着无限澎湃与激情,这是你的矜持。火柴燃烧般的热情——为人民服务,短暂的一生,一直不停地放热、放光芒!把温暖、希望传递四面八方。// 几十年来,你并未离开过。你的身影一直在我们身边。像春风,像细雨,渗入每一个角落。生活中,你的故事不断重复上演着,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残疾人过马路;帮敬老院打扫卫生;奋不顾身地于抗洪抢险中…那一幕幕画面,在人们心中系锁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记忆的长河里塑起了永恒的丰碑//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无形资产。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春日的田野。无尽的绿意之中,最美丽的是那唯一的白色花束,每一个呼吸间都韵着悠悠沁香。生活需要相互关怀与帮扶,社会需要雷锋精神,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同学们,我们正是青春年华,有的是活力!学习雷锋就从身边做起吧。!生命的光明一直就在身边,生活的奇迹就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份小小的帮助……都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感动与希望,给你意想不到的满足与快乐!不图回报的付出,毫无动机的善举,背后隐藏的是青春的热情。//

我们心中都有一轮美丽的日出,让雷锋精神在这红色的大地上生生不息,一直伴着我们前行!前行!

第三篇:浅谈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题目:浅谈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名:欧阳修燕

别:男

工作单位:湟源县日月中心学校

务:教师

通讯地址: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中心学校

编:812100

话:***

电子邮箱:mysaty1@163.com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浅谈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湟源县日月中心学校 欧阳修燕

【摘要】: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的政治信念,并以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团结意识、艰苦作战、顽强不屈及其正义的力量震惊世界,彪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几十年来,人们讴歌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书写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研究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使我们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感到无比振奋,受到极大的鼓舞。本文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提出长征精神具有的时代价值,并且阐述了长征精神的教育意义及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关键字】:长征精神 时代价值 教育教学教育义 践行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今年,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弘扬长征精神,躬身践行长征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

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任何一支军队的精神特质,都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长征精神所体现的理想、信念、情操、气节、风格、作风等,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和升华。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征途中他们时时处处铭记国家民族的大义,牢记劳苦群众的疾苦和诉求。红军长征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率先高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并把这种深厚凝重的民族大义转化为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勇行动。长征精神所体现的这种为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长征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在长征途中,尤其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洞察中国革命实际,立足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就加强党的建设、红军建设、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为长征精神得以形成提供了科学指南。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直接负载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在中央红军历时1年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实践中,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理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

胡锦涛同志200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曾指出: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渡大河……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回顾并透视这一伟大征程,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对党忠诚,目标坚定

长征是在中国革命遭遇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进行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进行的伟大远征。在长征中,广大红军官兵不仅面临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面临十分恶劣艰险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党内“左”机会主义的严重干扰,中国革命处于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境地。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红军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最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胜利完成对中国革命成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大转移。“一切为了苏维埃”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对党忠诚、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必然产生巨大的力量。张闻天在谈到长征时说,如果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一支衣衫褴褛、缺枪少弹的队伍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拖不垮、打不败,最终使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可以说,长征就是一次信仰之旅、精神之旅,因为坚定所以勇往直前。

2.实事求是,策略灵活

如果没有党中央和红军指战员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征的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长征中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套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共产党人的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当时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的路线才开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转移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纵观长征全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血战独树镇,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由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政治军事战略策略,长征才能完成革命的转移,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创造出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并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3团结互助,艰苦奋斗

长征的胜利,是各路红军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团结协作的胜利。在长征中,军团之间、官兵之间、战友之间都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在困难和危险时刻,许多部队为了全局自愿作出局部牺牲。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争取了时间;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转战至陕南,从战略上策应了其他各路红军的行动;许多干部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冲锋。一匹骡马,谁也不愿骑;一锅野菜汤,大家分着喝。正是这种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激励着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长征过程中,红军始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大自然的险恶。红军长征是一段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中经历了大约120次主要战役、战斗,共歼敌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长驱两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长征途中,峡谷激流、雪山草地、物资匮乏、生命禁区等等都不能阻挡红军前进,就是在这样的困难面前,红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突出重围;就是在这样艰难险阻的环境中,红军始终保持顽强的奋斗精神最终赢得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

伟大的长征实践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长征精神”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是对长征精神的高度概括、总结和提炼,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弘扬“长征精神”所必须掌握的精神实质。我们所弘扬的长征精神,就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顾全大局、实事求是、不畏艰险、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光辉典范。1934年10月,红军的三大主力陆续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中,红军忍受着严寒酷暑、高寒缺氧、干渴饥饿,跨过了千里冰封的万里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他们吃草根、咽树皮、涉沼泽、眠雪地,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转战11个省,翻越18座高山,渡过24条江河,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包围,艰难跋涉两万多里,完成了革命转移。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长征中锤炼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魅力无穷。

5.长征精神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央和红军果断地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党和红军的路线转移到正确轨道上来,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创造性地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斗方式,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又如,在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之前,进入了少数民族地区——“四川彝族居住的地区,这些强悍的彝族人从来没有被居住在他们周围的汉人所征服和感化过”。面对这样一个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红军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与少数民族的相处之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有益探索,这样红军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战斗打退了敌人的追击。这些都体现出了红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永远鼓舞人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这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根本原因。此外,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具有一定必要性,主要表现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再次,党的十八大揭开的“新长征”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十八大不仅对过去十年的工作进行基本总结,还提出了“文化强国”,“五位一体”和党的科学化建设,以及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艰巨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都需要长征精神的鼓舞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过去十年的奋发有为、兢兢业业的工作。十七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是,十年来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在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社会,以及港澳台和外交工作都迈出了一大截,这都有赖于长征精神的巨大鼓舞力量。

二是“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国人民传家宝的长征精神对于文化强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的永恒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更加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三是“五位一体”的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五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预示着我们今后的工作又多了一个建设重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当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扬不畏艰难、顾全大局的精神,做到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是党的科学化建设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要做到实事求是、不畏艰难、顾全大局;要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发扬长征精神的永恒作用。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2020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在此时实现。为了能够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当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做到团结一致,不畏艰难,求真务实,艰苦奋斗。

四、长征精神的践行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1.长征精神对基层党员的教育意义

第一,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无论过去搞革命还是现在搞建设和改革,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同时面临着复杂严峻的风险考验以及某些国际压力。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大党,要避免分散主义、防止重大失误、统一全党意志、畅通政令军令,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和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组织上的分散主义和各种形式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切实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党的旗帜之下,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万里长征留给后人的一个重要启示。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党和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种种艰难困苦。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否则,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变色之虞。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三,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同样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戮力同心,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合力。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保证。没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团结协作,和谐社会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第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牢固根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我们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一直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尤其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施政新风范,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确实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毋庸讳言,目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腐败问题不容忽视。人民群众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破坏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行为十分不满,对严重损害党的健康肌体的各种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中那种同志之间情同手足、上下之间亲如兄弟、党群关系血肉相联的好传统、好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努力形成有效监督和遏制腐败现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体制机制,确保党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2.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加入到弘扬长征精神的队伍中。党员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认为可以采取下列几个措施:

第一,必须大力加强红军长征及其精神的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党员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了解长征的历史和长征精神,正确认识长征和长征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没有长征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长征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第二,必须大力提倡长征精神。通过教育使人民做到团结友爱、顾全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三,必须不断促进长征精神的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要不断赋予长征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勤于学习、甘于奉献,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长征中,革命先烈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更好更快发展总揽全局,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奏响发展最强音。

第五,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新长征中,坚持一切为民谋发展,既维护好群众的长远利益,又维护好群众的现实利益,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始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六,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注重总结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历史经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

回顾历史,寄予未来。十八大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又是一场新的长征。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不能淡忘,更不能抛弃长征精神,而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将是中国向前发展的一种精神支柱,也将会随着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具有永恒的精神鼓舞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东方出版社,2007.08.30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一)[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0-22.[6]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7]杨定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雪山草地行军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第四篇:践行红船精神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践行“红船精神”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总书记强调“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今天,我们支部在这里观看《红船》专题片,学习贯彻总书记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红船精神”是什么?“红船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弘扬红船精神可以加快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为保障。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共产党在这条小船上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一直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勇于拼搏,用实干和担当谱写忠诚为民的宗旨情怀,也正是有了如“红船精神”一样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的党才能永葆活力,一直伫立于时代的潮头,引领着中华民族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迈入世界强国之列。

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信心,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善谋新篇的担当,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之源,本身就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价值元素。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红船精神”是开展政治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引领。要将“红船精神”的学习宣传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尽心尽力为改革发展而奋斗。

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南湖红船不仅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也是锤炼政治品质、保持崇高精神的加油站。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更加突出理想信念,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锤炼品质、提升境界,更加突出责任担当,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红船精神”就是要把“红船精神”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注重把精神追求转化成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五篇:践行吃苦精神

太阳缓缓升起,快乐潜滋暗长

——-—读《教学革命》有感

当教师15年了,我有一怕。怕什么呢? 怕学生不学习。怕学生不学习会有来自学生‚这个教师没有料‛的嘲弄;怕学生不学习进而影响学生考学会受到来自家长与社会的责难;怕学生不学习而成绩不理想会让领导失望。

学生学不学、怎么学与教师的教、怎么教具有息息相关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路径,涉猎各种教学理论,践行种种教学方法。曾经,有过反思,有过进步,有过学生取得成绩后的沾沾自喜。但岁月更迭,时光流逝,新读书无用论、独生子女现象、留守儿童弊端,家长对子女‚成才与成人‛渴望、社会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期盼、领导对‚纪律与成绩‛的要求时时充斥着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单调与重复、繁杂与枯燥,自己日渐浮躁甚至渐趋懈怠。在这种思想困顿、害怕学生不学的双重矛盾下,领导赠阅的《教学革命》一书走进了我的视野,阅读的每一次,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细细品读,才发现其诱人处的不同凡响。伴着蔡林森的奋斗精神,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如久涸的泉眼再一次奔涌。其中印象最深并给于我震撼的有两个字:‚吃苦‛。

一句‚吃苦才能学习‛指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不停的反思、不断地创新。从教育目标‚为了培养负责人的中国人‛,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清‛到‚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包‚字进校园‛、‚绩效工资制‛,再到‚一节好课的标准‛、‚常年赛课制‛、‚怎样评课‛、‚教师基本功培训‚等,无一不是蔡校长在主动的学习中、长期的反思中、扎实的实践中形成的。

一句‚吃苦才能当好老师‛道出了教师取得成功的秘诀。因为能吃苦,逼着自己学,在实践中学。蔡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晨5:00起床,洗漱、看书、和学生一起早锻炼、巡视每一个教学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白天听课、评课、一年听课达1000节以上;晚上还要整理归纳自己的思想,把它付诸文字,笔耕不辍;他认为多干了,不仅多了贡献,更多了学习的途径,更学得了本领。

一句‚吃苦才能终身幸福‛说出了蔡校长的人生信条,艰苦朴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功时、辉煌时、退休后。他都坚持吃苦,不停地学,不停地追求,品尝吃苦后的甘甜。已年过70,却每天仍忙忙碌碌。我们且不谈什么责任心和什么奉献精神,我觉得蔡校长就是在工作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价值了才活得滋润,才获得有劲,才活得精彩,才活的幸福。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自己虽刚过而立之年,本应精力充沛,而为何时感身心疲惫。细细想来,或许正是缺少了蔡校长的‚吃苦是福‛的意识。

‚吃苦‛是福,吃苦是种精神,一种大智若愚的崇高境界。

“吃苦”是一种力量,正激励着自己学习、反思、进步。

‚吃苦‛ 更如一味妙剂,医去了自己的懈怠与浮躁。使自己在‚学生的憧憬与反抗‛、‚家长的敬重与轻蔑‛、‚领导的期待与失望‛中,不再焦虑,不再害怕,不再停滞,践行并体会‘苦是快乐的付出、幸福是吃苦后的自然’。

正如太阳缓缓升起,快乐已潜滋暗长!

下载践行通州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通州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践行张家港精神

    践行张家港精神、全力推进村镇建设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决战2011,谋划2012”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张家港精神再教育、再弘扬、再实践......

    践行北京精神[大全]

    践行北京精神,争做文明小学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践行北京精神,争做文明小学生》。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需要拥......

    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焦裕禄

    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群众路线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石佛镇人们政府 赵建忠 四月二十四号,我镇干部观看了影片《焦裕禄》。很早的时候在小学的课文中,知道了这个人,这个无私奉献......

    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

    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西半屯中学田明才 焦裕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五个词都是沉甸甸的,真正做到这五......

    践行十九精神发言稿精选

    践行十九精神发言稿精选 践行十九精神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单位)的×××(姓名),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十九大精神 做新时代党员”。......

    在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有感近年来工匠精神这四个鲜活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上和网络上,甚至出现在李克强总理三月份的政府报告里。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有如此强大的引力?付守永的......

    试析企业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试析企业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工匠”,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各种手工匠人曾以精湛的技艺创造过无数奇迹。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

    脚踏实地 践行志愿者精神 (合集)

    脚踏实地 践行志愿者精神 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 孔健杰 很庆幸,能在大一开始了就加入了这个富有活力、富有奉献精神的团队——东华大学智力助残服务队岳阳分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