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敬周记
孝敬周记
(一)曾几何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已注入了许许多多的人生道理。
每天看着家人一刻不停地劳做着,为的是我能生活的更舒适,而我却麻木了,殊不知在一句句平常的话语中,充满了家人对我的关爱。
但那次,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还记得我看到的那副场景,冬日早晨是能冻结一切的。当那慵懒的太阳缓缓升起,爷爷干活回来了。爷爷已年过花甲,却还在菜场工作着,虽然只是清洁工,不起眼的清洁工。他的手上已满是冻疮和老茧。
在我心中,爷爷的手是伟大的,这双手,让我生活的更好。
我的心再次被触动了。我拿起扫把,想为爷爷奶奶做一点事,做一点在他们看来为不足道德事。我默默扫着地,双手紧紧握住扫把,做着机械化的动作。过了好久,手臂竟然变得酸痛——以前一直以为他们的劳作是理所当然,是那样简单——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天天为我而劳作的的不易。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劳动过之后,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我以后要为他们多做一点事,帮他们分担。听过卧病求鲤的感人故事,古人能做到孝敬长辈,能回报父母,我又有何不能呢?我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孝敬的人,而这一美德也一定会被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有很多,那次,我在亲身实践中中感受到了许许多多我平常感悟不到的东西,我将永远做一个孝敬的人。
(二)没有她,哪来的我,十几年如一日,她辛勤劳作,而今天就让我为她做点事吧!
门吱吱地开了,妈妈拖着满身的疲惫回家了。我抬起头,看到妈妈的头上,发被风吹得凌乱,几丝白发也示威似的挺立着。妈妈在我不经意间,老了。我的心中竟涌起一丝酸楚。
不知是如何向妈妈提出我想帮她洗脚。她已坐在床边,我手里端着的,那盆满满的水,被她接了过去,放在地上。我小心翼翼地帮她将脚放入盆中,用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脚,泪,自己溜了出来。那双脚,是那样粗糙,仿佛所有的劳累全部积蓄在其中。茧很厚,扎得我的手生痛生痛,那一条条因冬日而干燥地裂开的裂痕,很深很深。抬头望望妈妈,她宠溺地看着我,全然不知自己所承受的疼痛。真的,我从来没有这样观察过我的母亲!“别洗了!快睡吧!”妈妈轻声说着,声音有点沙哑。“嗯。”我胡乱地答应着,手却依然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如机械一般。一滴温热的透明液体滴入水中。我摸摸我的眼角,换上愉悦的表情,甜甜地说:“妈妈,好了。”妈妈亦是如此,忍着全身的酸痛,温柔地回答,满脸含蓄着一种欣慰而劳累的神情,突然意识到平常是我太任性的,从没有好好观察过妈妈,根本不知道她的劳累,还总是和她顶嘴。
对不起,我今后会好好孝敬您的。
第二篇:孝敬
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孝敬长辈
众所周知“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中国自古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会和孩子讲一些关于孝敬长辈的故事,孩子听的很认真,不光是言传,还有身教。俗话说的好:大孝无痕。孝,不是一种浓烈的爱,无须惊天动地,无须甜言蜜语,总是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见真情,越是细微越是体现出的孝的含义,一杯水,一个电话,一张卡片、一声叮嘱、皆是点点滴滴的孝。我的母亲身体不好,休息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孩子回姥姥家,别的孩子参加兴趣班的课程,我的孩子会和我回娘家“上课“。这也是能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回家后,孩子会和我一起帮着母亲收拾收拾屋子,我做饭,孩子负责摆碗筷;我洗衣服,孩子会帮着晒;我给母亲理发,孩子会帮忙扫地上的碎头发。孩子越来越会照顾人了,我问孩子为什么喜欢做这些,孩子说:“因为有姥姥才有妈妈,姥姥高兴,您就高兴,您高兴我就开心。”每次和母亲通电话孩子都会主动要求给他留一部分时间给家里的人问好。每次从娘家回来的时候,奶奶都会夸奖孩子变化大了,很多事情都会做了。其实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对父母的孝敬,对公婆的孝敬。有一次孩子很大声的喊了爷爷一句,当时我没有立刻指责孩子,我静静的看着他,过了一会,孩子和爷爷道了歉,孩子和我说他错了,因为妈妈从不对爷爷奶奶大喊大叫的,我很欣慰。
孝,体现在生活,贵在恒,贵在持久,平时对公婆父母孝敬,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成为一种习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全家也时时享受孩子对我们的孝道,下班了,他会给我倒一杯水放到桌子上。孩子会帮熟睡的爸爸盖上被子,也扶着腿脚不好的奶奶走动,更会帮着爷爷拿需要的东西。又一次,婆婆做了眼睛的手术,全家都跟着忙碌,手术后回家,孩子的表现真是让我们很开心,奶奶吃药的时间孩子会记着,按时把药片数好,倒好水给奶奶端去,孩子会扶着奶奶上洗手间,给奶奶讲故事解闷,和奶奶一起分享自己的零食。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我突然感觉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好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他也很享受这种感觉,这些事情逐渐变成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家庭里氤氲着浓浓的亲情,满满的爱。
孩子在家一天天的进步,不光是对家里的长辈,在外面也是一样,我很欣慰,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礼物弥足珍贵。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始也。”孝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要时刻谨记。
第三篇:孝敬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106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敬长辈 孝敬父母”。
圣人孔夫子对“孝”有几种不同的态度。但我觉得,如果要以一个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首先要为父母着想。父母一天到晚奔波不息为了我们而努力地工作。日落归家自然不甚疲惫,渴望得到家人的关爱。倘若这时同学们不知趣地惹父母生气,父母若心情急躁,肯定会忍不住破口发怒。这样的话,不仅双方都很不高兴,而且还会破坏家庭和谐的氛围。如果同学们对疲劳的父母不闻不问,又恐怕太过于无情。古人半面之交,尚且识而呼之。父母子女同居一个屋檐下十余年寒暑之久更应当彼此谅解。
其次要尊重和孝敬父母。那么该如何尊重、孝敬呢?其实,真正的长时间的尊重和关爱融入了每一个细节,比如说为父母倒上一杯水,嘘一句寒问一句暖。这些看似小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让父母感动不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他以仁孝之名,闻名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黄香,九岁时丧母,伺奉父亲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由此可见,“孝”的精神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充分发挥,且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那么再反观当代中国,在这儒家发源的土地上我们还能寻得几丝“孝”的影迹?随手翻开一页报纸:有优秀学子独自学习并照顾奶奶的感人事迹,令人唏嘘和感动;但同版也有网瘾少年为用钱打死爷爷的家庭惨案,令人心寒而恐惧……倘若网瘾少年心中还有“孝”这个字,那么在冲动前一刻想想自己的父母长辈泛白的双鬓,那就退一步海阔天空吧!但若无“孝”这个字,那么就更无良心可寻,要伤天害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让长辈欣慰,最大的还是在于我们自身。自身优异,长辈看着自己栽培的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心中之喜悦自然就不必细说了。这,就是我们能够力所能及对父母长辈们表示的最大的一份孝心。
同学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不是空谈、不是口号,它体现在生活和学习等细节中,那么,我们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现在开始做起,从今天做起,认真学习,充实自我。让自己敬重的长辈们获得一份喜悦和快乐,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做新时代的刘恒和黄香。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讲完了!
第四篇:记一件孝敬长辈的事
记一件孝敬长辈的事
成都市蒲江县实验外国语小学四、五班
黎雅熙
我们家最辛苦的人应当是我的外婆了。每天清晨她就起床开始忙了,忙着做饭,买菜,洗衣服。。。总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从来没有休息时间。现在放暑假了,我应该好好孝敬孝敬她,让她能休息一下。
第二天一吃完饭,我就对外婆说:“外婆,今天您休息,让我来洗碗。”外婆不信任的说:“你能行吗?”我拍着胸口说:“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您去休息一下吧。”说完就干,我先把碗收起来放进一个盆子里,再向盆子里放些水,就急忙开始刷洗了,可无论我怎么洗,也洗不掉碗上的油渍。怎么办呢?刚才不是打了包票吗?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去向妈妈讨法宝,妈妈告诉我说要用洗洁精才行。于是我向盆里放了点洗洁精,用手搅了搅又洗起来,这一次,碗和盘子上的油渍全被我洗干净了。洗完后,我再放些清水将碗上的泡沫冲洗干净,哈哈,大功告成了!只见那白白的碗在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我蹦蹦跳跳地去请外婆来检查,外婆到厨房一看,大吃一惊地说:“真的是你洗的啊?”我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说:“这个暑假,我要天天帮您洗碗。”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着外婆笑了,我心里也甜丝丝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长辈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孝敬长辈,做一个感恩的人。
(指导教师:伍容)
第五篇:周记
周记—包馄饨
2014年11月8日 雨
今天是周末,妈妈和我还有哥哥准备一起包馄饨吃
妈妈去买了馄饨皮、肉、包菜还有葱,肉已经是绞碎的,妈妈把包菜
和葱切得很碎很碎,把馄饨馅调好了我们就可以包混沌了。
妈妈教我和哥哥包馄饨,妈妈说:“先把馄饨馅放到皮的中间,再对
折馄饨皮,然后把两头捏紧,最后把皮翻过去就做好了。”我和哥哥按 照妈妈说的方法开始包起来。我一开始包的几个馄饨很难看,包着包着,妈妈说我包得越来越像样了。
我和哥哥学会了用妈妈教的方法包馄饨之后,就开始做奇形怪状的馄
饨了。我做了一个小房子形状的馄饨,哥哥做了一个糖果形状的馄饨,还有刺猬馄饨、怪兽馄饨„„
终于可以吃馄饨了。可能是我自己有包馄饨吧,我觉得今天的馄饨好 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