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女职工的贴心人
假如我是女工委员
——做女职工的贴心人
(作者:韩素玉)
女职工是企业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女工队伍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女工委作为企业与女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假如我是一名女工委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女工工作。
一、做好女职工的“维权”工作
首先要培养女职工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对自己的权益有所了解。其次要增强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女职工一旦被侵权时,敢于向女工委提出或通过职代会等形式提出,并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案。女工委要主动关心女职工8小时外的维权。女职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女工委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本单位女职工的思想状况,对他们的心事、难事、烦事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与她们交流、谈心等形式,关心她们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切实解决女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多措并举,提高女职工素质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强烈地冲击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部分女职工现有水平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在学习深造的机会上多想办法。一是积极鼓励女职工结合本职工作自学成才,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学识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理论水平。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女职工多参加一些相关知识培训,及时“充电”,聘请一些专家和学者,为女职工授课。女职工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成为复合人才,逐步提升自身的价值。三是加强对基层女职工思想政治修养的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具备较强的自我调整和情绪控制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适应时代潮流的人格魅力。
三、制度化、规范化,把女工工作落到实处
女职工作为企业的半边天,大有可为。女工工作的人员的选拔上,要选拔热爱女工工作、有较强事业心、乐于奉献的人员来担当女工委员,使女工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提高女工工作委员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抓紧各项女工工作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使女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切实走向稳步发展的轨道。
四、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女职工参加集体活动
虽然女工组织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但总体看来,由于缺乏新意,内容交叉重复,女职工参与的热情不高。女工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在创新和创意上倾听女职工呼声。要结合新形势、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对传统型竞赛项目常抓不懈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出与企业特点相适应,具有新形式和新内容的竞赛项目,以促进女职工业务素质和业务技术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女职工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在参与活动中增长知识,显现自己的风采和聪明才智,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和公平竞争的舞台。
女工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假如我是女工委员,就会不厌其烦地深入调查,了解女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声音,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女工委组织真正成为女职工的娘家人、知心人、贴心人,为企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第二篇:做群众贴心人
党员教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总书记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学会做教师的贴心人。
一位党员教师,有着极大的人格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教师之间的情感交融,党员教师的人格和作风,时时对身边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工作中,教师就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你的影响,而且是心悦诚服。在实践中党员教师要努力成为群众教师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对教师要交心知心。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经常与身边的教师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平时与老师平们平等相待、真心相处,对待老师如同手足,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对老师关心贴心。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舒适感,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当一些年轻教师为谋求发展而又缺乏舞台和机会时,积极地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当一些教师感到迷惘、徘徊不前时,努力为他们指点迷津。对教师暖心尽心。对生病、住院的在职和退休教师及时慰问看望。对教师的困难和难题,倾心帮助,尽心解决。
作为党员教师,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要经常深入群众中去,和老师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
第三篇: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013年9月有幸取进入党校参加培训学习。一堂堂精彩的党课和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通过本次学习机会然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当好一名基础公务员,就要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是一名乡镇民政干部所必备的最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我们要想在农村一线树立起党的干部良好形象,要想真正成为“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消除与群众的距离感,与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工作,干好工作为群众。新形势下,我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建设、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我们党如何发展?如何实现更高的小康社会?如何做好党的干部?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位干部面前的当务之事。
一、放下“官架子”、感情要真实
做为民政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放下“官架子”,群众才能相信你,才愿意与你讲真话,交真心。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行为上要摆脱那种谈理论、讲大话、摆谱子的坏作风,最后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心关心群众疾苦,热
心为群众办事。在工作中,要始终带着浓厚的感情去对待群众,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工作始终,一是要真切地了解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换位思考,从中发现我们工作的不足,找出我们努力的方向;二是要真实地转变一些不良作风,倡导开展“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贴心话”活动,切实帮助群众处理棘手问题、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要真心地从关心群众角度出发,出台一系列符合群众要求的政策文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使农村能够得到发展,群众能够得到实惠。
二、继承老传统、生活要朴实
生活作风不仅仅关系这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甚至直接影响到人心向背、关乎着党的执政基础。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从己做起,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群众、感悟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赞成与拥护。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净化自己的生活社交圈,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一个样,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要有良好的人品官德,严格按照从政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保持清醒的头脑,严
格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正视,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三、贴近第一线,工作要扎实
“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摆摆样子。”这是杨善洲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辈子用实际行动所践行的承诺。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更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一要建立健全干部经常下访、领导定期接访的工作机制,力戒干部走读风、漂浮风等现象,确保干部能够沉下去,到农村去、到一线去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二要学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学会把握社情民意,因势利导、善于发动组织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三要深入群众,察社情、访民意,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
四、勤政为人民,作风要务实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每个党的领导干部所必备的党性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树立群众观念,真正做到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
知实情就是不要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要到农村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观察基层干部的工作动态、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发现决策执行的偏差,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之路。
出实招就是不要习惯于作报告、开大会,要将党的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到一线服务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群众,以党风促民风,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建立一套让政府满意、让群众认可的工作制度。
办实事是就是不要做那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及花架子工程。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利益出发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从解决群众困难出发确定重点工程,干一件成一件,干一件造福一片,让人民群众能实实在在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快速地改善。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只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我们的党和人民就一定能水乳交融、患难与共,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2013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在这过程中,党员干部应该带好头,掌好舵。首先,党员干部要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明确学习目标,落实学习制度和计划;要注重业务知识和理论思维的积累和提高,用科学发展观和理论知识指导工作,要学以致用。其次,党员干部要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发挥特色优势,不能因循守旧,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最后,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力争做到人民心中的好公仆。
我认为,这些要求不是口号,不是空话,而是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去实践、去调查研究的。有的干部经常坐在办公室“关门造车”,写出来的文章空洞、干巴巴的,不切实际,睁着眼说瞎话、说大话,这既是欺骗上级领导,又欺骗自己,更是欺骗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从而就辜负了群众的期盼。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要经常深入村组、社区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贴心人。
第四篇: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二百三十二篇。这些短论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斥责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2007年5月6日,浙江日报社经再三征求习近平同志的意见,并在征得习近平同志同意后,以《之江新语》的书名,将这些短论结集出版。从今年1月27日起,人民网理论频道已独家转载三期文章选登,共计12篇文章,引起读者和网友热切关注。今日独家发布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第四期,以飨读者。
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目前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领导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
我省去年以来实行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就是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各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是信访工作的唯一形式,也不是越俎代庖,取代基层工作,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这有利于进一步畅通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有利于面对面地检查督促基层信访工作,有利于发现倾向性问题,深化规律性认识。提倡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下去。
办法就在群众中
(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在困难面前,是束手无策、畏缩不前,还是克难攻坚、奋力前行?作为领导干部理所应当选择后者,应该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解决困难。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
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省委作出的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决策,推进工作落实,才能够不断增进与群众感情,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扎扎实实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二○○五年五月九日)
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可能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小孩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把发展的理念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员一定要服务群众并教育群众,努力做为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善于同群众说话
(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事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
因此,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说明,只有在平时多做过细的群众
工作,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有了这个牢固的基础,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容易同群众说上话、有沟通、好商量、能协调。
第五篇: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征文
牢记党的宗旨 做人民群众贴心人
—— “做人民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征文材料
平原国资源所 张洪涛
“做人民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所积极融入,以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土问题为落脚点,通过近几个月的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收获了一些体会。
第一,深调查,知民心、会民意、晓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知道群众所盼就无法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为此,我所多次深入到辖区,通过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对村里的班子、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等一系列情况,建立了档案资料。走访调研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村情民愿制订了详细可行的帮扶工作方案,赢得了辖区群众的真正拥护和积极支持。
第二,做实事,供民需、惠民生、实民愿。在帮扶工作中我们采取了有力措施。一是关心群众疾苦。摸清帮扶社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台账。多次开展了“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了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物品。所班子成员与困难户建立了“一对一”帮扶,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帮助困难群众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深入座谈,共同研究帮扶计划。三是帮助困难户树立信心。坚持既扶贫又扶志,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积极组织辖区内党员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促进党员群众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调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勤学习,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一线是最生动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在活动中一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二要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把党的阳光普照到农村每个角落和群众心坎上。近年来,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帮扶干部要一贯到底,给群众摆明讲透、用活用足,让群众知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三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知晓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提高人际沟通、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的能力,当好人民调解员、涉土问题的工作者。工作中,把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和群众满意度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做人民的服务员、勤务员,切实做到到位不越位、办事不多事、服务不添乱,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下步工作中,我所将在市局、分局的坚强领导下,狠抓帮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坚持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弱,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深入到困难群众中去,为他们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