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2011年妇幼保健工作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按照“体系要全、体制要顺、机制要活、能力要强”的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妇幼保健事业,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健康。
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积极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254号)。在2011年基础上,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推广贫困孕产妇(流动人口)定点医院分娩经验,实行政府补助限价服务。加快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软件升级,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第二篇: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2011年妇幼保健工作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按照“体系要全、体制要顺、机制要活、能力要强”的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妇幼保健事业,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推广贫困孕产妇(流动人口)定点医院分娩经验,实行政府补助限价服务。加快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软件升级,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妇幼保健工作要点【返回 卫生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第三篇:2012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2012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保健机构:为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卫生局《2012年全市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要点》(吉卫妇社字„2012‟2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2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促进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2012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2012年是贯彻实施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十二五”时期医改、妇幼安康工程的关键之年,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服务这个主题,坚持深化医改这个中心,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妇幼安康两个工程,抓好妇幼保健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实施妇幼项目工作
(一)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住院分娩率维持在98%以上。实施农村生育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提供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使用分别达到80%以上、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规范化诊疗达到80%以上、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项目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和数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和管理及技术指导,县妇幼保健院要为基层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并加强技术考核,确保完成2012年项目任务。
(二)妇幼卫生项目工作。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临床进修、健康教育、项目宣传和督导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开展儿童营养和健康干预,改善儿童营养。继续实施产科基
本技能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妇幼卫生监测、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等项目。
二、认真实施能力建设工程
根据《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实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县妇幼保健院要按时序进度完成设备配置和房屋维修,到今年6月底,项目资金使用率达80%,到今年底全部执行完毕。县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儿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设备配备率达65%,制订二级妇幼保健院达标计划,做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达标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持续实施妇幼安康工程
(一)落实妇幼保健政策措施。以贯彻实施2011-2020年江西省和吉安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契机,印发《峡江县卫生局贯彻2011-2020年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实施2012-2015年妇幼安康工程,深入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与妇幼安康工程绩效考核工作,开展先进县创建活动。
(二)落实妇幼保健关键措施。推行高危妊娠识别技术,实施农村孕产妇按高危评分分级管理,做好高危妊娠孕妇转诊工作,落实转诊责任管理,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实施新生儿复苏项目,助产机构产儿科人员培训覆盖率达95%,提高新生儿复苏抢救成功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三)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大力推进婚前保健和孕期营养指导工作,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85%以上;规范产前筛查管理,推进产
前诊断工作;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结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大力推进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疾病筛查率,全县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50%以上。依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孕妇学校”,开展母婴健康宣讲活动。针对母婴健康实际需求,举办多种形式的“母婴健康大讲堂”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
(四)落实妇幼卫生保障措施。巩固和完善“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按照《江西省县乡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大力推进儿童保健门诊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各乡镇卫生院要积极开展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同时,加强集居儿童保健管理,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率。
四、着实开展妇幼卫生文化建设。结合卫生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妇幼文化,丰富文化活动的载体。抓好妇幼保健信息报送、简讯编辑等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和传播江西妇幼卫生工作。积极参与“县级妇幼保健院十佳院长”、“百名优秀妇幼保健工作者”评选活动,鼓励全县妇幼保健机构踊跃投稿,积极参加全市“妇幼安康”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活动。
主题词:妇幼保健工作要点通知
峡江县卫生局办公室2012年2月28日
第四篇:卫生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年,我省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意见,加大“一法两纲”实施力度,落实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事业,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一、农村卫生
(一)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解决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我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二)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施行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省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做好乡医的执业注册工作。组织开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组织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根据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抓紧制订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方案、农村卫生站的建设标准。
(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长管理知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和乡村医生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培训项目,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社区卫生
(一)制订《*省*-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和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根据需要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与标准,对现有城镇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卫生配置,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针对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干预,建设健康社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继续通过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产生一批在落实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加快健全服务网络、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基本服务功能、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在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与重点人群保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居民群众广泛认可和拥护的全国及省的示范城区的候选单位。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妇幼进社区”、“中医药进社区”、“健康教育进社区”等特色社区卫生服务。
(三)召开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交流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
(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推进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组织社区医生参加全科主治医师技术资格考试;加强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社区卫生服务骨干人员到社区服务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培训考察。
(五)加强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定期考核评价。
(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帮助其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设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基本需求,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和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中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部分可用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补助的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理论研究。组织对卫生部政策研究课题“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开展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
三、妇幼卫生
(一)围绕我省卫生发展规划妇幼保健目标,进一步加大贯彻实施“一法”“两纲”的力度,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和《*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推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争取出台《*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修订《*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启动和做好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许可审批工作。配合卫生部研究制定母婴保健许可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措施和要求,完善母婴保健法制建设。
探讨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新思路,争取将婚前医学检查作为执法调研内容纳入*年的工作计划,并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采取措施规范婚前医学检查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咨询等婚前保健工作,提高婚前医学检查水平。
组织全省母婴保健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执行母婴保健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情况,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关制度措施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登记核查制度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在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调研基础上,研究制订我省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具体措施,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深化妇幼卫生改革,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的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我省妇幼保健机构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做好基层群体妇幼保健工作。
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职能,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补助政策。召开全省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总结“十五”规划实施情况,部署*年工作,研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发展规划。
(四)全面实施母婴安全工程,保障母亲和儿童健康。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的专项治理。按照*-*降消项目工作计划,认真做好*降消项目培训、健康教育、专家驻县指导和项目督导等工作。积极做好降消项目*-*继续滚动的有关准备工作。总结推广农村住院分娩纳入合作医疗和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模式,提高住院分娩率。
认真做好爱婴医院检查评估和重新确认的有关准备工作,加强对爱婴医院的监督管理。继续组织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继续推广责任制助产的服务模式。认真做好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试点工作。加强对国际和国家妇幼卫生合作项目(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项目,妇女孕前期和孕产期人性化服务试点研究项目、中国育龄妇女营养状况调查项目、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等)的监督指导。
(五)积极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群体防治工作,争取有关部门将控制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列为专项工作,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组织好今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宣传周活动。开展出生缺陷群体监测的试点工作。规范和加强我省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的管理。研究制订《*省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治方案》、《*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和《*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行动计划(*-2010)》。
(六)围绕两纲中期评估,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信息“3+1”的上报模式,做好省级质控。加强妇幼卫生三网监测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孕产妇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制度。做好妇女儿童两个纲要中期评估的数据统计、执行报告等工作。
四、初级卫生保健
(一)把农村初保工作与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规划目标,推进初保工作全面发展。重点加大农村卫生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体系。
(二)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的初保工作机制,召开“*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初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建立督导制度,加强对初保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规范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目标审评认定办法。制定《*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审认定办法(*-2010年)》、《*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督导制度》。
(四)全面开展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审评认定工作。制定下发以乡镇、县为单位的《*省农村*-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审评认定记录(试行)》,指导各县对乡镇初保工作的审评认定工作。举办各市、县初保办相关人员参加的审评认定工作培训班。
(五)召开全省初保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做好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以该项目为依据组织申请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七)加快初保工作法制化建设步伐。组织起草《*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条例》。
五、健康教育
(一)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我省城乡防控非典、禽流感、流感、流脑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二)继续积极组织实施《*省“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检查督促全省各地“行动”落实情况,组织一次全省“行动”试点互评活动,争取创建更多的“行动”试点,总结推广省、市“行动”试点经验,迎接*年全国“行动”终期评审工作。
(三)加大医院、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与教育部门联合倡导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营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网站建设,把健康教育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制定*省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召开全省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
(五)深入开展控烟宣传和评选无烟单位、无烟草广告城市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公众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六)积极开展项目宣传活动,组织筹办今年“第十八个世界无烟日”活动。
(七)组织开展*年全国健康教育统计报表工作,为今后我省制定健教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八)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10年)〉的通知》精神,制定《*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年)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篇:2012年自治区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要点
2012年自治区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要点
2012年妇幼保健、社区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卫生中心工作,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实施“一法两纲”和“十二五”规划,力求突破制约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夯实基础性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印发卫生厅贯彻落实《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全面部署卫生部门贯彻两纲工作。制订监测评估方案,加强两纲实施的全过程监测和评估。开展两纲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卫生部门贯彻实施两纲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完成医改任务
(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研究制订考核暂行办法,配合有关部门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加大中央对地方考核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高项目执行效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总结交流各地做法和经验。开展人员培训,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改善服务质量。
(二)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积极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努力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严格执行孕产妇住院分娩助产“服务包”,确保产科质量的提高;全面控制剖宫产率,全区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下;切实降低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严格执行平产、剖宫产的限价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包括平产、剖宫产)免费住院分娩制度;提高中央财政对孕产妇补助经费的使用率。
2、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按照国家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增补叶酸工作的宣传,做好叶酸发放、登记和管理等工作。
3、继续执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加强与各级妇联的协作,做好项目的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参与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人员的培训,保证检查质量,并对“两癌”阳性及高危人群进行追踪管理。
4、组织实施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管理,对检测阳性的妇女、儿童实行追踪、随访管理,将确诊的艾滋病病人纳入各地艾滋病统一管理。继续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改善筛查条件,提高筛查质量。
5、继续做好新筛、妇幼卫生监测、消除婴幼儿贫血、儿基会母子保健等妇幼卫生项目。
三、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一)切实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将地(州、市)、县(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纳入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利用新一轮中央补助地方妇幼卫生建设项目和19省市对口援疆的契机,进一步健全城乡妇幼保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强目前我区还比较薄弱的妇幼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项目的投入力度,同时逐步加大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的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点项目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条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培养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围绕妇女、儿童生命健康开展服务。
(二)加强妇幼卫生项目督导考核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按照《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开展自治区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促进各区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支持和促进各区妇幼保健机构以达标上等工作为契机,抓硬件和内涵建设。
(三)加强妇幼卫生项目宣传。
一是要利用现有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健康教育经费,结合我区实际开发多种语言文字的健康教育材料,特别是将今年新纳入的梅毒和乙肝作为宣传的重点;二是争取其他项目资金支持重点开发医改任务中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三是借助各种载体和途径广泛深入的宣传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促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
(四)加速推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与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婚检率。加强对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服务机构、人员、项目准入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与条件,推广婚前、孕前、孕产期保健综合服务。
四、社区卫生工作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1、以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抓手,加快全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促进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加强创建活动的宣传和组织,争取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创建活动;对已授牌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不定期的抽查督导,保证硬件一流、服务一流,巩固创建成果。通过创建示范中心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社区卫生人员的全员转岗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技能培训,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培训、慢病规范管理培训、社区康复技能等培训,继续协助做好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培训工作。落实社区对口支援工作。
3、开展“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创建活动。按照《关于创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的通知》(中社卫协函〔2011〕 2号),指导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创建工作。
(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十二五”规划思路,积极利用新一轮中央补助地方社区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和19省市对口援疆的契机,对现有设置规划进行调整,对新建城市社区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对不符设置要求的要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探索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全科医学理念为核心的岗位培训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标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
(三)探索社区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自治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办法》,继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建立上下联动、有机合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实施首诊在社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2、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总结推广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经验。
3、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为动力,促进服务功能落实。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学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逐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探索实行以岗定薪的工资核算办法,绩效工资与机构的服务收入不直接挂钩,由服务完成的质量与数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确定,有效保障社区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编制标准争取人员配置,稳定社区人才队伍。通过加大人力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到位,以老、幼、病、残和青少年、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适当增加常见病防治等低成本、高产出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以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为策略,优化服务模式。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扩大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范围,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完善市民健康管理模式,激励全科医生更好的为居民提供多层次的、满足需求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以平时督导与年终评估相结合为手段,提高居民满意度。
完善以工作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与公立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相衔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时督导,强化各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业务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时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状况,将平时督导情况与年终评估结果综合考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年的 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作为核定经费补助的依据。以此为重要手段,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
(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宣传与政策研究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动员媒体广泛参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素质教育,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优惠政策,组织开展相关的政策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