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电影《孔子》的反思与评价
认识作为“人师”的孔子——对电影《孔子》的反思与评论
孙艳飞
摘要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电影《孔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孔子的儒雅,孔子的气度和仁爱,特
别是他作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精神世界,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解读
一、介绍
孔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古代,他被统治者尊为圣人,说他“前知千岁,后知万世”,“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到了近现代,他却变成了古代反动思想的集大成者,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再到“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孔子儒学被全面否定。很显然,无论是古代的被尊崇还是近现代的被贬斥,孔子的形象均极度失真,并非其本来面目。因此,客观真实地还原孔子的形象相当必要。正如国学大师张岱年所说,盲目批判或盲目崇拜孔子的时代都过去了,现在是科学研究孔子的时代。近10 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研究有深入的进展,对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历史活动,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这些都成为电影《孔子》的创作底本和思想来源。
文献上的孔子是神,而影片中的孔子是人。电影一开始就把调子定得很好,恢弘古朴的配音、高山宏宇的背景,老年的孔子感叹着世事变迁,思辨着伟大梦想与残酷时代之间的矛盾。然后开始倒叙孔子的人生经历,跳过他的童年少年时期,他一出现就是一个成熟、宽容、具有大智慧的男人,在他的从政、领军、流放的过程中,穿插其著名语录,渗透其思想气度,孔子护主、重民、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 争鸣的新局面,表
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 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 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 “大教育观”。
2、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很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3、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三、对孔子仁、义、礼、智、信的解读
1、礼的解读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在重礼方面,电影用的是很简洁的手法,孔子拜了三次,回国的时候是大拜:以特写方式展示了孔子见鲁国公时候的礼仪。电影结尾,涵养风度极佳的孔子,终在晚年得以回国,在鲁国城外,仍循周朝古礼叩拜。电影把对“礼”的阐释凝结于这几个点,突出了孔子的“敬”。“敬”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情感和状态,是人性的自觉。如《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阳货》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八佾》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种不诉诸神而诉于人、不诉诸外在规约而诉之于内在情感,在影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展现。
2、义的解读
电影开始和结束时,白发苍苍的孔子坐在阶前,捧着竹简昏昏欲睡,回忆自己波澜壮阔又悲凄孤独的一生:做过春风化雨的精神领袖,也曾在矢石如雨的战场擂鼓应战。“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他一条道跑到黑,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对当时“礼坏乐崩”的时代有深切的感受,自认“斯文在我”,一生都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而这也是电影导演乐于展现的部分。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仍然保持高洁风骨;在饥饿困乏的绝境中,仍然弹琴作乐,弦声代饭。而当他重回鲁国,面对城楼颤颤巍巍老泪纵横,一个充满悲情的孔子跃然而出。《孔子》主创说:“孔子的一生今天看来是有美学意义的———那是一种凄楚的美、孤独的美,但他也是一名不屈的斗士、悲情的英雄。孔子是圣人,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他作为圣人时所需要承受的。”孔子是作为那个黑暗时代的伟大思想者存在的,他也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悲剧英雄而终结的,这是一个“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儒者形象。
3、仁的解读
鲁国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与孔子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的礼仪之道相违背。孔子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展现了极佳的辩论术。论语中说,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于风险处泰然自若,于争伐时不怒而威,于动荡中睥睨天下,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可以去做。仁是一种事无巨细的生活态度,在这些戏中渗透了孔子的所追求的“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论语·学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等等仁学的诸要求。
4、智的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依然未放弃他对仕途的理想,依然在游说国君。但是到了鲁国人请他回去后,他就开始说不要拿政事来求我。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梦想接二连三破灭以后,回归到了自己心灵的深处。这更多是一个个人的成长和个人自我救赎的过程。”《孔子》选择了一个很难表现的题材,力求从中找到更多贴近现代人的东西,以孔子的悲剧折射现实,所以令现代人亦“心有戚戚焉”。“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的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但他能够改变内心,用于应对世界的不公与纷乱,但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年轻的孔子有一身鸿图抱负,不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但迎接他的却是其后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几近丧家之犬,理想主义要被挖空殆尽。但他领会到“不参政事”以及“无为而治”:“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孔子》从入世到出世,最后希望逃避政治与争端。“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5、信的解读
“夹谷之会”是齐、鲁两国国君的一次重要的双边会谈,发生于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 年)的夏天。其时孔子年52 岁,任鲁国司寇。齐、鲁是邻国,当时已形成齐强鲁弱的态势。鲁定公八年,陪臣阳虎劫持定公,攻打鲁国世卿三桓,事败出逃,第二年投奔晋执政赵简子,晋、鲁关系由是出现裂痕。正是趁此机会,齐、鲁重新修睦,但双方互信度很差,齐国总摆出一幅持强凌弱的架势。“夹谷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孔子临危受命,担任鲁方的相礼。他精通礼法,有勇有谋,不但面对强齐保全了鲁君和鲁国的名誉,而且收回了长期为齐国占有的汶阳之田。“夹谷之会”中,孔子面对以强凌弱的齐国君臣,始终采取晓之以德、据理力争的方针。齐人欲以莱兵劫鲁侯,孔子正告齐侯:你这样做,“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齐侯节外生枝,要设享礼,孔子指出:这是“弃礼”。礼,或者说,周礼,在周代是一种共同的准则,也是处于最上位的法律规范,诸侯国之间通过会盟来立誓立约,从实体到程序亦都应受到礼的约束,即要“合礼”。春秋以降,礼坏乐崩。春秋之世,没有人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国与国的会盟与和谈那样的场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宣布毁弃周礼。顾炎武有云:“春秋时犹尊礼重信”。“犹尊礼重信”,是孔子在“夹谷之会”中据礼力争的前提。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从中获得启示,得到启迪,合理的吸收;对于其中还不成熟的过于保守的部分,我们要加以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孔子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社会理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孔子为实现其社会理想,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以教育为手段,传播其仁爱思想,最终达成人人受教育,社会高度文明,从而实现其理想社会目标的精神诉求。《孔子》这部电影对孔子思想的合理解读。这种解读传递了一种追思先贤、回归传统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重构价值体系和文化模式的契机。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思想的再次发光。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2]司马迁.《史记》.[4]于丹.《论语》心得.[5]《孟子·尽心下》
第二篇: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颜渊(孔子门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贡(孔子弟子)
*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宰我(孔子弟子)
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战国思想家)
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荀子(战国思想家)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
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韩婴(汉代 韩诗学创始人)
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
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论衡.本性篇》)
弥衡(汉代学者)
受至精,纯粹睿哲。(《艺文类聚卷二十.后汉弥衡》(鲁夫子碑))
陆机(晋代文学家)
孔子睿圣,配于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明发怀周,兴言谟志,灵魂有行,言观苍昊,清歌先诫,丹书有造。(《陆机集卷九.孔子赞》)
唐太宗(李世民)
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
杨炯(唐朝诗人)
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像著明,莫大乎日月,备物致用,莫大乎圣人,(《杨炯集.卷四》)
宋真宗(赵恒)
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纲,...(《阙里文献考.卷三十八》)
程颢(宋代哲学家)
至如孔子同,道如日月之明。(《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朱熹(宋代理学家)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明宪宗(朱见深)
孔子之道之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御制重修孔子庙碑》)
陈献章(明代学者)
惟我先圣孔子,道高如天,德厚如地,教化无穷如四时。(《际献章集卷一.襄阳府先圣庙记》)
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吾夫子之道始之于存养慎独之微,而终于化育参赞之;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间,之于国家天下之远。(《王文成公全书天于.卷三十一》)
清圣祖(康熙皇帝)
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也。(《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领袖)
唯我孔子大中至正,独重人道。(《济南万国道德会演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者)
孔子在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其不可不及处在此,其可学处亦在此。(《世界伟人传第一篇.孔子》)
钱文选(近代学者)
中华之文明,实基于孔子之道德......孔子这道,极为世人所崇拜,固有万古不灭的价值,即西方传教师,亦深信孔道可驾乎近代一切宗教而上之。....以世界之眼光观之,可断定虽历千百年后,孔子伦理仍当保存,苟或轻蔑叛离,则中国文化早已扫地无余矣(《士清全集.孔子伦理与万国修身大会之关系》)
孙中山(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资产阶级革命家)
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孙中山选集》)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孔子学问,文章政治事业,朗如日月,灿如星辰,果足为万世师表。(《在信教自由会上的演说》)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动力,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与中国》)
杜国痒(思想史家)
孔子不但是儒家的开山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家,最先把古代氏族贵族所专有的诗、书、礼、乐、这类学问,普及给民间,不问来学者出身贵贱,实行“有教无类”把官学变成私学。(《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概要》)
梁漱溟(教育家、哲学家)
* 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历害。...并且演成中国人的风尚,为中国文化之特异彩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孔子就因为把握得人类生命更深处作根据,而开出无穷无尽可以挥的前途。他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华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 孔子学说的价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为人类所发现,为人类所公认,再重光于世界。(《孔子学说之重光》)
柳诒征(学者、历史学家)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
钱地(台湾学者)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或国家,国为没有高尚的文化而灭亡,中国因有孔子五常之教,而使中国与天地共长久。(《儒家思想》自序)
霍英东(香港知名人士)
孔子的许多好思想,一直鼓舞着海外华人,使他们能够在他乡异地,艰苦创业,勇往直前,做出了贡献。(《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的致词》)
金益洙(朝鲜学者)
孔子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文集》)
伊藤仁斋(日本古学派创始人)
夫子之德实为超迈群圣,夫子之道高于天地。(《论语古义》)
井上靖(日本学者)
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孔子》)
儿岛献吉郎(日本学者)
孔子者,伟人中之伟人,圣人中之圣人。(《诸子百家考》)简野道明(日本学者)
自古以来,《论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圣典,上自历代的天皇,下至市井的庶人,始终讲究不倦(《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文集》)
爱默生(美国学者)
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一代宗师爱默生(1803年5月---1882年4月)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并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
(《孔学知识词典》)
甘霖(美国学者)
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实为万国之圣人,(《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
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
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外论部分)
庄士敦(宣统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
中国政教文化基于孔教......外教无论如何优美,亦不可与孔教并峙于中国。(见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 中国之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东西幸福观念论》)
* 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已,欧洲人皆言中国无如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
* 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伟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成为文化之中心(《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
裴斯脱(英国学者)
...吾人置身各教这外,平心以求各教之真而比较之,必其适合吾人最近精神上之新的生活,与文明演进,并行不悖者,然则吾见比较的眼光中,孔教诚有特占优美之点者矣(《论孔教》)
汤恩比(英国历史哲学家)
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
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孔子的生日 9月28日定为“孔子日”,并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做为美国教师节,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负责起草议案的议员表示,中华民族悠远、灿烂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多元文化的内涵。孔子完善的教学思想,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加州举行这一纪念活动,充分显示该州对教育的支持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美国年鉴手册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圣人之首,后来又把我国的孔子列为“古今中外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在第一位)。
美国出版的《人民手册》评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伟人中,孔子荣居榜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第三篇:评价孔子
《孔子》的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感受着你的思想,你的叹息,你的无奈,你的坚持,一直是久久的回味在我的脑海。感叹着历史的沧桑,残酷,夕阳西下,余辉中的你怀抱的是无尽希望和梦想。虽然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是,这期间经历的苦于痛,又有谁会知道呢?我们感叹的都只是那浮在表面的欺凌和侮辱,而你内心的真实又是怎么样呢?这些,就是那些一路陪你走过来的弟子都是不可以承载的。我们就更加的体会不到,你是圣人,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都想达到的境界,可是,几千年来的追寻,换来的只是在你的光芒之下的叹息,我们没有办法去将自己的境界提高到如此的高度,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思想和国家的未来放在同一个空间,做到的人都只是一个方面,要么是思想的高度达到了,但是行动呢?要么是行动可以如此的坚持,但是,其目的又是什么呢?站在你的背后,聆听着风的倾诉,满满的都是对你的抚慰。
还记得你的坚决,你的明智,是那么的让人佩服。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但是,你放弃了与这样人去计较,你知道他不值得,你知道和这样的人去辩论你的思想他不会懂。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没有心酸。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不,你没有,你只是坚决的看着前方的路,虽然没有尽头,但是你不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是的,你的路,在人间,在那遥远的前方,你要去追逐,要去把他追逐到,你的道,是在人间。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此时的你,有过犹豫,有过彷徨,你不想让你的弟子跟着你在你追寻的“道”上受苦,你知道这是一条无尽的路,路上,有人们的鄙视和不解,但是,当颜回说出了这句话,你看到了他的真心,你成全了他,也成全了你自己。在那布满黄沙的沙漠,你们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的坚定,那么决绝。
还很清楚的你被困时,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样子。你是在为了什么而思考呢?我们都不能去理解,是的,你的思维的高度,我们没有人可以攀登上去。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些是你想说的话,可是,没有人可以听懂,你的饥饿的弟子只有在琴声中陪伴着你,你是在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在伤心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南子在单独见你的时候说过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的体会,所以,你选择了独自承担,选择了用琴声来传达。
现在好想回到那个时代,居住在经过的荒漠,走近你踏过的那些冰,在那条颜回用生命都要捡回来的书简的河边嗅到你的气息,我想弄清楚你的思维,看着你们渐渐远行的背影,我知道我不可以,我做不到。
几千年的历史的跨度,我们赶不上你的步伐,但是,希望可以在你思维的路上留下更多的思绪,让我们可以踏上你走的那条路„„
谢谢《孔子》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更加清晰地看清楚你,然我们可以此一次回味在那无尽的历史,无尽的文化中。
第四篇:电影《孔子》观后感
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到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正值春秋礼乐崩坏之际。天下动荡,“八佾舞于庭”,甚至出现“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现象。于鲁定公时,任鲁国大司寇,想以礼治国使鲁国强大。但在小有效果时,因触及贵族利益而被三桓赶出鲁国。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
回望中国历史的发展,变法强国之人或因作法自毙,或被仇敌所害。相比之下,孔子的遭遇已然承蒙三桓不杀之恩。但是让我们假设,如若孔子以礼治鲁如同他的道“一以贯之”一样能够落实始终,是否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一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状况,使得鲁国能成为诸侯方伯,代天子而治九州?大家都说历史是必然的,但是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所以我坚信,如若孔子能够用他忠恕之道从始至终地治理鲁国,天下人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那么,何必“戎马生于郊”。
古时候的铸剑师铸造一把名锋利刃的最后一道程序,必定是以自己的鲜血祭剑,让剑有灵,方能吹毛立断。变法改革也是如此,一部新法的推行,必定流血千里,甚至还是改革者自己的热血。人心好逸恶劳,对于既得利益的坚守,是历史前进中悲剧的伏笔。但是,历史上也不乏“舍生取义”的士人,更不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人,更不少“弃医从文,投笔从戎”的文人。大家捐躯赴国难连一点眼泪都没有落下,又何必为了一些利益甘愿付出几番心血?人心叵测,这世间的无常,注定敢为的一身伤。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君子,到底是怎样的定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是对一些答案的追求,越向往前路越找不到方向。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是君子,因三桓而颠沛,遇人不淑而流离。可试问三桓的所作所为就一定是错的吗,鲁定公对孔子的拒绝就是一切错误的开始吗?如若坚持孔子“堕三都”的计划,想想齐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可鲁国连城都没有了,国将不国,试问谁不胆颤心惊。金戈铁马为王争天下,一将成万骨枯,而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难道鲁定公也要随孔子赴死以成就他所谓的礼法吗?有一些误会,是孔子的一厢情愿促成;有一些周全,是在幻想中坚持。孔子的功过我不敢妄定是非,这一些评说只是从我心中的疑惑而出。孔子是一个智慧高超的人,但一些刚正与不阿的态度让我不禁质疑孔子的情商。
在影视里面,周迅饰演的南子对孔子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她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是啊,有一些痛,说出来的未必最伤人,绝口不提的才痛彻心扉。可是孔子不一样啊,他是一个不得志之人,可别人无法领悟他的境界,那么从何得知他的志向,而作为君主,对一个思想超脱自己的人,对一个无法领悟的道,试问,在那个战火纷飞,诸侯割据的年代,谁敢用一个疑人?在影视里面,孔子相继被许多个国君赶出国城,这是因为君主对儒的不屑吗?并非如此,只是“儒以文犯法,侠以武乱纪”,因为他们害怕被一个不能知的“道”扰一朝之政,害一国之治。在看完《孔子》后,我心中有一些解答,也有一些迷惑。天下谁是谁非到底由何人定?君子到底是从谁的口中提出?大道于天下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一些问题,“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电影《孔子》中的情节主要从孔子五十多岁起展开。五十多岁的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踏上仕途。在鲁定公的支持下,孔子在那一时期完成了自己许多的政治设想,设计帮助鲁国收回了被齐国侵占的三城,维护了鲁国的尊严,提出堕三都的想法。然而就是因为如此导致三都对此大为不满,在季桓子的设计下,孔子开始流亡,周游于列国,直至晚年才回到鲁国。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片中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气壮悲歌,令人敬畏。电影中孔子在没有季桓子军队的帮助之下,巧用计谋夺回被齐国侵占的三城这一情节很令我震惊。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世家大儒,是位圣人,这似乎就给了我们其实孔子只是个书生的感觉,却不知其实孔子也是很善于用兵作战的,他的射艺其实也是颇为高超的,这可以从孔子与季桓子比试那一情节中看出来。通过电影孔子,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其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儒。
在整部影片中,孔子都像观众们展示了一个大爱大仁,拥有高尚政治理想的形象。他可以为一个陪葬的小奴隶而向君王求情不惜得罪在鲁国权势滔天的季桓子,可以在被鲁国抛弃的情况下依旧让弟子回去解救鲁国于危难中,可以在被困饥寒交迫之时依旧弹琴、讲授······这样看,称孔子为圣人当真不为过,他的言行举止貌似已超脱于“人”这个概念了。
然而,我想说,孔子的确当真是个圣人,但也绝对是个普通人。这部电影将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