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

时间:2019-05-13 16:0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

第一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

内容摘要:目前,有一批有眼光的读者掀起打破“书、报纸上都这么说的”就是神圣正确的潮流,于此开始了人民对于媒体传播信息辨证选择性地接受的时期,公信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当前媒体公信力危机的产生则要问责于媒体自身体制改革的滞后。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媒体大都实行的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模式,这导致了媒体、公信力、运营三者存在着分离的状态。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有一些媒体常常采用标新立异的手法引发争议和关注,通过损害公信力来赢得超常的收听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但因为体制原因媒体所损害的公信力有相当部分于主管的党委和政府来承担,这部分损失的公信力往往又因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其他服务所弥补,所以它对媒体的反噬性就不会那么明显和迅速,所以一些媒体往往就有意无意地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伤害这种公信力来获得经济利益。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旦媒体新闻内容及新闻价值取向与客观事实或受众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观经验相悖,就会产生公信力危机。所以要真正维护媒体公信力,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媒体体制进行变革,建立起新闻媒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媒体、公信力、媒体经营三者合一。当公信力还原为媒体本身的资本的时候,没有哪个企业会坐视自己的资本流失。

“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异、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作为承担一定责任的媒体,可以简单地把它概括为一种诚信度、公正性和社会声誉、社会形象的融合,是媒体开展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媒体来说,公信力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同时也是媒体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尽管西方把记者称为“无冕之王”,但是实质上,媒体从业者并无任何特权。媒体没有“权力”——我国没有法律明文授予新闻机构有采访、报道、评论等权力——媒体拥有的只是“权利”,新闻之“权”,必须靠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来支撑,来自于客观、理性、真实的报道,来自对报道对象权利的尊重。

谁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媒体曾经近乎“神圣”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朴素地理解为“白纸黑字”、“书、报纸上都这么说的”就是正确无误的。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时间里,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且要求受众对指示进行学习,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文件”的作用。在这个时期,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这一时期,被业界称为“媒体崇拜”时期。

随着中国民主与法治的推进,社会政治的开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媒体从平面纸质,变为立体的声音、图像、网络,从滞后传播到近乎同步传播,从数量极小到数量极大,从信息产品的同规格加工到多样化产品……在这种变化中,受众有了可印证信息的途径。在信息极大丰富状态下,一批有眼光的读者被培养起来,他们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养成了信息比较和甄别的习惯。正是这一批有眼光的读者掀起打破“书、报纸上都这么说的”就是神圣正确的潮流。他们开始质疑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并反思媒体与自身、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于此开始了人民对于媒体传播信息辨证选择性地接受,“媒体崇拜”的美丽光环被摘下,媒体公信力的问题浮出了水面。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也不是因为没有了“媒体崇拜”使得公信力发生危机。同时也要明确,并不是因为媒体的激烈竞争导致公信力丧失。我更愿意将其中的关系表述为,公信力缺失已经长期存在,只是在政治开明的景况中才被人们意识到。而媒体的竞争加剧,媒体的操守却没能得到相应的改善,于是加快了公信力危机的到来。公信力危机应该是社会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媒体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的后果,是媒体不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表现。总之,“媒体崇拜”的破除是文明的一大进步,而公信力危机的产生则要问责于媒体自身体制改革的滞后。

现行体制下媒体公信力怎样流失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对新闻事业发展采用的是全部财政划拨政策阶段;90年代初起国家逐渐改变了靠财政拨款办新闻事业的管理模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逐渐被推广;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媒体经营列入第三产业以及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等四个阶段。目前,我市大部分新闻单位跟内地许多地方一样,还是处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媒体经营阶段之中。在这个阶段之中,媒体公信力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形式:

其一、“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媒体、公信力、运营三者存在着分离的状态。在目前的体制下,作为特殊的国家垄断行业,新闻媒体还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这样的媒体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还蕴涵着党委权威和政治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公信力并不属于媒体本身,而更应看作属于主办方和主管方,也就是属于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属于党委政府,运营效果由媒体自身承担,媒体公信力因此沦落为最容易被一些经营者变卖的国有资产。

一些媒体在考虑如何生存,并且如何更好地生存时。广告经营是目前媒体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生存途径,媒体在经营中十分关注收听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因为这是企业投入广告的数据,关系到媒体的经济效益。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有一些媒体常常采用标新立异的手法引发争议和关注,通过损害公信力来赢得超常的收听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甚至在经营中让广告虚假宣传,或以“新闻形式”进行广告宣传。

受众看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不仅是根据新闻来判断,还要根据广告来判断。所以广告在承担媒体经济支柱重任的同时,还承担着与新闻一起合力打造媒体诚信形象和提高媒体公信力的重任,一家媒体尽管其发布的新闻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但如果其有相当数量的广告诚信缺失,档次很低,那么整个媒体的公信力也会被拉下一个或几个档次。但因为媒体所损害的公信力有相当部分于主管的党委和政府来承担,这部分损失的公信力往往又因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其他服务所弥补,所以它对媒体的反噬性就不会那么明显和迅速,所以一些媒体往往就有意无意地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伤害这种公信力来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媒体公信力在这种伤害中每况欲下的局面。

[1][2]下一页

二、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作为舆论媒体,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它们各自在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接受社会公众对自身的评价:例如导向是否正确,新闻是否有偿,信息是否可信,格调是否高尚,记者是否诚信等等。积以时日,诸多问题答案的融合,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体的总体印象和对它的信赖程度,进而对它的宣传采取完全信任、大部分信任、小部分信任、不太信任,还是不信任的态度。这就是公信力在起作用。

这就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时时刻刻都必须注意自身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这就需要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记者编辑团队;一支具有激情的、敢于战斗的团队;理想的、成熟的、责任重、有激情的团队;能用最佳手段表现自我价值的团队。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是职业新闻人模式,具有高于一般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超脱于一般政府公务员立场的观点和见解。既要有自我坚持的职业操守,也要有熟稔的职业技能。而在当前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事业性质”为主的前提下,要打造职业新闻人队伍比较难。这是由于新闻媒体事业性质造成的。因为媒体属于国有事业单位,而身居“官位”的媒体从业领导者工作的核心就是履行自己官员的职责。媒体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所表现出的是执行力,而不是公信力。同时一般从业人员因属于政府事业单位而导致的政府公务员意识,使其职业新闻人的意识和责任得不到表现,加上“编制”关系等身份带来的职业稳定性,将可能为从业人员不思进取、思维僵化甚至将手中“话语权”寻租提供温床。

媒体公信力流失的严重后果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成为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新闻界的普遍认同。媒体公信力的评判标准由公众舆论制定,其过程处于暗箱之中,夹杂了大量的潜意识活动。公信力不仅仅取决于信息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还取决于受众的主观认知,一旦新闻内容及新闻价值取向与客观事实或受众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观经验相悖,就会产生公信力危机。正如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所说,决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的第一要素不是产品的真实质量,而是消费者“认为”的产品质量。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中绝大部分受众无法自行进行检验,因此受众的判断尺度中很大一部分是新闻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受众的主观判断。

经济的发展,在给媒体提供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可能的同时,也给媒体的带来了相应的挑战。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明确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任务,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以来。许多发达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先行一步,成功转型的传媒集团正越来越向现代企业发展,逐利作为企业的重要属性,许多传媒集团也逐渐将触角升到有利可图的地方。这几年,因为赣州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外媒体纷纷在我市占据山头:信息日报开了赣州版、都市消费报曾经开了赣州版、江南都市报扩大了发行量,记者外出采访时所碰到的省内、国内甚至境外媒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随着赣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否认,会有更多发展更成熟、实力更雄厚、技术更全面的媒体来赣州分享传媒市场。如果还让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裹足不前、继续让事业编制等用人制度束缚我们的新闻队伍的建设,让安逸守成不思进取的思想不遭受惩罚和纠正,让一些媒体因广告经营利益而饮鸩止渴。那我们媒体的公信力将进一步下滑,如果我们失去了读者,我们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媒体改制有利于公信力经营

要真正维护媒体公信力,必须使媒体、公信力、媒体经营三者合一。这需要对目前的媒体体制进行变革,建立起新闻媒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一、媒体体制变革。“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对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传媒已经越来越形成束缚。目前的一个方向是对媒体加以事业性质和经营性质的区分,给予政策和制度上的不同管理。事业性质,主要依靠政府资金,不盈利,属于公共事业,以公共服务某种特殊目的为目标;经营性质,面向市场,以产业化形式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已经将大多数报刊界定为“产业”,实行“管办分离”。

但这些政策还没有最终解决目前新闻媒体的问题。以党报集团为例,其仍然徘徊在事业和产业的矛盾中,体制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目前党报集团往往以党报为龙头,其下聚集多家市场化媒体,产业的色彩越来越浓,事业的身份越来越淡,体制改革已经非常迫切。因为目前的体制没有明确,党报集团既要顾及事业的身份又要向市场要生存,事业、产业相互缠绊,问题丛生困难重重。

我个人以为,所有媒体都应当打破事业身份,彻底地走向市场,党报也可以、也必须成为市场的成功者。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只有党报集团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拥有较高的公信力,靠自身魅力被大量受众选择,才能真正能发挥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一个在政治上成功但在市场上失败的党报,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有不少党报取得市场成功的例子和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党报改革体制,带给党报的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二、媒体机制变革。媒体必须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政企分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目前的媒体都是国有,在体制变革的前提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媒体实施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向媒体下达保值增值任务,而媒体本身则拥有自主的经营权。媒体要建立“法人”,从制度上保证媒体“法人”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使他们能够在媒体市场上自主经营、自主发展。

2、媒体在其自身内部建立社长、总编辑、总经理的现代媒体企业架构,实行社长负责制。在社长之下,实行新闻与经营的分离,总编辑和总经理向社长负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按照公司法、企业法来确定公司结构,明晰产权,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改变目前媒体普遍存在的组织机构僵化、党政不分、行政业务不分、组织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3、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发的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资本介入对目前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冲击作用,同时更能解决目前媒体的“瓶颈”——资金缺乏、机制没活力。通过资本的介入,完成媒体的机制转换,尽快实现媒体的市场化、规模化经营。

当然要完成媒体体制和机制上的转变,需要党和政府的主导,政策上的扶持。

当公信力还原为媒体本身的资本的时候,没有谁可以坐视公信力的流失。在某种意义上讲,媒体公信力建立的过程就是媒体这个独特的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

上一页[1][2]

第二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公益事业投入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共大东区委员会

大东区是沈阳市五城区之一,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对全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深刻认识文化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用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区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几年来,在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强化区域大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建设的力度,通过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区上下呈现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2005年大东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下面,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谈我们的体会和主要做法:

一、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2003年起,我国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就开始结合大东区的特点,调整全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认为,大东区是沈阳市的工业城区,历史上是沈阳的民族工业发祥地,大东区的工业发展步伐可以概括为起源于清末,崛起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的“一五”时期建设,在工业主导全区经济的模式下,计划经济的影子始终影响着文化建设,如何让工业城区增加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推动力来促进全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成为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区委、区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工作和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区的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下,大东区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塑造城区文化形象,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委、区政府根据大东区的实际,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从构筑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入手,不断对公益事业加大投入,使全区的文化品位、文化形象、文化氛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重视CIS成果运用,塑造城区文化形象品牌 区委、区政府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竞争已从经济形态转化到文化形态。加强文化建设,是凝聚振兴力量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此,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大东区大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大东区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工作领导机构”,将企业文化形象识别系统(CIS)引入城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大文化形象识别系统。这个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CIS)由理念识别系统(MIS)、视觉识别系统(VIS)和行为识别系统(BIS)组成。通过制定具有约束力的推行规范,要求全面导入CIS,强化理念、视觉、行为识别系统的宣传灌输,循序渐进地引导全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把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纳入对外宣传、员工教育、行为规范、公务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同时,组织CIS理论与实践学习研讨、举办报告会和党校专 题辅导讲座、编写市民教育手册、开展知识竞赛等,使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在全区得到有效推行。

在城区建立大文化建设形象识别系统,是区委、区政府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城区文化建设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城区形象,凝聚城区力量,增强城区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构筑区域特色文化,带动了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

(二)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在积极推进大文化建设的同时,区委、区政府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构筑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区级文化设施建设上,继区文化馆2002年投入使用后,2005年又开始筹划区图书馆的改造,经过多次选址论证,最后确定修复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的一处民国时期建筑,目前,已投入900多万,预计在十月份竣工交付使用,将极大地改善图书馆的办馆条件,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览、借阅环境。

为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今年,区委、区政府还对区少年宫投入资金,从内到外进行全面整修,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

在加强区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区委、区政府站在保 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的高度,共计投入1000多万元,对大东区内的民国时期一些奉系政要公馆进行了全面维修,从而使大东区的公益性设施不断增加,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一定的“硬件”基础。

区级文化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增加,促进了街道文化工作的不断进步,全区各街道在加强原有文化站建设的同时,还积极与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协调沟通,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来扩大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区委、区政府在着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和扩大社区文化活动室的面积,到目前,全区164个社区80%有了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文化广场,这些文化阵地成为全区公益性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街道办事处为辐射,连接社区的三级文化活动阵地网络。

(三)重视活动的创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全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提高大东区的文化品位,跳出区级文化活动老框子,创新区级文化工作内容,2005年,大东区组织全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走进大东,通过参观、访谈,参加大东的相关活动,看大东的历史和现在,感受大东的厚重与变化,创作了一批散文作品,区里将这些作品汇集成书,出版了《文化眼睛看大东》散文集。同时,区里还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开展了“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创作活动。首届“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收到征稿700多篇,今年,我们在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举行了“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颁奖典礼,30位获奖作者分别得到1000、800、500元的奖励。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也丰富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

2005年10月,我们在全市五城区中率先成立了“大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目前,共成立了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7个文艺家协会,共有会员600余人。著名作家冰心弟子冰人的《冰人文集》首发式的成功举办;以东北大马路和汽车工业崛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东北大马路》创作完成;“诗情画意迎世园,激情澎湃颂大东”文艺创作系列活动的开展;“知荣辱、迎世园、颂大东”百名小作家征文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我区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和文化形象已经日益凸显并逐步形成。

为了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今年5月,区委、区政府结合大东区工业城区的特点,发挥企业文化对区域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组织策划了“五月的鲜花”大东区工业文化巡礼活动,并在沈阳电视台录播了“五月的鲜花”大东区工业文化展示电视晚会。企业文化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大东区文化活动内容,也为企业重视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重视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 能力

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摈弃旧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我们区级层面上的文化事业单位,分为两类,一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我们有四家;二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我们也有四家。2005年,我们在文化系统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文化馆和图书馆进行了内部的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首先是在馆长的配备上,采取公开报名、竞聘演讲、群众投票等程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两位馆长都是在群众的监督下产生的;其次是副馆长的产生,过去,副馆长由馆长提名,这次,我们同样采取公开报名、竞聘演讲、群众投票等程序,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地产生副馆长。两馆的在岗馆员则采取考核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方式,决定是否胜任;对文化馆新进的3名业务干部,经人事局批准,专门到沈阳音乐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择优录用。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在岗的人员更加勤奋,新进的人员珍惜难得的机会,使得两馆的活力增强,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那种懒散和出工不出力等问题迎刃而解。第三是在两馆内部建立岗位管理体系,实行岗位分类,严格考勤制度和奖励分配制度。在改革的促进下,文化馆的组织、辅导能力得到强化;图书馆简化办证、借阅手续,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等受到读者好评。在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按照市委和市文改办的要求,年初以来,我们对全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被侵占、挪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并在6月中旬前全部恢复了文化服务功能,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

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我们有四家影剧院,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资产存量、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以便先确立试点单位,为事业单位转制或破产或分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文化体制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就大东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来看,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无法按岗定酬,优劳优酬。因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统一的,助理馆员的工资是一样的标准,馆员的工资也是一样的标准,各单位不太可能自己另起炉灶,只能是在年终奖上奖优罚劣。

第二、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由于市里没有对区级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或破产有明确的操作政策和标准,使区里的改革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为此,我们建议市里能够对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分别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我们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而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第三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文化发展目标任务,需要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需要从战略上研究和部署文化改革和发展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和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第四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需要把握的重点

1、把握正确方向,把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的正确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革的方向不能变,正确的导向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不动摇。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当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

2、把握关键环节,把加强宏观管理与增强微观活力结合起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仅仅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实现加强宏观管理与增强微观活力的有机结合。加强宏观管理,形成职责分明、反映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要按照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着力从调整管理权限、改进管理方式和创新管理载体三方面进行改革。曾强微观活力,打造适应市场、满足需求、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提高文化单位的质量和效益的客观需要。要坚持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生产;用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产;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融资;用市场手段激活文化人才。

第五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化风尚身体力行③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化风尚身体力行③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下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新闻的公信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终版)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着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3、着力培育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试题)

    一、判断题 (10 道) 1. 文化单位主要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正确错误 2.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正确错误 3.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心得.doc

    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文),传达了党的十七界六中全会精神,从中深刻领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节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演讲稿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思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100分(大全)

    考试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繁荣》试卷 题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所属课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总分 100......

    2006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含5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新华网北京2006年1月12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