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婺源简介
婺源美食:(重点)婺源 饮食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和糊菜为鲜明特色,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鱼、糖醋鹅颈等,此外还有气糕、糯米子糕等特色小吃,可以令您一饱口福。婺源不靠海,没有海味,但婺源有的是山珍。香菇、木耳、竹笋之类,自是平常;蛇,野鸡,野猪,鸟之类,也不难见。最常见,最实惠的还是淡水鱼,由于婺源山高,水泠,水质好,无污染,所以鱼的味道特别鲜美,甲鱼、荷包红鲤鱼、草鱼、黄丫头、乌鲤是不可错过的。
荷包红鲤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是当地独有的传统养殖鱼类,因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似荷包而得名。荷包红鲤肉质肥美细嫩,汤鲜味美,肥而不腻,香而无腥,味道与平常的鲤鱼确实不一样。除可供食用和观赏外,营美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等医闻明功效,有较高的食疗功能和药用价值。
粉蒸肉(又名面面肉),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粉糯而清香,更为添色。肥而不腻、酱香突出、咸甜适口、回味无穷。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老藕垫底,粉糯而清香。
婺源婚庆婚俗:
婺源的婚俗很讲究,也很热闹。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男方上门提亲——女方准备出嫁(伴亲客)——男方迎亲——辞堂(长辈发辞堂包)——出嫁——办酒席(女方和男方各办一次)——婚宴酒——闹洞房——次日回房
新娘子出嫁当年,不能在外过年,得在公婆家中,同公婆一道过个团圆年。正月里,娘家要为未生育的闺女“添丁”。
当然,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婺源乡村各地的婚俗,还有一些差异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风俗大大简化了,或有了替代,但总体还是保留着这些婚俗。雕刻:
砖雕、木雕、石雕被称为徽州三雕。走进婺源的古宅,常常被跃入眼帘的精美雕刻所震撼: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恰到好处地布满了出神入化的雕刻精品,它们风华绝代,底蕴深厚。这些夕日官邸或商宅中的华美装饰,如今留存在寻常百姓的民居里,仍然向世人述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清代的婺源木雕,尤其细腻繁复,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婺源三雕”在徽派建筑中各司其职,砖雕、石雕多用于门楼,木雕用于堂内。龙、人物、花鸟和几何图案等级森严。龙的等级最高,放在最中间、最高处。人物次之。花鸟器皿更次之,几何图案则是辅助性装饰。在几何图案中“万”和“回”字纹用得较多。还有一个特征是雕功艺术化。“婺源三雕”艺术不但图案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而且刀功纯熟,技艺已到了巧夺天工的艺术意境。雕者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至,意随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体现了刀法与艺术的高度一致。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婺源三雕”又是徽派建筑的主要内容,它集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当代的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婺源三雕”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成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它具有学术研究和历史考察价值,有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
婺源书画:
婺源的美令无数诗人画客为之折腰,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艺术创作。比如张徳林的《春到婺源》;李昱志的《婺源写生》;欧国和的《婺源风景》;王志武的《婺源风景》等等。崔珽瑶老师为婺源写生基地题写“艺臻妙境”。但是有些美画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有你亲身体验你才会懂得它究竟有多美。
砚之婺源:
歙砚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被称为四大名砚,历来为文人所喜爱。歙砚要数婺源砚山村龙尾山最为著名,又称龙尾砚,有“金声玉德”之美名。据说歙砚的发现和利用与我叶氏先人有关,是叶氏先人最早发现和用来制砚的,歙砚的纹理十分丰富,主要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五大类。宋代砚藏家大文豪苏东坡“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毂理,金生而玉德”是对歙砚最经典的评价。
中国自助游:(重点)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下面我主要侧重按交通方式和旅游目的来简单的说说。按交通方式可分为:1 :自驾车旅游2: 自行车旅游3 :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1 :休闲度假自助游2 :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1:中国自助旅游发展的背景
随着日益崇尚自我的时代的到来,也正是由于包价旅游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大众出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助旅游(independent travel),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需求,寻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交通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也使自助旅游更加便捷,自助旅游市场得以迅猛发 展,尤其是汽车的普及使驾车自助旅游成为欧美地区最方便、最流行的旅游方式。
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也受到这类国际自助旅游者的影响,这种探险式的旅游方式与一些中国旅游者所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因此他们便顺着这些外国背包族的足迹开 始了自己的发现之旅并不断将它发扬光大。这对广大的中国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2:自助旅游市场增长迅猛
3.短程旅行占多数
4.自驾车旅游增幅最快
5. 背包族日益受到关注
6.旅游保险有所突破
7.劣势;
相 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比如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及时发布、明确的路标指示、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志指示、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 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限制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深入研究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将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此外,人们对自助旅游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政府和行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及自助旅游者的安全和权益保障乏力,缺乏价格折扣,旅行中支付、取款、使用 信用卡等金融服务不够方便等等,这些障碍都将影响助旅游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自助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8.自助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首先,自助旅游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其次,针对自助旅游者的配套设施和中介服务将有极大发展
第三,中国公民自助出境旅游将有快速增长。
茶艺茶道
婺源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便见记载。宋时,婺源的谢源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其四大名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一时名重天下。茶在唐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当不例外。婺源的茶道,着力表现茶乡人民“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显示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茶道分农家茶、文士茶、新娘茶等。近年,表演茶道的茶庄、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县城就有“青之莲茶庄”、“绿苑茶楼”、“民俗风情展示中心”、“百度情茶艺楼”等。在乡村,还有集观光、采茶、茶叶制作、茶艺表演、品赏香茗、购茶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茶园——“金山生态茶叶观光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奔走在喧嚣繁华的都市里的“弄潮儿”,涉足于险风恶浪市场经济的“下海者”,也需要有一个避风的港湾,要学会忙里偷闲,摆脱文山会海、商务羁绊,在歌罢曲终、酒阑人散之时,不妨安静地沏上一壶茶,或临窗独啜,或邀三两知己共饮,品味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给予的美好享受。
婺源农家乐
婺源农家乐让身处闹市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给予,安逸灵静,家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洪村,婺源北线景点“长寿古里”景区内,距清华镇12公里。七十年代自建全木结构徽派建筑,目前12间客房,三个大客厅(前堂、后堂、侧堂),院内有桂花树,石板凳,院外有宽敞的停车场,门前河水清澈见底,屋后天台可将洪村全景尽收眼底。
婺源洪村农家小院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洪村,婺源北线景点“长寿古里”景区内,距清华镇约12公里。七十年代自建全木结构徽派建筑,四周环境宜人,闹中取静,景色十分秀丽。小院内目前12间客房,三个大客厅(前堂、后堂、侧堂),院内有桂花树,石板凳,院外有宽敞的停车场,门前河水清澈见底,屋后天台可将洪村全景尽收眼底。住宿环境十分温馨,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居停之所。
第二篇:婺源县情简介
县情简介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7万亩,耕地33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6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全县共出进士552人,留下历代文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朱熹、詹天佑等历史文化名人名扬中外;历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延村、虹关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民居三处13个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5%,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93个,有草、木本物种500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共80余种。境内有世界濒临绝迹的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监测,婺源县城负氧离子浓度为6.63万个/cm、江湾9万个/cm、卧龙谷景区达13.34万个/cm,为世界罕见。良好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众多地方特产,其中红、1 333
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鱼、婺源绿茶、龙尾歙砚、江湾雪梨)享誉古今。
婺源,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分布有黄山、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一小时车程内有黄山、景德镇和衢州三个机场,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已正式建成通车,京福客运专线铁路已开工建设,九景(婺)衢铁路即将开工,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的前沿。
婺源,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是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国首届平安建设先进县。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家乐小额信用贷款等政策惠泽千家万户,全县呈现出富庶平安和谐的社会景象。
婺源,倍受各级领导关爱。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中央部委领导经常来婺源考察调研,省、市领导对婺源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成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县上下呈现出创先争优、进位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婺源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战略,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
展之路,努力把婺源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著名绿茶之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7亿元,财政总收入4.32亿元。以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门票收入1.33亿元,综合收入23亿元。
今天的婺源,区位条件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创业环境优越,处处充满着生机,处处充满着活力。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的战略目标,在历届县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三大产业、一个大公园”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与时代精神相同步、与人民愿望相适应的新内涵,努力谋求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事业新跨越。
第三篇:婺源幼甜希望小学简介
江西省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简介
秋口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秋口李坑,后几经搬造,于2000年迁建于城南开发区,由美籍华人茹幼甜女士捐资建造,故又命名为江西省婺源幼甜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4175㎡,建筑面积4164㎡,自2000年秋季伊始,已建成集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运动场、绿化带等相关设施为一体的校园,配备标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放映室等各一个。目前,中心小学下辖渔潭小学、李坑小学、秋溪小学和梓槎小学四个片区学校,另有27个教学点,在读学生1810人,在编教师75人,代课教师22人。其中中心小学17个教学班,学生778人,教职工41人。
秋口镇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摄影基地——月亮湾”“傩舞发源地——长径”等吸引万千游客的旅游胜地。全镇土地面积达219平方千米,人口两万余人。此处毗连县城,杭瑞高速、京福高铁、婺溪省道从境内通过,交通便捷,自古文风鼎盛,素有”书乡”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秋口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秋口小学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标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先后被评为县、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并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的领导下,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秋小人正朝着“农村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第四篇:婺源导游词.doc终极版
婺源导游词
欢迎大家到江西来旅游!江西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人美茶香。我们今天将去看看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角,它的东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洲,西面与瓷都景德镇相连,北部靠着黄山,南部接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县城就设在紫阳镇。婺源建县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踞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县名婺源,则是因为“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县境内有一条河流称为婺水,它的意思就是“婺水的源头”。县境内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小县。
今天我们去婺源参观游览的主要是当地有名的古村落及徽派建筑,说到这里我们各位团友可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这里的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这是因为在唐朝建县的时候婺源一直属于徽州,只不过近代才划归江西。婺源为什么会划归江西呢?1934年,蒋介石政府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曾把婺源划归江西省管辖,到1947年又划回安徽省管辖。1949年5月1日,婺源获得解放。解放婺源的是解放军的“四野”,和解放江西的同属一支部队,为了军事管理的方便,当时又把婺源划归江西省管辖;
地方虽然是划到了江西,但不管是婺源本地人还是外省的游客还是习惯性的把这些建筑和生活习惯称为徽派建筑和徽派文化。我们要参观的这些徽派建筑的特点非常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但任何一幢宅子都遵守一个基本的风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白色的墙,黑色的瓦,两边是高高的封火墙,又称为“马头墙”。还有精美的“三雕”即砖雕、石雕、木雕。这些宅子的主人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当官的”,徽州自古读书人多,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后多数为官者会在家乡建起官邸光宗耀祖。另一种就是商人。因为本地多山地少田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这里有这么一句话概括了这里的男子的命运“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男人到了十二、三岁很多会外出谋生、经商。古代的婺源人很多都是做茶叶生意和木材生意,说到商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两大商派:晋商和徽商。徽商是当时的商界的佼佼者,自古就有 “无徽不成商”之说。然而徽商中的劲旅却在婺源,当年在徽商里又有“无婺不成徽”之说。来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的盟主。这足以说明当年婺源商人的地位。很多人发家致富后,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修建房屋,并把自己多年梦想融入到房屋的建设当中。但在古时候,商人的身份很低,俗话说“人分三教九流”,商人连九流也算不上,所以他们的房屋建得再豪华气派,与当官的房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从大门口就可以让人一眼分辨出主任的身份、地位。这些我们都留到景点里再一一讲解。
婺源古属“吴楚分源”之地,自唐代建县以来,文风昌盛,先后养育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篆刻家何震,近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按史书记载:从宋代至晚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明清朝竟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时至今日,民间仍有”山间茅屋书声琅,放下扁担考一场“的谚语。因此此婺源又有书乡之称!
说到婺源就一定介绍它蜚名中外的四大特产,这四大特产特别用四种颜色来代表的,分别是“红、绿、黑、白”:红指的是“水中瑰宝”荷包红鲤鱼,它肉嫩鲜美是我国淡水鱼的良种,被选入国宴。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都品尝过婺源的荷包红鱼。说起这荷包红鲤鱼,那可是宫中御用之物。相传明朝隆庆二年,江西婺源进士余懋学在南京任户部侍郎。明朝万历年间,因他“代天巡狩”有功,得到天子的赏识。余懋学告老还乡时,明神宗特将放养在故宫御花园水池里的红鲤鱼赐给他,他将这种红鲤鱼带回家乡。他连夜寻来石匠 凿了一对石缸,把红鲤鱼专门供养起来,让其繁殖。以后亲友间互相赠送,又扩大到了乡间,饲养红鲤的就越来越多了。成为当地一大特产。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品尝这宫中之物,享受一下国家领导人的待遇。绿指的是“婺源绿茶”,它在唐朝时就已经被记入《茶经》,宋朝时被称为“绝品”,明清时期曾以“汤碧、香高、汁浓、味醇”等特点获得嘉靖皇帝赏赐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黑则是“砚国明珠”——龙尾砚,早在唐朝就以“声如铜,色为铁、性坚滑、善凝墨” 名扬天下,南唐后主李煜夸为“天下冠”;白是江湾雪梨,果大肉厚、松脆香甜,属于果中上品。
除了四大传统特产之外,婺源利用高科技制造出另外两大特产:钨钢刀和竹纤维日用品。我们江西虽然是老区经济不发达,但是矿产丰富。钨矿储量名列全国前列。我们知道钨,密度大,硬度高。用来做菜刀,那是削铁如泥。在我们江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小,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的钱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不到江西不知道自己的菜刀不好。婺源是中国速生丰产林基地。这里有毛竹7万多亩,利用高科技生产出来的竹纤维日用品与棉织品相比具有抗菌、防紫外线和吸湿透气、健康美容等功能,我们知道夏天如果我们将擦汗的棉质毛巾放在包里,拿出来就有一股馊味,但是竹纤维毛巾却一点味都没有。清清爽爽的,很神奇!
有人说婺源是一幅是画,清新而淡远,有人说婺源是一首诗,古朴而又抒情,无论是诗还是画,请大家跟我着我细细去品味!
第五篇:婺源导游词
婺源导游词
个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现在由我来担任大家的向导,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名叫春英,大家可以叫我小李。希望这次畅游揽胜,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为了使大家对婺源有个大致的了解,我首先介绍一下婺源县的情况。
婺源的“婺”字使用的地方太少了,不好读,又不好写。在一段时间里,人们没有记住它。如今,旅游兴起,“婺源”光彩灿烂,在人们的生活里,它有着重要的位臵。
婺源,位于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的绿色明珠,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东临古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旅游胜地黄山。南接道教三清山。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16个乡镇、一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总人口36万。婺源是传统的绿茶产地,被称为“茶乡”。旅游兴起,因境内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商州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28年(740年)建县,原址是在清华镇,后迁至玄高镇,也是现在的紫阳镇。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自古有“书乡”美誉。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
自宋至清,全县中进士有550余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留下的著作3100部,其中有172部选入“四库全书”。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紫阳镇,是婺源县城的所在地。紫阳镇原名是玄高镇,它三面环水,一面依山,风景秀丽,又称为蚺城。紫阳,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别号。朱熹的祖居就在县城的老街上,至今还留下有虹井传说,据《婺源县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中气吐如虹,经日不绝,到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故而得名“虹井”,大家都觉得紫气东来是非常吉祥的兆头,所以朱熹也将紫阳作为自己的别号,而且在朱熹死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嘉定二年1209,皇帝赐朱熹的谥号为文公,嘉定五年1212年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列为国学,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下诏,赐朱熹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所以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朱熹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
我们车子行驶的这条路叫婺溪路,从此处去往屯溪,黄山十分便捷,才120公里。景婺黄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74公里。这里是婺源旅游集散中心,是婺源文化旅游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78.1亩,具有旅游信息,旅游交易,旅游宣传,旅游咨询和旅游产品形象展大家看我们左手边的这栋徽派的仿古建筑就是我们婺源县博物馆,婺源县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婺源博物馆创建于1953年,2008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婺源博物馆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县级第一馆”,它的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珍贵。在中国的县级博物馆是首屈一指的,它的馆藏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等级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更不乏东汉陶权、明代鎏金百花金莲炬、钿翠象牙座屏、历代名家名人字画等诸多珍贵文物。2001年时任中共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临婺源县博物馆视察,对馆内藏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座学校是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创办于1939年,2005年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成立分院,是一所培养旅游和茶叶方面专业人才的技术学校,说到茶,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婺源的四大特产吧,婺源的四大特产是四种颜色:绿、红、黑、白。绿说的就是婺源绿茶了,婺源绿茶唐载入《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优良品质,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婺源的气候条件也是绿茶优异品质形成的先决条件,婺源地处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的特点,属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为茶树提供了繁茂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茶树的生长和三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温度、水分和阳光”。
1、温度:婺源的温度平均为18—30摄氏度.而且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上升慢,晚上气温下降快。而这个特点十分利于茶树干物质积累。2、水分:婺源年降水量达1821毫米,特别是4—6月份又是雨季,占了年降水量一半,这时也是采茶的季节。
3、阳光:茶树是耐阴作物,但阳光不足或者过于强烈,都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而降低品质。婺源的茶园达多分布在山谷之中,峡谷幽深,林木茂密,为茶树起了很好的遮阳作用。有效的减弱了太阳光直射的强度,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6.5万亩。经过多年的努力,2010年产茶16
万担,综合了以上的种种,婺源的绿茶分为三大类。
一、茗眉为代表的芽茶,二、内茶,是抄青茶,俗称毛茶,三、精品眉茶。婺源是有机茶生产大县。在种植有机茶过程中,使用天然绿肥,采用生物或物理的方法防治病害虫,以自然农耕为主,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在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要完整的保留了茶的清香甘醇的特性。
红说的是婺源一种特殊的鱼,叫中华荷包红鱼,因为它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形似荷包而得名,相传是明万历年间,沱川人户部右侍郎余懋学带回婺源的,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道美味佳肴。
白指的是婺源江湾所产的江湾雪梨,因为果实皮白如雪得名,江湾盛产雪梨还和徽州的历史文化有关,古时的婺源人出外经商时,就种下一棵梨树,讨个“种梨得利”的好口彩。
说了三种特产或能吃或能喝,最后一种黑就不能吃喝了,它是一种石头,就是文房四宝中的砚台,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就出自于婺源,因为在唐代婺源归属于歙州管辖,从而县产的物产就以州的名字来命名的,歙砚石质细腻,产于婺源的龙尾山,也被称为龙尾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