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关于家校合作健康学习的讲话
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关于家校合作健康学习的讲话
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
于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2008家校周年研讨大会上的致辞全文:
很高兴出席今天举行的家校周年研讨大会,与各位见面和分享我对健康学习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家校合作
自我出任教育局局长至今,已经一年有多。过去一年,每当我参与重要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的讨论时,我一定要与我的同事一同去充分了解家长所表达的关注和意见,因为我深信,任何政策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定必会事倍功半。
近年,在政府积极推动下,大部分公营学校已成立家长教师会。全港各区的家长教师会联会,亦共同推动家校各方面合作。家长成为学校的紧密伙伴,在推动学生学习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健康学习
今届家校周年研讨大会的主题是「赏识」和「关爱」,这两个元素对「健康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每位父母对子女都是一定毫无保留的付出爱与关怀,但是每位家长对子女的爱与关怀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对于欣赏子女的成就,认同他们独特性格的表达手法亦不尽相同,加上我们华人的民族性格较为保守和含蓄,父母和子女的沟通上出现隔膜和误解是亦有所闻。
我认为,家长一定同意要找出「赏识」子女的志趣和需要的最好方法,在「关爱」的环境下循循善诱,让孩子「健康学习」。因为要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和探究,才可以令孩子茁壮成长。
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有不同的学习需要。由初生至六岁的「幼儿时期」,孩子在辨音、模仿及记读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家长若能好好把握这个学习阶段,透过身边种种事物教导子女,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定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下良好的基础。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不认同操练幼儿的默写能力,在他们的小肌肉尚未发展良好时,便要求他们抄写一些非常艰深的生字,揠苗助长;或有家长受到同辈压力所影响,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报读过多兴趣班,而不顾孩子的潜能和兴趣。上述情况不但夺去父母与子女相处的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亦可能令孩子因过早承受繁重的学习压力而日后对学习感到厌倦。我可以说我的三位子女在这方面的成长过程见证了我的看法。而我的两位孙儿,一个三岁,一个两岁,我都希望他们会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在轻松欢乐环境下渡过他们人生的第一个,亦同时为最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
事实上,每位家长都有能力透过感官学习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我相信,只要家长按孩子的专长和兴趣,鼓励子女参与适量的益智活动和游戏,已经可以好好培养他们的智能和性格,毋须在幼儿阶段便给予孩子和自己过多压力。
步入小学阶段,孩子的好奇心渐渐增强,他们会时常或反覆地发问,作出比较和分析,这正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大好时机,也是种下自律秧苗的季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看图书、讲故事,引导他们读书的方向和分享箇中乐趣。父母的耐心引导,能为子女开启健康学习的大门。如果父母能够在这个阶段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重大益。
踏入中学,子女在身体和心灵上步入重要的转变期,他们在行为和思想上开始独立与自主,学校给学生的自由逐渐增加,同学之间的友情也逐渐加深,但友侪间的磨擦和不同的意见亦可能随之而增加。父母平日应多与子女交谈,分享彼此的喜与乐、忧与苦,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念。
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正面的价值观,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乐天知命、奉公守法、诚恳有礼,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开朗的性格和自律的态度。言教与身教可收潜移默化之效,使孩子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孩子从小养成自律、自学及自强的精神,学习的动力便能持续,终身受用。
第二篇:校长在香港建明集团捐助活动上的讲话
校长在香港建明集团捐助活动上的讲话
尊敬的吴先生、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香港建明集团助学金发放仪式。首先,我谨代表临港一中向香港建明集团吴建明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促成此次捐助活动的市委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同时,向在座的家长、同学、老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扶弱济困、捐资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临沂市委统战部、致公党临沂市委,为社会各界有识人士搭建了一座座爱心桥梁,也给一个个贫困学生送来了希望。建明集团以德善之举,践行着“以团结互助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温暖莘莘学子心灵的同时,更在社会上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一、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宋代文豪苏东坡认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19世纪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家境贫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萎靡不振。艰苦和磨难是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众多中外历史名人的事迹说明,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更懂得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懂得去拼搏、去创造,更有爱心和责任心。古人
云:“人无志而不立”。胸怀大志才能直面困难、不畏挫折,才会顽强执著、奋斗不止。同学们要珍惜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顽强拼搏的精神去面对暂时的困难,树立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勇气,励志求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的关爱,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迎来风雨后的彩虹。
二、志存高远,立志创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几年后,在座的同学们都将走向社会,加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列。希望同学们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黄金时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同学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大家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
三、懂得感恩,立志报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同学们从家长的好子女、老师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做起,不慕奢华,不事攀比,自觉抵制一切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始终保持并自觉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正确合理地使用好助学金,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栋梁,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吴先生,祝建明集团更加兴旺!祝各位领导、家长、同学、老师在身心健康、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2010年8月20日
第三篇:初中学习习惯早养成与家校合作
初中学习习惯早早养成与家校结合
前言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以,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一环。
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如何培养呢?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家校结合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包括了:“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复习习惯”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通过与家长沟通教育思路,提高家长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重视,促进良好听讲习惯的形成。使得学生在校内学习习惯达到以下要求:
1.80%以上的学生可以做到课上听讲认真,不走神,能够对老师的讲授的知识有所反映,思维不处于停滞状态。
2.10%的学生养成习惯困难的学生初步具有学习意识,知道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尽量做到上课不玩耍,不打扰别人。
3.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当中,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知道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看重老师对自己学习习惯上的各种评价。
(二)良好的作业习惯。
1.90%以上的学生能够有良好的作业意识,能够回到家中主动完成作业。
2.80%以上的学生能够有作业质量的观念,能够有把作业完成好的愿望,保证作业质量。
(三)良好的复习习惯。
1.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明确复习步骤。
2.能够养成每天回家复习的意识,并能够争取到家长的指导。
二、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四)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三、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由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走出校门到社区召开家长会,主要是汇报成绩,向家长宣传假期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起一个监督作用,同时把行为规范极差的学生交给社区,形成一个三结合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家校合作中的几点误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都在发生变革,三者在青少年儿童教育过程中 的关系也在调整。同时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导致出现大量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关爱,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有的表现为焦虑、沮丧或自卑,有的表现为孤独、多疑、消极或冲动,有的表现为厌倦、畏难、无心向学„„这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存在引起我的深思和极大的关注。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而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中家校合作中存在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合作中容易陷入以下几点误区。
误区一:认为“学校在徳育中负全部责任”。
据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特别是山区农村,很多家长会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全部教育交由学校负责,与他人、父母无关。这种观点主要是缺乏对家校合作重要性认识。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校和家庭从中国古代起就是一体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下,家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优缺点。只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误区二:交流中忽视了教师、家长地位的平等。
认为教师是长者,家长也是受教育者、配合着、次要者。我认为在双方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与家长平等沟通,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态度问题。如果教师与家长联系过程中态度生硬,神情高傲,每时每刻都是一副好为人师,长者气派,动辄教育、教训人的语气和态度;反映问题不如实,甚至添油加醋,歪曲事实,这样往往不能与家长平等交流,教师即使与家长联系再多,恐怕都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不能因为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一味地批评家长,怪怨家长家庭教育不力,交给老师一个不争气、不聪明的孩子,给老师添麻烦,甚至把家长也当成挨批评的对象,或对家长大发怒气。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真正尊重每一位家长。教师应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因素、多与家长沟通,如实反映存在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虚心向家长学习、请教,充分利用学校中的校讯通、家访或见面商谈,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提高合作效果打下基础。
误区三:不注意家校合作过程中的技巧、方法。
记得庄子的《庖丁解牛》讲,如果不掌握解牛的方法,用刀去砍骨头,即费力,又伤刀。但如果掌握了牛的结构,解牛就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家教合作同样如此,在合作中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注意技巧、方法,定能达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言之有效的境界。首先,发现问题,应与家长及时沟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是优点就让“优点”不断“闪光”,若是缺点立即防止扩大化,同时要求配合教育。其次,沟通过程中多报喜、巧批评。只要发现有“闪光点”,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让家长知道,对其进行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同时也能激励家长进一步配合学校的教育。因为老师一旦先表扬了,再提出批评或是建议,家长从心理上都比较愿意接受,教师联系的目的也最终可达到。如果一开头就是一顿批评,家长哪怕是嘴上服了,心里也许不服。就算教师讲真话,下次再与家长沟通时,家长首先担心的就是再挨一顿批评,你就别指望家长主动与你联系了。这样的双方沟通联系的意义就逐渐丧失,双方距离越来越远。
针对上述几种误区,若要搭建共同教育平台,必须做到:首先,家校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直接相关。家庭观念、父母的期望值、家庭的人际关系、以及教养方式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积极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论坛等形式与途径,指导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一些教育技巧和方法,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现象,及时沟通教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要构建家校沟通合作机制。要健全家校联系并探索有效的联系模式。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政教部门、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三方的协调机构,明确目标、措施和工作程序,保证家校共同教育落实到实处。
总之,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应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巧用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篇:推进家校合作,打造幸福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推进家校合作,打造幸福教育
------鲁东大学家校合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7月,在县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鲁东大学家校合作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孟万金、姜宏德、苏春景、王慧萍等八位专家教授以“家校合作”为主题的教育讲座,老师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所见所闻,向与会人员传授了当前家校合作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为我们的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
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教育科学院心理学与特教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精彩的讲到,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们都知道,动物生下孩子后,会抚养到能独立生活,教给孩子捕食、御敌等生存的能力;但有些人却不能,还未抚养成人,未把子女抚养到能独立生活、适应社会,撒手不管了、打工去了、交给学校了,让孩子自己摸爬滚打了。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体。他还说,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最终追求,幸福教育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起点。很多暴力伤害事件,起因多在幼小时的伤害。例如不堪回首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
中国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理事姜宏德教授讲到,家庭是为孩子发展打底色的教育,起至关作用。民国时期广东省长朱庆南早在1916年就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朱庆南把刚出生的婴儿比喻成晶莹雪白的丝绸,那么在他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要经过“三道染缸”,而第一道染缸就是家庭教育。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孩子在第一道染缸打什么样的底色。家校合作中应以学校为主导,全面了解家庭,提高家长参与的意识、层次与质量。应切实转变正确的家校合作理念,完善家委会的工作机制,实现家校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组合。
国培计划专家、博导、鲁东大学教科院院长苏春景教授认为,家校合作首先要了解家庭,了解家庭的结构状况、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成员关系、教养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特长、性格、交往、成长氛围、成长过程,了解家长的气质、性格、目的、价值取向等等。还要了解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各自的角色局限与角色责任等。苏教授用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旁征博引的论证,阐述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基本理念、目标及做法等等。
山东省心理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负责人王慧萍教授认为,人的发展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每个孩子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就少了。当前家庭教育现状是:未经培训就生儿育女、人人不经培训就想当教育专家、让孩子参与的劳动活动太少而培养了孩子的懒惰行为、未付出劳动却得到了奖励式的父母角色不明确、批评唠叨和嘱托多与表扬和鼓励。“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优秀,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太落后”。她还引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孩子在6岁前性格基本形成,婴幼儿时期是关键,要注重孩子12岁前的智力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觉得专家教授们对教育的见解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爱”,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我们用爱走进他们的世界,需要我们无限的耐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好的方式、方法。
教授们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是宝贝胜过宝贝,教育孩子才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深刻领会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身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看看整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孩子,再看看“爱子心切”的家长,我觉得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教子观念。我们身在农村,面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家长,还有留守的孩子,确实还要摸索出适应农村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农村家庭教育的好方法。
愿我们共同推进家校合作,打造幸福教育。幸福的教育,才能成就幸福的人生、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为了我们的孩子,身为人师,付出再多的心血与汗水我们也无怨无悔。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和家长携手并肩,共同孕育出更加鲜艳的花朵。
第五篇:教育局办公室科员座谈会发言稿与教育局局长家校合作论坛会讲话稿
教育局办公室科员座谈会发言稿
今年与往年相比,由于有绩效工资兑现后的维稳、防溺水防雪灾安全工作以及办公室二次搬迁等应急性事务较多,所以,办公室工作相比较往年责任更大,任务也更重。另外,由于我刚刚走上这新的岗位不久,许多工作还在熟悉和了解过程中,所以大都数压力和任务都是王主任在担着。好在王主任经验丰富,办事效率很高,带领着本部门的几位同志将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借此机会,也向王主任表示感谢!
对于下一如何推动办公室工作进一步科学发展,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这里思考得不深不透,只能谈二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切实做好文稿起草、信息服务工作,做到观点新、语言活、结构严。二是优化协调服务。按照规范、高效、优质原则,着重抓好对上、对下、横向和内部协调,确保局党委总揽全局和政令畅通。三是强化后勤服务。以提高服务意识、水平和保障能力为重点,切实搞好车辆管理、办公设施维护与后勤服务工作水平,营造安心的工作环境和良好工作氛围。
二要在优质高效上造亮点。强化规范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刚刚王主任也提到在下一要进一步提高文字质量,我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开通专业的秘书网,拓展文秘工作同志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制度形式,将办公室各项有电子文档的材料分类归档,并定期整理。以保证不会因为人员调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材料丢失,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教育局全体工作的思考,我也提二个小点。一是要“抓学习”,以读书为例,没有一个热爱读书的校长,就难以打造一支爱读书的教师队伍,也不可能营造出一个“书香校园”的环境。二是要“讲创新”,唯有创新才会有活力;唯有创新才可能有超越。从而使我们的瑶海教育也实现汪德满书记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进位争先”的发展目标。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学习、思考的几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教育局局长家校合作论坛会讲话稿
11月19日到20日我们省政府在xx召开了全省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现场会,全省17个地市的市长、分管市长、组织部、编办、财政局、人事局、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大家对潍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有今天的效果,提出了一些疑问。今年以来,像江苏、上海、贵州,有十几个省的教育考察团也到潍坊去,探索xx这几年教育改革到底有什么有勇气。按照常规的介绍完之后,因为潍坊这几年,一个是从XX年开始去行政化的改革,全市全部协调解决,从XX年开始,我们的综合制度改革也是从XX年开始的,现在xx市已经有了十年的时间。还有搞的评价制度改革。大家就问一个问题,xx搞了这么多改革,特别像综合制度改革,多次考试、等级评价,特别是把综合考评纳到综合录取当中去。我就告诉他们,我说在潍坊的教育改革,家长不反对,而且是我们改革的重要的支持者。为什么呢?我就给他介绍xx的家庭教育,xx市的家庭教育应该说是从XX年开始搞的家庭教育,当时叫卢xx姐姐,是当时第一个到xx去报告的,当时是XX年xx市被确定为第一个改革实验区,在推进改革的时候,我们要推进新课改革的一些理念、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价值观一切东西,能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当时xx市的教育局长李xx(音)局长,他就看到了,说没有家长这支力量参与的改革,教育改革不可能成功。所以潍坊市从XX年开始就搞了这个亲子共成长工程,每个月中间星期六请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到xx去免费为xx的学生家长到报告,卢xx姐姐就是第一去做报告的人。在这之后我们就专门作了一个家长的报告,当时了26000人,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问题,前六个问题,全部是和学习有关系。如果是我们的家长对教育的态度不转变,可能是我们推进教育改革的好多设想就肯定落空。
xx市推行家庭教育,推行亲子共成长工程,有这么三个方面,一个叫深度打开,第二个叫专业指导,第三个是家校合作,应该说这是一个逐步深入合作的过程。在深入推进方面,由于三个方面的做法,一个是建了一个组织机构,第二是培养了一支队伍,第三是形成了一套机制。我们从XX年开始不断地在探索,到XX年的时候,我们市教育局就专门成立了潍坊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门找了办公的地方,专门组织了人员,专门设立了经费。到XX年,我们又在潍坊市的民政局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行知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心,促进xx的家庭教育。XX年结合贯彻全国和全省的教育工作会议,当时我们的市委书记,现在是xx省的政协副主席徐xx(音)先生,我们要研究全国的工作会议要办哪些实事呢?当时我们就说现在我们的学科教学没有问题,从教研室,市里、县里到学校都在抓教学,特别是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是一个缺腿儿,结果我们市委市政府就专门通过我们市委编办就成立了潍坊市中小学生健康中心,现在据我所知是全国不多的专门的负责机构,负责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