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的力量-fangy-090908
德的力量
作者:范国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根本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史学家钱穆认为是一个字“礼”,就是说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到整个国家,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是一个字“礼”。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文明,政权发生过无数次的更迭,但大多数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只是天子换了,这中间有一次真正意义的革命,就是武王克商。
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七十万刑徒战前倒戈,一个物质文明极为强大的商朝,像一个沙漠上建的宫殿顷刻间毁于一旦,如此的迅猛,使人惊叹不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大家比较清楚,商朝的国力在当时是非常的强盛,但是精神文明完全没有,当时是一个神权的时代,商王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占卜,包括下雨、打猎、动土、出行、做梦。不知道商王出恭的时候要不要占卜一番,只能依靠暴力来统治人民。
周公摄政时,周公晚上睡不着觉,就去找武王,发现武王也没睡。就问武王,“你怎么还不睡?武王说:“我那里睡的着?一个国力这么强盛的王朝,顷刻间就没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怎样才能永远的安定下去?”周公也在想这个事情,于是就和武王在夜里认真的分析其原由。他发现商朝前期的一些王还是很好的,有的在位50多年,有的在位70多年,当时国力强盛,到后期的王,就越来越短了,都是3-5年,甚至更短,周公认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失德”。不是亡于天命,而是亡于民心,也就是失德,失德必然灭亡。于是周公提出一个口号,就叫“明德”,我们在尚书里面都可以看到,周公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要把“明德”作为执政纲领的人,并且制定了制度,后人称为“礼制”,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为中国人本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成为我们两千年文化的底蕴,其后受到的孔子的极力推崇,甚至崇拜,于是孔子经常梦见周公。孔子认为,德在内心,外面看不到,于是把德理解为仁,仁者爱人,变成了行为,有德的人必须懂得爱人,尊重别人,后来才有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思想理论化,于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
周朝靠礼制统治中国800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且对中国影响极深,返回我们今天的现实,一个人的立命,一个企业的立足,一个王朝的立国,是否忘记了一个“德”字,一个“礼”字,一个“仁”字呢?
第二篇: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篇一: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核心提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政”不仅仅是一种“惠民”,更是一种具有指引性的、恒定性的准则。“德”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敢于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能够在当下看到并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境界。只有具备这种境界,中国才会真的成为世界的中国,21世纪才会真的是中国的世纪 排名:第1位 得票数:8359 得票率:76.5% 精华阐释: 德 的本意可以理解为:做得正、看得直。德 说明古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具备的社会性属性:行正思直。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 德不孤,必有邻 德 不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还强调要有天地之大德,有如同天地一样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以刑辅德、以德去刑 在 德 的根本层面上将 以民为本 确立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准则。
一种内心的力量
德 的本来的含义比较有趣。在甲骨文里面,德 字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 彳 和右边的眼睛的象形。彳 表示行为、行动;眼睛的象形中上下两个直线,表示要 直视。所以,德 的意思应该可以推测为:行为要正而目不斜视,即做得正、看得直。进一步说,德 表示做事情(行为)和看问题(观念)要配合在一起,做得正、想得也不歪。所以,德 这个字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中国远古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属性:行正思直。只有光明磊落、公正正直,才能赢得人们的拥护。在古代,德 的含义是非常深远的。《庄子 田子方》里说: 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强调了 德 要像天地一样至高至大,具有宽容、博大、深远和化育的内涵。德配天地 这个说法,赋予了 德 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要求人们执行 德 不能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更要有天地之大德,有如同天地一样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
所以,德 首先指的是一种 能力,或者具体地说,是一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一个人要很好地跟社会生活、跟他人适应,做到像天地一样让万事万物都各安其位、各有其德、各能其能、各有其效。所以,德 的含义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 容纳、包容 和 适应 能力的强调。
那么,德 的这种社会能力,有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德 是一个人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融入社会正义洪流并建构自己个人生活的保障。《周礼 地官》注里说: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管理自己的生活的内在观念,是一种自己内心的操守。世事衰变,但这样操守是不能改变的。具体地说,德 要求一个人以 天地 为视野,建立其自己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为这个准则敢于抗争不畏权贵。所以,德 说白了,就是一种来自天地正气的内心力量。温家宝强调说学人应该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强调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正是这个意思。温家宝使用的典故出自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纪念碑铭。1953年 12 月 1日上午,陈寅恪强调了这个说法。在他家中,汪钱按照陈寅恪的要求,记录下陈寅恪的一篇口述长文。在这一 对科学院的答复 中,陈说: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 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陈的这种坚守自己信念的 偏执,正是来自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晚清的龚自珍面对世道变迁,倍感自身改造世界能力有限,但是,却依旧说 颓波难挽挽颓心,强调不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的诉求。一种政治的力量 而在中国的传统中,德 的力量不仅仅是自我的操守,更是一种社会政治的内在支持。《论语 里仁》中记载孔子说 德不孤,必有邻,就是对 德 的社会政治功能的一种认可。只有通过与天地相配的 德 的确立,才能团结人,才能有人民来拥护,产生良好的政治。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政治,必须通过 德 的准则作为最后的验证标准。换句话说,德 虽不是有效的政治管理方式,但确实是社会政治最后的底线。《论语 子路》中说: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这句话表明,一个社会的政治有效性,最终乃是通过 身正 这样一种形式来保证的。因此,如果一个人丧失了 德 这种内心的力量会最终陷入茫然失落,而一个社会一旦丧失了 德 这种政治力量,就会最终导致崩溃。
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不是今天很多人们简单理解的 领导有道德 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 政治文化工程。
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要做到 道不同不相为谋,将具有伟大的理想和信仰的人纳入到社会管理的族群中来。钱穆解释孔子的这个思想时说: 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所以,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理想观念和道德操守,必须要高远广阔、仁厚载物,这样才能成为一种良好政治的保证;同时意见不同、政见不合并不是政治合作基础的丧失。
显然,孔子理解的 德 与今天我们讲求的政治信仰具有同样的意思。一个社会,无论有怎样的所谓 体制、制度 或者 法治,都是要通过 人 这种社会政治的主体来实现。在今天,很多人觉得中国的诸多问题,只要建立了 宪政、民主 和 法制,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社会就立刻变得很好。这个天真思想的指出乃在于忽视了社会客体性的制度层面是建立在主体性的观念层面的基础之上。郑永年曾经指出,很多人一味认同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只要自由市场加民主体制,就一定会好,对此他提醒说,人们总是只说那些成功国家的例子,而 斯里兰卡和缅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西方最看好的国家,菲律宾和泰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被西方所看好,因为这些国家当时都开始了西方式的民主和市场经济。但是直到今天,这些国家仍然陷于双重陷阱,即经济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政治上的低度民主陷阱,并且这两个陷阱互相强化。所以,一味认同社会机制的有效性,忽略社会主体 人的信仰和理想的重大意义,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
这种偏执性理解社会和现实的头脑,事实上正是 德政 的敌人。今天的中国,为政以德,首先要确立 或者进一步说重新确立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让施政者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对公平、合理和全面发展的诉求的历史进步性。事实上,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困境,正是在迅速发展的经济机器的促动下,出现社会公平的丧失、福利体系的崩溃和全民利益共享机制的消解。这一切往往是在只求发展效益不问公共利益、只求经济速度不问民享程度、只求社会稳定不问人心安定的趋势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的 德 的魅力被污染甚至被妖魔化,似乎提社会主义信仰就等于提倡 文革、就等于认同斯大林。道不同不相为谋,当考察干部、提拔领导只看重 成绩、政绩 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形式的、教条的和说教的东西。
事实上,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德 的内涵有其千古不变的内涵存在。最高境界的 德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施民以惠,或者简单地理解为 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而是要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将 以民为本 确立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准则。只要这个准则确立了,社会政治的魅力自然就具备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为政》),很多人认为孔子所讲的 德政 就是一种 惠民,这其实只看到了孔子 德 的渺小的、表面的东西。所谓 北辰,乃是一种具有指引性的、恒定性的准则。德政 乃是在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光辉照彻下实施的一系列社会工程。失去德,失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公平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的政治,是没有吸引力,也最终没有生命力的。一种社会的想象力 2013年的春天,我受邀参观北京沙河附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技站,第一次 认识 了两个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的美国人寒春和阳早。这是我在这个世纪唯一一次这样 亲身接触 具有彻底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灵魂。两个人放弃美国第一流的科技职位来到中国,为普通人做最普通的事情;在一个利益化的时代,他们宁愿 养牛,也不去谋取私人的利益。我参观他们的寓所,简陋、简单而充满了一个奉献者的 别致 房间里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向我们宣示:他们从来不从一个国家、民族和族群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更不从这样的角度来定位自我。每一个细节里面都可以看到他们坚守自己是一个为人类奉献的人。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的脸上象寒春那样具有如此淡然和幸福的笑容,他们相信并坚守,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通向自己所追求的全人类的幸福未来,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和利益;只有确立了毕生为真理和未来、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信仰的人,才会有如此自信和轻松的情态。他们在中国几十年以致终老,天津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寒春问:你为什么喜欢做中国人?她回答:不,我不是任何国家的人,我是 世界人。
在这里,我亲历了也许是我一生中再也不会碰到具有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理想的实践者的生活。而更有趣的是,当人们用惊奇的、揽胜的方式来回看这两位老人的一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当代人们想象和理解他们的理想的能力已经消失了 人们只会从一个不在置身其间的 游客 的角度来感喟不已,却没有能力去想象和建构这个故事里面的理想与理念。
在这里,寒春和阳早的故事,正是显示了一种当代中国人不敢、不能和无力想象的 德。换言之,德 的最高境界,正如孔子所讲乃是一种至高至大的 北辰 的境界,是一种敢于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能够在当下看到并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境界。只有具备这种境界,中国才会真的成为世界的中国,21世纪才会真的是中国的世纪。
德,最终乃是激活我们的理想、信念和信心的东西,即想象未来并按照这种想象去实践的力量。
(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篇二: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一种社会的想象力
2013年的春天,我受邀参观北京沙河附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技站,第一次“认识”了两个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的美国人寒春和阳早。这是我在这个世界唯一一次这样“亲身接触”具有彻底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灵魂。两个人放弃美国第一流的科技职位来到中国,为普通人做最普通的事情;在一个利益化的时代,他们宁愿“养牛”,也不去谋取私人的利益。我参观他们的寓所,简陋、简单而充满了一个奉献者的“别致”——房间里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向我们宣示:他们从来不从一个国家、民族和族群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更不从这样的角度来定位自我。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的脸上像寒春那样具有如此淡然和幸福的笑容。他们在中国几十年以致终老,天津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寒春问:你为什么喜欢做中国人?她回答:不,我不是任何国家的人,我是“世界人”。
在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当代人们想象和理解他们的理想的能力已经消失了——人们只会从一个不在置身其间的“游客”的角度来感喟不已,却没有能力去想象和建构这个故事里面的理想与理念。
在这里,寒春和阳早的故事,正是显示了一种许多人不敢、不能和无力想象的“德”。换言之,“德”的最高境界,正如孔子所讲乃是一种至高至大的“北辰”的境界,是一种敢于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能够在当下看到并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境界。只有具备这种境界,中国才会真的成为世界的中国,21世纪才会真的是中国的世纪。
德,最终乃是激活我们的理想、信念和信心的东西,即想象未来并按照这种想象去实践的力量。(周志强 摘自《人民论坛》2013年10月上)篇三: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2013年10月09日15:02来源: 核心提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政”不仅仅是一种“惠民”,更是一种具有指引性的、恒定性的准则。“德”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敢于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能够在当下看到并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境界。只有具备这种境界,中国才会真的成为世界的中国,21世纪才会真的是中国的世纪
排名:第1位 得票数:8359 得票率:76.5% 精华阐释:“德”的本意可以理解为:做得正、看得直。“德”说明古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具备的社会性属性:行正思直。“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不孤,必有邻”„„“德”不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还强调要有天地之大德,有如同天地一样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以刑辅德”、“以德去刑”在“德”的根本层面上将“以民为本”确立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准则。
一种内心的力量
“德”的本来的含义比较有趣。在甲骨文里面,“德”字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彳”和右边的眼睛的象形。“彳”表示行为、行动;眼睛的象形中上下两个直线,表示要“直视”。所以,“德”的意思应该可以推测为:行为要正而目不斜视,即做得正、看得直。进一步说,“德”表示做事情(行为)和看问题(观念)要配合在一起,做得正、想得也不歪。所以,“德”这个字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中国远古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属性:行正思直。只有光明磊落、公正正直,才能赢得人们的拥护。
在古代,“德”的含义是非常深远的。《庄子·田子方》里说:“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强调了“德”要像天地一样至高至大,具有宽容、博大、深远和化育的内涵。“德配天地”这个说法,赋予了“德”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要求人们执行“德”不能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更要有天地之大德,有如同天地一样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
所以,“德”首先指的是一种“能力”,或者具体地说,是一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一个人要很好地跟社会生活、跟他人适应,做到像天地一样让万事万物都各安其位、各有其德、各能其能、各有其效。所以,“德”的含义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容纳”、“包容”和“适应”能力的强调。
那么,“德”的这种社会能力,有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德”是一个人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融入社会正义洪流并建构自己个人生活的保障。《周礼·地官》注里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管理自己的生活的内在观念,是一种自己内心的操守。世事衰变,但这样操守是不能改变的。具体地说,“德”要求一个人以“天地”为视野,建立其自己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为这个准则敢于抗争不畏权贵。所以,“德”说白了,就是一种来自天地正气的内心力量。温家宝强调说学人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强调“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正是这个意思。温家宝使用的典故出自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纪念碑铭。1953年 12 月 1日上午,陈寅恪强调了这个说法。在他家中,汪钱按照陈寅恪的要求,记录下陈寅恪的一篇口述长文。在这一“对科学院的答复”中,陈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陈的这种坚守自己信念的“偏执”,正是来自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晚清的龚自珍面对世道变迁,倍感自身改造世界能力有限,但是,却依旧说“颓波难挽挽颓心”,强调不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的诉求。
一种政治的力量
而在中国的传统中,“德”的力量不仅仅是自我的操守,更是一种社会政治的内在支持。《论语·里仁》中记载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就是对“德”的社会政治功能的一种认可。只有通过与天地相配的“德”的确立,才能团结人,才能有人民来拥护,产生良好的政治。
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政治,必须通过“德”的准则作为最后的验证标准。换句话说,“德”虽不是有效的政治管理方式,但确实是社会政治最后的底线。《论语·子路》中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这句话表明,一个社会的政治有效性,最终乃是通过“身正”这样一种形式来保证的。因此,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德”这种内心的力量会最终陷入茫然失落,而一个社会一旦丧失了“德”这种政治力量,就会最终导致崩溃。
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不是今天很多人们简单理解的“领导有道德”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文化工程”。
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要做到“道不同不相为谋”,将具有伟大的理想和信仰的人纳入到社会管理的族群中来。钱穆解释孔子的这个思想时说:“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所以,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理想观念和道德操守,必须要高远广阔、仁厚载物,这样才能成为一种良好政治的保证;同时意见不同、政见不合并不是政治合作基础的丧失。
显然,孔子理解的“德”与今天我们讲求的政治信仰具有同样的意思。一个社会,无论有怎样的所谓“体制”、“制度”或者“法治”,都是要通过“人”这种社会政治的主体来实现。在今天,很多人觉得中国的诸多问题,只要建立了“宪政”、“民主”和“法制”,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社会就立刻变得很好。这个天真思想的指出乃在于忽视了社会客体性的制度层面是建立在主体性的观念层面的基础之上。郑永年曾经指出,很多人一味认同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只要自由市场加民主体制,就一定会好,对此他提醒说,人们总是只说那些成功国家的例子,而“斯里兰卡和缅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西方最看好的国家,菲律宾和泰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被西方所看好,因为这些国家当时都开始了西方式的民主和市场经济。但是直到今天,这些国家仍然陷于双重陷阱,即经济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政治上的低度民主陷阱,并且这两个陷阱互相强化”。所以,一味认同社会机制的有效性,忽略社会主体——人的信仰和理想的重大意义,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问题。
这种偏执性理解社会和现实的头脑,事实上正是“德政”的敌人。今天的中国,“为政以德”,首先要确立——或者进一步说重新确立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让施政者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对公平、合理和全面发展的诉求的历史进步性。事实上,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困境,正是在迅速发展的经济机器的促动下,出现社会公平的丧失、福利体系的崩溃和全民利益共享机制的消解。这一切往往是在只求发展效益不问公共利益、只求经济速度不问民享程度、只求社会稳定不问人心安定的趋势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德”的魅力被污染甚至被妖魔化,似乎提社会主义信仰就等于提倡“文革”、就等于认同斯大林。“道不同不相为谋”,当考察干部、提拔领导只看重“成绩”、“政绩”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形式的、教条的和说教的东西。
事实上,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德”的内涵有其千古不变的内涵存在。最高境界的“德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施民以惠,或者简单地理解为“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而是要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将“以民为本”确立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准则。只要这个准则确立了,社会政治的魅力自然就具备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很多人认为孔子所讲的“德政”就是一种“惠民”,这其实只看到了孔子“德”的渺小的、表面的东西。所谓“北辰”,乃是一种具有指引性的、恒定性的准则。“德政”乃是在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光辉照彻下实施的一系列社会工程。失去德,失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公平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的政治,是没有吸引力,也最终没有生命力的。
一种社会的想象力
2013年的春天,我受邀参观北京沙河附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技站,第一次“认识”了两个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的美国人寒春和阳早。这是我在这个世纪唯一一次这样“亲身接触”具有彻底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灵魂。两个人放弃美国第一流的科技职位来到中国,为普通人做最普通的事情;在一个利益化的时代,他们宁愿“养牛”,也不去谋取私人的利益。我参观他们的寓所,简陋、简单而充满了一个奉献者的“别致”——房间里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向我们宣示:他们从来不从一个国家、民族和族群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更不从这样的角度来定位自我。每一个细节里面都可以看到他们坚守自己是一个为人类奉献的人。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的脸上象寒春那样具有如此淡然和幸福的笑容,他们相信并坚守,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通向自己所追求的全人类的幸福未来,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和利益;只有确立了毕生为真理和未来、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信仰的人,才会有如此自信和轻松的情态。他们在中国几十年以致终老,天津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寒春问:你为什么喜欢做中国人?她回答:不,我不是任何国家的人,我是“世界人”。
在这里,我亲历了也许是我一生中再也不会碰到具有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理想的实践者的生活。而更有趣的是,当人们用惊奇的、揽胜的方式来回看这两位老人的一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当代人们想象和理解他们的理想的能力已经消失了——人们只会从一个不在置身其间的“游客”的角度来感喟不已,却没有能力去想象和建构这个故事里面的理想与理念。
在这里,寒春和阳早的故事,正是显示了一种当代中国人不敢、不能和无力想象的“德”。换言之,“德”的最高境界,正如孔子所讲乃是一种至高至大的“北辰”的境界,是一种敢于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能够在当下看到并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境界。只有具备这种境界,中国才会真的成为世界的中国,21世纪才会真的是中国的世纪。
德,最终乃是激活我们的理想、信念和信心的东西,即想象未来并按照这种想象去实践的力量。
(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篇四: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试题答案:12.bd(a.中国远古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要行正思直。c.“不能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更”要有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e.原文是“失去生活真正的快乐”。13.b(陈寅恪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14.“德”是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管理自己的生活的内在观念,是一种自己内心的操守。(2分)“德”是一种来自天地正气的内心力量,要求一个人以“天地”为视野,建立起自己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为这个准则敢于抗争不畏权贵。(2分)15.人失去了“德”这种内心的操守和信念,就会失去生活真正的快乐,陷入空虚,陷入偏执的精神境地。(2分)宋思明将操守道德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也就丧失了“德”,因此也就丧失内心的支撑力量,丧失生活真正的快乐,陷入偏执的精神境地。(2分)篇五:德的三重力量阅读答案
一种政治的力量
在中国的传统中,“德”的力量不仅仅是自我的操守,更是一种社会政治的内在支持。《论语·里仁》中记载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就是对“德”的社会政治功能的一种认可。只有通过与天地相配的“德”的确立,才能团结人,才能有人民来拥护,产生良好的政治。
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政治,必须通过“德”的准则作为最后的验证标准。换句话说,“德”虽不是有效的政治管理方式,但确实是社会政治最后的底线。《论语·子路》中说:“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表明,一个社会的政治有效性,最终乃是通过“身正”这样一种形式来保证的。因此,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德”这种内心的力量会最终陷入茫然失落,而一个社会一旦丧失了“德”这种政治力量,就会最终导致崩溃。
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要做到“道不同不相为谋”,将具有伟大的理想和信仰的人纳入到社会管理的族群中来。钱穆解释孔子的这个思想时说:“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唯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所以,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理想观念和道德操守,必须要高远广阔、仁厚载物,这样才能成为一种良好政治的保证;同时意见不同、政见不合并不是政治合作基础的丧失。
显然,孔子理解的“德”与今天我们讲求的政治信仰具有同样的意思。今天的中国,“为政以德”,首先要确立或者进一步说重新确立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让施政者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对公平、合理和全面发展的诉求的历史进步性。
事实上,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德”的内涵有其千古不变的内涵存在。最高境界的“德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施民以惠,或者简单地理解为“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而是要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将“以民为本”确立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准则。
第三篇:2018年新加坡思德福学院师资力量
www.xiexiebang.com
新加坡思德福学院(Stalford Academy)成立于2009年,其学院隶属于思德福教育集团,与思德福教育中心属于同一个经营管理团队。思德福教育集团(Stalford)自1998年成立以来,秉承“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方针,凭借雄厚的国际化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设施以及独到的英语培训资源优势,接轨国际现代化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已帮助数以万计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思德福学院提供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作为一个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私立教育机构,思德福学院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课程设计专家,为学生提供了全面配套的课程资源和资深教师,全心全意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课程设计和教学团队携手共进,创造出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思德福学院的设施一流,每间教室都安装空调,确保为学生提供凉爽舒适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还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系统,包括实物投影仪、LCD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视听系统。
师资力量
www.xiexiebang.com
思德福聘用的授课教师全部是经过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培训合格的教师,其中有教育专家、国家级优秀教师、出版目前教育部教材学者和兼职老师,全部教师都是在新加坡公立院校教课的课程精英,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命题趋势。学院每堂课师生比例在1:25以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删追忆信仰的力量-郑德荣
郑德荣先进事迹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作为大会邀请的最年长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践行者,于5月3日会议召开前夕,93岁的郑德荣先生带着未能亲历这一盛会的遗憾,静静地走了……
作为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先生毕生高擎党的旗帜,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把一生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教育事业……他如同一面猎猎临风的旗帜,为新时代党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学界说,郑德荣同志的逝世是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郑德荣先生逝世后,总书记表示了哀悼和慰问。中央有关领导、教育部、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等,也都以不同形式表示了哀悼和慰问。“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
1926年1月,郑德荣先生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自幼郑德荣就勤奋刻苦,爱好习作,背诵过《古--
究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领域的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少年时的郑德荣先后在“奉天”和“新京”求学。在那个列强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郑德荣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统治,这让他体会到了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进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短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论。从此,郑德荣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看到了真理的光芒给这个民族带来的希望。
“党史研究是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郑德荣先生对自己倾注一生的党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做出了如上诠释。
“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务国家利益。”从1952年留校任教,“郑德荣”这个名字就始终与中共党史研究相伴,直至他逝世。67年来,这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
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从未因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从未因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真正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家,数十年来,郑德荣先生的学术研究始终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从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活动开始,每逢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大纪念活动,每逢纪念毛泽东诞辰的重大纪念活动,以及有关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纪念活动,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很多人借此提出“全面否定毛泽东”。就在此时,郑德荣先生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旗帜鲜明地宣传毛泽东的功绩,并将毛泽东思想研究从语录式、口号式、个人崇拜式的宣传,进行体系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梳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次郑德荣先生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乘坐飞机时,碰到一位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向他请教:“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这名工作者不是普通老百姓,是理论工作者,这让郑德荣先生意识到研究毛泽东思想时代价值的重要性,撰写了多篇文章和多部著作
回应这一问题。长沙,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2009年,郑德荣先生去长沙开会。会上,一名学者说:“为什么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包括毛泽东思想?”这是很多学者心中都有的困惑。郑德荣先生利用午休时间,炎炎烈日下,重新撰写了大会发言提纲,之后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传与时俱进的关系。”
学界的人大都知道郑德荣先生撰写的、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修订本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配发。《毛泽东思想论纲》一书,在总的体例、原理结构上独具特色,是国内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巨著之一。《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首次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独到见解。《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一书,科学地论证了延安时期在党的历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在“延安时期”的时限问题上具有独到见解。《毛泽东思想概论》一书,是最早一部创立了概论体系的著作,广为高校和中央党校所采用,多次被列为《光明日报》高校征购教材书目。《毛泽东思想新论》一书,在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同时,更加突出和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毛泽
东思想纵横观》一书透析毛泽东思想的高超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一书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轨迹,《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纵横观》一书再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历程。据统计,郑德荣先生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藏有30余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均有藏书。
郑德荣先生高深的学术造诣、厚重的学术积淀,叩问不止的学术精神、创新不倦的研究态度,使他在中共党史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得到了第一代党史研究专家胡乔木、胡绳、胡华等的充分肯定,与著名的党史学家逄先知、金冲及有深厚的学术情谊。从来不与人合照的逄先知先生每次开完会都是匆匆离开,但是遇到郑德荣先生,就会一直拉着他的手,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金冲及先生退休之后出版了一套《20世纪中国史纲》(四卷本),去湖南开会,特意把郑德荣先生请到他的宿舍,给郑先生一套,说“太沉了,我拿不动,就给你拿一套”。廖盖隆先生在为郑德荣先生的《国情·道路·现代化》一书作序时,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但还是非常认真地阅读全书并亲笔写了序。
67年来,郑德荣先生始终坚守家国情怀,躬耕教书育人第一线,注重培育学生“德”“业”双馨,慈父般地关爱每名学生,默默地传承家风……
67年来,先后培养硕士生14人,博士生49人,其中已有多人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曾作为全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
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曾获国家教委主办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二等奖一次,多次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师德标兵等称号。立师德: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这是郑德荣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生中,郑先生无论是自己立身,还是为学生授业,都很看重德,认为德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德行,再大的才也是没用的。
93年来,郑先生从来没有为自己庆祝过生日,家人和学生要为他庆祝生日,他也拒不接受。但每年的国庆节,他却非常看重。新中国的成立让郑先生感到自豪和光荣,每年十一,他都邀请在长春的学生和家人来家里聚会为祖国庆生。日常生活中,他将自己的“小家”与国家的“大家”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有国才有家”。家风严:“对学生比对我们好”
郑德荣先生著作等身,但在大家看来,他的德行在才之上。数十年来,郑先生注重从小事小节上约束自我,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多积尺寸之善,筑牢师德之基。
几次,郑德荣先生婉拒学校给他更换住房。所住之处仍是学校上世纪80年代分配的老房子,不到70平方米,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电器,设计也极其简单。先生一生力行勤俭。他的衣服,也总是那几件,高档的衣服也有,但舍不得穿,压箱底儿了。
先生应邀做讲座,以他的学术地位,本可获得较高的酬劳,先生却说“这些不重要,我不要这个钱,可以把它给贫困的学生们。”他心里想的永远是教书育人、如何为国家和党做更多的贡献……
1955年,郑德荣先生因公到西安出差,想借此机会看一看大雁塔,就利用周日乘车前往,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张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和其他的车票弄混了,报销出现问题。“不能占公家一分一毫的便宜”。
郑先生曾任学校副校长,但却从未给家人办过一件事,对待子女更是“不近人情”。
郑先生的二女儿想从当时的九台县医院调到位于长春的东北师大校医院工作。本是同级医院,时任东北师大副校长的郑德荣先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没办。
郑先生的三儿媳在一家企业单位做会计工作,期间考取了会计师资格证,当年在吉林省有这个资格证书的人不多。儿媳想调到东北师大来。知道郑先生的脾气秉性,事先没告知先生,郑先生知道后,建议学校“要避嫌,不要让她来”。最后,三儿媳也没来成。
为人父母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郑先生大重孙子想去师资优良的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园上学。郑先生说:“学校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抢占。”在他的坚决反对下,最后,也没入成师大幼儿园。
第五篇:力量是什么
力量是什么?
力量是什么?力量是老师投来的赞赏的目光,它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它还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来来无穷的希望。
夏日,烈日炎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西瓜角落里掉落一颗西瓜籽,谁都没有注意到,那颗西瓜籽,就悄然无息的埋入土里。来年春天,角落里冒出一点嫩芽,一段时间后,嫩芽已经长大,可以分辨出那是一株西瓜藤,是的,它就是那颗西瓜籽,它经过秋天的孕育,冬天的沉睡,终于在春天挣扎着钻出土里。力量就是一粒种子顶土层,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忍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
课堂上,她始终低着头,因为她自卑,她穿着姐姐的旧衣服,脚上穿的是母亲做的花鞋,而不是同学身上的花裙子,红皮鞋,她察觉好像有一目光注视着她,指头正对着老师赞赏的目光,她变自信了,她曾穿着姐姐的旧衣服参加学校的诗朗诵比赛,她曾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参加辩论大会。
是的,力量是老师投来的赞赏的目光,它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夕阳下,两个女孩牵着手,渐渐远行,她们是一对好友,一次一个女孩出车祸拉伤了,医生说:她可能不能再跳舞了,可女孩一直视舞蹈如生命,她知道后,不再说话,沉默着,眼神中没焦距,另一个小女孩每天来给她讲笑话,可是小女孩依然没有反应,一天,她见女孩仍没反应,气极了,她说:“你不能跳舞了,你还能唱歌,弹钢琴……你这样有什么用啊?你只会使你的父母伤心难过,”女孩惊醒了,是啊,她不能跳舞了,还可以唱歌,弹钢琴啊。
是的,力量是你遭遇挫折时,朋友的一句话,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希望。力量是什么?
力量是一切可以驱使你向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