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凤凰人结婚习俗
湖南凤凰人结婚习俗
湖南凤凰人结婚名堂(礼数、禁忌)很多,那是约定俗成的,如云南的过桥米线一样,一套一套的。2009年暑假的时候见识了哥哥的婚礼,确实挺复杂的。
湖南凤凰人婚俗,按过程来讲: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大部分婚俗是相同的。
媒人不可少:媒人的地位与作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一样重要。即使是自由恋爱,没有媒人介绍,只要是在农村家里结婚,这个手续是不能减的。自由恋爱了,准备谈婚论嫁了,家里老人还得给你找一个媒人上门提亲,否则不合礼数、会被邻里看不起。然后办定婚饭,邀请双方父母、重要亲戚参加。直到结婚,媒人都自始至终参与,只是事情少了很多。如果是通过媒人介绍的话,那媒人的地位与作用就很重要了。双方家庭的相互了解、沟通、矛盾化解等都有得通过媒人来传达。媒人最重要的时刻就是结婚前一天男方家的晚饭,那是专为媒人准备的,媒人坐上座,男方家的重要亲戚都要来敬酒,这顿饭叫“陪媒”。吃完饭还得有专人陪媒人打牌等。因为结婚这天媒人就不重要的,叫“媳妇娶进门,媒人丢过河”之说。(男家要给媒婆一个猪头,一双鞋,一块肉,8个糍粑,糍粑必须是红色的)
换庚,定庚: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订婚礼物。(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男方要给女方300斤猪肉,若干糍粑,糖)红字上写好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进门。
“外婆送亲,多余一礼”:送亲的人选是相当严格的,也有具体安排。得有8个黄花大闺女,表哥表弟主要是挑嫁妆,至少要有八个人以上,如果表哥表弟少嘛,也可请自己的好朋友来挑,一路挑着嫁妆浩浩荡荡,很是有面子。细究为什么要表哥表弟挑嫁妆,原来是男方家要给红包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送亲的人还有父母、哥哥妹妹、叔叔等,以前是母亲不送亲的,有“只是嫁女,不是嫁母亲”之嫌,到如今,习惯改了些,母亲可一并送亲,但父亲与母亲用餐时,不得同坐一屋,更不得同座。爷爷辈的,就不参与送亲了,外婆就更不可能了,隔得太远了。到现在,外婆还是“懵懂”的代名词。如果你有说不清楚的,别人会说“怎么跟那外婆一样罗!”。如果你多此一举,别人会说“那是外婆送亲嘞!”
出嫁必哭:凤凰人新娘出门是在半夜的,晚上12过后叫个有份量的老妈拿着绣花线弄头发,绣花线有十二种颜色,打扮好之后,就坐在家门口,门口放一个火盆,等着吉时,吉时到了,就让家里的长辈背出门,脚不能落地,媒婆在一旁打一把红伞,进男方家是也是一样背进门,打红伞。还有出嫁那天,要摆香案,鞭子(鞭炮)蜡烛钱纸(冥钱)香(香火),油麻(芝麻)豆子姜,一样不能少,鱼(一定得是鲤鱼)肉酒水及水果等供品一应俱全,面对列祖列宗牌位下跪叩三个响头,向列祖列宗告别,从此后就不是这个家的了,到嫁到别家去了。即所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随即得大声哭出来,以表孝心与感恩。也是的,如果出嫁很远,多年不能回家看一次的话,想想伤心时刻,想想这个生她养她的家,不哭也是不可能的了。(妈妈说,姨们出嫁的时候,在结婚的前几天就开始哭,哭一星期左右,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习俗也变了,到哥哥结婚时,嫂子哭了差不多三小时。哭的内容一般是哭自己从小到大自己的跟家人的不开心啊,离别的不舍,想到什么哭什么,哭什么都没关系,哭过是自己的爸妈哭,哭她到了男家要听话那些什么的)
礼钱:送礼是个难事。首先得确定你与结婚者或其家庭的关系,确定礼钱,还得随时打听其办婚宴的档次以决定礼钱。每个参加婚礼的人到达时,有专门的迎宾,放鞭炮迎接,握手让座,上茶上烟。少坤,引导到收礼台,写礼簿。送礼者得拿出现金来,让礼簿先生写名字,登记礼钱。送了多少,周围有很多人看呢!还是城里人好,一个红包,一百二百随你,送多送少别人不知道!写礼簿时,主家得送你一包烟,一个红包。如果是芙蓉王,你至少得二百元,如果是金白沙,你至少得一百元,如果不送烟,看五十也可。主家返回的红包一般是十块钱。吃完饭后,主家还送你一包瓜子花生及糖,还含饮料一盒。如果是生日宴,改为长寿面一盒。如果你一时没钱送礼,还可以佘帐的,先写礼簿,注明佘帐,一年之内还上也是可以的。
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新娘进门时要有个未婚的女孩子打水洗脸,脸盆是新娘家的嫁妆,里面有红包的。要有儿子的,家庭和睦的两口子铺婚床~~新娘的嫁妆被子里面有红包,给铺床的人。吃饭前新郎新娘要给所有的长辈行礼,改口,长辈要给新娘见面礼。晚上要吃饭的时候还要祭祖。闹洞房的时候要煮糍粑给客人吃,给媒婆的糍粑得红的。
喜筵一般是办两天,以前是三天,第一天“女大亲”先吃,第二天是“男大亲”先吃。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男方的舅舅来的时候,舅舅们会在快到男方家时就开始放鞭炮,爆竹,男方听到之后也得开始放,舅舅们放多少男方也得放多少。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堂屋: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 亲 ” 字,右边的“ 见 ”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 师 ”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师”。
新房: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新房正中悬彩灯;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窗户两边贴对联;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
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
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女方陪嫁物:棉鞋:以前50-60双 现在20-30双 鞋垫:以前50-60双 现在20-30双(妈妈说她小姑娘的时候要是哪家办喜事就会托她绣鞋垫,那时候一个晚上就能绣好很多)
8床棉被、柜子、家具、火夹、帐子(这帐子是女方的弟
弟拿的,在进男方家的时候给他的姐夫,并且当姐夫的要给弟弟红包的,少了弟弟可以不给姐夫,为了那条蚊帐弟弟叫姐夫加多少都得加[当然在他的能力范围内])
两个桶(不愁喝的意思)
碗筷(不愁吃的意思)
两个开水瓶(婚礼那天烧开水给宾客喝)
背篓(赶集用的)还有女的送去的东西中能放的就要放谷
子、玉米糖那些。
回门: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回门那天要在新房里藏糖,钱,瓜子,花生,烟那些越多越好,必须要有女方家里的人来接才回门,到了新娘家,鞭炮一向大家就去新房找东西。还有就是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回门那天,新人必须要在娘家住一晚。隔天回家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总结:凤凰县的结婚习俗非常有意思,跟其他地区的结婚习俗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哭嫁,半夜出门,出门是打红伞,新娘脚不能落地等,这些习俗对别个地区的人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凤凰政府可以把这里面有意义的一些元素当作旅游吸引物从而来吸引游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的婚礼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喜欢西方的婚礼,把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的习俗都丢弃了。而湖南凤凰人来世传承着以前的优秀文化。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旅游把这一优良的习俗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第二篇:结婚习俗
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仪式。在百色市那坡县南部农村一带,一直保留着这样的结婚习俗。
结婚前的几个月,南方拖媒人到女方家商量有关彩礼的事宜,双方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定下彩礼,按照当地约定俗成,不能多要,也不能少给。
结婚是一定要办酒席的,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己家里举行婚礼,婚礼一般持续两天。第一天,男方必须备好以下彩礼:礼金(1-2万),猪肉(300-400斤),大米(200斤),农家酒(200斤),青菜(100斤),鸡、鸭各一只,糯米饭和年糕各一包。这些彩礼要在当天晌午之前送到女方家,以便女方用这些食材来做晚餐招待客人。这顿晚餐叫做“聚客餐”。有趣的是男方在送彩礼的途中还遭遇小孩“拦路”。为讨要一块猪肉和一包糯米饭,小孩子们在路中间拉一根红绳子设“关卡”,得到东西后才放行,有小孩比较多的村子有时还分批设几道 “关卡”,大人们也乐此不疲。在彩礼送到女方家之前,女方要提前叫上了年纪的老人到家中等候,当彩礼送到女方家门口的时候,家门是紧闭的,以示尊贵门口摆了二十碗酒。男女双方就对起山歌——开门歌。南方代表先开口唱:
婚礼最隆重的是第二天的午宴,全村老少齐动手,大家不用等待谁来安排,各自找活做,女的煮饭、洗碗、洗菜;男的炒菜、摆桌、上菜。不用谁来指挥,大家配合得很默契。十几二十桌的饭菜一个上午就弄好了。而最热闹的是送嫁妆、接嫁妆,这也是婚礼的高潮部分。午宴过后,女方把嫁妆一一摆到客厅中间,要备的嫁妆一般有床上用品和家用电器,小件物品上摆放四碗酒,寓意四季平安,大件的物品要摆放八碗酒,寓意着发财。这个环节是必须唱山歌的,叫 “送嫁妆”歌。这回先由女方代表开口唱:
男方要把摆在嫁妆上面的酒喝完方可把嫁妆拿走,所以男方要派很多人去“顶酒”,一边唱山歌,一边喝酒,好不热闹。男方接嫁妆进门是要看时辰的,嫁妆必须按约定的时辰进家门。此刻最忙的要数媒人了,又是安排人喝酒,又是唱山歌,又想办法说服女方尽快放他们走。旁边有听山歌的,有看劝酒的,有看嫁妆的,更有起哄的,真是热闹非凡。
人喝醉了,歌也唱尽情了,嫁妆也按时接到男方家中了,这婚礼才算结束。
第三篇:结婚习俗文档
婆家: 1结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见面,喜字贴到窗户、柜子、门,单元门地方。家里各处撒金币。红枣、花生(3节的)、桂圆、莲子 这些东西,是放在新人的床上的。婆婆将五谷粮撒在楼道里。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2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四根肋骨),酒,粉条,大葱,娶亲的时候拿红布包住,用红头绳系活结。
4走在路上的时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绢,在路上碰见接亲的队伍花车等时要抢在对方前扔出手绢。去饭店的路上,伴娘依旧要把手绢准备好。到了饭店,如果有另外一家也在举办婚礼,那伴娘就要先下车,将带有顶针的红手绢塞到对方新娘的手里。一定要抢先,顶住对方喜气!
5在叫一个几岁男孩子在新人的床上弹跳几下,这样就能够寓意新人能早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6行程路线图、喷射球带礼花(10个左右)、鞭炮(12挂)、烟、司机红包
7结婚庆典繁简不一,但有四个仪式必不可少:一是三拜。一拜天地,愿夫妻关系地久天长;二拜高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三是夫妻对拜,小两口从此心心相印,恩恩爱爱;第二个仪式是喝交杯酒,交杯酒要喝干,不可留底,寓意夫妻诚心相待。喝完交杯酒后,小两口要互赠戒指,并亲手为对方戴上,表明从此拴住了对方的心。最后一个仪式是新人共同为每个参加婚礼的亲友敬酒点烟。新郎家除了中午大摆婚宴外,一般还要于晚上再摆几桌,专门招待帮助张罗婚礼的人。吃完晚饭后便是闹洞房。
注意:新郎、伴郎要从车头绕过去,不可从车尾转过去
娘家:
1面条必须是宽面条。
2新郎给压炕前。
3一般是新娘家把肉分成两份,再还给娶亲的人一份。
4第4天小夫妻回娘家(回四)丈母娘顿熟了女婿吃,姑娘不能吃!所带的礼品大致有活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粉条,寓意好日子长远;酒,寓意天长地久等,礼品要成双。回娘家要头顶太阳去,日落前返回,娘家不可留客。小两口临走时,娘家要把小两口带来的礼品返回一部分,然后再添上几样,让小两口带回去给亲家。
5红色脸盆里的这些东西拿到新房后,要打开包皮摆在婚床上
出发前准备:
接亲第一步:敲门
新郎敲门喊爸妈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以稍稍为难一下,不宜太久。
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接亲第二步:认亲
(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
接亲第三步:求婚
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接亲第四步:互戴胸花
新郎新娘互戴胸花,并合影留念。
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接亲第五步:新郎改口
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
接亲第六步:吃面条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接亲第七步:换踩堂鞋
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路上铺红毯。
接亲第八步:出门
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新娘离
开家后不要回头
接亲第九步:燃放烟火
婚车离开新娘家要燃放鞭炮。
一:准备
1.5:30-7:00 新娘化妆,摄影师偷拍,准备头纱、橙子、手套、新娘饰品
2.四彩礼:离娘肉(4根肋条),酒2瓶,大葱4棵,粉条4把。
3.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4.准备新娘捧花、头花、嘉宾花、扎婚车并和摄像师、伴郎碰头,二。8:00-:8:30
新郎进门迎娶新娘
8:30-8:45 献捧花 新郎单膝下跪向新娘献捧花,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8:45-8:55 拜见新娘父母 新人给新娘父母敬茶、父母回红包
8:55-9:00 吃面条,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摄像师、摄影师 甜品
9:10 出门燃鞭炮,前往新郎家
三。10:00 迎新娘 婚车抵达时燃放鞭炮
10:05 进门 新娘进门拜见婆婆,婆婆回赠红包
10:20 吃甜品 新郎喂新娘吃甜品,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摄像师、摄影师 甜品
四.参观新房:
五.到达饭店
六: 婚礼开始 司仪宣布婚礼开始 司仪
新娘进场 新娘由父亲(或新郎)带入现场
司仪、新郎父亲或新郎 鲜花、花瓣,或彩带等 《婚礼进行曲》响起
证婚 证婚人上台发言,新人交换戒指
司仪、证婚人 证婚词、戒指 背景音乐轻放
双方父母代表发言 双方父母代表发言,寄语和祝福 司仪、双方父母 发言稿 背景音乐轻放
新人答谢双方父母 新人代表致答谢辞,向双方父母献花或赠送礼物 新人、双方父母 答谢辞、鲜花或礼物 背景音乐轻放
现场新人仪式 新人行礼、交换戒指、拥抱亲吻、开香槟、倒香槟酒、切蛋糕、喝交杯酒 司仪、双方父母 香槟酒、香槟塔、蛋糕 新人向双方父母行礼后,双方父母再入席
七。开席 司仪宣布婚宴正式开始,新娘换礼服,新人敬烟敬酒 司仪、伴娘伴郎 可用烛光仪式代替敬烟 背景音乐响起
八: 宾客休息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棋牌游戏
新人休息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九:晚餐 晚餐准备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离开酒店 离开前清点所有物品
十:闹洞房 开始闹洞房 节目自由发挥
第四篇:世界各地结婚习俗
世界各地结婚习俗
犹太婚礼:不忘圣战
祝福完毕后,新郎以右脚打破酒杯,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的毁灭的怀念以及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年耶路撒冷圣殿毁灭时的悲伤时刻。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则以此风俗来表示人类关系的脆弱,新生活的开始以及摈弃一切偏见和无知。
丹麦婚礼:秘密进行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德国婚礼:砸碗盆图吉利
应邀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每人都带着几样破碗、破碟、破盘、破瓶之类的物品。然后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新婚夫妇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偕老。
俄罗斯婚礼:叫苦不迭
婚宴上会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当有人带头喊时,在场的所有人便会齐声附和,这时新人便会站起来,当众深情地一吻。没过几分钟,又会有人大声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来,再次用甜蜜的吻来平息亲友们的叫“苦”声„„这样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亲友们才会罢休。原来,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酒是苦的,不好喝,应该用新人的吻把它变甜。在俄罗斯,结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名媒正娶,二是私奔。只有头婚或鳏夫同姑娘结婚时才举行隆重的仪式,寡妇或离过婚的妇女结婚时不举行仪式。私奔通常是父母不同意造成的结果,私奔者往往在夜间选择邻居或朋友家举行简单的仪式,等“大功告成”之后方去父母家通知并请求宽恕。
法国婚礼:浪漫 简单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它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
印第安婚礼:静悄悄的酋长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婚礼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婚礼地点多选择在印第安人聚居区公共建筑物里举行,一般是一幢较大的木头房屋。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村中居民纷纷来到木房里,众人席地而坐,互致问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虽然印第安人性情开朗,但婚礼场合却显得非常安静,即使说话也是轻言细语。
芬兰婚礼: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现代芬兰人举行婚礼不但要创新,有特色而且更要反映他们的传统风俗,像抛洒大米,切婚礼蛋糕。现代婚礼可谓是古典与浪漫的结合。豪华婚礼轿车上装饰着叮当做响的锡罐,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坎。对于现代芬兰人来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传统。
菲律宾婚礼:恪守古老传统
通常在婚礼上,新娘要身穿传统的白色婚纱,而新郎则身着菲律宾传统男式礼服(barong)。这种礼服是一种透明的系扣男式衬衣,通常用来参加一些特殊聚会或重大场合。婚礼的主办人将会参加婚礼,见证新人结拜为夫妻。而这些主办人同时意味着指导和帮助,即新婚夫妇在需要时可以得到他们慷慨的帮助。
印度婚礼:为了祭祀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但是,男子必须结婚生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
埃及婚礼:
埃及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别致,民间迄今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婚前男女双方不得见面,婚礼仪式上目睹对方的容颜。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庭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四年的筹备工作,才能举行正式结婚的仪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这段时间里,男方家逢年过节须给女方家送一些礼物,由于未婚夫不能面见未婚妻,礼物由男方家女眷送去。婚礼仪式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埃及至今仍然流行一种部落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当地的传统做法,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新郎的亲属们牵着数十头羊来到女方家,作为彩礼相赠送。女方家请人帮助宰杀男方家送来的羊,准备婚宴招待宾客。大厅中央,悬挂着男方家送给新娘的20条长裙。婚宴开始之前,双方家长在一起诵读《古兰经》。宴会后,新娘坐上花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附近临时搭起的凉棚里,参加男方家举行的婚宴。宴席中间,穿插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和娱乐活动。婚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天天宾朋满座。参加婚宴的人们携带着宰杀的家禽作为贺礼。在新婚喜宴上,新娘要为客人们表演独脚舞,并为客人们端饭送茶,招待客人们用餐,开始尽一位女主人的职责。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搬屋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里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
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屋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于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它物品才可搬进
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
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
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
「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
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
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
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于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
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
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 的仪式即算完成。
举行以上仪式后请注意妥善处理残余物,注意防火安全!一定要确认所有火种熄灭后方可离开。
客家人搬新居的习俗
客家人做了新屋,迁往新居叫“新屋进伙”、“搬新屋”或“落新屋”。是件喜庆事。在迁往新居前,一般要对新居举行“出煞”这一礼俗。人们诊断:新屋不出煞,会有灾煞作祟,住了不安宁。要请地理师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
在“乔迁”习俗中,客家人遵循的主要有:择吉而迁。即“落新屋”绝大多数都要选择吉日吉时进行。早上吉时请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孙的年老叔公叔婆“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新居门前,大门顶挂一条大红布,称之为“门红”,门侧贴红联,还要挂大红灯笼,张灯结彩。地理先生、做屋师傅守候其中,大门关着。及至“落新屋”的队伍到达新居门前,正是选定的吉日吉时。于是,老叔公叔婆把大门打开,大放鞭炮,朗声念诵“华堂吉庆!玉室生辉!房房富贵!世代昌辉!财丁兴旺!人才辈出!”一类的祝颂词,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
迁居还十分注重象征性的举动。迁居这一天凌晨一时左右,在正屋厅堂放大桌一张,桌上放三个大米斗,盛白米一斗,干谷二斗,米斗置中心,地理师放罗盘于米斗上,泥水匠放泥刀一把,五尺一把于左谷斗,木匠放曲尺和墨斗于右谷斗,米、谷斗上面各放大红包一个。红包大小,由主家自定,或事先确定。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盖住,直铺到门口。地理师头包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执大雄鸡一支,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洒于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同时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爆竹声、锣鼓声,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外。主家一般要先买好一副新厨具,包括锅、铲、刀、碗、筷以及日常用的箩筐米筛和两盏煤油灯等等用具,进入新屋后,在选定时刻,从原居屋灶内挟起几块已燃的木炭放进新买的锅内,称之为“旺种”(绝不能叫“火种”,因为“火”与“祸”同音)和其它用具,由家人分别担着,由最尊的家长(曾祖在由曾祖,余类推)率领,列队向新居进发。其中,凡小孩特别是男孩,每个都要手拿“文房四宝”,或捧书籍,或托算盘,或捎纸笔一类的物件,跟随家长前行,其余再簇拥其后前进。正式进入新居后,两盏煤油灯被摆在正堂或客厅,加油点亮,谓之“添灯兴旺”(绝不能说“点火”)。挑来的厨具,一律摆入新屋厨房,并从新锅内挟起燃炭放进新灶引燃“兴旺”,开始新居的第一次烹饪。
中午设宴庆贺,由本族长辈或请地理师坐首席,开席长辈、师傅要说好话,以后大家开宴,尽欢而散。有些富裕的家庭还请木偶戏演戏,请乐队吹唱助兴。此后,新居主人便开始迎接前来道贺的宾客,并开席宴饮,尽欢而休。
1、大埔县茶阳镇和平寨乔迁礼俗
乔迁俗称搬新屋。富裕人家要大办酒席,延请亲友,以示庆贺。即使贫苦家庭,也要举办小小礼俗,设二三台酒菜,招待至亲,表示创立新业,喜庆有成。迁新居讲旧礼,主要是“出煞”。如果新居不“出煞”,就忧虑会有灾煞作祟,住不安宁。要请地理先生驱走三煞后,方为吉利,人口才能平安。乔迁出煞,和平寨谢族无人请道士、觋公,这属不吉祥人。有请醒狮、锣鼓出煞。
迁居之日凌晨,在正堂上放大桌一张,桌上放三个大米斗,盛满米谷,白米一斗,干谷二斗,米斗在中心,地理先生放罗盘于米斗上,泥水师放泥刀一把,五尺一枝于左谷斗,木匠师放曲尺及墨斗于右谷斗。米谷斗上面,各放大红包一个,红包大小,主家自定,或事先商量。厅堂在正中放八仙桌(即方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垫到门口。地理师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执大红雄鸡一只,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神气甚足,把雄鸡割死,将血洒于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同时泥水师、木匠师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鞭炮声铁铳声,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外。富裕大户还可杀大猪,当出煞时在厅堂上把猪宰死,杀猪人也要大声说逐煞话:天煞天边遁,地煞地下逃,岁煞下江河,白刀一刺,百煞全巫(无)。然后将猪抬出大门外,把血染于大门槛上。事完后把大门关上,暂时由小门出入。
早上吉时,敦请村族有名望的男女2人或白首齐眉而子孙多的夫妻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等待外面祭门神完后,即由男女老人开门。开门时要说吉利话,男说:左门开,财丁来;女说:右门开,富贵来;齐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随即掌灯,柴火入门,家具随进。富裕讲究之家牵大水牛或雄黄牛入户,牛角上挂剑刀,绊红布,安上牛链及犁,由主家当事子孙执犁驶入屋内,随即把牛牵出,(因怕牛发惊)随后主妇担炉火大锅到厨房生火,家具各物同进,锣鼓中军伴行,大闹新屋中。于是搬迁之礼告成,设宴庆贺,富裕之家,还请木偶戏、中军外江班等演奏,欢唱助兴。(房学嘉 1997:91-92)
2、龙川县麻布镇阁前村乔迁礼俗
迁居“转火”是指从旧屋迁到新屋旺起烛火的整个过程。“呼龙”是火种进门时的一种仪式,表示吉祥如意。“呼龙”是新屋转火时的一项仪式,当进入新屋时土木泥水工人在正厅高呼:“龙神旺,旺龙神,发财进宝又添丁”,然后,开大门,转火的火种、雄鸡及家具才能从正门进入。建房落成之日择吉莺迁,届时主人从老屋搬出,所有家具杂物搬去新屋时须贴上红纸,出发时火种先行,随后是雄鸡家杂,途中炮竹连天,将到新屋,师傅开门呼龙以表祝颂,口念“祖山来龙,百煞潜踪,财丁两旺,万载兴隆”,“转火”后,排筵席招待来贺亲友,亲友所送礼物一概照收,不给回礼,意是转火大进,有进无出的习俗。
浙江省江山市按照家里的习俗,12日的吃完晚饭后大约9点开始,妈妈就开始做“菩萨”面前的那2个米团子了,做这个拿我们当地话来讲就是“斋”,做这2个东西可真的要下很多工夫的啦,遗憾的是当时妈妈做的时候小佳没把相机摆上,所以只能这样简单的介绍下了,里面是拿一根筷子顶住的,这样的话才不会倒哦,用力把米饭(7成熟的米)都弄到一起,慢慢的弄,压制出来的就是图片上的效果啦,2个对称的“斋”大约用去3斤米。拿来做斋的下面的花碗是小佳从网上买的,很漂亮的吧。做完了后就在“斋”上粘上一张自己剪的名为“高升”的剪纸哦,没有特写,唉又是一个大大的失误啦,都自己剪的哦,手工是相当滴~在斋的上面要挑一对差不多大小的桔子(桔子我们当地话的谐音是“吉”),再桔子上插上“松柏”(松柏代表的是清清洁洁)这就是完整的“斋”了。
其他的神位的摆设都是类似这样的哦,中间那个香炉,可是纯铜的哦。
斋可以说是正个步骤中最为繁琐的了,做完了斋后就开始在菩萨面前摆设各种具有不同寻常意义的果子和糕点啦,当地称为“十样果子”
按规矩应该是拿刷过红油漆的八仙桌来摆设的,但是新家没有,所以就拿个玻璃桌子暂时代替了哦,下面开始介绍各种宝贝的名称(呵呵这我们是简化的啦,另外一个家的乔迁的时候那可是摆了2大正方形的八仙桌哦,改天我把相片传上来让大家看看哦~)
什么?不够清楚是不?那我来个近点的,可别小看这十样果子哦,每种果子都寓意很深的哦~~
介绍的顺序依次是从左到右(1、2、3)(4、5、6、7)(8、9、10)上面都不许放“松柏”和“高升”
1、红枣,代表着:红红火火,早红早火。
2、大豆芽包围着笋,代表着:就是寓意着来年的财运犹如雨后春笋般的节节发。
3、莲子,代表着吉祥如意。
4、拿“样红”(就是染色的粉)染红的和绿色的花生,花生代表着饱满,寓意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5、下面那个圆的糕点是买的,上面那个可是我们家乡的真正的特有的宝贝哦,呵呵是米糕,家乡话叫“高”,是每年都要做的哦,人家上你家拜年或家里做什么大事情了都要用到这宝贝的,因为它代表着步步高升,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6、哈哈 这个是染红的鸡蛋哦,我们这叫元宝,呵呵。
7、巧克力啦,呵呵金黄色的,是不是很象真正的金子哦,代表着财富。
8、开心果。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呢?~
9、桂圆:这宝贝在我们家乡用的次数也算是多多的啦,寓意是。财贵富贵,团团圆圆。
10、糖果:甜的。寓意着:甜美的生活从现在开始........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呢?呵呵小佳来介绍哦,这就是房子的女主人和男主人的裤子啦,按照当地风俗,必须是青色的裤子哦,嘿嘿可别以为只有2条裤子哦,裤子下面必须拿红纸垫着。
裤子里面可压着宝贝呢:银圆(呵呵不是我们现在的一元的那种哦,是近代大家用用的那种哦)首饰(戒指)还有尺子。大概的寓意是:吃穿用不愁吧,呵呵,一会问问妈妈去~~
当当当当~~说到吃,当然少不了俺们的猪猪肉啦,哈哈,这也是供品中的必备啦,我自己都感慨这肉肉咋被我照的那么完美那么有型,嘿嘿,表拍我啊,呵呵``````
介绍下本肉肉必须是五花的,还有就是要水煮过的,呵呵``````上面依旧需要“高升”和松柏来~
哈哈,这是什么呢?没见过吧,西西~~
江南特有的哦,外面那个圆的是拿竹子编制的竹筐啦,当地话叫“来”,竹筐里面的东西偶给大家介绍下哦,呵呵
1、那个发光的有火的那个是稻草心哦,呵呵家里话叫“高心”,所以取谐音是“高升”。
2、边上那个依次是:剪刀、尺子,镜子,称和秤砣,类似这样的宝贝呢就是清洁的意思的,拿家乡话来讲就是专门去脏东西的,呵呵~我想大家大概意思也懂的哦~~~~
真正的主角出场啦,哈哈就是这跟长3米多的白干。
这白干可是要千挑万选的一定要直的杉树做的哦,呵呵我家在16楼,因为电梯放不下,可辛苦了那个叔叔,直接从一楼给搬到16楼的。
白干上有用木匠的墨斗弹出来的墨线,还有些字,大概意思好象是什么天降神灵什么的吧,反正就是图个吉祥吉利的吧,呵呵,还有红布和青布也类似意义。
第五篇:结婚习俗
过礼:
一、男家送给女家(简化):
1、礼金(按原商定的数额交女方,免回)
2、封新娘利是(18元)
3、礼饼金(按商定,封利是,免回)
4、过礼时带去礼饼2盒(女家回一盒)
5、冬菇1包、鱿鱼1包、虾米1包。(女家回利是)
蜜枣2包。(回1包)
槟榔2对。(2只公,2只母)(女家留母,回公)
椰子1对。(1只公,1只母)(女家留母,回公)
6、冰糖(女家回9砖红糖)
7、烧酒2对(回1对)
8、生果(回利是)
注:男家当日用礼饼12个,生果8个拜祖先各处,另12个礼饼,生果拜外祖。
二、女家交男家带回:
1、莲藕1对,姜1蔬,芋头(要连仔带)1棵,五色豆(红豆、黑豆、白豆、绿豆、眉豆、花生、莲子、红枣、百合)留结婚满月煲粥用。
2、黄糖松糕(2大底、2小底),煎堆(80个)(或封利是男家订购)。
3、女婿裤1条,银包1个,皮带1条,鞋1对全部用铜盘盛载(或封利是代替,在封利是上写明用途)。
由于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过礼的物品也会不同,按具体商定进行。
男家安床细节:
如果条件允许要选择父母双全其有仔有女,运情不错的男孩子帮忙安床,如男仔已结婚,女方已怀孕者不能选其帮手。
安床放好床垫,入好被子,放好席子,叠好被后,床四只脚放一封利是,在床上放大盘(18寸)1只上装有筷子1筒(红色)、新碗1筒(10只),更1筒(10只)、尺、称、剪刀、线盒、两支针用利是封封好,果盒1个、红枣、白果、百合、莲子、花生、白豆、红豆、核桃、蜜枣。
用红纸写上“遇事大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金字,安好床后,大家吃汤圆,祖屋、新居两处门口上贴“双喜”字,两侧贴对联。
搬嫁妆:
选好时辰,搬嫁妆到新屋新房,要买一个行李箱(代替以前的“窿”),内放睡衣2套,内衣2套,四季衣服,棉纳,数目要是双数,用柏、莲子、龙眼、利是伴着,还有剪刀、尺、龙凤被(不一定要有龙凤),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蚊帐勾、茶具、全盒、鲜花1盘,拖鞋2双,痰盂1个,内放红鸡蛋1对,片糖2块,红筷子10只,姜2块。另外要有把伞,然后就是女家送过去的家私电器(如果已经放在新房使用,就可以用空盒代替,只搬空盒)。
正日接新娘:
一、迎亲时男方带鲜花一束,生果8个,生菜、烧酒2支,雁鹅金(约50元)(女方回利是)开门利是。男家送女家龙凤烛1对(迎亲烛)于新娘出门时,在当天神位点,短香,长寿香,还有祖先及各神位上香。新娘出门时拜几拜即可,另女家带上白瓦煲1个(日后煲姜用)内防腊肠、米、生果、利是、柏、龙凤碗1对、瓷更1对、筷子2对、茶壶、杯带往男家(瓦煲不用铁线固定的那种),男家要回利是给带煲人,女家封鸡仔饼给男家。
二、用花车绕过路途及祖庙照相等事宜按习惯进行,注意控制时间在好时辰抵达祖屋。
三、新娘抵达祖屋入门时跨过火盘入门口,新娘入屋时,家公家婆不宜出门碰面,先在房间内等待,待新娘进入房,才出来打点一切,新娘进了房,先脱下白婚纱换过红色衣服再出来拜神(不宜穿白婚纱拜神),拜祖先、外祖。斟茶家公家婆和长辈,完毕后新人及好友亲戚到新屋,开茶会,来宾到新房取回利是。
上头:
上头一般在结婚前一晚搬嫁妆后进行,要择时辰,由父母子女配偶齐全之长辈梳头,也可以父母梳。男女双方均要用黄皮叶冲凉梳洗干净,着新睡衣,女方要择一个地方看得见月亮的窗口,开着窗进行。
边梳边讲: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叔叔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荀尽齐眉(一般都是讲到三梳就止,看各地习惯)。在头发上插柏。
用汤圆3碗(每碗9个)、烧肉、鸡、生果(苹果、橙子),拜祖先、外祖。在唐天神位处烧香1注,长寿香、龙凤烛1对、4 元宝6只、寿金、贵人、六马、龙衣拜神,上头完毕。
注:回利是给帮梳头的人。
由于时代进步,物质可以一切从简,各礼均以利是代替也可,代替例如西饼的,就在利是封面写上西饼金。
返面:
返面可按旧习惯进行,如时间允许也可于结婚日迎亲后,待完成有关程序仪式后,到新屋,新屋后又完成有关事宜后,一对新人可返回娘家。
返娘家时男家送:洗屎鸡1只(女家回利是),烧肉5斤(回头尾),烧酒2支(回利是),生果8个(回利是),面条2扎(免回),先拜当天,祖先(可用送来的烧肉,生果及饭来拜)再给父母(岳父母)、长辈敬茶。
结婚禁忌:
孕妇和戴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所以大家在请客时候要注意。姐妹不能坐新床。(各地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