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大凯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首次接触综合实践,觉得他所提出的理念很新,真正注重让学生亲历。活动中,从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从实验数据的分析到报告的撰写,从准备汇报内容到汇报交流,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学生自己来完成,老师只起着指导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接确这个新鲜事物而高兴。回想当初,“综合实践”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综合实践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
本次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可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也可以发掘学校周围社区教育资源,设计主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常常会这样说:“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懈的学习,将最好的方法记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善于创造,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通过学习综合实践指导纲要,我首次接确了博客交流,虽然技术不怎么样,甚至还十分生疏。但时正是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很多综合实践课程的精英,得到了王雯老师和同行们的帮助,使我亲身领略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任大凯
2011.10.13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最初的印象是在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知道了综合实践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但对于综合实践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对不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和在网络上的学习展开教学。
教育部今年刚刚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好解决了老师们的燃眉之急,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课程管理与障碍以及对综合实践的推荐主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更加注重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数英等传统学科的评判标准。
《指导纲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了新型课程形态的建构,要求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做”出来;强化了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对活动规划、教学指导、管理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分类型、分学段推荐活动主题,对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作简要说明,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基本活动示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操作、能落地。所以我更加希望孩子们通过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有的责任担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祖**亲的成长史、我们国旗的由来以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们,所以在四年级我特意举办了一场“向英雄人物致敬”的主题活动,在上课伊始,我先向孩子们提问:“你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有哪些”、“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英雄”等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随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大家在欢笑声过后主动开始思考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私精神;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了歌曲《英雄赞歌》,大屏幕上播放了革命先烈们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英勇献身的影片,孩子们都被高亢悲壮的音乐声和震撼人心的片段所感染,尤其是听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时,大家都被深深的震撼了;下面我为大家仔细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碑文,讲述了几场用革命先烈的生命为代价所取得的几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就连平时喜欢做些小动作的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着、听着。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我请孩子们谈了他们的体会感想。
对于这次课程我觉得自己讲的太多,孩子们说的太少,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实践性,还是我一直在讲台上讲讲讲,虽然孩子们也听得很认真,通过两次课就对新中国的成长史和国旗的由来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发现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方面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方面没有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仅仅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谈了自己的体会,这节课的作用可能只会持续很短的时间,所以在课下的时候应该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体会写下来或者制作一个“缅怀英雄人物”主题的手抄报;在上课前应该让孩子们提前搜索和新中国成立有关的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课上的时候让孩子们来讲,让孩子多说多做,鼓励内向胆小的孩子多走上讲台勇于表现自己,喜欢做小动作的同学懂得倾听别人懂得尊重别人。
在“早餐的营养”这一节课中,因为比较贴近现实,同学们都表现的比较热情,在课前孩子们已经填写好每日早餐的成分表,在课上为孩子们发放了学习卡片,大家一起交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早餐应该怎么吃才能营养均衡以及如何制定营养早餐计划。在本节课中,学生之间更加注重交流讨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还成立了课题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我觉得进步的地方就是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做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而且选取的题材比较接近现实,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能做到很认真的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我缺乏创造性的想法,选取的主题范围单一,在劳动技术类和社区服务类的课题比较少,给孩子们呈现的是一个略显沉闷而又缺乏兴趣的课堂,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课上没有做好充分的记录,课后的反思也不够及时深刻;
对我自身也是如此,在课后没有及时和其他老师交流想法,也没有及时总结班里孩子的表现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整合,课后的反思记录没有及时跟上。以至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仍然犯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书面多、操作少,接受被动化。二是课内多、课外少,空间局限化。三是讲解多、指导少,实施表面化。四是制度多、落实少,课程边缘化。
为解决以上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误区,我制定了一下解决方案:
1.改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还是应该把课堂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把老师当成配角,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人。当然学生总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经历课堂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时教师应充当“牵引者”“重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准确把握活动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重组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对有价值的问题紧抓不放,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教学,促进新的有效生成。2.强化制度保证,做学生实践活动的保障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传统学科更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课堂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们才不会成为一盘散沙。最后,学校要立足校本,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盘活地域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指导预案和学生活动方案,突出活动过程,淡化活动结果,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的产生。
3.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学生们的成绩,有的孩子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上可能会表现的非常优异。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与对话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并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实施资源开发,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拓展者
不能仅把学生的课堂资源局限在某一个小的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当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外,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5.重视家校沟通,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是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因此,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们若能扮演好“催化剂”角色,定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当我们开始正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不足并努力寻解决方案且付诸实施,进一步整合社会、学校、教师的指导力量,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稳步发展。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体现经验和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经历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方式和实践体验过程,突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与其它各类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一种能力取向的课程、经验取向的课程、实践取向的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是变革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克服应试教育局限性、优化课程结构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社会成长的必然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利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为培养多层次多类别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开设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国情,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密切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能力、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立足于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具有问题意识,体验并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亲近并探究自然,增进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积极参与社区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学习并开展力所能及的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培养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体验并初步学会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技术设计与制作、社会参与与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多种实践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段目标 1.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本年段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初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
·学会制定活动方案,初步具有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
·了解并初步体验调查访问、实验观察、文献收集与整理等基本方法,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经历简单的劳动和技术实践,学会简易的设计与制作,能够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丰富劳动体验,懂得劳动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在3-6年级的基础上,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年段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初步学会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类比与比较等逻辑思维方法,完整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
·初步学会实验研究与观察、社会调查与访问、技术设计与制作、文献收集与分析的基本规范,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突出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本年段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各种逻辑思维方法、问题探究的方法及其基本规范,切实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规划能力和总结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要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形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社会沟通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正确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态度。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和学校实际,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地方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发展实际,突出问题中心,注重能力发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1.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要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中小学可以把学生的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的热情;要加强与学科学习的联系,在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
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和技能基础,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学习文献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以及项目设计、科学建模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逐步学习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类比与比较、概念判断与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
普通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可参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的体验性、服务性或公益性的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活动的贯通。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区,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参与社区活动,践行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应适应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应围绕主题,在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注重社会体验、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动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职业体验等。这些内容及活动形式,既有一定区别,也相互联系,在课程实施中不能机械理解、相互割裂。
劳动与技术教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懂得一些社会生产的基本常识,学习使用一些基本的技术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社会生产的基本技能;通过技术实践与技术探究活动,学会简易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初步具有技术学习、技术探究及技术实践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具有亲近技术的情感和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初步具有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审美意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要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以及专业化倾向,应注意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有效整合。在重视操作技能习得的同时,应重视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应用;要重视对技术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发掘与感悟,重视对技术的设计、试验与创造方法的实践与探究,强调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实施中,必须遵守安全规程和做好劳动保护,并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资源建设。
高中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通过开设独立形态的技术领域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进行。
4.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实践学习中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合理利用网络,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解决实际问题;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处理并发布信息;以机器人为载体,初步了解自动化原理,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要突出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并用以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和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具有负责任的信息伦理。
应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信息加工深度,促进高水平思维;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注重为学生创设反思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某些内容,可根据需要在某一学期或学年独立开设。小学3-6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的总学时为60学时,7-9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的总学时为72学时,普通高中阶段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依据。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应突出上述基本内容,同时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内容,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选择与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或主题的意义。学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学校要有意识地选择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与体验社会,从社会生活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主题,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实践学习方式,体验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切实转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技术设计与制作、社会参与与服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多种实践学习活动,初步学会各种实践学习的方法。其活动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主题探究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等。三是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两大类,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技术实践。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可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阶段。各个阶段应有相对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组建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等。准备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划能力。
活动实施阶段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尝试运用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特定实践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搜集与处理各种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验、活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交流与反思。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实事求是,深化体验,提升感悟;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
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与交流三个阶段是相对的。要引导学生根据活动过程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开展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般可采取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等两种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允许初中、高中学生个人独立开展活动,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组织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班活动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3-9年级平均每周3学时,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参照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实施。学校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纳入周课时计划,在保证每周至少安排1学时基础上,可根据学生活动的进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落实总学时的要求。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坚持课堂组织与开放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尽量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注重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在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主动探究”的原则,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体验与建构的关系,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活动主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与实践,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指导教师因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在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或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规范地运用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活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与收获进行有效总结。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状况。评价内容上要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评价方式上要多样化,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过程上强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通过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途径,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整体评价。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做好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工作。要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表现作为毕业的要求,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要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二)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等方面。运用评价手段,鼓励全体教师承担指导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对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状况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师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与保障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和督导。各省(市、自治区)、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本纲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细则;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纳入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毕业生学业评价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编制结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编制,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问题,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职称评定系列,统一管理。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管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协调中小学与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校外教育场所的关系,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强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方可根据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开发具有指导性的课程资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教材开发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立项、评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二)中小学应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相关规定,开足开齐课时。要从师资配备、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学生家长转变观念,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教科研部门是指导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力量。县(区)以上教研部门要配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研员,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指导与服务,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教师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智力支持。教师教育机构应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已有的专业设置或课程结构,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培养或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
(四)学校所在社区应承担支持教育、共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站)、博物馆等场所的作用,为学生集体活动提供优惠或免费政策;社区有责任监督学生在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学生活动做出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增加教育专项投入。各地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中小学生顺利进入本地区各类公共场馆、教育基地、企 事业单位等开展活动。
各地要重视并加强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切实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编制、职称、待遇问题。要组织财政、社会保险、教育等部门,协同建立学生活动安全的保障机制。
第四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理念是什么?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目标包括哪些?
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活动方式有哪些?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
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课时如何安排?
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并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学习场域。老师们如何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在活动准备阶段 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活动目标内容。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和路径选择,对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活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等,增强活动的计划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规划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方案。■ 在活动实施阶段
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 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如绘画、摄影、戏剧与表演等,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
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根据同伴及教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如何对学生活动作出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
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
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要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生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 做好写实记录
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
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 建立档案袋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 开展科学评价
原则上每学期末,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进行认定。各地各校如何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重大,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
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二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活动主题汇总,供各位老师参考: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转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草案)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中小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国家将谋求建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各地区、各学校要谋求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一)评价理念
1、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
2、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
3、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二)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价”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八、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具体而言,要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等),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三)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