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为谁谋利、替谁掌权,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正因此,如何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永恒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密结合群众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认真学习增强宗旨信念,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
回顾历史,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从三湾改编到延安整风,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注重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学习教育,注重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的学习教育。正是自觉的学习和自我修正能力,让我们时刻准确把握了世情国情民情,不断打牢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为我们赢得事业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当今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现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推动事业前进的群众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但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一名党员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把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深化、在教育中强化,这些特质才会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引领未来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价值观、历史观、执政观教育,在思想和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谦卑与敬意执政用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实现党的宗旨信念添砖加瓦。
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日益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使群众工作的内涵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以人民为师,才能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提升政治智慧,增长执政本领。只有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二篇:领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根基
王洪尧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听了以后很受震撼、很受教育。习主席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亲临部队视察指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
刘晓江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从防范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面对安全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角度,阐述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长才代表:习主席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要将此作为统领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要求搞清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要把贯彻强军目标的措施搞扎实,持续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要把党委机关聚焦强军目标的作用发挥好,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强军目标落实到每个官兵的具体行动上。
陈国令代表:习主席在科学总结近年来我军建设发展的成绩经验基础上,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对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深层次思考,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我感到,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明确目标方向,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李世明代表: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在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切实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关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上来,统一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关于我军建设现状的科学分析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凝聚成实现“强军梦”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张展南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作为军人,要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阔战略视野,科学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大国军人的抱负眼界和责任担当,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党委工作指导、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思想中立起来。
张余亭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充分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展示了统筹推进“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坚定决心。具体到我们第二炮兵部队,就是要按照全面建
设的思想,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钟志明代表: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鼓舞,备感责任重大。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听党指挥是灵魂,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首要的是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上下功夫,确保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侯继振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适应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强军目标,就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习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主题非常鲜明,意义非常重大,蕴含了重要的治军建军思想,是新形势下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遵循。
宋普选代表:习主席强调,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部队建设的根本,为抓建基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秦卫江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我们的强军目标。作为军队来讲,应该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
意识和使命意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军队全面建设。汪建新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讲到军队要增加使命感、责任感的时候,对战略机遇期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觉得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军队要积极主动作为,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志坚代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政治立场特别坚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上级的决策指示落到实处。
第三篇: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事在人为”,有“人”才能有“为”。村党支部没有机关,关键就在一个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更突出。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抓选拔。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是核心之举。一要有民主办法。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落实群众“四权”,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程序和办法,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党员,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党员,有热情、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拔的社会公信度、群众满意度、组织认可度。二要有开阔视野。要突破“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思维定势,打破地域、行业、城乡、身份界限,把选人的视野放大到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既可在本村现有人才中选拔,也可从在外的能人中引进,既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也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还可积极探索村际交流、跨村任职等做法,做到选准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方。三要有长远观点。在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着眼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下功夫培养后备力量,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村支书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抓教育。教育培训要着眼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去冬今春将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集中轮训一遍、每年累计参加培训不少于7天的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注重整合资源,重点解决好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阵地建设等问题,发挥好远程教育站点、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技推广机构等的作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年龄村党支部书记的特点,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基层干部素质状况、贴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贴近基层工作重点难点。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思想与方法、普遍性与针对性、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创新多样化、开放式、高效率的培训模式。要坚持务实管用,围绕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政策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使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成为发展一方经济的排头兵、富裕一方百姓的领头雁。要特别重视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他们开展党性教育,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维护党中央的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他们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把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培养成为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队伍。
要抓保障。解决好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需要;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保障村干部待遇,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以保障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为主要精神,要求实行“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提出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省委对村干部待遇也非常关心,2007年出台省委10号文件,提出了切合我省实际的保障标准,在职村干部每月不低于200元的误工补贴,对符合“四项条件”的离任村干部予以生活困难补助。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出台积极的政策,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落实到位。各级党委务必高度重视,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得拖延、不打折扣,尽快搞好测算,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得到兑现。同时,对办理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体检等要求,对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和进行表彰奖励等意见,要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心、关爱之情,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要抓监管。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和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等为重点的管理监督制度,督促他们认真履职,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既要靠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又要靠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通过乡镇定期考核和群众民主评议,对任务完成差、工作作风差、群众反映差的及时进行调整。要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认真处理好村党支部书记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在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整个村干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使村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家园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要切实关心乡镇干部,注重培养使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使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三、要书记亲自抓
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抓书记,也必须书记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基础工作,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关键是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
要强化管党意识。党要管党,体现了党对自身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任务的自觉认知。只有强化管党意识,抓党的建设才会有高度的自觉和强大的动力。从党委书记职责看,赋予了一岗双责,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执政团队带头人,要抓发展抓稳定;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要抓好党的建设。“郡县治,天下安”。抓党的建设,县一级同样非常关键。县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的枢纽。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抓好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党建也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出了问题就是渎职”、“不抓经济会误大事、不抓党建会出大事”的理念,防止和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经济建设内行,抓党建工作外行”的倾向,更加自觉、主动地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的政治职责,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抓好责任落实。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抓成果运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考核”。
要完善责任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很高、任务很重,单纯靠党委部门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抓,工作力量有限,要注重在完善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在横向上,各级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省里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作出的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办理村支书基本养老保险、组织村支书体检等新的部署,更加需要各级财政、发改委、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落实。二是在纵向上,要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抓手,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项项有成效。同时,要跳出“就农村抓农村,就基层抓基层,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以“万个部门帮村,万名干部驻村,万家企业联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部门、高校、企业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优势,帮扶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强化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健全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抓基层组织建设要有热情,更要讲科学;要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更要抓好长期制度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时冷时热、时松时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愿抓、应付抓的问题,也有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靠制度最有效,也最长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具体、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明白“必须抓”,知道“怎么抓”,明确“抓什么”。当前,重点是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定期报告、专项述职和联系点制度,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健全制度是基础、确保落实是关键、保持长效是根本。每一项制度出台后,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估,真正做到执行制度不变通、不走样,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要解决突出问题。解决突出问题,是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是取信于民、凝聚民心的现实要求。今年3月和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转入第二、三批。参加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工作大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越直接,问题和矛盾可能就越多,群众的反映可能就越强烈。只有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并且真正使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也注重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既注重解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又注重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步地推进。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以基层组织强不强、干部作风好不好、发展环境优不优来衡量和检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努力形成干部健康成长、事业兴旺发达、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四篇: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荐]推进执法观念革命 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推进执法观念革命,打牢为民服务根基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批示,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理论中心组先后召开学习会,深入研讨了关于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7月31日,公安部又召开了电
视电话会,全面启动了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我们县局党委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通过对中央和公安部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及有关文件反复认真的学习,充分领悟了精神实质,本人深受鼓舞,感触颇多。借这次学习会的机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几点体会
1、执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的具体运用。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宗旨新的概括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人民公安为人民”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延伸到公安战线,要求公安民警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部长提出“执法为民”,是对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得的高度概括。执法为民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要指示一脉相承,同为一体,都贯穿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执法为民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进一步具体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公安战线上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要开展好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并以此为思想武器解决为民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观念革命”体现了公安部教育整顿的莫大决心。
公安部提出“在执法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省公安厅也提出“推进执法思想观念新的革命”。这次革命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拨乱反正;观念上正本清源;行为上脱胎换骨;措施上推陈出新。这些措辞十分强硬,不留余地。尤其是“革命”一词,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公安机关文件中首见。这次“革命”是公安机关自己革自己的命,进行一次自我解剖、自我调整和自我提升,目的是击碎一个脱离群众旧的形象,开辟一个执法为民的新天地。从这里我们看到公安部下了莫大决心,也给了我们基层公安机关以莫大的力量。乱世用重典,重病用猛药,要使公安机关的宗旨和性质不发生改变,开展一次出重拳、动刀子的自我革命显得十分必要。
3、强有力的措施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
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是多年来形成的,可谓积重难返,加之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我们的执法环境不好,以致近年来多次整顿收效不大。鉴于此,本人对这次执法为民教育整治能否奏效有过疑虑和担心。但在认真学习了***部长给中央领导的报告及中央领导批示后,感到这次整顿有了坚强的后盾,公安机关有了“尚方宝剑”。尤其是学习公安部、省厅两个学习会基本精神后,感到公安部制定的五条措施及***部长强调的三个问题坚强有力,操作性强。感到省厅打一场“辽沈战役”的总体思想和五项措施,部署慎密,钢性突出。本人心中疑虑顿除,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坚信照此措施运作,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教育整顿的全胜。
二、工作措施
1、转变执法观念,解决革命的认识问题。理论是革命的先导。历史上历次革命都有自己的理论。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正是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取得了建国、富国的成功。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也要有正确理论来指导,这个理论就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及其他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公安部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有了革命的理论,还要使革命者掌握理论,解决革命者对革命的认识问题,这是革命取得成功的又一个条件。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需要公安队伍全警动员,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这次革命理论,必须反复学习,认真学习,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核心问题。使每名民警在理念层面上更新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和权力观;在意识层面上突出服务,时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服务贯穿于执法全过程,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克服以特权思想;在心理层面上体现保护人权、形成自觉维护公民生存、安全与自由的心理定势,杜绝滥施处罚、滥用职权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民警提高对这次教育整顿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他们既端正思想,做好忍受阵痛的心理准备,又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参加到这场革命中来。
2、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革命的对象问题。毛主席曾说过:“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公安机关的这场革命虽然不是解决敌我矛盾,但却是解决为民服务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的尖锐斗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革谁的命的问题。这场革命的矛头所指,应当是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目前公安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不履行法定职责,漠视群众
第五篇:辽源创新社区警务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2)
辽源:创新社区警务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发布时间:2011-10-12 09:40:0
3编者按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是公安机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坚持公安工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社区警务建设实践中,建好社区警务室并使之扎实有效,是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由于社区警务室功能定位不统一、运作不一致,导致不少社区警务室出现“社区民警沉不下去”、“有警无室”和“人在心不在”等问题。吉林省辽源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通过优化队伍、加强保障、明细职责等创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区警务室建设制度,使社区警务室在社区警务战略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法制日报报记者 雷晓路 徐强 张亮
今年年初,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党委作出一项决定:按照“最适合做社区工作”、“最擅长做群众工作”、“最愿意做社区民警”3条原则和标准,重新选拔、配备社区民警,切实优化并激活社区民警队伍。
“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没人愿意当社区民警的局面,提 1
高社区民警素质。”辽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刘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局面是否得到改观?社区民警队伍素质有没有提高?《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辽源市采访时找到了答案。
“片儿警”享政策倾斜
刘志成,辽源市公安局西宁分局刑警。今年单位组织的一场岗位竞聘让当时在南方执行抓逃任务的他急得坐不住了,连夜把竞聘书传真到分局,请求参加竞聘。
这场让刘志成“坐不住”的竞聘就是辽源市公安局开展的社区民警岗位竞聘。什么原因让一名刑警急着竞聘“片儿警”岗位?刘伟告诉记者,为了吸引和鼓励最适合做社区工作、最擅长做群众工作、最愿意做社区民警的人才沉到社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行社区民警单独的职务晋升序列。规定社区民警职务晋升不受职数限制;社区群众认可、成绩突出者可以破格提拔;担任社区民警满10年,没有违法违纪的,给予副主任科员待遇;符合条件的给予主任科员待遇。二是让社区民警参加社区民主选举,当选后担任社区副主任。三是实行“一区一警”并配备辅警。四是对社区民警实行单独考评奖励,奖金由市公安局每年纳入支出预算。
“这些措施出台后引起很大震动,许多民警和刘志成一样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书。”刘伟介绍说,经过一周的竞聘、选拔,市区51个社区、53个社区民警岗位全部配齐。其中,6人原是治
安民警,4人原是刑警。社区民警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1岁降到40岁,总人数比原来的111人减少了一半多。
虽然社区民警的数量少了,但其个体素质、整体素质、工作成效却大幅提升。
作为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盛世花园小区建楼55栋,庞大的规模和开放式管理让这个小区成了当地社会治安“老大难”,西宁公安分局曾每天轮流向这个小区投入民警和辅警30人以上,但仍是打不胜打、防不胜防,发案率居高不下,群众意见强烈。“光见警察上,不见案件下,曾是这个小区真实写照。”刘伟说,自从实行一区一警工作制度以来,民警加辅警只有14人,盛世花园小区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片儿警”搬家进社区
在辽源市西宁街齐宁社区,落成3年的隆基宝典小区漂亮整洁的楼宇和小区外面的几栋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楼形成鲜明对比。共用一条路、相隔不到20米,去掉雕花铁栏围成的院墙,小区居民与外面老楼的住户就是邻居。而这隔墙相望的“邻居”却一度因为进出小区矛盾不断。
社区民警赵启鹏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双方代表开了一次座谈会。“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一番耐心撮合,让这两个小区的居民尽释前嫌。如今,在两个小区之间,社区民警专门协调出来一块共用休息场地,平时没事,两个小区的居民经常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唠上两句。
指着警务室外不远处的一栋住宅楼,赵启鹏告诉记者:“看,现在我家就住那栋楼上。”原来,为了让民警在社区安心工作、方便工作,使民警最大限度地接触群众、服务群众,辽源市公安局鼓励民警全家搬进社区。由各分局出资租房,安排民警搬到社区居住。
“现在,我真的是24小时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居住在这里了。”赵启鹏笑言。
同时,辽源市公安局今年投资89万元对全部社区警务室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使社区警务有了固定的阵地。另外,他们又投资300余万元,为各社区警务室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开通了公安网和互联网,配备了警用装备和消防器材。
“片儿警”只种“责任田”
9月21日上午10时,记者在辽源市行政服务大厅碰上了为群众前来代办户口迁移手续的北顺社区民警王仲辅。
他指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户口本说,北顺社区最近刚搬来一位老太太,今年67岁,因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那咱就替老太太跑一趟呗!”
刘伟告诉记者,辽源市公安局在实践中认识到,社区警务做得不到位,关键原因是社区民警没有真正沉下去,而沉不到底的主要原因就是社区民警职责不明晰,工作负担过重。过去,社区民警的工作是“大杂烩”,“上边千条线,穿这一根针”。民警常年
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忙得团团转,没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
鉴于此,辽源市公安局明确了社区民警“四不做”原则和“四做”职责。“四不做”是:不承担打处任务,不办理刑事案件,不办理治安案件,不参加非警务活动。“四做”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实有人口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做好群众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制定了社区警务室便民服务9条措施,其中的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群众,为群众代办户口、身份证,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这都是咱分内的活儿。”临别,王仲辅平静地说,“社区民警就是要把群众工作做好,让群众满意”。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责任编辑: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