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学习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大力推动学习之风的兴起。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用“紧迫之心”对待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基本的生活习惯来养成。
把学习当作人生第一需要来对待。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一段时间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就学习问题发出号召,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这为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指明了方向。爱读书,是一种学习态度;读好书,是一种学习要求;善读书,是一种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习惯“好读书”,培养学习的兴趣;坚持“读好书”,掌握读书的捷径;做到“书读好”,追求读书的效果;坚信“书好读”,拓展知识的层面。可以说,读书是开启“政治学堂”的金钥匙,也是驰骋“政治考场”的通行证。贪官胡长清自悔道:“我不学习,迷失了政治方向。由于学得少,学不进,头脑空虚,思想就贫乏。”“学得少,学不进”的胡长清,自然对共产主义信念缺乏清醒的认识,也更谈不上坚定了。由此可见,只有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时刻保持政治上清醒,才能保证行为不犯错、工作不迷航,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把学习当作提升能力素质的武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事业成功的源泉,一切成就的创造,都源自对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情况是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情况,就得学习。即使对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所以学习不能一劳永逸,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常学常新,靠“吃老本”早晚要掉队。那种凭着“知识不多有本本,水平不高有经验”的方式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是行不通的,也是大错特错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人脑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面对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赢得新业绩、实现新进步。
把学习当作加强品行修养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对人们的诱惑很多很大,人们会时时遇到种种问题,产生诸多困惑。那么如何增强免疫力?坚持勤奋学习是一个良好方法。一个人,书读得越多,越能明事理,越能修正人生航标,不断提高品行修养,加强拒腐防变免疫力。没有好的人品作底子,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一旦权力在手,势必生邪心、走歪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个人品行修养。刘少奇同志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周恩来同志给自己制订了《我的修养要则》。他们都主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人品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不加强学习,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就会在扑朔迷离中迷失方向,就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知所措。只有在学习实践中加强修养,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不断升华、人格得以崇高。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胸怀眼界就会豁达开来,名利之心就会淡泊下来,生活情趣就会高雅起来。
第二篇: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读书十分重要。自觉地把读书学习同撰写文章结合起来,并且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的历程,尤其是自觉把读书学习所得与从事的工作实践相结合,通过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读书学习,把撰写理论探讨文章、采写新闻通讯当成读书学习和不断充实新知识的一项重要过程,并且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乐此不疲、持之以恒的笔耕,有一种丰收的欣喜。
每当一篇篇饱含自己辛勤汗水的文章发表或获奖,从中可以感受到读书学习的快乐和惬意。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带着具体选题读书,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先后在中央和省市报刊、出版社发表73篇理论与实践论文、130多篇新闻通讯,其中有9篇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研究成果奖或福建新闻奖,8篇新闻通讯获福建新闻奖等省级以上新闻通讯奖。2007年底,选编在中央和省市报刊、出版社己发表的33篇论文与35篇通讯,近31万字的《一路追寻》通讯论文集出版,内容涉及新闻、宣传、文化、经济、党建、人才等诸多领域。
读书学习是一个长期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我始终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坚持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学习,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和有兴趣的书刊来读,把相关工作书刊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使自己在阅读中不断吸取有用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自1985年学习了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拟写的第一篇论文《有竞争能力的领导者是办好企业的关键》,在《技术经济与管理》刊物上发表后,兴奋不已。从此,逐步养成持之以恒读书学习与拟写文章相结合的习惯。
带着问题或选题读书就能取得明显成效。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读书。如有想不明白的问题,就必须通过读书学习来解决。我每次确定选题准备拟写理论探讨文章或新闻通讯时,首先就寻找选题对应书籍进行学习,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选题相对应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如先后撰写发表的《关于典型宣传工作的思考》《努力实现典型报道的创新》《提高典型报道的审美能力》等论文时,就大量阅读了新闻学、心理学及典型、审美、创新等方面书籍。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使写出的文章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读书学习就是要帮助思考,进而解决问题。我总是把读书学习同思考写文章结合起来,一面读书学习,一面思考写作;一面思考写作,一面读书学习,每年不间断均有数篇长篇通讯或理论探索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达到了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如2006年撰写发表的《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互动》论文,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催生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强势地位的变化,弄清楚新兴媒体产生、变化发展的趋势,研究探索传统媒体应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互动,从总结和探索中提高媒体引导舆论水平。
通过坚持读书学习,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怡情养性、提升境界,而且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写些业务工作探讨调研文章和相关工作的深度报道,便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第三篇: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记新时期学习型干部李再新
从一名普通的专科毕业生到邵阳市“青年岗位能手”,他用不断的学习提升了人生的高度;从一名职业新闻工作者到北塔区社科联副主席,他用不懈的坚持拓展了人生的宽度。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这是学习型干部李再新同志多年坚守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克难攻坚、创新开展工作的重要法宝。
李再新,男,29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邵阳学院政史系,2004年获得湘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文凭。2003年3月,该同志通过公开招考进入邵阳广播电视报工作;2004年9月,考调至新邵广播电视台任新闻专题部主任;2006年,该同志在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争取到中国气象局机关公务员的面试机会;2007年4月,该同志考调至北塔区任新闻中心主任、《北塔》内刊总编辑;2009年11月,该同志参加北塔区科级干部考试,取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任命为北塔区社科联副主席。他的起始学历仅为大专,其专业与工种不对口,但他工作却十分出色,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他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在平凡的人生旅途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中,默默不闻地书写勤学之歌。
笃学,学习理念先进。“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该同志常对同事说,一劳永逸式的学习时代已经结束,人类进入21世纪,就是走进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任何干部都没有什么“老本”可吃。为此,他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天天学、时时学、处处学,“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他注重改进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为,学会了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同时长期性地勤于实践和勇于探索,提高了他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的学习并没有毕业,下班多学两小时,休假日多看几本书,关掉电视挑灯夜战是他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学习途径上,他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每一次集中学习,近年来,该同志参加了《湖南日报》通讯员培训班、《永续发展高峰论坛》、新闻业务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培训班20余次。在保障措施上,他每年初均要制订学习计划,确保每月工资的10%用于学习投入,并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互相监督,相互激励,相互鞭策,相互提高学习,该同志的妻子也是通过不断学习,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该同志经常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装在脑子里,从学到的知识中找答案,反复琢磨,反复比较,想通想透,思深思远,并针对问题弄清原因,认清症结,找出办法,形成良策。他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不怕“见光”,乐于与人交流讨论,他在和大家平等的交流、对话、研讨中,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迸发智慧和灵感,开启思路,激发潜能,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他善于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经常“回头看”,看看哪些知识领悟得好,哪些打了折扣,原因是什么,教训是什么,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积累学习成果,使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外化为行为方式,转化为工作能力。
善学,学习内容科学。科学选择学习教育的内容,是该同志成为
学习型党员干部的重要原因。他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工作,坚持按需择学,努力成为创新型、复合型干部。一是打实理论基础。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干部,该同志对政策时事有高度的敏感,加上思想政治的专业基础,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有全面的了解。二是学深学透业务知识。他能及时跟踪本职工作的最新发展态势,掌握最新知识,接受最新经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从事新闻工作时期,他深入学习了《新闻学》、《新闻传播史》、《电视新闻写作》等专业书籍,自学完成了新闻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2006年,他以全市第一的成绩拿到了记者从业资格证。2005年,该同志主创的《闪光的尺子》广播通讯获得湖南省政府新闻奖一等奖,近年来,该同志获得省级奖励6次,市级奖励10余次。进入党委部门工作后,他又加强了对《求是》、《半月谈》、《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党和政府核心读物的学习研究,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他积极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练就过硬本领。2007年担任《北塔》内刊总编辑后,他先后向《邵阳日报》编辑部的同志、《双清》、《新邵》等兄弟刊物学习,登门拜访近10次,吸取了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目前,《北塔》内刊办刊质量大幅提升,已成为县区报纸中的重要一员。三是学通了工具技能。他敢于从“零”起步,自我加压、勤学苦练,自我超越、突破极限,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边学边用,重点掌握好与工作相关的电脑基本知识和网络基本技能,促进电子政务,并能很好地运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常用的宣传设施设备,使之充分地为工作
服务,近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通过网络跟帖关注网上舆情,处理网络事件10余起。
活学,学习成效显著。该同志的学习理念先进,学习内容科学,学习方法务实,同时在保证学习经费,提高工作成效等方面,均不愧为名符其实的“学习型党员干部”。2003年以来,他投入学习的资金近40000元,新添图书1000余册,累计藏书2000余册,并购置了家用电脑、照相机等设备;他精学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行政许可法》、“一化三基”等重大科学理论和重要政策,作学习笔记近20万字,写心得体会60余篇,理论文章近40篇。2007年以来,该同志每年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上稿300余条,其中在《湖南日报》、红网等省级媒体上刊发头版头条4个,要闻100余条;在《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等市级媒体上上头条30多个,要闻200余条,为树立北塔区良好对外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该同志兼任总编辑的《北塔》内刊办刊质量连年攀升,已成为北塔区凝心聚力、共同学习的重要平台。2007年,该同志作为主要编辑人员,编写了《铿锵北塔》一书,较高的编辑水平得到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丽莎的赞赏,赵部长还亲自为该书作序。2008、2009年,该同志连续获得北塔区政府嘉奖。今年8月,该同志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2009邵阳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第四篇: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很欣赏这句话。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远离了优秀?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用“我们不够优秀”来作为抵挡一切的借口?
我们一旦不再优秀,我们就可以放纵自己,我们就可以拒绝一切改变。
谁都不能说我们什么,因为我们不优秀。
不优秀怎么了?你们觉得不优秀很光荣吗?
你们是否觉得只有不优秀,才是新新人类,才是年轻人的本质吗?
你们是否觉得只有不优秀,才可以拥有真正的快乐,拥有真正的朋友吗?
你们是否觉得只要优秀了,就会变成外星人,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也不能再找回童真吗? 优秀与快乐,真的是一对天敌?
我想,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还有很多的人连想一想这个问题的念头都没有——就这么过呗,想这么多,累不累?
所以,你们才将荣誉轻易拱手让人;
所以,你们才失去了永争第一的信心;
甚至,你们连举手之劳的小事都懒得去做。
老师三天不批评你,你就难受了,因为你不优秀,你应该每天被批评三次才正常,所以,你总要弄出点动静来,好让人不至于忘记你是个不优秀的学生。
那么,我请问你们,当所有人都说你们很差劲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会愤怒?
如果当别人数落你的时候,你只知道愤怒而不想有任何行动时,你的愤怒只能转化为怨天尤人,最终,你只能沉沦。
当那时再有人数落你时,你连愤怒的理由都没有了,因为你已经认定自己没有希望了。做到优秀真的那么难吗?
你可能有很多缺点,但你至少可以在某一个方面先优秀起来,从这个起点,你要开始你真正的转变。告诉你,人不可能什么都优秀,所谓优秀,一定是指某个方面而言,所以,你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当你在某个方面真正优秀起来,你会变得很强大,任何人都不敢再轻视你。
否则,你只有期待出现奇迹,但奇迹其实也是靠人创造的。
从今天起,我要告诉你们,你们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从今天起,你要习惯于被别人赞扬——尽管你不是为别人活着的;
从今天起,你要习惯于对自己的懈怠不能容忍,因为你一旦懈怠,别人就会超越你——在你最擅长的地方;
从今天起,你要习惯于从优秀中得到快乐——而不要认为这样很累;
从今天起,我不要听到所谓的“我不优秀,但我很快乐”的娘娘腔,因为这是自欺欺人,不要陶醉在这种低级的自我安慰中。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真理。
从今天起,给我挺直腰杆做人,堂堂正正地接受优秀给你带来的荣誉花环。
这就是我们班级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做人的风格,让别人去嫉妒吧,你们要习惯于被别人嫉妒,因为你们的确优秀。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为什么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们做不到?
我们已经优秀,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它变成一种习惯。
优秀成为习惯之后,你再想不优秀都难!我说完了,下面就看你们的了,坚持下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篇: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
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
很多人认为写作清苦寂寞,没有其他工作风光,没有多少的收入,还整天熬夜,累得腰酸背痛、头昏脑涨,到头来收入甚微,实在划不来。可是我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在寂静中一个人梳理自己的思绪,把所感所悟写下来,使思想变得更条理,逻辑更缜密,然后投于我们自己的《青矿月报》,或投于其他报刊或网站,一旦发表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别人享受到的。当然从事写作也有很多辛酸,因为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坎坷的,当我们写了很多、投了无数次却未被采用时,总会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这时我们总会对自己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写稿了。”我却奉劝朋友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要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一种动力,继续努力,以充沛的精力采集、酝酿、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夫,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写出质量更高、更好的稿子。这样,就可能获得编辑老师的青睐,就可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写作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无论是通讯报道还是文艺作品,都需要对时局的正确把握和政治的敏锐性,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还要对落在自己笔下的字、词、句、篇等,进行认真推敲、反复斟酌,布局谋篇。但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或事,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用我们的笔写出自己的感悟,让更多的人与我们共享。或感悟,或激励,使更多人与我们共鸣。
写作,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来不得半点的投机取巧,那样会使我们性情变得懒惰起来,会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消极,最终使我们无所收获或一事无成。要写好文章,就要经常学习,注意观察思考,在写作中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使我们从中找到更多的知音,使我们在貌似单调枯燥的工作生活中找到许多的乐趣。
从事写作,首先要爱好写作,爱好写作就是对写作感兴趣。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爱好做一件事情,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生于矿山,长于矿山,对煤矿生活都有比较深的认识,矿山人的生活火热又充满激情,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文学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是我们没有发现美得眼睛,处处多留意,多观察,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说写作是一种乐趣,就是说写作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增添生活的情调,赋予我们一颗审视美,发现美得眼睛。
当我们对写作有了兴趣之后,就会迷恋于写作,这时,我们就会把写作当做一种乐趣,就不会感到孤独,感到寂寞。当我们的作品被更多的人阅读的时候,我们仿佛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好像自己被进化了,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有人爱好写作,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多少稿费,只是追求写作时的那种快乐,那种幸福。有人说幸福不是得到多少回报,获得多少成功,而是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付出的越多就越感到幸福。
写作给人以力量。写作不仅仅赋予我们无穷的乐趣,它更是一种动力。它促使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再写新篇章。写作使我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获得成功。我们不奢望都能成为文学大师、都能取得文学家那样骄人的成绩。但是文学家们的成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航标。当我们所写的人或事报道之后,那种快乐,那种幸福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现在是网络时代,优秀作品如群星般璀璨闪烁,唾手可得,我们在空闲之余,拜读一下他们的作品,品味他们的精神追求,学习他们写作的一些技巧,也是我们人生的一大快事。
把写作当做一种乐趣,会使我们工作更积极,生活更有激情;把写作当
做一种乐趣,会使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开阔,精神更饱满,思想境界更高尚。
财务部王瑞平
2014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