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秋政治计划
怀安小学2012年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和法制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科学发展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二、学习内容
为了不断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根据教育局党委2012年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具体学习内容如下: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以“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育人水平”为目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活动,使每位教师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建言献策,为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2、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上的讲话”、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大家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大家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系统学习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开展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通过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法律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教的水平和能力。
4、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继续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典型事例教育,注重师德内涵的建设,创新师德建设的理念,拓展师德建设的载体。坚持“真人真事真情”原则,重点挖掘身边
普通教师的闪光点,树立新典型,宣传新事迹,展现新风貌,探索新思路,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结合第2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版)》及有关师德师风建设规范。通过学习,全面提高教职工的道德修养和对自己肩负特殊社会使命的认识,引导教职工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风亮节,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培养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5、继续组织学习各类政治时事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形势和我国各项改革发展的情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努力转化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激情。
6、开展教育理论学习。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课程改革有关书籍、文章,将学习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驾驭、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
7、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的系列活动,围绕我校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思考如何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8、学习各级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资料。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
1、进一步完善、规范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学习活动的考勤制度、学习资料归档制度。为提高教师政治学习的实效性,采用集中学习、年级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辅导学习和分组讨论、学习研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并结合学习内容开展知识竞赛和抢答活动。真正提高政治学习的实效性,保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间。
2、联系实际、深入研讨。
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思想理论贯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领域。要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指导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工作。
3、加强检查、促进学习。
加强对教职工政治学习情况的检查,开展对教职工政治学习记录进行
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的结果作为对每位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每位教师高度重视政治学习。
怀安小学
2012.2.27
第二篇:2018秋政治业务学习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二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三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四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五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四、德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六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五、实施途径和要求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七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可设计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小时。
建设网络文化。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冬(夏)令营、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八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三)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入团、入队要举行仪式活动。
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场地、活动时间等方面保障。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九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四)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
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
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
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
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
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
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五)管理育人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细化学生行为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鼓励结合实际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一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六)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二周
主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内容:
六、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要问题。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
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德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预算,完善优化教育手段,提供德育工作必需的场所、设施,订阅必备的参考书、报刊杂志,配齐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等。
加强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计划地培训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中学团干部,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
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学校要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
加强科学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要组织力量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三周
主题:最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内容: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标准。
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管理标准既应考虑办学条件的改善,更要强调学校内涵的提升。本标准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也是对学校和校长进行考评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推动学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一、基本理念
(一)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和正确的质量观,提高办学水平,教好每一个学生,切实保障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安全和谐
充满活力
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开展以生活技能和自护、自救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和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依法办学
科学治理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校长依法科学治理能力,拓宽师生、家长和社会民众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四周
主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基本内容 内容:
一、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1.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 2.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3.满足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2.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4.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5.培养学生生活本领
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2.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4.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
五、营造和谐安全环境
1.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 2.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
3.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 4.营造尊重包容的学校文化
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 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3.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五周
主题: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要 内容:
(一)本标准是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鉴于全国各地区的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标准和本地实际提出实施意见,细化标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促进当地学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二)本标准对学校治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本标准作为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广大校长和教师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实质,指导具体工作。
(三)学校要将本标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依据,树立先进的学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校长和教师要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规范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把标准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四)教育督导部门应按照本标准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开展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六周
主题:学生实验守则 内容:
一、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听从老师指导,遵循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增强环保意识,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
二、实验前,学生应对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保持整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与他人共用的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三、实验时,学生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思考实验课题,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中出现事故或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妥善处理。
四、实验完毕,学生应整理仪器、装置,关闭电源、水源,玻璃器皿清洗后放回原位。未经许可,学生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五、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七周
主题:仪器室规则 内容:
一、仪器室是存放教学仪器设备的专用场所,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物品。
二、仪器室要有防火、防潮、防晒、防磁、防毒、防霉、防蛀、防腐、防盗、防触电等安全保护措施。要经常通风换气,并保持室内清洁。
三、仪器设备要分类、分柜定位存放、贴好标签、科学保养、及时维修,保持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四、要做好仪器设备明细账和低值易耗品账目登记,做到入账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五、妥善保管好仪器设备的记账凭证、使用说明书、实验记录等资料。
六、未经同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或将室内的物品带出室外。
七、开学前,管理人员要根据教材要求和任课老师的教学计划编排各班的实验教学计划,同时编制仪器、设备补充和添置计划,报学校审批,尽早购置。学期结束要全面清点库存,及时完成统计、报损、报废、查漏和存档等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按要求上报。
九、管理人员调动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接账点物,逐件移交,交、接、学校三方签字完成交接,发现重大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八周
主题:形体、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规则 内容:
一、形体、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是开展形体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学活动的专用教室,必须专室专用。
二、室内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毒、防潮、防触电等安全防范器材、设备,师生应会使用防护器材。
三、在专用教室内,所有人员须严格遵守专用教室规则,强化安全意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了解有关安全规程,熟悉工具、仪器和设备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
四、师生要爱护环境、爱护仪器设备,保持专用教室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
五、教室应保持安静、文明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秩序,禁止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六、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按老师要求认真整理教学器材,经允许后方可离开。
七、课后,老师或专用教室管理员应检查设备、设施,关闭水源、电源、气(火)源,锁好门窗。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十九周
主题:图书馆(室)规则 内容: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服务的机构。
二、图书馆(室)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广泛采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优先选用国家和自治区推荐的优秀图书。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必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坚决杜绝非法出版物、不健康的书刊进入学校。
三、文献信息资源应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规定的藏书分类比例表配备,做到结构合理。藏书量不得低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规定的标准,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配备合理的复本量。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职员工需要。
四、图书馆(室)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有条件的学校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柜的作用。
五、新书到馆(室)后,管理人员要及时验收、登记、分类、编目、上架,及时外借,加速书刊资料的流通工作;师生还书后管理人员要及时整理,归类上架。
六、管理人员定期清理书刊、柜架,保持整洁卫生,做好防火、防盗、防鼠、防虫、防晒、防霉、防潮等各项工作。
学习方式:自学
时间:第二十周
主题:学习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文件 内容: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5.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
2.加强师德宣传。3.严格考核管理。
4.加强制度建设。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各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3.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2018秋政治学习心得
当教育新时代的号角吹响,我们该育怎样的人?
三官桥小学 夏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吹响了教育新时代的号角,振奋着教育人的心。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教师,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欢欣鼓舞之余深感责任重大——新时代,我们该育怎样的人呢?
一、自醒之人
农村的孩子,没有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他们,对美好生活满含期盼,但是求学之路艰难坎坷,家长的读书无用论,纷繁社会的满载诱惑,留守带来的亲情与陪伴的长期缺失,诗和远方与我为他们描绘的未来随时都可能被现实打败。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教育强国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必须让孩子从愚昧中自醒,认识到我们生在农村,舞台小了点、水平落后了点,但是我们将来面对的竞争并不会因此对我们怜悯点。学校教育应该引导孩子自醒,自觉主动拥抱生命,拥抱时代。
二、自学之人
习近平主席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取得新进展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相关重点任务进行新的重大部署,明确指出:未来一个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必将一步步建成。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也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我们深切地感知到这个社会分秒都在变革。不学习、不更新自我必将“死机”。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帮助学生学习现有知识,还要帮助孩子培养自学能力,激发孩子自学需求,呵护孩子乐学情感,让孩子获得学习的生长力,育愿学、可学、乐学的自学之人
三、自治之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到每个公民身上,无非就是高度的自律和自治。
斯宾塞也说:“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
未来社会是个法治的社会,人人都是立法者,人人都是守法者,人人还都是护法者和执法者。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让孩子获得价值认同感,引导孩子构建文明法治秩序感,育自律自治之人。
四、自强之人
社会的飞速变革,一方面带来了发展的喜悦,另一方面也让身处其中的有些人感到焦虑、疲惫不堪,所以很多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的医学不能完全、也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不缺少心灵鸡汤。个人认为:一是人不能等心理不堪承受爆发了再来修补,应该防患于未然;二是人内心真正的力量应该来源于自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学校和老师应该引导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万物的神奇,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中,感受力量,汲取营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育身心合一的自强之人。
育自醒、自学、自治、自强之人,写好教育新时代的新篇章。
第四篇:2011秋学期教师政治业务学习计划1
2011年砥柱小学教师政治业务学习计划
根据学校2011年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实际,现对2011年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制定如下:
一、学习内容
1.学习《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
2.经常参加形势教育。积极学习各类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提高自身政治理论基础。
3.坚持进行各类法规学习。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遵纪守法的意识。
4.强化自身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新事迹,展现新风貌,探索新思路,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
5.观看专家视频课,进行教学案例学习,观看纪录片,对事件或人物的真实追踪,用来获得对某一观点或问题的理解。
二、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专题讨论、座谈研讨与体会交流相结合等方式。
三、学习要求及措施
1.积极参加学习,仔细阅读,并及时作好记录,积极发言。
2.认真学习,勤作笔记,每月15日完成学习笔记。
3.学习过后写好心得。
第五篇:2010秋计划
2010-2011学年上学期 信息技术教研组 教导处工作计划
孟州市南庄中心学校 王朝霞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县教委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城关中心小学“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进一步积极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学科教研行为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教法学法探讨、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学习和探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总体思路
本,我除了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信息技术课以外,还负责教导处的日常事务。教导处工作多而杂,针对此,我要树立不怕吃苦,不畏艰辛的工作作风,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件工作,为学校、教师、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在信息技术工作方面,我的总体工作思路如下: 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做好深层次的开发工作,拓展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做好网站更新和日常维护工作,进一步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树立学生在运用网络资源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主要工作
(一)信息技术工作:
1、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资源库,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1)、本将进一步充实学校资源库。继续整理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幻灯片等资料并上传到空间“教师共享”文件夹,便于教师随时使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2)、不断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增强校园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让校园网成为师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
(3)、巩固和加强校园网的安全性,由专人负责服务器和网关的防病毒工作,及时做好网站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2、加强教研组建设,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有关教学的研究。(1)、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指导意见,注意吸收教改信息,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继续开展网络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创新教育规律,在课型模式的研究上着力,力争突破,形成经验,辐射滚动。鼓励教师到网络教室开展形式不限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
(4)、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多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改实践课。
3、认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组织学生竞赛。(1)、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鼓励、帮助老师制作课件,尝试进行网络教学。
(2)、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照片、图片处理和声音处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优化教学。
(3)、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电脑制作竞赛。
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1)、经常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积极配合总务处维修电脑,确保设备完好。
(2)、严格执行损坏赔偿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合理使用,妥善保管。(3)、加强对电教教室的安全管理,着重培养师生操作网络的自我监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5、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2、电教设备使用、保管情况检查。
3、开网络课题组会议。十月份:
1、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信息技术展示课活动。
2、创建学校资源库。十一月份:
1、组织开展信息技术课例研讨活动。
2、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3、电脑教室设备使用、记载情况检查。十二月份:
1、完成学生信息技术考核工作。
2、信息技术教材、资料汇总归档。
3、远程教育组成员总结会议。
(二)教导处工作: 一日常规:
1、每晌收签到表 一周常规:
1、每周一下午第四节收各班班会记录;
2、每周五下午总结教师签到情况,统计教师考勤情况;
3、每周日开会时收上周的新课程教学反思; 一月常规:
1、每月底搞好本月教师考勤汇总; 学期初常规:
1、教师数统计,教师基本情况统计;
2、学生数统计,学生报到情况统计;
3、教师课程分担表、年级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4、年级组成员表、班级责任教师表(开会座次表)、各办公室成员表、广播操队形表、各教研组成员表;
5、给班主任发放点名册、班会记录、班务日记、班干部设置表、班级各项财产管理责任表、桌凳登记表、学生请假条;
6、给教师发放听课笔记、会议记录本、家访记录本、各科进度表,给各教研组长发放教研各项表册,给各级主任发放教师请假条
7、印刷教师签到表、会议签到表、教案作业检查表、班会检查表、上课检查表、纪律卫生检查表;
8、印发各种目标责任书(安全、制止乱收费、控辍)等;
9、收取教师的学期工作计划;
10、学校计划的排版打印; 学期中常规:
1、各类考试考务安排、成绩统计、计算、汇总、印发;
2、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的准备、参与组织、活动记录保存;
3、各种会议准备工作(大小会议室卫生、会场布置、全校开学、放假典礼会场布置、奖品、奖状、表彰名单等);
4、教师、学生、单位获奖情况和培训情况登记、证书复印、分发、归档;
5、学籍录入、核对、办理,素质报告书管理;
6、学校领导、各科室安排的有关文档打印、分发工作(教学、教研、后勤、安全、总务、体艺卫、计生等;不含教师个人材料,可帮助排版、印出;不含其它单位);
7、教师、班级各种材料及时收交、查验、汇总、归档;
8、办公、教学常规检查、迎检、接待等其它工作; 学期末常规:
1、期末考试考务安排、学生成绩统计、计算、汇总、印发;
2、期末考试教师成绩统计表,班级成绩统计表;
3、学期末收教师工作总结、听课笔记、政治学习本、业务学习本、会议记录本、作业批改记录本、家访记录、其它临时材料等);
4、学校总结的排版打印。
2010年9月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