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来人谈他的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过来人谈他的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后来这种人生的寂寞使我的成绩能够绽露头角,直到高中一直保持优胜。
总结一下过去的经验,发现学习有这些方法可遵循。
第一,学习需要静气凝神,消除浮躁,安心治学。
第二,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学科,一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样很可能学的比较好。然后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科目。
第三,要勤于思考,多问问为什么。要带着研究的心理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深刻。
第四,学会总结问题,归纳一类知识的本领。这样可以使你节省很多时间。
第五,研究试卷。考试是对学习结果的考核,要学会从试卷上来学习。研究试卷上的题做到,一道题能分析出和书本上的对应的知识点,该点附近的知识。对这样的题进行终结,了解其解题的要旨。
第六,花时间对学科知识进行梳理。梳理过程,可以将自己知道的技巧,重点归纳进去。
第七,去请教别人前,一定要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通过权威的人,对自己的看法进行校正。
第八,学习要有激情。在困顿的时候,在停止不前的时候,在疲惫懒惰的时候,要激怒自己,要点燃激情,去发动对学习的战争,这样才能引发强大的学习动力。
上面就是他初中时候的一些经验。现在写出来,希望供同学们参考,然后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创制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第二篇:高考过来人谈学习方法
高考过来人谈学习方法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6日第6版
2008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再过一个月,当一批高考学子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新一轮高三学生也将开始高考复习的征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考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或许能为备考学子提供帮助。
用心就能找到“秘诀”
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在高考复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劳逸结合,无疑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佘瑞丹今年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在她眼里“用心”远比方法重要,“无巧之巧才是大巧”。因为只要用心,自然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特点与学习上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秘诀”。如果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她认为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最大法宝。合理地规划一年、一个月、一个星期乃至一天的时间,确定好学习目标和重点,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她也会根据学科特点安排时间,对每一个学科都很“公平”,不会“厚此薄彼”。佘瑞丹读高三时,将自己的课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她每天坚持晨练打太极拳,周末会和同学去打乒乓球或者绕着操场慢跑。高考前几天,她还和好友一起去学校的植物园逛了逛,观赏那里的花花草草。“记忆中的高三,除了有做不完的题,更有着说不完的乐趣”,谈起这些佘瑞丹高兴地说。
心态决定能走多远
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复习是一个紧张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体力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经受住精神上的压力,拥有自信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今年考取南京大学新闻系的刘烨十分注重自信心的培养,为此她经常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在高中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低落情绪或考试失利时的不自信心理,同时也写一些激励的文字以鼓励自己。另外,她也会让同学、父母写下几张充满温暖话语的小纸条,让它们在学习过程中陪伴自己。
除了拥有自信心之外,高三这一年,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要因为取得良好成绩而骄矜自负,也不要因为某次“考砸了”而灰心丧气。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柏雯瑛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快乐地对待每一天,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去夸大高三的“可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
谈到高考的压力问题时,已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的郑润泽认为,大部分考生有压力是因为对分数过于关注所导致的。如果把分数看得淡一些,就能够转移自己对分数本身的注意力,着重思考丢分的原因,这样会更有收获。他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理想的成绩往往更有价值,通常从挫折和教训中获得的东西往往更多,因为它提供了冷静地反思自省的机会,也更能激发人的斗志。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李田园认为,合理地调整心态首先应该拒绝与人比较,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正视紧张情绪。因为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要树立“过程大于结果”的观念,从平时的考试中发现不足而不是怀疑与胆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林小杰将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为6个字:善思、好问、勤记。她认为优秀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大脑去不断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记忆。语文和历史学得好的同学,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好,善于思考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除了善思,还应该好问。当疑问出现时,应该毫不迟疑地发问,直到从老师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这便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问精神。最后便是勤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把平日所听、所想、所学用笔记录下来,便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
就读于外交学院外交系的冯潇潇特别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她认为上课时应该讲究效率,跟随老师的思路,理顺知识体系;下课及时总结、整理,善于寻找自己解题的智慧,不断积累,这样才会提高。
除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考生应当注意的。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学习自然会更有效率。今年已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的贺璐婷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她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把握好“营养、锻炼、睡眠”这三个重要环节。高考复习备考是消耗体力与脑力的过程,及时的营养补充十分必要,尤其是早餐一定要注重营养,这样才能保证上午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其次,应适当地进行室外锻炼。她的方法是边听英语、边跳绳,这样学习、锻炼两不误,记忆效果也不错。
2007年湖北高考状元周尧的经验
宜昌夷陵中学周尧
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同大家谈一谈自己高三一年的体会。坐在这里,我不禁想起去年此时,也是在这里,刚上高三的我们坐在台下听上一届的优秀同学介绍经验。不瞒大家,那时我坐在台下,心里想的是,明年就该我了吧。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年过去,我成功地由台下爬到了台上。那么在这里,在座各位不妨也畅想一下,明年的此时,坐在我这个位置的,也许就是你了。
刚刚你们大家一起有了这样的念头,这很好,但这样的念头有一下就够了,从现在起,请把它忘掉。也许你有十分向往的学府,但从现在起,最好也把它忘掉。因为你们上高三了,在高三,除了分数外,也许你们并不需要关注太多。我们要学会以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态度面对高三与高考。
高考是什么?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一种成人礼叫高考。高考可以检验出一个人的许多素质,首先当然是学习能力,更有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高考不是一种完美的制度,但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它是最公平,最合理的选拔制度。既然大家都是选择了高考这条路的,那么就不应再挑剔它的不足,所以从现在起,请不要再抱怨高考的残酷,不要再挑剔高考的不合理,而是一门心思,只为一个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数。大家不要觉得这样赤裸裸地谈分数不好意思,我觉得,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只要不越过某些底线,那么再怎么功利都不过分,毕竟只有这一年嘛。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好意思,那不妨听一听这个欧阳修的故事:欧阳公的文章我们都知道他是追求简练质朴的,但当年他参加科举,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时,文坛上流行华丽的文风,他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也只有写那些不愿意写的文章。后来他中了,当上了考官,马上改革文风,这又是后话了。我想,既然连欧阳文忠公都愿意为了应试而委屈一时,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我们应该很坦然,甚至很骄傲地说,我们高三学
生,要的就是分。
有了一个正确的态度后,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数。努力肯定是必需的。在高三,你努力了也许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你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过就我所知,高三的学生没有不努力的。既然大家都努力,那么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效率了。我认为在高三一年,效率的关键在于三点:有序,扎实,有针对性。
有序,既表现在学习上,也表现在生活上。在学习上,要有科学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跟着老师走,不要打乱仗。要相信你们的老师,老师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们做出的安排是最合理的。一年高三下来,这一点我的体会非常深。在生活上,要有规律,住读的同学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特别是按时就寝。走读的同学也不要开夜车,那样得不偿失。同时要注意营养,按时就餐,有一个经拖的好身体在高三是很关键的。但我个人并没有吃过什么营养品,也不怎么送饭。我认为食堂的饭菜是很实惠的。回头看高三一年,很有序,很平淡地就这么过来了,想想却觉得十分的充实。我希望你们一年后回头看自己的高三时,也能体会到这种有序,这种充实。扎实,主要针对知识而言。众所周知,高考主要考的是中档题,只要基础知识足够扎实,基本方法足够熟练,在高考中把该得的分得到,就会取得相当理想的成绩。有针对性,就是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就是高考考什么,你就搞什么。最典型的科目是化学,化学本来可以很难,但高考只靠这么难,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就足以应付,去钻一些偏题怪题,或是一些很偏的,几乎从不考的知识点,那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强化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加强自己的弱科更是有针对性的做法,木桶原理大家都懂,我们高三还有一个说法,叫六减一等于零,大家的目标,应该是高水平的平衡。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我的各科分数,我在这里很不要脸的说,我的分数应该是可以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平衡”的范本的。事实上,我的语文是弱项,记得有一次语文只考了99分。高三一年我在语文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自己写了十几篇作文,做了很多选择题训练,最后在高考中,实力加运气,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推荐,惜时治跛确实是个好做法。
同时,作为要应试的学生,为了要多得分,考试规范与考试技巧是很重要的。不妨这样讲: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但考试是有捷径的。这捷径就是强化考试规范与考试技巧。强化考试规范就是把该得分一定要得到,在规范性方面丢分实在不值,而历史也告诉我们,由于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多少往往会成为决定你的成败的关键。强化规范,任重而道远。我自己看高考分数,数学大概有三四分,理综大概有五六分,都还是由于规范问题导致的失分。不过我这已经算是比较少的了。规范具体有卷面是否美观,答题步骤是否严密,术语运用是否准确等。这些都将直接决定你分数的高低。大家上了高三,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来练字,特别是英语,事实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书写,我有一个观点:你的字可以不美观,但不能不工整,工整是第一位的,也是大家通过努力都一定可以办到的。然后就是考试技巧。考试技巧,可以这么解释:尽可能地得分,不管这分是不是你该得的。先易后难,顺序作题,这是最基本的。另外,要有所取舍,比如数学,一般最后五分是有绝对难度的,就连奥赛一等奖的同学都不能保证二十分钟做出来的,但如果前面一点问题不出,在高考中拿到一百四十五分,你就应该烧香了。我这次最后一题搞出来了,但前面出了问题,只拿了一百四十三分;有些同学没搞出来,但分数比我更理想。大家可以看,哪个划得来。在考试中卡住了也很正常,这时可以先放一放。高考许多题目是分很多问的,最后一问可能很难,但前面几问不会太难,分数一定要拿到。有的大题也许很难,难到没有思路,那么也要把题中条件翻译成式子,转化一下,多少写几步,毕竟高考是分步给分的,而在高考中,得一分算一分啊!碰到不会的题,有时候也需要蒙,特别是选择题。蒙也是一种能力,不过我不是特别擅长,就不多说了。
下面就各门课具体的谈一谈我的复习体会:
语文。要适应语文考试的风格,摸清答题套路。选择题和作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特别重视。而选择题中又以前五题最为关键。诗歌鉴赏,翻译,语言运用,经过训练都可以攻克。现代文阅读相对来说难以捉摸,有点吃力不讨好。如果把其他几项搞完了,还有余力,那么可以搞搞现代文,搞现代文高考题是最好的资料。
数学。数学需要大量的强化训练,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像上文说的,拿到前面的一百四十五分。当然在座的各位也需要攻难题。
英语。尽管出了新题型,但关键还是在完形阅读。英语要多读,如果没有好的材料,不妨就读各地高考题的阅读。另外大家要关注湖北高考阅读的独特风格。我高考前大量做各地的高考题,基本不错,但高考是很不适应,错了三个,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另外作文要特别注意书写。物理。今年的物理难,但对于学清楚了的学生是有利的,也应该能重新唤起大家学物理的热情。高考看理综,理综看物理,物理看实验,这句话请大家牢牢记住。物理要特别重视解题套路,每一类题都有比较固定的套路。同时要特别关注小处,一个受力分析错了,可能二十分就没了。
化学。化学就是反复强化基础知识,直至滚瓜烂熟。相对来说实验题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需要一定量的积累。
生物。生物大题今年总算回归了基础,不再像前两年那么折磨人,让生物老师们又看到了生的希望。生物这门学科有点不象科学,有很多不太严谨的地方,大家只能慢慢体会。不过基础知识肯定是要过关的,这是你唯一能自己把握的。
理科综合。可能在十二月到一月大家会开始理综训练,在那个时候大家就会体会到,理综考试时时间过的有多快。所以理综考试中时间分配非常关键,一般顺序作题,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缠太久,一般物理70分钟,化学50分钟,生物30分钟,没有检查的时间,所以说对大家运算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以上就是我要讲的。谢谢大家容忍我的一家之言。祝大家在明年高考中为夷陵中学再创辉煌!
第三篇: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初一新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学生入学的时候语文基础不同,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所以进了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会不一样,因此,升入初中必须有一套新的学习方法。
一、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作用,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课后要求学生背诵的或循环反复练习的较多。进入初中后,从开学的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呢?可分二步。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第二步: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二、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
如朗诵活动、背诵活动、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你一定要主动积极大胆,不要有什么顾虑;谁也会犯错误的,多参加几次就什么都解决了,说不定你还能够做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呢!一开始就被别人占了机会,以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老师还没有打算举办这些活动,你一定乘早去给老师建议,不然,别的同学抢了先。在学习上就是要和别的同学争一回先,这样做是正确的。
三、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课程标准》上的任务,你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做笔记方法(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串起背),如何写好作文等。具体说来,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就是听,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认真听当然不在话下了,不认真什么课也学不好的。关键是要会听。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心里纳闷了:还有谁不会听呀?可没有这么简单!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老师讲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这个的主要目的。我们平时说话都有一个目的,老师讲课也一样。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你心里一定要明白,我听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目的,有意识地去听。这样,一课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你的听的能力和语文成绩就提高了。第二是说的问题。同样,说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同的人说话都不一样呢!回忆一下你所认识的人,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一定经常看电视吧?你看电视里的主持人,虽然不一定你都喜欢,但是,有几个主持人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那么,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
一、主动给自己找训练说话能力的机会。上课的时候,不要等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问题,要主动积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开学就应当这样,训练几次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你的见解。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当然,争论的问题还是要有意义。
二、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你的语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要是能去一些朗诵会,听一些朗诵方面的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久而久之,也会受益无穷的。以上说了听、说。读也很重要,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课《故乡》,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疏通文句,通过读领悟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
久之这样做,阅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绘的海睡图与海醒图,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最后是写的问题。写比什么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写的事情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写什么呢?怎样写?写周记,一周写一则。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最好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这样有真情实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兴趣。以后拿出来看看也很有意思。另外,写作,尤其是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经常可以通过你的周记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这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你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关心你,是为了你好。我原来长期要求学生写周记,大约经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个别同学的一些作品甚至已经能够发表。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不信,你试一试。而且,师生关系也特别好。学生把我作为知心人,我也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处处替他们着想。希望你在新学年能够遇到这样的老师。不过,主要还得靠你自己,要主动和老师接近。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老师特别喜欢作文好的学生,记住这一点。最后,千万记住这一点——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要从下面基点出发考虑:(1)习惯具有多维层次。大层次的提法如培养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增强目标意识;小层次的提法如讨论发言的习惯,有助于实际应用时明确具体,各有功用。但就目前语文教改现状看,系统地提小层次可能更有效。(2)要跟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方向衔接,口径一致。(3)对学生形成和应用各种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且省时节力,效果好。(4)语文学习具有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听提的习惯得受这些特点的制约。(5)良好的习惯也是发展着的概念。在现阶段,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应提炼出语言学习习惯中的基本要素、关键部分,同时注意系统,两者兼顾。(6)不能脱离我国的文化传统背景和物质基础,要有民族性,符合国情。例如听话要边听边审视的习惯,就不能过分;边读边记的习惯在国外由于音像和复印较普及,可能不如我国显得那么重要和突出,等等。学好语文的习惯可分为两大类28小类。
第一类是从培养语文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来看,有4个方面:
(1)听的方面:①专注听话的习惯,②边听边想的习惯(抓要点、听出弦外之音和不同意见分歧所在),③边听边记的习惯(记忆主要内容、做听讲笔记),④边听边审视的习惯(察看说话者的表情、动作、以便准确判断说话人的深意)。
(2)说的方面:⑤说普通话的习惯,⑥说话口齿清楚、语意连贯的习惯,⑦朗读课文、背诵名篇名段的习惯,⑧大胆答、质疑的习惯,⑨讨论发言的习惯,⑩说话讲究礼貌的习惯。(3)读的方面:①有目的有计划在阅读的习惯,②边读边思的习惯,③边读边记的习惯(包括圈、点、划、批注和记笔记),④边读边查的习惯(查工具书或参考书),⑤制作阅读卡片的习惯,⑥读写结合的习惯(应用于写作),⑦注意阅读卫生的习惯(视距、洗手、坐姿、采光等),⑧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习惯,⑨上课前认真做好预习的习惯,⑩复习和整理的习惯。
(4)写的方面:①“三勤”习惯(勤观察、勤思考、勤练笔),②作文先写提纲的习惯,③自己动手搜集材料的习惯,④书写清楚、规范、讲究姿态的习惯。
第二类是从学习语文所需心态来看,有:
①虚心求教的习惯,②认真仔细的习惯,③善挤时间学习的习惯,④独立自学的习惯。
上述分类法,内容上可能有交叉,特别是心态方面的习惯是各科学习都需要的;但从利于理解、记忆、掌握考虑,上述分法和提法是恰当可行的。当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追求高一点的目标。例如扎根牢固,有抗干扰和较强的自制力;操作速度快;程度运动熟练、准确、有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等等。不过,一般说来,只要上述学习习惯形成了巩固了,那么对按质按量完成中学语文学习任务就是有力的促进和确切的保证。2.五种语文课堂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在课内必须养成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这些良好的习惯表现在许多方面,最基本、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生字难词、成语典故,都不要轻易放过。可以向老师请教,但是又不能依赖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如“削”这个字,有两个读音,《新华字典》注明,在“削铅笔”、“把梨皮削掉”等处读“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的时候读“xuē”,如“削除”、“削减”、“剥削”等。一般来说,对这个字的读音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但是,阅读文言文时,又会出现新的情况。例如《简笔与繁笔》一课中引用刘勰的话:“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在这里,“削”并不是复合词,那么该念“xiāo”还是“xuē”呢?通过查阅《辞海》,我们就会弄清楚,正确的读法是“xuē”,而不是“xiāo”。又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如果追问一下,什么是“墨守”呢?我们查阅《汉语成语词典》我们就会明白,原来这个词义和战国时的墨翟有关系,因为他以善于守城著名,所以后来称善守者为“墨守”。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我们在阅读时遇到词语方面的疑难问题,随时求教,将会受益不浅。
二是养成逐字逐句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可能有人会说:“ 阅读的方法很多,为什么单单强调逐字逐句地读呢?一目十行不是更好吗?”一目十行当然好,但是没有逐字逐句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要真正做到一目十行,恐怕也不大容易。语文课上,当老师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课文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粗粗地读完一遍之后,就觉得无事可做,这很影响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所以,要学会读书,必须先耐下性来,逐字逐句地读。既要认真地读课文,也要认真地读与课文有关的提示、注解、思考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阅读中的重点或疑难之处,也可用笔随处批批划划。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会精读、速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三是养成随堂巩固、随课复习、随单元小结的良好习惯。在巩固、复习、小结时,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必须切实掌握。属于课文分析方面的内容,注意归纳和理解,不必死记硬背。平时注意养成这方面的习惯,不仅知识学得扎实,也避免了考试之前临时突击的弊病。
四是养成定时、定题完成课内作文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两条腿走路,即把课内作文和课外练笔结合起来。这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作用。课内作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审题能力,并能迅速按照题目要求构思成篇,敷衍成文。当然,各种常用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以及总结、书信、读书笔记等应用文,都要有所涉及。它的特点是,一般都由老师命题,而且必须定量完成。这对于训练我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有好处。所以,必须养成定时、定题完成的良好习惯。下笔前,按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打好腹稿,或者列出简要的提纲,慢慢习惯于一次写成,不再抄写誊清,这样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要避免前松后紧的毛病,两节课的作文,若第一节课不抓紧,要按时完成,当然就很困难。如果实在不能按时完成,那么事后要及时总结,找出问题,以求下次改正。
五是养成及时检查作业、及进改正作业错误的良好习惯。教师批阅后的作业,属于明显能改正的错误,及时在作业本上更正,如错字、别字、选择、判断题等;属于文学表述比较多的练习,如问答题,文言文翻译等,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照原文,认真想一想。对教师批阅后的作文,一般除改正错别字、病句之外,结合评语,认真读一两遍,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毛病。一学期中,能有一二次修改作文的练习,对提高作文水平,更有好处。第二章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本章学习要求:理解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第一节 语文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本节在了解一般学习特点和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了解语文学习特点和语文学习方法。
一、学习和学习方法
(一)传统学习和学习方法
中国传统学习方法是通过接收、仿效、练习等活动以习得知识技能。其特征主要有:第一,依赖性,学生学习依赖教师、受教师控制,教师的教决定学生的学;第二,被动性,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第三,封闭性,学习范围在课堂,不关注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第四,个体性,缺少学习交流活动,很难产生互助互动;第五,保守性,恪守标准答案,缺少深入探究和多角度思考,不易提出创新看法。
(二)现代学习和学习方法
1.行为主义。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或改变行为。
2.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利用自己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进一步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即建构主义,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3.人本主义。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地学习。
(三)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的关系
1.传统学习方法偏爱接受。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2.现代学习方法注重发现。发现学习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学生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3.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是辩证关系。两类学习方法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也各有其局限之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二者的矛盾斗争,推动着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
1.注重直接感受体验。
2.不忽视间接知识和经验。
3.在语文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感情活动。
(二)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
1.语文学习中要运用各种思维形式。
2.语文学习具有阶段性。
3.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
4.重视语文学习过程。
三、语文学习方法
(一)方法的层次分类
根据方法的层次特点,可以将方法划分为四类。
1.哲学方法。
2.一般科学方法。
3.特殊方法。
4.具体方法。
(二)方法的思维特点分类
1.逻辑思维方法。
2.形象思维方法。
3.直觉思维方法
4.社会思维方法。
(三)语文学习方法的类型
1.一般思想方法。
2.一般学习方法。
3.语文学科学习的一般方法。
4.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第二节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本节主要明确语文学习过程中方法指导的内容、要求,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
一、语文学习过程中方法指导的内容
(一)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方法指导的内容
1.引导阶段的方法指导。引导阶段的方法指导主要包括预习、介绍学习内容、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知识,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谈话中设计学习目标任务和学习过程方法。
2.探究阶段的方法指导。主要指导感知、分析、综合等方法。指导感知主要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指导分析主要是引导学生具体认识各局部、各细部,包括重点分析、疑点辨析、难点解析;指导综合主要是引导学生概括和抽象,在整体认识和分析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概括由局部到整体,通过抽象由现象到本质。
3.运用阶段的方法指导。主要指导知识和经验的构建和迁移。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观察具体的材料,捕捉某些具有特殊性的现象,在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的探究中发现规律,在认识规律的活动中,反思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积淀为新经验,迁移为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作用和具体内容
1.优化了语文学习过程。由以下内容构成: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
2.转变了语文教师的职能。语文教师的职能是: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3.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提出了策略方面的要求。教师可采用以下策略: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经常提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二、指导语文学习方法的要求:调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
1.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时,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发展速度,引导学生发展语言的质感、敏感、通感、幽默感、美感。
2.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通过整理,把记忆的内容由繁化简,以简驭繁;通过反复,及时巩固;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合理的记忆单位;把记忆同观察、思维、想像联系起来,把记忆同感知、理解、体验结合起来。
3.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语言材料展开各种方式的联想和推理,包括横向联想和推理,纵向联想和推理,其具体形式有接近、因果、种属(整体与部分)、表里(现象与本质)、对比(相异、相对、相反)、类比(相同、相似、相关)等各种联想和推理。
4.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利用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等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在阅读中,利用文章中的生活情景、美好情境等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他如写作中的改写、扩写,口语交际中的讲故事、听科普报告等,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动机的调动。通过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需要与外部压力互相结合发展动机。
2.兴趣的调动。由需要产生间接兴趣,由选择产生直接兴趣,由审美产生乐趣。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对兴趣都会产生影响。
3.感情的调动。由肯定或否定可以直接产生情绪;由肯定或否定引起,经过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情感,由肯定或否定引起,经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意志等心理活动参加产生情操。
4.意志的调动。指导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下定学好的决心。即具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意志。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和方法,树立学好的信心。即具有开展有效活动的意志。帮助学生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形成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
(一)理论上认识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
1.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2.以方法学为指导。
(二)实践上熟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
1.教师的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式。
2.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创造学习方法。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重新建构,逐渐地形成自己的学有成效的方法。
3.学生学习时借鉴名人。
(三)行为上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2.练习中形成技能技巧。
对本章“案例研究”的分析提示:
《评说诸葛亮》的主要优点是:
1.重视整体性的发现或学习。这节课的教学是在《隆中对》、《失街亭》、《出师表》学习后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对已有的关于诸葛亮的认识进行整合,重新建构。
2.重视小组的合作交流,个人意见和小组意见得到了充分地发表,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学。
3.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职能,其主要活动是调动和引导学生,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提高与发展。
4.学习方法多样灵活,注意调动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也注意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略嫌不足的是,尽管《评》重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但似乎应调整引导的方向,使其集中在《隆中对》、《失街亭》、《出师表》上,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统一起来。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行为和教学方式的主要变化是:
1.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标准答案的发布者和核实者,而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
2.教学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不再是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和被训者。
第四篇: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
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他们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而且一边读一边写,经常写读后感。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写,在作文方面。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综上所述,我想只要坚持了读和写,一定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
祝学习成功!
第五篇:语文学习方法谈
《语文学习方法谈》初中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训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的尝试,摸索了一些方法和经验,现列与大家商讨。1.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关注,解决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必须改革那些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精挑细选向学生输送的语文信息,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内容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养成持久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心理。
七年级新教本中设置了丰富的趣味性浓的综合性学习训练,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以扩大视野。如“感受自然”这一项,可让学生先在网上、图书馆中收集有关四季景色的图片和文章,大家交流阅读,然后班级组织一次秋游。预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景物,拍摄图片,回来后配上文字,加上音乐,制成音图文并茂的文件、邮件,在互联网中交流欣赏,再选几篇好的文章让学生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读。经过活动训练,学生们就获得了采访和编辑的能力,俨然成了一名小记者。
“人类起源、太空探索、神秘的大自然、为自己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些都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介绍学生们去读这些方面的书籍,上课时让学生上讲台推介,概述其主要内容;或把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加上评论,制成一本本个人专集,做成一个个卡片,编成一份份小报。写好文章后,各组再举行小型阅读笔会,互相修改评价等。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2.应有利于向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达到上述目标,课内显然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而要让学生愿意在课外多花时间读书刊,关键是要激起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语文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爱语文。
如“举隅”这一项,我叫学生们用一星期时间到社会上收集错别字,整理好上交,并将其编成集,互相交流。以后,谁发现新的错别字可在黑板上添加,发现一字算积一分,持续一个月,最后算谁的积分多谁就是优胜者。
在“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这一单元里,我让学生任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季节画一幅画,并配上不少于二百字的解说文字。另外在古诗词或文章里按“春夏秋冬”四季各抄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先在小组内交流阅读,然后小组挑选几份好的在班上朗读并展示。
每星期让学生推荐一首好诗词、一本好小说、一句好格言,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注明作者、年代、出处、简要内容、查找途径,供学生课余自行寻找阅读。
每星期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读书。读书的种类,按学期顺序为:英雄故事——科学家、艺术家故事——童话、神话故事——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浅显的文学作品。每人带好笔记本,读一篇作一篇笔记,简括内容,并附上短小的个人感想,日久丰厚后编成集,互相交流传阅。教师则给他们传授浏览和精读的阅读方法,指导摘抄和做卡片的技巧。3.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与学生商量准备实施的语文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要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新课程注重各学科的互
相渗透,主张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下苦功,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科知识,学会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教化设备,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中,我跟学生商量,怎么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学生们经过讨论,向我提出了几个建议。现简录如下:猜谜语比赛。全班分成四个组,由两个同学做主持人,大家抢答字谜,以答对多的组为优胜;手抄报比赛。全班同学都出一份手抄报,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奖励前五名;诗歌朗诵比赛。每人选一首课本没有的诗,到讲台演讲,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利用竞赛心理,引进激励机制;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双方一起备课、讨论、改作业„„这些都是师生互动的好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4.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们对教材的筛选,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从给予学生一种独立发展自我学习能力的方法上去考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自我学习本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动手找资料去写,在讲台上大胆说,互相之间细心听;学会到图书馆找资料,摘录报纸,编辑文章,制作电脑小报;增加独立学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