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1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一、夯实基础
1、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就是,知识改变,科学技术就是。
2、说说印刷术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作用。
①唐代:。②宋代:发明(时代科技典范)。③15世纪中期(时代):谷登堡发明。
④现代: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标志着印刷术从“铅与火”到“”的迈进)印刷术的作用:
3、例举各时代的重大科技发明、作用各是什么?
农耕时代:重大发明:活字印刷术。作用: 加快了知识的传播。
工业时代:发明了电话。作用: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了。
信息时代:第一台问世;电脑、互联网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明的。作用:将成为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时代: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
作用:航天技术的发展不只是改变了人的视野和思想,而且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4.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飞船是。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是。
5.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6、为什么学习能改变命运?
7、知识有哪些形式?
不仅指上称的知识,还指中获得的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等。
8、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开启的钥匙,还关系到的繁荣。
9、“”主张教育应该贯穿在人的一生中进行,是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是的具体体现。如今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0、当今社会为什么提倡终身学习?
11、学习化社会有什么特点?
12、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
1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
二、学以致用
1、人类不仅不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
A、社会财富B、政治财富C、精神财富D、科技
2、被誉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典范,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继承和传播的发明是()
A、指南针的发明B、火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蒸汽机
3、《金刚经》子可以印证中国的哪一项方面()
A、汉字激光照排系统B、雕版印刷C、印刷机D、活字印刷术
4、古登堡发明印刷机所属的时代是()
A、农耕时代B、工业时代C、信息时代D、太空时代
5、现在无论是我们的课本还是各种课外独舞、报刊杂志,都越来越精美了,图文并茂,版面生动,这些都得益于王选发明的()
A、汉字激光照排系统B、雕版印刷C、印刷机D、活字印刷术
6、下列关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腌制的意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①实现中国印刷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跨越式发展 ②使书本、杂志等读物越来越精美,图文并茂,版面生动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计算机问世年代是()
A、18世纪4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8、下列关于“电子邮局、网上会诊、网上售瓜”不正确的说法有()
A、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快速便捷地完成与各种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B、突破了时空对人们生活的限制。C、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
D、加深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使人类变得更加懒散。
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A、美国人B、苏联人C、德国人D、中国人
10、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王选B.钱学森C、袁隆平D.霍金
11、“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尖锐命题。而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使中国粮食增产3、5亿吨以上,累计增收3500亿元,每年解决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这启示我们:()
A、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B、科技的进步可以极大的改善人类的生活
C、科学技术就是力量,就是金钱D、科技进步呼唤创新精神
12、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是()
A、海伦.凯勒B、培根C、爱迪生D、牛顿
13、海伦.凯勒从一个又聋又瞎的残疾人,成为举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关键在于()
A.她是一位残疾人,容易出名B.她天生聪明,残疾了也照样可以出名
C.她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D.她取得了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
14、吴老师从小时候渴望上大学,1975年高中毕业后进了工厂,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她才如愿以偿上了大学,这充分说明()
A.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B.只要个人奋斗就可以成功
C.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D.个人性格决定个人命运
15、下列观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B.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C.学习知识使我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大干世界,而且使我们学会生存,促进发展
D.书本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并不重要
16、在学习化社会里()
A、任何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学习B、女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C、人们必须到学校里去接受课堂教育D、年龄大的人不能参加高考
17、浙江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参加了高考,并于当年迈入了大学校门。这说明()
A.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B.知识就是力量
C.这种现象说明中国的老年人过于孤独D.中国的教育资源已过剩
18、对于近13亿人口的中国,要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强食物营养,增强人民体质B.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
C.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体质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19、2001年教育部作出决定,参加高考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一规定意味着()
A、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B、高考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已没有任何条件
C、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D、终身教育进入了的生活
20、有专家提倡一种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看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是因为()
A.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使人品德高尚
B.学习了书本知识后我们的命运就会立刻发生改变
C.书籍是最好的礼物D.书中蕴含的知识是改变社会生活和自己命运最强大有效的力量
21、近年来,中国出现一些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为毕业后好找工作的需要B.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C.为获得更高的工资D.求知是业余闲暇时间的最佳消费方式
22、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据统计,美国大约有80%的企业有科技人员培训计划,有几百门课程,每个员工必须接受1——2次培训教育。以上材料说明:()
A、现代社会在学校学习的“一次教育”已经过时,上大学已经不那么重要
B、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照样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C、美国企业对工人的剥削越来越重了
D、现代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与时俱进
23、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教授经测算得出:一个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43%,中学毕业生可以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以提高300%,这表明()
A.教育可以直接变成财富,改善生活B.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收入越高
C.不接受学校教育就无法推动社会发展D.教育是社会和个人进步的途径和手段
24、对LifelongEducation这一词的最准确的中文翻译是()
A.社区教育B.终身教育C.学习化社会D.活到老,学到老
25、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地点主要是()
A、家庭B、学校C、社区D、任何地点
26、“学校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从学校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饿学习阶段的开始。”这体现了()
A、学校教育的重要性B、终身学习的思想
C、扫盲教育的重要性D、学校教育需要不断完善思想
第二篇:知识力量
二是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欧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开展并购,并购中的一个新特点是国营企业并购民营企业:法国邮政收购了德国的民营敦克豪斯公司;德国国营邮政出资11.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大型陆上运输企业AEI;德国邮政公司在最近两年间并购欧洲地区物流企业达11家,现在它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290亿美元的欧洲巨型物流企业。欧洲物流协会专家认为,世界上各行业和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的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战胜竞争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欧洲现代物流的发展来看,作为复合型的服务产业,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产业,已经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均把发展物流产业作为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欧洲在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物流组织与管理、物流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有助于改变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缺乏规划指导、布局不合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有助于我们结合本国及所
第三篇:知识就是力量
第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文明传承的工具,知识是人类涉过谬误之河、到达真理彼岸的舟楫,知识是人类开启灵智的钥匙等等。这些命题,各有偏锋,各有侧重。我方认为知识比兴趣重要,表现在知识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延伸。比如,在科技活动中,我们为了搞清楚“鄱阳湖为什么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上升为第一大淡水湖?”,“长江会不会成为第二黄河?”等研究课题。知识与兴趣的关系,就如人与人的交往一样,只有相识才能相知再到相交。如果一个人与对方陌不相识就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说,如果人对某一知识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对他产生兴趣。比如,一个对音乐一点也不懂的人,哪怕表演再出色、琴声再动听,他也会无动于衷,真所谓对牛弹琴。我认为应该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逐步对其产生兴趣。所以应该把知识摆在第一位,兴趣摆在第二位,知识比兴趣重要
第四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仿佛一只有力的铁拳,冲击着无知者的心灵,让世人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知识就像是在茫茫海上的长夜明灯,给身处黑暗的人带来力量和光明。霍金身患疾病,无法动弹,但他不惧困难,用知识的力量点亮人生,从绝望中走向五彩的世界;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老师都说他是个笨蛋,但他从不自暴自弃,用知识书写着自己的成就;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她的人生达到了最低谷,但她不放弃努力学习,用知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们在最初都不被人看好,但是经历了各种磨难,他们最后却收获了成功,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佩。是知识证明了他们,他们凭借知识的力量,让世人认识了他们的智慧。
知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富有,更可以提高我们的内在修养,丰富我们的内涵,开阔我们的视野。
知识就是力量!
第五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四个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的重大科技发明。
2.技能目标:①通过列举身边的实例,来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②通过体会知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理解知识与文明生活的关系;③让学生学会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享受文明生活,更要创造文明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知识(科技)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和科技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体会学习化社会具有终身教育和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2.收集自己身边的实例,试着阐述学习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二、学习重点
重点: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作用;了解学习化社会的特点,体会终身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关于“学习改变命运”的实例
四、自主学习
袁隆平教授年轻时候曾做过这样一个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袁教授后来发现,虽然他还不能把水稻变的如此巨大,但通过生物技术却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他发明的水稻杂交技术,不仅使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还将成为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请问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以“书籍带给我们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自身谈谈读书的收获。
知识点补充:
知识的含义: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经验、人生感悟……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又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和方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五、交流与体验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
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
六、释疑解惑
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