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时间:2019-05-13 17: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第一篇: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

1、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2、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3、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要文言词汇。

2、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题目解说】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走进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等。【背景链接】

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以身作则,勉励马生刻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弗之怠(dài)被(pī)绮(qǐ)绣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 廪(lǐn)稍裘(qiú)遗(wèi)谒(yè 撰(zhuàn)贽(zhì)⒉虚词 ①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2)介词:把,用(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②之:

(1)结构助词: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代词(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4)无实义(无鲜肥滋味之享)③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2)表修饰:(久而乃和)⒊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③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⒋古今异义

①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②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③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快步跑,今义为趋势)④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多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⑤右备容臭(xiù)(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⑥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⑦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⒌一词多义

⑴患:①担忧,忧虑,动词(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②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⑵道:①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②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⑶至:①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②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⑷质:①询问,动词(援疑质理)②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⑸色:①(脸色(未尝稍降辞色)②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③颜色(课外)⑹卒:①同“猝”。仓促,急速(行西逾陇卒)②突然(则亡以应卒)③死 ④完毕 ⑤终于⑺慕:①仰慕(益慕圣贤之道)②羡慕(略无慕艳意)⒍词类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②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③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④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⑤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⑥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⑦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⒎倒装句

①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 作 状语 是状语后置 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⒏省略句: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②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③撰长书以(之)为挚。

第二课时

【句段解读】

文中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剖析】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文言文里的句子包含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

【重点探究】

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剖析】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写作借鉴】

⒈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作者从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方介绍学习刻苦,另一方面讲求师艰难,第三方面叙述求学的艰苦情况。

⒉ 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23分)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⑴余幼时即嗜学(shì)⑵未尝稍降辞色(jiàng)⑶媵人持汤沃灌(yìng)...⑷烨然若神人(yè)⑸足肤皲裂而不知(jūn)。⑹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yùn)...⑺负箧曳屣(xǐ)⑻既加冠(guān)..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②无从致书以观(得到)..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④益慕圣贤之道(更加)..⑤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⑥或遇其叱咄(责骂,呵斥)...

⑦媵人持汤沃灌(热水)⑧腰白玉之环(腰佩)..⒊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腰|白玉之环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答:天气非常寒冷,砚中墨汁结了很硬的冰,手指都不能弯曲,我仍不敢放松抄书。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答:抄完了,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超过一点约定的时间。③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答:同住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装饰华贵的帽子,腰间佩戴着白玉环。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因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穿不如别人。⒌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3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⒍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⒎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得书之难(抄书之勤)(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生活之艰)【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一阅读课文,完8~9题。(22分)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①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常常)..③尝趋百里外(曾经)④卒获有所闻(最终)..⑤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⑥色愈恭,礼愈 至(周到)...

9.全文从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3分)答:读书之难,求教之难,行路之难,衣食之难。

10.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太学生有哪些优越的学习条件?(3分)答: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11.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对比。进一步突出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从而告诫他们要精其业,成其德。12.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概括了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1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3分)

答: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恪守信用、甘于贫困 14.本文给你有哪些启示?(4分)

答:①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②应当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谦虚。二阅读《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完成15~14题。(15分)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结构图解】 合也。董生勉乎哉!

送东阳马生序夫以子之不遇,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越 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求学勤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 ①知其必有合也(代董生,那里)②风俗与化移易(改变)...

求学艰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③ 而观于其市(看看)④ 为我谢曰(致意)..

(对比)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16.概括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艰苦求学--------------卒有所获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答:首段慰勉董生,说此去必有机遇。第二段笔锋一转,说此去是否有好机遇还不一定。第【资料集锦】

三段借临别嘱托表明:有才能之士应出来为“天子”效力而不应归依藩镇。

宋濂冒雪访师

17.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3分)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

答:劝董郡南不要北去,但又不便明说。

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

18.本文与《马说》相比,体裁和语言有什么异同?(4分)

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

答:两篇短文的内容都是议论性的,但体裁不一,《马说》是议论文,跟现代的杂文大致相近。

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赠别文章,重在叙述。《马说》语言奇巧而言辩,文气畅达而波澜回转。

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语言恳切而意味深长,言外传意,委婉含蓄。

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11分)

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与课文相关

19.卫生部于2011年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的诗词、对联、名人轶事等)

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是继三聚氰胺、瘦肉精、膨大剂等事件后的又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⑴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参考示例一: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参考示例二:食品安全无小事群众生命大于天参考示例三:食品事关天安全记心间

(2)对“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为此,学校举办了一场辩论赛。甲方认为食品安全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只能听之任之。乙方认为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我们不能漠然置之。你支持哪一方?请说出你的理由,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不超过90个字)(4分)

答:参考示例一:我支持甲方观点。因为制造商和经营商的运作不规范、食品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及消费者的不知情、无安全意识等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参考示例二:我支持乙方观点。因为食品安全关系着民族的发展、个体的健康,我们应尽己所能去唤醒商家的职业道德,避免其违规运作,利用各种渠道督促食品监管部门积极作为,倡议消费者增强消费安全意识。(结合观点说出理由,给2分;语言连贯、得体给2分。)2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大闹__、真假___、三借___。(4分)(白骨精天宫美猴王芭蕉扇)

第二篇:2019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第二课时

锁定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2、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思考探究:

1、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2、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三个方面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3、课文多出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4、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5、你还知道哪些勤学小故事和劝学名句?

中考链接:

(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媵人持汤沃灌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④略无慕艳意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启示。

(二)(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走送之______ ②礼愈至______ ③腰白玉之环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三)(1)解释下列语划横线的意思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 ②援疑质理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句子:①

感悟:②

(四)(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义阳朱詹世好学,家贫无资,常累日不举火①,吞纸以实腹。天寒无毡,抱犬而卧以取暖。犬亦苦饥,恒出觅食,呼之不至,则哀声动邻,然仍不辍其业。

--颜之推《颜氏家训》【注】①举火:点火,特指生火做饭。(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主人日再食______

②恒出觅食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______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媵人持汤沃灌

C.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D.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②家贫无资,常累日不举火,吞纸以实腹。

(4)(甲)文采用______写作手法,表现作者读书“勤且艰”;(乙)文采用______写作手法,表现主人公好学“不辍”。

(5)读了上面两段文字,结合阅读感受,请拟写一句凝练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五)【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 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横线的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甲】文主要讲的是自己

和勤奋、用心之专。【乙】文主要讲的是为学者必须做到

,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

(3)【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设计人:郭仪言 审核人:王晓燕 【学习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借助工具书,读准文中字词。

1、给下列加黑体字注音:

嗜 学 弗之怠 加冠 叱 咄 俟 负箧 曳 屣 皲裂 媵 人 容臭 烨 然

缊 袍廪 稍

裘 葛 之遗 冻馁 谒 以为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4)尝趋百里()(5)或遇其叱咄()(6)卒...获有所闻()(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8)腰白玉之环()..3.重点词句翻译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无从致书以观。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难点:①对比手法。② 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文章思路清晰,自学时,诵读全文,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

1.介绍作者(自读课文注释①。)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

【课内探究】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6.概括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17.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3分)(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劝董郡南不要北去,但又不便明说。

(5)、写借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与《马说》相比,体裁和语言有什么异同?(4(6)、写抄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7)、写还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分)

答:两篇短文的内容都是议论性的,但体裁不一,《马说》是议论文,跟现代的杂文大致相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赠别文章,重在叙述。(8)、写跋涉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

(9)、写冷冻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马说》语言奇巧而言辩,文气畅达而波澜回转。《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0)、写衣食简陋的句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恳切而意味深长,言外传意,委婉含蓄。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完成《讲练册》

三、思考探究、结构脉络: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课外延伸】

阅读《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完成15~14题。(15分)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5.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字。(4分)

①知其必有合也()

②风俗与化移易()③ 而观于其市()

④ 为我谢曰()

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3、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嗜学

”与“

家贫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①段叙述了作者早年艰难求学的经历,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稿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执笔教师:李素叶时间:2013年3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宋濂的文学常识和本文的文体常识;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题,领会其现实意义。

3、学习古人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学法指导:

此文篇幅比较长,所以必须反复阅读课文,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题,领会其现实意义。

一、回顾旧知识

1、注音:

嗜()逾()布衾()皲裂()媵人()容臭()负箧()缊袍()绮绣()

2、解词释义: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录毕,走()送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同舍生皆被()绮绣。

二、了解新知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至正二十

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为总裁官,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阳马生序》等。他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朝廷上祭祀、诏谕、封赐等文章,大多由他执笔。他的散文以传记文较为出色,善于通过人物言谈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形象鲜明,文字简洁。寓言体散文集《燕书》与《龙门子凝道记》在当时也有较大影响

序:作为一种专门的文章体裁,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

三、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后讨论)

1、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2、哪些句子写了:得书之难-----------------,结果是----------------。

3、哪些句子写了从师之艰------------------,结果是-----------------。

4、哪些句子写了求学之苦-----------------,预想结果是-----------------。

四、拓展延伸

1、说出一些刻苦学习的故事。

2、说出一些刻苦学习取得成绩的诗句或名言。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吃苦耐劳没条件创造条件读书,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拥有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套用某位诗人的话: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挥鞭从此起程,去赶赴那美好的锦绣前程。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一二题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厦门市槟榔中学2012级八下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古人“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1、文体“序”

2、简介作者

3、背景介绍

4、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背诵全文。

(1)速读课文,完成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余幼时即嗜()学弗之daì()既加冠()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悦()负qiè()曳xǐ()

足肤jūn()裂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缊()袍敝衣

(2)背诵全文,四人组长签名:1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小组合作、探究全文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

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4、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

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知识拓展

1、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2、【阅读古典文化】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

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

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腰白玉之环()(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4)感泣辞母()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真不知马也

3、翻译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

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乙文范仲淹是:②。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4

下载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东阳马生2013序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

    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含答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导学案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精选五篇)

    预习作业: 送东阳马生序(相关材料) 明(宋濂) 一、下面是《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译文,请试着依据你所掌握的文言能力,对照课文将原文回填在相应的译文下面,力争让译文和原文一一对应......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答案

    深圳市田东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讲学稿(08-09春季学期)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学案课型:讲读课主备:彭宛然审核:黄利辉班级姓名家长签名_________【导语】精......

    送东阳马生序

    《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一、课前积累: “囊萤映雪”“悬......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明 宋濂《宋学士文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 1.作者及文体知识2.文言词汇讲解与积累 (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讲解(省略句、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