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文 河洲镇中心小学 五二班读刘胡兰有感
读《刘胡兰》有感
河洲镇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唐志强
今天,我从图书馆借回来《刘胡兰》这本书,翻开书本,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认真地阅读,被书中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年纪轻轻就参加革命,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一九四七年冬天,年仅15岁的她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还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我死也不自白,绝不投降!”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视死如归,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英勇就义之前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充满了伟大的英雄气概。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一个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就这样壮烈牺牲了。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并号召全国人民向她学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刘胡兰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因为她是为祖国而死,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她的死就是死得有意 1
义,死得有价值,是死得其所,她无愧于毛主席那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赞誉!
想想现在的我们,每天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在环境优美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碰到一点点挫折会掉泪,碰到一点点困难就会轻言放弃。每天在父母身边撒撒娇,享受着老师对我们的关怀与呵护。而与刘胡兰比起我们感到多么愧疚,刘胡兰是我们这么大的年纪时,已经在为革命出生入死了,可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下,还不知道好好去珍惜、发愤读书。整天在学校里打打闹闹,碌碌无为。今天我学习了刘胡兰的故事,意识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从现在开始我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人诚实、学习刻苦、助人为乐。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锻炼好身体,长大后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指导老师:张爱民
点评
作者从故事书中读出了刘胡兰的光辉英雄事迹,歌颂了刘胡兰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了对刘胡兰的敬佩之情。作者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现实出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立志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但后面的“感”还写得不够具体,读后感重要的毕竟是感,其他地方还不错,继续努力吧!
第二篇:征文 河洲镇中心小学六一班红岩
《红岩》读后感
河洲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唐可欣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 1
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
点评:本文是《红岩》这本红色经典作品的读后感。作者紧紧抓住了众多革命英雄身上的闪光点来写,既有对众多革命英雄的概括描写,又有对文中重点人物的具体描写,充分表现了革命英雄在革命中表现的勇敢、顽强、坚毅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革命英雄崇拜、敬仰之情。这些英雄人物极大的鼓舞了作者:我要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创造美好末来。
指导老师:陈艳芳
2013年9月
第三篇:读刘胡兰有感 (免费)
读刘胡兰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唱。在共产党的奋斗史中记载着不少可敬可佩的英雄人物,如: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今天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被书中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那是她生活的地方,和敌人斗争的地方,也是她英勇就义的地方。一九四七年冬天,年仅15岁的她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还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我死也不自白,绝不投降!”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己的队伍胜利归来。看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一个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就这样壮烈牺牲了。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并号召全国人民向她学习。
想想现在的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碰到一点点挫折会掉泪,碰到一点点困难就会轻言放弃。每天在父母身边撒撒娇,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样的幸福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鲜血不仅染红了黄土地,还染红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心。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锻炼好身体,长大后可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第四篇:读《刘胡兰传》有感
读《刘胡兰传》有感
我带着激情澎湃的心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尾页,看着“刘胡兰传”这四个恢弘大字,心中不由得感慨:我们都为刘胡兰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为敌人的残忍可耻的行为而感到愤怒。
刘胡兰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奶奶又有点迷信,所以刘胡兰童年过得十分艰苦。但她却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从小就帮助奶奶带自己的妹妹爱兰,做家务。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帮党组织执行任务。可在这时,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然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书中忠贞不屈的使者——刘胡兰,令我敬佩。因为她宁愿为国家死去,也不愿向敌人投降。她在年仅17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献出了自己那还没有绽放美丽青春的生命。
胡兰死时也不屈服,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曾为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胡兰一生太苦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楚怡学校四年级:胡成程
第五篇:读《刘胡兰故事》有感
读《刘胡兰故事》有感
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出身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她8岁时上了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4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文水县云周西村文水县妇教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于1947年1月12日被捕。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威胁刘胡兰,逼迫她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可刘胡兰并没有被敌人的收买所诱惑,更没有被敌人的威胁所吓倒。敌人见刘胡兰什么也不怕,便使出了更残忍的手段。他们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当场铡死了6个民兵,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们的鲜血,挺起胸膛抬起高傲地头,大义凛然地走向了敌人的铡刀!那一年她还未满15岁!
还记得,刘胡兰在“妇训班”的那句鼓励大伙的话“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那儿能干革命?!”
还记得,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下的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还记得,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铡刀时说的那句“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 „„
刘胡兰,为了共产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她高贵的品格、崇高的革命气节、坚贞不屈的信念、视死如归的精神,铸就了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她无愧于毛主席为她亲提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激励、感动了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读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