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升初四中后的体会
当年混在坛子里的时候满心想在XSC后把体会细说一下,结果是一直到现在都没腾出手来。趁着出差有闲暇写几句。
首先想感谢一些老朋友,文革兄,wulongtea,还有对面的桃花一笑等等,不一一道谢了。在我最为迷茫的时候,这些素未谋面的朋友给予了精神的支持,不管各位是否还能回坛子里看到,在此一并谢过。
我们是东城的学籍,只对西城的SY和SZ有些体会,写几句,供焦虑中的家长们参考。
SY的实验班录取还是比较公正,英实班占坑不是必须的,能管多大用说不好,我们没占。奥数和英语的证书都管用,包括市三好的,找个人递上去就行,学校届时会有一个几人小组针对这些证书进行讨论和分析。上午讨论,下午就通知,没门路的孩子这是条路,可以试试。青睐数实班的孩子还是在LJX占坑,具体参与时间可参照tea版的相关发言。
SZ快军训了。第一期名单下来后又补充了几个,估计也就差不多这些了,每个班超过45人,跟我们小学一样,感觉人太多了。
想上SZ不用学习太出色,也不用占所谓的三达和四新,一点儿用没有,交了钱的赶紧退钱出来,以后还有用钱的地儿。不管你在哪儿学,到11月底的时候去网校报名,自然会有人安排你参加SZ的考试,多达三、四次,只要有一次不错就行了。学习不用拔尖,扎实的孩子都可以试一下四中。真的只要不错就可以。我们是6月份才得的信儿,一直没上衔接班。8号拿通知,10号分班考试,没啥准备。结果年级前50,班里前5。同学们就是这水平。至于英语我觉得更不用在外上班花钱花时间,自己买本题做做就行,我们打学完朗二就一直这样,自学。考得比综合成绩还好。
上周面试之后,已陆续有不少孩子接到录取通。从站内信中得知,部分家长在兴奋之余,对后续的手续和学习等还有一些小的问题,在此一并解答一下。欢迎其他四中家长补充。
1、面试后得知录取,但是没有正式的手续。这一点不用有任何担心,届时(明年进入XSC办手续阶段)会有专人通知如何办理,无论您孩子是哪种情况(学籍和户籍),都不是问题。
2、是否需要上衔接班。个人认为不需要,特别是三达的,没有什么价值。从上了初中这段时间看,真正需要衔接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学习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3、是否需要准备分班考试。四中是平行分班,分班考试不用特别准备,但是可以测试你在年级中的水平,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认真做暑期作业,不要把学习放下就可以了。开学后的分层考试才是比较重要的。
4、录取后如何继续学习。从现在到明年初中开学,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现在才体会到这段时间是多么的珍贵。小学的语文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学学习的需要,而语文和英语的学习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拼得就是时间。上岸的同学没了XSC的压力,不妨趁这段时间多阅读些名著,早打基础,在初中学习中占得先机。特别是某些有短板的学生,如果有幸上岸,这正是弥补这一不足的最佳时机,不要放过。当然,从现在看,上岸的孩子多是综合强的。
第二篇:四中2011年小升初面试题
四中2011年小升初面试
1、面试必要环节,简单自我介绍
这个环节其实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我想不同场合,自我介绍侧重的点是不一样的,可以准备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预备。
2、你班上有没有比你优秀的同学,你怎么看待他们,你和他们关系处理得好吗?
这点实际上是考察同学的一个对待高于自己和低于自己的同学的一个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首先回答的主旋律应该是实事求是最好。重点是在你对其他同学优秀之处的一个阐述,和前面一样,必须是品质性的东西,不要琐碎。
3、介绍自己的优缺点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清楚的认识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帮助自己在任何的时刻都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不会随波逐流,一直保持向上的进取之心。
4、对父母的问题:你认为你的小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个性?
和学生类似,父母被问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一是测试父母对小孩的关系程度,二是试探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模式,三是更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全面性格。
5、你认为你的爸爸和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题目。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建议可以结合父母职业的不同简单分析性格特点,对小孩的教育模式特点,民主与放任,管教或溺爱等,也可以涉及到父母的成长与成功经历,作简单描述,因为当一个小孩对自己父母的经历有些须的了解之后,其实是可以增加小孩对父母的感情的,进而增加对父母的理解,会减少小孩和父母的对立情绪。
在影响方面,可以通过事例说明,可以是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教育,品德上的言传身教,每一点有涉及到一些,其实内容就很丰富了。
6、你都看过什么书籍?
这个主要考察是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视野的开阔程度。
7、进入中学后,你愿意当班干部吗?(对学生)你同意吗?(对家长)
第三篇:北京四中小升初综合素质面试题
北京四中小升初综合素质面试题
四中小升初综合素质面试题及解析
数学
试题题目:在3、3、7、7四个数字间加入恰当的数学符号,使算式的计算结果等于24。
分析:这道题考察的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的题在奥数题中很常见。如何又快又准得把这样的题算好呢。这就要看平时下的功夫用多深了。这是面试时出的题,所以一定不能太慢,在些许紧张的情况下要把这题算准,还要快,就要平时多练,练多了就自然成为反射,看到这样的题马上就有思路。
解题技巧:解答这样的题时有三大注意,首先千万不要心慌,不管这题你拿不拿手。二是,要拓宽思路,不要仅仅局限于“+、-、×、÷”,还可以考虑用到括号。三,在运算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分数,这有时就是解题的关键。还有一个前提:观察。首先观察所给数字的特点,然后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符号来进行解答。这也是学校所要考察的一个方面。可以以这道题为例,首先观察发现这几个数字通过简单的“+、-、×、÷”是解答不出来的。并且3和7不论是谁除谁都不会得到整数,这样就考虑可以把3和7放在一起构造一个分数来运算。7×(3+3÷7)=24就可以了。
语文
试题题目:选择一首古典七律或绝句想象一个小故事。
分析:这道题考点有三个,一是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二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三是创新能力。
古诗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古诗重要的不仅仅是诗的本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古诗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场景。古诗优美的词句让人沉醉,而古诗的背景文化更能陶冶情操。十一学校正是认识到了古诗的重要性,从创造性的层面上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既考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文学再创作能力。可谓一举双得。
解题技巧:诗歌内容简短,但寓意却很深远。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编写出动人的故事。所以解答这道题最好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古诗,这个熟悉不仅是对诗歌本身,还要求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怀也要很熟悉。选好具体的诗歌之后,就要组织好思路和语言。简洁,富有创造性的小故事会更吸引评委。
后记:四中的小升初的综合素质测试题中也一道类型题。
第四篇: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
加强学习,勇于实践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
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下面就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光辉历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将近55年,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也已经26年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下,党的领导和执政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这种考验和挑战非同寻常,是历史性的考验,是时代的挑战。如: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新挑战。如: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如: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乃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现在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不断增强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执政、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二、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执政,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我国,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党按照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我认为应当重点把握五各方面的内涵:
1.执政理念。就是执政的指导思想。我们党长期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提高执政能力,首先就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我们的执政理念。
2.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首先是人民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
3.执政方略。就是执政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执政,是全局性的根本大事,当然就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方针和全局性的谋划。着眼于宏观大局,谋划执政的大势、大事。从根本上掌握执政的主动权,顺利地实现执政的目标和任务。
4.执政体制。从执政的角度来说,*体制也可以称作执政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
5.执政方式。在体制的基础上,执政还有一个方式方法问题。改革开放到今天,管理国家和社会,光用简单的行政命令不行了,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协商的、契约的、思想*工作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方式。
三、通过学习,深刻认识自己三个方面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1、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当前,在十运会日益临近的新阶段,在宏观经济紧缩、群众利益矛盾突出新形势,在局承担新区的新任务,在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新要求下,如何在新阶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各项工作,我认为,提高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不能满足于
老经验、老方法、老传统。一是要学习大政方针,掌握大的方向和原则,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和要求;二是要学习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使自己能够符合依法行政、廉洁行政、高效行政现代行政管理要求;三是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不断提高执行能力。执行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关键。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需要不断强化执行能力。一是要提高领悟力,在工作中,要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决策思路、工作要求;二是要提高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推进;工作中不拆台、不推诿,工作矛盾不上交,不下移,努力做到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任务、承担责任。三是要提高当好参谋和助手、参与决策的能力。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当好助手,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多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
3、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合理组织各方面的资源是完成一项工作的基础。提高组织能力,一是要努力整合好可利用的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基础,关键是发挥和组织调动好人的作用。工作中要学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利用和发挥好团队精神和团体力量。二是要努力组织利用好其他方面的资源。当前一项工作往往涉及方方面面,工作中既要处理好与上级部门、领导的关系,取得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又要处理协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从而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
作为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党员,我们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开掘潜力,全面拓展监测工作。
第五篇:北京四中2011年小升初面试题摘选
北京四中2011年小升初面试题摘选
小升初面试是诸多重点中学点招孩子的一个关键环节,借鉴重点中学北京四中的面试题,以供参考。
1、面试必要环节,简单自我介绍。
这个环节其实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我想不同场合,自我介绍侧重的点是不一样的,可以准备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预备。
2、介绍自己的优缺点。
这是一个逢面必问的问题,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清楚的认识自己。随时随刻审视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帮助自己在任何的时刻都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不会随波逐流,一直保持向上的进取之心。
3、你班上有没有比你优秀的同学,你怎么看待他们,你和他们关系处理得好吗?
这点实际上是考察同学的一个对待高于自己和低于自己的同学的一个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首先回答的主旋律应该是谦虚的,当然实事求是最好。重点是在你对他们优秀之处的一个阐述,和前面一样,必须是品质性的东西,不要琐碎。
4、你认为你的爸爸和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题目。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建议可以结合父母职业的不同简单分析性格特点,对小孩的教育模式特点,民主性,放任性,管教性,还是溺爱性的教育,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涉及到的就是父母的成长与成功经历,可以简单描述,因为当一个小孩对自己父母的经历有些须的了解之后,其实是可以增加小孩对父母的感情的,进而增加对父母的理解,是会减少小孩和父母的对立情绪的。
在影响方面,可以通过事例说明,可以是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教育,品德上的言传身教,每一点有涉及到一些,其实内容就很丰富了。
5、父母的问题:你认为你的小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个性?
和学生类似,父母被问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一是测试父母对小孩的关系程度,二是试探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模式,三是更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全面性格。
6、你都看过什么书籍?
这个主要考察是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视野的开阔程度。
7、你知道我们的办学特色吗?(中间面试官作简单介绍)你怎么样看待我们的教学理念?8、进入中学后,你愿意当班干部吗?(对学生)你同意吗?(对家长)、你愿意住校学习吗?为什么?(对学生)你觉得呢?(家长)
10、假如说你进学校后成绩不理想,你怎么办?(对学生)你同意他的意见吗?(对家长)
11、如果有一所更好的学校(***)也录取你了,你会怎么选?(对学生)你也这么觉得吗?(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