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

时间:2019-05-13 18: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

第一篇: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

《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ao tse-tu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课程号:WL410060

二、学时

总学时 54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0学时,实践9 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试

四、适用专业

全校

五、课程简介

本课程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及精髓、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作为一门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讲授,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当代中国的现状,认清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才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大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七、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1、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教学:12学时,课外:4 学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2、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6学时,课外:2 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3学时,课外:1 学时)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教学:3学时,课外:1 学时)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教学:3学时,课外:1 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教学:3学时,课外:1 学时)

1、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教学:6学时,课外:2 学时)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教学:12学时,课外:4 学时)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九、十、十一、十二章(教学:3学时,课外:1 学时):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复习、答疑(教学:3学时):

2、要求

1)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地认识。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了解和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贡献;把握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髓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

2)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3)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认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4)掌握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经验教训。

5)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6)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了解这个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高度;把握社会主义本

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掌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掌握“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和目标。

7)了解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掌握改革的内容、性质和重大意义;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和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8)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经济制度,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掌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了解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9)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八、社会实践

对于部分大一的先修该课程的学生,授课45学时,社会实践9个学时。主要采取校内讲座写作报告的形式。根据校内听取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讲座,写一篇2000字的实践报告或体会。学生可在以下两种基本形式中选择一种:

第一,对本学期中在我校校园中聆听的讲座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撰写一份《课外讲座的观感与评析》;

第二、根据自己在本学期参加校园课外活动的亲身经历,写一份《课外实践的收获与思考》。

九、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要参考资料:

《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文件、十七大文件、十八大文件、《毛泽东传》。

3、视频资料:《复兴之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毛泽东传》、《邓小平传》、《苦难辉煌》

十、先修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审批人: 董金明

审批日期:2014.3

审核人:张峰编写人:张峰

第二篇:上海海事大学 考试大纲 世界海运地理_JY320270

《海运地理》课程教学大纲(2014/2)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海运地理

2、英文名称:Maritime Geography

3、课程号:JY320270

二、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测验2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查

四、适用专业

经济,法学,管理,航海,以及各类社会科学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全院任选)。

五、课程简介

海上运输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全球商品贸易量中的近九成是由海上运 输这种方式完成的。本课程以海上运输基本空间要素,包括航线、船舶、货物和港口这四种最基本的空间要素为引导,从这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这些要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基本要素在全球的分布格局, 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主线,对三大洋沿岸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港口等情况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四大要素的世界市场及全球格局;第二部分以三大洋为引导,分别对全球沿海国家和地区海上运输及其相关的要素进行了个别的分析。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以及上船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其宏观掌握和了解现代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全球海运及贸易格局有重要的作用。

七、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1、内容和学时分配:讲授十三章节(36课时),结束后考查。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第一章:绪论(教学4学时)。

1、学习要求和主要参考资料和辅助材料的索引

2、课程的内容结构和脉络

3、海运地理空间要素的构成

4、研究对象和国家的基本概念

5、国家和地区的分类

6、国家和地区评价指标及综合国力

第二章:海运航线(教学3学时)

1、航线的分类

2、影响航线选择的主要因素

3、太平洋航线及主要海上通道

4、大西洋航线及主要海上通道

5、印度洋航线及主要海上通道

6、北冰洋

第三章:海运船舶(教学2学时)

1、商船分类

2、船舶运力的空间分布

3、造船能力及空间分布 第四章:海运港口(教学2学时)

1、港口分类

2、港口结构

3、世界港口的空间格局

4、自由区

第五章:海运货物(教学2学时)

1、海运货物种类及国际贸易特点

2、国际货物贸易与地域结构

3、中国对外贸易的货物结构

4、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

第六章:石油及天然气的贸易和运输(教学4学时)

1、石油的基本概念

2、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域格局

3、中国石油及天然气的储、产、销的状况 第七章:大宗干散货的贸易和运输(教学2学时)

1、铁矿贸易和运输

2、煤炭贸易和运输

3、谷物贸易和运输

第八章:太平洋西岸(教学4学时)

1、日本海沿岸

2、大中国航区

3、东南亚区域

4、大洋州沿岸

第九章:太平洋东岸(教学2学时)

1、北美大陆

2、中美加勒比地区

3、南美太平洋岸

第十章:印度洋岸(教学2学时)

1、印度次大陆

2、中东海湾

3、东非沿岸

第十一章:北大西洋(教学2学时)

1、波罗的海沿岸

2、北海沿岸

第十二章:地中海(教学3学时)

1、非洲地中海岸

2、西亚地中海岸

3、欧洲地中海岸

第十三章:南大西洋(教学2学时)

1、南美大西洋岸

2、西非大西洋岸

考查(2学时)

2、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海运港口、船舶、货物及航线的基本概念;2)基本熟悉上述四要素的全球空间格局;3)理解大宗海运货物在全球的流量和流向; 4)重点掌握全球集装箱港口及重点区域的网络格局。

八、实验内容

九、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世界海运地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陆琪编著

2、主要参考资料: 《国际物流地理》(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王学锋、陆琪、马修军编著 《世界经济学》 张幼文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年 《世界航线》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年 《国际航运经济地理》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国际贸易港口》

裘克勤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进入世界主要经济圈软件科学丛书》 叶卫平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世界地图册》地图出版社1998年 各类年鉴:

《中国港口年鉴》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中国交通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 各类期刊:

《中国航务周刊》 《集装箱化》 《中国港口》 《海运情报》 《港口科技动态》 《国际经贸消息》

《Containerization international》 《Cargo systems》

十、先修课程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自然地理 船舶概论 港口经济 国际贸易实务

审批人: 殷明 审核人: 王学锋 编写人:陆琪 审批日期: 2014年3月5日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_上海海事大学2012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资料

一. 单选、多选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观能动性作用经验论和唯理论

创新精神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矛盾的特殊性新事物 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社会的基本矛盾矛盾的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实践的观念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否定的规律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社会物质生活群众观点辩证的否定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真理

对立统一的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文化先进文化资本主义朴素的唯物主义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路线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率 利润、价值规律经济全球化载体与时俱进

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生产力发展水平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货币与资本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劳动二重性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空想社会主义人物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私人劳动力和唯心主义 二.简答题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P144)(简答)

商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什么?(P189)(简答)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激光机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3、哲学基本问题(P28)(可能不考大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辨证的否定(P47)

①辨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②辨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③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5、检验真理的标准(P77)(辨析/判断)

①理论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5)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7、新生事物(P41)

新生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生事物的存在不是永恒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8、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出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势也不同,可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

9、矛盾的普遍性(P45)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

①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剩余价值规律(不考大题)

是指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增值的规律。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11、三个代表

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1.社会意识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P202)

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4、论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规律的作用(P147)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5、意识能动性表现(P56)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1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P64)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7、如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152)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8、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题)

地理环境也称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等。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所必要的物质前提,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地理环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2.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用。即在其它条件大体相同的而地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地理环境优越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就快些,反之就慢些。

3.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4.地理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系统维持如何,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9、社会基本矛盾(P1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①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0、意识的起源(P30)(简答)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全球化的后果(P196)(论述)

动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积极后果: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

3.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加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23)(材料)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技能,生产知识水平、智慧;有助于不断变革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助于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助于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四篇:上海海事大学概论样卷1

说明:根据本课程《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基本要求,特向同学提供本课程的两份样卷,仅供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样卷1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20题,共20分)1.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B)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献是(B)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A)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快社会主义改造

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论述错误的是(C)

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积极因素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占有压倒的优势 C.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是不可相互转化的 D.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A.人民内部矛盾 B.敌我矛盾 C.阶级矛盾 D.社会矛盾

6.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文献是(D)A.《矛盾论》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8.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D)A.是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

C.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9.下列关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错误的是(C)

A.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已经不存在了 D.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10.人民内部矛盾是(C)A.对抗性的矛盾

B.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C.非对抗性的矛盾 D.不可调和的矛盾

11.关于敌我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B)A.用专政的办法解决 B.用民主的办法解决 C.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D.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12.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著作是(A)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3.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人是(A)A.陈云 B.毛泽东 C.邓小平D.周恩来

14、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之间的矛盾。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B.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

1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1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1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B)。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5题,共10分)

1.社会主义存在着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C)A.敌我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包括(ABD)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出现了冒进情绪,没有多少意义 D.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C)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B.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C.相适应是基本方面,相矛盾是非基本方面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

(共60分)

(一)材料分析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主要是学习了哪国的经验(B)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2.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动荡不安的气氛,成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的国际背景,这一国际背景是(A)A.波匈事件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中苏大论战 3.毛泽东提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种思想可以概括为()A.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B.团结-批评-团结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毛泽东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说明了(B)A.向苏联学习是完全错误的

B.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中苏关系破裂

D.毛泽东开始反对赫鲁晓夫 5.社会主义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段话说明(A)A.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D.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将最终消灭矛盾

6.关于工业化,毛泽东提出的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总方针 B.重工业优先发展

C.轻工业优先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D.农业优先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7.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的判断正确的是(D)

A.没有必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B.应该全面向苏联学习,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向苏联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 D.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A)A.民主 B.批评 C.教育 D.团结

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义革命的起点是(C)

A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2、“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3.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指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下列哪个论断和事实不能支撑上述观点(D)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 B.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的代表

D.在华外国专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4.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面不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的是(C)

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B.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C.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

D.“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使解决了3亿多人的脱贫,2亿多人非农化,1亿多人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使中国在将近3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平均增长;使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又使整个国家保持团结稳定。中国人民将继续沿着这条成功之路前行,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战胜新的困难,直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本论述中所说的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的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是指:()(A)市场经济发展道路;(B)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新自由主义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细心观察后却不难发现,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或者不惜精力,试图从亚洲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则选择性地“失明”。实际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真正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之后的一个独立创造(B)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是因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C)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应当逐步将西方的政治模式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8、“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 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9、邓小平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喝、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B)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这表明(B)A.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B.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C.我国要和国际完全接轨

D.我国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二)材料分析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1、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ABD),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A.统一战线

B.群众路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习近平在出席《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ABD)等优良作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实事求是

D.批评和自我批评

3、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ABD)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4.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B.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C.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反之亦然 D.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甚至相互否定 5.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关于毛泽东矛盾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AB)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D.应该用专政的办法解决矛盾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材料

1、毛泽东总结中国民主革命所说的:“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材料

2、邓小平说过:“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请回答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第三部分论述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

第五篇:上海海事大学概论样卷1

说明:根据本课程《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基本要求,特向同学提供本课程的两份样卷,仅供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样卷1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B)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献是(B)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A)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快社会主义改造

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论述错误的是(C)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积极因素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占有压倒的优势 C.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是不可相互转化的 D.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A.人民内部矛盾 B.敌我矛盾 C.阶级矛盾 D.社会矛盾

6.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文献是(D)A.《矛盾论》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8.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D)A.是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

C.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9.下列关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错误的是(C)A.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C.阶级矛盾已经不存在了 D.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10.人民内部矛盾是(C)A.对抗性的矛盾

B.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C.非对抗性的矛盾 D.不可调和的矛盾

11.关于敌我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B)A.用专政的办法解决 B.用民主的办法解决 C.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D.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12.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著作是(A)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3.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人是(A)A.陈云 B.毛泽东 C.邓小平D.周恩来

14、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之间的矛盾。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B.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

1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1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1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B)。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二)多项选择

(每题2分,5题,共10分)1.社会主义存在着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C)A.敌我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包括(ABD)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出现了冒进情绪,没有多少意义 D.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C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B.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C.相适应是基本方面,相矛盾是非基本方面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共60分)

(一)材料分析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主要是学习了哪国的经验(B)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2.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动荡不安的气氛,成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的国际背景,这一国际背景是(A)A.波匈事件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中苏大论战

3.毛泽东提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种思想可以概括为()A.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B.团结-批评-团结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毛泽东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说明了(B)A.向苏联学习是完全错误的 B.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中苏关系破裂

D.毛泽东开始反对赫鲁晓夫

5.社会主义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段话说明(A)

A.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D.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将最终消灭矛盾

6.关于工业化,毛泽东提出的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总方针 B.重工业优先发展

C.轻工业优先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D.农业优先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7.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的判断正确的是(D)A.没有必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B.应该全面向苏联学习,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向苏联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 D.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

(A)A.民主 B.批评 C.教育 D.团结

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义革命的起点是(C)

A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2、“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3.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指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下列哪个论断和事实不能支撑上述观 7 点(D)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

B.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的代表

D.在华外国专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4.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面不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的是(C)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B.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C.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

D.“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使解决了3亿多人的脱贫,2亿多人非农化,1亿多人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使中国在将近3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平均增长;使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又使整个国家保持团结稳定。中国人民将继续沿着这条成功之路前行,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战胜新的困难,直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本论述中所说的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的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是指:()(A)市场经济发展道路;(B)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新自由主义道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近年来,国内外关于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细心观察后却不难发现,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或者不惜精力,试图从亚洲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则选择性地“失明”。实际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真正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之后的一个独立创造

(B)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是因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C)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应当逐步将西方的政治模式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8、“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 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9、邓小平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喝、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B)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这表明(B)A.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B.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C.我国要和国际完全接轨 D.我国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二)材料分析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1、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ABD),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A.统一战线

B.群众路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习近平在出席《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ABD)等优良作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实事求是

D.批评和自我批评

3、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ABD)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4.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 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B.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C.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反之亦然 D.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甚至相互否定

5.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关于毛泽东矛盾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AB)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D.应该用专政的办法解决矛盾

(三)材料分析题

(每题10分,1题,共10分)

材料

1、毛泽东总结中国民主革命所说的:“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材料

2、邓小平说过:“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请回答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第三部分 论述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

1、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的意义?

下载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海事大学考试大纲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海事大学5篇

    1909年7月,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于该学堂增设船政科(航海专科),学制4年,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 1911年(宣统......

    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

    上海海事大学教务处 篇一:关于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辅修专业招生的通知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辅修专业招生通知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近代史 考试重点整理五篇

     1.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11、12 半殖民地社会: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名义统治者是本国人,实际统治权却操在外国人手中。 半封建社会:封建自然经济已经解体,资本主义经济有一......

    上海海事大学组织行为学考试提纲

    上海海事大学组织行为学考试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

    上海海事大学办事指南

    资产处相关问答 1.室内设施损坏了,应当如何处理? 答:使用者如发现室内电灯不亮、插座没电、开关损坏、门窗损坏、盥洗室内设施设备故障、厕所、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可直接报各大......

    听电影 上海海事大学

    听电影——《枪火》 音乐《爱情的枪》左小祖咒 女:聆听光影魅力,传播电影文化。欢迎来到上海海事大学广播台听电影节目。大家好,我是主播XX。 男:我是主播XX。刚刚我们听到的是......

    上海海事大学《远洋运输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海海事大学《远洋运输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班轮运输2、提单3、受载期 4、宣载5、责任限制二、判断(20分) 1、提单正面的通知人就是收货人。 2、凭保函签发清洁......

    小学生参观上海海事大学策划书

    上海海事大学微尘志愿者协会活动策划 ——开放日游览活动 一、前期准备 A、根据了解到的各社团的精品活动设计好路线并进行踩点,根据路线和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做好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