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时间:2019-05-13 18:0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一)学习压力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一是恐惧,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在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每当考试来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厌学则是目前中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来自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青少年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一份来自“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组的调查报告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不明显,压力大48.52%

同学之间竞争太激烈,学习氛围紧张18.25%

某门课程难以学会,自信心丧失63.48%

睡眠严重不足,考前焦虑78%

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太高,总怕父母失望33.56%

不能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14%

老师对我有成见,偏心5.55%

缺乏明确的目标,觉得学习的意义并不大13.93%

个人性格有缺陷,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及其它6.5%

(二)教育缺失

1989年月日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这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以下一些重点转移:①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②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③学会算术学习,促进对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④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知、自尊、自信;⑤促进人际关系,支持年轻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等等。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现实中,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把心理问题简单化的归于学生的品行问题。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家庭影响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咨询中我们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与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

(四)社会环境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急功近利的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篇:**镇完全小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马迹塘镇完全小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一)学习压力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一是恐惧,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在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每当考试来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厌学则是目前中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来自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青少年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一份来自“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组的调查报告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不明显,压力大48.52%

同学之间竞争太激烈,学习氛围紧张18.25%

某门课程难以学会,自信心丧失63.48%

睡眠严重不足,考前焦虑78%

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太高,总怕父母失望33.56%

不能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14%

老师对我有成见,偏心5.55%

缺乏明确的目标,觉得学习的意义并不大13.93%

个人性格有缺陷,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及其它6.5%

(二)教育缺失

1989年月日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这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以下一些重点转移:①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②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③学会算术学习,促进对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④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知、自尊、自信;⑤促进人际关系,支持年轻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等等。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现实中,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把心理问题简单化的归于学生的品行问题。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家庭影响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咨询中我们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与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

(四)社会环境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急功近利的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徐 娜建始红岩民族小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者的素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随之而来的一些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挖掘“问题少年”的行为表现,分析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疏导,是做好“问题少年”工作的必由之路。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心理处于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厌学

在我家访了解到一位家长,她很苦恼。儿子上六年级,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无精打采。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他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小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厌学心理。那么,怎样能克服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1)以身作则。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

(2)尊重关爱。小学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

(3)欣赏鼓励。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4)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提高。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网络的原因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网络为青少年搭建全新信息平台的同时,各种不良信息也在加速入侵,网上大量黄色、暴力、反动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造成了严重影响。因网络引起的青少年犯罪和其它社会问题与日俱增。由于青少年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目前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因为上网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渐增多,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谈网色变”。有人形象地将网吧中的不良倾向归纳为“三大公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甚至有媒体呼吁,“别让网吧毁了下一代!”网络对青少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他们带来扩大视野的各种有益信息,又给他们带来“防不胜防”的有毒信息。近年来,网络“黄毒”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将青少年与网络色情分开,已成为令家长和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盲点”。此外,许多学生整天沉溺于游戏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为了帮助青少年逐步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心理,并增强自身能力,从而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1)引导青少年趋利避害,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要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自己创建校园网,让校园网成为传播知识的窗口,教育学生的阵地,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要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网络负面作用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教育的滞后,因此,除了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外,在信息时代,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富有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去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2)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的加入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目前许多家庭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或相关亲戚监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较同龄儿童相比,存在问题较多,且十分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这次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势在必行,更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共同肩负起关心、爱护、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问题,它同样需要我们大家去关注,去用心解决。中国发展离不开孩子,社会进步更离不开孩子。因此,为了我们可爱的中国,也为了我们这些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我向全国人民呼吁:关注孩子,还他们天生的活泼与可爱,让他们在关爱的海洋里,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四篇: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奉新二中 涂明琴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进入21世纪后,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中小学中,有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自私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 青少年(中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上,心理上与社会环境和谐协调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能较平稳地度过社会和家庭的变故以及灾难的打击。青少年一般在6--17岁之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素质比较弱,自控能力不强。我们只有了解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预防和解决它。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心理隐患。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所学校。”家庭良好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家庭的教育不当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隐患。自90年代以来,大批的独生子女来到校园,他们由于受到家庭的不同影响,有的学生懒散,有的好胜争强,有的孤独封闭,有的多愁善感,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性和心理缺陷。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挫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都较差,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重负,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此外,单亲家庭的影响,分数挂帅,盲目攀比等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患。

2、学校处理不当,造成心理失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思想、方法上的不当或失误也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例如,对于个别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屑,同学鄙视,就形成心理压抑,从而破罐子破摔、无心向学、精神不振。有的还因不善交往,造成心理失调,诱发心理疾病。

3、社会负面影响,造成心理障碍。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孩子们变得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迁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和呵护;现实社会的万紫千红、五彩斑斓,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欲诱惑、不健康的思想、情感、行为,都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各种社会的传媒,信息化的作用等负面的影响,都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造成心理障碍。

因此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我们的平日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测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同学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性交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使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心理都有良好影响。因此学校要注意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如板报、宣传栏、挂图、校园广播站等介绍心理知识、典型人物事迹。

总之,现实教育问题向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心理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严格自律,自尊自信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第五篇: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榆中县第九中学金平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进入21世纪后,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中小学中,有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自私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只有了解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在教育教 学中有意识地去预防和解决它。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呢?

社会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网吧、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家庭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里,长辈对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一方面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舍不得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过分地要求他们,强使他们接受超越幼小心灵承受力的教育。过度的溺爱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恶习;过度高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此外,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学习和升学

目前,我国学生升学的学习负担太重:在学校里整天被束缚在冗长乏味的课程中,课外活动徒有虚名,回到家中还要埋头于做不完的作业中。看会电视都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方法陈旧,既激不起学习兴趣,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使不少青少年产生了疲劳心理,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记意力下降、情绪不安、烦燥。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心理健康。同时,学校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偏差,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学校教师,家长都围绕着考试转,频繁的考试,反复地排名,搞的青少年十分紧张。而且这种升学压力已波及到小学生,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小学生为了考上好初中,初中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高中又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都在为分数而超负荷运转。一旦考分低。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甚至打骂。所以每当考试,很多青少年便惶惶然,长此以往会诱发许多心理疾病。

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这时期,青少年生理上迅速发育,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及心理诸

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青少年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少年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带有冲动性,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我国历来在这方面的教育就相当薄弱。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即使有那么一点,也可能是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得来的,零零落落,很不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现象。而对于这种悄悄到来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认识,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因此,他们不是采用消极封闭自己,使自己更加忧郁,就是采用大胆地欣赏追求异性,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早恋或非正常交往,导致心理疾病.致使这一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网络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在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非法的不良的网站、网吧林立,一些肮脏的性、暴力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东西充斥网络,而这些又得不到有效控制。可青少年的分辨能力、自控能力都还很差,这就自然产生了许多令人忧心忡忡的现象。据有关调查,不良网络、网吧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杀手”。我们从相关的媒体的报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因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失踪等问题的例子,而其中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网络对我们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是无可抗拒的。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离开电脑、离开网络是不可想象的。学生要上网查阅资料、娱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校内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上网欲望,学生就往校外跑,导致学生逃学比例的增加。这其中的种种现象、种种矛盾对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惧学、意志薄弱,不能承受挫折与困难,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会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出现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心理知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影响等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启发帮助,以增进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发其潜在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我们的平日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测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同学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性交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使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心理都有良好影响。因此学校要注意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如板报、宣传栏、挂图、校园广播站等介绍心理知识、典型人物事迹。

总之,现实教育问题向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心理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严格自律,自尊自信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下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优秀范文5篇]

    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且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都达到的一种完好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素质教......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要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心......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范文合集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早恋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提倡的。 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金乡三中焦维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最终5篇)

    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1.请就心理健康和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儿童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他们本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段时期往往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3亿多人中,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突出表现为人际......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 , 我国 18岁以 下未成年人 3亿多人中 , 据保守估计 , 有各类学习、 情绪、 行为障 碍者达 3000万。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