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莲池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永仁县莲池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
(一)基本情况
永仁县莲池初级中学位于永仁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5公里,成立于1993年,建校至今已有18年历史,学校招生覆盖莲池乡、宜就镇18个村委会,近3万人。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7437平方米。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69人,教职工84人。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办学经验和优势
1、学校制度健全完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优化高效。学校建立了如《莲池中学教职工实绩考核及绩效发放办法》、《莲池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莲池中学师德考评办法》等核心制度,学校基本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2、教师队伍数量充足,具有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团结协作的传统职业精神。干部队伍廉洁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担当。
3、学校秉承多年来的优良办学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良好的团队精神、浓郁的学校文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音体美等艺术教育、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严格高效的教育管理等办学特色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配套用房和运动场严重不足,班容量较大。
2、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规范的教师补充机制,教学观念相对滞后,骨干教师、名教师数量不足。
3、本地教育体制不活、不优,制约学校自主办学积极性,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创建带来较大难度。
4、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更新不快,使用率和效率不高。
5、学校管理的规范性、严格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针,以教育方针、“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行动指南,以“四有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培养目标,以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管理论、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
(一)办学理念
1、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
2、学校“六风”:
校风:文明团结,勤奋创新。
教风:严谨、乐教、博学、创新。
学风:修德、向上、勤学、善思。
研风:互研互促,合作共赢。
政风:严格、规范、高效、创优。
党风:清正廉洁,创先争优。
3、办学策略:
依法治校促规范,强化管理促质量;
科学发展创示范,锐意改革创品牌。
4、办学模式:
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教师实行包保责任制管理,学生实行“四自主”(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成长)化教育。
(二)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战略
坚持一个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
实施两项工程:一是实施强师、提质、固基、优管、活制五大工程,二是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核心制度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走三条发展之路: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实现四个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服务创新;
达到五个满意:学生满意、教职工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2、学校发展目标
总目标:
生态型校园、学习型教师、创新型学生,现代化管理、高效化教学、自主化学习。
①近期目标(2010-2012):健全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学校运行机制,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开展学校二次创业,严格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教,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目标。
②中期目标(2012-2015):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严格高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加快学校特色创建步伐,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③远期目标(2015-2020);即学校愿景,这四年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总结、提炼、升华学校管理,形成质量名牌学校、管理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教科研先进学校,打造一批省、州、校、校名教师、骨干教师,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目标。
3、教师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合作探索、创新高效”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学生发展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六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尚美、会劳动、会合作)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初中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校特色目标
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人生艺术、追求艺术人生”为主题,努力创建一所“学校充满艺术氛围、教学充满艺术风格、教师充满艺术气质、学生充满艺术情趣”的艺术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实施规划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工作责任。
政教处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友好型创建、安全卫生工作、学生自主化管理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科研工作的规划实施、教职工队伍建设、师生学习型创建、学生自主化学习培养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总务工作的规划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和学校服务保障工作。
2、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严格实行“四制”管理,健全制度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包保责任制管理,加强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会议制度,坚持安排部署和总结汇报工作的全体教职工月例会制。
(二)优化用人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1、对干部实行“四制一体”管理。“四制”为竞争上岗制、民主考核制、任期年限制、责任追究制;“一体”为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创先争优、富有战斗力的有机整体。
2、对教师严格实行“五制一氛围”管理。“五制”即岗位目标责任制、全员聘任制、责任包保制、实绩考核制和奖惩激励制;“一氛围”为在教师管理中,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在制度刚性管理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努力使教师集体形成自觉遵纪守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民主和谐的良好人文氛围,让这种柔性的人文自律成为学校刚性管理的补充。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管理服务、学校发展、安全防范等四大责任。
3、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强化班主任“八大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规意识、公平意识、人本意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建立班主任的选拔、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班主任热爱班主任岗位、注重班级管理的创新和热爱学生的情怀,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班级管理水平和高度责任感的班主任队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以月德育主题教育为抓手,夯实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体验,强化德育工作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按“一树二主三参与四渠道五渗透六制”(“一树”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二主”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基地两个主阵地的德育功能;“三参与”为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人人参与、事事参与、全程参与;“四渠道”为德育工作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等四渠道;“五渗透”为学校德育工作要管理渗透、学科渗透、人文渗透、活动渗透、环境渗透;“六制”为德育工作实行责任包保制、情况通报制、过程监督制、实绩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和奖惩激励制。)的模式管理和落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
2、突出教学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夯实教学常规工作;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搭建教学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对外开放和内部交流;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学校教学工作按“抓六常、促五创”(常规、常态、常训、常查、常比、常测;创先、创优、创效、创特、创新)的管理理念,狠抓落实,常抓常新。
3、大力推进“科研强师、科研强教、科研强校”工程。以校本科研为基础,着力破解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以教师发展为根本,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着力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学校科研工作按“三全四渐进”(“三全”为全员、全面、全程;“四渐进”为按立足校本、植根实践、课题拓展、理论强基的渐进程序,由实践到理论,由浅入深发展提高。)的科研理念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
(四)硬化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1、努力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争取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办学条件改善的再次跨越,基本实现校园“五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现代化),教学配套多功能用房充足,教学设备齐全、领先、及时更新,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根本治理,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2、努力强化学校软环境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按“物质文化打基础,制度文化强内力,行为文化塑形象,精神文化铸品牌”的文化建设理念,全面加强学校科学文化、历史文化、道德文化、人文文化、自然文化、艺术文化、管理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校彰显文宫艺苑色彩,把师生都培养成“做文化人,说文化话,做文化事”的高儒雅士。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核心制度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坚持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2、组织保障。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妇、队的组织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组织的职能作用,形成各群团组织部门密切配合,支持学校行政工作的强大合力。
3、队伍保障。学校的科学发展关键在教师,争取上级在人才选拔、分配政策上的倾斜,不断补充新的血液。同时,加大内部挖潜的力度,注重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做到人尽其用。
4、经费保障。争取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职工待遇。
永仁县莲池中学
二0一0年九月
第二篇:--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2—2020)
2012年9月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规划,以指导学校工作。
一、办学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兴校,科研兴校,育人成才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为首,以培养学生懂感恩、会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坚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师,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及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校文明,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思想,造就“会学、会做、会创新”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
二、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创建于1980年,原名为----中学,1992年8月搬迁到此处,既现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5410平方米,仪器、电教、音体美等各种器材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学校目前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近500人,教职工34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中学高级职称教师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本科人数28人,占83%,近3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论文18篇,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
学校办学2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并获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和取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
2009年被县教文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县教文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市委评为“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1年被---市政府授予“市义务教育先进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教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市语委授予“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授予“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12年被市教育局授予“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被教体局评为“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在春季运动会中荣获初中组全县第一名。
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学校必须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群策群力,脚踏实地的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学习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以发展为主 题、以创新为灵魂、以进步为标志,“尚德立校、规范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策略,以“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为导向,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力争5到10年内 把中学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市级规范化要求。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2012年--2014年):
规范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发展思路,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本科学历达到90%。
中期目标(2014年--2018年):
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一支有一定教学风格和科研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出在本市、本县有声誉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为有一定特色的中学。师资水平,本科学历教师达100%,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列,申报市级特色示范学校。
长期目标(2018年--2020年底):
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实行校园闭路网,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化联系。扩大校园面积,绿化美化校园。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承担1项省级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具有一项专业特长,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把学校办成科研水平高、教学手段先进、办学特色明显,全县一流的特色示范学校,申报市级特色示范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4)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雏鹰行动、读书征文、演讲、学雷锋见行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⑹加强家长学校与社会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课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实在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思考到的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过程,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教师角色,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与掌握教育观念,技能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外派进修培训,压担子,承担课题、课改研究任务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教师100%,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开、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差距,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第三篇:中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精 品 文 档
鱼河峁中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明确办学方向,大力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特制定此鱼河峁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47人,在校学生780人,16个教学班。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我校教学管理严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潜力较大,所以,我们需要精心规划,明确目标,真抓实干,科学管理,奋力拼搏,大胆开拓,努力实现学校稳重前进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做到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模式科学、教育实绩明显,发展前景宽广。树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性、效益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积极实施新课标理念的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快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 一、二、三年创建全区名校,四、五年跨入全市教育先进行列。把鱼河峁中学创建成为我区知名中学。
(二)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
1、办学定位:“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
2、一训三风一口号:
校训:厚德 勤勉 格物 励志 文明 守信; 校风:健康为先 育人为魂 质量为本 特色为重 学风:勤学 审问 善思 明辨 慎行; 教风:严谨 灵活 求是 创新 博学
励志口号:路在脚下,志在心中;鱼中学子,潜力无穷;自强不息,我定成功。
3、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4、办学宗旨: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
5、办学特色:全面育人,严格规范,和谐发展,人文见长。
6、学校精神: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
7、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8、培养目标: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正义感责任心、有爱国热情、有理想抱负的初中生,从而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办学规模与管理目标 1、2014至2019年,继续保持16个教学班,学生在校数800人,教师40—50人。
2、建成高效、长效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工作制定全面的科学的质量标准,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系统。
(四)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教学水平过硬(质量)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师德高尚、一专多能(师德)。
我校已有一个立项的市级课题研究《小初衔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争取在2015年结题。并在2014年至2019年继续申请5个课题研究。
(五)学生素质
从2014学年起,每学年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95%以上;犯罪率为零。
从2014学年起,体育合格率达95%,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95%以上,优秀率80%以上。
从2014年学年起,学生在《陕北娃》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每学年为80篇,。在全区中学体育运动会上,要取得奖牌。在科技制作上要取得奖牌。
四、保障措施
(一)以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
1、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德育管理思想。
德育工作目标: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管理方针:育人为本,教育先导,管理服务,教管并重。德育管理原则:(1)坚持师德垂范,服务育人的原则(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核心,以师德为基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律意识)。(2)坚持“三本”,突出“三性”,建设“三风”的原则(以人性为本、以仁德为本、以责任为本;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校风、教风、学风)。
2、规范德育内容,形成自身特色。
明确一个目标 :培养学生在“做人”的五个层次上合格,即:(1)行为规范,做合格的中学生;(2)明辨是非,做合格的人;(3)热爱祖国,做合格的中国人;(4)有国际意识,全球化视野和心态,做合格的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5)信念坚定,做合格的杜会主义接班人。
做到“两抓三育”:一手抓师德建设,一手抓学生德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坚持“四育四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入,环境育人;信念教育层次化、道德教育持久化、养成教育规范化,心理教育课程化。
3、严格选拔、培养,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重视课任教师教育基本能力的培养。
坚持“三情”管理,实施“疑心工程”。热情管理:(1)酷爱教育事业,坚持既教书又育人;(2)凭人格为国尽忠,靠良心对校尽责,用热心对生传道;(3)咬紧一个底线:师德垂范;调整两种心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眼高手低,不孤芳自赏。真情管理:(1)对人忠诚;(2)对事公平;(3)对物尽用。深情管理:班子成员做到“五祝贺”、“四必访”,“三到场”。(五)完善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
既注重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也注重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柔性管理。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管理的机制。
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根本,管理为保证,改革为先导,质量为灵魂;管理贵在管人,管人贵在管心,管心贵在知心,知心贵在真心。
(六)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的灵气所在。要紧紧围绕“协调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体现鱼河峁中学(桐条沟中学和董家湾中学)的文化底蕴,反映鱼河峁中学(桐条沟中学和董家湾中学)人的精神与追求。校园环境的总体设计做到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以幽雅环境陶冶美,以文明举止塑造美,以勤奋刻苦创造美;让墙壁,黑板、标牌等说话,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环境中成长;建设高雅文明的寝室文化,利用寄宿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和儒雅品位。
榆阳区鱼河峁镇初级中学 2014年9月1日
第四篇:XX中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XX中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XX中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立足实际,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强,学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明确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一、指导思想
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目标高、能实现,项目全、有重点,切实际、针对强”为原则,为学校的发展前景,规划出一份宏伟蓝图,实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经过从2012年至2017年的发展,争取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一)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和、学、树、管”的干部管理思路。
和:加强干部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坚信“人和事定成”。
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学好政治理论、领导策略、科研理论及业务知识。
树:不断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甘当人民的公仆,树立良好形象。
管: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坚持民主评议干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特别要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使他们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
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校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努力建设一支“目标远大、理念领先、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廉洁勤政”的专家型干部队伍。
2、教师队伍建设
(1)以十六字方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人和为贵,奉献为先,素质为本,服务为荣”。
人和为贵:
团结是良好师德的体现,加强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精诚团结,和睦相处,相互支持,积极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奉献为先: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淡化自我,勇于奉献,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石。
素质为本:
提高干部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素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取得成果的保证。
服务为荣:
为一线服务,为学生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只有高效率的服务,才能带来高质量的回报,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应树立服务为荣的思想。
(2)师德教育
以“五有”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即有先进的思想,有高尚的人格,有科学的头脑,有渊博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心。
(3)观念转变
广泛开展科研、教研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4)信息素养
3-5年内,通过教师自学和继续教育培训,使80%教师能制作高水平课件,能使用校园网进行办公和教学,加大对教师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利用能力的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5)学历达标
到2017年,学校教职工本科学历人数要占职工总数的80%,大专学历人数要占总人数的100%。
(6)骨干培养
在优秀教师培养方面,力争有特级教师1-2名,具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的教师分别达到1、10、30名以上。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7)学术成就:担任市级学科带头人10-15人,能够编著(或参编)学术著作者2-5人以上,每年都能有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获市级以上一等奖)。
(二)管理机制:
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实现“按需设岗,精干高效,全员聘任,专兼结合,按岗定酬”的改革目标。
(三)办学条件:
1、办学设备:建成高标准的信息技术中心,配备大容量资源管理器、网管服务器;建成千兆到楼层、百兆到科室、十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网络终端遍布全校各个办公室及教室,办公室配微机,教室配机顶盒,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视机进行教学;争取实现教室配备实物展台;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教职员工全部使用计算机办公;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等各类功能教室及其配置达到省级一类标准;增加教学软件的投入,添购与自制相结合,努力使我校的电化教学设施设备进入市初级中学前列;全面启动办公管理网络化、自动化和无纸化。将购置重心逐步转移至非纸质图书。对图书实施微机管理、开架借书、全天候服务,提高图书使用率,增强图书馆的“课堂功能”。
2、校园环境:道路地砖化,绿化园林化,环境教育化,装饰艺术化。教学、生活和活动等独立设区。切实实现“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四)德育工作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总结提炼出成熟的德育工作经验。
1、德育科研:加强德育科研、争创“全国德育名校”。
2、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倡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约之以规”的传统经验的同时,建设一支以“偏爱、厚爱、深爱”为情感基础的,以“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为工作方法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3、学生管理:以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创造实验中学学生“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精神风貌。
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形成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促进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形势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开拓社会育人基地,形成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共塑美好心灵。
6、家长学校:形成比较完善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家校联系档案,开展系统的家长学校教学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五)教学工作
1、教材改革
(1)完成新教材的实验研究、经验总结及成果推广。(2)课任教师学好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实质,用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力争教师有经验成果在市级推广。
(3)课任教师要结合本学科实际,选好用好地方课程,通过学习地方课程,使学生了解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教学方法改革
(1)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程度,师生合作状态,生生互动探索,课堂和谐氛围,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侧重点,创设“会学乐学、和谐合作、师生互动、创新发展”的教学氛围。
(3)提高现代设备使用效益,实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水平。
3、评价改革
(1)逐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工作态度,更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实效;不仅要关注教学业绩,还要关注师德规范;不仅要关注教学水平,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合作精神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尽快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4、教学质量:合格率、优秀率、及格率在全县保持领先,个别学科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5、中考:上线率、录取率达到云县先进水平。
6、竞赛:成绩保持在全县的领先地位,个别学科达到市同类学校第一梯队水平。
(六)教科研工作
按照“科研兴校、实验办学、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力争在3-5年内实现:
1、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亮点和品牌,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2、教师全员参与教科研工作。能够承担多项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
3、教师和学生全部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和学,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七)学术成就:
1、学术著述:在市级以上发表、交流、获奖的论文、课件等上。
2、学术荣誉:争取3-5年内,有市级教学能手(或名师)2-3人,县级教学能手(或名师)6-9名。
(八)校外协作:
1、与市内1—2所学校建立合作、扶助关系,能够在临沧市教育系统内形成比较强的辐射能力,发挥示范作用。
2、能够开展校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
(九)办学规模:
1、保持每个年段7个班级、全校20个班级的办学规模。
2、全校教职工90名左右,学生1400名左右。
(十)办学特色:
基本形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艺体教育、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特色。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2014年)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创建特色
重点是确定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主导价值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领导干部素养提升工程”,初步形成一支“团结、自律、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集体和师德合格、学历达标、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立足学校实际,创建学校特色,基本形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体艺教育、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特色。实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目标,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积聚后劲。
第二阶段(2014年——2016年)科学管理提高质效发展特色增强活力
重点是深入开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活动,加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科学学习习惯,学生主体性进一步深化;加强青年教师的自培,培养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以科研促发展,完善学生素质评价方案,进一步优化办学特色;加速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建立多媒体电脑教学网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阶段(2016年——2017年)依法治校自主发展完善机制争创一流
重点是依法治校,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能力,增强办学活力。优化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思想新、学识广、能力强、善管理的领导班子队伍和师表、敬业、知理、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数量充足、学科齐全、相对稳定的青年骨干教师群;完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优化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学校开放、社会参与的办学机制,走在临沧市教育改革的前列,向创办市级名校的目标迈进。
四、具体措施
1、转变观念是关键。用前沿、正确的教育思想统领学校工作,树立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宗旨,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以教师为本,通过继续教育,让每位教师都有提高;以学校为本,通过依法自主办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保持学校持续发展。
2、教育科研是先导。进一步增强教育科学研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的方法策略,研究、探索和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的问题。以省市科研课题为龙头,建立不同层次的课题群,重点进行教育评价体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策略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3、科学管理是动力。依法治校,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程度。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4、优化队伍是保证。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加强干训、师训;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当重任、开拓创新”的领导和教师队伍,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愿景。
5、建立体系是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健全德育工作,优化课堂教学素质化的策略和模式,完善学生素质的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创建学校特色,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组织规范化,活动素质化。
6、深化课改是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发挥课程实践主体的作用和创造精神,以“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堂充满活力”作为教改目标,注重对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分层递进,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开发与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7、“硬件”建设是基础。注重“标准化”建设,克服困难,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8、教育技术手段更新是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应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制高点。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建设,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
XX中学 2012年9月
第五篇:中河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河中学中长期规划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我校素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办学总体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师,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及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校文明,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培养“自主、全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思想,造就“会学、会做、会创新”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
二、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学校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智慧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深化学校改革与管理,推进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加强“双高工作”,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三、办学宗旨:夯实基础、培养新人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我们教育信念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 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适应适应社会发展人。坚持中华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爱心、孝心、善心”。
3.培养的学生必须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人。他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一流意识、法制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等现代意识。
4.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各项基础扎实,达到“身心两健”,“善学习,有创新意识,能创新、会创造”的新人。
5、培养的学生必须是文明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坚持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文明性、正确性。
四、明确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把学校办成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的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校。具体目标是: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 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评聘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创建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实现:
⑴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上树种名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⑵学校围墙等公用环境配有名画临摹,名人佳作、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学校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学生时事。⑶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演播活动”、“每日一句名言、一句英文”丰富文化内涵,提供精神食粮;学生“月星”展示,打造精英风采,塑造精神偶像:“三个一”活动(一次艺术展、一次体育运动会、一台文艺节目)尽展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⑷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人的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⑸校园的上空回荡着朗朗读书声;学校操场、上“运动健将”集体舞等特定的活动交叉形成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展现学习氛围、展示学 生天真活泼的天性,令人羡慕。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⑴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教师95%以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以上
(3)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4)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5)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在三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 渡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⑴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热的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创新。⑵培养四种能力:人人写一手好字、规范字,人人会熟练地操作电脑,人人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⑶、社会效验好,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7.创建学校特色,树立学校品牌
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⑵突出以班级为单位,培养以音乐、美术为长的特色。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学习《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⑷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⑸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的旅游、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有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研究性学习、学雷锋见行动、社会实践、春游”等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预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⑹加强家长学校与社区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突显特点、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 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4.在一年内,重建能适应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注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创新),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者),每位教师要研究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2)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教代会,校务会等形式,广泛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和谐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决策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充分考虑教师创造性劳动、情感与工作态度、角色转变,以及教学思想、方向的同时,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代教育水平以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内容,并做到真抓实干,杜绝形式。(4)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差异、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平时与终结、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 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6)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多元的评价改革。(三)、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差距较大,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将设法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在五年内,将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不断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室、广播等专用教室建设。继续添置充实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教学仪器设备。
2.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班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一是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计划,落实课程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继续完善教师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业考核等评价的制度的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教师考评办法、全员聘任的聘后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管理等,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四是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五是加强教师岗位练兵,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六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七是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教学常 规工作;八是加强对学业评价的改革,建立、规范学生的考试制度,公正评价学业。
(五)、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与福利待遇,努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为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物质与经费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在政策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继续组织教师的外出参观与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六)、建立特色,树立品牌。
本着学校的特点和实际,认真研究、讨论,找准切入点,在三至五年内,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与社会影响的、人人参与的、能够持之以恒的开展活动的学校特色。建立人人为学校特色服务,为特色贡献的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月星”文化、演播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为持点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完善、充实学校教育教学的设施及资料,不断提高其档次,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九)、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学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安全、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 期的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示经交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吃饭,不得未经交母同意私自外出。
4.加强学校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值日行政与门卫要加强校园治安的巡查,落实节假日的值班制度,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做好校园设施与周边环境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安全月报与大型活动报批制度。
5.加强门卫工作,对进校人员实行盘查、登记制度,严把校门入校关。
(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