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计划
驿马中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施计划
一、社区服务
1.成立庆城县驿马中学社区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任学谦
副组长:杨东旭包莉刘世续李兴合成员:政教干事级主任班主任 科任教师 总务干事
职责:确立社区服务活动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如:拥军拥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党课、团课、保健、法律知识讲座,板报宣传、志愿者活动等。
社区服务由政教处负责实施。
2.组织形式:可以是集体组织,也可以是学生自由安排。
3.时间安排: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分两次进行,每次5—7天,第一次,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高二第二学期。
4.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录表》交政教处。
5.学分认定:由年级主任初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确认,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
每次1学分,共计2学分。
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复议。
二、社会实践
1.成立庆城县驿马中学社会实践领导小组
组长:任学谦
副组长:杨东旭包莉刘世续李兴合成员:政教干事级主任班主任 科任教师 总务干事
职责:确立社会实践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细则,设计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及方式,如军训、劳动、参观、社会调查等,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社会实践由政教处负责实施。
2.组织形式:可以是集体组织,也可以是分散进行。集体组织以行政班为单位,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为责任人,分散进行学生家长为责任人。
3.时间安排:三年不少于三周。高一入学(军训),高一第一学期,高二第一学期。
4.活动记录:学校集体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学生分散进行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将活动计划,有关证明材料及活动成果一并交政教处。
5.学分认定:由年级主任初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确认,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
每次2学分,共计6学分。
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复议。
驿马中学
第二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计划2011
宜章八中2011年上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南,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中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社会经验,进一步延伸课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工作,提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成长为“四有”新人。
二、活动目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校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三、活动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以团委会、学生会为龙头,以年段、班级为具体落实单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条理、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四、工作内容简介
1、爱国主义系列教育
⑴纪律教育:利用班会、升旗仪式和其他各种场合途径对学生进行《学生手册》等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
⑵革命传统教育:请老红军、老党员等革命老前辈作报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夏烈士公园”、“湘南暴动纪念 1
地”等,教育青少年学生继承并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⑶形势教育:请党校、校党委有关同志作形势报告,组织学生参观农村、工厂、开发区,认清形势,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镇的巨大变化,更加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2、进行法制教育
⑴法制报告:请有关专业人士做法制报告,宣传、贯彻《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也为普法教育尽一份力。⑵法制征文:举办法制征文系列活动,各班出板报,年段、学校出宣传栏,多渠道、多层次地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的政策。
⑶法制宣传:结合“法制宣传月”,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并带动其他人遵法守法。
⑷禁毒教育:进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育,举办“禁毒”图防展览,各班还召开“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远离毒品,自觉树立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
3、科技创作活动
⑴科普宣传:结合“科普征文”活动,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教兴国意识,破除迷信,抵制一切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主义的歪理邪说。⑵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丰富科技文化知识,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⑶科技活动: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验证科学道理,做出科学分析和推论,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基础。
4、劳动教育
⑴校内劳动:学生每学期参加一周时间的劳动,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花园式学校,让学生树立“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⑵校外劳动:参加植树造林、清洗非法广告、整治公共场所卫生、保护母亲河——玉溪河;通过劳动,让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巩固劳动光荣的想法,并争当文明市民,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习惯。
5、素质教育
学校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选修课(如象棋、电脑、花卉栽培、养殖、摄影等)和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各类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6、“青年志愿者”工作
继续招募“青年志愿者”,壮大服务队伍,继续对街道孤寡老人、五保户、军烈属和敬老院进行服务,并做如定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项目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而奉献。
7、校园文化活动
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赛等,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实校园文化气息,并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发展。2011年2月25日
第三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计划da
惠东中学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计划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指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有教学计划内的,如教学实验、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等;也有教学计划外的,如勤工助学、学生社团、社会调查、咨询服务、野营拉练等。它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扎实、稳妥地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与习惯,掌握一般的服务技能;增进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惠东中学综合实践课教研会议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标准与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发挥自己、展示自己。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学生有权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搜集、整理、分析活动的材料;二是体现在学生参与实践的情况。包括学生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二)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未来的世界,要求冲破旧的、僵化的思想,不断产生发展新思维、新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培植新的思想,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要努力发现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
(三)开放性原则。在教育中,应加强学习、加强交流,如学习各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当然,在学习与借鉴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时时记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流行的未必是有生命力的,允许的未必是值得提倡的,我们适应社会既不是迎合,也不是盲从,只有超前意识下的行动才是对现实更好的适应和对未来更好的准备。学校要积极发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资源,加强与学校周边单位的合作与联系,共同做好此一工作。
(四)研究性原则。德育是个老话题,但是多年来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超前性都不强,本身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而且面临着迅速变化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都等着我们去研究解决,所以必须面对现实加强研究,提出对策,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乘势而上。
三、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要求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判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其内容包括:
1、学校传统活动及社团活动
我校每年组织一次的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科技节等,是同学们参加校内社会实践的极好舞台;学校社团(校学生会、校团委、校广播站、心理工作中心、地球之友等)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健康快乐地生活;回收废品、领养校园绿地的活动;陶艺制作活动等,对陶冶同学们的性情,增长技艺,活路身心,具有积极的作用;高一新生入学军事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外出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等
组织高
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参观永记生态园、祭奠烈士陵园、敬老院慰问、参观部队军营、组织夏令营参观污水处理厂,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爱国之情,形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参加军训,培育学生团结、合作的态度与精神,高度的纪律性,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到家乐福做假日工,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到麦当劳、肯德基及一些超市、商场打工,到一些企业实习,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劳动观念与习惯。
3、义工活动:
组织学生为希望工程募捐,为贫困地区学生捐衣捐物;到主要交通要道宣传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清理街道的乱张贴,做城市美容师;到市福利中心开展活动,照看小孩、陪伴老人,鼓励学生自觉地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奉献精神。
4、社区民俗活动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如清洁社区卫生、参与社区文娱活动、大型集会等,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从而获得文化传统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四、组织方式
社会实践一般以班或小组为单位,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和校外实践基地、社区共建活动场所、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活动。
社区服务则以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的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每个活动小组至少3人组成。
活动管理以班为单位进行管理。根据活动性质、学生个性、特长、经验、由教师引导学生民主推荐活动负责人,再由负责人组织相关责任人。
学生自行组织、参加的校外社区服务,应该有服务对象(单位)的证明材料。
五、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在时间安排上采用弹性时间,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集中安排,社区服务则以课余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六、学分认定
1.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不少于10个工作日,可获2个学分,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有关参加社区服务的方案、活动记录、社区管理机构评价、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或同学评价等材料,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做好学分登记。
2.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平均每学年不少于一周(按5个工作日计算),可获6个学分,先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果报告和个人的活动小结,提出学分认定初步意见,然后由学校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做好学分登记。
七、保障支持
1、健全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包括社区联系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师资配备制度、活动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保证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防止仅有活动形式而没有活动规范和活动内容,流于空泛。
2、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年级组、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要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与沟通,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3、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与社区服务网络。各年级、各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基地、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联系,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
4、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如学校向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引导质疑探究,导师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感想,个人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班主任与学生导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把活动的相关材料(总结感想、照片、录相)进行归类整理,存档保管。
惠东中学综合实践科组
2006年11月12日
第四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索伦小学刘永杰
一、指导思路:
以大力贯彻与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带领学生领略课程的新奇性与学习的迫切性,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
活动的题材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课题的选择与实施要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的能力,兼顾其他学科的融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发挥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
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的更多能力。
2、通过调查身边的人和事,了解家乡,增强自豪感。
3、通过清理环境卫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良好情感。
4、通过农事劳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意识。
第五篇:六年级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活动计划
六年级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每个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置该课程旨在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感和使命感
一、指导思想
1,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促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当今世界,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显得重要。
2,中国目前教学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的实践,既能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中萌发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活动目标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等对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内容
社会实践主要由参观和郊游、社会调查、德育基地活动、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等组成。
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可包括:(1)、劳动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周边的企业)开展实践活动。(2)、德育基地活动:外出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到基地接受思想教育.(3)、校内、家庭劳动: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校内其它义务劳动、假期当家一周等。(4)、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5)、校内志愿者活动:到图书馆、实验室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担任校内义务保洁员,校内勤工俭学等活动。(6)、其它各类活动:体育节、科艺节活动,观看电影、各种演出活动,参加校内外社团组织活动等。
四、组织实施
(一)活动形式
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至少由5人组成,由小组长负责。社区服务以志愿服务小组,学雷锋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二)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泩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增强安全意识,在组织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五、总结
在社会实践中,技术员是技术操作的示范者,特色农业经验介绍者,教师和学生则是模仿者、学习者;在学校,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家庭学生是自主实践者,农业新科技的传播者,教师是监控者、辅导者。在科普活动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