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时间:2019-05-13 18: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第一篇: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看法

吴永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广大青少年在受教育方面的公平性,它具有省际间的不均衡和局部性的不均衡。它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解决它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或许是50年或许是100年。当然,我们不能追求绝对的均衡,只是通过一定努力,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或是在本区域内缩小各学校的差距,也就达到了改革的目的。下面就个人观点说说而以。

一、要加强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是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每个孩子不论贫富都有成长为社会栋梁的机会,最能体现社会公平和民主,因此也是个“民主工程”。只有政府强有力的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对农村薄弱学校重点扶持,尤其在生均公用经费下拨时提高薄弱学校的比例。切实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消除危房、偿还 “普九”历史欠债、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和改善农村农村学校的教学黑板、体育器材设备、饮水设施,组织学生免费看电影等。我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许多举措,2011年上学期,我校为全市首批“班班通”试点学校,已为学校每个班级安装了全套多媒体设备。作为一所农村小学,700多名农村孩子能享受到如此现代化的教学服务,许多家长都由衷的发出了赞叹。

二、要培养和稳住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目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老师老龄化严重,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因而导致了薄弱的学校更加薄弱。要稳定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提高农村薄弱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政府可以通过统一编制标准、健全补充机制、加强培养培训、改善教师待遇等措施,为农村薄弱学校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本土化”师资力量。

三、实行政策倾斜

如名特优特酬、边远校倾酬、一线教师重酬,真正体现岗位不同、责任不同、业绩不同、报酬不同的分配机制。在其他待遇上同样倾向于边远学校,如组织骨干教师及校长培训考察向农村学校倾斜,培训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评选优秀教师向农村教师倾斜。通过政策导向和激励,破解优秀教师流动难题。在职称评定方面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比例,压缩城市学校的职称上岗比例,让在薄弱学校工作的优秀老师有优越感,让他们自愿扎根山区学校工作。老师稳住了,教学质量提高了,这就是均衡发展。

四、打破“择校热”

目前仍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不均衡是众多的原因造成的。现在要缩小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均衡,优质学校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好的教师队伍、好的教学设施和好的管理理念。统领这三个条件的是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管理方式的均衡显得更为重要。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的问题有三点:校舍、教师、经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除了提升学校的设施建设外,促进教师流动、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也是缓解“择校热”的重要举措。

五、推进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和主渠道,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全面提升全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从以考试成绩为惟一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向知识技能综合考核评价转变。

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风气,是学校整个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挖掘学校文化特色,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学生养成习惯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篇:对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对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三堰小学徐 芳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根据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实际,分阶段、有步骤地缩小城乡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教育总体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针对义务教育的均衡。

均衡的标准,个人认为应该包括: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缩小;取消重点与普通学校的区分;师资力量配置合理公平;学生均可就近入学;等等,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孔子曰:有教无类,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历代教育思想家都极为关注的问题,它贯穿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是历代为之奋斗,力求实现的教育理想。当下,全国“普九”工作已经得到贯彻落实,“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于此同时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日益被人民关注,如何让孩子能够“上好学”,变成了我们现在更需要关注和落实的工作重点。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了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就相关办法作出了建议。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使命。

当代,党和国家政府更加关注教育公平,颁布了若干政策,全面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其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追求的必然目标,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必须过程,更是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那么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呢?无论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是缩减城乡教育差距,都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可见,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和均衡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均衡也即“平衡” 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相对平均的平衡状态。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许多学者对“效率兼顾公平”原则的质疑,均衡和均衡发展理念逐渐优先、被提出,并被引入各个领域。均衡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公民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义务。

总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国利民,小学生和初中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宝贵财富,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将成为祖国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每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第三篇:我对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我对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张湾中心小学 徐德仙

平时老师们谈到均衡,有的人就过急,追求绝对的平衡,以为要把农村的、山区的落后的学校都建成城里一样的学校,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城里孩子的待遇,走宽阔的马路,有足够的零花钱,穿名牌的服装,接受各种特长的培训,有最优秀的老师教学,用最新进的教学设备,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会绝对的平衡,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千差万别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所以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是一样,有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做的是缩小差距,让落后地区的小学和初中的师资和设备,能够顺利地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让能够成才的学生不要因为外在的原因受到影响,使国家和中小学生免遭损失。

一.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根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是长期形成的,最主要的根源是经济的不均衡。从全国来看,经济差别非常大,东部比西部发达,沿海比内地发达;在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里,大城市比小城市的发达,小城市比农村的发达。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上海有足够的财力投入义务教育,建设最好的校舍,购臵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招揽最优秀的老师,教学过程相对合理,能够满足当地人们对义务教育的需求。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比如某个闭塞的山区,人们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都有问题,没有钱建标准化的校舍,也没有钱建老师的宿舍,再加上水电路设施不完善,生活就医不方便,怎么留得住人?怎么留得住优秀老师?教师没有领头羊,没有带头人,怎么会繁荣?

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收入太低,吸引不到大批的优秀人才从事义务教育。最近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推出30集系列报道“西部边疆行”中,有一集叙述的是青藏铁路开通后,一个灌装水厂的普通工人五年前的工资是500多元,现在工资涨到3000多元。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呢?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级教师,工作三十年以上,难超过3000元,工作十多年的教师,月工资也就一千五百元左右,这就是说,一个工作了三十年的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级教师的工资还比不上一个灌装水厂的只工作几年的普通工人的工资,你说谁愿意在农村的当义务阶段的老师,更不说大学里的那些的高才生了。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不安心在落后地区当老师的人,怎么能把教书育人搞好?人们常说:惩着鸡子抱不出儿来。我说,惩着鸡子不光抱不出儿来,还会把鸡蛋搞破。当一个人把一件事当成事业去做时候,这件事一定做得好。因为他愿意为它而生,愿意为它而死,就象当年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些进步青年一样。反之,当一个人把一件事不当一回事的时候,这件事一定难做好。即使有人强迫他,那也是一时的,短暂的,时间长了,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就象农村的搞集体,你天天逼着老百姓出工,还是年年饿肚子。因为没有真正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混事,而不是做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希望得到充足的物质享受和更多人的尊重。正是有了这种动力,人们才会不断的奋斗,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社会财富才会不断增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追求正常的物质生活是没有错的,因为他们是人,是普普通通的人,有家庭要照顾,有子女要抚养。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一味的要求他们奉献,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收不到理想的结果的。在社会不断进步,财富不断增长的今天,任何人也没有理由和权力要求他们过清贫的生活。任何时代,任何行业都有乐于奉献的人,我们可以提倡这种精神,但绝不能强压某一行业、某个领域的人都去奉献。

第三是人们的观念的落后。在一些地方,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发展,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立杆见影的效果,既不能饱肚子,又不能赚钱,读不读书一个样,不如在家帮家长做点事更实际,导致这些地方读书的人少,辍学的人多,形成观念上的恶性循环。

有的人看到一些长时间读书的人也没有成为大名人,干出什么大事,对读书的作用产生怀疑。以为一读书就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达不到这个目的,就认为白读了。看到周围的某某人,读了十几年书,钱也花了,还是没有考出去,没什么改变。其实,同一个人,读书和不读书,短时间读书和长时间读书,将来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天都是有很大差别的,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后来的生活质量也是完全不同的。书读少了的人是很难看到这一点的。

第四是主管部门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合理的规划,没有长远的预见。事实上,从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家、社会、家长在教育的投入还是不小的。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年代,全国搞普九检查,村村办小学,联片办初中;国家投入,社会赞助,老百姓集资,各路资金一哄而上,做了好多学校,结 果呢?没过几年,许多村的校舍当成鸡场、猪圈了,有的因无人管理,破败不堪。就象猴子摘苞谷,摘得多,丢得也多。你能估计浪费了多少资金吗?如果有人把它统计出来,肯定是一个可怕的数据。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当时能预见到后来学生的大量减少,不搞遍地开花,集中资金少办一些学校,办好一些学校,现在校舍的差距就会小多了。

二.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第一种现状是师资的不均衡。师资的不均衡,首先是全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老师少。从我国的大学教育来说,将来可能到义务教育阶段当老师的师范类大学的录取分数是同类大学的最低档,这就导致大量的优秀人才,将来不会做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这说明从国家的高度,并没有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其实,小学和初中教育在人的一生的教育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年龄的人可塑性最强,兴趣最广,思维最活。古今中外只读小学或中学而没有上大学的名人、大家是数不胜数。比如华罗庚先生只读到初中毕业,后来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其次是小学和初中的优秀老师不断向少数地方集中或向其它行业转移。因为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不足,小学和初中老师的收入一直很低,正在从事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优秀老师,由于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农村的优秀老师不断地向城市的集中,小城市的优秀老师向大城市的的集中,大城市的优秀老师有的跑得更远,有的出了省。还有些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老师被调离初中或小学,从事其它的工作。这样,必然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差距越来越大。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第二种现状是教学设备的不均衡。首先是校舍,城镇的校舍和农村的校舍不一样,新建的校舍和原来的校舍不一样。有的乡村教室里,窗户上没有玻璃,冬天上课时,还在用塑料或硬纸板挡在窗户上;老师的住宿条件比城镇老师的住宿条件也差多了。城镇的老师上课,许多学校不用粉笔,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而有些乡村学校的老师一直用粉笔在水泥黑板上写字。城市里的许多学校建成了标准化的塑料体育场地,而乡镇的学校基本上停留在土场地或水泥场地上。城市里的学校的实验室也相对的完备多了。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第三种现状是班级容量不均衡。这主要是上面两个原因,致使大量乡村的学生向城区的学校择校,而使城区少数学校的班级容量太大,有的小学班级容量接近100人,初中的班级容量超过70或80人。这对城里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乡村的少数学生抢了城里学生的“粥”。你想一个教室里那么多学生,老师怎么能顾及到每个?荒废了大批的“未来人才”,真是令人心痛。然而,最近几年由于各地中小学学生人数的大量减少,有的学校有教室,有老师,但仍然不搞小班制。本来可以搞成四十多人一班,但学校的领导缩小班数,仍然搞成六七十人一班,甚至更大,让教室空着,老师歇着,浪费了教学资源。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第一,提高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收入。只有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收入,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义务教育这个行列中来,优秀老师多了,自然就会满园春色。提高收入,不是自然的增长,而是要比公务员的工资高,让公务员也想当义务阶段的老师。这比政府搞个教师节,更实在,更有用。比如电力、电信、金融系统等没有职业节日,可是各种优秀人才源源不断流入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的高新技术才层出不穷。

第二,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各个单位的监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繁荣了,国家富裕了,有钱投入义务教育,提高办学条件,这是好事,是幸事,但好事一定要办好。应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防止腐败,防止盲目,科学论证,健康发展。把国家的投资尽量地公开,不光要有相关部门的审核,也有群众的监督。不然,国家投入了大批的钱,到时候老百姓还是不满意。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办法,它只会让少数想搞腐败的人不安,又会使那些真正想为国家为民众办好义务教育的人更加光明磊落,更加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把每个初中和小学的基础设施建得基本相当,能够满足所有可以成才的学生成才,不要因为外在因素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一个学生在乡镇的学校能够健康成长,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择校的学生就会大大的减少,也可以避免学生过渡集中。

第三,严格实行小班制,初中和小学各班不准超过40人。在同一个学校里教育的不均衡则是因为班容量过大造成的,班级人数超过四五十人后,老师的确顾及不到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没有注意他,经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就会漫漫地落下来。再者,班级人数过多,学生的座位也成问题,有的学生坐远了看不见,但每个地方都得座人。如果一个班只坐三四十人,那就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坐在教室的中间,四周不坐人,前后不坐人,保证所有的学生听得见,看得清。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也可以尽可能地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可健康成长。

第四,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的选拔、培训。校长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对学校的兴旺发展至关重要。校长要有高尚的品德,坦荡的胸怀,顽强的毅力,过硬的本领,超前的意识。老师是一粒一粒火种,校长是守护火种的人,如果校长能将这一粒粒火种组织起来,就会生成一团火,燃烧学生的心灵,照亮学生的未来,使学生充满学习激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否则,一粒粒火种四散零落,不久就会熄灭。

选拔校长既要民主也要集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主可以把那些有可能当校长的人推荐出来;而集中主要起监督和考查的作用,监督民主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考查候选人的真才实学。

培训校长是校长成长的最好方法。通过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使校长快速成长起来,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同时让校长们了解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和要求,认识当前义务教育的现状,指明未来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再者,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的品德修养,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甘情愿地为义务教育服务。

第五,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倡奉献精神。虽然国家在想办法增加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收入,但长期存在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过程,所以必须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收入的同时,也要倡导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发扬人梯精神、烛光精神,把教育当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总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国利民,小学生和初中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宝贵财富,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将成为祖国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每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下载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料】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

    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和建议(共5篇)

    关于加快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十一五”以来,市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构建教育美好蓝图从“十一五”到“十二五”,xx教育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报

    乐红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简 报 (第5期) 乐红镇中心学校 2017年4月18日 乐红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核评估验收 20017年4月18日,市级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专......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和规划方案制定情况 根据《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与《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问卷调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问卷调查(每问只能选一个答案,打“√”)一、您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1.县城2.乡镇3.农村二、根据调查需要,请问您的职业或身份?1.企业单位职工2.事业单位工作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赵集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