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

时间:2019-05-13 18:0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

阶段性小结

(一)2011年8月,我校数学教研组申报并立项了《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作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我们进行了跟课题相关的培训活动。2011年8月初,我们进行了《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教科研培训。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有的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加强了,但是计算能力又太低;又比如学生的个性张扬了,但是在大课堂背景下,课堂显得过于活跃,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等众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部分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培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我们利用教师调查问卷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探讨了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调查,更坚定了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决心。

第三,我们利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教师

观察等形式,了解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不良习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均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前不能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学习用品就出去玩;很多同学没有验算的习惯,在老师的要求下又不知该怎样验算,往往是做样子

给老师看,根本检查不出自己的错误;还有的同学课堂思维单一;课后不能自觉进行复习和预习,老师布置了复习和预习任务,却又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调查结果及分析,为我们确立课堂和课后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

第四,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我的金钥匙——数学学习好习惯”征集活动和以“我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搜集了学生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从正面引导学生思考: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自身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五,将搜集整理的数学学习好习惯打印并张贴在班级宣

传栏里。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同时,也为了便于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我们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归结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部分为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打印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了前期的调查与了解,师生已经明确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破难点,我们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我们首先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演算、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课堂思维习惯的养成等常规习惯方面。为了便于教师掌

握情况,我们制定了《课堂学习习惯观察表》,由研究教师随机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二、我们又根据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又进行了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并制定了相应的观察表。

课堂教学实践为实验教师的观察分析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感性情境。课堂观察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课堂学生表现,寻找预设与实践的差距,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提升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方面,为了研究方便易行,我们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策略,即每月或两月培养一个习惯。主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求试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渗透习惯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试验教师要体现习惯培养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研究成效,我们不仅仅在大的方面实行“各个突破”策略,在大的习惯培养方面,我们又进行了细化,现在以常规习惯中“课前预习习惯”培养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采用“各个击破”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首先,我们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预习方法,比如:读读、看看;提出疑难问题;尝试做题;做预习笔记等。然后我们会在课后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通过上课观察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预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到学生在预习方面的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寻

找解决策略,以便下一阶段进行有目的的强化训练,这样逐步深入,各个击破,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预习习惯,不至于使得预习流于形式。

总之,在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我们在试验中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应该说本月习惯学生养成确实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培养的习惯慢慢地衰退,有“黑熊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之嫌,怎样才能使得习惯真正成为学生永久性的惯性动作,把有意识的培养逐步转化为无意识的行为,让习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寻找问题的突破口,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课题组

2011年12月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常规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习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会听、看、想、说的习惯。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认真听“讲”的习惯。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认真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有很多,如,父母先示范读题方法,孩子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家长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

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由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家长应让孩子对一些判断、选择、改错等类型题进行训练,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误,要给予纠正。每当作业本、测验题发下来以后,都应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而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自信的学习习惯。

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自信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能使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在平时学习中教师要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再让我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同时在学习中也要善于联想、想象,敢于假设,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这种思维习惯,从小掌握这种方法终身受益。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八 里 台 第 四 小 学

李 军 2012年5月10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年级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的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背一些要记的知识。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二、认真听讲、主动探究的习惯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会听、看、想、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独立作业习惯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形、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因此,平时应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告诉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他人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还应帮助学生养成下列作业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 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就会使 “了”和“3”相混,“等号”和“2”,“小数点”和“1”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了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千万不能让上行分母与下行分子相混,不能让竖式中上步结果的位与下步结果的位相混等。这样让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规范、清洁、工整,才能减少学生作业中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

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所说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一

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它将对于人生、事业、生活起着经常性、永久性的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养成一种好习惯。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作为任课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年级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的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背一些要记的知识。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

二、认真听讲、主动探究的习惯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一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认真听讲、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会听、看、想、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独立作业习惯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形、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因此,平时应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告诉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他人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还应帮助学生养成下列作业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是 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数字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就会使 “了”和“3”相混,“等号”和“2”,“小数点”和“1”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了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千万不能让上行分母与下行分子相混,不能让竖式中上步结果的位与下步结果的位相混等。这样让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书写规范、清洁、工整,才能减少学生作业中不必要的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2、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可以让学生先读题,看清运算符号,然后分析数据,看看有没有简便算法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文字题,首先要弄清要求的是和、是积、是差还是商,然后确定各个加数、各个因数、被减数和减数、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哪一个数,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确定是否需要括号,再列式并检查算式的正确性。对于应用题,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哪个条件或问题不理解,老师是如何分解的,从条件能得出什么,从问题能得出什么,条件和问题综合起来又能得出什么。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

五、课后读书习惯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因素,根据内容,根据自己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第五篇: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课题的提出

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早已引起世人注目。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叶胜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些经验,理论都告戒我们。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机会,兴趣薄弱,缺乏自信,对数学的精神、思想及日常生活的价值、意义了解甚少,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希望通过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获取学习数学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终大的意义。

三、理论依据:

1、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才在于他的智力如何,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条件固然有智力因素,但还有另外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动机、兴趣、气质、情感、意志、性格以及他的志气、理想、勤奋程度、良好习惯等。并且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这一因素的影响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3、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4、大文学家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5、、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认为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四、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是数学学习的习惯,三是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较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不代表就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就,在较好的数学兴趣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形成与表现出来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定势。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态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低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课上端坐、静听、举手发言,认真书写,细心计算,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数学课本等良好习惯。注意纠正听课时的不良姿势和随便发言,不完成作业,不爱护书本等不良习惯。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小学生年龄较小,让其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道理,单靠老师的硬灌,会感到乏味,甚至望而却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还必须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系统性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兴趣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用成语、熟语、谚语、谜语、歇后语、故事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诱发兴趣;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兴趣;精心设疑,诱发兴趣;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和延伸拓宽,增强兴趣。总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知识与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感到学习充满乐趣,让他们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知识面越来越广,人也越来越聪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教学的始终,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始我们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做。如讲统计表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好同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3、培养动脑多思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4、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

5、培养阅读课本的习惯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①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②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③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其实施的过程主要是首先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感知;其次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理解;第三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发展。最后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

6、培养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1)审题习惯。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作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样重要。我们要求教师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验算习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热心于作题目,一旦作完,便万事大吉。至于正确与否,已无心顾及了,不愿回头验算。如(8)÷8=64、(500)-700=200,一只大象重5千克等,其实只要稍作验算,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一些学生还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说明他们还没有树立验算的观念,更谈不上验算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验算习惯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成解题验算习惯。

(3)总结习惯。学生学了某一类习题的解答方法,学完一个课时的内容,学完一个单元乃至全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总结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小学毕业阶段还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块”和知识的“线”进行概括、总结等。这种习惯一经养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要领,形成数学能力。

7、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①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②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8、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9、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10、快节奏有条理习惯的培养

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做到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提高教的效率,还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的效率。①竞赛训练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竟赛、游戏等方法,训练做题又准又快的能力。②手势会意法。教师运用事先与学生约定好的,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领会的手势信号来传递信息,以提高效率。

(三)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 数学离不开实际的生活,素质教育含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同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操作、创新、倾听、质疑、思维、口算、计算、解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阅读和表达等能力。

1、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质也回得到和谐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的面积,既促进了面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又为下一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是组织数学兴趣活动,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让他们互相协作展开活动,就很好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可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强化动手操作,从而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体味到数学的魅力。只有体味到它的魅力,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时无刻不得到发展。这一提出理应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让学生体味到“我们也能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弄清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之后,让学生画出一个圆心中不同半径和直径的若干个圆,并做好记录,然后观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获取新知。

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一节内容时,由于这三种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和分数互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既是新课的生长点,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三种数”互化的条件。可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可设计“用现有的知识,你能直接比较4/

7、57.1%、5.7的大小吗?要比较它们的大小,我们首先需要做些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数学教学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很难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教学的环节,并设置好鼓励和激励的措施。尽管数学课程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把音乐、游戏、情景剧等引入课堂。如复习“小数的加减法”时,可设计一个“争当模范营业员和顾客”的游戏,把教室模拟成一个小超市,并请部分学生带一些实物,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买一支铅笔0.2元,一块橡皮0.3元,一支水笔1.6元,一共要花多少钱?给你5元应找回多少钱?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优胜者可以做下一轮的营业员或顾客。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着数学课堂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我想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适时引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锤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4、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彻底丢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观念和思想,而是真正从观念上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做学生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及解答等作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中勇于争辩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发言,敢于提问,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或提出一些新颖的设疑题,制造认知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中产生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之中。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把1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不断交换位置,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学生心中产生疑问。这样水到渠成,学生强烈求知欲望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结束语:

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学生会逐渐把握合理的学习过程,他们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学、积极的学、紧张地学、高效地学。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下载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阶段性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5篇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邛崃市大同九年制学校 郑和 `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为关键。只要有了良好的......

    浅谈如何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任 秀 霞 冠县桑阿镇贵宾学校 浅谈如何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论文编号: 内容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

    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的特殊性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来确定。因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一定情境下,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高中数学家教怎么做都要使它化成习惯。高中数学家教怎么做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宾市金秀县三江乡同化小学梁春芳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总结 专家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所以,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

    《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学习习惯的 培养初探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