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择校、推荐、统招、保送
标签:济南
什么是推荐生、指标生、统招生、择校生
1、推荐生:也俗称“保送生”、“免试生”。济南市自2005年开始,在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济南一中试点进行初中优秀毕业生推荐升入高中就读,凡成长记录优异符合推荐资格的市区初中优秀毕业生,经毕业学校推荐和招生学校审核测试同意后可中考免试直接升入招生学校。2009年中小学招生意见规定,初中三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全优,且学科成绩量化赋分达到540分以上的学生,可经初中学校推荐、高中学校考查审核同意后中考免试录取。接受推荐生学校为: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大附中、济南一中、济钢高中、济南外国语学校。
2、指标生:济南市各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有两大类,一是统招计划,二是择校计划。其中统招计划按照45%——75%不等的比例,分配至各初中学校,分配原则:以市区初中各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分配基数,将优质高中学校计划内招生份额中的部分名额按相应比例以指标分配的形式直接分配至各初中学校。其录取方法:比如(纯属虚构):省实验中学招生计划1000名,那么750名就要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去。假设某某初中分配到15个计划,那么学生只要在某某初中报考省实验中学的所有考生中,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成绩排在前15名内,二是成绩达到指标生最低控制线(2009年山东省实验中学计划内统招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指标生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比统招线低将近38分);就可以作为指标生被省实验中学正常录取了。
3、统招生:分数超过各普通高中统招分数线的考生或者作为指标生被录取的考生,都是统招生。再就是加上正常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通俗点说,正常录取正常交费的那种。
4、择校生:分两类: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近年来的原则为相对就近,按照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就学。不在指定学区就学,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即为择校生。按照现在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中考时一律不享受指标生和推荐生待遇;二是高中阶段择校生。就是那些在中考的时候没有到达普高学校统招分数线但是达到择校分数线,占用择校计划被录取的需要交1.5万或1.8万择校费的考生。
第二篇:2013年洛阳市各中学统招、择校分数线
2013年洛阳市各中学统招、择校分数线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615 597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市级宏志班 624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市级国际班 404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 588 568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571 555
石化科技实验班 523
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466 371 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宏志班 507 洛阳市第四十六中学艺术班 370 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 455 370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创新实验英才班 580洛阳市第三中学 539 502洛阳市第三中学珍珠班 566洛阳市第八中学 548 513洛阳市第八中学天邻班 561洛阳市第一中学 504 473洛阳市第一中学宏志班 564洛阳市第二中学 526 502洛阳市第二中学宏志班 584洛阳市第四中学 429 370洛阳市第九中学 395 370
洛阳市第九中学国际艺术班 397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468 374洛阳市第十二中学永盛班 536洛阳市外国语学校 504 475
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外语实验班 580洛阳市第十四中学 415 370洛阳市第十五中学 388 370洛阳市第十九中学 481 450洛阳市第十九中学宏志班 529洛阳市第十九中学天邻班 532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春蕾班 524学校名称 统招线 择校线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 440 370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 418 370
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外语实验班 447洛阳市回民中学 391 370
洛阳市回民中学少数民族班 411洛阳师院附属中学 441 370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490 458
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创新素养班 545洛阳市第四十中学 392 370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 392 378
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
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 377 370 洛阳国际学校 370
洛阳国际学校国际班 370 洛阳市长春中学 370 洛阳市梅森中学 370 洛阳市佳林学校 370 洛阳市金帆中学 438
洛阳市东方外国语学校 370 洛阳市欧亚国际双语学校 370 洛阳市华洋国际学校 370 洛阳宏瑞达学校 370
河南洛阳枫叶国际学校 376
第三篇:制止择校工作总结
关于制止择校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小学,地处县城边缘。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优越的教育资源也集中于城区。所辖招生范围将近15%的农村居民,都迁徙入城,其子女都随父母就读,所剩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获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也都跃跃欲试,想在城区择校就读,因此学校生源逐年下降。服务区范围内将近20%的学生在外就读。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学校向上级主管各部门如实通报情况。
一、成立专班 落实责任
我校于开学之初,成立了以何振峰校长为组长的控制择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不折不扣的开展择校控制工作,同时加大控制力度,有力改善了学校在择控工作上的不利局面。专班成员如下:
组 长:何振峰 成 员:王焕 赵艳
二、制定规章 严格落实
我校根据择控专班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择控工作规章制度,如《择控目标责任书》、《择控工作小组工作职责》、《择控工作日报细则》等。要求各工作成员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自己的相关工作,为学校的择控工作做出新贡献。
三、摸清情况 防患未然
开学之初,根据择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比教学 访万家”活动,积极组织工作成员“访万家”,摸清其学生就读情况,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做在外就读学生家长的工作,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态度,并宣传介绍学校在择控工作上做的一系列工作,与其家长签订择控目标双方责任书,减弱甚至打消他们的让其孩子外出择校就读的想法,防患于未然。
四、举自之力 改善条件 结合在“访万家”活动中,我们清到的相关信息,凡是涉及到我们学校自己的问题的,我校不遗余力的努力加以改进。一是调整了部分呼声较高、责任较强的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严控教学质量观;二是积极改善学生宿舍条件,为学生提供一切便利;三是加大力度进行在校食堂建设为学生提供可口饭菜,使学生衣食无忧;四是开通亲情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五是利用国家政策,对择校回归生给予适当照顾;六是定期的家访互动,加强家、校、生三方联系,听取对学校工作的建议,汇报学校的整改情况。
五、大力宣传 初改局面
我校在择控工作上,还大力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汇报我控工作,积极宣扬回校生在校工作学习取得的成绩和学校的一系列相关整改工作。在辖区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已有部分择校生返乡就读,还有部分择校生与学校达成了返乡就读意向,初步改善了择校就读的不良局面,有力创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尽管我们在择控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我们深知,由于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我校择控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汗水去保持、增强来之不易的择控工作,努力开创择控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关于小学生择校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关于小学生择校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有农村涌向集镇、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学生随着大潮涌进集镇、城里。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一、农村学生择校有五种原因:
1、集镇、城市的扩大,意味着农村人口的减少。现在农村40岁以下的中、青年很少在原家乡盖房,大多数都在集镇或城市买房,因此他们的孩子也进入集镇或城市就读。这类学生占择校生的25%(我校学区东堰村万众组有十几户村民在孙岗镇佛光路买地盖房,有十几个学生去孙岗镇中心小学就读)。
2、农业收入相对较少,外出务工收入可观,无监护人的学生也随父母外出,在外地就读;即使在家的留守妇女,也想在农闲时到集镇去做服装或打其他零工,这样,他们的孩子也到集镇去就读。这类学生占择校生30%(椿树镇有十几家服装厂,孙岗镇也有十几家服装厂,还有龙兴公司、箱包厂、饭店杂工等)。
3、优秀学生初中陪读成了一种时尚,大同学上初中,小同学随之转学成了一种潮流。可以说一带两或三。这类学生占择校生30%(我校六年级优秀毕业生汤丹丹上汇文中学,她弟弟就转入皋陶小学;陈振上椿树中学,他的三个弟妹就上了椿树小学)。
4、随着交通的便利,学生越向集镇赶。这类学生占择校生10%。
5、也有部分学生因城乡教学质量的差异涌向集镇或城市。这类学生占择校生的5%。
二、学校要自查自纠,外树形象,内抓质量,改变办学思路,规范办学行为,集中精力抓课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政府的政策性很重要。
1、打破一村一校制,调整学校布局,办规模学校。
2、多给教师一点权力,多给学生一点约束。
孙岗镇上郢小学黄道稳
2011.10.20
第五篇:小升初择校申请书
小升初择校申请书
小升初择校申请书一:小升初择校申请书
XX中学校领导: 我叫XXX,女(男),今年12周岁,是xX区XX小学XX班的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仰慕贵校的教育方法,深知贵校的知名度,为此申请去贵校求学。我是教师子女。(父或母系XX学校教师。叫XXX),望审核,满足一个学生的请求。
此致敬礼
xX区XX小学XX班的毕业生XXX
>小升初择校申请书二:小升初择校申请书>>(101字)
XXX教育局领导:
我叫 xx,今年 x周岁,是xx 小学 x班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由于家住xxxxx,父母接送方便,同时仰慕 xx教育方法,为此申请去xx 上学,望给予批准,为谢。
此致敬礼
小学班毕业生
2014年日
>小升初择校申请书三:小升初择校申请书>>(127字)
尊敬的枫杨中学校领导:
您好!
我叫***,12岁,来自汝河路小学,是一名即将迈出小学校门跨入中学旅途的女生。我对贵校神往已久,渴望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开始我的初中生活之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贵校的憧憬,为此申请去xx上学,望给予批准,为谢。
申请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