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时间:2019-05-13 18:2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第一篇:《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来自学生

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映射与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不清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对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概念非常模糊 , 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的取值范围都很不清晰等等;甚至有的学生到高三来了连sin600等于多少都不很清楚,要猜测半天;其次,学困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数学难度加深,对思维要求更高,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来自教师

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 “ 应试教育 ” 的困扰,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特别是高二下学期开始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来自教材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新课程教材(人教版(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化,如:早期初中的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在现在的初中和高中教材里都没涉及到;二次函数初中教材要求较低,高中教材又没安排这个内容的补充知识,而高中习题里有大量内容涉及到二次函数的知识等,教学时学困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就造成了他们连续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积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的分化。、来自家庭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高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整体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的不多;作为我们育英高中的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很多家长在外面做生意,甚至有很多是在国外工作,根本无暇也没可能及时了解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家长,孩子在校读三年高中,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都一无所知;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厉害;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校找学校的麻烦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学生数学成绩下降就很自然了。、来自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承认,但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受 “ 拜金主义触发的读书无用论 ” 和 “ 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 ” 等影响,使一些人认为读书没有大的用处,有部分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财,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极对待学习,这样自然也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总结如下:

策略一:尊重学生,捕捉闪光点。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帮助“学困生”,必须首先尊重他们。“学困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非常敏感别人对他是否尊重,这和我们常说的“病人心多”是同一个道理。“学困生”有时真是气得让人有五脏六腹要爆炸的感觉,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不能向学生“开炮”。要记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教师的话: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里有爱迪生。

每个“学困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长处。关键要给学生创造“闪光”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要适应“学困生”的最近发展要求、课堂板演也要让“学困生”一显身手、课堂巡视要让“学困生”感到学有靠山。

策略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因此应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尽快地提高学习能力。为此要做到:

1、做好预复习工作。课前对新课进行独立自学,并做到初步理解新课的内容;课后或考前,针对笔记、课本等进行复习。

2、专心听讲、会记笔记。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并能记下教师板书以外的内容,会划重点。

3、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学多问。

4、做单元小结,使知识纲目清楚、条理清晰,形成体系。如复习直线时,可引导他们联想一次函数,有向线段、向量、直线参数方程、直线和二次曲线位置关系等。

5、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6、自我评估,对自己学习的进程质量或方法进行检查、评定,并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策略三:做到“三清”,让学生形成具有连续性的“最近发展区”。

“三清”即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也就是一天、一周、一个月下来应及时总结,有问题能及时解决,不要拖欠,有问题时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对每个知识点能做到点点落实,对每一单元或章节能做到块块清楚。一般情况下,一周、一个月下来都会进行一次小测验,那么此时应充分利用这次测验机会,查漏补缺,确保对所学的每个知识点能心中有数。同时严格控制知识再现的周期,并把这些重要的内容、观点、方法分布在日常的教学中,有计划地学习,采用滚雪球式的学习方法,螺旋上升,让“学困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运用,形成连续性的“最近发展区”。

策略四:树立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而对数学有恐惧感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每况愈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必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是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显然纯粹靠学校的老师来转化学困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各界协同配合,努力改善社会大气候和学校、家庭小气候,为转化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二篇:《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辽阳市弓长岭区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着太仓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强烈,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程度,数学学力80%处于中下水平;升入普高后,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探索研究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九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分化影响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 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 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力图针对学生学力薄弱的实际,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突破:(1)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2)探讨“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

二、《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理论基础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可分为三类。一 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2.日本教育家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 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 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4.“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分为: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6.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7.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成为主动、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8.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基础

1.“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 个人成材的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都超过非智力因素不良者。优秀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占67%,而差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占50%;对学生理想、动机、兴趣、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差生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2.八十年代初期,上海的“愉快教学”实验,顾泠沅的“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九十年代搞的“成功教育”、“分层教学”实验研究,都是探索贯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育思想,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3.全国掀起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 种学习方式、教育思想或策略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具体操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中央教科所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模式”。5.福建龙岩一 中石碧希“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

三、《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实验设计 1.实验目标

(1)把研究变量确定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在实验周期内对研究变量进行培养,使实验班研究变量正向迁移;“学困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从而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进行界定。

(2)探索“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把实验班的学生按学习基础分为“A、B、C”三组,经过实验教师按照“三理整合”、“导学前置”、“诱思探究”、“分层评价”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过程,在教学实验周期内,使C组学生接近A、B组学生学习成绩,A、B组学生学习成绩有一 个明显提高,探索界定防止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课堂教学模式。2.《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构想

(1)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甚多,按照毛泽东哲学思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哪些是主因,哪些又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因此选定“学困生”成因中三个主要变量,包括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界定。

(2)“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构想。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转化“学困生”的主渠道。因此探索有利于转化“学困生”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几个方面的一 般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变的十分迫切而重要。

I.“三理”整合,分析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使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优化,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正向迁移;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目的;

II.“导学前置”运用导学案,布置预习、自学材料、训练题等方式使学生提前进入知识准备、思维意境状态,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发展知识潜能;

III.“诱思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诱思、学生探究的教学程序;

IV.“分层评价”,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分层教学思想,采取分层评价,使教学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综合学力。备课:不仅要考虑三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考虑“三理”整合在三组学生中各自的不同状况;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教学过程设计上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使“导学”有效果、“诱思”达目的、“探究”遵程序;教案要展现设计过程。

上课:依据“三理”整合、导学案反馈信息,对A、B、C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设计出“诱思探究”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自觉完成建构知识,主动进行探索研究,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每一 个个体综合学力的目的。

辅导: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运用“诱思探究”程序,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点拨各环节,从而扩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辅导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忽视课外辅导的补充作用,教师应通过多渠道,接触各组学生,了解学生在“三理”整合、“导学前置”的反馈信息,解决知识上思想上各种问题;强化主因变量正迁移,并为下一 节课提供信息,以便改进教学结构设计。

评价:在实验周期内,对不同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分层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分层点拨、课堂作业分层布置、单元检测分层测试、综合评价分层评定等;使教学评价具有“实效性”和“激励性”。3.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准备。I.选定实验班;实验教师选定成绩相当的班作为实验班、对照班;

II.实验班学生分组;根据升学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分析考查,划分A、B、C三组学生名单;

III.设计研究变量调查量表,建立研究变量变化轨迹库,学生个体成长档案。

(2)研究分析;分阶段运用谈话、观察、问卷、测评等手段,分析A、B、C三组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学习成绩等方面发展状况,并及时登录实验数据库进行分析。

(3)实验数据统计;用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手段,科学的分析“学困生”成因中主要变量转化情况,学习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与对照班的比较情况。(4)实验效果的初步验证;

I.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写出研究总结论文; II.水平考试升学考试的成绩; III.主管部门的鉴定。4.实验计划

第一阶段:2007年1月30日——2007年4月30日,科学预测,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07年5月1日——2007年8月30日,培训实验教师,调查分析阶段; 第三阶段:2007年9月1日——2008年6月30日,实验阶段,形成初步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2008年7月1日——2008年8月30日,分析实验数据,写出结题报告; 2008年9月1日——2008年9月30日,申请结题,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四、实验教师及分工

1.选定实验教师、聘请专家顾问;

实验教师的选聘是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不仅要求实验教师具有一 定的教学教研水平和教育理论功底;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课题负责人:曲乐坪

课题组核心成员:纪长宏 李宝芹 姜雪 刘锡娟 高庆伟 范冰 徐良辰 徐旭 黄文峰

崔雪冬 王 丽 徐萍 王 云 王仲辉

2.实验教师分工;

(I)曲乐坪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分工负责实验结论的界定,及 “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II)高庆伟“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III)范冰负责“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IV)徐旭负责“学习动机”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V)徐良辰负责“意志品质”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VI)李宝芹“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VII)王丽负责对比班学生的组织及档案管理。

第三篇:《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辽阳市弓长岭区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着太仓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强烈,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应运而生;但生源的学习成绩处于毕业生中差程度,数学学力80%处于中下水平;升入普高后,两极分化日益加剧。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如何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探索研究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新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九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分化影响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 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一 个人才能的充分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本课题《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力图针对学生学力薄弱的实际,全面贯彻课改精神,提升普高段学生数学综合学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力求两个方面有突破:(1)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中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2)探讨“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

二、《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理论基础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差生”可分为三类。一 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2.日本教育家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差生”的原因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一 次性直接因素有:学习活动的失败,基础学力的欠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及内容的欠缺等。二次间接相关因素有:性格和智能结构的缺陷,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丧失。三次间接因素有: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对教师的消极态度等。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已被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接受,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 步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就会变的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的机会。

4.“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分为:语言智力、节奏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自然智力等。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

6.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7.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成为主动、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

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

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8.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基础

1.“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

响一 个人成材的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都超过非智力因素不良者。优秀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占67%,而差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占50%;对学生理想、动机、兴趣、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差生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

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2.八十年代初期,上海的“愉快教学”实验,顾泠沅的“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九十年代搞的“成功教育”、“分层教学”实验研究,都是探索贯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相结合教育思想,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3.全国掀起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 种学习方式、教育思想或策略被教育界广泛认可,具体操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中央教科所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5.福建龙岩一 中石碧希“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

三、《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实验设计

1.实验目标

(1)把研究变量确定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意志品质;在实验周期内对研究变量进行培养,使实验班研究变量正向迁移;“学困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从而对高中数学

“学困生”成因进行界定。

(2)探索“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把实验班的学生按学习基础分为“A、B、C”三组,经过实验教师按照“三理整合”、“导学前置”、“诱思探究”、“分层评价”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过程,在教学实验周期内,使C组学生接近A、B组学生学习成绩,A、B组学

生学习成绩有一 个明显提高,探索界定防止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2.《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构想

(1)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甚多,按照毛泽东哲学思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哪些是主因,哪些又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因

此选定“学困生”成因中三个主要变量,包括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对

“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界定。

(2)“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构想。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转化

“学困生”的主渠道。因此探索有利于转化“学困生”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几个方面的一 般规律和相互间的关系变的十分迫切而重要。

I.“三理”整合,分析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使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优化,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正向迁移;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发展个

性的目的;

II.“导学前置”运用导学案,布置预习、自学材料、训练题等方式使学生提前进入知识准备、思维意境状态,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发展知识潜能;

III.“诱思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诱思、学生探究的教学程序;

IV.“分层评价”,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分层教学思想,采取分层评价,使教学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

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综合学力。

备课:不仅要考虑三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考虑“三理”整合在三组学生中各自的不同状况;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教学过程设计上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使“导学”有效果、“诱思”达目的、“探究”遵程序;教案要展现设计过程。

上课:依据“三理”整合、导学案反馈信息,对A、B、C不同的组,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设计出“诱思探究”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自觉完成建构知识,主动进行探索研究,培养创

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每一 个个体综合学力的目的。

辅导: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运用“诱思探究”程序,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点拨各环节,从而扩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辅导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不能忽

视课外辅导的补充作用,教师应通过多渠道,接触各组学生,了解学生在“三理”整合、“导学前置”的反馈信息,解决知识上思想上各种问题;强化主因变量正迁移,并为下一 节课提供信息,以便改进教学结构设计。

评价:在实验周期内,对不同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分层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分层点拨、课堂作业分层布置、单元检测分层测试、综合评价分层评定等;使教学评价

具有“实效性”和“激励性”。

3.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准备。I.选定实验班;实验教师选定成绩相当的班作为实验班、对照班;

II.实验班学生分组;根据升学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分析考查,划分A、B、C三组学生名单;

III.设计研究变量调查量表,建立研究变量变化轨迹库,学生个体成长档案。

(2)研究分析;分阶段运用谈话、观察、问卷、测评等手段,分析A、B、C三组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意志品质,学习成绩等方面发展状况,并及时登录实验数据库

进行分析。

(3)实验数据统计;用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手段,科学的分析“学困生”成因中主要变量转化情况,学习成绩变化情况,以及与对照班的比较情况。

(4)实验效果的初步验证;

I.实验教师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写出研究总结论文;

II.水平考试升学考试的成绩;

III.主管部门的鉴定。

4.实验计划

第一阶段:2007年1月30日——2007年4月30日,科学预测,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07年5月1日——2007年8月30日,培训实验教师,调查分析阶段;

第三阶段:2007年9月1日——2008年6月30日,实验阶段,形成初步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2008年7月1日——2008年8月30日,分析实验数据,写出结题报告;

2008年9月1日——2008年9月30日,申请结题,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四、实验教师及分工

1.选定实验教师、聘请专家顾问;

实验教师的选聘是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不仅要求实验教师具有一 定的教学教研水平和教育理论功底;还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课题负责人:曲乐坪

课题组核心成员:纪长宏李宝芹姜雪刘锡娟高庆伟范冰徐良辰徐旭黄文峰

崔雪冬王丽徐萍王云王仲辉

2.实验教师分工;

(I)曲乐坪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分工负责实验结论的界定,及 “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II)高庆伟“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III)范冰负责“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IV)徐旭负责“学习动机”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

(V)徐良辰负责“意志品质”对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实验研究;

(VI)李宝芹“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VII)王丽负责对比班学生的组织及档案管理。

第四篇: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崇州市崇庆中学贾代英

内容提要:

在学校,对数学科目而言,很多学生对之都感到头痛,造成很多数学科上的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由该如何处理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找到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一些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减少数学学科的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内因外因方法

数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可以用来培养人的品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内在因素,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进程,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还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学生的必修课,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很多学生都觉得困难,这到底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根据我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数学知识本身的难度

从学科自身考虑,与初中数学教材相比,高中教材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多,初中教材偏重于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而且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有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数学知识较抽象、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在学习数学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学生没有学好,那么在学到后面相关章节的时候,学生就觉得学起吃力。这时如果相关章节又太多,一节吃力,两节也吃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想学数学,一旦学生产生不想学的念头,上课就不会认真,从而越学越觉得难学,到了一定时候,就真的想学也难。特别在高中数学有较大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初中学生还没有从初中那种简单运用模式中走出来,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认真听老师的分析与思路,即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 1

内容。这是很多学生感觉数学难学的原因之一。

第二:家庭或家庭教育的失误

现在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这对心理、思想都还不成熟的高中生也是一种造成不想学习的原因,在这些家庭的孩子会觉得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父母都能随随便便的离婚,那么什么都可以不在意,因此,学习也懒懒散散的,最终成为学困生。另外,由于一些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一些在农村的家长,一天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住行外,很难和孩子交流,或者由于父母或在外经商,或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事。因此,家庭教育不容乐观。部分家长或隔代监护人(祖父祖母等)溺爱子孙,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用怒吼和巴掌解决问题。还有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完全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甚至个别的家长对学校教育本身就不怎么看重,让孩子到校读书只是了愿,一旦学生成绩不好,说不定随时会叫其回家的可能。当然,也有家长是太关心孩子了,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望子成龙”心切,以至于“逼子成龙”,对孩子的压力太大,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目标,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以至自暴自弃,无心向学。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现在社会的一些人中泛滥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许多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厅、网吧、迪厅等娱乐休闲场合,游手好闲,讲吃比穿,不思进取,无心学习。特别是目前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影、杂志都有一些过于开放的镜头或画面,有些甚至宣扬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这些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中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不学、弃学等;最终成为学习成绩落后、道德品质不良的学困生。

第四:学校教育的偏差。

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但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相应地,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严厉的老师批评,以及评价学生成绩的单一性,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致使很多学生由厌学进而把精力用在打架滋事,影响课堂纪律上,走上违纪违法之路。当然也有学困生是因为教师教育思想上的疏忽大意,教学方法的不得当,责任心、事业心的缺乏;教师也不能面对

全体学生,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只适应班上数学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自然也就会产生数学学困生;或者同学之间的不良影响等等,从而导致了数学学困生的产生。

第五:来自于学生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

主要是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习惯上以及人际关系等的原因,如在思想上缺乏强烈的进取心、进取精神,不求上进,没有远大奋斗目标和理想抱负,没有支持学生努力学习的持久精神动力,一遇到困难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解决问题的信心、耐心和毅力;心理学认为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高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习惯方面主要是懒散、好玩好动,精神不能持久集中自控力差等等;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在班集体中不受同学、老师的欢迎,相反人人对之敬而远之,让学生没有归属感,安全感,这样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如有些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自卑心理或厌恶心理,因而往往对数学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而有些教师偏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感情投入,缺少对他们的关爱,使数学学困生感觉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六: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

做什么事都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性质。只有按照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办事,做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有这样一些学生不可谓不努力,不可谓不专心,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连下课、中午和下午吃饭时间都争分夺秒的学习,然而成绩还是不行,这多数就是因为学习方法的原因。所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一般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不少数学差的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自觉性不强、害怕困难、不爱思考等。

找到了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后,那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下面是我尝试着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具体方法与步骤。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先把脉

对于每个学困生,为什么数学学起来困难,都有其原因。当然,作为数学知识本身的难度,作为教师除了想办法克服以外,只有盼望新的教材出来,而且国家教委也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对我们的数学课本进行了调整,难度也降低了,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使用。除了共同的原因外,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作为教师要转化学困生,你首先得调查分析每个学困生为什么成为了学困生。找原因应该先从教师自身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大纲要求把握不准等造成的;现在许多数学教师还持有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数学知识是可以传递的,认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就是对于老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管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所灌输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天长日久,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其次,在学生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学生上课不认真,没有听课,还是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办事等等造成的;最后,看是不是由于家庭或者社会以及其它一些特殊事情造成的。找学生谈话,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的内容有: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和谈话时机及场合等。

第二:制定转化方案

对于每一个学困生,找到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转化方案。比如,由于家庭原因中父母太忙或在外打工对孩子关心不够而造成的学困生,首先应该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多抽时间关心孩子,并随时提醒,让他们把关心孩子变成一种习惯。另外,作为老师应该尽量抽时间找学生摆谈,多关心学生,以弥补学生缺失的家庭关怀。又如,有的学生是由于害怕考试造成学习困难的。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同学,她平时学习中表现很好,可一考试就不行,就是由于心理脆弱,害怕考试,以考试就特别紧张,后来发现了她的问题,就对她采取特别的考察方法,她到现在已读到研究生了。所以,评价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也是促使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因此,采取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也有利于转化学困生。有的学生就是长期在他不理想的、甚至见不得人的分数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沦为了学困生。另外,学困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转化也是长期的,应有详细的转化计划,从什么时候开始,花多长的时间,要达到何种目的,起到一些什么样的效果,这样便于自己准确掌握情况,保证实效性。

第三:实施转化的方式

如果数学老师一个人,要转化好班上的学困生,可能效果、时间上不是那么理想。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资源,比如班上的同学、其它科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等。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可以让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与其结成对子,帮助其学习,这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有助于搞好同学关系,特别是那些方法又不当,人际关系又差的同学。对于那些因为家庭原因

或者社会原因,在思想上对学习认识不够的,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学困生,可以让一些科任教师特别是在他那科比较喜欢的老师,让他们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该有广度,学习不是把哪科学好了就行了的事,而应该全面发展。对于学习不够自觉,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贪玩或者自控能力差、心理脆弱等学生,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其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用真心、用爱心、用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甚至,我有时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变成一种学生很愿意做的事呢?学习是一种成长,它比学生身体的成长更持久,更有意义。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那么,学困生的问题将不会存在,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

2.刘京海主编:《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李济明,《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北京教育》,北京教育杂志社出版,2003年第1-2期总第302期

4.李洪元,《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

5.孙云晓著:《教育的秘决是真爱》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6、《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

第五篇: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汝州市小屯镇二中 赵旭辉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全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得到优化,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但与县城相比较,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状况和教育前景令人担忧。在农村中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存在大量的英语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存在,使英语教学面临巨大困难,教学目标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研究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英语学困生指在英语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英语是他们提高自己学习总成绩和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短板。英语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学段、各学校的英语课堂当中,与英语教师如影随行,是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重点关注的对象。英语学困生在班级中占有很大比例。英语学困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

苦学型。这类学生能力一般,智力正常,学习英语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只会死记硬背,每天做大量的习题,学习哑巴英语。他们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但是学习效率低下,事倍功半。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缺乏自信,生怕说错句子被别人嘲笑,不敢自觉主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

偏科型。这类学生其他科目都能考出较好成绩,唯独英语成绩悬殊太大。在课前预习,课下复习方面做得很不到位,自主学习能力差。他们对英语学习内容一窍不通,总是记不住单词、短语、句型和常见语法知识点,课堂上从不张口读英语,不参与课堂活动,遇到问题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甚至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舍得花时间,下功夫。

厌学型。这类学生各门功课成绩都不太理想,他们对英语学习更不感兴趣,对英语过敏,“谈英色变”,怕而远之。此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让老师头疼。他们经常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看课外书或做其他小动作。他们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不屑一顾,对老师的讲解臵若罔闻,甚至故意与老师作对,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厌恶。

不可否认,个别学生天生就存在智力缺陷,学习上明显赶不上其他同学,但绝大多数学困生的智力是正常的。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因素,学生自身生理因素,家庭生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学困生的影响往往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为了弄清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和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学校是学困生产生的摇篮,学困生是教师教出来的

学校是学困生产生的摇篮,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困生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应对学困生的产生负主要责任。英语是外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境,学生只能通过在校学习才能获得。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注定让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呈现差异,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分数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与教师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教师对优等生喜爱无比,而对给自己所教学科拉分的学生另眼看待,经常对他们冷嘲热讽。教师对学困生冷漠的态度和不公平的评价,使得他们从思想深处认为自己就是差生,是弱者,自己与英语无缘,学习英语比登天还难,从而开始惧怕老师、排斥学习,基础越来越差。英语课堂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对话活动,才能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可是有些英语教师怕学困生不会活动,影响教学进度而很少给他们参加的机会。与偏科型学生相比,厌学型学生更加不幸,因为每次调研考试,班级参评人数的抽取是根据一定比例,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厌学型学生就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参评,不影响班级和学科的成绩排名。因此,他们就得不到老师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边缘化,被“打入冷宫”。偏科型学生的成绩要参评,教师就要想办法给他们补差,他们是教师重点补差的对象。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很难使优秀教师扎根基层。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将教学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据笔者了解,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平时不注意自身的学习提高,不探索教育规律,不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了解新课程改革情况,不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仅靠自己固有的教书经验,延长学习时间,大搞题海战术,加大做题强度,对学生采取逼迫和灌输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点燃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了一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不再“亲其师,信其道”,不再“乐其道”。正是由于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才使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种种不良表现,甚至敢公然在课上和课下与老师对着干,一步步沦为学困生。不改变教育评价制度,不提高教师素质,不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学困生将继续产生并长期存在。

二、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形成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人特征,是学习者以怎样的态度、方式及效率去获得具体学科或发展领域的知识、技能。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说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等。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指导你正确的修行方法,而用功还是要靠自己。英语学困生共有的特点是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学习者只有通过辛勤的付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有些学生能积极主动想出办法去解决,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有一部分学生意志薄弱,处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自信和耐心,常常采用得过且过,拖延时间,浅尝辄止,有意回避等消极方法,久而久之,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到了解决起来无从下手的地步,于是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勇气。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

英语学习需要学习者用心去体验,不仅需要用脑去想,而且要用眼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记,用口说。英语学困生之所以在掌握基础知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使各感官密切配合。在英语学习中,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是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就无法开展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英语学习就无法顺利进行。英语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三心二意,自制能力差,爱做小动作等毛病。如学困生在记忆单词时,一边口头不断机械重复,一边眼睛可能就专注到别的地方去了,手还不停做着其他事情,双腿不停摆动,根本没把单词记在心里,这一连串的无效动作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英语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一点非常重要。笔者常年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天天接触英语学困生,在和英语学困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这部分英语学困生的智力水平和优秀生差不多,甚至有的智商比优秀生还高,他们之所以英语学不会,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品质。

三、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我们生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当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与农民工差距不大,使部分农村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学习无用,大学毕业还是一样打工,不如早点出去挣钱。因此,当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总会说“上不成学,就不要上了,出去打工吧!”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降低,致使未成年的学生学习缺乏监管,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动摇念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很多行业不需要员工具备高学历和工作经验,因此一些学困生辍学后就能上岗工作,挣得工资,并且买一些很时尚的用品在同学面前炫耀,使一些学困生羡慕不已,对学习更是心不在焉。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家里的一切都要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好吃的,好玩的,都要优先照顾到孩子,绝对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在长辈的一味溺爱中长大,过分依赖于别人,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差,一旦在学习遇到问题,如单词记不住,课文不会背,考试不及格,就很容易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产生厌学的念头。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长的错误认识,使学生迷失了学习方向,失去了学习动力,造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学生走向世界的步伐。

把英语学困生转化成优等生,使其能够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生活,是英语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转化一个学生就等于重新塑造一个生命,最能体现英语老师的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英语学困生的产生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把学生都培养成素质全面,发展协调,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都不能少,是每位教师的心愿。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是塑造人灵魂的事情,责任重大,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要关爱学困生。哲学大师罗素说过: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学困生有种种不良表现而百般厌恶,不能因为学困生会影响学科成绩而横加指责,更不能因为学困生一时难以转化而放任自流。相反,教师应同情和帮助弱者,对学困生应付出更多的关爱。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学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学困生内心也有向真向善向美的强烈愿望,只有当他感受到老师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关爱时,才能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东西对他有价值,对未来生活有帮助。这时候他们心中的纠结就会自动解开,他们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向老师真情流露,畅所欲言,就会放下思想包袱,努力学习。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能够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由于爱,学生的学习才能充满快乐。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的结果。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冷嘲热讽,可以原谅教师的吹毛求疵,但绝不会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也为英语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因此,英语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和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深造,多听多看英语类的节目、报纸、书籍等,多背诵,多积累语言素材,经常用英文写作,加强口语练习。英语教师只有专业素质过硬,才会在讲课时举一反三,旁征博引,举重若轻,把内容讲得丰富多彩,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有深度,有广度,就不会在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而误人子弟。再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教育方法。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教学视角,既能驾驭全局,又能注重个体。教师的教育智慧来源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探索。英语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技能的培训,密切关注课改动态,搞好校本研修,做好课题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认真观察和研究每个学生的学情,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体验式学习等,使学生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英语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避免学困生的出现。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首先英语教师应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如果英语教师没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那么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呢?因此,律人先律己,英语教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做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例如英语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背诵一篇英语短文,那么他每天就要和学生一起这样做。英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那么他就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英语教师做事情虎头蛇尾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学生也会跟着他的样子去做。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振振有词地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自己在课下却沉迷于喝酒打牌,那么他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教师的说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语教师只有做事情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始终如一,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形象,这才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其次英语教师对学困生应严格要求并做到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一抓到底。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英语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半途而废,自暴自弃的现象。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只有坚持不懈,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习惯。偏科型和厌学型学生的学习意志薄弱,对于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应该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并加强督促和检查力度,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也是必须的。因为化蛹成蝶本身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再次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十次说教不如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一次成功,要让学困生明白只要自己付出足够的努力,成功就一定会属于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都会给学生的内心一深深的震颤,都会使学生心存感激,充满自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与表扬,并对他们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与充分肯定。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给学困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班靳小龙同学,该同学人高马大,是体育委员,该生英语考试经常不及格,但篮球打得漂亮。我也经常和他在一起打篮球,因此我经常对他说,打篮球一是需要热爱篮球运动,二是需要刻苦训练,因此学习英语也是这个道理。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从学习简单的英语对话入手,在课堂上经常和他进行英语口头交流,现在他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明显增强了。慢慢地,他的成绩有了起色,由不及格到及格,现在成了班上学习英语的典型。

三、英语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

育人工作不能只靠学校,它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自制能力差,学习容易受外界干扰。学生每周在学校五天时间养成的学习习惯,可能回家两天就出现反复。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家访工作。虽然现在学校普遍使用校讯通与家长保持联系,方便快捷,但是笔者认为通过家访的形式效果更好。一方面,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校表现以及教师对该生的教育情况对家长进行详细说明。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现状、生活环境、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从而制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家访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使家长和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家访是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有效手段。如张晓玲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该生转入我班时英语成绩不好,有一段时间她因病在家休息两周,耽误了一大截功课,如果不及时补上的话,她就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了,而她的父母又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对英语一窍不通,无法在学习上对她进行辅导。当我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利用工作之余,到她家里给她补课。她的父母都很感动,她学习也特别认真。自从病愈返校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都能坚持学习英语,认真完成作业,主动请教老师。经过自己三年不懈努力,最后顺利考入一高。她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每次和她说起话,她总是对我深怀感恩之情。她说那次补课使她深受触动,从此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家访能够消除学困生家长对教育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使家长能更深入地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从长远的角度重新规划孩子的未来,从而尽到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教师应该把家访工作做好,做实,要依靠家长,动员家长。相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学困生就能很快改掉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没有人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但是却可能成为他改变的原因。最好的教育是学习者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任重而道远,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指望给学生施点肥,浇点水,就能使他立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需要耐心地呵护和等待。放慢前行的脚步,静下心搞教育,慢工出细活。成长是慢的艺术,学生的进步与成熟是需要期待的,教师需要懂得去欣赏学生,教师需要陪伴学生们一起成长,一同品味生活中的苦与乐,教师需要用爱去催开生命的花,用爱去等待生命的绽放。

主要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4. [2] 陈大伟.建立理想课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3] 刘火亮.教育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1.[4] 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0. [5] 张海晨 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下载《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上海市三泉学校 符婕 【摘要】: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造成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随着年级的提高,学困生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中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中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合浦县白沙中学 石鹏 一、 课题的提出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推荐五篇)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学困生”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每位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及矫正则成了......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投稿

    初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所属县:横县单位:横县校椅镇二中姓名:何启络 【摘要】: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结合......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江山市上余镇上余中心小学 徐艳秋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

    《普通高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 1、为学校优质教育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实践性突破。 2、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成功经验,实现前瞻性突破。 3、为学校的研究性管理、教学、学习提供全新......

    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了解到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

    浅谈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______”对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实验总结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