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项学分认定办法
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认定办法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办法》(校行字[2000]9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河南大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现将专项学分的认定工作做如下认定办法:
一、专项学分的组织领导与认定办法
1.各学院要成立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教务员组成的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专项学分的具体认定工作。
2.辅导员负责学生专项学分的材料收集工作,分类整理后报送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
3.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核定学生专项学分材料,确定所获学分,填写《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和《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附专项学分原始材料由学院保存,《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一式二份,一份学院保存,一份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二、专项学分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以下所列专项进行选修,对某一专项可多修、也可少修或不修,但至少修够7学分方可毕业。
1.读书:读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取得学分。
①学生所读书目必须是学院推荐书目。
②学生读完推荐书目中的6本书,且每本书均有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可获得1学分。
2.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
①每学期期末由辅导员组织收集学生申请学分的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并将材料提交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②学年论文的字数由学院视具体情况自定,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
③凡属学院正常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不记入学分。
④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由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委托专业所属或相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进行评定,每项经评定合格后可获得1学分。
3.听学术报告
①学生听3次学术报告,每次有详细的报告时间、地点,并且每次记录内容不少于500字,可获得1学分。②笔记必须提交原件,复印、补写均不能计算学分。
4.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1500字左右主题报告者(特殊专业以证书为准),可获得1学分。
5.发表文章
①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2学分,在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1学分。
②在校以上刊物上发表文学类文章每3篇记1学分。
③发表文章的学分必须以原件为依据。
6.普通话
①从入学开始,学生即可申请参加普通话达标测试,普通话达到合格标准,记1学分。
②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此学分,且不能用其他专项学分代替,完不成者缓发毕业证书。
③此学分以校语委所下通知或省语委下发的普通话合格证书为依据。
7.竞赛
①全国竞赛获奖每项2学分,省级竞赛获奖每项1学分,校级竞赛获奖3项1学分。
②竞赛获奖以证书原件或评奖单位所发文件为依据。
8.创新与发明创造
①学生的发明创造获得有关部门认定或获得国家专利,根据其等级和参与学生人数给予不同学分。②学生的创新与发明创造必须有相关部门加盖公章的认定证书。
第二篇: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认定办法
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认定办法
管理文件2007-11-04 06:03:27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办法》(校行字[2000]9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河南大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现将专项学分的认定工作做如下认定办法:
一、专项学分的组织领导与认定办法
1.各学院要成立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教务员组成的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专项学分的具体认定工作。
2.辅导员负责学生专项学分的材料收集工作,分类整理后报送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
3.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核定学生专项学分材料,确定所获学分,填写《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和《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附专项学分原始材料由学院保存,《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一式二份,一份学院保存,一份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二、专项学分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以下所列专项进行选修,对某一专项可多修、也可少修或不修,但至少修够7学分方可毕业。
1.读书:读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取得学分。
①学生所读书目必须是学院推荐书目。
②学生读完推荐书目中的6本书,且每本书均有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可获得1学分。
2.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
①每学期期末由辅导员组织收集学生申请学分的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并将材料提交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
②学年论文的字数由学院视具体情况自定,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
③凡属学院正常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不记入学分。
④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由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委托专业所属或相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进行评定,每项经评定合格后可获得1学分。
3.听学术报告
①学生听3次学术报告,每次有详细的报告时间、地点,并且每次记录内容不少于500字,可获得1学分。
②笔记必须提交原件,复印、补写均不能计算学分。
4.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1500字左右主题报告者(特殊专业以证书为准),可获得1学分。
5.发表文章
①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2学分,在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1学分。②在校以上刊物上发表文学类文章每3篇记1学分。
③发表文章的学分必须以原件为依据。
6.普通话
①从入学开始,学生即可申请参加普通话达标测试,普通话达到合格标准,记1学分。②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此学分,且不能用其他专项学分代替,完不成者缓发毕业证书。③此学分以校语委所下通知或省语委下发的普通话合格证书为依据。
7.竞赛
①全国竞赛获奖每项2学分,省级竞赛获奖每项1学分,校级竞赛获奖3项1学分。②竞赛获奖以证书原件或评奖单位所发文件为依据。
8.创新与发明创造
①学生的发明创造获得有关部门认定或获得国家专利,根据其等级和参与学生人数给予不同学分。
②学生的创新与发明创造必须有相关部门加盖公章的认定证书。
教务处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好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2.修订、颁布教学计划,并负责全校教学计划的执行,安排课表和教室,组织开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
3.负责全校学生的学籍档案建设及管理,办理各种学籍变动手续,做好电子注册工作。
4.负责毕业生资格审查、学士学位资格审查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发放,专升本、免试推荐研究生的组织与申报工作。
5.负责各类课程的建设、评估与管理,负责学生选课计划的实施和选课过程的管理。
6.负责全校期末考试工作的安排,统一组织全校公共课考试。
7.协助学校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建设,定期检查专业建设情况,负责新专业的申报组织与管理。
8.做好各级教改立项工作和各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负责校级教学成果鉴定与上级教学成果奖的组织申报。
9.负责全校教材的管理与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教材建设计划,评选优秀教材,负责教材研究和评介工作。
10.负责河南大学文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与教学管理。
11.做好全员评教和教师讲课大赛等工作,健全教师教学档案,配合人事处做好专任教师的编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2.负责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宣传及招生改革,做好录取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3.接受委托负责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多种类别特殊专业加试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文化课考试的组织工作。
14.接受委托负责河南省高招部分学科评卷的组织与实施,加强评卷基地点建设。
15.负责学生、教师及干部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发证等管理工作,规范校园用字,进行推普的实验与研究。
16.负责自考专业主考权的组织申报,自考命题、评卷的组织、管理及自考毕业生档案审核的组织实施,自考主考专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实施、成绩上报、合格证发放等工作。
17.负责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成人学位外语考试、河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考试实施、成绩及证书的发放等工作。
18.负责实验教学大纲、计划及实验指导书的落实,检查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9.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负责检查实习大纲及实习进度计划落实。
20.负责制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检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目标完成及建档情况。
21.代表学校负责与外单位合作办学事宜的谈判、计划,实施教学管理。
22.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23.负责协调全校的教学督导工作。
24.负责全校教学优秀奖的推荐工作。
25.负责制订校历。
26.负责医学后期临床教学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第三篇:学分认定项目及计算办法
学分认定项目及计算办法
1、市、区县(市)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包括全员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名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其他专题专项培训等规范化培训,凭结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学分。
2、国培项目培训、省培项目培训,凭结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学分。
3、与教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国民教育学历提升培训(小学教师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初中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高中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教育),可按实际参加培训的学时数认定相应学分,每1学时计1学分。学时数以就读学校出具的学时证明书为依据。
4、参加任职学校的校本研训,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合格后可认定相应学分。5年内每个教师的校本研训学分不得超过120学分。
5、由市、区县(市)教育行政师资培训主管部门直接安排,或事前报市、县级教育行政师资培训主管部门批准备案(中学教师培训班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小学教师培训班报区县(市)级教育局),由其他高校、教科研部门等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凭结业证书可认定相应学分。
6、应聘担任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教师培训项目的专题讲座、教学辅导或班级管理工作,担任集中面授专题讲座者每半天计10个学分,课程专家、辅导员与管理员按承担任务的实际学时计算学分,学时数以聘任单位出具的证明为据。一个内,多次承担同一内容的教学、辅导工作,不重复计算其学分。最高不超过40学分。
7、参加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与培训活动,经考核合格,名师团队成员每人每年计20学分,学员每人每年计10学分。学时证明由首席名师提供。
8、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承担“志愿支教 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示范课教学者,每次计5个学分,最高不超过15个学分。一个内,多次承担同一内容的教学、讲座工作,不重复计算其学分。学时证明由组织单位提供。
9、参加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者,核发80学分。
10、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类、区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少年宫等教师及实验员系列的教辅人员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培训,经审核后,可按实际培训学时登记专业课的学分(如果只有培训天数的,每天按6学时计算学分)。
11、由组织(学校)安排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全职支教的教师,凭教育行政部门文件,每年登记48学分。
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培训项目,以及学历提高培训非国民教育系列等,不得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学历补偿教育不计学分。
第四篇: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教基〔2006〕2号)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06〕14号)精神,为指导普通高中实施规范的学分认定和管理,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促进普通高中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高中课程修习的学分管理
(一)高中课程修习实行学分管理,学分用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生修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二)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
(三)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l8学时,相当于1学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题研究,应当保证270学时,每学分不少于l8学时,计15学分;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1周,获2学分;社区服务按照工作日计算,三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获2学分。
(四)选修Ⅱ课程开设,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为36学时,2学分。
(五)学分由学校认定并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应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学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价和实施细则,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一)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二)学生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还要获得28个以上选修学分,其中在选修Ⅱ中至少要获得6个学分;总计必须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达到毕业所需的144个学分后,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修习更多选修课。凡是选修新的课程模块并通过考核的,可以获得更多的学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详见下表。学习领域
科 目 必修学分
(共计116学分)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 文
l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 语
数 学 数 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历 史
地 理
科 学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技 术
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8
艺 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
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
三、学分认定的实施
(一)学分认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1.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领导学校学分认定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教务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处理本校学分认定的具体事务。
2.在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各科目学分认定工作小组,负责实施本科目各模块学分认定工作。
3.学校要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以保证学分认定工作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和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
(二)学分认定的条件
学生获得学分的基本条件是:达到规定的课程修习时间;学习过程评价良好;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具体实施细则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以下条款制定。1.学科类课程学分认定
(1)修习课时记录。学校必须按照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出勤情况由授课教师登记。学生修习时间未达到模块学时要求的,不能取得相应学分。(2)学习过程评价。在模块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模块学习要求组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学科实验和实践活动情况等。
(3)模块考试(考查)。模块学习结束,由学校组织考试。考试除笔试外,还应根据不同模块的要求,设置听说能力测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专业测试等。2.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分获得除了要完成规定的学时,还要提供以下几方面材料:①开题报告或课题项目的研究方案;②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③研究成果及评价。
(2)社区服务
学生三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提供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和社区证明材料等,方可获得2学分。(3)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如日记、体验材料等)、学校和有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可获得2学分。
3.选修Ⅱ课程学分认定
学校应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选修创造条件,并在修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选修Ⅱ课程学分从修习过程记录、修习过程表现和学习成绩(成果)三方面来认定。(三)学分认定的程序
1.学生在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授课教师对学生修习课时、修习过程、考试考查成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书面提出学分认定意见,提交科目学分认定工作小组审核后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批。
2.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对科目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提交的学分认定意见进行最后审核和确认,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意见。
3.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应及时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学分认定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1)未获得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4日内向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起14日内应进行复议,并作出书面决议通知申请人。
(2)学生若对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3)因模块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补考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补考仍不合格者,允许重修或改修其他模块(必修课程除外)。重修或改修要在接到学分不被认定通知后1年内完成(高三年级要在本学年第-学期内完成)。
四、学分认定的管理
(一)学分与学籍
1.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包括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的课时、修习过程评价、考试考查成绩、学分认定时间等。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分别记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
2.学校不得以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记录。
3.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应当使用统一的学籍号,便于学籍管理、学生成长记录以及查询。4.符合《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学分可以互认。由已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必须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尚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转入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认定相应的学分。转外省(市、自治区)就读的学生的学校,应将该生学分认定情况随学籍档案一并转出。
5.由于休学等原因造成学习过程间断的,其学分及有关材料可连续计算或使用。
(二)保障措施
1.学校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制度,特别要建立学分管理诚信制度。学校要为授课教师、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对在学分管理工作中有不良行为的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理。
2.学校要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学分管理,建立学分管理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学分查询平台。
3.学校每学期要将学分认定结果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各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分学期(年)及时将学分认定档案登记,并结合学籍管理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分管理工作要适时进行检查和指导,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学校学分管理质量作出评估。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公告学校学分管理质量情况。学分管理质量的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学分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应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南省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07〕11号)、《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湘教发〔2007〕12号)等文件的要求,自2007年秋季开始,对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实行学分管理。为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一)学生每学年应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每学完一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
(二)学生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还要获得28个以上选修学分,其中在选修Ⅱ中至少要获得6个学分;总计必须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达到毕业所需的144个学分后,学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修习更多课程模块,并通过考核获得更多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以及学年学分分配详见《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的通知》(湘教发〔2007〕12号)
二、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
(一)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个学习领域课程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1、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至少达到规定要求(依据学校详尽的学生出勤考查表);
2、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表现良好,作业能按时、独立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生成长评价表);
3、模块考试(考查)。模块学习结束,由学校组织考试。考试除笔试外,还应根据不同模块的要求,设置听说能力测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专业测试等。学校应在每一模块考核后及时予以认定。
(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学分“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研究性学习活动
1、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
2、过程记录;
3、学生所获得的成果;
4、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记录;
5、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每1学分不少于12学时。学校应在学生完成每一课题或项目后及时予以认定。
社区服务
1、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计划、总结;
2、学校制定的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卡,卡上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的总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的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或加盖公章)、服务对象的简短评语及联系方式;
3、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学校应在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后及时予以认定。社会实践
1、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年深入工厂、农村、部队、企业和其他社区进行调查研究、训练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2、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
3、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
4、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学校应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及时予以认定。
(三)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模块、建议选修模块、学校课程模块)“同意认定”的基本条件是:
1、学生的学习时间要达到一定标准;
2、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良好;
3、学生参加考核成绩合格。学校应在每一模块考核后及时予以认定。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学分认定工作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任主任,委员由学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分认定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学生按要求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考核,或学生完成某一综合实践活动以后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二)学科任课教师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三)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四)“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要书面通知学生并告之原因。
(五)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要求。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及时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六)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模块。但必修课程不得改修。
(七)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四、学分认定的管理
(一)学分与学籍
1、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包括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的课时、修习过程评价、考试考查成绩、学分认定时间等。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应分别记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2、学校不得以学分奖励学生。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籍管理卡的相应栏目内予以记录。
3、学校按照招生计划和招生办法录取入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当使用统一编制的学籍号,便于学籍管理以及学分查询。
4、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学分互认。由已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必须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尚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市、自治区)转入的,转入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认定相应的学分。我省学生转外省(市、自治区)就读的,应将该生学分认定情况随学籍档案一并转出。
5、由于休学等原因造成学习过程间断的,其学分及有关材料可连续计算或使用。
6、学生的学分档案以及学籍档案必须是原始而真实的,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
(二)保障监督措施
1、学校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制度,特别要建立学分管理诚信制度。学校要组织家长代表和有关人士对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家长委员会报告学分认定及模块考核工作情况。学校要为授课教师、学科学分认定工作小组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对在学分管理工作中有不良行为的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理。
2、学校每学期要将学分认定结果上报其直属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各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分学期(年)及时将学分认定档案登记,并结合学籍管理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分管理工作要适时进行检查和指导,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学校学分管理质量作出评估。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公告学校学分管理质量情况。学分管理质量的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学分管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应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