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

时间:2019-05-13 18:1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

第一篇: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

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

教育长兼培训部主任徐伟新传达校委会议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指示,从严治校、严格管理的意见,宣布了培训部加强学员管理的八项新要求。

一是加强与学员派出单位的联系,告知中央党校学员管理的有关纪律规定和通报学员在校期间遵守校规校纪、廉洁自律的情况;

二是实施学员个人遵守校规校纪、廉洁自律承诺制度,督促学员熟知校规校纪,增强遵规守纪意识;

三是坚持并完善学员到课率、就餐率的检查通报公示制度。周一至周五,学员必须在校内食堂就餐(周五晚餐除外),特殊情况外出就餐,要履行请假手续;

四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参观活动,不在营业性场所就餐。社会调研轻车简从,不要主要领导陪同,不打欢迎条幅,不用警车开道,不做新闻报道,杜绝游山玩水和收受礼品现象;

五是进一步完善对学员的考核,突出党性锻炼考核和纪律考核的分量,把学员到课率、就餐率、请假情况列入党性考核内容,支部鉴定要对学员党性锻炼和遵守纪律情况作出评鉴;

六是以学习促管理,周一至周四晚上适当安排一些讲座、读书交流、课题组研究、学员论坛和结对子等活动,增进学员之间交流沟通,学学相长;

七是严格控制学员之间相互赠送礼品和纪念品;

八是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律意识,不参与学员组织的校外活动。凡是要求学员做到的,工作人员要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学员不做的,工作人员要坚决抵制。

徐伟新最后强调,培训部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不折不扣落实制度要求,一抓到底,确保取得实效。

第二篇:延安十年中央党校学员知多少

延安十年中央党校学员知多少

中央党校1937年2月进驻延安,1947年3月随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前后十年。十年间,中央党校究竟培养了多少干部?因原始资料的缺失,至今尚无完整准确的统计。本文仅根据有限的资料作一点初步的研究。

十年间中央党校常规班次培训学员9000人左右

十年可分为三个时段:1937年2月至1941年底,1941年底至1945年8月,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各时段的培养目标、班次设置和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招生对象和人数也不一样。

第一阶段:1937年2月至1941年底。中央党校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有坚定政治立场的敢作敢为的区县级党的干部与群众工作干部”,常规班次共招收五十五个班,培训学员近4000人。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1937年开设一班至十三班,招收学员800人左右。一、二、三班主要是红四方面军干部;四、六、十一班是陕北干部;五班主要是老干部和高级干部(也有少数新干部);

八、九班是抗大四大队转来的党员;十班主要是白区来的干部和一些失掉党的组织关系的干部;

十二、十三班大多是从国民党监狱中释放出来的干部。七班是中央党校第二个少数民族班,有藏回彝蒙等少数民族学员33人。1937年6月8日,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访问中央党校,曾采访过这些少数民族学员。

1938年党校新招收十四班至二十九班,学员近1000人。老红军和党的地下工作者、归国华侨知识分子以及从全国各地来延安的大中学生“三大潮流汇合”,其斗争经验、政治水平、文化程度差异很大,知识分子新党员较多,还有部分非党员。十四班是文化班。因前方急需用人,党校学员不敷分配。开始规定学制8个月,后压缩为6个月。6个月分为两期,一期三个月,部分班次学习三个月即毕业分配。

1939年2月至1940年2月党校新招收三十班至四十三班,共924人。其中三十、三十一班是妇女工作班(1939年7月此两班拨给中国女子大学,作为其第一批学员),三十二、三十三、四十二班是文化班,三十四班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班,三十七班是少数民族班(皆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为主,有少量东乡族),三十九班是职工班。绝大多数班次学习时间为6个月,文化班、少数民族班学习时间一年左右。每期在校学员平均数约550人。

1940年3月至1941年底先后开办四十四班至五十五班,新招收学员约1000人。其中四十五班是知识分子班,四十七班是七大代表班(由于日寇的占领和国民党的封锁,大部分代表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层层封锁徒步赴延安。先到的部分代表被安排到党校学习),五十班是职工班,五十一班是文化班,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班是从马列学院转来的党员干部,其中也有部分七大代表。从1940年开始,党校由短训班转到正规化培训。延长学制,三个月的短班完全取消,主要班次为一年制的中级班和高级班。小班制改为大班制,最大的班有100多人,平均每班60至70人,每期在校学员平均数在600至700人之间。比如,1941年第二学期(5月—8月)学员638人(未编班者49人未计算在内),从省级师级干部到区乡级连排级干部都有。

第二阶段:1941年底中央政治局明确规定中央党校为培养地委以上及团级以上干部的“高级与中级学校”。1941年底至1945年8月培训高中级干部3500人以上,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1941年底至1943年5月,中央党校招生对象为地委、旅级以上干部和少数地委以下的七大代表。修业年限正科两年,预科三年,正科有九个学员支部,预科分甲乙丙三级四个学员支部,加上在延安的七大代表和军政学院高干队,共招收学员800人左右。

1943年,中共中央将保存骨干与教育骨干作为近两年的两个重要任务。年初,党中央发出《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要求华北及华中各战略区域,在保持工作需要的最低条件下,抽调大批干部送延安保留培养。选送的干部,军队中应该是营级及其以上的干部。地方应该是县级及其以上的干部。为准备培训从华北、华中抽调来延安的大批干部,在中央党校设中级班。1943年5月至1944年初,中央党校扩大为四个部,一、四部学员为高级干部,二部学员为中级干部,三部为“文化人部”,共有学员1846人。

1944年2月,西北局党校学员761人编入中央党校成为第五部,学员主要是陕甘宁边区的区乡营连级干部、少数县团级干部和长征干部,以及华北等抗日根据地的中下层干部和国统区来的知识分子干部。11月六部从五部分出,从1944年5月至1945年7月,中央党校学员总数保持在3000人左右,其中相当部分是1942年和1943年进党校的。六个部的工作人员也近3000之数,其中干部约620余人,事务人员少则1300余人,最多时达1732人,高级干部的随行人员(警卫员、炊事员、通信员、勤务员、饲养员)近千名也在党校参加生产和学习。全校总人数6000左右。

第三阶段: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央党校设二、六两个部,学员主要是来自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的中下层干部,至少招生两期,培训学员1500人左右。

学员流动性大,难于准确统计

当年的党校是铁打的班(或支部)、流动的学员。1937年秋到1939年春党和军队大发展时期,各根据地和敌占区需要大批干部去开辟工作,到处争抢党校学员。比如,1938年12月10日彭真曾致电杨尚昆、朱瑞:“整理冀东工作,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部队东去时,晋东北五台区也需要大批干部补充。最近中央党校十七班、二十班、二十一班毕业,内中有一批县委和群众工作干部,特请你们去电给我们分一批。”1939年2月3日彭真又致电杨尚昆:“冀中、冀察热都需大批干部去充实,此间均抽到无法再抽,请中央设法从党校抽调七八十人去做党的工作。”当时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党校大部分学员学习三个月即分配工作,甚至学习一两个月就离校。有学员回忆:四班入学时76人,后来陆续派出,毕业时剩下40多人。1941年的教学总结写道:“学员不断流动,随来随去,像流动训练班一样。„„四十班、四十三班开始时每班80—90人,因不断调动,两班合并,只有106人,到毕业时不到60人,这两班真正学到毕业的只有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还有中途插班的。45班也是如此。”

整风运动前夕,中共中央书记处明确规定:“所有已入校学习的学生,除经党校整风审查认为政治条件不合格者和中央书记处指定调出者外,其他人一概不在毕业之前调出分配工作。中组部概不接受各机关请求调出中央党校学生的要求。”但在1942至1945年,中途调出和插班的现象仍然突出。比如,到1944年5月一部学员548人,1945年7月只有330人。1944年11月二部学员718人,到1945年5月只有601人。离校的学员或回原单位,或就任新职,或去湘鄂粤桂、豫西等地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或去敌后大中城市为大反攻做准备。

此外,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还设有长短不同的各类研究班、临时训练班(简称临训班或临时班),学习时间10天半个月或一个月不等,其人数也是未知数。比如,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为解决“干部恐慌”,中央党校制定了“四五六计划”,招收学员到校学习四周、五周、六周即分配上前线和各根据地,轮训总数不详。

再如,1941年在校常规班次12个左右,约650人。但1941年3月陈云致电林枫,说中共中央党校中的晋西籍学生在校一千余人,仅有七个炊事员,请他设法找十个炊事员来。1944年9月3日,五部副主任强晓初在《学风与个人思想总结》的报告中提到,五部除了8个学员支部,还有“三个临时支部”。1945年中央党校还开设西北民族班和西南民族班,人数不详。1945年10月至1946年底,在中央党校临时培训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之多更超过了往年。

因此,延安时期在中央党校学习过的干部究竟有多少,还有待当年档案资料的发现。

第三篇:中央党校05级函授班学员毕业论文

浅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六合区东沟镇人民政府 何祖法 吴小云

摘要:本文分析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历史背景,论述了都市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为支持、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历史性联系和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并对现阶段制约都市农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发展都市农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找准功能定位,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完善相关政策,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功能的外延拓展做出农业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都市农业 新农村 进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协调、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第一产业,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新时期条件下,农业如何增强基础地位,适应经济发展趋势,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充足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显得尤为重要,也关系到农业的前途和命运。农业要跳出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必须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创新发展模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 程,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历史背景。

1.1 都市农业是大城市与农村的结合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大城市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所需要,同时又是依托大城市经济技术优势的辐射带动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与都市发展是既相互依托又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对都市农业比较易于接受的概念可理解为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业生产环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多重功能的现代农业综合模式。都市农业是在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资本资源,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设备对都市圈农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而构筑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业态,它直接为都市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精神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农业效益的提升,农业功能的创新型变革。

1.2 都市农业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上海、深圳、北京等较先进地区相继开始研究和建设这一议题。南京市在1996年提出定位发展都市农业,提出重点发展高效、旅游、设施、安全、和品牌农业,把农业原来传统的生产功能拓展延伸到为经济、生活、生态和服务等功能。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涌现了一批小规模的比较成功的典型范例。以南京为例:江心洲葡萄园、浦口的艺莲苑,溧水傅家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六合的金牛湖度假区开发等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以后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了都市农业的发展先河。

二、发展都市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历史性联系。2.1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今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便是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须选择,必须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2.2 历史表明,城市的发展与广大城郊地区农村发展同等重要,互为依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西方国家早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奴隶制社会,为了聚居与防御,城市与农村相互分离,自成一体,到18世纪工业革命后手工城市变为工业城市,导致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空气恶化,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使城市陷于衰退从而出现不少西方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对旧城市进行大规模复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许多国外大城市为了保持城市持续发展,把农业从远离城市转变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把绿色、自然融入城市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取得了较大成功,涌现了“日本都市农业”、“德国都市农业”、“法国都市农业”、“美国都市农业”等诸多成功模式。

2.3 城市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科技和资本、市场支撑。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优势,各类高校、科研院所较多,二、三产业高度发达,对农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并且城市有完善配套的农副产品大市场和庞大的且具备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群体,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十分发达,国际交往广泛,有利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保值增值。以南京为例:市区二、三产业占GDP 生产总值的99%以上,而且有700万人口的消费群体,同时拥有南京港和国际机场、长江黄金航道等重要交通资源,市内有白云亭、紫金山等大型蔬菜、果品、花卉、食品批发贸易市场。南京是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临江通海,西可连接苏、皖、赣18个地市协作区,东通过上海、浦东与国际接轨,城市规模大,市场容量大,居民消费购买力强,这些条件都将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改善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2.4 农村的发展为都市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物质、生态和精神资源支撑。传统的农业为人类生存提供粮食、肉、蛋等农副产品,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土地产出不高,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作模式。农民种田只能满足温饱,大部分还是自给自足,商品化率低,农业从业人员收入渠道单一,收入少、生活质量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部门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生产一段时期内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负增长现象,农民抛荒、不愿种田现象十分普遍。而都市农业则是发挥农村农业的区位优势,生产出大量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改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净化、亮化、美化农业生产环境,用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把旅游、生产和消费联为一体,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健康安全的食品比普通食品价格翻了几个跟头还供不应求,近年来掀起的农业生态旅游、各种采摘节、农业嘉年华、特色农产品节等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变了传统农业给人们的印象,使农业的功能进一步多元化、功能化,也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了,他们还要求吃出特色、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来,这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在市场需求。

2.5 新时期条件下的农业也迫切要求发展都市现代化农业。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扩大,城区逐步向外扩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已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弥足珍贵,而农民收益要提高,农村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构建发展都市农业的框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大做长农业产业链条,放大农业效益。南京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围绕满足城市需求,拓展农业生产内涵和功能,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水平,强化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和都市型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南京市跨江发展与“五个中心”建设战略也为发展都市农业构建了宏伟的蓝图,有力地扩大了都市农业的发展空间。

三、目前条件下制约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3.1农村城郊经济实力不强,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因为都市农业的兴起,是利用城市向外扩张的机遇,依托城市的经济、科技优势的辐射带动和有力支撑,才使农业发展加快步伐,实现产业升级,单纯靠农业自我积累的发展速度是很慢的也是不现实的。而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2现阶段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设施水平离都市农业的 发展差距太大。都市农业是设施化生产、园艺化精细栽培,对农田基本设施要求很高,生产手段基本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农田的沟、渠、路等基本设施要实现硬质化,农田布局要十分合理,并且要能循环利用,交通要便捷,配套要齐全,环境要优良,而目前农村农田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大多数没有象样的交通路和硬质化渠道,农田排灌设施也不配套,农业抗灾应变能力还很弱,设施栽培比例十分薄弱,农田生产环境也很落后,种种这些必须加以改进。

3.3投入不足。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大强度的投入,特别是都市农业发展初期需要的投入量非常巨大,而且是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目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农业受市场和自然灾害两大风险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很多,收益不稳定,投资回收期长,农产品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加之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更是弱势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出现了农民是投入不起,而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公司又不愿投资的恶性循环局面,直接造成农业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投入主体和投资积极性。

3.4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按照农村现行的土地分散承包到户经营的政策,我国农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的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大多数农民在自家自留地上耕作经营,土地分散,种植结构多样。以六合区为例,全区农业人口50万人左右,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2亩,而发展都市农业需要进行区域化布局,土地要相对集中连片,便于集约经营,要使农民完全离开土地,转换农业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又困难重重。3.5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由于经济规律的作用,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导致目前农业从业人员均为中老年人及妇女为多,他们教育水平低,应用农业新科技的能力差,这也不利于发展都市农业。

3.6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市场意识薄弱,严重制约着都市农业的发展。由于几千年的传统加上农业长期低效运营,农民习惯于手工操作,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粗放型生产,创新意识不强,墨守成规,加之农民就业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文化素质不高等诸多原因,种种因素都不利于都市农业形态的形成。

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根据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都市农业内涵,可以从现阶段开始进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从近郊地区起步,分步实施,分步推进,圈层式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当地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区位特点,经济基础,市场开发、开放程度,走生态循环,资源再生,土地节约,科技驱动,综合开发的都市农业之路,做到生态、科技、规模,效益相统一,制定分年分步发展规划,并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优先发展项目及产业,内引外联,一地一品,彰显特色,努力做到滚动发展,稳步推进。都市农业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农村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相结合,避免出现城市外扩而引起的大片拆迁从而造成资金、资源浪费。

4.2 顺应发展形势,找准功能定位。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出特色,彰显品质,准确定位,近郊可以开发农业的文化旅游内涵,重点发展旅游农业,为城市居民提 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文化消费等综合服务。都市圈外围可以发展优质特色安全农产品,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特色种养,经济林果等特色产品,优先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净化、美化农村村居生活生产环境。区位优势不理想的地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名牌产品,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变农村面貌。

4.3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深层次的改革。在健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评估工作,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从而便于农村土地向大户、向农业龙头企业、公司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解放农村劳动力。可以探索农民以土地入股,发行土地债券、土地换保障等手段,在保住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解决用地问题,钝化各种矛盾。

4.4 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国家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中要在进一步巩固现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更多经济、税收、产业导向等扶持政策,允许和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农民将剩余资金投入生产性建设,鼓励城市工贸企业和民间资金、外资等投资农业,内引外联金融部门扩大信贷规模,支持高新农业产业开发,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多方位、多渠道地扶持都市农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创造更多更好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便于其做大做强。4.5 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都市农业的发展,科技进步是根本动力,其核心便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加强科技投入,积极推广优质、安全、清洁、卫生、高效、立体、规模种养等综合配套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有选择性地培植一批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抓好农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才能和市场意识,解放农民思想,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塑造一批新型农民。

4.6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沟、渠、路配套,使农田环境与农村环境相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改变农业、农村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

4.7 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效能。都市农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历史任务,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突破产业瓶颈与行业壁垒,加大市场开放、舆论导向力度,引导城市消费动向,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不折不扣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四篇:党校学员管理工作之我见

党校学员管理工作之我见

隆化县委党校董国存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主阵地,是干部增强党性的“熔炉”。党校学员管理工作作为党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党校教学、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中央提出有计划、大规模培训干部以来,党校作为培训党政干部的主阵地,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学员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县级党校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做好学员管理工作,为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本人就几年来的学员管理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一套良好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完善的管理是建立在完备的制度上的管理。党校学员管理工作要做到制度管人,程序管人,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党校学员管理工作对象大部分是领导干部,而做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在职位上往往低于被管理对象,在照章管理上有一定难度。为实现党校学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轮训、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党校的规章制度。比如《主体班学员管理规定》、《主体班学员考勤制度》、《学员学习考核办法》、《主体班学员守则》,《主体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主体班班主任工作职责》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学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树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班级整体意识,以此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同时对党校学员管理工作者来说,还必须明白“党校学员无论在原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到了党校

都是要按照党校的规定和要求办事,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要本着对党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下大力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但在坚持制度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既保证了教学与班务活动的有秩进行,又使学员在接受制度约束时增强了纪律观念,使整个学习生活紧张有秩而又轻松愉快。

二、要选择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担任班主任。要做好党校主体班班主任,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讲究管理艺术和管理方法,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与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及时的理顺关系和果断处理班级问题;有较丰富的知识层面,及时准确掌握教学动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教学服务。其次,班主任要懂得管理,善于管理。如果不懂管理是很难让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个性不同职务的这样一群人团结在一起。因此,要想管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要牢牢抓住纪律这个中心环节。二要经常听课。班主任经常听课不但可以增长见识,更能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准确的把握住学员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与精神面貌以及守纪情况。三要处处以身作则。四要倾注热情,热心服务,经常与学员谈话沟通。将平时学员交流座谈中获得的信息资料,如对党校教学的建议和要求,对某个教师教学中的意见等等,都及时分析、处理,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使今后课堂教学与学员想法贴近,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要把入学教育作为抓好主体班管理的首要环节。主体班开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精心组织好入学教育。一是抓好“三个转变”教育。通过领导讲话,让党员干部意识到参加党校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当今社会抓机遇、求发展、迎接挑战的制胜法宝就是不断学习、终

身学习。让学员尽快调整好心态,真正实现从领导干部到学员的角色转变、从工作到学习的岗位转变、从分散到集中的学习生活方式转变,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是要进行培养目标教育。组织学员讨论教学计划,明确培训目的,引导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把理论培训、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位一体,同步提高。三是进行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学员重温中央关于加强党性锻炼方面的有关文件,以及党校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学员管理条列,引导学员把遵纪守法与加强党性修养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

四、党校管理与各部门管理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党校学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由党校一家是不可能做好学员管理工作的,作为基层党校更是如此。因此,为了完成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工作任务要求,做好党校学员管理工作,就需要形成“组织部门主管,县委党校主抓,学员单位协助,班主任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几年来,我们每一期主体班,县委领导和党校领导都在开班典礼上对学员提出严格要求,组织部干训科和党校及时与学员单位进行沟通,合理安排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班主任更是深入班级,跟班管理。培训班结束,党校及时向组织部及学员单位通报送训学员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对严重违纪学员,我们都要根据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在党校内部,教研、总务等科室也在教学、生活管理和服务上下足功夫,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总之,党校学员管理工作是一个可以不断进行探讨的课题,除了在理念、体制、机制、制度上下功夫外,还要着重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五篇:中央党校函授毕业学员的自我鉴定

从踏入学校大门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奋力拚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海军分院“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习以来,本人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通过三年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等近20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从而提高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获得大家的认同。

本人通过党校的教育,更加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认真践行“xxxx”思想,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够在本单位模范地履行一个技术骨干的职责和义务。

下载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党校加强学员管理工作 八条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店管理工作八忌

    忌傲慢讲尊重”是一种大家气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学会了尊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忌虚假讲真诚”,真诚是建立......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党性锻炼小结

    附2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思想、品德和 作风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问题。 为此,我在工作中一直保......

    (八)支部考察意见范文合集

    支部考察意见 ,男, 年 月生, 年 月参加工作。现任 职务。 该同志于 年 月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根据其表现,支部于 年 月召开了支委会讨论研究,同意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努力做到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重在治......

    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荥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服务保障......

    关于企业管理工作改进意见(范文模版)

    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必须上档升级,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目前,由于管理的进一步细化,所涉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各级管理人员......

    关于加强防雷管理工作的意见

    辽气办发〔2011〕135号 关于加强防雷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市气象局,昌图、绥中县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依法履行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职责......

    土地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土地管理 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坚守耕地红线,规范用地秩序,坚决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私自交易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