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

时间:2019-05-13 18: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

第一篇: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

小学心理学选择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D.具体目标

1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题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B

B.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C.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D.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2.皇帝__皇帝就是沙皇”,祖国____“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

A.第一级水平B.第二级水平C.第三级水平D.第四级水平

3.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程度需达到

A.50% B.50%~100%C.100% D.100%~150% 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A.知觉 B.记忆C.注意 D.思维

5.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A.二年级 B.三年级C.四年级 D.五年级 6.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

9.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行为一认知主义者B.认知主义者

C.建构主义者D.行为主义者

10.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11.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 B.变式

C.正例与反例 D.概括 12.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阅读 B.吹拉弹唱C.运算 D.记忆 13.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

1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扩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 D.独立性1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6岁 B.7岁C.8岁D.9岁

16.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学会调适 17.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是A.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 B.行为产生的条件C.行为的标准能在于

A.引导 B.促进和维持C.反馈 D.评价

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C.区分度 D.难度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为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A.归属 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

2.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定属于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C.总结性评定D.非正式评定

3.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低 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4.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水平

A.高 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5.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6.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 B.示范C.练习D.反馈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常成为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基础的是

A.原因性维度B.稳定性维度C.可控性维度D.两极性维度

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分为

A.二介等级 B.三含等级 c.四个等级D.五个等级9.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D.内倾型10.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定势 B.功能固着C.认知风格 D.顿悟11.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2.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13.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

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14.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2.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1.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12.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E.知识提取 2.教学环境包括

A.基础条件 B.师生关系 C.下级关系 D.物质环境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5.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C.奥苏贝尔 D.贾德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目标是

A.运用 B.分析C.综合 D.评价7.“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子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19.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2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A.服从 B.从众C.去个性化 D.模仿

一、单项选择题1.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管理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4.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5.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A.布鲁纳 B.加涅 C.罗森塔尔 D.波斯纳 6.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A.习惯 B.定势C.功能固着 D.定向 7.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C.桑代克 D.华生

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9.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 B.能力 C.练习D.活动

13.随意识记属于策略。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14.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1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1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17. 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9.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2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一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1.学生对E.社会环境

3.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E.具体逻辑推理 4.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行为有

A.应答性行为 B.习得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

D.强化行为E.消退行为 5.期待包括

A.过程期待 B.结果期待 e.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 E.自我期待

6.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

7.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E.探索研究

8.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操作技能B.闭合性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D.开放性操作技能 E.徒手型操作技能 9.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0.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调查法 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

D.有意义接受学习

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功动机 7.“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8.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B.深度加工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9. 也叫做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A.具体知识 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停滞现象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12.常常用砖头垒砌,却没想过可以用它来画线,这种情况是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1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17.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18.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1.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2.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可以用来测量

A.意志B.情绪 C.智力 D.行为

3.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 C.尊重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错的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

5.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C.惩罚 D.替代强化 6.语文成绩好,语文自我概念强,这说明

A.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有较高相关

B.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不相关

C.学习成绩与学业自我互相干扰

D.自我概念决定学习成绩 7.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法 C.封闭式问卷法 D.实验法

8.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9。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10.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A.游戏 B.运动 C.工作 D.学习

11.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12.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

D.发展性原则

3.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新旧知识的联系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12.阿虚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从众现象B.社会助长现象C.社会阻抑现象D.去个性化现象

13.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A.宏观策略 B.微观策略 C.通用策略 D.基本策略 E.支持策略

19.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A.接纳者 B.处理者 C.加工者 D.记忆E.作用者 A.遗传和环境 B.教育C.文化 D.政治

13.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B.色彩对比明显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

14.善于综合、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

A.思维的广阔性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D.思维的灵活性 15.“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了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

A.教师、学生、学校B.教、学、环境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学生、领导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对新知识的应用

4.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A.0~2岁 B.2~7岁C.7~11-岁 D.11岁以后 5.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A.天资、能力和心境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6.知识的基本单位是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7.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8.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迕移

9.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10.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发现问题 D.提出方案 11.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是

A.迁移 B.定势 C.移情 D.策略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D.与性别无关

14.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5.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以下哪几类?A.合作 B.竞争

C.个人主义 D.内在E.外在17.下列活动中,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阅读 B.驾驶

C.运算 D.写作E.书写 18.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20.班集体形成的阶段有A.松散期 B.熟悉期C.同化期 D.凝聚期 E.形成期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选择题常用知识点

教学相长---《学记》

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人。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正是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的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派别行为派、认知派、人本主义学派

布鲁纳-----发现学习法赞可夫------教学论三原则

维果茨基倡导发展性教学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遗传的天才》

霍尔提出心理发展的复演论

格赛尔提出了成熟论

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的洛克的“白板说”

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华生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斯腾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影响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化。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彼得罗夫斯基将学习分为反射学习与认知学习两个类型

奥苏贝尔按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按照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两类,结合两个维度将学习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曼德勒的符号类似物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起源说,活动内化理论

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人物的联结学习理论,以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为代表的各派认知学习理论。折衷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加涅、特尔福德。

桑代克是联结派学习理论的鼻祖,又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鼻祖。,,,格思里的临近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巴甫洛夫、华生的替代-联结说,斯金纳的强化-联结说,班杜拉的观察-联结说。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发射,,,经典性条件发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和华生。

华生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

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班杜拉将模仿分为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抽象模仿。

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维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

苛勒----顿悟说-----黑猩猩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B)

A、学生与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B)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B、逻辑-数学智能C、空间智能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

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

1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为三

类,其中不包括(C)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应变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

1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

1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

1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影虎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16、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实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有人吃饼干

17、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

18、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A)

A、规则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

19、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构类型?(B)

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

20、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2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B、认知同化的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

22、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C)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

2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语气类似的几次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B)

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

24、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B)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25、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C)

A、马斯洛B、韦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

2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C)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27、人走进迷宫时时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A)

A、尝试-错误B、顿悟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2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B)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29、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B)

A、布鲁纳B、苛勒C、奥苏贝尔D、加涅

3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C)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31、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加涅D、桑代克

32、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在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B)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33、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B)

A、支架式教学B、情境教学C、探索学习D、合作学习

34、根据缴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C)

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

35、随机通达的教学时由谁提出的(A)

A、斯皮罗B、马斯洛C、维特罗曼D、列昂节夫

36、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

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的表扬D、自我实现的需要

37、某一学生怕老师说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C)

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8、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D)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39、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D)

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

40、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

在(A)

A、较高的水平B、较低的水平C、非常低的水平D、中等水平

41、“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讲的是什么知识?(D)

A、陈述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隐性知识

42、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C)

A、命题B、图示C、产生式D、故事脚本

43、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D)

A、正例B、规则C、反例D、变式

44、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D)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45、共同要素说强调一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B)

A、心理官能的发展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理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46、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

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A)

A、相似性B、概括经验C、学习策略D、心向

47、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时具体的,而非一般的?(B)

A、形式训练说B、共同因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48、举一反

三、闻一知

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A)

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49、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B)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50、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C)

A、技能就是活动程序B、技能就是潜能

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高的D、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

51、操作技能按照操作的连续性的不同分为(B)

A、精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B、连贯技能和不连贯技能

C、封闭技能和开放性技能D、器械型技能和开放型技能

52、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C)

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听到声音

53、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特点的是(B)

A、内潜性B、客观性C、减缩性D、观念性

54、下列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B、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

C、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D、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

55、下列任务属于问题解决的是(C)

2A、运用公式S=∏R计算R为15cm的圆的面积B、系鞋带

C、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D、打电话

56、熟悉了被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B)

A、定势B、功能固着C、缺乏生活经验D、粗心大意

57、下列关于专家和新手差异表述得不正确的是(D)

A、专家有庞大的知识系统B、专家是超级的再认者

C、新手从末到头解决问题D、根据新象棋手的特点发明了象棋的电脑系统-深蓝

58、思考和讨论时,首先尽量联系出所有可能想出的方法,最后才集中加以评判,这种创造

性思维训练方法被称为(A)

A、脑激励法B、分合法C、自由联想技术D、创造性思维法

59、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观念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

征?(C)

A、独创法B、变通法C、流畅法D、新颖性

60、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B)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6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

62、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

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器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

63、学业求助属于学习策略中的(D)

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64、下列关于元认知叙述正确的是(A)

A、元认知控制包括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察、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调节三个环节

B、元认知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来的C、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

D、元认知知识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65、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A)

A、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行为B、品德就是道德

C、品德就是个性D、品德一定危害社会

66、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D)

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

67、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A)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68、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于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C)

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69、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学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C)

A、综合B、运用C、评价D、领会

70、直接教学模式适合于(A)

A、事实性知识B、教授论文的写作C、结果不良领域知识D、态度学习

71、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B)

A、特殊的课堂设计 B、基本的课堂设计C、暂时的课堂设计 D、全班讨论

72、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C)提出的。

A、斯金纳B、布鲁纳C、布鲁姆D、斯莱文

73、下列教学模式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是(B)

A、程序教学B、合作教学C、适应性教学D、独立学习

74、需要重点监视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和程序的年龄阶段是(B)

A、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年级C、小学毕业和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75、最能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质量的是(D)

A、分配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

76、集体绩效系统最适合于哪类不良行为的学生?(B)

A、获得教师注意的学生B、获得同伴注意的学生

C、逃避不愉快刺激的学生D、以上三种学生

77、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处理方式是(A)

A、非语言线索B、反复提示C、应用后果D、表扬

78、最容易实施的实用行为分析程序是(D)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B、个人日志卡C、整班代币强化D、集体绩效系统

79、某一班级约定:上课前要静静地等待老师到来,这一约定属于(B)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80、与教师自编测验相比,高考则是一种(C)成就测验。

A、效标参照B、常模参照C、标准化D、正式

81、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和(D)

A、可靠性B、有效性C、公平性D、可比性

82、如果教师想知道学生在班级上的排名,应该使用(A)评定。

A、常模参照B、标准参照C、诊断性D、总结性

83、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定,那么对各单元测验的解释就是(B)性评定。

A、诊断B、形成C、非正式D、阶段

84、既属于客观题又属于建构性反应题的是(A)

A、填空题B、论文题C、是非题D、匹配题

85、最能够有效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的方法是(A)

A、概念题B、操作评定C、案卷分析D、观察

86、旨在测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是(B)

A、概念题B、操作评定C、案卷分析D、观察

87、旨在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方法是(C)

A、概念题B、操作评定C、案卷分析D、观察

第四篇:山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范文

【网络综合-山东教师招聘试题】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与解析:选B。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所以,答案选B。

2.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答案与解析:选A。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所以,答案选A。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D.边缘性学科

答案与解析:选C。

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因此,答案选C。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答案与解析:选A。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答案选A。

5.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答案与解析:选B。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考&试大$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因此,答案为B。

6.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答案与解析:选D。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因此,答案选D。

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与解析:选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时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A初创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B发展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D完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此,答案选C。

8.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答案与解析:选A。

9.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与解析:选C。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①感知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因此,答案选C。

10.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与解析:选B。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前运算阶段为2~7岁;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为1l、12~15、16岁。因此,答案选B。

1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答案与解析:选C。

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C。

1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答案与解析:选A。

原理同上题。

1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答案与解析:选A。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大$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此,答案选A。

14.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答案与解析:选B。

认识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因此,答案选B。

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一、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答: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三)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大大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二关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答: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因素对问题的解决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自信心、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认知方式、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原型启发、迁移作用、定势作用、功能固着等等都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因此要使问题得到解决维持一种紧张而又有秩序的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一)是提高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问题解决的效果。

(二)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地运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某种具有的与自己面临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上电化教育基础课为学生讲摄影机。照相机工作原理我们就运用了原型启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迁移作用也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我们在讲投影片制作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按着小学教材进行投影片制作要求他们自己构思、自己设计、绘画制作通过学生新自动手操作,即学到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又在动手制作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总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说明了。

三、试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独立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撰定教案时,需要创造性的劳动,时间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各种变化教师需要设计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案,确定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育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光焕发,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

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重要原因是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

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答:理解知识主要是通过思维实现的要促进知识的理解。

1、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能给学生创设问题材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愿望。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2、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直观法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正确的感性材料。

3、提供变式,通过比较形成科学概念

4、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严密的体系。通过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使学生有加深对知识结构和理解。

5、理解知识必强在已有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指导。

十三、试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小学生的形象。抽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一、小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一个渐进。复杂的过程不是立刻实现的在思维过程中,不随意成分逐步减少,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的成分却日益增加。

二、小学生思维结构逐渐趋向完善,一般来讲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在给。

三、四年级教学中,就渗透形式逻辑的思想。引导学生从事归纳、演绎、类比和对比推理等逻辑思维思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顺向发展到逆向再发展到顺向反复进行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掌握各种概念系统,运算系统和知识系统形成日益发展的完整的思维结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规则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算术和语文教学中,逐步地有意识地渗透逻辑规则的思想这对小学生正确思维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十四、试论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因而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特点如下:

一、游戏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用假想的物品去代替现实物品。而行为内容仍保持不变。幼儿期他们已能较成熟练地做各种动作。思维和语言正在发展。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渴望参加成人的一些活动。

二、游戏促进了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手段。能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与。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情感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十五、试论中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答:中学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探讨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味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识记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越加显着有意识记的突出特点是学生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由自己提高识记的目的任务。如:分析作文的段落。含意,中心思想等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在中学阶段,不仅有意识记的发展。无意识记及其效果也在发展如有些材料。还需要无意识记。所以教师不仅要有计划地发展中学生的有意识记。而且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无意识记的能力。

十六、试论初中生人际交往新特点?

答:随着初中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这个时期在结交朋友人际交往上,也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这个阶段的好友之间一般为相同的性别。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的友谊对稳定和持久。

2、初中生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朋友的关系在初性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进入初中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新点逐渐开始融洽相处。

4、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情感上的脱离,对同伴的依恋。2)、行为上的脱离孩子不好管教。3)观点上的脱离,观点的重新审视。4)榜样作用的削弱。

5、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有了变化,他开始品评教师。

十七、试论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答: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自我意识有了高度发展,其基本特点表现如下: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减少。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主要对“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把“我”一分为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3、强烈的关心着自己的成长。关心自己的能力如何、知识、才能、气质将个性是否完善等等。

4、自我评价的成熟,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

5、有较强的自尊心。有了主观目的,主观愿望。心目中的期望值等等。

6、高中生的道德意识与初中比有了较大的发展。

十入、论高中生的价值观的特点?

答:高中生在确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抱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的问题。不仅要说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且还要找到社会对自身的意义。第三、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高中生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第四、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还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高中阶段个体的价值观仍有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

十九、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从社会角度讲,注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第二、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业成功,取得成就的保证,心理教育能促进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使学生正常发展,健康成长的前提与保证。

二十、试论当前心理教育的误区?

答: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心理素质教育养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确实是心理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心理教育的全部内容。

四、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心理有病的人需要心理教育。所有的人都需要进行心理教育。

六、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展开的教育活动,七、心理教育属于德育工作只是团队工作者和班任的任务。以上几点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误区。

二十一、采用故事启迪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故事启迪法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具有好的教育意义。在采用故事启迪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要真有真的就不用假的,采用真实的事例,效果更好。

2、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要近,3、是要新,应尽量选择小学生没有听过的故事。

4、要注意活,心理教育者应该随机应变,知识渊博,反应灵敏。有时教育者还可以准备图片、多媒体等请学生看图编故事等。

二十二、试论心理教育课的教学原则?

答:心理教育课的原则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教育课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知行并重原则,心理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是实际应用课如: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力不够高。所以,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二学生主体原则根据心理教育课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教师的有意安排,学生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过程。这一特殊性决定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三、点面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课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教育课的目的。

四、协同教学的原则。

五、师生和谐的原则。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应建立一种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关系。

二十三、心理教育学科渗透的操作要领? 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这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在学科教学中要对教学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

二、创设参与情境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想象。活动中受到相应的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树立新型评价标准,学生是否提高了学生表达、交往、动手的能力等。

五、抓好三个基本环节。1)课前设计环节。2)课堂组织环节。3)师生交往环节。

二十四、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

答: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通过三原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具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

一、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艺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都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

三、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

四、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第五篇: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C)学习动机。

A、长远

B、短暂

C、内在 D、外在

2、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这是学习的(B)。

A、迁移

B、强化

C、激发

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B)。

A、认识功能障碍

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C)。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B)行为。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6、“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A)。

A、去个性化

B、从众

C、服从

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C)。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B)。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D)。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A)。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B)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道德感

B、承诺感

C、模糊性

D、匿名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C)。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D)。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B)。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6、16、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

C)。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模仿

17、在班主任的培养和扶持下,一些个性品质好、有才能、受到同学欢迎的积极分子成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级群体的核心时,班集体的形成处于(B)。

A、松散阶段

B、形成阶段

C、成熟阶段

D、凝聚阶段

18、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道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C)。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C、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D、道德信念的形成

19、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20、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B)。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A.传统教育论、B.形式教育沦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

4.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8.“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D)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沦

10.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13.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斯宾塞

14.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15.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卢姆 D.布鲁纳

16.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称为()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8.“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9.义务教育就是()A.强迫教育 B.小学教育 C.大学教育 D.中等教育

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1。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思想品德教育 D.各科教学

2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A.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理论课与实践课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4.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 B.斯宾塞 C.杜威 D.洛克

2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6.属于二级课程的是()A.学校课程 B.选修课程 C.地方课程 D.必修课程

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29.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30.与《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跋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修课 D.选修课程

32.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33.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3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A.榜样示范 B.说服教育 C.实际锻炼 D.谈话法

36.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37.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A.探索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综合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

39.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A.教学大纲 B.教学计划 C.课程 D.教材

40.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并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4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4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43.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平行影响原则

44、“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4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民本主义与教育》

46、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47、“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48、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品德教育 D.学科教学

4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和思维形式的理论是()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50.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漫话》

51.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韩愈

52.师生关系在人格层面上的特点是()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长善救失

53.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A.民主平等 B.授受关系 C.相互促进 D.长善救失

54.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的创立人是()A.彼得·麦克费尔 B.班杜拉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5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情绪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56.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杜威

57、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荀子 C.韩愈 D.孔子

5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培养目标 B.教学目的 C.课程目标 D.教育目的

59、道德教育认知模式的创立者是()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60、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爱弥尔》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教育学讲授纲要》

61、“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疏导原则 D.导向性原则

6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共青团活动 D.课外校外活动

63、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教学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参考答案:

1-5 CBBBC,6-10 DCBCA,11-15 DCBBD,16-20 ACACD,21-25 ADCDC,26-30 CADAB,31-35 ACDCB,36-40 DBCAB,41-45 BBACA,46-50 ACDBB,51-55 ACBAD,56-60 ABDBB,61-63 ABC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ABCD)。

A、教育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平等尊重原则

D、保密性原则

2.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ABD)。

A、教师的心理素质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学校风气

3.下列属于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矛盾有(ABC)。

A、学校恐怖症

B、离家出走

C、自杀

D、依赖性强

4.学习策略主要包括(ACD)。

A、认知策略

B、自我调解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常模参照评价通常用于(ABD)。

A、选拨

B、升学考试

C、学校评价

D、编班

6.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ABC)。

A、制定计划

B、监控策略

C、自我调节

D、群集策略

7.产生无力感有主要原因是(BD)。

A、特殊环境

B、失败后的不良心态

C、自暴自弃

D、消极归因

8.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原则(ABCD)。

A、问题要小而具体

B、问题要新颖有趣

C、要有适当的难度

D、要有启发性

9.影响学生从众行为群体方面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群体的权威性

B、群体的规模

B、群体的凝聚力

D、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10.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BCD)组成的。

A、安全的需要

B、认知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附属的需要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作用表现在()A.导向 B.辅助 C.评价 D.激励 E.督导

2.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E.德育内容

3.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凌节而施

D.“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E.“相观而善之”

4.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社会活动

5.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 E.复式教学

6.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A.培养专门人才

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C.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D.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E.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7.我国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教育理念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E.组织能力

9.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E.因材施教

10.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E.特殊性

1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先进的教育理念 B.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研究能力 E.管理能力

1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 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

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E.因材施教

13.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可分为()A.讲述 B.讲解 C.讲叙 D.讲演 E.讲读

1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条件 E.教师自身特点

15.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有()A.系统性 B.全面性 C.强制性 D.普遍性 E.基础性

16.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A.差异性 B.非正式性 C.过渡性 D.多样性 E.互补性

1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有()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知活动 D.交往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18.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A.学习辅导 B.情感辅导 C.交往辅导 D.生活辅导 E.择业辅导

参考答案:

1.ACD;2.ABCD;3.AC;4.ACD;5.ABC;6.BD;7.ABCDE;8.ACD;9.BC;10.ACD;11.ACD;12.ACD;13.ABD;14.ABCDE;15.CDE;16.BCDE;17.ABE;18.ADE

下载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选择题

    小学教师招考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 1、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理论心理......

    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 )。 A.感......

    选择题大综合心理学(最终定稿)

    选择题集锦(每题1分, 共100分) 1.人的心理是:( D ) A. 人脑的功能 B.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C. 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起来的 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认知过程包括:(C......

    教育学、心理学 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大全,能让你快速查到所有题 C CIPP, 3, 10 A 奥苏贝尔, 2, 5, 6, 7, 10 B 班杜拉, 2, 8 班会, 3, 6 班级管理, 5, 9 班级授课制, 9, 10 布鲁巴奇, 2 布鲁纳, 2, 4......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 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