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江:国外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Microsoft Word 文档
郑江:国外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2013-7-18 10:58 |系统分类:教育
我们整天说外国孩子从小不学习,其实这是我们的误解。在荷兰生活了两年多的我,从到那里的第二周开始,就和他们的小学教育亲密接触,所以我敢说这个说法很不准确。至少我家孩子所在的学校,尽管很少有家庭作业,但他们无时不在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荷兰时,我家小朋友就读一所由阿姆斯特丹政府资助的国际学校。按照规定荷兰教育部的规定,荷兰孩子满四岁就去读小学,小学八年制。你所想不到的是,一上学,这些四岁大的孩子就需要开始学着去学校的图书馆借书看。我家小朋友所在的学校规定,每个孩子每周可以借一本书带回家去慢慢看。至于读什么书,孩子完全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也是从两年前开始,我家小朋友每天晚上的亲子阅读内容里,除了从两岁就一直坚持的中文的外还多了英语的内容。在我的记忆里,小朋友借回来的书五花八门,有昆虫的,有动物的,有足球的,有养宠物的,有关于星空的,有关于海洋的,他还借过有关中国古代神化故事的,我也因此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扩充了英语词汇。而他所在的学校的确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学校图书馆还为学生家长开放,每天放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当然也可以借回家。
借的书你怎么知道他读没读呢?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阅读日志,他们要记录自己读书的内容,还鼓励他们用画画等多种方式写读后感。此外他们学校还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每三天孩子们需要带回一本不到三十页的书在家进行精读阅读训练。学校甚至还给家长专门发了指导,教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在家培养孩子的精读能力。到了四、五、六年级,学校所谓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就是阅读,孩子每天至少要读20分钟,并且必须自己写阅读笔记,记录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读了多长时间。
在荷兰生活时,我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带孩子外出吃饭、购物甚至是玩耍的大人,他们一定会给孩子带本书,等候或是期间大人聊天时,孩子们通常自己读书。而那些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她随身的包里也绝对少不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到了新加坡,小朋友所在的学校是双语教学的南洋小学。学校规定,孩子们每周需随身带一本课外阅读书,一周中文、一周英语,这样轮流以便学生打发空余时间。“我们到校早时,或是等校车的时候,或者你的课堂作业早早做完了,你就可以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天,我家小朋友这样回答了我的疑问。的确,在他们的校园里,你总是能看到那些孩子一边捧着书在读,一边等父母来接,有的孩子读的书有一寸厚。
“妈妈,在这里我也可以每周去图书馆借书,老师说我可以一次借四本书,这些书我可以在家读十四天,然后就要还回去。”在阿姆斯特丹已经养成了每周去图书馆借书习惯的他当听到南洋小学学生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的消息时,他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老师说我们的学生卡也可以在新加坡的国家读书馆借书,妈妈下次我们先去试试吧。”新加坡教育部给每个注册学生都办理学生卡,这个卡除了享受交通资费等优惠外,还可有借书证等多种用途。
第二篇: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要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良好的引导非常重要。孩子模仿家长的兴趣和能力都非常强,很多时候在孩子的言行当中都能看到家长的影子。孩子们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家长是指引他们认知新事物的领路人,在孩子心目中,家长是无所不知的百事通,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自己的家长永远是最棒的,最强的,最正确的,模仿家长的行为和语言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家长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容易根深蒂固。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尽量把自身最阳光和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们学到正确的为人处世和接人待物之道。家长可以多在孩子们面前看书并给孩子们讲书本里的有趣知识,或者带孩子们去图书馆,让他们感受图书馆内丰富的书籍和阅读氛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海洋,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长期阅读后能使孩子练成高效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的效率,所以从小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阅读会使孩子们受益匪浅。我在孩子上学前班时就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籍买回来,渐渐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现在孩子上四年级了,去图书馆买书已经成了习惯,阅读量和阅读速度都有很大的提升。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孩子对文章理解速度和中心把握都提升很快,写作的词汇量、叙事方法也更加丰富了。
做为家长想要每时每刻都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姿态,做好榜样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自身本来就不够优秀。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做不了好榜样,至少我们可以用心不在孩子面前做坏榜样就好。我自己有一段时间工作不算太忙,喜欢玩电脑网页游戏,这一玩就上了瘾,经常玩到晚上很晚。后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从来不玩电脑的女儿突然也在玩电脑网页游戏了,她玩的那个网页正是我前一段时间玩的同一个网站。刚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后来发现孩子一有时间就去玩,而且玩的时间很久,占用了很多以前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不让她玩了还会非常生气,这说明孩子有些上瘾了。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很不好,也为自己给孩子做的这个坏榜样感到很后悔。正在发愁怎么改变现状时,突然发现电脑中了病毒,一些垃圾网站强制弹出,无法正常操作电脑了,这应该是点中了钓鱼网页什么的原因造成的。于是马上把孩子叫来说:你看,因为玩网页游戏导致电脑中了病毒,现在电脑死机用不了了,还要送去维修,以后咱们都不许再玩游戏了。电脑修好以后,我和孩子都信守承诺,不再玩游戏了。为了孩子,我们要尽量表现的好一些,特别注意一些坏习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比如:说脏话、抽烟、不讲卫生等等,不然这些习惯就会遗传下去,对他们的学习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做事的能力
父母强,孩子弱;父母弱,孩子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父母大包大揽替孩子做的太多,就会使孩子无事可做,长此以往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就会很差,这样会使孩子变弱。父母“懒惰”一些,少替孩子做一些,多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情,孩子的能力就会慢慢变强。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多为孩子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并加以指导,从而提升孩子独立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不能完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必须要有的。我的孩子们周末有一项家庭作业:办A4纸大小的“百花报”,记得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办百花报,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向我们求助,我们夫妻俩没做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我们就上网查资料,搜图片,找网上画的比较好的百花报图片下载,搜索适合的诗歌、文章和插图,规划着怎么在A4纸上搭配文章和插图,总之感觉挺难的,特别是做报头和画插图。我们想这么难孩子怎么作得了啊,于是我们俩直接给它包办了,我们想这是第一次嘛,孩子看看下次就会做了。以后每次办百花报都是我们家最忙的时候,每次孩子也都参与,但是我们看了孩子做的感觉实在是太差,所以我们每次都跟孩子说你这样这不行,这个横线应该这样界才整齐,这个插图应该这样画才漂亮,说着说着我们就又把百花报办好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不对啊,这是孩子的作业,每次都是我们给她完成了,这样下去孩子永远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于是我们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了一期,结果确实不尽人意,但是这是孩子自己做的,还是很宝贵的。有了第一次以后,孩子不在找我们帮忙做百花报了,都是自己完成。
前两天周末孩子突然拿出一份“百花报”让我看,搭配的文章跟本期主题很默契,报头、插图和色彩画的也都很不错,这个水平已经超过我们夫妻俩前两年做的那个水平了。孩子只用了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确实让我感到意外,我想如果我们一直怕孩子做不好而总是替她做,她现在应该不会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份精彩的答卷。
有很多事情刚开始孩子们都认为很难做,家长们往往出于爱护的心理,怕孩子吃苦受累还做不好,就不让孩子学或者替孩子做。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掌握不了新的技能,甚至导致孩子在困难面前养成逃避的习惯。孩子们都会面临新事物、新问题,他们都要经历不会做、做不好的过程,我们要给孩子机会独立学习并自己动手操作,允许孩子做不好,只要她认认真真的经历了,他们就会学到经验和技巧,下一次总会比这次有所进步。即使做了几次还是很糟糕,我们也要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只要他们能做的比上一次好一些,再好一些,他们就会在每次学到改进的方法,慢慢适应、熟练直到做的很好,甚至让我们感到吃惊。培养孩子的学习专注力
我家的孩子一般在家里做功课的时间都不太多,因为她总是做的很快,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妹妹玩耍、看电视、读课外书之类的,虽然在家并不怎么学习,但这并不影响她考试得满分,这主要归功于她在上课时间能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们现在的学习量都很大,在学校上课,回家里还要做功课,整天都忙忙碌碌。但是孩子们最主要和最多的学习时间还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只要能充分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时间,用心听讲、认真阅读、勤加练习,知识就一定能掌握的很牢固。课堂上学好了,下课或者回家就不需要怎么学,完全可以多玩玩,多放松一下。
但是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间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不听老师讲课,思想开小差,玩弄其他的东西,甚至发愣、打瞌睡等时常存在。这样当天的课程就学不会,放学做功课就会觉得很难,要做到很晚,家长看起来感觉孩子很辛苦,实际上孩子的效率非常低。孩子如果长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晚上做功课效率低,辛苦到很晚,占压了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又影响到第二天上课时的精神,考试时成绩还很难上去。这就是家长感觉孩子这么辛苦了,成绩还是上不去的原因:不能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学习。
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上课时只专心做一件事:认真学习。专注力的培养需要孩子自身重视起来,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就是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阅读并多写多作。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课时坚决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要带到学校去,上课时就专心的学习。这个习惯要家长长期跟孩子灌输和监督,要让孩子知道着任何事情都要有强烈的专注力,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才能做好。这个道理只要家长能经常跟孩子讲并不断提醒,孩子会慢慢明白的,练就了学习的专注力,上课时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能提升的很快。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以外,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很重要,有自控能力的孩子不需要家长过多的监督管理,自己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作息,不仅让家长省心,个人效率还会比同龄孩子高很多。学习兴趣会使孩子更容易学好,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或者很喜欢学习,那么就不需要任何人去督导了,孩子会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他们会发现学习很奇妙、知识的海洋很广阔,越是深入的探索越会让他们更加喜欢上学习。
我家的孩子各项成绩都还算不错,三年级期末语数英三项全部百分,其他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也都稳定在98分以上,目前看来学习成绩还算让人放心。过几天要开家长会了,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的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想让我总结一些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技巧跟其他家长分享一下,于是便有了上文。文章写完我又问孩子:“你说说要想学习好,有什么好的技巧没有?”孩子不假思索的说:“那还不简单,就是多听、多读、多写,谁都知道!“我听完笑了,仔细想一想不就是这样吗?学习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只要勤加练习,多用功,就一定能学好。
蓝乐 2016/5/3
第三篇:家长们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心得
家长们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的心得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一一向前冲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不容忽视,它对幼儿成长道路上的语言能力与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孩子性格比较活泼开朗,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总是会问这问那的。在学校里,他也非常愿意与老师沟通,总是主动把新获得的信息积极地告诉老师。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曾是一个胆小的孩子。自从上幼儿园这一年来,他变得很健谈,这与老师的教育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我想,实际上孩子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要想花儿开得鲜艳夺目,孩子的努力和家长、老师的正确指导两者缺一不可。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提高孩子口语能力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1、加强人际交往,进行适当的训练。让他走出去与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当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一起玩时,相互之间就会有许多的共同语言,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口语能力。遇到认识的长辈,提醒他主动打招呼。当家里来了客人,鼓励他拿出小主人的风范招待客人,让他主动与客人谈话。
2、鼓励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耐心的告诉他一些相关的信息。重视语言交流,让孩子充分表达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对孩子的提问要耐心的倾听。作为家长,要热情专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因为这也是孩子增加知识的良好机会。绝不能敷衍孩子,打击孩子好问的积极性。
4、通过听、说,感情训练培养口语能力。我会经常给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念儿歌。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而且对通俗性、趣味性的东西很感兴趣。当孩子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把儿歌念得朗朗上口时,我总是给予他肯定的赞赏,这更激起了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总之,幼儿的口语能力值得关注。不难发现,孩子的口语能力提高的同时,他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同时,要加强自己的口语能力,在与孩子交往,接触中,要注意处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因为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崇拜的偶像
文章来源:未知 文章作者:郭晓艳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近一段时间,孩子迷上了《巴拉巴拉小魔仙》,他们每天一有时间嘴里念叨的都离不开这些动画片里的主角,“巴拉巴拉小魔仙,变”。听,每个孩子都很快乐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看着孩子们高兴的笑脸,我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很喜欢幻想,想象着自己变成花仙子的样子,想象着自己有一天和蓝精灵们生活在神秘的大森林里,想象着自己如果也能和黑猫警长那么神奇,那有多好!
第四篇:如何培养一个孩子的募捐能力(80后家长必备)
如何培养一个孩子的募捐能力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要求捐款,却从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募捐;年年号召我们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但若想成立公益组织专门助人济世,却门槛高高,障碍重重;从幼儿园开始,谁捐钱多谁就可以上台领奖被表扬,以至于我们以为慈善就是捐钱,是有钱人或等自己有钱之后才干的事…… 诸多来自观念、体制、政策的限制,使中国公益积弱不前。认知层面,充斥误解与偏见,守旧、刻板而肤浅;制度层面,国家立法十年怀胎而不出,现行法规破冰有限,杯水车薪;行动层面,缺规范,缺专业,缺人才,缺透明,缺信任。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时间,需要有效的方法与机制,而这一切则要靠人来完成。除了当下的行动,更需作长远的规划。借它山之石以攻玉,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公益慈善、公民精神,从幼儿园到大学,在参与中探索、学习,善加引导,则十年之内全民公益,人人慈善之风可成,人才等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虽然从理论上讲,培养孩子的募捐能力比一味地让孩子捐款更重要,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社交、沟通、策划、创造等能力,有利于发展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值得大胆尝试,但仍需要人们多点信任、多点宽容和鼓励,小心呵护孩子们稚嫩的善良与爱心。只要开始,就会有进步,就会越来
越好。
在美国,募捐本领是衡量一个人领导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募捐的名目可谓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只要能想出来的名堂都可以试一试:“慈善一日捐”、“千店义卖”、“万人慈善募捐”、“慈善音乐会”、“慈善晚会”、“慈善长跑”、“慈善义卖”、“慈善义拍”和“慈善义诊”等等。
要说募捐二字,在美国更为盛行,而且历史悠久。美国是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国家。基督徒占全民很大的比例,他们忠实地奉行把自己收入的10%捐给教会或公益机构。基督徒家庭里的孩子很自然地也会把自己零花钱的10%捐出去。除了捐钱,还可以捐书本、玩具、衣物、家用电器等。捐赠有两种,一种是你主动出击。美国有不少专门为方便捐赠设立的全国连锁店,你可以把要捐赠的物品送上门儿去。另一种是慈善团体上门来收集,在家门口放一个大袋子,里面留张纸条说明需要你捐赠的东西,一般给你两周的时间准备,到时候把袋子放在门外,他们有专人专车来收。
其实,这种慈善团体不好经营,所以,社团领导人特别会动脑筋,也十分善解人意。他们会在文情并茂的信里夹个贴好
回邮的信封,使人无论如何也不忍心把那信封丢掉,寄回去的时候,信封里当然是不会少一张他们所需要的支票。美国伤残退伍军人协会常常四处募款,他们同样很懂心理,在募款信里夹一叠“地址不干胶粘贴”当小礼物,粘贴上印着募捐对象的姓名、地址,寄信时贴在信封的左上角很方便。如今大家对这些东西都司空见惯了,却不知道,几十年前很时髦,很新锐,而且最早开始玩这些花样的就是慈善团体。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培养学生懂得怎么募捐。班上的学生要出一本图文合集,他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预算,然后回家或找邻居募捐。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真筹足了出书费用。到了中学,学校干脆给学生开了政府学之类的课程,直接教导每个学生如何捐款;如何与你的募捐对象谈你的计划,并成功地争取到对方的信任。甚至课程里还包括了如何经营社团和管理金钱。中学生多数已经有自己经营的各种社团,“童子军”就是在全美规模和影响都算最大的组织。这些社团需要募捐的名目就更多了,为了筹备社团活动基金,手头有球队、乐队的好办了,可以义演募捐。有手艺的也不怕,他们可以出售很多自制手工艺品,再不济的直接上街为人洗车赚取所需数目。
学校从小就培养学生这些募捐本领,可以让孩子们受益终
身。在美国,从市议员、市长、州长、到总统大选都需要争取到一批热心人士的赞助做坚强的后盾。很多美国顶尖大学的校长,譬如哈佛,当校长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每年为学校拉到数目庞大的赞助费,否则,很快就会被赶下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美国,无论长幼,懂不懂得经营社团和募捐就是衡量一个人有否领导或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中国学校不能只注重学生捐款,更应培养募捐能力 孙先生的女儿刚刚念完小学。前几天,孙先生无意中给女儿算了下,去年一年,女儿光花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捐款上的钱,就有四五千。教育专家说,学生捐款数额千万不能透露,更不要张榜表扬。(钱江晚报)
这位专家的意见,我很赞同。学校还小,分辨能力也不强,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产生攀比的思想,况且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人,没有完全的民事能力,一旦他们捐出的钱太多,超过了他们的能力,那么就会涉及法律问题,如这些钱要不要退回来。
孩子要不要捐款,怎样教育孩子捐款,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另一个问题恐怕更值得我们思考。现在很多学校都组织过学生捐款活动,这么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爱心意识。学校这么做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有
多少学校培养过学生募捐能力呢?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注重培养学生捐款意识,而没有培养学生的募捐能力呢?恐怕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值得人们思考。对学校而言,当学生捐款意识越强,对学校来说,就越有利益,因为学生捐款意识越强,就意味着学生捐款的钱就会越多,学校的好处可能就会越大。可是学生募捐能力越强,学校能得到什么好处?恐怕一分钱的好处也没有。所以我们的慈善组织也好,学校也好,重视的只是培养学生捐款意识,而忽视学生的募捐能力培养。甚至有的慈善组织还认为当学校培养募捐能力越强的人越多,对他们的慈善组织会越不利,因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可能会把原本社会上捐给他们的钱募捐去。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学校都是组织学生捐款,而很少看到有学校培养学生募捐能力。
捐款和募捐都是慈善行为,谁也离不开谁。而且很多时候,对学校来说,培养学生有很强的募捐能力比捐款更重要。当前我们的慈善事业和国外一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不是因为我们爱心意识没有人家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少募捐方面的人才。募捐方面的人才人少,就意味着慈善组织会少,慈善组织募捐能力不强。
但通过募捐,可以让人更加体会到捐款的意义,知道善款来自不易,从而正确对待捐款。现在我们的一些孩子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校组织捐款,就回去更父母要,他们根本不理解捐款的真正作用和意义,如此,能培养正确的慈善意识吗?如果让他们参与募捐,用募捐的钱直接参与“慈善”,恐怕他们会更进一步对慈善事业的理解。
我们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了!
案例:美国9岁女孩为绝症弟弟出书募捐 力求100万美元
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2月6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开普科勒尔市年仅9岁的小女孩麦肯兹劳里(Makenzie Lawrey)为其饱受不治之症——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折磨的6岁弟弟加文劳里(Gavin Lawrey)出书,力求募得善款100万美元助力科研,以为弟弟寻求治愈方法。
据了解,线粒体病使6岁的小加文困乏、无力,甚至还导致更为严重的癫痫。然而,不幸的是,线粒体病暂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对此,年仅9岁的麦肯兹一直以来不仅时刻陪伴在弟弟身旁,还用钢笔记录下弟弟与疾病抗争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想法。母亲布兰迪劳里
(Brandi Lawrey)表示,“小麦肯兹近日突然提出要将自己所写下的东西整理成册,并出版。一方面,她想要为大众普及线粒体病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她想要筹集攻克不治之症的科研资金。”
不仅如此,书中还配有许多温馨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小加文患病期间家人对小加文无微不至的照顾,彰显浓浓的亲情。小麦肯兹表示,“我的弟弟小加文是我心目中的小英雄。我很开心能够完成这本书,因为当我的弟弟与疾病奋力抗争时,最起码作为姐姐,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小麦肯兹还补充道,“每本书都是代表着一个希望,即希望小加文活下去。”
小麦肯兹的书籍“The Mighty Mito Superhero”一周内已经卖出了500余本,共募得资金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麦肯兹坚定地表示,“我希望募得1百万美元,为小加文寻求治愈方法。”
第五篇: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了,才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据了解,当前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半的人不能全部理解。原因是教学内容太难、太多或是教师的教法不好。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但是依然不寄与希望。因为老师工作太忙,每个班级人数太多,教学设备不足,制度和行政管理依然如旧。此外,还有一个根本性原因,那就是家长的教学观、儿童观、教育观以及人生观等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携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促进孩子的自我理解。支持自主学习的总体性因素是加深自我理解。这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现在的情况,有什么长处和短处等应该有个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而且应该认真考虑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现在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以加深自我理解,这样就会为自发性的学习铺平道路。做父母的就应该找机会积极地与孩子交换想法,促进孩子的自我理解,启发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看法和判断,认识自己的现在,也就能认识自己的未来。
其次,让孩子理解所学内容。支持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对所学内容能够理解。现在有些学生不想去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没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欲望,那就越发不懂。因此,设法让孩子理解所学内容是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现在有些家长请家教,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和动机,但都应该让孩子把理解所学内容方在第一位。家长的注意力应放在孩子对哪些内容能理解、哪些内容不能理解上,而不应该放在考试的分数和列榜的名次上。对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能理解多少,这关系到孩子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否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问题。
再次,让孩子尝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应该重要方面,为了使孩子尝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作为父母的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催促学习,但不要做得太过分。不仅学习,做什么事都一样,只有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学习才能产生乐趣。在别人强制下学习,即便是学了也不会长久。特别是在孩子自我发育时期,非常讨厌受别人的命令。孩子看着催促学习的父母的不快表情,学习是不可能愉快的。如果父母一而在,再而三的坚持那样做,可以说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每个做父母的必须主动地、深刻地反省自己平时对子女的态度。
第二,与其对结果进行评价,不如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不要一看到孩子得到的分数,就开始评价是好是坏,而应该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付出了某些努力,煞费苦心,甚至对其结果感到无可奈何,需要在孩子的学习之中找到并承认孩子积极的心情。
第三,承认孩子的长处,增进孩子的自信。无论谁都有长处和短处,或者说都有擅长或不擅长的事。就学习而言,父母希望孩子每门功课都好,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擅长的功课上。其实,与其让孩子尝到对不擅长功课的失败感,不如让孩子尝到对擅长功课的成功感,这样就让孩子有成功感而产生自信,然后让这种自信波及其他的科目,最终是会带来好处的。推而广之,不光学习,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如此。无论哪个孩子,一定都有长处。虽然和别人相比有些差距,但从孩子自己的情况上肯定有其长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中注意其短处之前,一定要先看到长处。
第四,让孩子自己负责。孩子毕竟还不是大人,孩子的事大人推开不管,一切都让孩子负责,这有些勉强,弄不好会成为放任主义。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给予充分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应该尊重孩子的立场,给予某种程度的自由,让孩子感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创造。在这点上,不能实行过火保护,不能永远把孩子当幼儿。有时明知道孩子会失败,也需要看着他去尝试失败,让他们在失败中得到锻炼。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如果自己认真负责去做,做完之后都会产生喜悦和自信。
第五,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父母要不断学习。父母向着人生的真正目标,踏踏实实不间断地努力学习的精神一定会打动孩子的心。孩子心中最尊敬的就是父母,把父母看着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密切,一生都分不开。即使孩子离开父母,父母在孩子心中总是俨然存在。和孩子相比,父母的责任大,使命也多。为了孩子,为了社会,为了工作,必须努力学习,如果父母能把努力中的喜悦和兴奋,常常给孩子讲讲,那对孩子的学习乐趣是有益的。
总之,新课改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性的变革,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学习革命,它改变了沿袭已久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做老师的都要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同时更应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
孩子小学毕业 家长“三多一少”
有人把小学毕业喻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驿站。面对孩子升学考试的临近,家长们表现出各式各样的迎战状态:陪学型——家长亲自上阵,帮孩子找错题、抄题、背题、讲题;填鸭型——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周六、日忙赶场,上多个补习班;催逼型——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牛不喝水强按头;唠叨型——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学习不停地说教、指责、埋怨;焦虑型——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焦急万分甚至彻夜难眠。
家长们企盼自己孩子能进入理想中学的愿望无可非议,但很多家长在这种企盼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走向过分关注孩子升学考试结果的误区。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通过小学六年级全过程的学习,不仅要完成学习六年级阶段相应的知识任务,还要对小学阶段应知应会的知识进行全面地梳理、复习、查缺补漏。这些都能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应考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而且由于六年级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孩子的情绪和意志品质随之都会得到积极的锻炼和提高。而知、情、意的统一恰恰是孩子成长走向成功的法宝。第二,家长过分追求升学考试结果,就会过于担心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会传染给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造成其过重的心理压力。第三,家长过分追求升学考试结果,还会对孩子的学习动机产生误导。曾有一个孩子就在考试之前发过毒誓:“我考不上某某中学就自杀。”这种扭曲的学习动机是很害人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领教育。作为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此时应做些什么?怎样做好孩子的力量支持?
第一,和谐亲子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家长要尽量做到三多一少,即:多听、多看、多想、少说。这三多一少做到了,才会和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平台。第二,家长要调整好自身的情绪,尽量不要把个人的担心和焦躁带给孩子。备考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厌烦情绪,家长还要积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和调试,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稳定的心态。第三,家长不盲目攀比,不要一看到孩子丢分数就恐慌。要客观分析孩子的学习现状,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提升计划并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第四,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孩子的学习遇到阻力,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找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五,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休息和玩的关系。孩子休息不好,会直接影响课堂吸收率。太多剥夺孩子玩儿的时间,就会增加孩子学习疲劳感,进而会滋生厌学情绪。具体做法是:要把学习、休息和玩儿这三项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要形成表格化,并且要抓好落实。第六,要多鼓励、少批评,做好孩子的心理支持。孩子取得了点滴进步,家长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学习遇到问题,家长要做到不急躁、不斥责,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孩子信心不足,家长要给孩子打气、鼓劲。
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只须做好两点
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很多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孩子依然不想学习,成绩依然很差?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孩子的学习?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案例。
北京科迪实验中学初一的张贺鑫同学,在没有参加学习班前,学习浮躁,不踏实,做作业总是一点都不着急,时间耽误很多,但学习不见效果。上初中后,成绩一路下滑。家长特别着急,但由于沟通不得法,父母和孩子关系非常紧张。
来参加我们的“学会”辅导班,他的学习效率的确很低,很多同学通过一天的时间都将一个题目做了很多遍,差不多都做对了,而他居然只做了一道几何题的图形出来!我们的助教老师没碰上过这种情况,都快急哭了!我告诉她们,给他做限时训练。终于,他的学习效率开始提升了。……
通过两天的学习张贺鑫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他学得慢,但学得很投入!学习上他懂得要求自己一次性地把题目做对、得满分;心理上开始明白并试着不让外界的事情干扰自己的学习。
回校后参加月考,在这次考试中他进步特别大:在全班进步了7名,全年级进步了106名!他父母反映,孩子开始知道体谅父母了。
张贺鑫的父母和我沟通后,也知道自身的问题,所以,他们特别配合:一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提高成绩;二是从自身做起,培养和实践认真的能力,回家后,他们不论做什么事,全家都按我们的“认真”的要求,做家务、做饭、切菜都认认真真地做,给他作一个榜样。家庭关系也明显改善。
下面是张贺鑫同学学习后的感想: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明白了,不会做的题也是基础题,只要认真思考,反复读题,就可以做出来。会做的题就要一次性把它做对,不可以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力求一次性做完美。我希望改善跟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对张贺鑫同学的建议:继续踏踏实实学习,严格执行限时训练,进一步提高悟性。相信成绩会有更大的提高!
张贺鑫同学的父亲起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鼓励,二是以身作则。
这两点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其实不然。就拿鼓励来说,很多家长都在试着鼓励孩子,但孩子根本不听,因为长久以来,父母的话已经变得太没有分量,孩子听了根本起不到鼓励的作用。鼓励需要权威的力量。而且,鼓励背后如果没有能力的支撑,因鼓励而起的热情就会像肥皂泡,美丽但无法长久!以身作则就更加不容易了!很多家长更愿意置身于事外,说别人容易,自己早就放弃进步了。这样的状态只会给孩子坏的影响。
希望所有的父母做好两点:一是鼓励,二是以身作则。